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高考話題作文指導合集9篇

高考話題作文指導合集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1W 次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考話題作文指導,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考話題作文指導合集9篇

高考話題作文指導1

高考話題作文寫作文指導一:題目缺少新意,更無創造性。

這樣的標題就象一杯無味的白開水,在浩如煙海的文題中顯然是不能吸引住讀者

的目光。例如:北京地區20xx年模擬考試的作文,以“風”爲話題。我們都能想到以“風”的本義爲題。如寫自然界的微風、大風、狂風,但這樣一來,題目就落入了俗套,單調而又乏味。其實,我們可以由它的本義引申開來:如寫“逆風飛揚”一展風采;可以想象“假如我是風”豪情萬種;可以抒發“風過也,正傷心”的惆悵;也可以寫寫“吹皺一池春水”的喜悅——————這樣的標題優美、生動、很有詩意,這樣的文章自然能擁有觀衆緣,得高分。

高考話題作文寫作文指導二:信手把話題拈來作題目。

話題本身不是題目,只是給考生提供一個寫作的範圍,這個寫作範圍外延較爲寬廣,內涵相當豐富。“任它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只有把話題的範圍“化大爲小”,“化虛爲實”,使之具體化,標題才能給讀者一個醒目的印象。如果照搬話題,顯然是沒有注意話題作文中“自擬題目”的要求。例如:20xx年湖北省潛江市的中考作文 。“以‘錢’爲話題,體裁不限,可敘事,可介紹,可議論,只要與錢有關就行,自擬題目。”有些同學就直接以“錢”爲題目,有的以“正確認識錢的作用”爲題目,雖然都扣了話題,但前者題目過大,太寬泛,沒有針對性;而後者的標題似乎缺乏文采。如果寫一個人癡迷於收藏各種錢幣的故事,不妨以“錢癡”爲題;如果論述錢本無好壞之分,完全是人的善惡觀在作祟的道理,就不妨以“錢,何罪之有”、“爲錢正名”或“錢眼看人生”爲題,就顯得非常具體形象了。

高考話題作文寫作文指導三:題目不精練,顯得冗長呆板。

俗話說“濃縮就是精華”。文章的標題應該是作品思想、內容的高度提煉,是作者智慧

的化身。冗長的標題會給人以拖沓的感覺,短而小的標題給人以一種幹練的印象,使讀者怦然心動。舉語文課本爲例:《絕唱》初選入教材時,原題爲《明湖居聽書》。比較而言,原題不如改後的標題簡潔,尤其是一個“絕”字,高度概括了白妞高超嫺熟的說唱技巧,“餘音繞樑,三日不絕。”這是原題所無法達到的境界。再如:魯彥的《聽潮》,一個“聽”字,意境全出。“潮”本來是一種視覺形象,用聽覺來寫,別有一番韻味。所以說文章的題目也需要通過作者的提煉,才能煥發出美的光華。

那麼,怎樣巧擬文章的標題,喚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呢?

高考話題作文寫作文指導四:巧“賣關子”,妙設懸念美。

懸念即疑團,在標題中妙設懸念,巧賣關子,能產生一種攝人心魄的藝術感染力。如教材中的《死海不死》,名已爲“死”海,又爲何說其“不死”?原因何在?這樣看似矛盾的組合大大調動了讀者閱讀的熱情。題目中的重重迷霧,直到閱讀完全文方能柳暗花明。例如:20xx年青海省中考作文題,以“寬容”爲話題。標題《美麗的謊言》,謊言是具有欺騙性的,肯定是虛假的,醜陋的,又爲何冠以“美麗”來修飾?題目巧用逆向思維,以違反生活常理的語言擬題,使作文題目鮮亮奪目。再如陝西省中考話題作文題,以“感受生活”爲話題。如《溺水的游魚》,人人皆知水是魚賴以生存的命根子,怎麼游魚會溺水呢?又如以“明天”爲話題,標題《假如明天沒有太陽》、《如果沒有明天》也能激發讀者追溯文章本末,慨嘆妙筆生花的思維空間。

高考話題作文寫作文指導五:妙改名句熟語,轉換意境美

對名詩名句、成語熟語等進行翻新改造,使作文標題顯得亦莊亦諧,妙趣橫生。如以“改變”爲話題。標題《江山易改,本性可移》一改約定俗成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標題在立意上就顯得聲勢奪人,別具一格。又如標題《授我以魚,還須授我以漁》,此標題一看即知由熟語“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化用而來,個性獨特,角度新穎。《若爲人生故,誠信不可拋》,該標題不但觀點鮮明,同時化用裴多菲的名句“若爲自由故,兩者皆可拋”,比起衆多考生的一般性標題,顯得要別緻新穎多了。再如標題《酒好也怕巷子深》由熟語“酒好不怕巷子深”變化而來。這樣的轉換,使文章標題別有一番洞天,自有道不盡的奧妙,猶如一枚青橄欖,使讀者反覆咀嚼,再三玩味。

高考話題作文指導2

“結尾”是作文的一道重要的“工序”,寫得不好,會使文章顯得結構鬆弛,黯然失色;寫得好,則可以使文章顯得結構嚴謹,大添異彩,真可謂“回眸一笑百媚生”。這“一笑”使人駐足,令人心動。

下面介紹幾種好的結尾方法:

