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人與什麼之間作文3篇示例

人與什麼之間作文3篇示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25K 次

  篇一:人與植物之間

最近家裏突然多出了一名“新成員”——一盆多肉植物,學名好像叫觀音蓮,是別人送的,擺在客廳的桌子上,它也不怎麼需要澆水,一句話概括如何照顧它,就是:由它自生自滅。

人與什麼之間作文3篇

剛開始,我一點都不關注這盆多肉植物,它純屬是因爲媽媽的喜歡才住在我家的,而且它也不需要太多的照顧,連陽光和水大概都用不着,每天回家,我就徑直回到自己的房間,因爲在我的印象裏,它與我沒多大關係,我既不需要照顧它,又不需要陪伴它,但漸漸的,我開始發現,我的視野中不知不覺摻入了一抹綠色,那盆多肉植物也慢慢引起了我的關注。

這是我頭一次那麼仔細的去看一盆植物,從外形上看,它就像一朵胖胖的綠色蓮花,捏一捏它的“花瓣”,感覺十分結實、有力,原來它在這可愛的外表下,還藏着那麼驚人的生命。仔細觀察,我發現在這一株多肉植物旁邊,還長出一株很小的多肉,造型簡直就是它(大多肉)的迷你款,從上方俯視這一大一小兩多肉植物,簡直就像一幅萌萌的親子圖。

慢慢的,我開始留心這盆多肉,幾個星期後,我竟好像中了邪似的,跟它聊自己的事,它就好像一個聽衆,聽着我說出自己的煩惱和開心,淚水和苦澀,它只是靜靜地聽着,默不作聲,就算這樣,我也仍在當一名訴說者,對着一位不會講話的“聽衆”訴說。雖然它對於我的訴說默不作聲,但我覺得它是有生命的,是有靈性的,它可以聽懂我說的話,但只是默默在心裏給出了迴應,我相信照顧這盆多肉是有相互性的,你對它好,它便一直這樣萌萌地生長着,久而不衰。

有時候,我逛一些小店,會在店裏看到一些漂亮的出賣的裝飾品,如果適合那盆多肉,我便會買下來,就像一條絲帶,被我在盆上繫了一個蝴蝶結,幾顆鑽石貼,被我貼在它結實的“花瓣”上做裝飾(貼在表面對多肉本身沒影響),還有些其它的裝飾品,總而言之,它被我弄的漂漂亮亮的,多了幾分特色。

這盆多肉只是一個人孤單的生活在我的家裏,它不在類似於植物王國那樣的地方有很多植物與它相伴,它只有一株很小的多肉陪着它,但它依然在寂寞與孤獨中堅持着綻放自己,若連一盆小小的多肉都能如此,那人又如何不能呢?始終還是要學會面對自己,面對現實,最後努力地綻放自己的光芒!

現在,我與它之間,漸漸熟絡,它成爲了我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我成了能讓它依靠的好夥伴。但我常常在想,它的生命有多久,它是否會像上一盆我家養的蘭花一樣,花只開了一個星期就凋零,是否會像我小時候養的那條金魚一樣,也活不過幾個星期……這一切的一切,我都不知道,未來是個謎,也許有一天,它死亡(枯萎)離世,我又會怎樣,大哭?or(或)沉默?or(或)其他吧。

未來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現在我與那盆多肉之間的關係,我與它之間關係的持續,是人與植物之間的友情,是我與它的友誼。

  篇二:人與火山之間

希臘,聖托裏尼島。在我的面前是一座巨大的火山,大部分的火山錐都在海底,只有一小部分火山錐露在海面上,就如“冰山一角”。但只是這“冰山一角”,就給我帶來了視覺的衝擊與震撼。

火山的火山錐上有一條條扭曲得如蛇一般的皺紋,一直延伸至海中。火山的面貌十分猙獰,面孔扭曲着,通體烏黑,像一隻兇猛的巨獸,周圍死氣沉沉。

儘管這裏的碼頭有去火山的船票,但我卻不敢逾越雷池一步。其一是懾於火山的氣場;其二是怕自己登上火山後萬一火山噴發,那後果就不堪設想了。所以,我與火山的.距離就一直保持在一千米(我面前海峽的寬度)左右,只在遠處觀望。

我真是非常懼怕這座火山,而我的這種害怕是有依據的。導遊說:在幾千年以前,這座火山大規模噴發過一次,導致半個聖托裏尼島沉入海底。(本來聖托裏尼島是一個環形,火山噴發之後聖托裏尼島沉了一半,變成了一個新月形)

