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九年級作文 > 初三作文合集5篇

初三作文合集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5W 次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三作文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三作文合集5篇

初三作文 篇1

夜已沉沉睡去,而我依然清醒。窗外,幾縷柔弱的光襯托幾許孤影,耳邊絲絲風聲!夜,並不寧靜,讀夜人的心隨着風到了千里之外!

在這個冰冷陌生的城市,沒有記憶,沒有思念,每天只會簡簡單單的重複着,某日,某人,某事,平靜的湖面泛起了漣漪,變得不再平靜,而我似乎融入了這茫茫夜色之中幻化成那孤燈下的某棵樹,面對着只是自己的殘影,片片記憶的葉子應聲落下,我卻無法拾起,無可奈何中,只能任其飄散!

待來年,定會有新的記憶萌芽,然後逝去,終究逃不了化爲春泥的宿命!恍惚間增添了幾份茫然,定是這任記憶油膏反覆塗抹無法癒合的傷口,從孩時一路走來,如今已是中學,往事也早已碾爲塵土,惟誰如故?

風淅瀝蕭索,那飄零的落葉是爲誰在起舞,還是有如不安的靈魂在空中游蕩?或許是尋覓着那久遠的夢吧。

今日友人對我說,你想的不該是過去,不該是未來,而是現在。

曾經擁有過的夢想,到如今都已被現實所代替。現在也有夢想,也將被以後的現實所代替。夢想,就像一條彎曲的小溪,蜿蜒在人生道路的兩旁,永遠看不到盡頭,也永遠不會與自己的腳印同步。

愛情也是這樣的吧,以前心中的某個人不知不覺中已悄然換了模樣。這一切變的如此突然,連自己都毫無察覺。於是,心中的她便永遠成了夢,成了沒有答案的結局。

不管你的夢有多輝煌,多燦爛,多叫人興奮,等你真正走過那曾經夢想的山嶺,展現在你眼前的已是另外一種風景,澎湃過的心情也將恢復平靜。

這就是夢,一種只存在於遠方的東西!

夢在遠方,化成一縷紗,然後,隨風飄散!

初三作文 篇2

如果有一天,我離開了,你們會記得我嗎?

——題記

如果有一天,我獨自離開,淡出你們的視野,老師、父母、同學們,你們會記得我、回憶我嗎?

有一天·粉筆沫在飛揚

陽光灑進課堂,粉筆沫在飛揚。

老師,你還記得嗎?剛進學校,一切對於我們都是那麼新奇,稚嫩的小臉上掛着數不盡的驚喜,彷彿發現了新大陸。您對待我們就像是對待您的孩子,充滿了慈祥和和藹。一天天,粉筆沫飛揚着,我們在您的陪伴下逐漸長大,您又何嘗不是在老去?

太陽逐漸落山,陽光沒有了白日的灼熱,卻多了一份耀眼,夕陽透進窗臺,只有您還在正襟危坐,是那麼的莊嚴、專注。我知道,那是您在改作業,您的心血澆灌着我們的成長,陪我們駛向遠方。

如果有一天,我獨自離開,老師,您的微笑、您的長髮、您的一切都銘刻在我的心上,可,您還會記得我嗎?

有一天·燈光在綻放

漆黑的深夜,溫暖的燈光縈繞在書房。

爸、媽,您們還記得嗎?爲了考試,我不分晝夜拼命複習,書房的一角填滿了溫暖的燈光,燈光下的身影卻十分疲憊,那是我。客廳裏的電視還在開着,沙發上的人卻早已睡着,爲了陪我,您放棄休息,卻多少次看着電視就睡着。工作了一天,卻還要熬到深夜,不斷透支自己的精力,鬢角出現了幾縷銀絲,我怎會不知道呢?

如果有一天,我獨自離開,爸、媽,您的皺紋,您的銀絲,您的一切都鐫刻在我的腦海,可,您會記得我嗎?

有一天·汗水浸溼操場

露水沾溼樹葉,蟬鳴漸漸消逝。

爲了即將到來的體育中考,陽光還未出現,我們便在操場奔跑,不斷透支身體,又不斷上道馳騁,汗水浸溼操場,我們依然並肩向前。

如果有一天,我獨自離開,同學們,你們的汗水,你們的背影,你們的一切都印記在我的記憶裏,可,你們會記得我嗎?

如果有一天,我們不再瘋狂,即使分別了,我不會彷徨,不會無助,而是會堅強地面對。我相信,如果有一天,這些事情都發生了,回憶需要表達,回憶,是最好的禮物,回憶,是最好的寬慰。

初三作文 篇3

年味,看到這個標題,我瞟了瞟窗外,除了寒風刺骨,匆匆過客,剩下的也只有那鋼筋混凝土的強硬,一場匆忙的大雪,淅淅瀝瀝落滿衣衫,好似有意勸那遊子,何時才能回家,才能回到從前的年?

漫步雪中,密雪聲好比碎玉,竟有些不忍踩下去,怕擾了這難得景緻,不由得想起兒時的雪,小孩子在雪地跑來跑去,銅鈴般的笑聲傳遍田野,家家戶戶掛起大紅燈籠,貼了對聯,喜氣洋洋的。外婆總是織着那似乎永遠織不玩的毛衣,外公在廚房忙來忙去,當穿上外婆親手織的毛衣時,心裏如暖陽照耀一般,還有那煙花,外公總是點着再給我,他不讓我用打火機,煙花絢爛,卻轉瞬即逝,如童年一般,溜得無影無蹤。年味是童年的味。

城市裏人很多,但心中卻總是空空的,在我看來,只有故鄉纔有年味,“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不知有多少人細細體會過這其中的酸楚,故鄉,曾經讓一個個外出打工上學的'人魂牽夢繞,一個個白髮蒼蒼的老人生於斯,長於斯,老於斯,守候一生,多可怕啊:那鴿子籠一般的牢房,一層層樓梯,上去之後,就一輩子都回不去啦。鄉土中的淳樸、熱切,讓我追思着,可能故鄉比誤入世外桃源還要驚豔,我們的故鄉,當其成爲往事,將是多麼令人懷念的地方。年味是故鄉的味。

我不禁回想這一年,我究竟是過了三百六十五天,還是一天,重複了三百六十五次?

