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童年的發現作文(通用15篇)

童年的發現作文(通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4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童年的發現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童年的發現作文(通用15篇)

童年的發現作文1

童年的發現童年的發現在許多人的心裏都隱藏着童年的發現,這些發現是那麼有趣,下面我來介紹一下我童年的發現。

好久沒有下雨了,天氣悶的很,媽媽讓我出去透透氣,我突然發現了螞蟻,我想到了我從書上看到的,螞蟻在6—7點起牀,7—8點清掃衛生,8—9點開始工作,下午5—6點收工。我早早的就起牀了,可是它們5點也沒有收工,晚上7點多還在忙,這到底是爲什麼呢?我又發現,一隻只螞蟻嘴裏咬着一顆顆的土粒,堆在洞口周圍。不一會,土粒就築起一道圍牆,最後又見一隻螞蟻用一塊大沙粒封住洞口,媽媽告訴我:“這是螞蟻在築壩,這表明,明天就要下雨嘍!”

第二天,天空陰沉沉的,天上烏雲密佈,不一會兒,果真下起了雨,嘿!我心想“別看螞蟻小,可有着很高的`本事兒!”下完了雨,我又跑到螞蟻洞口,觀察螞蟻,可我又發現,螞蟻在築壩。這說明明天又要下雨嘍!可到了第二天,沒有下雨,我想:“爲什麼螞蟻預報的不靈了呢?”我又跑到螞蟻洞口,用手捏了捏黑乎乎的東西,怎麼捏不碎呢?我拿來土粒比較了一下,啊!螞蟻用來築壩的東西只不過是像土粒,而不是土粒的東西,我又跑去問正在桌子上寫作業的姐姐,姐姐說:“小笨蛋,其實這些只不過是螞蟻從洞中清除出來的排泄物,而不是螞蟻在探測天氣。”哎!我被小螞蟻給騙了!

怎樣?這就是我有趣的童年發現!

童年的發現作文2

在9歲半時,我發現了雞爲什麼吃沙子的祕密。

那是暑假的一天,媽媽出去有事,她還吩咐我去餵雞。雞窩在我家的後面,我走到雞窩邊,不慌不忙地從飼料桶裏碗一大勺飼料放在雞巢裏的飯盆裏,雞巢裏有3只雞,一隻小的,兩隻大的,雞巢裏還有一堆的沙子。

我蹲在雞窩旁邊,雞把飯吃完了,它們開始吃沙子。我開始感到很奇怪,坐在旁邊,心想:它們怎麼會吃沙子?很好吃嗎?他們是怪物嗎?怎麼會有這種癖好啊!我帶着幾分驚訝,又帶着幾分疑惑。我又忍不住去想:到底是爲什麼,吃沙子是爲了刷牙?不對,它們動物也可以喝水來刷牙啊。我本來是想雞爲什麼吃沙子,想着想着,想到了雞蛋去了。“對啊!我怎麼沒想到啊,它們吃沙子肯定是爲了造雞蛋殼,不然它們雞蛋殼從何而來!”我開始自言自語。我爲了證明自己的想法是對的,就在家裏拿了一顆雞蛋,我仔細地摸了摸雞蛋殼的'材質,的確相似。於是我非常的開心明白了這一點。

媽媽回來了,我故意在媽媽面前炫耀:“媽媽,你知道雞爲什麼吃沙子嗎?”媽媽說:“當然知道啊,雞窩裏的那堆沙子,還是我放的嘞!”我搶一步說:“那是因爲,它們要造雞蛋殼。”我眼中充滿希望,渴望被表揚,可換來的卻是一陣取笑。我說:“不是的嗎?”媽媽又說:“那是因爲……”“住口,我一定要自己想出來!”“傻孩子。”

我又陷入沉思:難道雞和鴨、鵝一樣?在我學過的一個課文中,有說到鴨和鵝吃沙子是爲了洗腸子裏的髒東西。對,這次肯定不會錯。我一有點成就感就去問媽媽。媽媽說我的答案是對的,我高興的蹦起來,小小的心充滿了無限的開心。

雖然這只是童年一個小小的發現,可是讓我感到童年的樂趣與快樂!

