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優秀高考作文12篇

優秀高考作文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2W 次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優秀高考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優秀高考作文12篇

優秀高考作文1

藤蔓面對亂石阻擋,蜿蜒曲折,迎向陽光成就了日後的滿目蒼翠;小河面對巨石堵塞,靈動一彎,鑄就了日後的洶涌澎湃。物如此,人亦然。正如材料中的年輕人,路遇惡狗,選擇繞道而行,不失爲一種明智的做法。生活中同樣如此,面對困難,我們可以抽身而出,繞道而行,換一種方式挑戰生活,你會看到更美好的未來。

繞道而行,是躲避現實障礙的有效途徑,是一種智慧和豁達。

史鐵生說:“我的全世界從一間屋子擴展到一個院子,再從一個院子擴展到一條街道,一座城市,一個國家,一顆星球,直到一種無從反駁又無比想象的無限。”正值年少意氣風發之時,卻失去雙腿。史鐵生曾說自己的偶像是劉易斯,說過自己熱愛奔跑。但是,他卻知道,雖然不能奔跑,但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來實現理想。正是這一份繞道而行的智慧和豁達,史鐵生才能夠用他最樸實的筆觸帶給我們深深的觸動和思考。

繞道而行,更是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避開那複雜障礙後能發現更美好的景色。陶淵明仕途坎坷之際,逸然隱居,造就了詩人的神話;勾踐選擇臥薪嚐膽,則是爲了日後的重新崛起;劉偉在放棄游泳後選擇鋼琴,更是成就了一位“鋼琴之子”,經商失敗,馬克·吐溫毅然選擇了文學,纔有了日後受人敬仰的大文豪。繞道而行,纔有“欲渡黃河冰塞川”後“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豁然開朗,纔有“山重水複疑無路”後“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蹟。

然而,真正的繞道而行並不是遇到困難就退縮,而是有選擇地避開那些戰勝他也了無意義的困難。如果沒有承受挫折的勇氣和堅持,而是一味地退縮躲避,你會發現自己停在原點,甚至是在慢慢倒退。

著名漫畫家鄭辛遙曾說:“在路走完時,並不意味着到了盡頭,而是提醒我們是時候轉彎了。”由此可見,學會繞道而行,即是轉彎,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僅如此,還要學會選擇轉彎的時機。在人生迢迢長途中,平坦處,當有居安思危,勇往直前之心,險峻處,當抱定柳暗花明之念。

學會繞道而行,繞的是那種種困難,繞出的,卻是一種氣度和生活方式,更是繞出困難背後的光明之路。

教師點評:

文章審題清楚,理論角度清晰,觀點鮮明,論證上引用論證和舉例論證相結合,事例典型新穎,事理通透,而且語言表達上簡練生動,不蔓不枝,行文自然流暢,結尾“繞道而行並不是遇到困難就退縮”的思辨論述,展現了說理的嚴密性和深刻性,值得借鑑。

優秀高考作文2

滿分少年稍有失誤輒遭責罵,後進兒童些微進步即迎讚許,而進退步間的衡量標準竟唯繫於分數,於如此轉折對比中不難看出簡單以分數爲指標的功利化家庭教育的現實圖景,着實令人嗟嘆!

孩子是父母愛的結晶,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毋庸置疑的。幾乎每個爲人父母者皆希冀孩子能夠成龍成鳳,寄望於其在成長中能有所進益。其出發點絕對是無可非議的,但以分數論實施標準卻是有失偏頗的。然而,這種標準取向卻又非個例,而是具有一定普遍性的。於是有學者韓桐彥在《素質教育》一書中尖銳地把中國教育模式概括爲小學聽話教育,中學分數教育,大學方爲知識教育。

如此家庭教育中的分數崇拜趨勢是考試機制所造就的功利主義的一種集中表露。在當下中國許多家長的思想裏,高分與好大學與光明未來之間是存在必然關聯的。且在施行高考體制的當下,考試也的確乃是多數人進入高校學校的唯一渠道。由是,功利教育觀便有了其存在的現實土壤,且在現實趨動下愈演愈烈。併產生了諸如虎媽、狼爸之類以激進高壓手段幫助子女成長的現象,且不乏擁躉。

