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童年的記憶的散文

童年的記憶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2W 次

總是在不經意間斷斷續續想起過去的一些人或一些事,卻又不成章節,譬如我的童年。

童年的記憶的散文

也看過太多寫童年的文字,要麼天真活潑,趣味橫生,充滿了溫馨快樂;要麼頑劣叛逆,嗅事多多,令人啼笑皆非;要麼溫情四溢,滿是關愛,幸福無比;要麼……不論何種,都寫盡了那個年齡天真無邪,肆意撒歡的本性:率真,單純,幼稚,年少不識愁滋味,其樂無窮。總之,沒幾個是安靜的主,讓人省心的,卻又其樂陶陶,回味醇厚彌香。尤其是放在現在隔空回憶,餘韻悠長,越發的喜歡那份純真自然,肆無忌憚,無憂無慮。

而與我,是不一樣的。

童年,給我的印象,回憶是一片荒漠,單調,枯澀,乏味,天空鮮有云彩,是一片灰色的,也是我不愛回憶斷帶的原因。

爺爺生性好賭,奶奶抑鬱,積勞成疾,在父親兩歲時鬱悶而去,沒人管的爺爺更加肆無忌憚,賭得家徒四壁疾病纏身,在父親八歲時,也撒手人寰。父親早早成了孤兒,在叔伯爺爺和兩個姑媽的幫襯下長大成人,在成家立業的年齡,和母親結了婚,家自是落魄不堪的。我沒有親眼目睹父親是如何走過那段無父無母寄人籬下的艱難歲月,只知道從我記事起,家就一貧如洗。

父母婚後,十年時間不算夭折的孩子,又新添了五張嘴,兩個姐姐兩個哥哥和我的到來,使本就經濟拮据靠父母生產隊掙的那點工分度日的家雪上加霜,年年超支。

最怕天下雨,一下雨,屋子就四處漏雨,泥漿滿地,鍋臺炕上是無論如何不能讓漏上雨的,一家人就忙活着用盆盆罐罐接雨。炕上,鍋頭上,擺滿了接雨的東西。洗衣盆,洗臉盆放在炕上,和麪盆,鍋碗放在鍋頭上,還要用杴一杴一杴把地上的雨水鏟入水桶,一桶一桶提出去。

記得有一年,我們家竟然連煤油都買不起,夜晚自是無法點燈,每天不得不乘天擦黑就早早入睡。後來父親無意間發現,大隊農機修理站的院子裏有一個破舊的沒耳豁口的黑鐵鍋,裏面盛着半鍋黏糊糊的廢柴油。它給我們一家的夜晚帶來了光明。白天有人,還不敢去倒。想必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連廢棄的東西也是珍貴的。那個院落的牆有個豁口,腳一跨就進去了,父親乘月色每次倒來一瓶,我們差不多就能用一個月。

夜晚,母親坐在燈下,中指戴個頂針,不停在頭上抿針,哧溜哧溜納鞋底,一針一線縫衣服,我則爬在燈下做作業,哥哥姐姐們做什麼,我忘了。每到天明醒來,起牀時,我們一家的鼻孔裏就是黑乎乎的東西。

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我們一家只有在大年三十才能飽飽吃上一頓哨子面,平常家裏的飯菜都是玉米餃團,青稞珍子飯,糜子乾飯,就鹹菜,我們的零食就是玉米麪和黑麪饃饃及滿口袋的沙棗,偶爾能吃上一頓白麪麪條是很奢侈的事。只有外公到我家,媽媽纔會做這樣的飯,還把鍋裏的麪條大多都撈在外公的碗裏,用勺子在竈火裏煉一點清油,丟上幾粒剁碎的蔥花,刺啦潑在上面,用筷子抄一抄,給外公端上。而我們就在稍帶幾根面的湯裏泡些黑麪饃饃吃。蔥花面的味道濃香撲鼻,至今在心裏裊繞揮之不去。

也許,貧窮會使人變得卑微。面對沉甸甸的日子,使我幼小的心靈過早地認識了生活的沉重,天空佈滿了陰雲。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的心情變得憂鬱,沉悶,性格變得自閉,內向。