童年的發現作文3

我發現同學中有部分人沉迷於遊戲。

你可能會和我一樣感到疑惑,爲什麼大家都沉迷於遊戲呢?

我把這個問題拋給了我的爸爸。爸爸是一名老師,所以他或許知道學生們爲什麼沉迷遊戲。那些都是不想學習不愛學習的人。他們覺得學習壓力太大了,要玩玩遊戲,放鬆一下,但是一玩就陷進去了。因爲遊戲是一個虛擬的世界,裏面可以操縱自己想要的角色,從而產生一種滿足感。但有些人控制不好自己的時間,總是想着玩一局就不玩了,結果玩了好幾局都想着,再玩一局吧。所以人的慾望都是無止境的.。爸爸這樣說。

越到了高年級,我越來越明白。人爲什麼會喜歡玩遊戲?由於商家要把遊戲設置的好玩有趣,所以惹得人們的喜愛。像我這種接觸過一點遊戲的人都知道。比如什麼遊戲裏面有什麼皮膚,有什麼模式,有什麼等級。有些人可能會想,乖!這個皮膚好,我要買。哇!這個模式好我要玩。唉!這個等級我低了要升級等等。有的耗盡自己的家產,買這個買那個來裝備遊戲裏的自己,結果一無所獲。看來遊戲真的是能把人給吸住啊!我甚至在網上看到了,有人因玩遊戲還導致自己自殺跳樓。真是太恐怖了。

爸爸還說必須等我們成人以後纔可以玩遊戲,因爲成人後,自控能力強了,才能把控好玩遊戲的時間,適當的玩。

總結起來。不得不說,遊戲這東西,童年別碰,等我們成人了再玩吧!

童年的發現作文4

我在九歲時發現了人死的原因,除了意外的那個原因,雖然這只不過是我幼稚的一個發現,不過我當時畢竟還小,在我心裏,人就是這麼因老而死。

也許你聽了這話會笑,不過你愛笑就笑吧,笑也不過如此罷了。我那次在課後想起了自己的`發現,笑了起來,我好幾個朋友都笑了,她們都覺得很有道理,也覺得很有趣呢!

小時候,每次看到電視上或街上一些人排着隊,頭戴一條白巾邊唱哀樂邊哭,就知道又有人離開了人世間,我沒都會想:爲什麼人要老然後死去呢?我遲早也會死吧?這些問題讓我絞盡了腦汁,爲什麼人一定要死?不死不行嗎?我常常去媽媽,媽媽卻會說:“這很難解釋,反正人總是會死的。”我也老是纏着爸爸刨根問底,爸爸就說:“人的細胞在人死的去的時候停止了運動,細胞不工作了,人也就死了唄!”

這些話又讓我想不明白了:爲什麼細胞能爲我們工作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可是到一定的時候它又停止了工作呢?我想啊想,睡覺都在想,想得入迷,睡不着覺了。終於,在我九歲的一天晚上,我想出了眉目:人之所以會老然後死去,細胞又隨着停止了工作,是因爲人老了,細胞也會老,不過就是慢了些。就像人老了就會退休停止工作,細胞也一樣,老到一定的程度,工作越來越不流暢,人便老得生病,當細胞支撐不住時,從此便停止了工作,人也因此死亡了。

我的發現如此有道理,我都爲此而感到驕傲。

今天我再次想起自己的發現,我又笑了,那是自豪、純真的一個笑。

童年的發現作文5

《童年的發現》中有幾處“笑”,發人深思,耐人尋味。

一、幽默置疑。課文一開始就開門見山地點明:“我在九歲的時候就發現了有關胚胎髮育的規律,這完全是我獨立思考的結果。”接着推測性地指出:“聽完這句話,你大概忍不住會哈哈大笑,願意笑你就笑吧,反正笑聲不會給你招來禍患。”這裏談到的“笑”充滿了幽默感,因爲這樣重大的科學問題,九歲的孩童通過自己獨立的思考就能發現,在常人眼裏簡直是天方夜譚,所以肯定會“哈哈大笑”。