似此般教育亂象無疑是與蘇霍姆林斯基的“人學”、陶行知的真教育相背離的。德國教育學家雅斯貝爾斯曾強調:“教育應是對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識與認識的堆積。”可當下現狀許已是本末倒置了。家長、教師、學生往往如赫伯特、馬爾庫塞所形容的單向度社會中人一般爲分數這一單一的指標因素所左右。並且,還淪陷到更深程度的教育領城的異化中去,喪失了支配自我的能力。

而這皆是根源於社會價值取向的單一化及教育體制機制的單一固化。衆人皆追利而去,爲求高校青睞而千萬人同擠一獨木橋。競爭的不斷激化也使得教育不斷畸化。當然,這並不意味着是在指責高考機制。事實上,高考已是目前實現教育公平的最優化方案之一了。而應是要求個體在此般形態下的自我審視與調整。

德國教育學家烏申斯基有言:“在教育中一切應以教育者的人格爲基礎。”教育者的過度功利化將致使受教育者的偏離。雖無法脫離考試分數的框架桎梏,但一定程度上對人學本源的迴歸。盧梭提倡“自然主義”的教育觀,倡導遵循自然天性,讓孩子在教育中佔主動地位。或許現行體制下其難以實現,但逐漸淡化分數意識,呼喚教育迴歸已實乃當務之急。

優秀高考作文3

叔本華說過:“從青年人的角度看,生活是一曲歡快的協奏曲;從老年人的角度看,生活是一汪寂靜的死水。”角度不同,心態不同,我們所得到的也不同。

窗子是一個畫框,從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見一幅圖畫,這圖畫是虛幻的現實。內心雲白山青的人在喧鬧中看到的也是寂寞的美好,內心烏雲密佈的人在文雅中看到的卻是低俗的趣味。要從畫框中望這個世界,首先收拾好自己的心態,用冷酷的哲思與美好的遐想,還現實這幅畫本來的美好。

近代著名學者金嶽霖先生,一生鍾情於林徽因,但他的愛坦蕩蕩,朋友與當事人都知道,他不學心碎浪子遠走他鄉,也不學鄉里霸王強拆鴛鴦,而是在林徽因身旁默默守望,這一守便是一生。旁人可能看到的是金嶽霖一生的孤單寂寞,是林徽因的不識才子,其實從金嶽霖的眼中去望,沒有比這更加美好的了,他抵住了誘惑穩穩站在屬於自己的角落,這才讓美得以持久。守住自己的本心,你從窗子裏望見的圖畫,一定被塗上了最美麗的色彩。

去望這個現實,這是生活的本質,你我都去望,生活這幅畫面卻截然不同,你我望孤單,望見的是滿目的黑色,而村上春樹望孤獨,它只是我們身邊的朋友。也許村上春樹洞悉了人生,他並不將孤獨視作洪水猛獸,而是用一種玩味的筆調給我們望見的黑色塗上了美麗的顏色。村上春樹的眼中,生活不可變,只有心態可變。圖畫不可變,只有看畫人的心情可變。那何不調整自己的心態,走出人生最爲瑰麗的舞步呢?

在這個萬般千態的浮世繪中,在錯亂複雜的名利場裏,我們容易在無端狂熱中迷失方向,在無畏競爭中迷失自己,其實人生如夢,年華似雪,夢醒了雪停了我們將一無所有。我們看到的窗子外的圖畫,不是眼中所見而是心中所感悟的,只有守住我們的本心。用澄澈的心去看現實的畫卷,才能感悟生活的美好色彩,看破這釋厄夢境,走出這無涯雪場,回到正確的道路上。

任世事無端變幻,我心中自有云白山青。守住內心,弘一法師方能發出“華枝春滿,天心月圓”的感悟;三毛才能在丈夫死後仍擁搶寂寞。菜根譚有言:“世人動曰‘塵世苦海’,殊不知世間花迎鳥笑,世亦不塵,海亦不苦,彼自苦其心爾。”讓我們用積極的心態面對這個現實,用心靈的畫筆遮住現實中不完美的畫面。