1、啓迪人心的結尾

在結尾處,寫出肺腑之言,或充滿激情的呼籲,或富有理性的啓迪。樣的結尾一般精煉而有力。

例如:S年高考山東考生的《讓我輕輕告訴你》,結尾寫道“讓我們心靈深處,每一次美麗而謹慎的選擇,必將如高山之水,洗盡鉛華,洗盡躁動,還生命一股清流,給世界一眼甘泉,用晶瑩的浪花奏出生活浩然大氣的樂章。”

優美的語句,形象的語言,澎湃的激情,昂揚的格調,在悅人心性的同時,給人生活的信心和力量。

2、詩情畫意的結尾

在文章結尾處,用精彩的語言描繪出既有詩情畫意又有豐富思想的藝術畫面,達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字字句句皆有情,達到高考作文“意境高遠”之要求。

例如,S年高考重慶考生寫的《那山,那月,那人》的結尾:“黎明來臨,太陽從山外探過頭來,喚醒了山裏的小村莊。在日光陰影處,露珠也在閃着光,遠處傳來幾聲清晰的鳥鳴,他正迎着陽光,循着一條開遍山花的小路,向半山腰的學校走去。

他相信自己的選擇是對的,因爲他要改變這個山村。前面的路很長,可路邊總有燦爛的山花相伴------”

文章寫一位大學生面對“貧困愚昧的小山村”與“燈紅酒綠的大城市”而進行的“心靈選擇”,爲了山村,爲了山村的孩子,爲了傳播文明精神,在清冷的月光下,他流着淚做出了選擇:獻身山區教育事業。結尾作者所寫的畫面中,太陽張開笑臉,露珠閃着亮光,鳥兒唱着山歌,山花鋪着山路------這明麗歡暢的畫面中,飽含着作者對獻身教育事業的山村教師的熱情的禮讚。同時,作爲人物活動的背景,襯出了一個光彩照人的人民教師形象。

3、促膝談心的結尾

寫作文,作者要告訴讀者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對生活的領悟。因此 ,結尾處,用真切樸實的語言,與讀者促膝談心,很容易引起讀者情感上的共鳴。

例如,《滄桑 看雲》一文的結尾:“朋友,走過歷史的煙雲,你對生活有什麼答案?你將如何面對現實?你將用什麼姿態去面對未來生活的挑戰?別忘了,我們正年輕,‘看雲’的日子不要迷失在天真浪漫中,尋找理性的答案,讓我們追,讓我們飛。生活需要我們去創造,美好的未來是我們自己的。”

這種結尾給文章一種平和的氣氛,接近讀者與作者之間的距離,使其欣然接受作者的觀點。

4、感悟昇華的結尾

在全文敘述、描寫的基礎上,品味出人生的意義,昇華出感情的火花,閃耀出生活哲理,顯示出精神風采和思想品位。

例如,S年高考湖北考生寫的《飄落心靈的的秋葉》的結尾 :“望着這片火紅的梧桐,我激動得流下了眼淚。其實生命在爲難你的同時,也在用自然給你生存的暗示。畢竟生命的長途需要你跋涉。當我轉身走出這片樹林時,我在心裏默唸着:感謝梧桐葉,感謝生命。”

5、照應開頭的結尾

結尾呼應開頭,顯得文章結構完整,關合嚴密,寫得好,可給讀者留下整體性的美感。

例如,S年高考四川考生寫的《傾聽心靈的鐘聲》開頭寫道:“站在人生的岔路口,我們無數次面對這樣的抉擇:愛與恨,悲與喜,苦與樂,得與失------”我們猶豫、躊躇,舉棋不 定,左右爲難。其實,此時,我們只需靜下心來,傾聽心靈的鐘聲,作出正確的抉擇。

結尾處作者寫道:“是啊,人生就是在這不斷的抉擇中前進,從不斷的跌倒中爬起,世事便是這樣的,人就是這樣長大的。朋友,當你面對人生的抉擇時,請不要慌亂,靜下來,傾聽心靈的鐘聲。”

文章開頭,作者將讀者的靈魂放在特定的環境中去審視,將讀者的目光鎖定在“人生的岔口,讓讀者在面對“愛與恨,悲與喜,苦與樂,得與失------”的“猶豫、躊躇,舉棋不 定”中經歷一番刻骨銘心的斟酌、思量。結尾處則是爲讀者開出的妙方:“此時我們只需下心來,傾聽心靈的鐘聲,作出正確的抉擇”即可。真是爲文妙點題,文章巧裁寫啊!

6、令人回味的結尾

好的結尾如品香茗,讓人回味再三。那些似斷非斷,似了非了之筆,讀之更是雅有餘味。例如《撿拾陽光》描述開窗南北迥異的感受,結尾:“打開朝陽的那扇窗,撿拾生命的陽光,何妨將生命凝結成歡樂貝殼,撒在幸福的岸邊;何妨將歲月凝結成一枚綠葉,讓每條葉脈都昭示出無盡的生命力。”寓呼告於設問之中,藏哲理於妙喻之內,言有盡而意無窮。

文章結尾應多種多樣,豐富多彩。好的結尾能使文章主旨更鮮明,結構更嚴謹,內容更富有文采,更有創新意思,使文章更具魅力,更吸引人。在高考時,考生千萬要亮出這“回眸一笑”。

高考話題作文指導3

  【能力解說】

認真審題,符合題意,是高考作文第一關,也是高考作文評分標準的第一條。它需要正確地把握試題所涵蓋的審題立意的角度、主要內容、中心、文體、字數等。要使所寫的文章"符合題意",就要對作文題面的每個字、詞、符號、圖表等仔細品讀,細心揣摩,全面審覈和理解其含義,正確地把握命題意圖,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確立中心意旨。