二、自我欣賞。在“我”發現有關胚胎髮育規律三四年後,有一次上課,老師講到了人的起源,講人的發育和進化,“我”興奮異常,“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音”。爲什麼呢?因爲“我”的發現起始於夢中飛行,起始於“和老師的一次談話”,起始於“絞盡腦汁思考”出的規律竟然與達爾文的觀點完全一致。“我”真不簡單呀!因此便不由自主地“笑”出聲來。這是自我欣賞的笑,充滿自豪的笑。

三、意味深長。文中最後一段中:“老師誤解了我的笑聲,以爲我的笑不懷好意,”這裏的.“笑”意味深長:老師講到“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時,“我”“情不自禁”地笑出聲來,絲毫沒有惡意。而這位“年輕的女教師”講課時“板着面孔一本正經”,顯然是要用這種表情防止學生的胡思亂想。當時“教室裏安靜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聲”。可就在這時,“我”笑出了聲音,昕以老師認爲我“不懷好意”。

文中三“笑”。各有其妙。細細想想,多有意思!

童年的發現作文6

童年的發現永遠是天真的、純潔的。童年的發現也是有豐富的想象力的,總是那麼多姿多彩。童年的發現也是最美的發現,總比成人的發現美得多。在童年裏我可有一個偉大的發現,看看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個問題?

我告訴你,我是在吃水果時無意發現的。你聽了一定不相信,因爲你會想吃東西都動腦子肯定是錯的。但是你想錯了,我可是吃什麼東西都要看它新不新鮮。你肯定說我多此一舉,但是你說錯了,這樣可以發現水果上有什麼不好的物質。我就發現了一個不好的物質。

就是在一次別人送來了一箱蘋果給我們,就在把一個蘋果拿出來看的時候就發現了一個問題,蘋果的皮怎麼這麼亮?我想來想去,無意中想出了蠟塗在什麼東西上面會使那個東西光亮好看。我就問爸爸:“這個蘋果上面是不是塗了一層蠟呢?這麼亮!”爸爸說:“可能是吧。”聽了爸爸說的話,我就帶着問題去找答案。

有一天我在阿姨家吃飯,正好我哪是吃了一個箱裝的梨。在我沒吃之前終於找到了正確的答案。爸爸叫我洗一下梨就可以吃了。但阿姨發話了:“這樣不行,要削了皮才能吃,因爲這個梨上面是塗了一層蠟的。”就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讓我明白了答案。

如果我把我的發現說給大人們聽,許許多多大人應該都知道。但是對於我們來說沒有什麼提示下是很難去獨自發現的。因爲我們的見識、智慧和經驗沒有大人們多。童年中的發現然我極爲珍惜,因爲童年的發現對以後的生活非常有用,這是你的一份經驗。經驗是一份份積累的',你的經驗多你解決困難的辦法也就多了起來。

這個童年的發現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小的東西你去發現了它,你就可以用自己的思維把它越放越大去發現更多的東西,去挖掘、去發現別人不知道的東西。

童年的發現作文7

童年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小發現,雖然沒有科學家的發現重要,但是我的每個發現都有一段小故事。如果你想聽,那我就給你講一講吧!

