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烏鎮印象作文

烏鎮印象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1W 次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烏鎮印象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烏鎮印象作文

烏鎮印象作文1

國慶小長假裏,我們一家人去了浙江的烏鎮。

烏鎮又名烏墩、青墩,分爲東柵景區和西柵景區,我們選擇去了西柵景區。

一進園,木板牆、黛瓦、小橋、流水,中國水墨畫般的氣息撲面而來,雕樑、畫棟、石巷、老屋,見證了歷史滄桑的風情畫卷映入眼簾。

我們穿過一條長長的走廊,便來到了一道石巷。道路是青石板鋪成的,兩旁各有一排整齊的木製二層小樓,店鋪林立,叫賣聲不絕於耳,各色小吃應有盡有。小樓的背面是一條清澈的小河,水面上不時有烏篷船咿呀往返。每隔一段距離就會有一座古老的石拱橋連接着兩岸,方便兩岸的人們進行商品交易。

隨後我們又來到了醬園,還有染坊。醬園裏放滿了醬缸,每個醬缸都蓋着斗笠,缸裏的醬都是用古老的方法手工製作而成的,我悄悄地打開了一個斗笠,頓時一股香氣撲鼻而來,真是太誘人了。染坊裏蠟染花布藍白相間,點綴出江南特有的風情。

這裏不僅是一個休閒度假的好去處,更是一個“歷史博物館”。就在我們準備離園時才知道,西柵的夜景更是迷人呢。難怪一代文豪茅盾先生的筆下,烏鎮的江南風情聞名遐邇呢。

烏鎮印象作文2

想去烏鎮似乎已經很久了,這個念頭大概萌發於茅盾筆下的那個林家鋪子吧。

第一次接觸烏鎮是從爸爸的口中,看他眉飛色舞地描繪着烏鎮的風情,我很不以爲然,不就小小的一個鎮嘛,即使烏鎮有着悠久的歷史,總不至於說得如此天花亂墜吧,我就不信它比河姆渡還古老。

第二次接觸烏鎮是從自己的眼中,隔着一條街的熙熙攘攘,我注視了那幅畫很久,開始對自己先前的不以爲然感到懷疑。

按捺不住的好奇心讓我猛做烏鎮夢,還曾經雄心勃勃地策劃着與朋友一同前往。策劃歸策劃,我們的策劃終究沒有結果。原因很多,也許是我們天生有惰性,也許是父母有許多理由來阻止我們,不管怎樣,我第三次失去了接觸烏鎮的機會。

機會總會來的,只不過遲了些,趁着長假,我總算踏上了烏鎮的土地。

走在青石鋪就的烏鎮小巷裏,把腳步輕輕落在千百年不老去的石板上,每一步都彷彿叩響了歷史,每一塊磚瓦都彷彿在訴說着古老。時光也彷彿在我探尋的目光中停滯下來,然後悄然地回溯。我不清楚眼前那條小巷究竟有多深,似乎只要沿着那幽深的小巷一直走下去,便能夠走進烏鎮悠遠而古老的故事裏。臨近河道,古老化作河水靜靜地流淌;跨上拱橋,古老化作青苔生長在石磚上;來到藥房,古老化作藥味瀰漫在空氣中;走進染坊,古老化作藍色印染依附在布帛上;拐入衚衕,古老化作泛黃的春聯殘留在木門兩側;經過布坊,古老化作婆婆手中的梭子穿梭於兩行絲線之間;踏入雕花大樓,古老化作韻味十足的雕刻細細品味……聽當地的導遊說,這裏的每扇門、每根樑、每垛牆都隱藏着些許故事,或喜劇或悲劇,或喜悲交集,但每一座房子都凝聚着一種文化,寄寓着一片祝福,記載着一個又一個古老的故事。