我心自有“雲白山青”。

優秀高考作文4

在綠樹遮映的弘一法師骨塔下,時光的力量已經滲透到旁邊高聳的碑石上,“悲欣交集”四個紅色耀眼的大字在蕭瑟的鬆聲中屹然不動,年復一年,它又在告訴人們些什麼呢?這樣密而不宣的內心軌跡,我是沒有能力揭示它的任何光片羽,也許你也不能——但我想起來了,那年大師正在書齋中打坐,有一位女子攜友而來——那是大師出道前認識的,也許有十幾年不見面了,當滿山門的弟子都期待一次親情上演時,大師卻執意下令把她趕走,這一舉動曾經引來世人唏噓不已,只有大師自己清楚,只有那“悲欣交集”能告訴我們一些隻言片語。

人生的境界是自己的意識組成,浮華的世界彷彿越來越模糊這一點,太多的外人期望,衆目已待,太多的衆望所歸充實進我們的生命,造成了自己理想世界的空白,這樣的空白太寬太大,如棲鳥飛過汪洋,使人言語起來陷入了猶豫,在夜闌時分清醒地想象,什麼是你孩提時的憧憬和夢想,如今它們在你生命的哪個角落?

同樣存在着人的空間裏,我們不免發現古人的自我認識相當清醒。太多的文人騷客,彷彿除了寫作與習畫,其他的事顧及很少。李賀說:“我生二十不得志,一心愁謝如枯蘭。”才二十歲的人,心旌已經襤褸,像他這樣的年齡,正是旁人急於升官進仕,正是他人期望宦達的年代,而他卻不顧暇這些,當後人抽絲剝繭地打開他固守的精神世界的產物發現,悽美與驚豔——這樣令人驚訝的精神果實,惟獨沒有蒙翳。

跟隨他人的期望可以聲名顯赫,可以去爭取物質世界的充裕,這事實上已成爲一種傾向,像古人那樣自娛自樂在這個精神世界日漸泯滅的社會中早已銷聲匿跡。但只是在無功利的同時,內心澄澈如水,如入無礙之境,司馬遷在他人眼裏完全是個廢人,蘇格拉底日日拖着肥大的身軀踽踽而行,貝多芬在他人看來是個聾子,但他們都超乎他人的期望成爲偉人。我們不禁要反省他們對於人生的自我認識,凡是精神偉大的人都擁有一顆自我認識的心,強烈的精神意識能幫助他們摒除外界走向的干擾,在他們心中自己選擇的走向是通向精神殿堂的捷徑,不論世殊事異,他們在自己選擇的路上奮鬥拼搏,從未放棄,“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他們在他人期望的悖論中走向輝煌。

有人用一生的光陰,尋求他人期望的'成功人生,商業家勞心勞神,政治家殫精竭慮,只有有心人才會追源溯流,從自己認定的精神家園中打撈成功的魚羣,最終他會像漁家拉動海帶一樣,將自己成功的人生越拉越綿長,最終拉動整個大海

優秀高考作文5

有這樣一則漫畫:兩個孩子同時領回了考試成績,一個得了滿分受到誇讚,另一個因沒有及格而受到批評;可在第二次考試,原本的滿分學生退步受到責罵,不及格同學獲得進步受到了表揚。

當我們解讀這則材料,會發現不論是作者還是我們自己,都將成績與獎懲聯繫了起來,可這樣的“以成績論英雄”真的是恰當正確的態度嗎?我認爲這並不可取。

Uber的創始人特拉維斯給出過這樣一個“冠軍理論”:面對逆境,要把一切置之度外,無論如何都要取勝,這就是成爲冠軍的意義,這樣的“冠軍思維”是一種鼓勵人們努力拼搏,執著前進的人生態度,不可否認,它在許多人身處困境低谷時給予了有效的指引,但在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人人都會成爲像第一個滿分學生一樣“冠軍”嗎?