記得那是暑假期間,姐姐去鄭州二姑家玩,回來時,給我帶了一個禮物——含羞草。我高興得不得了,因爲姐姐說:“如果你用手碰一下它,它就會把葉子收起來……”真有這麼神奇的事嗎?我不太相信,姐姐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於是,姐姐用手指摸了一下了含羞草的葉子,只見那葉子一點兒一點兒地合攏,最後,竟然真的縮成一團了。我覺得非常好玩,就試了試,結果,含羞草真的合在一起了。可是,光知道這些還不能滿足我好奇的小腦袋,所以,我的腦海裏又冒出了一個問題:“含羞草爲什麼會害羞……”我去問姐姐,而姐姐卻這樣回答:“關於這個問題,你只有自己想 ,自己查有關資料纔可以纔會記得深。”

姐姐的話到提醒了我,我不是還有一套少兒百科全書嗎?說幹就幹,我連忙找出我的少兒百科全書,又翻了好一會兒才找到這個問題。噢,原來是因爲它的葉子有“膨壓作用”的緣故。含羞草地葉柄基部有着一個叫葉褥的`東西,這個葉褥裏面是水。所以當你觸摸含羞草時,葉子就振動了,葉褥下部的細胞裏面的水分就立刻向上部與兩側流去。於是,葉褥下部像泄了氣的皮球似的癟下去,而上部卻像打足氣的皮球似的鼓起來,所以葉柄自然也就下垂合攏了。另外,含羞草這個奇特的習性也是它對自然條件的適應。

同學們,聽了我得介紹,你應該明白了我的童年小發現吧。那麼你就來給我講一講你的童年小發現吧!

童年的發現作文8

我從小生活在郊區的外婆家,門前有棵亭亭玉立的櫻桃樹。年幼的我每天都在櫻桃樹下玩耍,雖然對許多知識都不瞭解,但正是那時,我獨立發現了蜜蜂傳粉的奧祕。

那年春天,櫻桃樹開花,枝丫上掛滿了粉白的花朵,金黃的.花蕊在春風的撫摸下輕輕搖曳,散發出甜香。美麗的花兒誰不愛?這不,一種黃黑相間的小蟲便使勁地往櫻桃花上蹭,嬌嫩的櫻桃花哪裏禁得住這種醜陋小蟲的玷污?我氣憤地拿着竹竿,在樹下驅蟲,連午覺都不睡。

不久後,櫻桃樹上垂下了紅寶石似的小櫻桃。我可高興啦,若不是我驅蟲有功,怎麼會有這般美味的小果子呢?可是,鄰居們路過總會指指點點:“這樹奇怪,半邊不結果子!”我仔細端詳:是啊,這是怎麼回事?

第二年春天,同樣的戲碼再次上演,我不停地驅趕小蟲。夏初,櫻桃仍然結在半邊枝杈上。疑問再次出現:爲什麼我守護的這半邊總是不結果子呢?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圖冊上看到了一種昆蟲,旁邊寫着兩個字:蜜蜂。這不正是我費力驅趕的小蟲嗎!我腦海裏閃過一道靈光:蜜蜂可以幫助果樹結果,正因爲我趕走了它們,所以樹的半邊纔沒有結櫻桃!我以爲這是個天大的發現,高興得又蹦又跳,跑去告訴外婆。外婆笑眯眯地說:“哇!真是了不起的發現呀!”聽到這我更來勁了,房前屋後地跑,大聲叫着,想讓鄰居都知道,好顯示我是多麼了不起。

現在,我雖然早已知道蜜蜂授粉的知識,但還是感謝外婆的呵護。幼年的發現也許有點兒天真、幼稚,甚至可笑,但那是通過我的觀察和絞盡腦汁的思考後得到的,所以,大家千萬別小看它喲!