所到之處,除了古老,還有安逸,河水是靜靜的,藥味是緩緩的,布帛是輕輕的。這個小鎮閒適地接受着午後陽光的洗禮,敞開着的門,正中掛着的中國結上垂着一串銀鈴,輕輕地隨風搖,隨風響;陽光被水面反射到木牆上,斑斑駁駁,水波在蠕動,光斑也在舞動:光波映射到臨河的人家裏,柔和在一位正在納着鞋底的老奶奶身上,隨着波光的揉動,左手捏着鞋幫,右手引出麻線,從這個針眼走進去,一推一拉,不緊不慢,一針一針穿梭着,門外熙熙攘攘涌動的人流,夾雜着各地方言的談話,似乎與她毫不相干,只是靜靜地在那裏低着頭,嫺熟地編制着她的工藝作品。此時此刻的她,似乎就是安逸的代名詞。

也許烏鎮是一幅畫,不知是哪位大師畫下的,雖然用的都是暗色,卻把古老和安逸給了它。

或許若干年後會忘了這一天,忘了這個假日,但不會忘記我曾經去過一個地方叫烏鎮,那裏有屬於它的古老和安逸。

烏鎮印象作文3

烏鎮給我的印象是幽靜淡雅,古風悠然。

這個經典的江南水鄉古鎮位於浙江桐鄉市,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天意註定了她與生具來的淳樸秀麗,古鎮從未經受過戰火的蹂躪。任風雲變幻,時光荏苒,至今依然展示着小橋流水,茶香琴韻,竹露蕉雨,美侖美奐的絕代風華。粉牆黛瓦的民居極具特色,或深宅大院,或簡易木屋,高低錯落,參差不齊,看似隨心所欲的佈局卻極具精巧而和諧的美感,似一位胸有成竹的水墨畫家將線條的粗細剛柔,墨色的濃淡乾溼,點.線.面的結合信手潑灑,把中國畫中的遠.中.近景表現的恰到好處。斑駁的牆皮和稍顯破舊的屋檐訴說着歲月的風雨,狹窄的石板路被多少來去匆匆的紅塵客踏得光滑而低凹,唐朝的銀杏古樹和百年的南天竹記載着年代的遙遠。

在曲折蜿蜒的小巷中行走,會發現這是一個文化積澱特別厚重的地方:修真觀.立志書院,百牀館.錢幣館及多處大官大商大家的故居,保持着原來的風貌,展示着曾經的輝煌。

偶進一處宅邸,氣派的門樓和上面的磚雕匾額及花飾,紋理依然清晰秀美,院內的結構精巧別緻,仍能顯示出

主人當年的顯赫和儒雅。不必說正堂的大氣和雕樑畫棟,單就一處連接後院的過道,也處理的非常講究,自成一景:白色的牆上前後兩個月亮門,過道從門中穿過,門的兩側用青磚砌成扇形的小窗,透過小窗,前後院的風景盡收眼底,青磚鋪就的地面平整而潔淨,角落裏一棵棕色的樹,樹幹弧線一樣划向天空,擡頭望去,碩大而茂密的樹冠像一把巨型綠傘遮住了宅院多半的風雨。

烏鎮養育的名人衆多,導遊指着一處木結構的二層樓房介紹說,文學巨匠茅盾當年就出生在樓上的第四間房裏。我想:在這樣一個物華天寶的“靈地”,走出來茅盾這樣的“人傑”也不足爲怪了。

在曲徑通幽的小巷裏偶能遇到幾家製作蠟染.木雕.“姑嫂餅”的作坊。古老的蠟染工藝被一代代傳承下來,藍色和白色巧妙組合的圖案,顯示出民間手工藝特有的魅力,尤其是那種渲染的效果,朦朧虛幻中像幽藍的湖面上漂浮的縷縷晨霧---

據說鎮上的年輕人都去鎮外新的地方居住了,不知是有意的安排還是故土難離,古鎮上多半是老人在悠閒的重複着輪迴的日子,固守着祖輩留下來的老屋,坐擁這道渾然天成的風景。蒼蒼的白髮和佝僂的身影,伴着古色古香的小鎮,猶如一首典雅的謠琴,彈奏着和諧的韻律。