我們身處一個充滿較量的時代,每個人都被督促着匆忙前進,彷彿只有不停地奔跑才得以實現超越,卻很少有人自問一句“做冠軍真有那麼重要嗎?”如果註定成王敗寇,未得冠軍者僅能成爲敗者,那麼慘敗的人生又有何意義,真正的成功是對自我的肯定和超越,應是不斷自我完善的歷程,但絕非“惟成績是論”的當代實用主義。

倫敦奧運會組委會回答過這樣一個問題——比賽的意義在於什麼,給出的回答是:學會獲得成功,更學會體面有尊嚴地去失敗。我想,你我如競爭賽跑般的人生意義也在於此。有價值的生命貴在勇於坦然面對成敗得失,用成績高低論成敗未免太過狹隘了,更不是不成功便無用。

我們的生命是不斷前進上升的過程,這其中會有許多或大或小如意和不如意,可真正決定生命質量的是我們以何種態度面對它,我們的社會用一種較爲功利化的狀態影響了我們,也影響了學校、家長的教育態度,我想我們更應明確的是,學習並非只是爲了讓我們披荊斬棘地去殺出一條血路,而最後卻在頭破血流中除了分數和成績一無所獲,無從尋找自己的價值亦或低估了自身的力量。

學習的意義在於思想、智慧和修養,它決不是一紙分數可評判的,我們應理性看待,擁有“畢竟東流水”這般向高遠未來眺望的氣魄,不拘泥於自我,不汲汲於眼前,告別“惟成績是論”的“實用主義”和“以分數論英雄”的誤區,纔是實現自我的價值之道。

優秀高考作文6

勿以點點沉浮論英雄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今人之於古人,更爲注重孩子的教育。然而,不少父母把重視化爲對於點點成績的糾結,平日裏的“天子驕子”因點點失誤而被“由愛轉恨”者有之,一直的“差生”因點點進步而頓被“捧在手心”者亦有之。父母的態度因一點點分數改變而“一百八十度”大轉彎,這是對待成績過於主觀、生硬的行爲。

分數的沉浮本就有多重原因,孩子的掌握、思維方式、老師出題的難度,甚至於個人的運氣皆可改變成績的高低。僅以“這次比上次高了幾分”來界定孩子是否認真學習是不客觀的、表面的。高分學生的父母看不到孩子一直以來的勤奮與不綴,低分學生的父母不能認識到孩子的能力與水平。單次成績的沉浮即界定英雄、評定父母心中的“寶”,難以認識到孩子的水平,終會致使孩子深陷那紅色的分數中,不清醒且不理智。

《禮記》有言“父之愛子,乃生而行之乎。”父母的愛本是無條件,而現今因分數一點點退步或增加均可改變父母的愛,則此愛易流於表面而不觸其心。孩子退步了兩分即捱了巴掌,或許便是錯罰了試題變難仍是班級第一的他。孩子學習如同苦行僧在路上踱步前進,這一路上,父母的關愛與理解是如“春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般讓前路陽光明媚。而若父母的愛變得“有償”,須用分數進步來贏得,只會讓孩子戰戰棘棘,時刻揹負“優生的包袱”或者“差生的重擔”。

古人云,“愛其子,則爲計之深遠。”父母看待孩子的眼光不應侷限於那小小的分數。考試是對孩子學習的評估、卻並非是對孩子的評估。父母看待孩子分數的眼光也不應侷限於一隅,而應看到整體的、比較的,這樣才能知道成績背後那點點浮沉的真正意義。父母的“巴掌與吻”是可影響孩子一生的。曾幾何時武漢神童驚人跳級、學業有成,而父母慣於其優異,容不得半點失誤或退步,他終頂不住壓力而厭學,“泯然衆人矣。”

成績那點點浮沉並不能直接界定了孩子的“好壞”、“優差”,也不能作爲孩子贏得父母的愛的籌碼。只有看到孩子真正的實力,給予及時支持,方能在無涯學海上爲他撐起一片小舟,助他學成至彼岸。

