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一作文 > 【實用】我的高一作文6篇

【實用】我的高一作文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3W 次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我的高一作文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我的高一作文6篇

我的高一作文 篇1

留守——駐留,滯留的意思。但在近年卻頻頻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改革開放以來千千萬萬的農村勞動力如潮涌向開放的大城市,這也造成了農村家庭妻兒分離的無奈選擇,據統計我國留守兒童超過5800萬,這就催生了一個特殊的羣體——留守兒童。

1995年我出生在一個勞動力輸出大省——四川。在我一歲時爸爸媽媽去深圳我在外婆的百般呵護中漸漸長大,上幼兒園時看到小夥伴有父母接送,我羨慕極了,我跟在外婆身後邊走邊無聊的踢着路上的小石子心裏難過極了,爲什麼我的爸爸媽媽不來接我呢?我有種被拋棄的感覺,我對他們由思念變得有點怨恨了。我每天盼着過年,因爲那時爸爸媽媽總會扛着大大小小的行旅出現在我的眼前。我飛一樣的撲進他們的懷中訴說着這一年來的思念和委屈。爸爸媽媽聽着聽着眼睛溼潤了,說:“過幾年咱攢夠了錢就在家中陪你,天天和寶貝在一起……”此時我覺得自己是多麼的幸福!但那種幸福最多持續十多天,因爲春運車票緊張正月初爸爸媽媽就忙着訂車票了,我還沉浸在新年全家團圓的幸福和喜悅中時爸爸媽媽又匆忙踏上了去深圳的旅程。爸爸媽媽走的前一天晚上我總是很生氣不吃晚飯,一個人藏在被窩裏偷偷的哭泣。第二天爸爸媽媽走時我掙脫外婆的雙手追着爸爸媽媽乘坐的汽車一邊跑一邊撕心裂肺的哭喊着:爸爸媽媽,你們好久回來,我不要你們走嘛……嗚嗚嗚……看着汽車漸漸離我遠去消失在村的盡頭,我癱坐在地上放聲大哭,外婆好不容易把我哄回家,看見空蕩蕩的房間和他們買的新衣服我又傷心的哭了起來。

就這樣年復一年我在悲歡離合中慢慢長大,讀小學時我成績不太好,有父母在家的同學欺負我,老是把墨水灑在我衣服上,把我的書藏起來搶我的鉛筆,那時的我好無助好孤獨!我的爸爸媽媽呀,你可知道女兒此時多麼想您們!

20xx年我上初中讀住校了,看到同學的父母天氣降溫時送吃送穿,我躲在被窩裏偷偷的哭泣,我覺得自己象個孤兒一樣沒人搭理,放假時同學的父母開着車來接他們,而我卻一個人跑幾趟才能把自己的東西搬完,傷心的淚水灑滿伴我往返的羊腸小道,我親愛的爸爸媽媽呀,您們可知道女兒此時多麼需要您啊!多少個日日夜夜我望着月光思念您們!呼喚您們!沒有您們陪伴我成長的童年是多麼的暗淡和苦澀啊!我在孤獨中等待被愛,在殘缺中守望親情,爸爸媽媽,別離開我!有您們在家的日子我纔不會害怕!!

轉眼我已讀高中了,爸爸媽媽一如既往的每年出去打工,我送他們到火車站,看到遍地是扛着大包小包行旅的農民工在等候上車。火車載着千萬個孩子的父母也載着千萬個農民家庭的希望漸漸遠去……我孤零零的站在月臺上鼻子酸酸的,不知哪裏傳來一陣歌聲:火車已經離家鄉,我的眼淚在流淌,把你牽掛在心上,只有夢裏再相望……聽着聽着我眼淚奪眶而出!