  【策略解讀】

1、對試題作適當分解,以求對作文要求有一個清晰的瞭解,不致因遺漏而偏離題意。目前的話題作文命題一般由四個部分組成:材料、提示語、話題和要求。話題作文的材料起個由頭的作用,或提供一個事實或講述一段小故事或給出一幅(組)漫畫等,用意在於吸引考生注意力,激起考生的寫作興趣,將考生的思維引入材料所提供的情境。提示語的作用或是對材料作解釋說明,或是補充介紹,幫助考生更好地理解材料,更有效地打開思路。審題的重點應放在提示語上,而不應過分拘泥於材料,如果過多關注材料,思路反而會受到約束。話題是由材料引出的,是在材料基礎上提煉出來的作文的中心議題。話題和材料的關係,既可能是話題範圍僅僅是材料蘊含的意義中的一部分,也可能是話題範圍遠遠超過材料所蘊含的意義。對話題和材料關係的分析把握是寫好話題作文的關鍵一環。要求(或注意)則是對作文提出一些具體的諸如立意、選材、文體、題目、篇幅等方面的規定。

2、正確理解關鍵詞語的意思。一般說來,試題中總會有一兩個對理解題意起關鍵作用的詞語,把握住這些關鍵詞語,也就掌握了正確理解題意的鑰匙,審題就不會產生偏差。

首先要看懂字面義。準確理解題目的字面含義,是領悟題旨的第一步。例如"誠信"有誠實與守信用兩層含義,有不少考生把握不當,忽視將二者聯繫起來理解,因而顧此失彼。或側重談"誠",片面地將"誠"理解爲"忠誠",再引申爲"愚忠"、"服從"等。或側重談"信",甚至將"信"誤解爲"信奉"、"承諾"、"信服"等。諸如此類文章,由於未能從整體上圍繞"誠信"行文,因此只能算基本符合題意。

其次要吃透深層義。深層義是蘊含在題目裏面的,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認識水平和分析能力才能感知。例如"善待自我",對其深層義可從正反兩方面進行思考:善待自我,就是完善自我(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可包括提升自我、批評自我、超越自我、娛樂自我等;從反面看,如此"善待"要不得——遷就自我、放縱自我、包庇自我、戕害自我等。寫出了這兩種"善待觀",再說明善待自我不僅僅是"自我"的事,它還關係到家庭、社會和國家,這樣文章就有了深度和廣度,其社會意義也就顯豁了。

3、仔細領會提示義。這幾年來的"話題作文",在表述"話題"的文字之後,往往還有提示語。另外還有幾點"注意""要求"。這些提示語和"注意""要求",既是限制,又是啓發;既是規定,又是提示,考生一定要注意這些提示性語言中透露出來的信息,並加以巧妙的利用。有時候,利用這些提示信息,可以使我們輕鬆地按照試題的要求成篇。

總之,符合題意包含兩層意思。一是符合命題意圖。對命題者所給的題目,要求考生能準確、全面地理解。準確,強調審題時要分清楚是非、優劣、高下、大小、可否等;全面,則強調審題時看清試題的各個部分的字面和深層的含義。二是文章和題目相符。最近幾年考話題作文,都要求考生自擬題目,更容易出現這個情況。話題作文很寬泛,如何選準一個切入的角度非常關鍵,這個角度應該既體現在文章的標題上,也應該體現在文章的內容上。有些考生喜歡把擬寫標題作爲寫文章的最後一步工作來做,也就是把文章寫好後再來擬寫標題,這就很容易犯文題不符的毛病。

高考話題作文指導4

  【能力解說】

內容充實是指寫進文章裏的材料有較高的質量,內容豐富,所選材料對錶現中心來說是必要的、足夠的,而不是單薄的。這裏的“內容”是指寫進文章裏的思想感情、人物事件和數據資料等等。記敘文中的記敘要素完整,人物事件具體實在;議論文中的議淪要素明晰,論據充足;說明文中的說明屬性清楚,資料充分。

  【策略解讀】

1、廣泛積累生活素材。做生活的有心人,關注國際風雲、社會生活、身邊瑣事,留意山川河流、花草樹木、蟲魚鳥獸,從中捕捉寫作材料。是否能夠深入生活,在生活中觀察、積累、思索是是否有話可說的關鍵。廣泛閱覽也是獲取材料的重要途徑。只有儘可能多地佔有材料,提筆時才能左右逢源。我們提倡寫自己所歷、所見、所聞、所感的材料,把有意義的東西記下來,有意識地抓住大千世界與自我內心世界的融會貫通地帶,發現生活的豐富內涵和感受平凡生命的價值。這些的材料最易帶有個性色彩,也最易觸動情感,而且高考時不易撞車。

2、材料要新穎,而不是別人用濫了的人云亦云的古人、洋人。許多考生作文中,總出現那幾個“永久”的例子,如愛迪生不怕多次失敗終於找到了合用的`燈絲,居里夫人在極困難的條件下提煉出了鐳,李白從老婆婆那裏懂得了“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等等,我們應該關心國內外大事,關注現實生活中涌現出的新人新事物。