我看着外婆的腰漸漸彎了下去,我看着她悄然已滿頭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我看着她站在歲月裏,被時間一點一點帶走,我看着她漸漸忘了自己,變成一個孩子。我走在寬廣的城市大道上,麻木地和素不相識的鄰居打着一摸一樣的招呼,穿着商店裏買的一點也不暖和的毛衣,走進鴿子籠一般的房子,年味呢,我彎腰捧一手雪,再握緊,雪可以融化,那冰冷的人心呢?

時代的激流,蕩去了陳跡,蕩去了人們心頭沉澱的虔誠、聖潔、古樸。很難再體會到從前那種溫馨而醇厚的記憶,這應當是一種民俗的悲劇,文化的悲劇。回不去的童年與故鄉,回不去的年。我們忙忙碌碌,卻忘了我們的根,那些最質樸的東西,我們窮極一生想抵達的境界,其實只也是花開的片段,葉落的瞬間,返璞歸真,以一顆溫存的心,尋那年味。

初三作文 篇4

穿過曲曲折折的小巷,微溼的空氣中參雜着磚瓦的陳舊氣味和淡淡的香氣,我知道那是外婆的桂花開了。花香漸漸濃郁起來,終於我們停在了一扇紅木門前。媽媽輕叩木門,篤篤兩聲,大門便“吱呀”一聲被拉開了。霎時,那股馥郁便撲了出來,“未見其身,先聞其味”。開門的是外婆,有些乾瘦的臉上滿是歡喜,“來,來,快進來!”外婆招呼着我們進門。

一進門,我最先看到的還是那棵桂花樹。不算太大的院子中央,一方方青磚砌成一個直徑大約兩米的圓,圍着那棵桂花樹,它仍是前幾年那麼高,只是枝幹又略微粗壯了些,褐色的樹幹印在叢叢綠葉中。那葉子上像是打了蠟一樣,綠得發亮。再是那朵朵小小的金黃,密密地鑽在樹葉邊上,習習的秋風拂過,空氣中瀰漫着香甜。桂花樹下躺着幾個篩子,上面落滿了桂花。我眼睛一亮,叫道:“桂花糕!”繼而轉向廚房,絲絲縷縷的甜味從廚房中飄出。“就知道你惦記着呢,快去吃吧!”外婆滿眼笑意地拍拍我的肩,我飛也似地竄向廚房,找到那盤桂花糕,慢慢地品嚐起來。一入口,絲絲的香甜便化在脣齒間。

“妹子,你家的桂花又開了吧,我來拿點兒桂花回去泡茶。”有些蒼老的聲音傳進我的耳朵,我端着盤子踱出,只見外婆將一個盛滿桂花的篩子遞給一位年紀看上去比她略大的婦人,又不知從哪拿出幾塊桂花糕,包好放進篩子中,微笑道:“早給你準備着了。再帶點桂花糕回去給孩子吃。”那老婦人不好意思地笑笑,說:“哎呀,每次都麻煩你,實在是……”“都是幾十年的老鄰居了,還計較這麼點嗎,呵呵!”外婆笑了,渾濁的笑眼一下變得清明起來,她眼中印着那簇簇的桂花……

初三作文 篇5

世間萬物多少事,又是哪一件讓你情有獨鍾,難以忘懷?

是森林的天然氣息,還是夏日沙灘一曬的休閒?是大海暢遊的自由,還是林間的靜謐?不是,這些都是疲憊時的小憩罷了,無論是林間的靜謐,還是海洋暢遊,最終都必須迴歸於這喧囂的塵世。

21世紀早已不是李白,王維,陶淵明時期的鄉村,到處到聳立起高樓大廈,哪裏還能尋得一席靜謐之地。于丹有一本書曰《趣品人生》其中解釋道:真正的靜,並非你走進大自然中感受,大自然的靜是一種假靜,是外界賦予你,不是內心真正體會領悟到的。當走進喧囂的世界,內心獨有的平靜,這纔是真正意義上的‘靜’……沒錯,我們是人,特別是當今時代,人沒有辦法迴歸自然,隱退于山林尋求靜謐。唯有讓自己的內心學會‘靜’纔不會因環境的改變,而影響到自身的追求與發展。

林語堂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多與內心交流,讓自己品味情有獨鍾的內心世界。當夜深人靜之時,悄悄問一句:心,今日你有什麼想法?心,回答的第一句就是你內心最想要的答案。也許,會有人認爲這是很傻的行爲,但這樣的行爲卻是與內心最好的溝通,是自己對人生最好的反省與思考。

照鏡子只看到一張人皮,卻沒辦法看到皮內的心是善良美麗的,還是黑暗的。人們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可又有誰仔細看過你的雙眼,思考過昨日的一切。

我愛靜謐的世界,喜歡與內心獨白的交流,甚至鍾情於他們。

獨處靜謐的世界,讓內心的獨白流露。外界的喧嚷與吵雜,就讓風吹散吧!

情有獨鍾,享受其中,領悟於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