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三作文 > 【推薦】高三作文彙總五篇

【推薦】高三作文彙總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1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三作文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推薦】高三作文彙總五篇

高三作文 篇1

有人爲了飛在空中的風箏能平穩飛行,而安裝上了可以制衡的兩條尾巴;有人爲了安全地攀上險峻的山峯,而繫上結實的安全繩;有人爲了文化的繼承與發展,也背起了文化的包袱。就是因爲有了這些背起文化包袱的人的付出,才涵養出泱泱中華。中國文化這個包袱應一直傳承下去。

背起文化包袱,文化保護的意識是不可缺乏的。縱觀中國歷史,從春秋戰國時代的百家爭鳴到唐宋文化的空前繁榮,從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到唐三藏印度取經,無不彰顯着自覺的文化意識。他們背起了文化的包袱,帶着夢想,用頑強的毅力支撐着前進。越過高山,穿過海洋。在文化的征途上,他們烙下的都是文化進步的腳印,他們播灑的都是文化知識的汗水,他們傳承的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這些文化是獨一無二的,如鑽石般璀璨,是需要我們極力去維護的!希望這種子般的文化意識,可以飄落在中華的每個角落,生根發芽,茁壯成長。讓背起文化包袱的思想,映射到人們的腦海中。

背起文化包袱,文化遺產保護是不可忽略的。這個無形的責任包袱,沾有多少人的辛酸與汗水。就如20世紀50年代,北京市市委領導決定大批拆除大城牆和城門樓。林徽因與樑思成夫婦爲保護這些文化遺產而做出了痛苦的抗戰。就如現在的馮驥才先生批評全國流行的“舊城改造”,呼籲市長們和房地產商們給城市多留點舊房子,多留點記憶。這文化的包袱越來越越沉重了,不是一個人就能拿得動的。但勇於背起包袱的人是可敬的。他們用辛酸的苦累換回了人們的醒覺。這些珍貴的無可比擬的遺產,就像一部厚重的書,等待着我們去翻閱。我們應該珍惜和愛護這僅剩的孤本,保護它們是我們的責任,背起這包袱是我們的工作,是必須完成的。

背起文化包袱,實現文化強國將不再是一個夢。因爲,就在最近7年的時間裏,走出國門的孔子學院已在104個國家和地區立足,那300多所孔子學院和400多個孔子課堂,覆蓋了世界上除中國外的86%的人口。這使中國人對自己的文化充滿了信心,讓更多的人樂意背起文化包袱;這文化的包袱不再承載那麼多的辛酸和淚水,不再那麼沉重,讓每個人把背起這一包袱當做是一種榮耀。那麼,積極背起文化包袱的人會越來越多,中國未來的道路便能越走越寬敞。是的,如果讓中國這個人口大國裏的每個人都有意識地背起文化包袱,那建設一個超級文化強國將不是一個夢。

五千年的文化精髓滋養出燦爛的中華民族。祖國的未來將寄託於下一代。未來的重擔應該由風華正茂的我們來挑起。古人云:“英雄出少年”。我們可做那勇背文化包袱的英雄,背起文化包袱的我們可以向更美好的未來前進。

背起文化包袱,走歷史的征程。穿過絲綢之路,把蘊藏在包袱中的優秀文化力量的種子,沿途撒播,讓那些種子發芽逐漸長成參天大樹,爲未來的人們鋪就一條綠色的傳統文化長廊……

