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高考作文決勝的要素

高考作文決勝的要素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3W 次

考點簡介

高考作文決勝的要素

“中心明確”與“內容充實”,是對作文最基本的要求,屬於高考作文的基礎等級要求。

“中心”就是指文章的觀點、主旨,在全文的行文中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是一篇文章的核心與靈魂。所謂“中心明確”,就是要求一篇作文要有一個清楚明白而集中的主題思想。表現什麼、主張什麼,必須是明確的而且要貫穿文章的始終。記敘類的文章,要有一個穩定的思想傾向;議論類的文章,要有一個鮮明的中心論點;說明類的文章,要有一個清楚的說明對象。

如果說中心是文章的靈魂,那麼內容就是文章的血肉。有了血肉的存在,靈魂的存在纔有意義,只有內容充實,有血有肉,中心才能得以凸顯。內容充實簡單地說就是要言之有物,用有較高質量的材料充分、有力地表現主題。

對於具體文體來說,記敘文要把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都交代得清楚明白,刻畫人物儘可能做到生動傳神,敘述事件儘可能做到波瀾起伏。

議論文則要求論證的層次清晰,能圍繞觀點儘可能多地提供有力論據。議論要是文章的主體,能選用多樣化的材料、靈活運用多種說理方法來證明觀點。

說明文在介紹對象時,儘可能地多涉及一些過程、步驟,並且多提供豐富的資料。

考點分析

一、以生活性、思辨性保障內容充實

1.從2012年全國各地高考作文命題特點來看,似乎每個題目都緊扣社會與生活,如山東卷以孫中山先生箴言爲材料,正對應這些年的民國熱;北京卷題目則取材於一篇新聞報道,更能體現與時俱進的特徵。除作文材料的生活化,作文要求也強調抒發真性情,表現真自我。另外像天津卷的作文,作文材料以魚兒的對話切入,引出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小事情體現大道理,即把話題引向生活實際,讓考生“根據材料結合自己的生活感悟撰文”。這樣的作文,對於用心感悟、用心品味生活的考生來說,更能寫出有自己獨特的感受與思考。那種依靠對屈原、蘇東坡的謳歌讚頌,依靠華美而不知所云的語言內容空洞的文章必將沒有市場。

2.2012年高考作文題目中,思辨性命題越來越多。比如福建卷“人生中的賽跑”,浙江卷對“坐在路邊鼓掌的人”的爭論等,都充滿了思辨色彩。再如江蘇省的題目看似適合抒情,其實很多學生忽略了“憂”和“愛”之間還有一個“與”,正是它爲考生提供了二者關係思考的空間。不運用思辨能力探討二者關聯,就很難拿到高分。

二、以提高立意難度要求中心明確

2012年高考中以材料作文考查的有北京、福建、上海等七個省市,相比往年有大幅度增加。對於材料作文來說,更有利於考生思考和表達,同時也意味着考生必須自己提煉中心,並緊緊圍繞中心行文。這就提高了對考生審題立意的要求。

2013年的高考作文會更加關注社會生活,給考生提供更爲開放的充滿思辨的空間。那種從身邊細微之事出發,寫出觸動心靈的文章,更會受到大家的推崇。

考點突破

一、怎樣做到“中心明確”

1.意在筆先,加強審題。動筆之前先確立中心。高考作文所給的題目或材料常常可以多角度立意,但是“弱水三千,只取瓢飲”,只選擇某一個角度立意。然後問自己一個問題:我想通過文章告訴別人什麼?並從始至終緊緊圍繞這點行文。爲了能保障這個中心不被中途替換,最好把文章的結構框架列出來。

2圍繞中心,選材精當。中心確立以後,就要圍繞中心取材。和中心無關或關聯不緊,即便是材料再好也要捨棄。材料選好之後,還要在材料和中心之間,選好準確的關聯點切入。文章中的每一個句子,每一個片段都必須爲中心服務,受中心的節制。

3.明確交代,一目瞭然。考場作文的'一個特點就是要讓閱卷教師在短時間明白你的意圖,所以要把主旨句放在突出、顯眼的位置,讓閱卷教師一目瞭然。就位置而言,一般是放在文章的開頭或結尾,尤其是開頭更佳。

4.處處志之,重複點題。《桃花源記》中,武陵人怕以後找不到路,從桃花源出來時“處處志之”。考生可以學習他的做法,在文中處處設立標誌,讓題目或中心論點在文章中不斷出現,尤其是每段的開頭要點到中心。這樣不但可以強化評卷教師的心理感受,還可以提醒自己避免行文過程中偏離題意。

記敘類文章,要善於在記敘、描寫的基礎上進行精當的議論和抒情,以此點出事件的意義,或者乾脆在開頭先交代一段感悟文字,然後引出主體事件。議論類文章,要將中心論點和各分論點旗幟鮮明地擺出來。

5.巧用“兩記”,彌補含蓄。如果考場上作文已經完成,寫得比較含蓄,擔心別人看不懂你的寫作意圖,可以利用在文末跟一個“後記”來彌補。同樣,如果想以文章的意蘊取勝(由於考場作文情況特殊,不建議如此),不妨在正文前加一個“題記”。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近些年“題記”“後記”氾濫,大家最好不要採用此種方式,主旨明確的作文尤其要盡力避免。

二、怎樣做到“內容充實”

文章內容的充實歸根結底就是要文章材料充實。那麼怎麼樣才能做到材料充實呢?

1.厚積方能薄發。只有儘可能多地佔有材料,下筆時才能文思泉涌,左右逢源。

(1)關注生活。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是一切材料的來源。雖然高中生活三點一線,相對枯燥,但是隻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及時地把生活中的見聞、感觸記錄下來,積少成多,寫作時材料自然可以信手拈來。

(2)廣泛閱讀。廣泛閱讀也是積累材料的重要途徑。像《讀者》《青年文摘》《視野》等報刊雜誌上有很多文章,都有可借鑑之處。平時常讀常背,寫作時,自然就會用得上,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3)挖掘課本。高中有五本必修教材和大量的選修教材,這些教材裏的選文都是編者精心挑選的,文章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很高。而且大都根據一定體例編排成單元,比如“月是故鄉明”是一組有關鄉思的文章,更便於考生積累材料。另外還有大量的練習題、讀本等也可以幫助考生積累材料。

2.選擇使用有原則。對材料的佔有當然多多益善,但是在選擇使用時必須嚴格遵循原則:準確、典型、新穎。

(1)準確性。準確性是指所選材料要和中心緊密相關,能準確無誤地表現主題。如果材料與中心聯繫不緊密甚至無關,就會導致中心、材料兩張皮,閱卷教師看了自然會感到空洞無物。

(2)典型性。典型材料是內容充實的命脈。典型材料就是同類事物中最有代表性的事例或資料。這樣的材料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因而也就具備巨大的說服力,運用此類材料可以收到以少勝多的效果。

(3)新穎性。新穎性是指材料能夠給人一種新鮮感。這類材料可能是別人沒有用過或不常用的材料,也可以是帶有自己獨到見解的舊材料。如果材料舊卻又老生常談,或者,材料雖新卻嚴重撞車。由於不能給人新信息,所以也就不會讓人感覺到“內容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