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關於鄉愁的散文精選

關於鄉愁的散文精選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3W 次

導語:每一個離家在外的人,心中都有一份鄉愁。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鄉愁的詩歌,供各位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鄉愁的散文精選

  篇一:疼痛的鄉愁

幾天來,與一起考取到同所大學的高中同學結伴,像一些歡快的馬駒,遊走於省城的大街小巷、商店公園,被深埋在興奮和新鮮感裏

這個晚上,正是中秋節,系裏特意在教學樓前的空地上準備了一個篝火晚會。火堆設在教學樓前的一片空闊地上,夜幕剛剛罩住蓊蓊鬱鬱的樹木的時候,火堆被點燃了。火苗一截截向高處躥,火光一點點明亮起來,映得許多陌生的面龐像是塗了細膩的油彩,比白天更爲生動。正在這個時候,隔着細密的柳枝,我看到不遠處的樓頂托起一輪圓月。

這輪圓月恰如烤熾通亮的烙鐵,“哧啦”一下就烙在我心上。從來沒有感受過想家的感覺會是疼的。其實,此前也沒有真正離開過家。現在隔着遙遠的距離,才覺得那個簡陋的農家小院不只是自己的棲身之所,也是心靈的寄託之地。此時,想那小院應是沐在清亮的月輝裏,一個蒼老的身影站在月光裏,正是我的老父。

我揹着行李捲、手提小木箱走出那個小院的時候,已經是一隻駛離港灣的小船了,只是我自己當時沒有意識到。我心裏明白在這個校園也只是暫作停泊,對於前途自己無法預知,更無法把握,當再次起程向前時,是“楊柳岸,曉風殘月”的悽清孤寂,是“陰風怒號,濁浪排空”的驚駭險境,還是“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的順風順水?

此時,一個男聲從火堆旁傳來:“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有我可愛的故鄉”我的故鄉沒有桃花,浮現在我眼前的是夏天遍地金黃的麥浪,冬天雪白寂靜的田野;低矮的屋檐,高砌的石階;披着厚重棉襖的男人,頂戴花花綠綠頭巾的女人,光腳在水渠裏玩水的孩子們;綠色草地上放牧着的靜靜羊羣老父親佝僂身子扛着鐵杴從家裏走出,小腳的母親揹着草捆從細細的田埂上走過,兄長在大太陽下面弓着腰,從揚起輕塵的黃土上拔下已經成熟的麥子,小侄女如花初綻的笑靨

原來,家在心裏,心在疼處。

  篇二:鄉愁是那樣的柔軟而綿長

在我心裏,鄉愁是具體的,也是抽象的`。

家是鄉愁的原點。故鄉的一切,一棵老樹、一處宅子、一個鳥窩、一眼水塘、一口水井,都是我們的精神慰藉。

中國人對於家的理解無與倫比。家是什麼?家是我們心中最容易受到傷害的一隻小鳥,也是最容易得到滿足的一隻雄鷹。當我們帶着所有這些去飛的時候,發現自己身後的尾巴竟是那麼長。白居易一首《邯鄲冬至夜思家》的詩,把他與家彼此牽掛的情緒描繪得淋漓盡致:

邯鄲驛思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生。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着遠行人。

做中國人不容易,做中國人也很幸福。過去讀過的一些句子,我今天仍然記得,比如“背井離鄉,臥雪眠霜”,“背井離鄉隨主出,可憐舉目少親人”。一個“井”字,在中國文化中寫出了濃郁的鄉愁,井是繁衍我們的故土啊,這種物化的情結,把中華文化演繹得栩栩如生。在古代社會背井離鄉就意味着失去土地,失去家園,還有比這更慘的嗎?人們扛着行囊遠行的時候,眼裏的淚水止不住地流,向着故鄉的方向跪拜,這口井沉沉地壓在中國人的心口上。

