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史部 > 宋書 > 《宋書》卷二 本紀第二◎武帝中大綱

《宋書》卷二 本紀第二◎武帝中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W 次

  【原文】

《宋書》卷二 本紀第二◎武帝中

七年正月己未,振旅於京師,改授大將軍、揚州牧,給班劍二十人,本官悉如故,固辭。凡南北征伐戰亡者,並列上賻贈。屍喪未反,遣主帥迎接,致還本土。二月,盧循至番禺,爲孫季高所破,收餘衆南走。劉籓、孟懷玉斬徐道覆於始興。

晉自中興以來,治綱大弛,權門併兼,強弱相凌,百姓流離,不得保其產業。桓玄頗欲釐改,竟不能行。公既作輔,大示軌則,豪強肅然,遠近知禁。至是,會稽餘姚虞亮復藏匿亡命千餘人,公誅亮,免會稽內史司馬休之。

天子又申前命,公固辭。於是改授太尉、中書監,乃受命。奉送黃鉞,解冀州。交州刺史杜慧度斬盧循,傳首京師。先是,諸州郡所遣秀才、孝廉,多非其人,公表天子,申明舊制,依舊策試。

徵西將軍、荊州刺史道規疾患求歸。八年四月,改授豫州刺史,以後將軍、豫州刺史劉毅代之。毅與公俱舉大義,興復晉室,自謂京城、廣陵,功業足以相抗。雖權事推公,而心不服也。毅既有雄才大志,厚自矜許,朝士素望者多歸之。與尚書僕射謝混、丹陽尹郗僧施並深相結。及西鎮江陵,豫州舊府,多割以自隨,請僧施爲南蠻校尉。既知毅不能居下,終爲異端,密圖之。毅至西,稱疾篤,表求從弟兗州刺史籓以爲副貳,僞許焉。九月,籓入朝,公命收籓及謝混,並於獄賜死。自表討毅,又假黃鉞,率諸軍西征。以前鎮軍將軍司馬休之爲平西將軍、荊州刺史,兗州刺史道憐鎮丹徒,豫州刺史諸葛長民監太尉留府事,加太尉司馬,丹陽尹劉穆之建威將軍,配以實力。壬午,發自京師。遣參軍王鎮惡、龍驤將軍蒯恩前襲江陵。十月,鎮惡克江陵,毅及黨與皆伏誅。十一月己卯,公至江陵,下書曰:

夫去弊拯民,必存簡恕,舍網修綱,雖煩易理。江、荊凋殘,刑政多闕;頃年事故,綏撫未周。遂令百姓疲匱,歲月滋甚,財傷役困,慮不幸生。凋殘之餘,而不減舊,刻剝徵求,不循政道。宰蒞之司,或非良幹,未能菲躬儉,苟求盈給,積習生常,漸不知改。

近因戎役,來涉二州,踐境親民,愈見其瘼;思欲振其所急,恤其所苦。凡租稅調役,悉宜以見戶爲正。州郡縣屯田池塞,諸非軍國所資,利人守宰者,今一切除之。州郡縣吏,皆依尚書定製實戶置。臺調癸卯梓材,庚子皮毛,可悉停省,別量所出。巴陵均折度支,依舊兵運。原五歲刑已下,凡所質錄賊家餘口,亦悉原放。

以荊州十郡爲湘州,公乃進督,以西陽太守硃齡石爲益州刺史,率衆伐蜀。進公太傅、揚州牧,加羽葆鼓吹,班劍二十人。

九年二月乙丑,公至自江陵。初,諸葛長民貪淫驕橫,爲士民所患苦。公以其同大義,優容之。劉毅既誅,長民謂所親曰:“昔年醢彭越,今年誅韓信,禍其至矣。”將謀作亂。公克期至京邑,而每淹留不進,公卿以下頻日奉候於新亭,長民亦驟出。既而公輕舟密至,已還東府矣。長民到門,引前,卻人閒語,凡平生於長民所不盡者,皆與及之;長民甚說。已密命左右壯士丁旿等自幔後出,於坐拉焉。長民墜牀,又於地毆之,死於牀側。輿尸付廷尉;並誅其弟黎民。?午驍勇有氣力,時人爲之語曰:“勿跋扈,付丁旿。”