優秀高考作文7

這是一個最好的年代,也是一個最壞的年代。狄更斯如是說。這句話在今天也同樣適用。當虛擬拉近了我們與現實之間的距離,方便了生活的同時,它也疏遠和西施我們與現實之間的距離。在我看來,虛擬與現實的觥籌交錯間,並沒有誰對誰錯,但不能放棄的,是對現實的堅持和守望。

從古至今,現實自有我們無法割捨的情感和積澱,我們無法離開現實。從鴻蒙之初走來,長腿的鷺鷥年在河邊飲水,遠方的太陽露出粉紅、金黃和魚肚白,人類於是在曙光初明的大地上搖搖晃晃地站起來。現實,是一種開化。河南新鄭,軒轅之丘,軒轅之時,神農氏衰,兵馬倥傯,運籌帷幄,陶唐有虞,從此茫茫九州,劃爲禹跡。現實中,有一種流淌的繼承。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商邑翼翼,四方之極,赫赫厥聲,濯濯厥靈。壽考且寧,以保我後生。現實中,有一種希冀。

而當關關雎鳩,蒹葭蒼蒼終於成爲蒼白的某水鳥,某水草,甚至又將成爲虛擬中可觸不可及的存在時,我們要拿什麼追溯我們行走的足跡,拿什麼喚起初見時那花枝搖曳的悸動呢?

現實中的地點,演示着“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邏輯,揭示一個人的身世和成長。於是我想起了張藝謀導演的《追憶百花深處》,當百花深處衚衕和鼓樓一起消失的時候,記憶中那叮叮噹噹響的很好聽的鈴聲;那五月槐花,關於六必居醬菜,月盛齋羊肉,王致和豆腐的吆喝,又何處尋呢?

龍應臺說,回家,不是回到一個地點,讓你回到一段時光,讓你明白自己不是沒有根的浮萍。但我覺得,如果現實被虛擬取代,沒有了地點,又何來的時光?沒有故鄉,沒有身世,我們拿什麼確知自己的存在?當往事的青苔被抹盡,沒有一樣東西曾經提醒你與她耳鬢廝磨,人們如何辨別自己的名字?如何稱自己從哪裏來,到哪裏去?

其實虛擬並沒有錯,現實也未必是對的。疏離並不意味着捨棄,堅持也絕非固守。黑格爾有言,兩個有充分理由的片段撞到了一起,雙方都很偉大,但爲了各自的高尚無法後退。說的便是如此吧。歷史自有其宏大的水筆,時間的車輪也自會滾滾向前。但此時對現實的堅持與守望,讓我們更加柔軟,因爲知道自己從哪裏來;也讓我們更加堅強,因爲知道自己將往哪裏去。

從此追憶百花深處,讓我們一往而無前。

優秀高考作文8

小城深處有條老巷。明晃晃黃醺醺的光蔓延一路,點亮了一個城市的古老溫情。

相屬的板車,彼伏的吆呵,一路的蔥蒜,噼噼叭叭的煎油聲,勾着所有途經的味蕾,而女人的店也在其中。

女人是賣鍋貼的。煎到外酥裏嫩,香氣四溢,擱到藍印花的小碟中,澆一層香醋,撒一圈蔥花,待到輕咬一口,卻是意料之外的香甜之感,隱隱間又有些青春獨有的青澀。

在旁人眼裏,女人不過是個有些瘦削的老太太,可我只想用“女人”這個含着少女的甜蜜和婦人的成熟的代稱。女人愛美,每次見她,總是抹了脂粉搽了口紅,似乎想留下青春的最後一點尾巴。女人愛笑,笑起來眼角會輕輕顫顫,不招不搖,溫婉而妥帖。煎鍋貼時,她總是打扮得一絲不苟,有點“盛裝端熱油”的味道,遠遠看去竟像是從《蒹葭》裏走出的那位如水女子。

