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讀三國史的妙處

讀三國史的妙處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W 次

即便對於職業讀書人而言,讀書也並非易事。各種形式的媒體過於發達,閱讀已被擠到了不甚重要的角落。也許正因爲此,對書的執着反而熾盛起來。在這種敘述中,讀書變成了一件意義重大的活動。書不能僅僅是書,必得負載重要的文化使命。因此閱讀也不能僅僅是閱讀,必得由此建設高貴的靈魂。這種想法大致說來算不得太錯,但未免讓亂翻書的人背上些沉重的負擔。

讀三國史的妙處

讀史書大概更爲困難,專業研究者自然得學會自如地驅遣史料,普通讀者也總期待從中悟出些治亂興亡之道。平心想想,這多少也有些目的先行。史書應該有很多種讀法。鉤稽歷史信息,建立歷史解釋固然是其中一種。不帶預設地進行文本細讀,甚至注入個人的生命體驗,也不失爲一種選擇。

《〈三國志〉講義》是大學本科通識課的講義,講授的對象是《三國志》。歷史書從來不缺乏讀者,尤其是三國時代的歷史。不過,書名已經擺明,這本書講述的重點不是三國曆史,而是作爲史部正史類一種的《三國志》。在引言中,作者關心《三國志》作者陳壽的生命歷程,談論陳壽的學術淵源和價值取向。作者提醒讀者,陳壽曾兩次經歷王朝的滅亡,他不但目睹了政治權力的推移,也參與着地理空間上的遷徙。這讓讀者把目光從歷史事件移向了史籍,以及書寫他們的人。理解作者與寫作,應該是接近書的第一步。

書中自有佳趣。這種趣味不在於評價,而在於理解。第六講《華佗無奈小蟲何》,講的是《魏志·方技傳》中的《華佗傳》。若論古代神醫之首,即便不能作爲唯一的候選人,華佗也極具競爭力。作者整理了傳中所載華佗所經手的所有病例,得到了一個有趣的發現。《華佗傳》所記載的16個病例中,只有7個患者獲救,另外9例,華佗只能作出判斷,卻無法施救。在“失敗”的案例中,華佗問診後,只是告知患者將在何時不治身亡。這個治癒率似乎有負“神醫”的美譽,不施搶救,似乎也有違現代醫學的規範。華佗的神醫之名從何而來?作者得出的答案是:對於古人來說,醫生的權威在於能作出正確的診斷。

對於這個答案,作者還舉了《左傳》中醫緩判斷晉景公“病入膏肓”的例子作爲呼應。晉景公夢到趙氏祖先化身的厲鬼,醒來十分疑懼,先請桑田巫斷吉凶。桑田巫說準了景公的夢境,並預言他活不到嘗新之禮。不久,景公病重,招來秦國名醫醫緩。在醫緩到來之前,景公已夢到自己的疾病化身爲兩個小兒,藏身於膏肓之間,這是藥力無法到達之處。醫緩的判斷與夢境相符,景公厚賜醫緩,送他離去。最後,景公果然如桑田巫所言,未能活到品嚐新麥之時,在死前,卻殺死了桑田巫。《左傳》的雙線敘事饒有趣味,醫生與巫師交替出現,二人預言相近,遭遇卻判然有別。醫生的形象有別於巫,他的判斷更值得尊敬。華佗與醫緩的故事反映出古人對醫生的認知——“神醫”之“神”未必在妙手回春,而在斷人死生。換言之,在古人的理解中,名醫優於普通醫生之處,在於他更理解疾病與生命,能預知生命的極限。這種解讀,似乎是人人意中所有,卻少見有人點破。仔細想想,這種心理,似乎依然隱隱徘徊在我們身邊。

華佗的例子是一條明線,書中也有暗線等待讀者發現。

第二講《吾將以時整理》講曹丕。敘述曹丕被立爲太子的過程,不能不觸及他登基後對待兄弟的態度。再往深處走,是曹魏對待宗室的策略及其歷史背景。在這裏,作者並未一路深入按追根溯源的路徑開始論證,而是話鋒一轉,戛然而止。過了一段,作者才重開話頭,提及裴注所引王沈《魏書》中曹丕對漢文帝的讚賞之辭。當時不少人認爲,面對漢初郡國異制、本弱於枝的困境,賈誼在對國家大勢的判斷上超邁漢文帝。曹丕卻以爲,賈誼籌劃國策,固然高明,卻無法與有聖賢之風的漢文帝相比。他讚美孝文帝有“大人之量”,並特別指出,當吳王劉濞使氣不來朝請時,文帝十分寬容,賜他几杖,免其朝覲。曹丕以爲,正是這種處理方式,使天下免於戰亂。

回到這一講的開頭。作者開篇即點出曹丕與曹植之間的兄弟之爭,這場爭執,流傳於雜談野記之中,難以迴避。曹丕、曹植之間的兄弟關係,只是這一講的明線。曹丕處理宗室關係的方式,以及他對漢文帝的推重,則是貫穿這一講的暗線。在對文帝與賈誼的褒貶之中,是否有曹丕的政治理想在其中,則有待讀者查閱史籍,繼續探索了。

作爲本科生的通識課講義,本書的`着力之處,在於展開《三國志》的畫卷。全書的敘述節奏張弛有致,材料和研究的穿插略無生硬之感。雖然選取的篇章有限,作者仍盡力將《三國志》中的一些重要人物都帶到。比如第三講談《魏書·明帝紀》,便將甄后與曹植的故事分別穿插其中,結構靈動,線索貫穿得連續而柔和。整本書娓娓道來,既無輕浮之處,也沒有過於嚴肅之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對《三國志》篇章的選取,全書一共十講,除了帝王傳記外,有兩篇皇后傳,一篇選自《方技》,一篇講烏桓,一篇《倭人傳》。這種選取方式,不只是“政治正確”地要將女性與周邊政權納入講述之中,更是視角的轉換和知識背景的體現。換言之,是在嘗試用一種與過去不同的方式閱讀《三國志》、講述三國的歷史。在通識課中做這樣的選讀,很見心思。

與讀者共讀一本書,也可以是一種呈現方式。在這本書中,作者不輕易給讀者結論,只是和讀者一起閱讀《三國志》,一起理解陳壽筆下的歷史。藉着作者的指點,讀者或有可能越過“演義”及其預設的價值觀,重新發現《三國志》的存在。最終,回到史籍中去,讀出自己的三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