3、材料要具有典型性,即能揭示事物的本質,能最恰當地表達出作者的觀點。自己所歷、所見、所聞的材料也不一定都新穎、典型。作爲考生,很難找到在任何題目下都適用的、有意義又有個性的材料。不妨藉助聯想,合理虛構一下。虛構不是胡編亂造,而是遵循生活真實原則的創造,前提是確實可能發生這件事,沒有脫離人物的身份與地位,也符合特定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具體方法有:描繪(以求生動具體);改換起因、情節、結果等(以求新穎);合“多個爲一個”(以求典型)。可以對原有材料進行翻新。選取一個全新的角度,從原有的材料中引申出去,賦予新的含義,反用材料。其實,從小學到高三的12年,不談課外看到、聽到的素材,即使是24本語文教科書的材料,也是夠考生使用的了,問題是看你會不會用。“材不在多,會用則靈”,善於用例,一個普普通通的事例,可以有多種用途,說明多種道理,只要用得好,同樣能取得極佳的效果。這樣能有效減少考場作文時用例雷同現象。另外,還可以對原有材料進行適當剪裁。如果把文章比作裁衣,“體”即中心思想;“裁”就是對材料的裁割取捨,只有根據中心思想剪裁材料才能“縫製”出好文章。如果能對考場高分作文中一些剪裁適度的好文章仔細剖析,諸如,出於表現中心的需要文中用了哪些材料,不用哪些材料,何處用筆惜墨如金,言簡意賅,何處則又用墨如潑,以繁勝簡,從中體會作者的匠心和功力,進而以之爲鑑,會在短期內使自己的作文水平提高一步。剪裁的原則:必須服從表達中心的需要,有用的材料應不厭其詳;與中心無關的材料隻字不提,要處理得乾乾淨淨。

4、在試題的“開發區”內做文章。一篇文章,尤其是記敘文,常用的材料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物件、景物、感情、道理,可用它們充當衡量試題的尺子,確定試題限制以外的“開發區”,然後大做文章,充實內容。如“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答案是豐富多彩的”“誠信”“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分別對“事”“理”“情”加以限制,考生可在“時、地、人、物、景”等“區域”做文章,充實試題限定的“事、理、情”。

高考話題作文指導5

材料、有人騎一匹國馬(指平時養於民間,戰時由國家徵用的馬),另一人騎一匹駿馬,兩人一路同行。駿馬咬傷了國馬的脖頸,國馬血流如注,但若無其事,行走自如。後來駿馬回到家中,草不吃,水不飲,渾身顫抖。國馬主人說:“它大概是爲咬了國馬而羞愧,我把國馬牽來,勸勸它就好了。”國馬奔來後,用鼻子親近駿馬,和駿馬同槽共食,不到一個時辰,駿馬就恢復如初了。

閱讀材料,以“寬容”爲話題寫一篇議論文

辨析概念含義,區別於“包容”

題目舉例:

人心貴寬容

寬容,智慧的選擇寬容

寬容,人生中的陽光

開頭段例:

有這樣一則寓言,說的是國馬與駿馬同行,駿馬將國馬的脖頸咬傷,結果國馬反而主動安慰因咬傷自己而羞愧不安的駿馬。故事雖小,卻揭示出了天地間動人的品德,那便是寬容。我們要學會寬容。

(簡要概括原材料,引出論點)

說理段例:

例一:“寬容”,即原諒他人一時冒犯自己的過錯,不錙銖必較,不耿耿於懷。寬容如水的溫柔,它使人們冷靜下來,在遇到矛盾時往往比過激的報復更有效。選擇寬容,也就選擇了理解和溫情,同時也選擇了人生的海闊天空。

(解釋概念,闡述寬容作用)

例二:寓言中被咬的國馬理智地選擇了寬容,最終兩者和好如初。試想一下,倘若它針鋒相對,以牙還牙,結局必然是兩敗俱傷。由此可見,寓言中的國馬其實是很明智的。它的明智在於“以德報怨”,用寬容消除摩擦。

(扣原材料分析)

論據使用;

(事例概括略)試想,張英如果沒有寬容曠達的胸襟,執意要奪回三尺地,定會激化兩家矛盾,結下深仇大恨。張英正是用寬容的力量使兩家和好。 ——分析論據

分論點設置:

寬容是人和人相互溝通的橋樑,是協調人際關係的潤滑劑

寬容是化解恩怨的良藥

寬容,是事業成功的加速器

舉例:

光武帝劉秀大敗王朗,攻入邯鄲,在檢點前朝公文時,發現大量奉承王朗,辱罵自己甚至企圖謀劃誅殺自己的信件。可是,光武帝卻視而不見,他懷着一顆寬容的心,不顧羣臣反對,全部銷燬。這把寬容的火,燒燬了嫌隙與猜疑,化敵爲友,終於成就帝業。

高考話題作文指導6

1.對試題作適當分解,以求對作文要求有一個清晰的瞭解,不致因遺漏而偏離題意。目前的話題作文命題一般由四個部分組成:材料、提示語、話題和要求。話題作文的材料起個由頭的作用,或提供一個事實或講述一段小故事或給出一幅(組)漫畫等,用意在於吸引考生注意力,激起考生的寫作興趣,將考生的思維引入材料所提供的情境。提示語的作用或是對材料作解釋說明,或是補充介紹,幫助考生更好地理解材料,更有效地打開思路。審題的重點應放在提示語上,而不應過分拘泥於材料,如果過多關注材料,思路反而會受到約束。話題是由材料引出的,是在材料基礎上提煉出來的作文的中心議題。話題和材料的關係,既可能是話題範圍僅僅是材料蘊含的意義中的一部分,也可能是話題範圍遠遠超過材料所蘊含的意義。對話題和材料關係的分析把握是寫好話題作文的關鍵一環。要求(或注意)則是對作文提出一些具體的諸如立意、選材、文體、題目、篇幅等方面的規定。

