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四世宮保牌坊紀行散文

四世宮保牌坊紀行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1W 次

面對“四世宮保”牌坊,就像面對一段厚重的歷史,深沉的目光中感受着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建築文化、書法文化、繪畫文化;面對“四世宮保”牌坊,就像回味過去的一段記憶一段歷史一個故事,感受着桓臺新城深厚的文化底蘊,悉心聆聽歷經風雨檐角上依舊在風中“叮噹”作響的風鈴傳出的悠揚旋律,讓我回味讓我眷戀讓我激動,於是百感交集思緒萬千,記憶的閘門一下打開,讓我產生了記敘這段遊記的衝動……

四世宮保牌坊紀行散文

2008年11月下旬,與外甥何泉一道踏上了淄博市桓臺縣新城鎮的這片沃土,古色古香的建築隨處可見,根據隨行的民間收藏家寧老師介紹,桓臺新城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名人輩出。明朝的王象晉、王象春,清初的王士禎等歷代文人名士都出生在新城,並在歷史上產生過重要影響。其中,清初文壇領袖王士禎(別號“漁洋山人”)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累官至刑部尚書。王家曾四代官至尚書,桓臺境內至今還存有歌頌王家功德的“四世宮保”磚牌坊可是說是全國罕見……寧老師慢言細語娓娓道來讓我對新城有了更多的瞭解,於是產生了去參觀“四世宮保”牌坊的衝動。

在新城以南公路轉折處,終於見到了這座稀有的`磚結構古牌坊“四世宮保”,從遠處看無不爲這座氣勢恢宏的建築而震撼……據寧老師介紹,四世宮保坊建於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它是爲表彰當時兵部尚書王象乾(新城人),經萬曆皇帝特許而建造的。建坊時,王正在兵部任內,時年71歲。當時曾追封三代,包括他的曾祖父王麟、祖父王重光、父親王之垣,都誥贈爲“光祿大夫柱國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因此,被稱爲“四世宮保”牌坊。四世宮保牌坊,面向南北,是以磚爲主的磚石結構建築。坊高15米,面寬9.2米,進深3.3米,佔地30餘平方米。建築形式爲中間高、兩邊低的宮殿式樣。它融建築、雕塑、書法、繪畫等藝術於一體,既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又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它自上而下的建築構造是:最下面設有基座,是由原型方石砌成,分下、中、上三層,每層四周均有精緻浮雕。底層雕有蓮瓣,中層雕有雲朵,上層雕有龍駒、麒麟、鬆鹿、奔獅、靈芝、行雲等走獸和景物,姿態各異,栩栩如生。基座之上,開拱門三洞,中間一洞大,橫跨約4米,左右兩洞小,寬約2米,對稱和諧。各門楣雕有二龍戲珠,活靈活現。尤其是拱門兩側,巨石基座上雕刻的8尊石獅,分踞前後兩面,雌雄各四,各具情態,形象生動。雄獅足按繡球,回首張望,雄姿勃發;雌獅撫抱幼獅,俯首凝視,極盡母愛之情。中間大拱門之上,嵌有上、下兩塊橫幅石匾,下爲敘功匾,鐫刻着王氏祖孫四代的名諱,職銜和誥贈。敘功匾以上之匾額,鐫有“四世宮保”四個大字,字體工整,筆力遒勁,相傳是明代大書法家董其昌書寫。該坊前後橫幅石匾的兩側均有浮雕楹聯,爲隸體書法。兩副楹聯上端都注有“玉音”二字,下端皆有精雕蓮花承託。楹聯的四周和石匾上下則雕刻着精緻的飛禽走獸、山水花卉,其中有的浮雕,有的圓雕,有的透雕,皆精雕細琢,技藝精湛……

記得潘耒在《徐霞客遊記》序中有言“文人達士多喜尚遊。遊,未易言也,無去塵之胸襟,不能賞山會水;無濟騰之軀體,不能搜異剔密;無閒廣之歲月,不能縱性逍遙。近遊不廣、淺遊不奇、便遊不暢,羣遊不久”。我不算文人,更不是達士,附庸風雅,當徜徉於桓臺新城這片豐厚的沃土,感受着濃濃的地域文化,百種感慨萬千思緒匯成一句話:新城遊的確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