想想父母這輩子真不容易,從青年到中年一直漂泊在外。他們也牽掛着我思念着我,但爲了生活不得不拋家舍子背井離鄉,把對我的愛和思念深深藏在心裏。我看到媽媽的QQ日誌大部分都是對我思念和牽掛:“六一節了,我的寶貝怎麼過沒有爸爸媽媽陪伴的節日啊!”……“天冷了,我的寶貝知道加衣服不啊”……“十五的月兒真圓,我的寶貝今天吃月餅沒有啊,進入夢鄉沒有啊”……“我多麼想你啊,我的寶貝”!……看着媽媽的日誌是那樣的親切溫馨,彷彿媽媽就在我眼前。

雖然我在沒有父母陪伴的日子中長大,但生活在農村的我自強自立,樂觀向上,因爲我長大了,知道爸爸媽媽雖長年在外,但我是他們最珍愛的風箏時時刻刻都有一根線攥在他們的手中,線的這頭是思念是牽掛是深深的愛!

我的高一作文 篇2

我和青春有個約會,明天就要見面了,我該怎樣打扮我自己呢?

凝視着書架上一本本我用過的教材,總在不經意間發現語文課本比其他教科書略泛黃一些,大約是經常翻閱的緣故吧!

初三以來,學習壓力明顯加大,我只能在週日的下午,抽空捧上一本課外讀物,不論厚薄,躲在陽臺一隅,安靜而貪婪地閱讀着,讓思緒飄向文字間描述的各個地方。

我曾爲堂吉訶德的種種怪誕之舉捧腹大笑,也曾爲斯克魯奇次次吝嗇行爲深惡痛絕;曾爲約娜那不幸的婚姻扼腕嘆息,也曾爲杜洛華投機成功憤憤不平……

輕輕翻開那一頁頁泛黃的書頁,字裏行間的課堂筆記將我記憶的閘門打開,老師咬文嚼字、品析文本的聲音在耳畔迴響,那麼輕切、那麼熟悉!我下定決心,要穿一件米黃色的風衣。

我在房間裏踱步,這間我的小屋,每次遇到難題我就起身,從門踱到窗戶,七步;從窗戶踱到門,七步,幾個反覆後,常常會有頓悟的現象。今天,剛踱兩步,角落裏一團翠綠吸引了我。哦,它是一株豆苗,那翠綠的顏色分明在訴說這一個生命的傳奇。

初二下學期,我參加生物實驗大賽,課題是研究植物的向光性。那天,我興沖沖地跑回家,選擇碗豆種子爲實驗對象,由於精挑細選的綠豆全是飽滿的,光是泡種就花去五天五夜,發出的胚芽不過兩三毫米。我焦急而又細心地將它們移栽到小花盆中。一天、兩天、三天過去了,花盆中鬆軟的泥土裏竟看不出一絲生命跡象。我整天憂心忡忡,擔心豆芽夭折。只盼到交實驗報告的前一天晚上,豆芽的嫩莖才長到三公分,兩片小葉還不足半個指甲蓋大呢!那晚我躺在牀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眠。晨曦微露,我悄悄起牀,來到陽臺,蹲下身子,呀!我的豆苗長高啦!葉片已經接近硬幣大小了!多麼不可思議的生長速度啊!這是一株植物的生命,這是我內心的希望,這是我細心呵護的安慰,這也是我觀察實驗的樂趣!

眼前的這抹翠綠,比那年的鮮亮許多,哦,這生機勃勃的綠色,我怎能不心動?我要繫上一條翠綠的絲巾。

起風了,窗簾在眼前輕輕地掀起又緩緩地落下。我信步踏出房間,來到陽臺。晚風悠悠,夜涼如水,仰望天空,幾點星星調皮地眨眼,只有深藍的天幕與我長久對視。

我曾一遍又一遍地問藍天,亦是捫心自問,究竟我“胡爲乎遑遑欲何之”?我想去一方自由之土——在那裏,沒有題海的波浪,沒有汽車的囂叫,沒有大人的嘮叨......我堅信藍天深處是會有這麼一片神祕園的。

每當我這麼問時,藍天總會閉上眼睛,讓我自己思索。

現在我想好了,我要穿一條深藍色的牛仔褲。

......

萬事大吉,我也該睡覺了。躺在牀上,“冬睡沉沉擁暖衾”,夢想着明天的約會,嘴邊劃過一抹幸福的微笑......