童年的發現作文9

開頭:童年時會發生許許多多有趣的事,但童年的發現卻很少很少。那是爲什麼呢。是因爲我們沒有細心觀察。在生活和學習中,只有留心觀察、善於觀察,纔會有所發現。

記得我近7歲那年,我從叔叔家要來5、6棵草莓樹,可媽媽卻說我們家沒地方種,讓我給叔叔送回去,可我偏要種。但媽媽依舊不同意。我只好不種了,把小苗放在一邊。眼看小苗漸漸枯死了,我以爲小苗活不了了,就想把小苗埋起來,可天色太晚了,我只好垂頭喪氣的去睡覺了。不一會兒,爸爸回家了。他看到快要枯死的小苗,不問三七二十一就種上了。

我早上起牀,發現那些小苗不見了。於是四處尋找,凡事有小苗的.地方都長遍了,可是怎麼也找不到。當我泄氣的時候,偶然間在大門口外找到了小苗。我問清楚了究竟,才感覺爸爸真會疼人。從此以後,我百般呵護小苗。每天都給它澆水、施肥。可是小苗在我的百般照料下卻奄奄一息了。

“唉。”我長嘆了一口氣,“本以爲可以活成的小苗卻,”我認爲小苗沒有再生的希望就不再管他了。

幾個星期過後,草莓苗竟然長出了新芽,我喜出望外,趕緊跑去問媽媽,媽媽解釋說;‘這就是植物的生長規律。凡是有根的植物,插入溼潤的泥土。無論上面多麼枯萎,它都會再次萌發新芽。’

這就是我童年時的發現。無論在生活還是在學習中,只要留心觀察、善於觀察、不恥下問,就會有所發明、有所發現。

童年的發現作文10

童年的許多發現都讓我非常難忘,如,抓蝸牛,玩遊戲裏發現的規律,在遊戲中明白的道理。但是,有一個發現讓我意猶未盡。

那是一個週二的.下午,班主任老師給了我們在課件上看了許多人飄在海上的照片。老師問我們:“這是什麼海呢?”“這是死海。”也不知道是誰說的。“這是死海,但是,爲什麼在死海里可以飄上去嗎?所有海里人都可以飄上去嗎?”副班長舉手回答說:“那是因爲死海有許多鹽,有浮力。”這是真的嗎?同學們都很納悶,進行了一會兒的討論。老師說道:“同學們暫停一下,既然大家都不知道,那就做個實驗。”

老師讓副班長往杯子裏接了一些水,又從包裏拿了一個雞蛋。把雞蛋放進了杯子裏,雞蛋一進杯子就落到了杯子的最底部。老師剛一開始往杯子裏放了一把鹽,雞蛋上去了一點,就沉下去了。老師又加了一把、兩把、三把鹽,雞蛋還是沒有浮起來,有一名同學說:“老師,你應該用筷子攪一攪。”老師又拿出了一根筷子,攪啊攪。雞蛋居然被筷子攪起來了。我們高興地喊道:“雞蛋浮上來了!”但是,老師不攪了,雞蛋就慢慢下沉了,我們的心也慢慢下沉了。

有一名同學提到:“老師,你應該多放點鹽!”老師把這兩名同學的建議綜合在一起,邊放鹽,邊用筷子攪。過了一會兒,雞蛋浮上來了!是真的浮上來了!老師把雞蛋按下去,有跑上來了。海里的鹽越多,浮力就越大。

我明白了海里的鹽越多,浮力就越大。這句話是真的。我們只有通過實驗得到的答案纔是真實的。所以,只有通過實驗才能得到最正確的答案,豐富自己的知識。

童年的發現作文11

童年裏的事情就像大海裏的小水滴,就像沙灘上的貝殼,撿也撿不完,數也數不清。雖然童年裏的事很多,但童年裏的發現卻寥寥無幾。其實大自然中有趣的發現有很多,主要看你有沒有一雙發現的眼睛。下面,我就選一件在上課時無意間的發現來給你講講吧!