鄉愁柔軟,像溫水浸過的身體,每一個毛孔都張開着興奮的疲憊,這種柔情的舒坦讓我們感到一種幸福的滋潤。

我的大洋洲老鄉彭錫命寒窗苦讀,中了明朝萬曆十五年的進士,對一個農民的兒子而言,這無疑是一個華麗轉身的機會,可是他卻隱退回鄉,這讓我百思不得其解。2014年11月29日,我專程去他的家鄉甘泉村訪問,彭家人爲我打開了彭氏族譜,對於彭錫命的生平族譜的表述爲家貧、嗜學、有才、孝順,具體事蹟沒有介紹,後人也說不清楚,至於他歸隱的原因和最後的歸宿,族譜上的說法是,他之所以歸隱回鄉是出於對父母的孝,最後死在清江寺,也沒向萬曆皇帝報告。彭家人讓我看解縉爲他寫的詩,我沒有做聲,稍稍瞧了幾眼,我想死人給活人寫詩是不可能的,一笑了之。彭錫命的墳墓不知還在不在,但是墓碑卻存放在族人的家裏,上面寫着:欽點翰林院庶吉士彭錫命立,皇明萬曆十五年丙戌歲秋八月吉旦。沒有墓誌銘。一個精英來自草根,最後殞落在草叢之中,我不知道這是怎樣的一種鄉愁?在讀書優則仕的古代社會,讀書的目的是明確的,我不理解的是當這個人的目標要實現的時候他爲什麼歸隱回鄉?我知道,一般從官場歸隱下來的要麼受到打擊,身心疲憊急流勇退,像彭錫命這樣剛人仕則隱退者,恐怕歷史上也沒有幾人。他放不下父母兄弟,爲何又要走上讀書求取功名的道路?

還是說說大洋洲商代大墓中的那位國王吧。在他的墳墓里人們看到了象徵權力的鼎,看到了國王生前用過的青銅器,而最讓人不解的是在他的墳墓里人們還看到許許多多青銅農具。專家說,大洋洲商代大墓埋藏器物中的青銅器不成套路,至今發掘的最高統治階級墓葬一般看不到青銅工具(包括農具),這與商周時期高級貴族的隨葬品有較大差異。統治者不事農,他要這麼多農具陪葬幹什麼呢?這樣的墓葬制度到底說明什麼呢?

或許,大洋洲王國國王駕崩前,想到了他的人民,他不甘心死亡?或許他知道當未來的人們打開他的墓葬的時候,能夠知道他曾經擁有的王國是多麼的強大?或許還有別的什麼?今天的人們無從揣測。是否還有一個極爲樸素的理念生長在這個國王心裏?沒有農業他的食器和酒器哪怕再美也會是空的,當他的人民食不果腹的時候,象徵王國權力的鼎也會崩塌。如果真是這樣,大洋洲王國這個國王是多麼明智,他不需要牲畜殉葬,更不需要女人殉葬,他帶着他精美的青銅器和農具上路了,他相信有了這些他還會在另一個世界建立起強大的王朝。舍不下人民,舍不下王國,這樣柔軟而綿長的鄉愁深沉哉,大偉哉!

我不知道鄉愁竟是這樣的綿長,這鄉愁裏埋藏着中國人的家國情懷。

  篇三:鄉愁漫漫

車到村口,我便下車。雙腳踏上故鄉的土地,身舒爽,心激動,步卻緩。因爲,我欲慢步丈量鄉愁的距離,播灑鄉愁的因子,感受鄉愁的質地。故鄉在靠近,鄉愁也一點點放慢,熨帖、溫暖,在心頭慢慢釋放、浸潤。

老土路,石板街,不知載過幾代鄉親,歷過多少風雨,才輪到我輩踏過。慢步,漫步。兒時曾經歡快的腳步,如今已沉重;一步步將異鄉的愁苦踩碎,換回快樂的自己撲進故鄉的懷抱。看看路邊的老屋、新芽,街頭的老人、孩童,往事一幕幕在眼前閃現。慢下來,撿一枚石子,採一朵小花,摸一把野草,站在樹蔭下乘涼,坐在小河邊休憩,到處都是故事,任鄉愁慢慢氾濫。

那株老柿樹,幾十年,似未長高分毫,也未衰老丁點。就那樣默默地在山間開花、謝花,結果、落果,看旁邊的小樹慢慢拔高。樹下,田裏勞作的鄉親,不疾不緩,不緊不慢,似一個節奏,耕作着時光。累了,便坐在地頭吧嗒吧嗒抽支菸,一口口吐掉疲憊。發會兒呆、聊會兒天、閉會兒眼,悠然自得地等待莊稼在時令裏慢慢成長、豐收。柿樹伴着鄉親,鄉親依着土地,一年又一年。

鄉間小路,農人“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田園般的生活,在村裏方可尋見。下地幹活、幹罷回家,腳步總是悠然。鄉里鄉親,邊走邊聊,相互打趣,和睦融洽。就連拉着小車,亦如在散步。與鄉親攀談,語速總也快不起來。他們會翻出陳年往事講上許久,年輕人卻當作新聞聽得津津有味。農閒,鄉親們坐在牆根兒下棋、曬太陽,直到日頭西斜;坐在庭院裏納涼、扯閒篇,直到月過中天;總有大把時間,去慢慢浪費、慢慢享受。