先是,山湖川澤,皆爲豪強所專,小民薪採漁釣,皆責稅直,至是禁斷之。時民居未一,公表曰:

臣聞先王制治,九土攸序;分境畫疆,各安其居;在昔盛世,人無遷業,故井田之制,三代以隆。秦革斯政,漢遂不改;富強兼併,於是爲弊。然九服弗擾,所託成舊,在漢西京,大遷田、景之族,以實關中,即以三輔爲鄉閭,不復系之於齊、楚。自永嘉播越,爰託淮、海,朝有匡復之算,民懷思本之心,經略之圖,日不暇給。是以寧民綏治,猶有未遑。及至大司馬桓溫,以民無定本,傷治爲深,庚戌土斷,以一其業。於時財阜國豐,實由於此。自茲迄今,彌歷年載,畫一之制,漸用頹弛。雜居流寓,閭伍弗修,王化所以未純,民瘼所以猶在。

臣荷重任,恥責實深,自非改調解張,無以濟治。夫人情滯常,難與慮始,所謂父母之邦以爲桑梓者,誠以生焉終焉,敬愛所託耳。今所居累世,墳壟成行,敬恭之誠,豈不與事而至。請準庚戌土斷之科,庶子本所弘,稍與事著。然後率之以仁義,鼓之以威武,超大江而跨黃河,撫九州而復舊土,則戀本之志,乃速由於當年,在始暫勤,要終所以能易。伏惟陛下,垂矜萬民,憐其所失,永懷《鴻雁》之詩,思隆中興之業。既委臣以國重,期臣以寧濟,若所啓合允,請付外施行。

於是依界土斷,唯徐、兗、青三州居晉陵者,不在斷例。諸流寓郡縣,多被並省。以公領鎮西將軍、豫州刺史。公固讓太傅、州牧及班劍,奉還黃鉞。七月,硃齡石平蜀,斬僞蜀王譙縱,傳首京師。九月,封公次子義真爲桂陽縣公,以賞平齊及定盧循也。天子重申前命,授公太傅、揚州牧,加羽葆、鼓吹、班劍二十人。將吏百餘敦勸,乃受羽葆、鼓吹、班劍,餘固辭。十年,息民簡役。築東府,起府舍。

平西將軍、荊州刺史司馬休之,宗室之重,又得江漢人心,公疑其有異志。而休之兄子譙王文思在京師,招集輕俠,公執文思送還休之,令自爲其所。休之表廢文思,並與公書陳謝。十一年正月,公收休之子文寶、兄子文祖,並於獄賜死。率衆軍西討,復加黃鉞,領荊州刺史。辛巳,發京師,以中軍將軍道憐監留府事。休之上表自陳曰:

臣聞運不常一,治亂代有,陽九既謝,圮終則泰。昔篡臣肆逆,皇綱絕紐。十世未改,鼎祚再隆。太尉臣諱威武明斷,首建義旗,除蕩元兇,皇居反正。布衣匹夫,匡復社稷,南剿盧循,北定廣固,千載以來,功無與等。由是四海歸美,朝野推崇。既位窮臺牧,權傾人主,不能以道處功,恃寵驕溢。自以酬賞既極,便情在無上;刑戮逆濫,政用暴苛。問鼎之跡日彰,人臣之禮頓缺。陛下四時膳御,觸事縣空,宮省供奉,十不一在。皇后寢疾之際,湯藥不周;手與家書,多所求告。皆是朝士共所聞見,莫不傷懷憤嘆,口不敢言。前揚州刺史元顯第五息法興,桓玄之釁,逃遠於外,王路既開,始得歸本。太傅之胤,絕而復興,凡在有懷,誰不感慶。諱吞噬之心,不避輕重,以法興聰敏明慧,必爲民望所歸;芳蘭既茂,內懷憎惡,乃妄扇異言,無罪即戮。大司馬臣德文及王妃公主,情計切逼,並狼狽請命,逆肆禍毒,誓不矜許,冤酷之痛,感動行路。自以地卑位重,荷恩崇大,乃以庶孽與德文嫡婚,致茲非偶,實由威逼。故衛將軍劉毅、右將軍劉籓、前將軍諸葛長民、尚書僕射謝混、南蠻校尉郗僧施,或盛勳德胤,令望在身,皆社稷輔弼,協贊所寄,無罪無辜,一旦夷滅。猜忍之性,終古所希。