那是去年四年級的事了。那天,上了一節思想品德課,老師早早地把課講完了就讓我們自習。還有半節課的時間,而且還沒有作業,於是我玩起了文具“大戰”。把直尺拿出來的時候,我不由自主地在頭上摩擦了一會兒,就在我放下的時候,無意間發現美術書的'一頁書角被輕輕的吸了起來,頃刻間又落了下去。這小小的發現激起了我極大地興趣,我趕緊放下手中的筆,開始研究起來。我感覺美術書的紙張太厚,於是換了幾張碎紙片,我用尺子在頭上摩擦了幾下去吸紙片,果然成功的又被吸起了。1、2、3、4,哇!吸了四秒才掉呢!我爲我的發現感到無比的自豪,彷彿我發現了地球有吸引力一樣。我恨不得立刻把這個發現告訴所有人。終於下課了,我馬上把這個發現告訴了同學們,他們都說很神奇。

我對這個現象產生了巨大的好奇心,回家後,我告訴了媽媽。媽媽笑了,說“這是摩擦起電造成的,生活中這樣的事情很多,比如晚上脫毛衣時會發光這也是摩擦起電造成的。”聽了媽媽的回答我恍然大悟。

生活中有趣的發現有很多,就看我們是否去留心了。

童年的發現作文12

童年,是五彩繽紛的;童年,是充滿好奇的;童年,是五味陳雜的;童年,是不一樣的。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童年,不一樣的發現。我的發現是一朵“奇妙”的鮮花。

記得七歲的夏天,我們放暑假,。小A來找我玩,我和小A玩了一會。突然,她發現有一朵極其妖豔的花,全身都是紅,第一眼看她,眼裏全是一片妖異的血紅。小A拿起那朵花向我走來,我越來越害怕,大聲喊道:“小A,快把那朵花放下!”“爲什麼呀?”她好奇的問。我一時語塞,只好和她一起去我家的電腦裏查資料。

小A來到了我家,用電腦一查,查出來了。這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小A說這是一種學名叫彼岸花的一種花,而且只開在陰陽交界的地方!!!我和她一聽都崩潰了,陰陽交界!

我的媽呀!那我現在是不是死了?還能見到家人嗎?家人會不會想我?然後哭得死去活來?越想越害怕,我不禁哭了,小A一看我哭了,自己也跟着哭了。媽媽一聽見我的哭聲,第一時間趕過來。看見兩個人都哭了,還以爲出了什麼大事。我和媽媽說了一下彼岸花的事情,又給媽媽指了指花,媽媽一看我指的那朵花,大笑起來說:“傻孩子,那怎麼會是岸花呢?那是玫瑰花!”我們兩個一看,傻眼了。我和小A相互對視一眼,隨即大笑起來。

現在想起那時的童年,是那樣充滿稚氣,充滿天真的回憶呀!童年雖小,煩惱卻少。以前不懂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直到上五年級了,快升六年級了,才懂得了要珍惜童年,珍惜童年的發現,回想起童年的發現,是那樣有趣,那樣奇妙。

童年的發現作文13

故事開始於傍晚的夕陽。

那是在七年前——我五歲的時候。有一次正是黃昏時分,我獨自趴在窗口上望着遠處的天空,思索着什麼。忽然,我的目光落在紅通通的夕陽上面,頓時,我的小腦瓜裏便出現了一個大大的問號——這時的太陽爲什麼是紅色的呢?我想了半天,還是百思不得其解,便去問媽媽。媽媽聽了我這個奇怪的問題後,逗我說:“那是因爲見了你害羞了呀!

”我聽了恍然大悟:原來太陽也有害羞的時候呀!

從那以後,我天天都在思考這個問題,想到了許多與他有聯繫的事物。

有一次,我想到了彩虹。啊!

彩虹!

我知道了彩虹的祕密嘍!

它跟太陽有些聯繫。它的七種顏色代表太陽的七張不同的面孔:紅色代表太陽害羞的臉;橙色代表它高興的臉;黃色代表它輕鬆的臉……一直到紫色代表它生氣的臉,正好把太陽的面部表情全部表現出來了。

“太好了,我知道了!