村裏,越原始的生活,越觸動情愫。那口老井,依然山泉噴涌。快速放桶入井,慢慢提桶出井;一根扁擔,兩桶清泉,挑回家中。一路吱吜吱吜的聲響,如一首老歌滋潤心田。石碾、石磨仍在轉動,碾谷、碾豆、碾玉米;磨面、磨糝、磨豆腐。一頭毛驢蒙上雙眼,慢慢轉圈;一位農婦手握笤帚,慢慢清掃,如一幅寫意畫淳樸親切。那排土坯房,牆皮慢慢剝落,窗櫺慢慢彎曲,雖無人居住,卻觸人心絃;似乎隨時門會打開,主人進進出出;隨時炊煙升起,飄出陣陣飯香。

放羊的老人,鞭子一揮,並無太大聲響;羊羣亦不理不顧,在山坡慢慢啃食,吃飽後移下山來。有時上路,擋住車輛行人,老人不管、路人不惱,只待羊羣慢慢走過,留下點點羊糞、絲絲羶氣。牛兒,在河邊慢慢吃草、喝水,久久也不挪動;或乾脆臥入草叢,呆萌着雙眼慢慢反芻,偶爾甩尾驅趕蚊蠅。雞生蛋,長長地咯咯嗒,炫耀一番;鵝仰脖,高傲地嘎嘎嘎,方步慢行。一條黑狗,一隻黃貓,守着老人慢熬歲月。家畜,是村裏一員,慢慢繁衍生息,與村人相伴日月。

與家人圍坐,慢享一頓家宴,自是溫馨、愜意、安閒。一鍋南瓜粥,摻着蠶豆、玉米糝,爐上慢熬,味道纔會噴香;豬骨雞肉,用山泉水、山調料,小火慢燉,味道纔會純正。一盤泡菜,用家種的白菜、蘿蔔,在壇中慢慢發酵,纔會酸爽可口;幾枚鹹蛋,用地道的土雞蛋,在罐中慢慢醃製,纔會蛋黃流油。剁肉、拌餡、和麪,家人一起動手包餃子,包進濃濃的思念和親情。美味在舌尖慢慢跳動,鄉愁也便在舌尖慢慢品咂,融入血脈。臨行,父親打開塵封的酒罈,灌一瓶老酒讓我帶上,說想家了就喝上一杯,那是家的味道。

每回故鄉,身心都會慢下來。一棵樹,一塊石,一口井,一顆星……我都會慢慢清點;一碗粥,一盤菜,一個饃,一杯酒……我都會慢慢品嚐。回鄉,慢慢卸下鄉愁;離鄉,慢慢裝滿鄉愁;異鄉,慢慢積澱鄉愁。只要心繫故鄉,便會鄉愁滿滿、鄉愁慢慢、鄉愁漫漫。

  篇四:記住鄉愁

鄉愁是一棵樹,鄉愁是一根草;鄉愁是一碗米酒,鄉愁是一杯苦茶;鄉愁是一份濃濃的情,鄉愁是一道高高的坎;鄉愁是一份剪不斷理還亂的糾結,鄉愁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動。

鄉愁是村頭那縷嫋嫋升起的炊煙,鄉愁是村口那彎明亮如鏡的古井;鄉愁是村中那口荷葉田田的水塘,鄉愁是村尾那棵飽經風霜的古樟。

鄉愁是青石板上清脆的腳步聲,鄉愁是四方井邊悅耳的捶衣聲;鄉愁是晨曦中漢子揮鞭驅牛時的吆喝聲,鄉愁是暮靄裏兒童騎在牛背上的牧笛聲。

鄉愁是老人們聚在一起時的嘮嗑,鄉愁是小孩子老鷹抓小雞的遊戲;鄉愁是男人們喝酒胡言亂語的那份醉氣,鄉愁是女人們關門品評男人的那份羞澀。

鄉愁是父親那根長長的旱菸杆,鄉愁是母親那桌豐盛的年夜飯;鄉愁是哥哥姐姐那聲血濃於水的叮嚀,鄉愁是弟弟妹妹那縷牽腸掛肚的思念。

鄉愁是一家人在一起吃飯時的那份歡笑,鄉愁是朋友們在一起神聊時的那份得意;鄉愁是大人們串給孩子們的那個紅包,鄉愁是老人們送給年青人的那份祝福。

鄉愁是遊子出門在外改不了的鄉音,鄉愁是慈母日漸衰老抹不平的皺紋;鄉愁是獨在異鄉爲異客的那份相思,鄉愁是秋風秋雨愁煞人的那份煎熬。

鄉愁是抹不掉的對故鄉的那份懷想,鄉愁是解不開的對故鄉的那份眷戀;鄉愁是化不了的對故鄉的那份濃情,鄉愁是揮不去的對故鄉的那份惆悵。

記住鄉愁,就是記住故鄉,記住我們永遠的家。記住鄉愁,就是記住家園,記住我們共同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