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亦師亦友是張軍散文

亦師亦友是張軍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7W 次

在咸陽我有一個好朋友,我們的交往已有七八年了,我一直當他是老師,他的名字叫張軍。

亦師亦友是張軍散文

張軍的名片印得很滿,職務頭銜多達十幾種,頭一次接到他的名片,難免看得人眼花。其實,他是一名正式的國家公務員,在咸陽的一個政府機關裏幹着紀檢工作,吃的是“皇糧”;業餘卻喜歡耍筆桿子,搞些與文學有關的事情

張軍是70年代生人,還很年輕,卻擔任了很多的職務,掛着不少的頭銜:高級政工師、經濟師、雜誌社副主編、文學社顧問、書畫家協會理事、書畫院祕書長……但我在給別人介紹他時卻總喜歡稱他是作家。

身爲作家的張軍,在我認識他的時候就已是陝西作家協會的會員,曾獲省級以上獎勵二三十次,其文名日盛。但我認爲:對於一個作家而言,最重要的還是靠作品來說話。這些年來,他已在《中國建設報》、《中國鐵道建築報》、《黨風廉政》、《城市風》、《陝西日報》、《陝西工人報》、《陝西市政》、《作家文苑》、《檢察文學》、《民聲報》、《炎黃文化報》、《咸陽日報》、《旅途》等數十種省級以上刊物上發表的新聞、文學及學術理論文章達800餘篇之多;他還於2003年出版了個人專著《他坐在我面前》等三部書籍,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教育、文學等多個領域。其成績卓著,令人敬佩!所以,我要說張軍是一個作家,名副而其實,高產且博雜。

我與張軍的結交緣於文學。

張軍是我文學道路上的引路人。前些年在咸陽上大學時,我曾是學校雜誌社的副主編,張軍已是我們的顧問之一,那時我與他還並沒有什麼交往;等到我升爲主編時,爲了辦好那份校園刊物,擴大文學社團在學校中的影響,我不得不與這些顧問們打交道了,因此就認識了張軍。我們刊物的幾位顧問全是咸陽市文化界的名流,程海、李春光、王永傑、石竹、張軍;張軍是其中最年輕最沒有架子最有親和力的一個了。他不但經常給我們進行刊物編輯方面的指導,還曾多次來我們文學社召開講座,傳授自己的寫作經驗。我們文學社的成員多達五、六十名,而他與我私交最好。他隔三差五就會給我們宿舍打來電話,問候我的學習、生活及寫作狀況,要我以學業爲重但不管怎樣都不能放棄寫作。於是,我每寫了新作品,總會第一個拿給張軍看,他感覺寫的不好的就當面指出來讓我修改,他感覺好的就幫我推薦出去,結果竟也有幾篇在報刊雜誌上發表了。

張軍是我文學事業的支持者。畢業好幾年了,我雖然幹着與文學無關的工作,但卻與文字有些聯繫,因此偶爾還有時間進行文學創作。前幾年,因爲工作上的不穩定,有時候心氣也難免浮躁起來,有幾次差點放棄寫作,但張軍偶爾在電話中的幾句鼓勵又會讓我再次拾起筆來,使得我堅定了自己的`文學夢。說實話,自從來西安後,我很少去咸陽那座小城裏拜訪過張軍,雖然兩座古城相距不遠,才五十里路。他倒是經常來西安,有時間的話就會與我見面,沒時間見面也會打個電話,這讓我內心很是感動。我常暗想:我於人家有什麼幫助呢,他還一直當我是好朋友?

前段時間,我聽說我有一篇文章被《秦都》雜誌採用了,就打電話讓張軍幫忙落實一下雜誌印出來沒有,他親自到雜誌社看了兩趟,最後還不辭辛苦連夜從咸陽給我捎過來兩本。爲了表示衷心的感謝,我那晚本來想請他吃頓像樣的大餐,而他怕我破費硬是不去,在我的強拉硬拽之下,他才勉強同意我請他吃一碗牛肉麪。在飯桌上交談時,我聽說他的兒子因骨折已在西安紅十字醫院住院好一陣子了,我說我想去看望一下,可他堅決不讓我去,說是天黑了,你住的遠趕緊回家休息吧。他說完就急匆匆消失在光影斑駁的街道上。望着他遠去的削瘦的背影,我眼眶溼潤了……

可巧,就在我剛下筆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張軍打來了電話。他還是操着一口地道的陝西方言,讓我感覺很親切很熟悉。他說,新一期的《陝西市政》雜誌上登了我一篇文章,名叫《家園荒蕪》,是他給推薦過去的,剛拿到樣刊。我一聽很高興,連忙表示感謝,並囑託他下次來西安的話給我把樣刊捎過來。他很爽快地說:沒問題。

這,就是張軍,我的好老師,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