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中國古代戲曲的演變

中國古代戲曲的演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8W 次

在宋朝以前戲劇還很不發達,漢代的俳優,唐代的“參軍戲”,無非是娛樂帝王貴族的滑稽表演而已,又與雜技、舞蹈等相結合,卻較少有表現社會生活的故事。北宋以來,古代城市開始走向多功能綜合的發展道路。宋朝的首都東京,隨着城坊制度變革,市場不再是官家特設的管理區域,城裏也不再劃分方形之“坊”,大街小巷縱橫,店鋪鱗次櫛比。那時東京人口構成中,經營工商業及其它服務行業的人口已經佔了十分之一。城市商業貿易繁榮,文化消費也昌盛了。宋雜劇興起,散落在城市的一些讀書人科舉不得意便爲藝伎填詞譜曲,甚至還親自參加演出,也就使得宋雜劇的藝術性大大提高。宋代的城鎮中表演雜劇的戲場叫“瓦子”,或稱“瓦舍”。《夢粱錄》中稱:“瓦舍者,謂其來時瓦合,去時瓦散之意,易聚易散也。”這是一個極形象的名稱,體現了城市平民大衆娛樂場所的特點。在瓦舍中的表演者則被稱爲“路歧人”。倘若是因陋就簡,當場賣藝,則被稱爲“作場”;而一些高級的劇場,設有布棚,又被稱爲“看棚”;倘若表演區域用欄杆隔起,向觀衆售票,又叫做“勾欄”。宋雜劇尚不正規,戲劇內容較蕪雜,其表演時分爲三部分:首先表演的是“豔段”,是雜劇開場前的加演部分,爲了招攬觀衆就先來一段說唱文學。再有一部分,稱爲“雜扮”,又名“雜旺”、“紐元子”、“技和”。這是雜劇的中間或末尾部分與劇情無關的穿插部分,多以滑稽逗笑取勝,常兼之雜耍、雜技、幻術等,甚至爲了吸引觀衆還散發糖果。而真正的戲劇部分纔是正雜劇。野史筆記《都城紀勝·瓦舍衆技》稱,雜劇內容“大抵全以故事世務爲滑稽,本是鑑戒,或隱爲諫諍而已”。《武林舊事》中,還記載兩個宋雜劇:一個是《急慢酸》,宋代市語稱讀書人爲“酸”,此雜劇講的是性子急與性子慢的不同性格兩個讀書人的故事。另一劇《眼藥酸》則是講一個賣眼藥的讀書人故事。對於這批藝人們所從事的越來越興盛的娛樂業,朝廷專門由教坊來管理。教坊本是宋朝統治機構掌管娛樂活動的機構,專門訓練一批藝人,或爲官府的重大慶典活動服務,或爲帝王公侯表演,以後隨着城市功能越來越擴大,教坊的文娛活動也更多地向市民開放了。宋代的統治者很看不起藝人,將藝人與妓女們同等看待,將他們都統一交教坊管理。宋朝南渡後,金、遼王朝佔據的北方廣大地區也產生了雜劇,但名稱叫做“院本”。名異而實同,其雜劇的戲劇結構與表演方法與宋雜劇相同。到南宋時期,從溫州又產生出南戲。那一帶地區人們能歌善舞,本來就在民間流傳一些有豐富故事情節的歌謠小曲,路歧人趁機將其改造後用雜劇形式表演,很受觀衆們歡迎。

中國古代戲曲的演變

中國的戲劇藝術最終形成是在元代。當時蒙古貴族統治中國,儒教文化受到很大打擊與踐踏,思想桎梏無形放鬆。此外,統治者重視手工業者,城市經濟畸形繁榮,市民階層進一步擴大。元朝不開科舉,儒士階層入仕無門,只能在官衙裏做一些文書工作,生活窮困潦倒,他們的思想也充滿對社會黑暗的反抗精神。這些破落士大夫們成了元雜劇的主要作者,也使得元雜劇的藝術性更臻於完美。元雜劇已經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戲劇藝術,其中剔除了宋雜劇中的“豔段”以及招攬觀衆的.“雜扮”部分,開始進一步刻畫社會人情,反映城市生活,戲劇情節也進一步加強。元雜劇除了劇情開始前的“楔子”外(也有劇目是放在兩折之間),一般分爲四折,而每一折相當現代話劇的一幕,每折之內則有十個左右的成套小曲,每個曲牌押同一音韻。譬如,《竇娥冤》第一折的“仙呂宮”,就有“點絳脣”、“混江龍”等九個曲牌。在元雜劇中,男主角被稱爲正末,女主角被稱爲正旦,其他角色則爲配角。一般只有正末與正旦演唱,其他配角只有對話與動作。對話也稱賓白,大都是散語或韻語,也有詩詞和順口溜,起到調節氣氛和鋪墊情節的作用。而演員的動作也稱“科泛”,有舞蹈稱“舞科”,悲泣稱“做悲科”等等,使劇情更生動,舞臺效果更明顯。因此,觀衆除了觀看錶演的故事情節外,還可欣賞各種曲調的演奏、歌唱及舞蹈表演。

大約在十三世紀至十四世紀初,是元雜劇的鼎盛時期,當時有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白樸,還有王實甫、楊顯之、高秀文等一大批在藝術上卓有成就的劇作者。傅惜華編著的《元代雜劇全目》一書,就記載了元代有作者姓名可考的劇本500個,無名氏劇本50餘個。這些劇作至今流傳的尚有160多個,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一筆巨大的藝術財富。元曲四大家之首的關漢卿一生創作了67部雜劇,現存18部。他的代表作《感天動地竇娥冤》,描寫一位善良婦女竇娥屈死,由此而感天動地“六月飛雪”的故事,揭露了貪官污吏及流氓惡霸猖獗的黑暗社會統治。後世著有《宋元戲曲考》的學術大師王國維稱讚此劇,“即列入世界大悲劇中,亦無愧色。而元雜劇的其它劇作《單刀會》、《西廂記》、《牆頭馬上》、《趙氏孤兒》等,直至今日仍是許多劇種的優秀傳統保留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