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史記和資治通鑑

史記和資治通鑑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8W 次

導語:《史記》和《資治通鑑》是我國兩部非常著名的歷史著作,那麼兩者有什麼不同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史記和資治通鑑

《史記》是中國西漢時期的歷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史學名著,列“二十四史”之首,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開始一直到漢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三千年左右的歷史,被魯迅譽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也是古代最著名的典籍之一,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

資治通鑑》,簡稱“通鑑”,是北宋司馬光所主編的一本長篇編年體史書,共294卷,耗時19年。記載的歷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開始,一直到五代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年)徵淮南,計跨16個朝代,共1363年。它是中國最詳盡的編年體史書,在中國史書中有極重要的地位。

  《史記》

《史記》是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爲“二十四史”之首,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

《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勳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蹟,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後一篇爲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曆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

《史記》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其首創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爲後來歷代“正史”所傳承。《史記》還被認爲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劉向等人認爲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

  《資治通鑑》

《資治通鑑》(常簡作《通鑑》),由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19年完成。主要以時間爲綱,事件爲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徵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

在這部書裏,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鑑,宋神宗認爲此書“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爲鑑誡來加強統治,所以定名爲《資治通鑑》。《資治通鑑》全書294卷,約300多萬字,另有《考異》、《目錄》各三十卷。

《資治通鑑》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官修史書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