自然的力量不只是如此。據科學家研究表明:在遠古時期,西伯利亞的超級火山劇烈噴發,導致地球表面燃起熊熊烈焰。森林被燒光,海水被燒乾,大氣層徹底被火山灰籠罩,氣溫驟降……當時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物種在此次災難中滅絕。

自然之力是如此可怕,就像宙斯的閃電權杖,能夠毀滅一切。但我們人類卻不知道如何去尊重它,卻反而去破壞自然天平的平衡。一旦天平不平衡,那麼所有災難都需要我們人來承擔。

但如果人們尊重自然,不讓自然天平搖晃,那麼災難也就不容易傷害人們。尊重了自然,自然災難也就不顯得那麼可怕、讓人望而生畏了。畢竟,在自然面前人類永遠都是如螻蟻一般渺小且脆弱的,所以我們更應該尊重自然,並建立更完善的預警系統,讓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不要落下。

太陽奔西而去,半個身子已沒入海底,把海洋和天空染上了一縷紅霞。火山上灑滿了火紅的餘暉,外表面的黑色也變成了紅色。我懷着尊重之心觀望火山,發現火山張牙舞爪的面貌漸漸改變了。它不再是兇猛的巨獸,倒像是一座普通的山,只是形態不同吧。

天色漸漸轉暗,而火山依舊是一片通紅。

  篇三:人與動物之間

在意大利威尼斯的一處廣場上,隨處可見鴿子成羣結隊的在地上漫步,全然不會因人的存在而恐懼地四處飛散。溫州的公園某些圍牆的陰暗角落裏,總會看見貓上竄下跳,而偶爾路過的人,卻讓這些自得其樂的貓頃刻間嚇得鑽回牆角,路邊飛來的小鳥也全因人的接近落荒而逃……是什麼讓兩地的人與動物之間的距離相差如此之大?也是在溫州的那個公園,我看到一個大人爲逗小孩子開心,去捉小貓回來讓小孩玩耍,孩子無知帶着好玩地用樹枝條抽打着貓的身體,小貓“嗷嗷”地叫着,我不禁一陣心酸,也恍然悟出:這就是這裏的人爲何讓動物無法靠近的原因吧!

我想起在藝校的一件事。那天坐在教室的最後一排,上着課,認真傾聽老師講解,突然耳後傳來“喵嗚”的一聲,原以爲是幻聽,又轉過頭接着聽講。輕微的撞擊聲從關上門的物品櫃中傳來,撞擊聲中含着貓叫聲。我百般疑惑,趁老師不注意,轉身蹲下,小心翼翼打開發出聲響的櫃門,卻見一隻毛色雪白身體瘦小的貓咪,它眯着眼望着我。貓?我萬分不解:爲何有隻貓藏身此處?這時下課鈴聲響了。一位女同學起身朝我大喊:“不要動它!”她快步向我走來,眼中佈滿了焦急,“它有隻腿不能動彈,不能自由地行走,已經夠可憐的!”她說着將貓從櫃中抱出摟在懷裏,用輕柔的右手撫摸着貓的脊背,似乎她那纖細的手充滿了對那隻貓的關愛。從她口中得知,那是她上學的路上撿到的貓,她見路邊有隻貓用三條腿一拐一拐地走着,並抽噎着,一副我見猶憐的模樣,纔將它趁大家不注意之時放入櫃中,一位男同學想上去對貓進行“挑逗”,被女同學一把推開。直到午休,班主任才得知此事。她將那位女同學叫出來去單獨談話——“那隻貓身上有病菌,它不乾淨,會感染到你的,你放學後把它放回原處,會有人來領它的……”女同學聽後,回到教室俯首抽泣,讓我和喜愛動物的同學心裏也怪不是滋味!她在放學後,將貓捧在手心裏,幫它梳理毛髮,撫摸着它的後頸,一直由我們幾個同學陪着走到原來那個撿起白貓的地方,她望着那兒,白貓看着她,彷彿那位同學與貓已是不能分離的整體。她慢慢地將貓放下,她再次一流淚了,淚裏飽含的離別的痛楚,貓也發出“嗚嗚”的聲音,它似乎哭了,那似乎是我第一次看見動物爲人流淚,那位女同學一步三回頭,直到貓消失在視野之內……足足有一個星期她沒有說多少話。

若班主任老師沒有那麼多的顧慮,懷着憐憫之心,就會有可能讓位女同學將貓繼續養下去,那也不至於會讓那位女同學如此傷心,更不會讓原本被幫助的貓又失去了幫助。這是一種無視動物生命,忽視人與動物交往的“失誤教育”。或許沒有這種太多的隔膜與拋棄也就沒有了動物與人之間的距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