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2016關於中小學生心理健康與學習習慣觀後感

2016關於中小學生心理健康與學習習慣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5W 次

讓孩子愛上學習是每個家長的願望,于丹老師的《中小學生心理健康與學習習慣》講座教育我們一定要保持一顆健康,公平的心態,關注每個學生,善待每一個學生,關心愛護自己的學生,讓他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快樂成長,成爲祖國的有用人才。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2016關於中小學生心理健康與學習習慣觀後感,歡迎閱讀借鑑!

2016關於中小學生心理健康與學習習慣觀後感

  【2016關於中小學生心理健康與學習習慣觀後感1】

在《中小學生心理健康與學習習慣》專題講座中,于丹老師主要講了四個主題:一是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愛心、責任心:二是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的能力;三是如何培養孩子抗擊壓力、面對挫折及防止被騙的能力;四是家長面對孩子叛逆、發脾氣、不愛學習等問題如何與孩子正確溝通。于丹老師首先談到“孝”。百善孝爲先,孝是中華文化傳統提倡的行爲,一般表現爲孝順,孝敬。要對生活充滿感恩的心,感謝父母,尊敬老師。孝不但是外在要求,也是內在的一種責任。 然後談到“自立,自強,自信”……

我國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習慣養得好,終生受其益,習慣養不好,終生受其累。” 在這個競爭的時代,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在社會中“成龍”、“成鳳”,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爲習慣是學生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爲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終身的幸福,不僅我們教師,還有我們家長,都要高度重視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與行爲習慣的培養。

  如何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本人認爲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樹立形象。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學生在學習中接觸最多、關係最密切的莫過於老師和家長了,學生,特別是小學生,他們從模仿中學習. 然而,小學生的模仿能力是驚人的。教師與家長在學生心目中有着一定的威信,教師與家長的行爲習慣經常成爲學生的模仿對象, 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也應表現出良好的習慣,而家長——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更應如此,以身作則,使學生在學習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只有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與行爲習慣才能得以更好地實現。

 二、從小開始培養。有研究指出,一個人的習慣早在胎兒時期就養成了,由此可見,培養良好的習慣越早越好。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主張:好習慣的培養最好是“心理還很清新”,沒有形成錯誤觀念,沒有養成壞習慣時就開始。人的早期可塑性很大,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時刻,這一時期容易養成好習慣,因爲這一時期的學生對老師和家長充滿着信任和尊敬,願意按老師和家長的指示去做。《新三字經》中的第一句話講到:人之初,性本善,性與情,俱可塑。小學生就像一張白紙,任你在上面塗畫,你把他塗黑,他就變黑,你把他塗紅,他就變紅。因此,越小培養良好的習慣,效果就越明顯. 反之,當小孩染上惡習後,要改變他,那就難了。舉個例子,有個孩子五個多月大,她每天早上8點多鐘就要到幼兒園和小朋友一起玩,每天一到時間,不帶她到幼兒園,她就又哭又鬧,無論你怎樣哄她,她都不買你的帳,但你把她帶到幼兒園,她就立即轉哭爲笑。顯而易見,小孩子的習慣一旦養成,是很難改變的。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與行爲習慣要從小落實。

三、要從小節開始,持之以恆。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行爲習慣,必須從細節開始。如:在教學中,有許多的“細節”,諸如坐的姿勢,讀書的姿勢,回答問題的聲音要響亮等等;在課間,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舉止文明,不說髒話等等。教師要注重在這些細節上讓學生養成好的習慣。《老子·道德經》中有這樣一句話: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教師必須注意從一點一滴的小事抓起。習慣是經過重複或練習而形成的自動化了的行爲動作,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必須有一個過程,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行爲習慣,需要不斷地強化,需要持之以恆地滲透。久而久之,學生的習慣就自然形成了。

四、校內外相軌並行。學生除了學校外,停留最多的就是家庭了,因此,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除了在學校處處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外,還需要與家長密切聯繫,學生在家庭的學習與生活過程中,家長也要督促學生的行爲,時刻提醒學生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行爲習慣。在教師與家長不斷地溝通,互相配合中才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與行爲習慣。

 五、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力。孔子就曾講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自覺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它能使“要我學”,變爲“我要學”,自己成爲學習的主人,一旦有了自覺性,學生就會心甘情願地、積極主動地去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教師的工作就能做到事半功倍了。是的,多一個好習慣,心中就將多一份自信;多一個好習慣,人生中就多一份成功的機會和機遇;多一個好習慣,我們生命裏就多了一份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作爲教育者,就要努力地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乘着良好習慣這艘帆船,乘風破浪,順利地到達成功的彼岸!

