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佛法無法散文

佛法無法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8W 次

2002年,習佛兩年後,媽媽又提出斷葷,終年素食,姐弟仨一致反對。幾十年的飲食習慣,“胃”說清就淸,減掉充分且必要的營養補給,讓衰褪的體質如何扛的住?但,宅在小縣城的二老,篤定不移,堅守佛法這一不二選擇,揭開了晚景之新篇。供幾個果,燃幾支香,吃幾天素,讀幾本經……在我看來,雙親的佛法,不過如此,心理也不以爲然、

佛法無法散文

當我有幸拜讀了靈山居士的《我們與這個世界的誤會》時,豁然開朗。該書以淺顯直白的語言闡釋佛法的妙義與精髓,對初涉佛法並對修習佛法諸多疑惑的我等有莫大助益。當我們注視這個世界時,事實上,我們是一個愛上自己幻覺的人。

反觀雙親的修持法,亦在情理之中了。

以水果、糖果爲實物供養,點燈、燒香、跪拜、看碟片、唸經咒,、調伏自心,掐算運命、畫符消災,日日功課,身在家而心出遊,樂顛顛指點塵世。乏了,睡一覺,閒了,帶着小狗醜醜繞小縣城溜一圈……

夫妻本是共命鳥,少年夫妻老年伴。一個初雲居士、一個紫雲居士,共享一份退休工資,同迷一種宗教,難得婦唱夫隨,小日子過得淡定而平實。

兒女們孝敬的錢,一轉手,就散去了。要不放了生,要不捐了功德,小縣城以及臨縣寺廟,幾乎都留下了二老佈施的足跡。

每次電話,媽媽總搶着叨個不休。李叔同的出家軼聞、淨空法師的做人四律(惜福、習勞、持德、自尊)……

通常,她講講習佛心得,聊聊經書感悟,還舉出一個個事例來支撐他們的佛法。但凡佛法律條,不論對錯,他們一律照章奉行,潛心供養。而基於佛法的修持和信心,全都源自於他們的夢覺。

回追前因,昭示未來……在他們的夢裏,時而險象環生時而溫怡和煦。

意識的,無根由的精神反應,卻被他們津津樂道,當作生活的唯一向標。每每聆聽“媽媽織夢、爸爸解夢”的場景,我總有一種說不出的`彆扭,甚至驚恐。彼時彼刻,這一對,活脫脫一雙“精分病人”。

涼月漫天,所有的人漂在大氣中,無語無聲,冬眠着。世界,灰濛濛一片。我手託圓球,裂痕在輕輕的癒合……以毫無根據的夢景爲前提進行推演,情境失真、怪誕、荒謬至極……脫離現實、自我捲入的妄想症?一應一答卻也話語連貫、思路清晰、自制力超級完整?病與非病,失了原則,除了啞口,就是無語。

佛說,心是萬物的創造者。其實,當我們懷有偏見時,我們所能看到的只是自己的心投射出來的幻覺。習佛的他們不也是一個愛上自己幻覺的人?

佛教論因果、講輪迴,是個崇賞禁慾的“悲觀”宗教。但在他們的心理,佛法卻是保持醒覺,以慈悲的清明理念馴化原欲,止惡行善,洗浴不善與惡業,就能享有平安康寧的生活,還能兼修來生,死往淨土或天堂。

媽媽不無自豪的說,讓慈悲的觀音入住,佛在心,哪裏都是天堂。公允地講,10年來,我的雙親,他們克勤克儉,一心向善,食素、誦經、放生、佈施……因了恪守素食,奉行好生之道,七十多歲的人了,還依然硬朗,寬容慈悲,夕陽人生也從容和豐沛,殊是難得。

說不清,當感謝佛法,還是感謝生活本身?佛法無法,始終處於糾結與矛盾中。

真正的福報是快樂。可不是嗎,沉迷於佛法的雙親,快樂安足,收穫着果報。

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也許,人之將老,才能平心靜氣,如我雙親一般,在適得的安樂中修生養性,練就一套佛法修習的座標體系,祛除貪嗔癡,學會內心關照,終其一生追索求真、求善、求美的心靈境界,滿足於無慾無求的精神體驗,方可穩定佛法之根,提升生命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