最能體現水鄉風情的要數穿過烏鎮的那條小河。

這個風姿綽約的地方,是古鎮的點睛之筆。水與鎮相融,橋與街相通。這是一條不寬的河,清澈的河水不知從哪裏來流向哪裏去,河面上瀰漫着淡淡的水霧,烏蓬船在河面上漂泊,頭戴氈帽的船工輕鬆的搖着漿,烏蓬下的船艙裏偶而飄出鄉間女子別具韻味的江南小調,船頭幾隻懶散的水鴨在愜意的迷着眼睛,在做別人猜不懂的夢。半圓的石拱橋架在小河上,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了一輪波動的圓月,烏蓬船在圓月中劃過,船上的人不知道自己成了畫中的風景。

在這裏,以河成街,兩岸星羅棋佈的商鋪當鋪,酒肆茶樓仍能顯示出當年的繁華與歌舞昇平。房屋沿河勢而建,有幾處房屋從岸邊建到了河面上,伸手便可汲到清澈河水,青石板砌成的臺階一步步伸向水中。隨着這條水街的彎曲,房屋也若隱若現,在圓圓的石橋下向遠處蜿蜒的延伸,想不出幽靜的古鎮深處還有多少水上人家--。幾株生長在岸邊的垂柳也不甘寂寞,從房屋的間隙中彎下腰來,伸出長長的柳絲垂飲河畔的清露,遠遠望去,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畫添加了幾抹翠綠。

細心的導遊告訴我們:烏鎮的街巷彷彿像撲朔迷離的棋盤,陌生人容易走失,但只有找到這條風情萬種的小河,搭上烏蓬船,便可穿過石橋順流而下來到進鎮的地方--轉船灣。

想遠古雅士:邀風流騷客,聚臨河水閣,憑欄對酌,詩酒風月。低吟淺唱,共鳴琴瑟。遠觀落日,暢舒豪情。近望炊煙,笑談古今--。

烏鎮是一部書,一部文化厚重內涵豐富而文筆細膩的史書。

烏鎮是一首詩,一首靈感涌動柔情似水而清新雋永的情詩。

烏鎮是一隻歌,一隻歷經滄桑唱響千年而久經不衰的老歌。

烏鎮是一幅畫,一幅濃淡相宜雅俗共賞而意境深遠的水墨風景畫。

走進烏鎮,剝掉虛僞拋棄世俗,坦蕩展露着人性的真誠和殘缺的心靈。走出烏鎮,寵辱皆忘雄英姿發,恣意澎湃着精神的淨化和靈魂的昇華。烏鎮,我魂牽夢繞的一方聖地。

烏鎮印象作文4

古樸的房屋,縱橫的河流,欸乃的小船,如戲如夢,讓烏鎮少了些商業氣息,多了些文化底蘊。

古老的`青石磚,時而高時而低,磚面上古老的痕跡記載着它的歷史。屋頂上的黑瓦片幾乎褪去了它原有的色澤,偶有一隻孤鳥掠過,留下幾聲啼鳴。牆頭,幾簇頑強不屈的花兒從石縫中挺身而出,牆邊則長滿了爬山虎。我喜歡這裏的房屋,烏黑的瓦片和雪白的高牆是最美的。

我也喜歡這裏的景——朝陽已升,映照在河面,河旁一排的楊柳都彎下了腰,綠油油的枝葉拂過水麪,好似一個個亭亭玉立的姑娘在河旁梳妝打扮,使原本平靜的水面有了一絲絲波瀾。依河的烏鎮喧鬧又繁華,吆喝嬉笑聲傳遍大街小巷。路旁一片翠綠的竹林正朝着我們打招呼,碧綠的葉子生機勃勃。竹林裏不時傳來幾聲清脆的鳥鳴,令人心曠神怡。

最有特色的要數烏鎮雕像館了。雕像館中有一塊青色古樸的大石頭,給人古老又神祕的感覺。石頭上雕刻着唐朝郭子儀大將軍和他的妻兒,還有幾位他的同僚和僕人一起團圓聚餐的場景。我驚訝極了,因爲雕像上除了人物、庭院,連他們的官帽、配飾等細節都刻畫得栩栩如生,令我身臨其境,也感受到了他們喜慶團圓的氣氛。

烏鎮之美,幽靜淡雅如一幅畫,古風悠然如一首詩,怎能不讓我流連忘返呢?