”我對這個答案非常滿意。

但在三年後,有一次在課堂上,老師講到了彩虹的`祕密。我清清楚楚地聽見老師說彩虹是下雨後太陽光照射在空氣中的小水珠上反射出來的光。我當時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聽到的竟是這樣一個答案,便決定回家問問媽媽。

回到家,我第一件事就是先把這件事告訴媽媽。沒想到媽媽聽後先是一陣前俯後仰的哈哈大笑,然後講了同老師講的一樣的結論。我這時才意識到我想錯了。

雖然我挺爲在腦海中隱藏三年之久的結論是錯誤的感到可惜,但我還是從這件事中總結出一個結論:任何發現都是要經過反覆觀察思考和聽取別人的意見來證實才是最可靠的。

童年的發現作文14

童年是純真,難忘的歲月,身處童年,我們每天都編織着美麗的故事。一隻昆蟲,一個玩具,一次發現,一場爭執...看起來微不足道,卻飽含着我們的快樂、夢想與追求,這次,我知道螞蟻爲什麼不會迷路了。

今天,我覺得實在是無聊,於是,我跑到了客廳,看起電視來,突然,我看見了一羣螞蟻,於是,我萌生了一種好奇心,看見螞蟻拿了幾顆大米飯,又回到了原來的家。

我覺得很奇怪,螞蟻不是人,它們怎麼會,怎麼可能找到自己的家呢!我的腦袋突然短路了,就是螞蟻弄懂,螞蟻是怎麼回家的呢?

於是,我翻閱了很多書本,終於,知道了螞蟻爲什麼不會迷路,原來啊,它走到哪兒,哪兒就會留下它的氣息,我半信半疑,不能確定。所以,我拿了一隻只螞蟻做實驗。

我把那一隻只螞蟻放在洞裏,然後在洞外一公里處的地方,準備了一根火腿腸,螞蟻迫不及待地爬了出來。我用毛巾把螞蟻留下的氣息抹掉,正如我所預料的,果然是那樣。哈哈,我恍然大悟。

四年級的`時候,老師講起了螞蟻爲什麼不會迷路,我想起了我二年級時的發現,咯咯地笑出了聲音。

老師大聲喊道:"你笑什麼?"

"我...我想起了自己小時候的一個很神奇的發現。"

老師火冒三丈,說:"老虎不發威,當我是病貓。"於是乎,老師讓我罰站了。

我懂得了,自己應該改變一種態度,是的,世界上偉大的發現往往會面臨別人的誤解。

童年的發現作文15

我小的時候,老師教我們學了一遍課文----,我對這一刻非常有興趣,因爲我想起了一個問題:小蝌蚪的媽媽怎麼是青蛙呢?他們兩個都不一樣呀!”

放學後,我飛快的跑上樓去問媽媽這個問題:“媽媽,小蝌蚪的媽媽怎麼會是青蛙呢?它們倆的樣子都不一樣呀!”

“恩…。。”媽媽想了一會便對我說:“小蝌蚪長大後就會變成青蛙嘛!”

“不是的,不是的!它們倆的顏色都不一樣呀!小蝌蚪的顏色是黑色的,青蛙的顏色是青色的,它怎麼會變成青蛙呢?再說了,它要是變成青蛙了,那它的顏色也是黑色的呀,要是這樣的話,它一定叫做黑蛙。”我強詞奪理的說到。

這時候,媽媽對我說:“小蝌蚪長大後,他就慢慢的。慢慢的變成青蛙呀。呵呵,傻孩子。”

這時,我聽了媽媽的話,我還不滿足。於是,我快速的跑到河裏捉了幾隻小蝌蚪和青蛙。回到家後,我拿着小刀把小蝌蚪和青蛙的肚子隔開,看看裏面的東西是不是跟青蛙裏面的東西一樣。可是,不一樣!於是,我絞盡腦汁的'想了起來。“呀,我終於想到了!”我高興萬分的說。

“哈哈,一定是魚非常餓,就找可都的皮吃,這樣蝌蚪的皮被魚吃了,就剩下了綠皮,小蝌蚪漸漸的長大了,以爲它吃的太多了,就撐出了兩條腿,尾巴又撐掉了。所以變成青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