臣自惟門戶衰破,賴之獲存,皇家所重,終古難匹。是以公私歸馮,事盡祗順。再授荊州,輒苦陳告。自以才弱位隆,不宜久荷分陝,屢求解任,必不見聽。前經攜侍老母,半傢俱西,凡諸子侄,悉留京輦。臣兄子譙王文思,雖年少常人,粗免咎悔,性好交遊,未知防遠,羣醜交構,爲其風聲。諱遂翦戮人士,遠送文思。臣順其此旨,表送章節,請廢文思,改襲大宗,遣息文寶送女東歸。自謂推誠奉順,理不過此。豈意諱包藏禍心,遂見討伐,加惡文思,構生罪釁。羣小之言,遠近噂?沓,而臣純愚,暗信必謂不然。尋臣府司馬張茂度狼狽東歸,南平太守檀範之復以此月三日委郡叛逆,尋有審問,東軍已上。諱今此舉,非有怨憎,正以臣王室之幹,位居籓嶽,時賢既盡,唯臣獨存,規以翦滅,成其篡殺。鎮北將軍臣宗之、青州刺史臣敬宣,並是諱所深忌憚,欲以次除蕩,然後傾移天日,於事可易。

今荊、雍義徒,不召而集,子來之衆,其會如林,豈臣無德所能綏致?蓋七廟之靈,理貫幽顯,輒授文思振武將軍、南郡太守,宗之子竟陵太守魯軌進號輔國將軍。臣今與宗之親御大衆,出據江津,案甲抗威,隨宜應赴。今絳旗所指,唯諱兄弟父子而已。須克蕩寇逆,尋續馳聞。由臣輕弱,致諱凌橫,上慚俯愧,無以厝顏。

休之府錄事參軍韓延之,故吏也,有幹用才能。公未至江陵,密使與之書曰:“文思事源,遠近所知,去秋遣康之送還司馬軍者,推至公之極也。而了不遜愧,又無表疏,文思經正不反,此是天地之不容。吾受命西討,止其父子而已。彼土僑舊,爲所驅逼,一無所問。往年郗僧施、謝邵、任集之等,交構積歲,專爲劉毅謀主,所以至此。卿等諸人,一時逼迫,本無纖釁。吾處懷期物,自有由來。今在近路,正是諸人歸身之日。若大軍登道,交鋒接刃,蘭艾吾誠不分,故具示意,並同懷諸人。”延之報曰:

承親率戎馬,遠履西畿,闔境士庶,莫不蒨駭。何者?莫知師出之名故也。今辱來疏,始知以譙王前事,良增嘆息。司馬平西體國忠貞,款愛待物,當於古人中求耳。以君公有匡復之勳,家國蒙賴,推德委誠,每事詢仰。譙王往以微事見劾,猶自表遜位;況以大過而當默然邪!但康之前言有所不盡,故重使胡道諮白所懷。道未及反,已奏表廢之,所不盡者命耳。推寄相與之懷,正當如此?有何不可,便興兵戈。自義旗秉權以來,四方方伯,誰敢不先相諮疇,而徑表天子邪?譙王爲宰相所責,又表廢之,經正何歸,表使何因,可謂“欲加之罪,其無辭乎”!