擺在我們面前的第一個挑戰,既不是新技術革命,也不是經濟發展,而是青少年一代的道德問題。一個道德情感貧乏,缺少責任感的人是不會真正關心他人,無法與他人真誠合作的,也是無法適應社會的。可以說“學會負責”已成爲進入21世紀的通行證。爲此,我們學校把責任感培養放在重要地位,並把這項工作作爲追求德育工作實效性的探索。

  一、責任感培養是一項育人的系統工程

責任感是指個人對自己和他人、對家庭和集體、對國家和社會所承擔義務,以及與之相應的自覺態度,是個人以精神需求和人生價值的體現爲主要對象的一種自我感受、情境評價、移性共鳴和內在體驗。一個人在認識到了履行責任的重要性時,會在履行責任後獲得美好的情感體驗,在沒有履行責任時,會引起羞愧、內疚和自責等情感體驗,從而會促使自己不斷去認識和完成新的職責。

責任感以認知爲前提。沒有是非標準,責任感就無從談起。同時,責任感有很強的價值取向。如果人的價值取向以奉獻爲樂,那麼他對人對事就會有很強的責任心;反之如果—味只講索取,那麼他就會對事漠然置之。

責任感以情感爲基礎。一個孝順父母、熱愛子女的人,對家庭就會有強烈的責任心;一個對祖國、對人民有深切情懷的人,當外族入侵、祖國受難之時,就會捨生取義、鞠躬盡瘁。但是一個對老人、子女冷漠,對祖國沒有感情的人,絕不能指望他對家庭負責、爲祖國奉獻。

責任感靠意志維持。盡責盡心是一個艱苦的意志過程並反映在人的行爲舉止上。只有堅強意志的支撐,才能在履行責任過程中抵制各種誘惑,恪守職責。

責任感通過責任行爲反映並得到加強。有責任感的人在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對環境等出現的情況要作某種決定時,會將責任心化爲符合倫理的行爲,必要時甚至會犧牲個人的利益。

可以看出,青少年責任感是在家庭生活中,在參與集體和社會活動中,在人際交往的基礎上,在主、客觀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步形成與發展起來的。在這個發展系列中,各部分之間還存在着廣泛聯繫並不斷遷移。影響孩子責任感形成的客觀因素主要是在家庭、班級、學校、社區裏,父母、師長、同學和友人的身教言傳以及大衆媒體所傳播的觀念上;主觀因素主要是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認知結構以及他們的實踐活動的性質和範圍。因此,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是一項由學校、家庭和社會三方共同參與的、從責任認知、責任情感和責任行爲等諸方面齊抓共管的育人系統工程。

  二、責任感教育的策略探索

情感的形成機制與過程不同於知識的傳授,不能用知識教育的方法代替責任感教育。在知識的傳授都在探索教育藝術的今天,對於責任感,這個孩子情感世界中最神聖的領域,更需要我們運用倫理學、心理學和教育學各種成果,探索培養學生責任感的策略。近年來,圍繞責任感培養,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索:

1.自我感受。有些家長曾感慨,爲什麼愛心愈給愈多,而孝心愈來愈少?其中一個原因是,父母的愛心沒有在孩子內心產生深刻感受,離開感受,無從產生情感,即使反覆叮嚀、責怪也沒有用處。我校六年級有個學生在過年時得了200元的壓歲錢,家長讓孩子把錢交給父母作學費用,但孩子認爲這是自己的壓歲錢,應該屬於自己,不答應給家長。他根本不理解,收壓歲錢的人情還得父母去敢。就在父母的強迫中200元交公了。但是他不服,後來找機會悄悄偷了媽媽的100元錢。在他把錢花去10多元時,被家長髮現了,回家遭到一頓暴打,並讓他“滾”。孩子根本意識不到自己錯在哪裏,放學後就故意不回家,到處玩。害得父母、親朋好友到處尋找,直到深夜,造成這種後果的責任在哪裏呢?我們應該做怎樣的反思?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曾把自我感受列爲形成情感的主要渠道。這個觀點使我們體會到責任感培養不能停留在學生單純的看,不能停留在單純的聽,必須利用各種機會豐富學生感受能力,使學生對家庭、祖國的希望產生共鳴,使學生能關注周圍的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