高三作文 篇2

想來想去不知道該用什麼題目。腦海中閃現出很多雜亂無章的詞和句子,斷續糾結,以至於我最終選擇了放棄。

也許這是件無關緊要的事情吧,我說了我寫自己的心情。而也許這些東西只能被算作心情,因爲它們曾經有過的起伏迴環,早已被時間無情的鞭笞消磨掉了最初桀驁的痕跡。

三年前的這個時候,我正躺在自己散發着樟腦球味兒的單人牀上幻想即將到來的高中生活。三年後的現在我坐在電腦前,音響裏惠特尼的歌聲充滿了燃燒着的炙熱的情感。我不確定三年來我所經歷過的一切是否算作夢想照進現實後的無奈,但我確定的是三年前我是不聽英文歌的。我只聽時下流行的口水歌,並且跟着音樂,忘我的嚎叫。我想我的青春只有三年的壽命,我是說我能用肉眼看見的,顏色繽紛的青春。

過了這三年,它就要死了。之後的日子裏,將再也不復存在那種只有高中三年才能給你的激情與落寞。

我要感謝我的父母,老師,和同學們。在這裏說這些感到很慚愧很虛假,原諒我。我的意思是說我光輝的高中三年其實是非常問心有愧的,我的努力還不夠,遠遠不夠,從來都不夠。但是我還要感謝我的父母,老師和同學們。是你們讓我在我看似不羈的生活裏,遇見了執着和愛的身影。

我在前面說我的高中三年問心有愧又缺乏努力,但它卻是是光輝的。就像是陽光照耀下的閃爍着粼粼波光的水面,每一個角度的反射,都擁有着最爲耀眼的光彩。是啊,我學習不算好。上課還時常開小差,不是睡着了就是發呆。當時的我就像一頭精疲力竭的受傷的小獸,對周圍的一切都深深懷疑,對所有接近我的人都抱有難以化解的敵意。這是不是我賴着不走的青春期在作祟呢?只是現在的我多麼希望它能永遠都賴着不走啊!即便如此,我的班主任老師還是一如既往的對我好,關心我,愛護我。在我生病的時候帶我去診所看病,在我沒錢的時候爽快的借錢給我。在我髮型不合格給班級減分時無可奈何的捏我耳朵。她彷彿總是能一眼看穿我,每當我被成堆的心事掩埋的時候,都是她耐心的找我溝通,幫我從我那些幼稚可笑的煩惱中掙脫出來。

我呢,是個偏科很嚴重的人吧,我看到數學題就像吞了個蒼蠅那麼噁心。而語文卻學的很好,從小就是如此。我是壓在數學老師胸口的一塊石頭,但卻是語文老師心頭的寶。班主任就是語文老師,因此我對她的感情,從一般的愛戴與信任,慢慢昇華成了一種深入心靈的依賴。我喜歡在作文裏向她傾吐心事,習慣完成她交給我的每一個有關文字的任務。我不否認,我從骨子裏就是個自卑的孩子,卻總愛用目空一切的張狂,去掩飾內心深處不可抑制的恐懼。我總是有着懷才不遇的悲慼感,總把自己想象成迷失在亂石堆中的金子。而我天性裏散發出的光芒,只有班主任老師纔看的到。也只有她對我說,我未來的日子,一定是充滿光明的,我一定會成功。

現在想起,班主任日漸消瘦的面容,她鬢角間悄然增長的銀絲,無一不是碾壓過我心靈的巨石。而那些無血的傷口,是我要用一生的努力去治癒的'。

我要證明我的價值,就像班主任對我說的那樣,我會成功。

忽然想起了高考前班主任去我們堪比“豬圈”的宿舍看我們,大家圍在一起,邊吃桃子邊聊天。瓦數不濟的燈泡品盡全力也難以照亮宿舍裏的每個角落,教科書散落一地。我們早已做好了只待考試結束就把它們盡數賣掉的準備。大家都把教材甩在一邊,圍着班主任嘻嘻哈哈的聊天,討論諸如“怎樣保持身材苗條,爲什麼初中時我很高但現在卻這麼矮”的問題。

我不知道爲什麼很多人把高考前的生活描述的酸溜溜,粘糊糊的。我是沒感覺到那種看不見硝煙的戰爭感,我也沒感覺到那種似乎是天崩地裂的別離感。我一直堅信不論我們身在何方,我們的心都在一起。我們班是拆不散打不垮的,因爲我們彼此深深相愛。