劉諱足下,海內之人,誰不見足下此心,而復欲欺誑國士!天地所不容,在彼不在此矣。來示言“處懷期物,自有由來”。今伐人之君,啖人以利,真可謂“處懷期物,自有由來”者矣。劉籓死於閭闔之內;諸葛斃於左右之手;甘言詫方伯,襲之以輕兵,遂使席上靡款懷之士,閫外無自信諸侯,以是爲得算,良可恥也。貴府將佐及朝廷賢德,寄性命以過日,心企太平久矣。吾誠鄙劣,嘗聞道於君子。以平西之至德,寧可無授命之臣乎!未能自投虎口,比跡郗、任之徒明矣。假令天長喪亂,九流渾濁,當與臧洪遊於地下,不復多言。

公視書嘆息,以示諸佐曰:“事人當如此。”三月,軍次江陵。初,雍州刺史魯宗之常慮不爲公所容,與休之相結,至是率其子竟陵太守軌會於江陵。江夏太守劉虔之邀之,軍敗見殺。公命彭城內史徐逵之、參軍王允之出江夏口,復爲軌所敗,並沒。時公軍泊馬頭,即日率衆軍濟江,躬督諸將登岸,莫不奮踊爭先。休之衆潰,與軌等奔襄陽。江陵平,加領南蠻校尉。

將拜,值四廢日,佐史鄭鮮之、褚叔度、王弘、傅亮白遷日,不許。下書曰:“此州積弊,事故相仍,民疲田蕪,杼軸空匱。加以舊章乖昧,事役頻苦,童耄奪養,老稚服戎,空戶從役,或越紼應召,每永懷民瘼,宵分忘寢,誠宜蠲除苛政,弘茲簡惠。庶令凋風弊政,與事而新,寧一之化,成於期月。荊、雍二州,西局、蠻府吏及軍人年十二以還,六十以上,及扶養孤幼,單丁大艱,悉仰遣之。窮獨不能存者,給其長賑。府州久勤將吏,依勞銓序;併除今年租稅。”

四月,公復率衆進討,至襄陽,休之奔羌。天子復重申前命,授太傅、揚州牧,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加前部羽葆、鼓吹,置左右長史、司馬、從事中郎四人。封公第三子義隆爲北彭城縣公。以中軍將軍道憐爲荊州刺史。八月甲子,公至自江陵,奉還黃鉞,固辭太傅、州牧、前部羽葆、鼓吹,其餘受命。朝議以公道尊勳重,不宜復施敬護軍,既加殊禮,奏事不復稱名,以世子爲兗州刺史。

十二年正月,詔公依舊闢士,加領平北將軍、兗州刺史。增都督南秦,凡二十二州。公以平北文武寡少,不宜別置,於是罷平北府,以並大府,以世子爲豫州刺史。三月,加公中外大都督。

初,公平齊,仍有定關、洛之意,值盧循侵逼,故其事不諧。荊、雍既平,方謀外略。會羌主姚興死,子泓立,兄弟相殺,關中擾亂,公乃戒嚴北討。加領徵西將軍、司豫二州刺史。以世子爲徐、兗二州刺史。下書曰:“吾倡大義,首自本州,克復皇祚,遂建勳烈。外夷勍敵,內清奸宄,皆邦人州黨竭誠盡力之效也。情若風霜,義貫金石。今當奉辭西旆,有事關、河,弱嗣叨蒙,復忝今授,情事纏綿,可謂深矣。頃軍國務殷,刑辟未息。眷言懷之,能不多嘆。其犯罪五歲以還,可一原遣。文武勞滿未蒙榮轉者,便隨班序報。”

公受中外都督及司州,並辭大司馬琅邪王禮敬,朝議從之。公欲以義聲懷遠,奉琅邪王北伐。五月,羌僞黃門侍郎尹衝率兄弟歸順。又加公北雍州刺史,前部羽葆、鼓吹,增班劍爲四十人,解中書監。八月丁巳,率大衆發京師。以世子爲中軍將軍,監太尉留府事。尚書右僕射劉穆之爲左僕射,領監軍、中軍二府軍司,入居東府,總攝內外。九月,公次於彭城,加領徐州刺史。