2.仔細領會提示義。這幾年來的“話題作文”,在表述“話題”的文字之後,往往還有提示語。另外還有幾點“注意”“要求”。這些提示語和“注意”“要求”,既是限制,又是啓發;既是規定,又是提示,考生一定要注意這些提示性語言中透露出來的信息,並加以巧妙的利用。有時候,利用這些提示信息,可以使我們輕鬆地按照試題的要求成篇。

3.正確理解關鍵詞語的意思。一般說來,試題中總會有一兩個對理解題意起關鍵作用的詞語,把握住這些關鍵詞語,也就掌握了正確理解題意的鑰匙,審題就不會產生偏差。

首先要看懂字面義。準確理解題目的字面含義,是領悟題旨的第一步。例如“誠信”有誠實與守信用兩層含義,有不少考生把握不當,忽視將二者聯繫起來理解,因而顧此失彼。或側重談“誠”,片面地將“誠”理解爲“忠誠”,再引申爲“愚忠”、“服從”等。或側重談“信”,甚至將“信”誤解爲“信奉”、“承諾”、“信服”等。諸如此類文章,由於未能從整體上圍繞“誠信”行文,因此只能算基本符合題意。 話題作文往往不限文體,允許考生自由發揮。但是,不限文體並不等於不要文體。話題作文的“文體不限”其實是指不限於一種文體,讓學生有選擇文體的自由。當你選定了一種文體時,還得按照這種文體的特點來謀篇佈局,進行寫作。我們在寫作前,一定要根據自己的知識結構和寫作特長,慎重地選擇最適合的文體。有的同學觀察能力強,生活積累豐富,不妨將生活中精彩的片斷擷取出來寫成一篇生動感人的記敘文;有的同學想象豐富,擅長編寫故事,不妨寫寫童話、寓言或科幻小說;有的同學邏輯思維能力強,擅長推理,不妨寫成一篇理據充分的議論文;有的同學感情細膩豐富,不妨寫成一篇優美抒情的散文,肯定會非常出色。總之要根據考場實際情況和話題要求,再由當時的文思情況來決定採用哪種文體。

話題作文只提供寫作的話題,而沒有中心、材料、結構、文體、語言等等的限制,給了考生一個比較開放的構思空間,使考生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但是,如果不注意把握話題,縮小寫作的口子,就會出現“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的毛病。因此,不管所給的話題多麼寬泛,我們都要善於縮小“包圍圈”,要選擇一個小小的切入口,如一件事、一個人、一樣物品、一種感受、一點看法等等,集中筆力加以突破,把你所選擇的話題角度寫細寫深寫透,做到“以小見大”。如話題“對話”,可縮小爲“我與老師的對話”、“我與同學的對話”、“我與書本的對話”、“我與大自然的對話”、“我與父(母)親的對話”、“我與藍天的對話”、“我與大海的對話”……等等。

話題作文既然是應試作文,總得給評卷老師一個好的感覺,得一個好的分數。因此,寫出特色、寫出新意是十分重要的。我們在寫作時,要善於“獨闢蹊徑”,也就是要求我們在立意上要有獨特的感悟,不人云亦云;選材上要有獨到的眼光,不寫陳題舊話;構思上要獨具匠心,不四平八穩,波瀾不驚;語氣上要有獨到的魅力,不平鋪直敘泛泛而談。好的文章應該有新穎的觀點、巧妙的構思、豐富的語彙、多變的句式,且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或樸實無華、或靈巧幽默、或深刻思辯、或聲情並茂、或另類別致,總之要給人一個不同凡響的印象。

標題是文章的“眼睛”。俗話說:“題好一半文”。話題作文允許自己擬題目,因此,我們要努力提高擬題水平,力爭使自己擬的題目準確、凝鍊、含蓄、新奇、優美,使閱卷老師“一見鍾情”。擬題的方法多種多樣,可巧用比喻,如:《搬“文山”填“會海”》;可巧用比擬,如:《流淚的紅蠟燭》;可巧用對比,如《榜上無名,腳下有路》;可巧用反覆,如《電腦,電腦》;可巧用諧音,如:《千“君”一發》;可巧用倒裝,如《回來吧,真誠!》;可巧用設問,如《你知道尊重嗎?》;可巧用排比,如《識才、用才、愛才》;可巧用誇張,如《萬里長江一尺收》;可巧用雙關,如:《有“禮”,還是有“利”》;可巧用層遞,如:《過去、現在、將來》;可巧用數學符號,如:《怪≠科學》;可巧用超常並列,如:《文學與出汗》,等等。

高考話題作文指導7

高考話題作文指導一:觀點具有啓發作用

1.觀點要能預感事物發展的趨向和結果。世界上事物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繫的。如果能夠弄清一個事物產生的遼遠而廣闊的背景,那麼就不難摸清這一事物發展的趨向和結果;若能理清與之聯繫着的事物,則透視這個事物也不會是什麼難事了。《淮南子?說山訓》中說:“以小明大,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睹瓶中之冰知天下之寒。”它告訴我們從與事物密切相關的某些細微跡象中,可預知事物的發展趨向和變化。對事物發展的趨向和結果的正確估計,往往反映着一個人思維的睿智。

