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在大秦深處散文

在大秦深處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9W 次

翻幾頁書,有兵戈之聲“哐當”一聲掉下,嚇人一跳。我走過秦州,走過關山,走過秦嶺,走過咸陽,走過巴蜀,大秦帝國卻依然是我無法想象的地方。在大秦的深處,一支“赳赳老秦,共赴國難”的浩歌塗在秦川天穹之地,讓我時不時地想起關山明月,想起銳士鐵衣,想起百家爭鳴,想起合縱連橫。大秦究竟是什麼樣子呢?我想起的大秦,是絕峯之巔的一件兵器。什麼兵器,不知道。

在大秦深處散文

六月的秦川,跟我國絕大多數的地方沒有什麼區別。陽光灼目。車水馬龍。川流不息的人羣。那些被灼目的陽光照亮的面孔,有原居民,有遷徙客,有端着相機走馬觀花的旅行者。那些被擁擠的車水馬龍碾壓的地面,有泥土,有青石板磚,有水泥石礫河砂等澆築成的混凝土。他們和它們在時間的隧道里移動腳步,沉浸在迥然不同的世界裏,卻又流淌着同樣悠遠的聲音——大秦。我試圖把大秦的聲音剝離出來細看,可是,做不到。

很久以來,我念念不忘的大秦,除了那個血與火交織的大爭之世,就是英主迭起,大才如雲。所有的瑰麗華章,都圍繞着英主與大才的際遇。嬴渠樑與商鞅,前者大道公行力拒荒誕之謀,後者秉持信念不避殺身之禍,短短二十年間,使秦國一躍成爲戰國第一強國。嬴駟用張儀挫六國合縱,用司馬錯奪楚房陵、奪韓鐵山、壓魏崤山、奪趙晉陽、平定巴蜀。嬴稷有魏冄、白起、范雎、李冰,嬴異人有呂不韋、蒙驁,嬴政有李斯、王翦、蒙恬、姚賈。所以,纔有大秦聲音四面八方的壯懷激烈。

那樣的壯懷激烈令我頭暈目眩。我在不計其數的秦川人中,在廣袤的秦川大地上,茫然四顧,不知道該止步何處。我曾經以爲該是秦始皇陵。而事實上,那些兵馬俑身上飄散出來的,不是我所想象的血性長歌、汪洋恣肆。看着它們,我只依稀看到了無數年輕的面孔,正在懸於頭頂的.兵戈下吞嚥黑暗,那一顆顆蓄滿“血不流乾,死不休戰”的蓬勃意氣的心,早已在古老的秦嶺上游蕩無依……那一刻,我感覺到了自己與大秦真的距離甚遠。

直到我開始讀孫皓暉的《大秦帝國》,那份經久的悸動,才把我帶到大秦深處。我在那一紙紙書頁裏觸摸剛強堅毅,觸摸惕厲奮發,觸摸求變圖存,觸摸血氣爭心。每一個新的章節,都讓我迫不及待地迎來,迫不及待地填滿內心的每個角落,迫不及待地聆聽大秦的聲音,聆聽我踏遍秦川大地、竭盡全力都未曾剝離開來的大秦的聲音。它不是清泉迤邐,不是黃鐘大呂,而是山陵猝崩,深谷如錐,燁燁雷電,百川沸騰。在這樣的聲音裏,你會覺得所有的傷痛都微不足道,所有的磨礪都簡單輕柔。

很難用語言表述我對大秦的迷戀,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奔赴西北時,想去的地方就是大秦深處。我相信大秦深處能產生奇蹟,只有大秦的錚錚浩歌,才能讓我熱血澎湃。雖然長久以來的跋涉裏,我並沒有剝離到大秦的聲音,而只是在完全陌生的秦川大地上,用想象緩解內心深深的渴望,但大秦並沒有因此離我而去,它總是在寂寥的夜晚,悄然進入我的夢境,像一團不滅的火,一點點將我捂熱。

巍巍秦關,莽莽秦川。誰謂明月,照我無眠。

我常常會想,我所執着追尋的大秦血性去哪裏了?看“南京大屠殺”時,更是禁不住想問:爲什麼先民們能一羣一羣被人屠戮而絲毫沒有反抗之意?

魯迅先生說修史有更直接的措辭:“一,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然而,大秦深處,卻是一個有奴隸但絕沒有奴才的時代。各國對諸子百家的接納與否,看的是各家在富國強兵上的效果,而不是奴化百姓思想的效果。那個時代,君主禮賢下士從來不是一種美德,而是一種必須,因爲天下紛爭,得士則強,失士則亡。於是,即使是一介布衣,即使是擊劍扛鼎、雞鳴狗盜之徒,也可以熱血澎湃地在君主面前口若懸河、慷慨陳辭,拿一身血性、一身堅韌脫穎而出。

爲士,則爭爲砥柱;爲國,則霸凌四方。這纔是我念念不忘的、壯懷激烈的大秦。就像是絕峯之巔的一件兵器。什麼兵器,不知道。但,看見它,想起它,便會瞬間蒸騰出無盡的勇氣,去穿越稠密的黑暗,抵達心之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