我一整天除了安靜地坐在不算簡陋也不明亮的教室裏和那些正規的教科書呆在一起,認真地聽老師講課,做作業,伴隨着鐘聲循規蹈矩上課下課,再就是周而復始幫父母幹一些永遠沒完沒了的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和農活,如放學之後擱下書包就去胳膊上套個笈笈筐去地埂上拔一些叫扯拉秧,薈條,胖娃娃,苣苣菜的豬草。再就是同樣胳膊挎上笈笈筐去樹溝沿,紅柳灘上到處找拾燒鍋的柴禾,拾得柴禾堆滿了竈火門。春天是耕耘的季節,剛夠見牛頭的我,替大人牽着牛拉地播種,腳踩在鬆軟的泥土上,一不小心就被牛蹄子把腳踩得生疼而不敢吭一聲;麥收的季節,假期裏提着笈笈做的筐子去麥地在炎炎烈日下替生產隊裏拾麥穗,以此給家裏增加一點微不足道的工分。至於洗衣做飯,那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因此,那時的我少有玩耍的時間。玩的光陰在我的記憶力是單薄的。那些日子躺在我的記憶力乾癟單調,缺乏生機,想來我的童年就是灰色的,暗淡的。

以致,小時候很不喜歡自己的個性,看着別的同齡人成天歡天喜地,臉上堆滿了笑容,自由自在玩耍,想不通自己爲什麼放不開自己,一幅苦大仇深的樣子。那時候唯一驕傲的是自己學習好,次次考試在班內都是第一名,這也是老師喜歡我的原因。除此之外,我怕是沒有再討人喜歡之處。想來,自己就像是個醜小鴨,灰姑娘。上課時,我從不回答問題。不是不會,而是膽小,害怕,羞澀。一站起來就臉紅,鼻翼出汗,結巴,明明知道的問題,一緊張,什麼也不記得了。在回家的路上,碰見老師,男同學,熟悉的,陌生的人,一樣會躲。就這樣,童年塑造了一個喜歡安靜,沉默,獨處的我。

也不是沒有好處,苦難是人生的試金石。也因了這樣的童年生活,磨練了我的意志,堅強了我的性格,在後來的歲月長河中,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我都能坦然面對。

前些日子,讀《三毛文集》,在讀到三毛的“花季鬧學”時,才知道,三毛小時候也自閉,這並不是一個人的缺點,而是一種心理疾病,環境所致。只是這讓我明白得太晚,一直對自己耿耿於懷半世春秋,方知改亦晚矣。

也不是說童年就毫無生趣的。猶記得有幾種非常有意義的玩法,雖然我不大多參與,但還是記住了。如踢毽子,跳繩,踢沙包,玩石子,狼吃娃娃等。

毽子是從雞身上拔一撮好看的雞毛,最好是公雞的,半截白,半截棕紅色,將雞毛根部用線纏緊一釐米,用一指寬十釐米長的布條,正中間橫剪一點五釐米長的口,把剪口貼着麻錢一面的洞洞,從另一面掏出兩個布條頭,扯緊,栽上綁好的雞毛,雞毛夾在中間,再用線把布條頭雞毛緊纏在一起挽死,一個毽子就做好了。是課間十分鐘和早晚飯後最好的玩具。用左右腳尖連續前踢,腳中部左右向上連續上挑,用腳後跟後跳,前踢,變着花樣玩,其樂無比。

跳繩也是非常有意思的玩法。短繩自個兒左右手各拽一個繩頭可以單獨甩跳,雙腳平跳,單腳交替起跳,兩臂交叉跳。長長的繩幾個人合起來,一邊一個甩繩的,中間幾個人同時跳。好多人可以輪流着玩,是同學間很熱鬧的玩法。

踢沙包是在地上畫一個大大的長方形框,前面三分之一處畫一道線,作爲門,後面十字畫平分四等份爲四間房子,把沙包丟在門裏左側,一隻腳不準着地,從門一邊第一個房子跳着把沙包踢進一個個房子,轉一圈,從另一邊出來,沙包不壓線,就算贏了。這是女孩子最愛玩的遊戲,男孩子一般不玩。

玩石子就是幾個人在鬆軟的地面坐一圈,把七個光滑圓溜的杏核大的石子或杏核,桃核握在手裏,撒在地上,然後拾起其中一個,扔起來,分一,二,三把那六個吃了(重新把他們抓在手裏),每次要將扔起的'石子必須接住。幾個人輪流玩,也是非常有意義的玩法。