我的高一作文 篇3

童年是天真爛漫的,就像一張純潔無瑕的白紙,最容易塗上最美的圖畫。

那是小學二年級時,一個星期六的早晨,爸媽沒做飯就出去忙農活兒了,叫我在家看家,說等晚點就回家做飯。我一個人玩了一會兒,覺得很沒意思,恰好鄰居小夥伴李銳也一個人在家,我們倆就在大門口玩遊戲。玩了不知多長時間,兩家大人還沒回,我倆肚子餓得咕咕叫了。正沒辦法,我忽然看到鄰居家桃樹上許多桃子從葉裏露出來,紅通通的,像是熟透了。我就提議說:“我們去摘幾個桃子充充飢好不好?”李銳也拍手贊成。我們就拿一根竹棍到樹下敲了好幾個桃子,吃完各自回家了。

到爸媽回家我家正在吃早飯的時候,忽然聽到鄰居伯伯在門口大聲喊:“哪個細伢把我家的桃子打了,大人要教育啊,別讓細伢學着偷東西。”爸爸瞄着我說:“是不是你?”我支支吾吾地說:“我沒有。”爸爸嚴肅地說:“小孩子不能隨便拿別人的東西,那是偷,別人會看不起的。”

一整天我很不安,我偷了伯伯家的桃子了,我怕別人說我是小偷。夜裏我做了一個噩夢,許多小朋友指着我喊:“小偷!小偷!我們不跟小偷玩!”我嚇得大哭起來。爸媽都跑進來問:“怎麼了?怎麼了?女兒怎麼了?”我哭哭啼啼的把早晨的事說了一遍,爸爸說:“你不跟伯伯說就打桃子是不對的,不過你主動承認錯誤很不錯。我明天帶你向伯伯認錯好嗎?”

第二天一早,爸爸就帶我到鄰居伯伯家道歉,伯伯說:“小孩子不懂事,只要他知道不能隨便拿別人的東西就好。”伯伯還誇我是誠實的好孩子,摘了一大兜桃子給我,說是給我的獎勵。

從那以後,我知道了什麼叫偷,知道誠實是做人的基本準則。

我的高一作文 篇4

“愛國、創新、包容、厚德”,簡簡單單八個字,卻能夠反映出北京的精神和涵養。作爲一名正在爲奮鬥的“新北京人”,我不僅要認真思考一下我眼中的北京精神。

  精神之核心——愛國

北京,中國的首都。62年前,在這裏舉辦了開國大典——從此,新中國站起來了。見證着中國重新騰飛的北京,也被定格在了中外記者的相機裏——天安門城樓上主席的笑臉、廣場上廣大勞動人民的歡欣、將士們浴血之後的泰然… …無不在北京,無不在宣告着他們對這個國家的熱愛。歲月流逝,到了今天。今天的北京,依然在一步步見證着祖國的發展。愛國精神是北京的核心,北京在向前。

  精神之精髓——創新

我印象中的北京,燈火通明、川流不息,處處充滿現代化的氣息——事實卻也如此。中國的硅谷在這裏,中國幾大名校在這裏,世界人才的精英在這裏… …精神中的“創新”二字,不就是針對發展中的北京而言的嗎?是啊!我們時刻都要懷揣着創新的精神,建設北京,建設中國!讓中國自主的產業越來越多!創新精神是北京的精髓,北京在向前。

  精神之特徵——包容

走在北京,你會覺得這裏色彩繽紛——既有新城的現代化、國際化,又有古城的古色古香、文化底蘊。是的,北京是包容的。她包容着文化——新與舊,中與西;她包容着人才——五湖四海,世界各地。她的包容,甚至從一草一木都能覺察,她包容着一羣有一羣有夢想的人在奮鬥。包容精神是北京的特徵,北京在向前。

  精神之品質——厚德

“德”是中國人最看重的品質,而北京人卻把這個字全是得很好——帶着皇城根兒下的大氣與悠然,北京人重德、厚德。那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向他們學習,慢慢“厚德”呢?厚德精神是北京的品質,北京在向前。

北京,這許多人爲之傾倒、奮鬥的地方,正在以“北京精神”爲信仰而邁進着。讓我們一同拼搏、一同成長吧!

北京在向前,中國,在向前!