2.觀點要能引起讀者的關注和共鳴。要想“觀點具有啓發作用”,前提是所論述的觀點能夠引起讀者的關注,如果讀者對某篇文章的主要觀點毫無興趣,那是無論如何不會產生“啓發作用”的。怎樣引起讀者的關注呢?這就要求所論述的問題必須具有較強的時代感和現實性,甚至可以說是人們關心的焦點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說高考寫作,必須迅速把作文試題的話題或命題,與反映和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聯繫起來。不論面對什麼題目,都要首先想一想,爲什麼當今會提出這個問題?我的文章要反映或解決當前存在的什麼問題?這樣,人們纔會關心它,纔會研究它,纔有獲得啓發的前提。

3.觀點要能夠把一般認識提升到新層次。同樣一個道理,大家都能講出一些道理來。在這樣的情況下,要做到“觀點具有啓發作用”,就要鞭辟入裏,入木三分,抓住問題的癥結,把問題說到點子上,抓住事物之間最關鍵最本質的聯繫。要做到這一點,就要用正確的方法論看問題,站在一定的高度看問題,

4.觀點要能闡發自己的獨特理解。所謂“獨特”,就是要使文章的觀點另闢蹊徑,別開生面。所以,要想“觀點具有啓發作用”,必須想他人之未想,言他人之未言。避免寫那些陳詞濫調,避免空談泛論。

5.觀點要能打破傳統的思維模式。傳統的思維模式嚴重地禁錮着我們的思想,在這種思維模式之下,考生很難迸發出思想的火花,這與當今弘揚的創新精神是背道而馳的。考生只有徹底打破傳統思維模式的束縛,才能激發起自己的發散思維、逆向思維、多極思維、立體思維;也只有這樣,在我們的文章中才能闡發出全新的、發人深思的觀點。如“弄斧必到班門”“名師未必出高徒”“酒香也怕巷子深”“開卷未必有益”“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也是好士兵”等。這一組全新的觀點,帶給人的是一種時代精神的弘揚。

高考話題作文指導二:認真審題,符合題意,

1.仔細領會提示義。這幾年來的“話題作文”,在表述“話題”的文字之後,往往還有提示語。另外還有幾點“注意”“要求”。這些提示語和“注意”“要求”,既是限制,又是啓發;既是規定,又是提示,考生一定要注意這些提示性語言中透露出來的信息,並加以巧妙的利用。有時候,利用這些提示信息,可以使我們輕鬆地按照試題的要求成篇。

2.正確理解關鍵詞語的意思。一般說來,試題中總會有一兩個對理解題意起關鍵作用的詞語,把握住這些關鍵詞語,也就掌握了正確理解題意的鑰匙,審題就不會產生偏差。

首先要看懂字面義。準確理解題目的字面含義,是領悟題旨的第一步。例如“誠信”有誠實與守信用兩層含義,有不少考生把握不當,忽視將二者聯繫起來理解,因而顧此失彼。或側重談“誠”,片面地將“誠”理解爲“忠誠”,再引申爲“愚忠”、“服從”等。或側重談“信”,甚至將“信”誤解爲“信奉”、“承諾”、“信服”等。諸如此類文章,由於未能從整體上圍繞“誠信”行文,因此只能算基本符合題意。

其次要吃透深層義。深層義是蘊含在題目裏面的,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認識水平和分析能力才能感知。例如“善待自我”,對其深層義可從正反兩方面進行思考:善待自我,就是完善自我(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可包括提升自我、批評自我、超越自我、娛樂自我等;從反面看,如此“善待”要不得——遷就自我、放縱自我、包庇自我、戕害自我等。寫出了這兩種“善待觀”,再說明善待自我不僅僅是“自我”的事,它還關係到家庭、社會和國家,這樣文章就有了深度和廣度,其社會意義也就顯豁了。

3.對試題作適當分解,以求對作文要求有一個清晰的瞭解,不致因遺漏而偏離題意。目前的話題作文命題一般由四個部分組成:材料、提示語、話題和要求。話題作文的材料起個由頭的作用,或提供一個事實或講述一段小故事或給出一幅(組)漫畫等,用意在於吸引考生注意力,激起考生的寫作興趣,將考生的思維引入材料所提供的情境。提示語的作用或是對材料作解釋說明,或是補充介紹,幫助考生更好地理解材料,更有效地打開思路。審題的重點應放在提示語上,而不應過分拘泥於材料,如果過多關注材料,思路反而會受到約束。話題是由材料引出的,是在材料基礎上提煉出來的作文的中心議題。話題和材料的關係,既可能是話題範圍僅僅是材料蘊含的意義中的一部分,也可能是話題範圍遠遠超過材料所蘊含的意義。對話題和材料關係的分析把握是寫好話題作文的關鍵一環。要求(或注意)則是對作文提出一些具體的諸如立意、選材、文體、題目、篇幅等方面的規定。

高考話題作文指導三:書寫規範,標點正確

1.文字書寫。字寫得漂亮固然是好,但字的漂亮與否因人而異。你的字不漂亮但規規矩矩地寫是能做到的,端正、清楚、規範是基本要求。

2.行款格式。題目位置要醒目居中,每段開頭空兩格寫起,文中小標題要與正文有所區別,要符合特殊文體的格式要求。段落劃分要勻稱合理,既要避免整頁的大段,也不要三句兩句頻繁地獨立成段。

3.標點符號。標點符號是文章的有機組成部分,考生熟練使用標點符號,是和使用文字一樣十分重要的能力之一。須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要熟悉各種標點的用法,注意標點的位置規範,比如不要在一行之首出現句號、逗號、問號、頓號、分號,可以將這些標點擠在上—行的末尾,省略號、破折號佔兩個格,不要簡化成佔一格,不能斷開等。第二,不可隨便點標點,如一個逗號到底,或者句號只是一個點;第三,注意表示停頓的層級,如由短到長的停頓,依次是:頓號、逗號、分號、句號,不要隨意點。使用標點符號還有表義表情方面的要求,寫作時須注意。切忌隨手一點,句逗不分或一逗到底,更不能都點成圓點。