先是,遣冠軍將軍檀道濟、龍驤將軍王鎮惡步向許、洛,羌緣道屯守,皆望風降服。僞兗州刺史韋華先據倉垣,亦率衆歸順。公又遣北兗刺史王仲德先以水軍入河。仲德破索虜於東郡涼城,進平滑臺。十月,衆軍至洛陽,圍金墉。泓弟僞平南將軍洸請降,送於京師,修復晉五陵,置守衛。天子詔曰:

夫嵩、岱配極,則乾道增輝;籓嶽作屏,則帝王成務。是以夏、殷資昆、彭之伯,有周倚齊、晉之輔。鑑諸前典,儀刑萬代,翼治扶危,靡不由此。

太尉公命世天縱,齊聖廣淵,明燭四方,道光宇宙。爰自囗囗初迪,則投勤王國,妖蝥孔熾,則功存社稷。固以四維是荷,萬邦攸賴者矣。暨桓玄僭逆,傾蕩四海。公深秉大節,靈武霆震,弘濟朕躬,再造王室。每惟勳德,銘於厥心,遂北清海、岱,南夷百越,荊、雍稽服,庸、氓順軌,克黜方難,式遏寇虐。及阿衡王猷,班序內外,仰興絕風,傍嗣逸業。秉禮以整俗,遵王以垂訓,聲教遠被,無思不洽。爰暨木居海處之酋,被髮雕題之長,莫不忘其陋險,九譯來庭,此蓋播諸徽策,靡究其詳者也。曩者永嘉不綱,諸夏幅裂,終古帝居,淪胥戎虜,永言園陵,率土同慕。公明發遐慨,撫機電徵,親董侯伯,棱威致討。旗旝首塗,則八表響震;偏師先路,則多壘雲徹。舊都載清,五陵復禮,百城屈膝,千落影從。自篇籍所載,生民以來,勳德懋功,未有若此之盛者也。

昔周、呂佐睿聖之主,因三分之形,把旄仗鉞,一時指麾,皆大啓疆宇,跨州兼國。其在桓、文,方茲尤儉,然亦顯被寵章,光錫殊品。況乃獨絕百代,顧邈前烈者哉!朕每弘鑑古訓,思遵令圖。以公深秉衝挹,用闕大禮,天人引領,於茲歷載。況今禹跡齊軌,九隩同文,司勳抗策,普天增佇。遂公高挹,大愆國章。三靈眷屬,朕實祗懼。便宜顯答羣望,允崇盛典。其進位相國,總百揆,揚州牧,封十郡爲宋公,備九錫之禮,加璽綬、遠遊冠,位在諸侯王上,加相國綠綟綬。

策曰:

朕以寡昧,仰贊洪基,夷羿乘釁,蕩覆王室,越在南鄙,遷於九江。宗祀絕饗,人神無位,提挈羣兇,寄命江滸。則我祖宗之業,奄墜於地,七百之祚,翦焉既傾,若涉淵海,罔知攸濟。天未絕晉,誕育英輔,振厥弛維,再造區宇,興亡繼絕,俾昏作明。元勳至德,朕實賴焉。今將授公典策,其敬聽朕命:

乃者桓玄肆僭,滔天泯夏,拔本塞源,顛倒六位,庶僚俯眉,四方莫恤。公精貫朝日,氣凌霄漢,奮其靈武,大殲羣慝,克復皇邑,奉帝歆神。此公之大節,始於勤王者也。授律羣后,溯流長騖,薄伐崢嶸,獻捷南郢,大憝折首,羣逆畢夷,三光旋採,舊物反正。此又公之功也。出籓入輔,弘茲保弼,阜財利用,繁殖生民,編戶歲滋,疆宇日啓,導德明刑,四境有截。此又公之功也。鮮卑負衆,僭盜三齊,狼噬冀、青,虔劉沂、岱,介恃遐阻,仍爲邊毒。公搜乘秣駟,夐入遠疆,衝櫓四臨,萬雉俱潰,竊號之虜,顯戮司寇,拓土三千,申威龍漠。此又公之功也。盧循妖兇,伺隙五嶺,乘虛肆逆,侵覆江、豫,旍拂寰內,矢及王城,朝野喪沮,莫有固志,家獻徙卜之計,國議遷都之規。公乘轅南濟,義形於色,嶷然內湛,視險若夷,攄略運奇,英謨不世,狡寇窮恤,喪旗宵遁,俾我畿甸,拯於將墜。此又公之功也。追奔逐北,揚旌江濆,偏旅浮海,指日遄至。番禺之功,俘級萬數,左裏之捷,魚潰鳥散。元兇遠迸,傳首萬里,海南肅清,荒服來款。此又公之功也。劉毅叛渙,負釁西夏,凌上罔主,志肆奸暴,附麗協黨,扇蕩王畿。公御軌以刑,消之不日,倉兕電溯,神兵風掃,罪人斯得,荊、衡清晏。此又公之功也。譙縱怙亂,寇竊一隅,王化阻閡,三巴淪溺。公指命偏師,授以良圖,凌波浮湍,致屆井絡,僭豎伏釒質,樑、岷草偃。此又公之功也。馬休、魯宗,阻兵內侮,驅率二方,連旗稱亂。公投袂星言,研其上略,江津之師,勢逾風電,回旆沔川,實繁震懾,二叛奔迸,荊、雍來蘇,玄澤浸育,溫風潛被。此又公之功也。永嘉不競,四夷擅華,五都幅裂,山陵幽辱,祖宗懷沒世之憤,遺氓有匪風之思。公遠齊伊宰納隍之仁,近同小白滅亡之恥,鞠旅陳師,赫然大號,公命羣帥,北徇司、兗。許、鄭風靡,鞏、洛載清,僞牧逆籓,交臂請罪,百年榛穢,一朝掃濟。此又公之功也。

公有康宇內之勳,重之以明德。爰初發跡,則奇謨冠古,電擊強妖,則鋒無前對,聿寧東畿,大造黔首。若乃草昧經綸,化融於歲計,扶危靜亂,道固於苞桑。辯方正位,納之軌度,蠲削煩苛,較若畫一,淳風美化,盈塞宇宙。是以絕域獻琛,遐夷納貢,王略所宣,九服率從。雖文命之東漸西被,咎繇之邁於種德,何以尚茲。朕聞先王之宰世也,庸勳尊賢,建侯胙土,褒以寵章,崇其徽物,所以協輔皇家,永隆籓屏。故曲阜光啓,遂荒徐宅,營丘表海,四履有聞。其在襄王,亦賴匡霸,又命晉文,備物光錫。惟公道冠前烈,勳高振古,而殊典未加,朕甚懵焉。今進授相國,以徐州之彭城沛蘭陵下邳淮陽山陽廣陵、兗州之高平魯泰山十郡,封公爲宋公。錫茲玄土,苴以白茅,爰定爾居,用建冢社。昔晉、鄭啓籓,入作卿士,周、邵保傅,出總二南,內外之重,公實兼之。命使持節、太尉、尚書左僕射、晉寧縣五等男湛授相國印綬,宋公璽紱,使持節、兼司空、散騎常侍、尚書、陽遂鄉侯泰授宋公茅土,金虎符第一至第五左,竹使符第一至第十左。相國位無不總,禮絕朝班,居常之名,宜與事革。其以相國總百揆,去“錄尚書”之號。上送所假節、侍中、中外都督、太傅太尉印綬,豫章公印策。進揚州牧,領徵西將軍、司豫北徐雍四州刺史如故。

