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2016大國重器觀後感

2016大國重器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8W 次

《大國重器》是由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CCTV-2)製作的大型高清紀錄片,展現中國裝備製造業成就,講述充滿中國智慧的機器製造故事。下面是小編收集的2016大國重器觀後感,歡迎參考閱讀!

2016大國重器觀後感

  【2016大國重器觀後感1】

“大國重器”,一“大”一“重”,無不體現出國家對於實現所謂中國夢,實現民族復興的願景。誠然,工業尤其是重工業是一個國家最基礎的產業和實力象徵。在一些國際關係專家的眼中,只有那些擁有了強勁的高精尖重工行業的發展和突破的國家,纔可被定義爲“大國”。而“重器”之“重”,一方面是產品的龐大之重,另一方面也是現代產業工人的智慧象徵。

現在我們都在學習《大國重器》,這讓我不得不想起清末的洋務運動,而洋務運動接下來還有預備立憲、戊戌變法和摧毀了封建社會的辛亥革命。如果眼光再延伸一點,甚至能讓我想起日本的明治維新。大國重器的蓬勃,讓我藉助現代的傳媒手段,通過些許的想象,看到在洋務運動時期的江南製造總局、輪船招商局、唐山胥各莊鐵路、上海機器織布局等等興旺起來的民族實業,也能透過記憶中路過的風景看到的榮宗敬榮德生們滿懷救國大義的一腔熱血,還有我自己曾經待過的湖北自強學堂,路過的漢陽鐵廠遺址。

當下的社會並不如清末的水深火熱,我們的學習和革新大可不必被冠以富國強兵救亡圖存的深重。更爲重要的是,我們現在並不是在面對所謂的”西方列強“,現在的社會形態也不是封建社會。我們還是在”師夷長技”,但並不“以制夷”,這不符合當前的國際社會大背景。

洋務運動後來失敗了。歸根結底是西方的“器物”和中國的“制度”(或者叫“意識形態”)之間大相徑庭的矛盾導致的。那個年代,就連社會的精英階層都沒有開化和覺醒到“天下大同”的境界(因爲洋務派抵制商品輸出,而且把全部希望寄託於還處在封建綱常下的領導人),就更不消說普通民衆對於改革和西學東漸的期望。

我猜想,洋務運動的失敗可能會讓這些精英們意識到光學“器物”的侷限,所以纔會有後來的預備立憲和戊戌變法這兩個更像意識形態領域的革命。甲午戰爭失敗了,《馬關條約》讓本來就苟延饞喘的清政府雪上加霜。我們都盯着無能的清政府任由日本踐踏,卻忘了從日本這個並不友善的鄰國借鑑歷史的教訓和經驗。甲午戰爭的失敗是一朝一夕的嗎?不是。從鴉片戰爭之後,日本就學習了”西洋之法“,練就了符合近代社會的本領。而彼時的中國,還在做着”天朝上國“的美夢。

回到《大國重器》。我看到了很多高精尖的設備,看到了高端製造業中聰慧的善於創新的現代工人,也看到了國內這些走在行業前沿的領軍企業如何在國際商業環境中衝鋒陷陣。就連歐洲人在北車集團面對即將出廠的CRH系列動車組也在感嘆,這纔是歐洲的大工業夢想啊!可是很遺憾,我依然只看到”器物“層面的革新和創造,對於制度層面的改革,我沒有很深的體會。

再回到我現在的工作。我需要一些改變來達到管理的目的,想要試圖通過規範一些最淺顯的表述和思維來統一大家的話語和認知體系。可是很久過去了,我依然敵不過業已存在的規則,遵從的力量永遠都佔了上風,讓我不得不妥協。我們其實離歐洲的企業很近,離他們的思路很近,近到可以甚至直接抄襲他們的東西而不會引起太多麻煩,但我們沒有去做。我們依靠現代的營銷手段獲得了很多訂單,在集團的發展中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我們不斷在突破,不斷在進軍新領域,可是有誰能告訴我,真正有力量有效率有前景的東西我們爲什麼置之不理?我們爲什麼偏偏固執地認爲只要製造一點表面的協同就能換來結果的趨同?表面的繁榮和恢宏真的能帶來複興和覺醒嗎?

我們只需要用一點點的時間和代價就能實現跨越式發展。其實我也看到了很多爲了獨立自主和獨立創新的努力,然而真正代表現代化的人的意識的提升,公民社會準則的深入人心,還有理性的行爲準則和商業思路,卻需要長時間的積累。

我們關注器物的進步,但更希望器物的進步能夠帶來真正的思潮革命。

  【2016大國重器觀後感2】

這週五車間給我們安排了觀看《大國重器》,視頻中講到了我國自己的建造的高鐵、彎管技術、擺角頭、導軌、LNG船隻等,看了之後除了震撼還是震撼,除了感動還是感動。

作爲一名鐵路職工,與視頻中的那些工人一樣,都是搞技術的,他們大多數都是世界級的大師。但是他們曾經也和我們一樣,也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也會出差錯,而他們在一次次的失敗中,選擇的是越挫越勇,不斷地學習,克服困難,一次又一次的訓練。看着他們的一本本筆記,寫下的全是一點一滴記錄下來的工作經驗。看着大夏天上海炎熱的天氣下他們依然穿制服、裹毛巾,這種吃苦耐勞的精神是我們每一個鐵路職業都應該具備的。

同樣都是女職工,而視頻中那些“女漢子”,用她們的實際行動證明了“巾幗不讓鬚眉”這句話。動車上五萬根線,十萬根線頭,全部要她們手動接好,而她們一絲不苟地態度,完成了連續接線6萬根無失誤的記錄。這是我作爲一名女職工應該學習的地方,誰說女子不如男,我們一樣可以幹好活,讓男同志刮目相看。

視頻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殷瓦焊接技術,在大批的人才當中,經過反反覆覆的訓練,每8個人中就要淘汰7個人,在這樣強烈的競爭下,才培養出真真正正的技術型人才。而現在的我們,相比之下又是多麼的“幸福”,甚至有的人是得過且過,能混一天是一天。中國最不缺的就是專家博士,但都是紙上談兵,更重要的是有人將這些紙上宏偉的藍圖發展成現實,而這樣一個重任,就是在我們幹活的人身上。如何將每一個數據做到精益求精,全靠的是我們如何去接線、如何去焊接。

也許有的人會想,別人都是拿世界級證書的人,我們鐵路上的一個普通小職工,又有什麼資格談理想,談出人頭地。但路是自己走的,只要你有了目標,朝着目標奮鬥,將工作過程中的每一個疑點提出來並找師傅解答,把好每一個數據的關,慢慢地在工作中累積經驗,我相信,我們也可以打造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中國不是一天兩天就在工業上趕超其他國家,那些技術人員也不是一天兩天就零失誤、帶徒弟的,是一點一滴的累積,是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品質,纔會有今天的成績。我們作爲新時代的青年,更應該講這種品質發揚光大,爲企業爲國家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