高考話題作文指導8

話題作文寫作範圍寬泛,表達方式多樣,寫作手法靈活是其顯著的特徵。這種作文形式被廣泛採用,就因爲它能拓展考生思維和想象的空間,便於考生靈活地選擇發揮寫作特長的內容和形式,充分展示寫作才華,有利於選拔人才。這種作文的命題形式一般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寓意深刻的材料。第二部分是導引詞,用一段提綱挈領的話概括材料的主旨或題意,框定作文的話題範圍,制約作者的寫作思路。第三部分是寫作的注意事項。只有對於話題作文的這種內在和外在的特徵有一個清楚、準確的認識,才能在具體寫作時不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偏差。然有人認爲,話題作文“淡化審題”爲我們提供了一個自由馳騁的疆場,話題作文範圍寬泛,用不着認真審題也能寫出好文章。這是對話題作文寫作的又一種誤解。審好並準確把握話題作文的材料、導引和注意事項,正確理解題意,是寫好話題作文的前提。而,“淡化審題”不等於“忽視審題”,信馬由繮,必然招致人仰馬翻。有的同學拘泥於所提供材料,從材料中抽取某個側面或片斷進行敷衍闡釋,將話題作文寫成了一般的材料作文。也有的乾脆將話題當標題、主題或論題,或記敘受這個標題、主題制約的某個事件,或論述這個標題規定的論題,完全拋開材料,將話題作文寫成了常見的命題作文:不少同學因爲審題失誤而導致失分過多。話題作文審題常見的失誤有以下幾種:

1、忽視了概念的內涵

話題有時是以一個概念的形式出現的,比如“誠信”“欣賞” “選擇”等。概念都具有特定的內涵,似是而非地理解概念的內涵就有走題之虞。如以“熱”爲話題作文,提示語中已經列舉了“網絡熱”、“打工熱”“炒股熱”等例子,顯然,這裏的“熱”是指一種社會現象,但有的同學在作文中將“熱”理解成“熱情”“熱心”,甚至寫成了“我爲祖國獻熱血”等。錯解內涵,作文之始,就誤入歧途。

2、忽視了背景語的指向

背景語往往是命題者着意營造的某一種情境,不同的背景語引發的思維走向是不同的。只有審清了背景語的思維指向,才能保證寫作中思維模式與文題內在文脈的貫通。請看下面一則材料:

哲理之於人生,時時相隨,事事蘊含,處處顯現。“逆境出人才,順境就出不了人才” ?做人堅持“行方”原則,具有潤滑功能的“行圓”策略就可拋棄?人生,需要我們認真思辨的哲理太多太多:德與才、苦與樂、美與醜、愚與智、榮與辱……請以“人生哲理”爲話題寫一篇文章。

審讀背景語,我們就發現,要求我們談論的哲理應是矛盾對立的雙方,比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與“己之所欲,濫施於人”;孔子的“入世”與莊子的“出世”;譚嗣同式的“我自橫刀”與文天祥式的“隱忍以行”……有的人忽視了背景語中的提示,抓住“哲理”便作文章,寫成“忘記歷史是一種背叛”、“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等,這一些雖是哲理,但是,缺少矛盾對立雙方的哲理是不符合命題者意圖的。

3、忽略提示語的暗示

話題作文在開放中又有所限制,這些限制多出現在提示語中。

比如這樣一則材料:

人的一生總要與書打交道,在與書的接觸過程中,一定會有某些故事發生,之後就會有一些屬於自己的思考。

請以你與書的交往過程或以對書的思考爲內容範圍寫一篇文章。

提示語中包含着豐富的信息,“你與書的交往過程”隱藏的限制至少有:

(1)要寫自己的,不能寫他人的;

(2)要寫出過程,最好是寫成散文或記敘文。

“對書的思考”透露的信息則有:

(1)要以寫對書的感悟、體驗以及書對“我”的啓示教益爲主;

(2)文體上最好寫隨筆、雜感或議論文。

有了上述思考,就可以保證在審題中沒有大的失誤。而有的同學偏偏離開了“我”的讀書經歷,“我”的讀書體驗,泛泛而談書的作用和好處,寫出諸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等缺少個性的文章。

4、貼金式點題――用自己之酒杯,裝他人之佳釀

話題作文因爲有開放性,文體選擇又比較靈活,一部分學生就有投機取巧的思想,套用現成的文章,只在結尾象徵性地點一下話題。比如以“英雄”爲話題作文,一個同學寫成《母親――心中的英雄》,記敘了母親持家的艱辛、對父親的忍耐、對鄰人的關愛。結尾生硬點題:“母親是平凡的,但是,她卻是兒子心中的英雄。”“勤勞、忍耐”是美好的品性,但是未必能算得上“英雄”,這很可能是套用了一篇現成的寫母親的文章。

再如以“音樂”爲話題作文,儘管內容形式有較大的自由度,但所寫的文章必須以音樂爲軸心,不能離開這個軸心而另起爐竈。有學生寫成《家庭,一首美妙的交響樂》,大談家庭生活,只在結尾提上一兩句:“音樂,正迴響在我的家庭中”。這種貼金式點題,是我們着力反對的,它不僅影響作文得分,還容易養成學生的投機取巧的不良心理。