公紀綱禮度,萬國是式,秉介蹈方,罔有遷志。是以錫公大輅、戎輅各一,玄牡二駟。公抑末敦本,務農重積,采蘩實殷,稼穡惟阜。是用錫公兗冕之服,赤舄副焉。公閒邪納正,移風改俗,陶鈞品物,如樂之和。是用錫公軒縣之樂,六佾之舞。公宣美王化,導揚休風,華夷企踵,遠人胥萃。是用錫公硃戶以居,公官方任能,網羅幽滯,九皋辭野,髦士盈朝。是用錫公納陛以登,公當軸處中,率下以義,式遏寇仇,清除苛慝,是用錫公虎賁之士三百人。公明罰恤刑,庶獄詳允,放命幹紀,罔有攸縱。是用錫公鈇、鉞各一。公龍驤鳳矯,咫尺八紱,括囊四海,折衝無外。是用錫公彤弓一,彤矢百,盧弓十,盧矢千。公溫恭孝思,致虔禋祀,忠肅之志,儀刑萬方。是用錫公秬鬯一卣,圭瓚副焉。宋國置丞相以下,一遵舊儀。欽哉!其祗服往命,茂對天休,簡恤庶邦,敬敷顯德,以終我高祖之嘉命。

置宋國侍中、黃門侍郎、尚書左丞、相,隨大使奉迎。桴罕虜乞佛熾盤遣使詣公求效力討羌,拜平西將軍、河南公。

十三年正月,公以舟師進討,留彭城公義隆鎮彭城。軍次留城,經張良廟,令曰:“夫盛德不泯,義在祀典,微管之嘆,撫事彌深。張子房道亞黃中,照鄰殆庶,風雲言感,蔚爲帝師,大拯橫流,夷項定漢,固以參軌伊、望,冠德如仁。若乃神交圯上,道契商洛,顯晦之間,窈然難究,源流淵浩,莫測其端矣。塗次舊沛,佇駕留城,靈廟荒殘,遺象陳昧,撫跡懷人,慨然永嘆。過大梁者,或佇想於夷門;遊九原者,亦流連於隨會。可改構榱桷,修飾丹青,?蘩行潦,以時致薦。以紓懷古之情,用存不刊之烈。”天子追贈公祖爲太常,父爲左光祿大夫,讓不受。

二月,冠軍將軍檀道濟等次潼關。三月庚辰,大軍入河。索虜步騎十萬,營據河津。公命諸軍濟河擊破之。公至洛陽。七月,至陝城。龍驤將軍王鎮惡伐木爲舟,自河浮渭。八月,扶風太守沈田子大破姚泓於藍田。王鎮惡克長安,生擒泓。九月,公至長安。長安豐稔,帑藏盈積。公先收其彝器、渾儀、土圭之屬,獻於京師;其餘珍寶珠玉,以班賜將帥。執送姚泓,斬於建康市。謁漢高帝陵,大會文武於未央殿。

十月,天子詔曰:

朕聞先王之蒞天下也,上則大寶以尊德,下則建侯以褒功。是以成勳告就,文命有玄圭之錫,四海來王,姬旦饗龜、蒙之封。夫翼聖宣績,輔德弘猷,禮窮元賞,寵章希世,況明保沖昧,獨運陶鈞者哉!

朕以不德,遭家多難,雲雷作屯,夷羿竊命,失位京邑,遂播蠻荊,艱難卑約,制命兇醜。相國宋公,天縱睿聖,命世應期,誠貫三靈,大節宏發。拯朕躬於巢幕,回靈命於已崩,固已道窮北面,暉格八表者矣。及外積全國之勳,內累戡黎之伐,芟夷強妖之始,蘊崇奸猾之源,顯仁藏用之道,六府孔修之績,莫不雲行雨施,能事必舉,諒已方軌於三、五,不容於典策者焉。自永嘉喪師,綿逾十紀,五都分崩,然正朔時暨;唯三秦懸隔,未之暫賓。至令羌虜襲亂,淫虐三世,資百二之易守,恃函谷之可關,廟算韜略,不謀之日久矣。公命世撫運,闡曜威靈,內研諸侯之慮,外致上天之罰。故能倉兕甫訓,則許、鄭風偃;鉦鉞未指,則瀍、洛霧披。俾舊闕之陽,復集萬國之軫,東京父老,重睹司隸之章。俾朕負扆高拱,而保大洪烈。是用遠鑑前典,延即羣謀,敬授殊錫,光啓疆宇。乘馬之制,有陋舊章。徽稱之美,未窮上爵。豈足以顯報懋功,允塞民望;籓輔王畿,長轡六合者乎!實以公每秉謙德,卑不可逾,難進之道,以寵爲戚。是故降損盛制,且有後命也。自茲迄今,洪勳彌劭,棱威九河,魏、趙底服,回轅崤、潼,連城冰泮。遂長驅灞滻、懸旌龍門,逆虜姚泓,繫頸就擒。百稔梗穢,滌於崇朝;祖宗遺憤,雪於一旦。涉禹之跡,方行天下,至於海外,罔有不服。功固萬世,其寧惟永,豈金石《雅頌》所能讚揚,實可以告於神明,勒銘嵩、岱者已。