我迷惑於女人身上青春嬌美端方的氣息,沉迷於女人手下青澀而有些甜蜜的鍋貼。恰巧,女人是我同學的祖母,一經詢問,方知鍋貼裏藏着梔子和蘋果混合的醬料。而女人原是那個十里洋場的大戶之女,幾經輾轉方暫棲於這個閉塞的小城,操持着祖業依然優雅地活着。

一時間,我心中充溢着難以言說的震驚和恍然。震驚於加花醬的匠心,恍然於女人身上的不朽之氣。一個會在鍋貼里加花醬的女子,豈會敵不過時光的磋砣?當歲月爬上她的鬢角,風霜侵蝕她的容顏,她依然愛着美,愛着生活,像年輕時一樣雅緻而細膩,如此,豈會老去?

時常去女人的小攤,站在一邊我不語,女人亦不言。我呆呆看她熟練地翻煎,溫婉地淺笑,不卑地招呼,沉溺於女人那一汪如碧水般的不朽之氣裏。夕陽西下,女人美得如一幅古仕女圖。

我時常迷惑於青春與不朽。以爲青春必是光潔明豔,不朽必是巍巍如高山之巔,仰不可攀。然而,看到女人身上混雜着與年齡不符的青春之氣,我方有些體悟。有時候,心的柔軟與細膩遠勝過形貌。沒有人活在保鮮膜中,沒有人會永葆青春,但做一個心思細膩、熱愛生活的人,時光永遠會厚愛你幾分;而如此,何嘗不是另一種靜水流深的不朽?

想起女人,就想起一枝擱在藍印花碟中的帶露梔子。或許葉子些許腐朽,但花瓣仍是一如既往地柔軟。

優秀高考作文9

回味傳統中國經典

如今,中國的發展風馳電掣,一日千里。我們每個人都是奔跑者,爲一個個新目標的實現而欣喜若狂。一邊跑,一邊丟東西,等跑到終點才發現爺爺奶奶塞在我們貼身口袋裏的祖傳寶貝已經丟的差不多了。神州大地上古老而美好的記憶已在視野的末端漸行漸遠——

方正“中國字”

從祖先造字到甲骨文,再到如今中國人普遍認同的方方正正的中國字,一個緩慢而又輝煌的歷程,一個艱辛而又值得驕傲的龐大工程。古有筆走龍蛇的颯爽英姿,又有臨池成墨的佳話,如今我們寒窗十載又有誰能夠用毛筆揮灑自如?我們擁有的是現代化的書寫工具,我們演繹成現代化的語言。在奔向現代化與世界接軌的同時,我們丟失了什麼?爺爺奶奶放在我們口袋裏的毛筆丟了,傳統已不在,毛筆已成爲書法家獨有的寫字工具。那雙由類人猿演化而來的手也只會敲擊鍵盤,而用筆寫起母語漢字來倒像“蚯蚓找媽媽”,且錯別字連篇——早已不像是中國人在寫中國字。

溫情“中國節”

中國有誰知道七夕,又有多少人曉得七夕是中國的情人節?西方的情人節,在中國過得紅紅火火,而中國的情人節,在國內卻冷冷清清。別人的聖誕節、平安夜,被我們擡得熱火朝天,在中國的除夕夜卻呼呼大睡,全然忘記除夕守歲父母長壽之說,春節也沒有了年味。回味童年,我們的那些節日多麼有趣!雖然中秋、端午被列入法定假日,但忙着上下班的人們哪裏有心情過節?生活的壓力讓人們緊張萬分,“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唱得再響,還是要掙錢,買房,買車。生活節拍快了,幸福感下降了,中國節裏摻雜着許多無奈。嗚呼,中國節!

殷殷“中國情”

古有“父母在不遠游”之說。現在,思想開放,好男兒志在四方。那子孫滿堂的天倫之樂在爺爺奶奶的生活中漸漸少了。空巢老人,成爲社會關注的焦點。雖然“常回家看看”唱出了許多老人的心聲,卻唱不回“遠遊”之人。即使在老人法中加入一條讓出門在外的子女們常回家看看的律條,但那份情卻被信息的便捷化淡化了。地球村在變小,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卻在逐漸拉大。呼喚中國情,拾起遊子心。

回味經典,大地起溫馨,神州展笑顏。

回味經典,回味出了傷感,回味出了無奈!