翻看畢業前拍的全家福,那些熟悉的笑臉花朵般綻放在時光邊緣。怎麼看也看不夠,邊看就邊想起了我和我親愛的同學們一起度過的每一天。

每一天都像第一天,每一天都像最後一天。

如第一天般新鮮,如最後一天般留戀。

我們一起上課下課,一起走思一起在成堆成堆的書後面偷偷睡着。一起去充滿了油煙味道的食堂打飯,“剪刀石頭布”誰輸了誰去排隊買。我們在晚自習下課後瘋瘋癲癲的在只有月色的小衚衕裏走,一邊推搡着互相取笑,一邊突然間“動!”的一聲下後面的人一跳。接着就有追打叫罵聲漣漪般盪漾開來,像極了夜來香如水的味道。生病了不用怕,有她們呢。她們會揹着你下樓,在你輸液的時候餵你吃飯。沒錢了也不怕,有她們呢。大家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實在不行了還有班主任。被人欺負了更不怕,有她們呢。姐妹齊心,其利斷金。沒有一個人會受委屈,她們的肩膀,是淚水最好的傾瀉處。

學習跟不上了有人急三火四的幫你補習,早上起不來牀有冰涼冰涼的手伸進你被窩,遲到了有人幫你編瞎話躲避懲罰,想家了有人陪你一起喊媽媽。

我回憶了這麼久,眼淚都該流出來了。

我親愛的高中三年,原來你這麼快就走了。我還來不及說我愛你呢……

最後一次的感謝,感謝我的父母讓我有了生命,讓我有機會去感受這個世界帶給我的一切美好。感謝我的老師,教書育人,讓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輝,讓我看到了自己的價值。同學們,親愛的們,如果不是你們,我也不會如此捨不得我的三年光陰,我的青春,是你們撐起來的。謝謝你們,我愛你們。

高三作文 篇3

還記得高二分科時啓和飛和微微選的是理科,而我卻義無返顧奔向了文科。一轉眼我的高三早已結束,時間過得太快如水,以至於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我說我真是太浪費水了。

高考成績公佈的那天,我想我的汗水終於得到回報了,我考上了重本。美術成績發下來的時候他們說我已經踏了一隻腳進了大學校門,而那天我把另一隻腳也踏了進來了。

記得考試之前昭昭和我約定說考上了的要請沒考上的吃飯,我說昭昭肚子餓了吧我請你吃一頓大餐,她說好啊好啊,然後馬上意識到上當我馬上逃之夭夭。但後來她卻真的沒考上。我問她要不要補習,她說:“青山處處埋忠骨,何必馬革裹屍還。”我納悶她是不是想說天涯和處無芳草,何必單戀一枝花。

那天人人臉上烏雲密佈,我於是不能陽光燦爛,但我深刻記得高考真的很慘烈。孔夫子說,杜甫大概是在看了高考的場景之後才發出“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溼聲啾啾”的感慨,我很贊成。我們抱着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氣勢,懷着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心態,浩浩蕩蕩向考場進軍,有人功成名就,但更多的人卻折戟沉沙。屍橫遍野。

高三過得很充實,每天我都很抓緊時間看書,甚至放棄了五一寶貴的休假。古人云一弦一柱思華年,而我是一分一秒惜時間。學習的刻苦讓我的眼睛愈加近視,白頭髮急劇增加,大有“老眼昏花”,“白髮三千丈”之勢。我汗顏,大嘆:他們說青春花季雨季,我說青春枯水期。

桐桐笑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我卻不以爲然。現在的辛苦是爲了將來更好的生活,正所謂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高考前兩個星期,我曾在筆記本上寫下這麼一段話:

高考勝利後一切便都解脫了吧?讀書真的很辛苦,整個高三我不快樂,爲了誰我纔有這麼大勇氣?我的爸爸媽媽,還有自己,還有微微。是不是成功就在不遠處了呢?拼過了,我不會後悔。我說過我會帶給他們幸福,哪怕因此耗盡了我的一生。再有十四天就高考,我在這裏虔誠向上帝禱告,銘記,從此愛沒有邊際。

而那天正是市質檢。

於是我終於明白,一切爲了愛。而我也證明了一個真理:一切成功在勤奮之下實現。我把我和他們一同征戰沙場,點燭加夜班的段落深刻進記憶。

畢業之後就是離別了。桐桐說:“我們就要分道揚鑣了嗎?”微微說:“又不是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千載空悠悠,現在離開了,將來我們還可以再相聚呀。”昭昭說:“我們不是黃鶴,我們是風箏,只要你們抓着線不放手,我們就散不了。”我說:“如果線斷了呢?”我們於是愕然。

後來微微打電話給我,她說以後不會打電話給我了,我說好吧好吧隨你便,然後就匆匆掛了電話。高二分科之後,我和啓、飛之間的聯繫逐漸減少,而高三之後我發現,我和微微之間的話也越來越少,我害怕終於有一天我們就無話可說了,儘管我們曾經那麼要好。

畢業那天我們玩了個通宵達旦,第二天天亮後就各自奔天涯去了。我的高中生活從此就徹底結束了。走出校門後,驀然回首看見的是自己曾經拼殺流血的疆場,兵慌馬亂的日子我總算熬過來了。從此新的生活就開始了,我想過去該忘記的我都忘記了吧?我忘記了自己過去老是捧着一本小說在陽光下虔誠閱讀,忘記了微微走過的那條林蔭道,忘記了在學校東南隅種下的那株水仙,忘記了我和我們在一起的歡笑淚水、相聚離別。然後調頭走進陽光。喧囂的夏天突然就安靜了下來。

這是我在高中裏喜歡過的三句詩:

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烏山不是雲。

花到堪折直需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高中三年如此輕易就過了,一切我都還沒來的及,我把這三句詩和我在春天裏積攢下來的九百二十五片桃花一起燒掉,爲我逝去的青春獻祭,敢於追逐,不輕言放棄。高中結束了,我想一切就正式開始把。清風吹來,有人在風中吟唱,如果你走了,我離開,我們還會回來麼?時間的盡頭淚光閃閃,我在心痛,只能嘆息。

高三作文 篇4

天下皆白,唯我獨黑

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

古訓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究其根源,無疑是擇善而從,辨清良莠,規勸世人謹慎交友,拒惡從善。刻意地凸顯出環境氛圍的意義,環境是盞香薰燈,其色味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思想和修養發展的優劣,可優劣不代表根源本質,連徹底沉淪的可能性都不能到達百分之百。環境是外因,可我們有自身的武器,自制力和信仰,有的人敢於拒絕,有的人衝破魔障,把內部因素昇華到更高的階層,抵禦誘惑。

黑白兩派,並非極端,這個世界上並不是除了白就是黑。所以,近墨者黑的念頭已經對墨者格外的不公平,嚮往正直的人被這條冷冰冰的法則拖累而去遠離墨者,自以爲是地固守着清高,把所謂渾濁的墨者隔閡在人流之外,受盡白眼與謾罵,所以,墨者依舊是墨者,永恆墮落下去。由此可見,若是一直秉持如此態度,世界的社會氛圍將逐漸僵硬惡化,越來越多的人回不去正道,有更多的人自恃高潔。這樣的格局是讓人不恥的,因爲兩極分化過於嚴重了,善惡過於分明。

近墨者未必黑,這是留給心性堅毅之人的,你不需要成功,只需要頑固的信仰。幾人能如屈子潔身自好,桀驁不馴,投河自清;幾人不服魯迅冷對千夫,棄醫從文,燃燒國魂;幾人臣服蘇武堅毅自強,茹毛飲血,青史流芳。近墨者黑,未免絕對,未必二字,分量極重,控制了整場成敗。

