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人生是一場夢麼散文

人生是一場夢麼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5W 次

我喜歡外國文學。因爲從中我體驗到了一種與衆不同的文化,尤其是那種自由、平等的氣息很吸引我。

人生是一場夢麼散文

我也喜歡哲學。我是個好奇心很重的人,對於周圍所有我不瞭解但是有感興趣的東西,我總歸是要弄個明白。而哲學所涉及到的方法論正好能夠滿足我這種好奇心。

所以,不奇怪,我爲什麼會喜歡《蘇菲的世界》,因爲她很榮幸地兩樣都佔全了。

這本書也是我在中學的時候看的。(哈哈,我的中學階段是我讀書最多的階段,現在看書的速度和數量已經遠不如前了,好想回到當初只操心學習什麼都不用管的年代呀!)我記得在看完這本書之後,我又接着看了喬斯坦·賈德的另外一部作品《紙牌的祕密》——喜歡撲克的同學一定要看看這本書,你會知道每一張牌的來歷。

再次看《蘇菲的世界》,很認真,做了十幾頁的筆記。

我承認,裏面哲學史部分,有一些是比較枯燥的,但是從整體上來看,這本書帶給我的驚喜和快樂遠遠大於那一點點的枯燥。

首先是,這本書能夠引起的我思考。

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不斷地有問題一個個蹦出我的'腦袋。

比如說,我是誰?我應該做什麼?當然,這是個人生的終極問題,需要用一輩子的時間去思考。

還有,當蘇菲不停地收到明信片的時候,收到的時間不同,但是明信片上的郵戳確實一模一樣的,文中竟然對此沒有明確解釋,讓我非常奇怪。使得我再讀後面的篇章是一直耿耿於懷,知道我最後找到答案,心中的疑惑才解開。

還有,文中說“伽利略認爲大自然這本書是用數學語言寫成的”,對於我這個數學極度不好的人來說,簡直是一種挑釁!我很像知道他憑什麼這麼說,他得給我舉例子出來讓我信服。如果有機會,我覺得我會找出他的一些相關理論著作讀一讀,看他是怎樣得出這個結論的。

還有,其中一個情節是艾伯特向蘇菲介紹伽利略“拋物線定律”,用一個彈珠在斜面滾落下來的痕跡來告訴蘇菲這就是“拋物線”,我就是不明白,一個斜面上的痕跡怎麼就像拋物線了麼?我會向物理老師請教。要麼就是這個斜面的截面本身就是拋物線形(這個估計可能性不大,因爲有這麼明顯的拋物線,還要什麼彈珠痕跡呢,豈不是多此一舉),要麼就是艾伯特講錯了,要麼就是翻譯沒有翻譯好這一段。

還有,黑格爾提出了“正反合”的辯證法,他認爲每一種思想出來,隨之都會有反命題,然後在正反的激烈較量過程中,會出現融合。我思考的就是,黑格爾的“辯證法”作爲一種思想,它有沒有“反題”?有沒有“否定的否定”?

還有,馬克思在研究了他之前的哲學史之後,說,直到現在爲止,“哲學家只詮釋了世界,可是重點在於他們應該去改變這個世界。”但我想的是,如果你不瞭解,又何談改變呢?馬克思站在前人“詮釋”的肩上,才能看得更遠,纔有可能去“改變”。聯想到我們現在大部分學生都停留在批判他人、批判老師、批判教育制度上,我想把馬克思的這句話送給他們:“你們只是在批判這個世界,可是重點在於你們應該去改變這個世界。”然後再加上我自己的話:“想要改變這個世界,首先還是要了解這個世界。”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還有許多其他的想法,我不一一贅述了。

當然,不同年齡、文化背景、知識結構等,看同一本書,會有不同的思考。

只要你能從中引發思考,那麼這本書就沒有白看。

這本書是否有價值,其實還是針對於個人來說的。這種觀點,這與祁克果的“個人主義”相吻合,我其實滿贊同他的這一觀點的。

再次是,我能夠從後文中找到印證自己想法的內容,這樣我的很滿足,自信心接連不斷地爆棚。

最明顯的就是在看一些哲學家的言論的時候,我能夠用我已經學到的知識找出他們思想的漏洞,並且舉出例子來反駁。

我很自得:如果我早生個幾千年幾百年的,說不定是也可以成爲一個偉大的哲學家!

哈哈哈哈。

最後是,這本書的構思很“哲學”,很玄幻,我很喜歡。

當你讀到蘇菲和艾伯特竟然是席德的爸爸——艾勃特少校的一部作品中的人物的時候;當你讀到蘇菲和艾伯特想要“造反”的時候;當你讀到他們的反抗竟然取得一點點成效的時候——你是不是覺得像是進入了“盜夢空間”?

還有,書中有相當長的篇幅談論人生是什麼。不同的階段的哲學家,有不同的說法。早期有人認爲是一場“戲”,然後又有人認爲是一場“夢”。

笛卡爾提出疑問“你怎麼確定你的生命不是一場夢”?

莊周夢蝶,“不知周之夢爲蝴蝶與,蝴蝶之夢爲周與”?

網友“棗泥瑪麗酥”感慨:“到頭來,蘇菲的人生只是席德的教科書,而席德的人生又是我們的讀物,那我們呢?我們人類又是誰的玩具?再說,蘇菲和艾伯特雖然逃離了艾勃特的書中,卻始終無法逃離賈德的這本真實的蘇菲的世界。”

我覺得,不管人生是不是一場夢。

都不會影響我把自己的人生過得好,過得快樂。

我是現實主義者,我只把握今天。

我當然也會憧憬明天,但是明天到底是否如願,也不在我的考慮範圍之內。

我只知道,只要今天的我努力,明天就不會太悲催。

那麼,你認爲人生是什麼?

你想要怎樣的人生?

你要怎樣設計你的人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