奔跑的同時,請彎腰拾起丟失的祖傳寶貝!

優秀高考作文10

生命中無法忘懷之輕

天際的雲朵,擁抱朝陽,燃得熱烈,灼着目光,靜下來,你可以看見那火苗耀眼的光,感受超越塵囂的力量。

——題記

三毛說:“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恆,沒有悲傷的姿勢。”當我們沉浸於前進路上的瑣碎而無暇他顧、疲憊不堪時,有沒有靜下來想一想,忽略了什麼,或是值不值得?我們往往努力做自己認爲重要的事,自己認爲值得的事,併爲此揮霍大把的光陰,到最後,當遇到下一件事時,猶豫的我們纔會清醒,奈何難以回頭。

不如安靜下來,聽一聽內心的呢喃——那些蟄伏在角落裏的聲音,或許纔是靈魂的梵音,讓你看淡很多悲傷,給予你更從容的力量。

如果你斤斤計較於一時的得失,那麼他便真正的“失”了;如果你耿耿於懷於外在的成敗,那麼你離內心會愈來愈遠;如果你甘於低頭盲目追求當下,那麼你會錯過更多。春花秋月何時了。吟詩作賦,對酒當歌,誰不希望沉浸在詩意般的人生裏?可是,執着的追求過後,恐怕只剩悽美的喟嘆:“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講春水向東流!”在低頭盲目求索時,怎不擡頭望一眼?望一眼遼闊的國土,天下的子民——那些生命中無法忘懷之輕,究竟辛酸了多少人的眼淚!

“如果有來生,要做一隻鳥,飛越永恆,沒有迷途的苦惱。”我們都渴望有一顆忘憂草。希冀自己會更無悔地跋涉在人生的旅途上,遇到冰心所寫的旖旎風景,可是我們如此的浮躁,去哪裏能瞥到一路花開?那穿枝拂葉的人們,有淚可落,而我們卻只有感傷。

其實塵世中並沒有諸多沉重的桎梏,所謂的疲憊,不過是我們太過執念於那些本來無需掛懷的世事,而真正的輕盈,則被我們棄於腦後,被封存被遺忘。塵世的喧囂與明亮,世俗的快樂與幸福,在沙漏中,汩汩流過。我們無法奢望太多,也無需牽強,只要快樂、安寧、沒有悲傷就好;而這,不過是重新對話我們的生活而已,讓眼淚打碎荒蕪,濡溼遺忘的角落,去做我們本來“必修”的事情,重新參與生活。

雄渾陶醉的場景,光彩炫目的字眼,都不過是要被時間滌盪得無影無蹤。不必感嘆人生易逝,歲月難留,而應增加時間的厚度,更加從容地讓自己的人生厚重。有分量。高考滿分作文點評:

優秀高考作文11

屈原左衽似乎好看了,卻違背了歷史,傳授給學生以錯誤的知識,小小一個細節的失誤,貽害不淺!俗話說,“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三百六十行,無論做什麼,細節都決定着成敗!

什麼是細節?就是那些看似普普通通的,卻十分重要的事情,一件事的成敗,往往都是一些小的事情所影響產生的結果。細小的事情常常發揮着重大的作用,一個細節,可以使你走向你的目的地,也可以使你飽受失敗的痛苦。每一件事情都是有無數個小的細節組成的,每一個都很重要。就好比是一條鐵鏈,有無數鐵環組成,無論其中哪一個鐵環壞了,整個鐵鏈也就沒有用了。

“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這是劉備留給他兒子的話。講述的是,世上的事成敗常常在於細節之中,誰會想到在關鍵的時候會是細節讓你出類拔萃,也是細節讓你一敗塗地。

爲什麼蘋果或從樹上掉下來呢?牛頓因此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爲什麼水燒開了之後,水壺的蓋子會跳起來呢?瓦特因此發明了蒸汽機……這些事情在我們眼中再也正常不過的了,而那些科學家卻能從其中發現出我們所忽略的細節。那些偉大的發明與發現,那一個不是他們認真觀察生活中的細節而發現的呢?同樣的事,在不同人眼中,他們會發現不同的細節,生活中細節無處不在,只有一個善於發現細節的人,才能成爲生活中的強者。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可見,任何一次成功都離不開細節。一根鐵鏈,最脆弱的一環決定其強度;一個木桶,最低的地方決定其容量;而一個人,最差的品格決定其發展!