我的高一作文 篇5

從第一次學習李白的詩時,我便隱約感到詩的大氣磅礴;從第一次老師講解時,我覺得李白的詩很有文采;從第一次聽到大人們談論時,我心中便樹立了李白高大的形象。於是,李白便成爲我至今爲止最喜愛的詩人

直至現在,我長大了許多,不同於從前盲目的`崇拜,而是有了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觀點,敢於瞭解李白,評論李白了。

李白的詩以抒情爲主,他具有超乎尋常的藝術天賦和磅礴雄偉的藝術力量,杜甫曾給予極高的評價: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李白是我國曆史上最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韓愈評價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且欣賞其《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眼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首詩用比喻和誇張的手法形象而誇大的描繪廬山瀑布雄偉壯觀的景色。

我喜歡的不僅是他的詩,還有他的性格,也給我帶來了很大影響。

李白以他的飄逸豪邁在我內心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他有流放時途中突然遇赦: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大快與激昂。參觀廬山瀑布他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感嘆與讚美。面對權貴的排斥,他心中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面對好友分離時他心中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感嘆,還有願遊名山去,學道飛丹砂的美好願望。

在以前,李白在我心中只一個模糊的光影,在現在李白在我心中是一個高大的背影,在未來他將會成爲我永遠的摯友,我一定會用一生去品讀他。

我的高一作文 篇6

閱讀,總使我覺醒,而路遙帶給我的《平凡的世界》,卻最值得我沉思。那一個世界,也值得所有人去體會。

我們從一出生就是一個平凡的個體,生活在這個平凡的世界,過着平凡的日子。悲、歡、離、合。

但總會有一些人,在寵辱不驚的天地間,活出最閃耀的自己。有一個自由的靈魂,但爲了國家卻甘願成爲一名普通礦工,那是孫少平的不平凡;腳踏實地,從一無所有到承包磚廠,變成“農民企業家”,那是孫少安的不平凡;始終以深深糾纏的故鄉情結和生命的沉重感去感受生活,完成了一部百萬字的小說——《平凡的世界》,全景式表現出當代城鄉社會生活,那是路遙的不平凡。

窗外陰,微冷。我蜷縮在窗邊,一本《平凡的世界》捧在手中。末頁了,隨着鐵路線,我的思緒飄到了黃土高原。

頭頂青天,腳踏黃土,這裏的人們給我最初的記憶便是樸素勤勞,但黃土高原就像是個粗獷的漢子,顧及不到人們的吃穿。深夜裏,便有無數人在月光下反覆掐算着開銷,那一聲聲嘆息,有如雞毛落地。在那時的社會,溫飽、貧窮永遠是問題。最使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開篇,或許是現在的環境使然,我的內心有了巨大的反思:兩個高粱面饃,甲、乙、丙三種菜系就代表了三種不同的社會層次。學生吃不飽,書也沒得讀,有的只有那落後的教育體系和無窮無盡的勞動。而當代的我們,被幸福麻痹得不知道幸福是什麼。難道幸福是抱着手機玩到天昏地暗?難道幸福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難道幸福是穿著名牌時別人投來羨慕眼光時的滿足感?嗚呼!實則不然!

對於那些黃土高原的少年們來說,幸福是偷偷揣在懷裏的一本書,幸福是幾個白麪饅頭,幸福是從嗓子眼裏打出來的飽嗝。可即便是這樣小小的期望,在那個時代下,竟變成了奢求。

貧窮和苦難的惡爪,不斷伸向擠在破舊窯洞裏的那一家,他們從不輕易低頭,從不輕易向命運妥協。就這樣,孫少平揹着一個承載着全家人希望的包,隻身踏上了前往一個陌生城市的路。爲了生存,也爲他那不羈的魂靈。雖然日子過得很苦,但他卻在這個黑漆漆的世界裏真正蛻變。孫少安在經歷種種磨難後終於把窯場豎了起來,紅紅火火的生意使他挺直了腰桿,也使他低了一輩子頭的父親孫玉厚很是寬慰。他們都是普通人,但“最平凡的人,也得要爲他那個世界的存在而戰鬥”。

落葉飄下,我的心神又回到眼前,我似乎是明白了什麼,路還很長,要爲夢想而不息奮鬥。不知不覺,我又翻回扉頁,重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