狼吃娃娃跟玩圍棋大同小異,十五個娃娃圍三個狼,但總是被狼吃光的時候多。在地面上畫出長寬大體一致的5線格子,用土塊或小石子扮演狼,用柴棒扮演娃。“狼”和“娃”陣營分明地各自佔據一個交叉點。“狼”不同的是要隔一個交叉點佈防。“狼”和“娃”都只能按規定的線路行走——全行橫豎直線,一個交叉點一個交叉點落腳,不許越位。“狼”吃“娃”時,“娃”的後邊不能有“子兒”,兩隻“狼”在同一位置不能吃“娃”,謂之“雙狼不掐娃”,“娃”就可以趁機逃離“狼”口。“娃”是迂迴包剿的戰術圍“狼”,只要幾個“娃”將“狼”團團圍住,或逼到死角旮旯,“狼”就得出局,輸一個“子兒”。

後來生活略微好轉,不知什麼人發明了一種更爲有趣吸引人的玩法,丟錢窩。當然這些都是小孩子的玩法。路上挖一個碗大的坑,離坑兩米左右畫一條線,幾個人先輪流腳踩在錢窩上,向那條線扔自己手裏的硬幣,是統一的要麼一分,要麼二分硬幣。誰的硬幣扔得離那條線近,誰就收聚其他人手中的硬幣,最先站在線外向錢窩內扔錢,一次排序,誰扔進去就是誰的,扔幾個算幾個,當然有時有一鍋端的,那是最開心的時候。有一段時間,中午吃過飯,村子的門前大路上,三五成羣,聚集在一起丟錢窩子,好不熱鬧。在那個年代,一分錢有多珍貴,只有自己知道,因此沒少去丟錢窩子,爲贏了一分兩分錢高興得不得了,是常事。

還有一種牛九牌的玩法,多是大人們玩的,但卻與我結下了不解之緣,至今喜歡。

原因是我的外公晚年有一段時間住在我家,由父母奉養。外公的喜好就是玩牛九牌贏玉米籽。每天午飯後,我都要去隊裏找幾個和外公年齡差不多的老爺爺到我家,陪外公玩牛九牌。一般四個人圍坐一起輪流玩,每個人面前堆十個玉米籽,每次有一個坐莊的,就是看牌的。陽光從窗戶照進來,灑在他們身上,炕上,他們坐在母親煨得熱乎乎的炕上常常玩得興高采烈,我就爬在外公身邊,伸長了脖子看外公手裏的牌,也看他們出在炕上的牌,看那些玉米籽被傳來傳去,天長日久,我也看出些門道,有時候,看着外公手中的牌,走嘴的事經常發生,外公總是嗔我一眼,繼而笑眯眯捋一下花白的鬍鬚,接着玩。也因了這,至今所有的娛樂活動裏,我獨愛這一項。只要有合適的人,湊在一起,就會玩得不亦樂乎。

時間在成長中不知不覺溜走,轉眼我升進了初中,童年也離我漸行漸遠。

我那時是不和羣的。因爲不湊玩,我愛上了書本。因爲沉溺於書中題山題海的時間太多,有點空閒就啃那些枯燥無味的教科書,而忽略了四季的風景,忘了美麗的大自然,使心裏裝滿了太多孤獨,單調,枯燥和乏味的日子,人生也變得無趣寂寥,給童年的天空塗上了烏雲。然而,也正是那樣的日子改變了我的命運,成就了我今天的生活。

憶苦思甜,幸福來自對比。童年,我不能用陽光做鋪墊,把它幻化得情趣盎然,歡樂無限,然而,它終究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無法割捨。我所能做的就是有義務把它真實簡單地記錄下來。讓那段只屬於我自己的時光復活,永遠鮮活在時光的長廊,歷史的扉頁。因爲它是我生命的底色,爲我的成長奠定了基礎,使我在以後身居大都市的日子,面對諸多誘惑,也沒有迷失方向忘了本,並給了我很多的啓示和對幸福生活的感悟,讓我更加懂得珍惜和感恩今天擁有的來之不易的生活。

現如今,各種各樣的娛樂方式五花八門,無奇不有,我獨喜歡與書相伴打發閒時,也是與童年息息相關。

如今的孩子,離開錢,就沒玩頭。

八歲的女兒的玩具堆得山似的。她的玩具從出生就沒斷過,氣球,撥浪鼓,手搖鈴,芭芘娃娃,狗狗,熊熊,貓貓,玩具釣魚器材,廚房用具,醫生用具,橡皮泥……多得說也說不完。每每向女兒說起小時候的事,女兒就笑說:“啊!媽媽真可憐!”

開學前,小女兒到“去遊未來城”玩,體驗模仿大人如何工作,從早晨十一點一直玩到下午五點,六個小時只體驗了五項,就花去一百五十元。

今非昔比。時光已遠,回憶猶在。那些童年的記憶,雖苦猶甜,裝扮了我生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