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童年軼事的散文隨筆

童年軼事的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1W 次

我的童年是及其困苦的,家裏窮的吃不飽穿不暖。我們的村子不通路,不通電,它像一顆缺氧的珍珠,靜靜地俯臥在那信息閉塞、風景秀麗的南漪湖畔邊。我們知道唯一的外面世界,就是鎮子。那個時候我們管鎮子叫公社。我們去公社叫上該的意思。

童年軼事的散文隨筆

童年的我最開心的事情就是上街,每次去了街上我就直奔圖書館,其實也不是圖書館,就是那種私人擺攤,一排木架子上都是破破爛爛的小人書,連環畫冊等。

鎮子是一條很古老的細窄街道,那書攤就在下街頭。街道很窄,只能兩個大人並肩那麼寬,街道兩邊的房子都是兩層不高的格子樓,那種雕花木窗和桐油油過的朝門,地面是長條的青石板路,這樣的書攤街上只有一家。

每次走進街心,街心的包子鋪都會飄出誘人的香味,我會捏緊手心裏的幾分硬幣,停下腳步眼巴巴的望着包子鋪那熱氣騰騰的蒸籠,使勁的吸幾下鼻子,再咽幾下口水,然後轉身離去。

夏天的時候,我最喜歡雨天上街。戴着斗笠,赤腳走在街心那光滑的石板路上,滿是泥巴的小腳丫被雨水沖洗的乾乾淨淨。雨水嘩嘩啦啦的砸在青石板上,會濺出朵朵的水花,會發出脆脆的聲音,很好看亦很好聽。

我記得很清楚,那家書攤是一個做魚鉤的老頭看攤,他家的房子進步很深,一排厚重的朝門疊加在一起靠在大門的兩邊。因爲房子進步深,所以顯得屋子裏很黑暗。那放滿圖書的.木架子就擺放在大門邊上,坐在冰涼的石門檻上,就着門口的亮光可以讓你看清楚書上的字。那個老頭坐在門邊一把破破的矮椅子上,椅子旁邊放着一隻已經變形的不像樣子的白鐵鍋,他手上拿個小鐵錘子,嘴裏含根線,一直埋頭在那兒敲啊敲,那白鐵鍋裏好多的魚鉤,魚鉤的小環環上都拴着一根細細的白線。

我是76年開始上學的。那個年代,農村家裏的女孩子能去學校上學,父母的思想已經是很進步的了。小時候我很聰明,認字特別快,課本領回家,我幾天就把上面的字都認會了。老師報生子默寫,我總是會得滿分。

看小人書是我最大的愛好,那個時候沒有錢買書,一分錢可以看兩本書,後來去的次數多了,給幾分錢,那個老頭就會多給我看幾本。從會認字那天起,我就愛上了看書,彈指間,幾十年如風一般,在你不經意間就悠悠的飄過去了。我的童年看過多少本小人書我已不記得了,我只記得童年的我最喜歡看的圖書是聊齋系列,那裏面的妖魔鬼怪,狐妖花仙,讓我着迷,惹我遐想,我常常會幻想我要是書中的人物,我會怎樣怎樣……

迄今爲止,我還是喜歡小人書裏的聊齋故事。後來經過改編拍攝的電影電視聊齋系列片,我都不喜歡看,我總感覺和原著有些對不上號,改編太多,感覺不是那個味道了!

街上有家百貨公司,百貨公司裏有圖書賣,雖然一本圖書也就一毛幾分錢吧,我也還是沒有錢買。我也難得有很多機會上街。每次都是爸爸要我去姑姑家裏送個信,說個事我纔有機會去街上。

下街頭靠近河邊,河水大概有小半里路那麼寬,但很深,河邊都是一溜的青石板臺階。不管是春夏秋冬,還是晴天雨天,都會是一位頭戴斗笠的駝背漢子站在船頭,撐着一隻長篙,在河水裏來來回回的渡人過河。去姑姑家,要從下街頭的碼頭坐渡船,然後上岸再步行十幾裏圩埂路才能到姑姑家。我家離街上還有十五里山路,這樣我一天來回就要步行五十多里路程。

每次去街上爸爸只要身上有錢一定會多給我幾分,如果沒有,爸爸就給我兩分來回過渡船的錢。那時候大人過渡是兩分錢,小孩子過渡是一分錢。爸爸有時候會給我五分錢,去掉過渡錢,多的錢可以買個包子吃。但是我一次包子也沒有買過,把多餘的錢都在書攤上看書了,只留一分錢過渡船。回來的時候姑姑必定是會給我兩分錢坐渡船的,多餘的一分錢,我再看完一本書然後回家。

每次看書我都看到癡迷狀態,忘記了時間。那個老頭就會催促我:小姑娘天不早了,快回家吧,不然天黑了你會害怕的。我這纔會依依不捨的離開書攤,走出街心。

每次離開了街頭,我幾乎都是“飛”着回家的。因爲還有十五里山路,我害怕天黑了,山上會跳出來一隻狼或是一羣妖怪來!

那些年,在那蜿蜒崎嶇的山路上,一個衣衫襤褸的小丫頭,如蝴蝶般在山林裏飛舞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