5、只注意判斷中主項或是謂項――似看神龍,見其尾不見其首

判斷通常由主項和謂項兩部分構成。主項是判斷的對象,謂項是表示判斷對象具有或是不具有的性質。話題作文是一種“寬題”,寫作中,可以將一個概念細化爲一個判斷。比如以“生活”爲話題作文,可以細化爲“生活是一種選擇”、“生活中要經歷失敗”等,可有的同學在行文中,拋開了判斷的主項“生活”,片面地談“選擇”或是“勇氣”,比如寫成選擇需要有眼光,或是寫成了類似與“失敗是成功之母”之類的文章。

這樣一來實際上把原話題“生活”變成了“選擇”或是“失敗”。再比如以“面對擁有”爲話題,許多同學只看主項“擁有”而忽略了“面對”,寫成怎樣追求理想,怎樣實現成功等。

6、偷樑換柱――半路殺出程咬金

有時面對一個話題,剛剛寫作時,還是切題的。但是,在行文中,經過層層推演,離話題則遠來越遠,從而使文章前後脫節。比如,以“人生之美”爲話題,一個學生確定了這樣的寫作角度,“人生之美在於緊緊把握今天”,這個視角是符合話題要求的,但是,在行文中,他用這樣幾個要點去闡釋:“今天最美,把所要作的事推到明天是向生命賒欠帳單”:“今天最美,所有夢想的終點都可以用今天的跋涉去逼近”。顯然,他是由“人生之美”轉向了“今天之美”。再如以“課桌文化”爲話題作文,有的同學把課桌文化放到校園中去考察,這本是正確的,但是,後面則由課桌文化不自覺地寫成校園文化,大談如何進行校園文化建設,卻回不到本題“課桌文化”上去。這種現象在高三學生的寫作實踐中屢見不鮮。

高考話題作文指導9

【能力解說】

“原因”是造成某種結果或引起另一事件發生的條件。“原因”可以進一步細分爲內因和外因,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等等。唯物辯證法認爲,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聯繫的,事物間的因果聯繫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一種現象都不可能平白無故地產生,也不可能不產生一定的結果。因果關係是複雜多樣的,大致有這麼幾種:一因多果、一因一果、同因異果、多因一果、異因同果。

【策略解讀】

“揭示問題產生的原因”,就是要求行文中能運用辯證思維,用全面的、聯繫的、發展的觀點去分析問題,考察事物之間普遍的、必然的聯繫,從而由此及彼,追根溯源,找到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其解決方法。

①追因問果,追本溯源。要善於“以問引論”,將思路不斷拓深。追因問果,追本溯源的因果推論,是引導思路不斷向縱深發展,引導說理不斷深入的主要方法。作者在論述中,要善於提出“爲什麼”,以此引入深層次分析。因果論證是就論證而言,它表現在外部方法上;“以問引論”是就思路而言,它表現在內部邏輯關係上。

例:幸福不是金錢買來的。馬克思是幸福者,但他的—生大多是在貧困中度過的。蘇州青年杜芸芸得到養母的十萬元遺產,她把錢全部捐獻給國家,卻將幸福留在自己身邊。所以,幸福不裝在錢袋裏,幸福屬於那些創造新生活,爲人民爲祖國奮發努力的人。

例後推因的基本公式是“所以”“因此”“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原來……”等等。

②運用反推,假設論證。反面假設是假定在不利條件下會產生負面結果,從而論述正面條件和結果的必要和正確。

例一:科學事業上的偉大成就,無不是經過艱苦努力,目標專一而取得的。居里夫人在研究鐳的過程中,要在上百噸的廢鈾瀝青礦石中提煉一點點鐳。這是—項極其艱苦的勞動。中途,居里曾動搖過,然而,居里夫人卻堅定地鼓勵他幹下去,終於取得了成功。試想,如果他們沒有持之以恆的決心,沒有目標專一的毅力,鐳的發現不知要推遲到什麼時候。

例二:人要有自知之明。三國時蜀漢的馬謖,自以爲熟讀兵書戰策,天下無敵,不聽別人勸告,死搬書本知識,隊駐紮在山上。結果被敵軍切斷水源,蜀軍大敗,街亭失守,馬謖本人也因此而犯罪被殺。假如他能有一點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沒有什麼實戰經驗,聽聽別人的正確意見,何至於落得如此下場呢?

例一屬正例反設,例二屬反例正設。例後假設的基本公式是“假設”“如果”之類。

要“揭示問題產生的原因”,就必須抓準主要原因,包括區分必然聯繫和偶然聯繫的不同。比如學生語文科目的語言表達題被扣分了,就他而言這隻有一個可能。而總結某次考試的教訓時,內容就會很豐富,這是因爲造成考試失誤的原因有很多。有考試心態問題,還有知識積累問題,有平時訓練問題,還有臨場發揮問題,甚至還有生理問題,等等。而以上這些原因又不是簡單地並列在一起的,是有他們自己的特定的規律的。我們就談“平時訓練不好”對考試成績的影響吧,首先是目標不明確,因爲目標不明確導致訓練沒有規律,因爲訓練沒有規律導致訓練效率低下,因爲效率低下所以訓練落實率更低,環環相扣,最終在考試成績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根據事物普遍聯繫的觀點,原因和結果的區別是相對的,在一定的條件下還會發生轉變。也就是說,某種現象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原因,而在另一種條件下又會是結果。因爲事物的發展是環環相扣的,一個引起另一個,另一個再引起另外一個。某一個都有可能是原因也有可能是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