烏鎮印象作文5

水鄉水色的風景,各種特色小吃和精美的旅遊紀念品都彙集在美麗的烏鎮。

烏鎮好玩好看的地方有很多,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民俗館和宏源秦染坊。民俗館講得是江南典型的民俗,比如中秋拜月、清明爬高竿、拜年……中秋拜月是指在中秋節的時候人們通過各種方式來祭拜月神——嫦娥。目的就是爲了希望日子越過越好。清明爬高竿講的是當地養蠶人家希望蠶繭豐收之意。表演時,當地農民爬上一根架在船上的一根竹竿,表演蠶寶寶的形象。在古老的拜年方法中,小輩給長輩拜個年之後,長輩就給小輩一個紅包。

宏源秦染坊裏,我們看到了精美的藍印花布,也瞭解到藍印花布是如何製作的。先在木板上雕刻出你想要的浮雕圖案,再根據木板模型在紙上刻出花紋,然後把布染爲藍色,最後把布曬乾。一塊漂亮的藍印花布就完成了。

啊,多美的烏鎮,我一定還會再來的。

烏鎮印象作文6

烏鎮西柵(zhà)印象二朋友們,你想過要玩一玩爺爺奶奶小時候的遊戲嗎?這可是一件有趣的事。

可爺爺奶奶小時的玩具會有些什麼呢?正好,烏鎮爲了給我們小朋友見識一下那時的古鎮小孩的生活點滴,在暑期特地舉辦了一個別開生面的節目——童玩節,而童玩節就安排在西柵裏。當然,我還是先向你透露一下有哪些吧,免得你乾着急:滾鐵圈,抽陀螺、跳房子、畫龍點睛、走竹桶、坐菱桶、扔筷子、撿小球、捉七……怎麼樣,急了吧!那麼現在我就帶你去玩玩吧!一大早,我就起牀極力慫恿爸爸快點去童玩,爸爸也許被我感染而童心大發,接着催促起媽媽來了。匆匆吃過飯,出門七轉八彎,便來到了水上競技場。這可是坐菱桶的好地方。菱桶其實是一隻小木桶,只容得下一個人,而正因爲小,那才靈活,伸手水面不用那麼費力,所以採菱的時候特別方便。可當我坐上去時,卻不是那麼穩了,要稍微靠前,這樣不容易翻倒。然後我拿起槳,輕輕地劃了開去。

可不知什麼原因,卻在原地打轉,以前與爸爸合作也劃過船,只要將槳劃開船就往前了。這次原來是因爲一個人操作,而槳又只有一隻,如果只在一面劃,菱桶在水面上受力不均,當然只有打轉了。

掌握了這個技巧,我就左一下右一下用力均勻地劃,小小的菱桶就很聽話了。你看,這悠閒的樣子你羨慕吧。接着,我們又來到了西柵露天電影場。開闊的場地上,擺滿了各種玩具,有陀螺、鐵圈、布子、竹桶,大部分的節目就在這裏一字排開了。我興沖沖地跑過去拿起一個陀螺,這是我比較熟悉的。可是這裏的陀螺個頭較大,比較笨拙,胖鼓鼓的身材不像我以前玩的陀螺。可正因爲如此,這種陀螺抽起來更加穩,更加起勁,這不,爸爸也拿了一隻,狠狠地朝我這邊抽過來,來看看,誰的陀螺先被撞倒呢?滾鐵圈我可沒玩過,一隻大大的鐵圈又有什麼好玩的呢?正疑惑間,爸爸拿起一個,用鐵扶手在它的底部輕輕托起,鐵圈就很聽話在前面滾起來了。

看着簡單,我也拿起一個,可才起步就馬上倒下了。這可是有技巧的,在爸爸的指導下,我把扶手的用力點放在鐵圈的近地點,力往正面使,鐵圈果然聽話了。那邊媽媽也不甘落後,在跳起房子了。……

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過了晌午。最後,我們以畫龍點睛結束這些有趣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