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乘坐馬車的回味散文

乘坐馬車的回味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3W 次

“天下功夫出少林……”

乘坐馬車的回味散文

上個世紀的1982年中國第一部武打片《少林寺》問世,頓時就火遍了神州四海。電影《少林寺》,演絳的是一段少林和尚和牧羊女之間悽美溫婉的愛情故事,更是一段十三棍僧救唐王行俠仗義的悲壯故事。

那個時候全國各地有無數的熱血青年在看過電影之後,唱着《少林少林》和《牧羊曲》,模仿着廣告海報上的李連杰那黑虎掏心的造型,嘴裏唸叨着“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投奔少林寺。

而鄭緒嵐所演唱的這首《牧羊曲》清澈純淨、甜美動人曾經使得當年的男女老幼幾乎都能哼上幾句“野果香,山花俏,狗兒跳,羊兒跑。”鄭緒嵐用她細潤甜美的嗓音讓一個千嬌百媚風情萬種的女兒態活生生的呈現在人們面前,也讓鐵骨錚錚的嵩山少林寺充滿了柔情一片。

據資料記載,電影上映的當年,來少林寺旅遊的人數從1979年開始對外開放的9.25萬猛增到了82萬。而1986年的時候旅遊人數有247萬,達到了頂峯,這也是目前爲止,少林景區旅遊人數的最高點,至今尚未突破。

1986年我去河南鄭州參加全國秋季百貨訂貨會,也是在電影的蠱惑下,慕名走進了嵩山,走進了少林寺。

我與上虞真美日化廠的業務銷售員一起,專程從鄭州沿着鄭少公路驅車100多公里,經密縣到達登封縣。那個時候還沒有修建直通山上的公路,汽車只能開到少林寺山下的塔溝停車場。

“深山藏古寺,碧溪鎖少林。”

當年的少溪河邊,便道狹窄,塵土飛揚;我們是在塔溝搭乘馬車,沿着婉誕曲折崎嶇不平的盤山公路,才登上了名聞遐邇的嵩山少林寺的。乘坐馬車在嵩山少林寺曾留下過一道撩人的風景。

這是我生平第一次乘坐左搖右晃顛簸不停的馬車,也是我的人生中唯一的一次乘坐馬車。馬車是一種用馬拉的車子,能載人,也能運貨。一般是用一匹或二匹馬來拉的雙輪單轅馬車。我乘坐上山的就是這種馬車,時速大約在20公里左右。

以前在兒時在家鄉我只乘坐過那晃晃悠悠、慢慢吞吞的牛車。車軸上因爲很長時間不上油,牛車走在道路上,離老遠就能聽到“吱吱格格”地響聲。坐在搖晃着的牛車上非常氣悶,半點激情都沒有,人很容易昏昏欲睡。

我們江南水鄉沒有馬匹,出門是以乘船爲主要交通運輸工具的。而三十多年前,在中原大地,也許馬車就是山區、鄉村的主要交通工具。

其實,馬車的`歷史極爲久遠,它幾乎與人類的文明一樣漫長。一直到19世紀,馬車還仍然是城市交通的十分重要的交通工具。隨着火車和汽車的出現,馬車時代才逐漸結束。

最初的馬車只是一匹馬拉的雙輪馬車,後來又有了四輪馬車和4匹馬拉的馬車,這種馬車不但運行平穩,還極大地提升了速度和載運量。

馬車在山路上快速地向前行進,一路奔跑一路音樂,那“得得”的聲聲馬蹄踩踏是最悅耳的節奏,那“鈴鐺”陣陣作響的馬鈴是最賞心的旋律,那“忽忽”的滾滾車輪帶着更是在歌唱。乘坐馬車,別有一番風情,我喜歡這種優雅和詩意,

馬車前行是中速運動,使得坐在車上的人們既可以彼此聊天,也可以睡覺,還可以欣賞沿路沿途的風景。乘坐馬車的心情是相當輕鬆愉快的。

當地人調侃嬉笑着說,在馬車上男男女女坐在一起,次數坐多了,時間坐長了,就會很容易發生故事。年輕人也好,中年人也好,眉來眼去,搖來晃去,嘴花花,心花花,稍不注意就能抱得美人歸。

馬又是最通人性的動物之一,凡事你給它點撥一下,它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比如走到三叉路口,你不用吭氣抖一下繮繩,馬就奔你要去的方向了。

夏天中午熱了,你說到那找個晾蔭休息一下吧,你想着心思,愣一會兒神,迷瞪着,過一會兒,馬就會把車拉到幾棵樹下面,停下休息,然後馬就會把趕路時憋的很長時間的尿撒了,接着再不斷地打一些響鼻,既用來散發體熱,同時也是告訴其他過往的馬匹,這裏是它的地盤,是它的領域。

馬車伕多是能幹的人,做事圓滑,爲人熱情,和馬一樣有些靈氣。

馬車伕都是聰明的人,見多識廣,能說會道。坐他的車,再長的路,他都跟你有話說,天南海北地扯,天文地理地嘮,家長裏短地諞,海闊天空地吹。

過去的馬車伕被人稱作趕“大車”,不但會趕車,還會侍弄牲口,有技術,又大多闖過天下,是車伕圈子裏的老大。

在這深秋之時,片片黃葉飄零散落,遊罷嵩山少林寺,巳是夕陽西下,人們乘坐着馬車趕着往山下回去,“當!當!當!”悠揚的鐘聲迴盪在山谷中,身後隱隱約約還能聽見僧人那千古不變的誦經唸佛聲音。

沿途並沒有人們想象的深山古林,唯有那“得得”的馬蹄在秋風中輕輕釦在這煙霧繚繞的盤旋山路上,踩踏着夕陽的餘輝裏,蕭疏蒼涼的山野與喧鬧歡騰的蹄聲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鄉野意趣和名勝古地的風韻。

人生漫漫,歲月悠悠,時間轉眼已過去了好久,好久,嵩山少林寺之行是我生命中一次美好的旅行,我心醉快速奔跑的馬車,我神迷馬兒的嘶鳴和奮蹄。

當我細細回味乘坐馬車的這段富有樂趣的往事,還是記憶猶新,難以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