當今中國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願意把小事做細的人太少,須知偉業固然令人神往,但構成偉業的卻是許許多多毫不起眼的細節。只有做好每一個細節,纔有可能成就偉業。我們唯有改變心浮氣躁,不求甚解的毛病,腳踏實地,從小事做起,注意細節,纔會成功。

但是想要做到重視細節也並不是那麼簡單的,它需要你每時每刻都注意着,因爲細節不會擺在你的眼前,它需要你去尋找並發現它們。所以,請記住:細節決定成敗。只有抓住每一個細節,我們纔會更靠近成功!

優秀高考作文12

“不讓道,就是不讓道”

老王這樣不斷的重複着這句話,望着他培育了三年的果樹。村裏要爲上學的孩子們修一條好路,而老王的幾棵果樹正好擋住去路,村裏想讓老王把果樹移走,爲孩子們讓道。人挪活,樹挪死,老王哪裏肯。再加上爲了栽種這些果樹,他老伴的命都搭進去了。

老王氣呼呼的回到家裏,啥也不說躺在了炕上。一躺下那些鮮綠綠的果樹再次鮮亮在他的眼前,正如他的剛剛上學的孫子,都是在他的照顧下慢慢長大的。要是砍了果樹不等於要了他的老命嗎?老王的心再次激動起來。

“不讓道,就是不讓道”他不斷的嘟囔着:“孩子腿腳好着呢,比我老頭子強多了,還要修路?”他似乎找到了越來越多的理由。

“爺爺,我們要修路了!”不知到什麼時候,他的孫子回來了,一進院子就激動的嚷起來。老王懶懶的起來,說:“修路有啥好的?”

“當然好了!”孫子依然十分激動,說,“那山路太難走了,我們班有不少人都摔倒過!”

“嗯??”老王有些不安,但是馬上轉變過來,“那是他們沒有我們孫兒有能耐,他們沒有我們孫兒走得穩。”

“哪裏呀,爺爺,我也摔倒過”孫子突然停住不說了,他知道爺爺很心疼他,所以它一直沒有把摔倒的事情告訴爺爺。

老王聽到果真急了。“怎麼?你也摔倒過?”他撩起孫子的衣服,幾個傷疤便呈現在他的眼前,有的傷疤形狀很奇怪,不知道是那個魔鬼一樣的石頭給磕破的。有的傷疤還是剛剛形成。

老王看得心疼呀,他恨自己沒有照顧好孫子,恨自己的自私的認爲孩子的腿腳好着呢。他也終於明白了村幹部爲什麼那麼多次來找他,終於明白了孫子爲什麼會爲修路這麼興奮。

可是,讓道?還是不讓道?

他忘不了老伴臨終前對他的囑咐,捨不得和孩子一樣長大的果樹呀。更不想孫子的未來的生活沒有了着落。老張沉默了,孫子也不說話了。

“爺爺,爺爺”一羣孩子嚷着進來了,每個人都拿着一個鏟子。老王和孫子都沒有明白過來。其中一個孩子,說:“爺爺,您爲我們讓出道,我們爲您種果樹。”其他的孩子也附和說。

老王明白了,這時他又看到幾乎每個孩子身上都帶着傷。

讓道,馬上讓道!老王終於下定的決心。

幾個月後,一條不算寬敞但很平整的小路修好了,那是老王的果園讓出的道。

幾年以後,小路旁邊的果樹結出了果實,那是孩子爲老王讓出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