未必?又在何處。其實,飽含許多東西才能造出這麼一個“未免”來。首先,堅如磐石的信仰不可或缺,外界的美味對於人類這種嗅覺靈敏,慾望極強的生物是異常誘惑的。善於製造各種界限,卻不會把隔膜畫成實線,他們可以巧妙地穿插於混沌與黎明之間,不受外界有目的的控制。其次,他們對於命局有着執着的叛逆精神,反抗着意圖扭曲自己信仰的惡勢力,不隨着社會流動方向去隨意附和。最終,他們需要精煉的思辨能力,敏銳的目光如同深淵裏的鷹眼,光是眸子就讓人不敢妄動,與自控能力相結合,做出最準確的判決。

天下皆白,唯我獨黑。非攻墨門,兼愛平生。墨家在百家爭鳴之時奪目而出,如同一隻翻江倒海的鳳凰,精巧細膩,不被局勢所困,跳出了拘束禮教,反諷着世上是非不清。這種“墨”恰恰是非墨,在墨中重生,在混沌中乾乾淨淨地誕生。這便是近墨非黑,如是忠貞,必爲剛毅!

高三作文 篇5

巨人牛頓將自己視爲海濱玩耍的小孩,此番評價叩問着我們這個時代及世人——爲何再難出大師。

曾幾何時,中國也經歷過大師雲集的時代。魯迅、康有爲、梅蘭芳、“三錢”……從科學至人文領域無不星光璀璨,然而時代走入現代,再無大師閃耀人心。這又是何緣由?事實上,此時代的“大師”正是缺乏牛頓那般自我卑視,那般對靈魂的滌盪。

想起周國平對人的比喻:“世界是大海,人都只是只容量確定的碗,他的幸福便是碗裏的水,我看見許多可憐的小碗拼命在海里翻騰,爲的只是舀到更多的水。”生活之海,名利之水,激盪翻騰。很多時候,我們的“大師”就像這些碗一樣,不知自己的容量,更沒有對以往的自我有過否定。於是,我們不難理解,大師之所以成大師,正是大師們能夠通過不斷觀照,反省自我的內心,認清自我以及客觀世界的極限,確定自己這隻“碗”的容量,從而確定自我發展的方向,不斷獲取新的生命,新的發展。

然而,牛頓那般對自我的揚棄並非許多人想象的那樣簡單而灑脫。人易被困難,挫折擊退,無法前行,這於今天的時代猶甚。因此大師更需要有勇氣來對自我作深入骨髓式的反省與詰問,完成自我救贖。託翁便借小說《復活》中聶赫留朵夫的自我救贖,藉以來對自我人性作出一記有力的叩問。如此,不難說明大師總爲靈魂圈起一塊生存的綠地。

牛頓自喻海濱玩耍的小孩亦讓我想起中國畫史上最著名的畫,書、印“三絕”的齊白石。然而,你可知齊老也是一位低姿態的謙謙君子?文人相輕是同行的通病,而齊老卻記懷謙卑之心,以低姿態視之。張大千辦畫展時,他第一個捧場,他崇拜同行的三位畫家,以詩明志:“我願九泉爲走狗,三家門下轉輪來”。如此低姿態令人佩服,更令人肅然起敬。

不難理解,此般低姿態亦是一種大師對自我的卑視。其實,大師的風範並不在於他強勢的外表與斐然的成績,而在於他成熟外表下,有一顆充盈的種子,圓潤晶瑩,能夠在人間深處的土壤中深深紮根,發芽開發飽滿的花來,驕傲綻放人生全部的光榮與信仰,繁榮與夢想。

爲何再難出大師?或許真缺少自我卑視。我們期待一位位如牛頓般的巨人,共同撐起中華民族復興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