朕又聞之,周道方遠,則摐甗鳴岐,二南播德,則麟騶呈瑞。自公大號初發,爰暨告成,靈祥炳煥,不可勝紀,豈伊素雉遠至,嘉禾近歸而已哉!朕每仰鑑玄應,俯察人謀,進惟道勳,退惟國典,豈得遂公衝挹,而久蘊盛策。便宜敬行大禮,允副幽顯之望。其進宋公爵爲王,以徐州之海陵、東安、北琅邪、北東莞、北東海、北譙、北樑、豫州之汝南、北潁川、北南頓凡十郡,益宋國。其相國、揚州牧、領徵西將軍、司豫北徐雍四州刺史如故。

十一月,前將軍劉穆之卒,以左司馬徐羨之代掌留任。大事昔所決於穆之者,皆悉以諮。公欲息駕長安,經略趙、魏,會穆之卒,乃歸。十二月庚子,發自長安,以桂陽公義真爲安西將軍、雍州刺史,留腹心將佐以輔之。閏月,公自洛入河,開汴渠以歸。

十四年正月壬戌,公至彭城,解嚴息甲。以輔國將軍劉遵考爲幷州刺史,領河東太守,鎮蒲阪。公解司州,領徐、冀二州刺史,固讓進爵。六月,受相國宋公九錫之命。令曰:“孤以寡薄,負荷殊重,守位奉籓,危溢是懼。朝恩隆泰,委美推功,遂方軌齊、晉,擬議國典。雖亮誠守分,十稔於今,而成命弗回,百辟胥暨內外庶僚,敦勉周至。籍運來之功,參休明之跡,乘菲薄之資,同盛德之事,監寐永言,未知攸託。隆祚之始,思覃斯慶,其赦國內殊死以下,今月二十三日昧爽以前,悉皆原宥。鰥寡孤獨不能自存者,人賜粟五斛。府州刑罪,亦同蕩然。其餘詳依舊準。”詔崇豫章公太夫人爲宋公太妃,世子爲中軍將軍,副貳相國府。以太尉軍諮祭酒孔季恭爲宋國尚書令,青州刺史檀祗爲領軍將軍,相國左長史王弘爲尚書僕射。其餘百官悉依天朝之制。又詔宋國所封十郡之外,悉得除用。

先是,安西中兵參軍沈田子殺安西司馬王鎮惡,諸將軍復殺安西長史王修,關中亂。十月,公遣右將軍硃齡石代安西將軍桂陽公義真爲雍州刺史。義真既還,爲佛佛虜所追,大敗,僅以身免。諸將帥及齡石並沒。領軍檀祗卒,以中軍司馬檀道濟爲中領軍。十二月,天子崩,大司馬琅邪王即帝位。

元熙元年正月,詔遣大使徵公入輔。又申前命,進公爵爲王。以徐州之海陵東海北譙北樑、豫州之新蔡、兗州之北陳留、司州之陳郡汝南潁川滎陽十郡,增宋國。七月,乃受命,赦國內五歲刑以下。遷都壽陽。以尚書劉懷慎爲北徐州刺史,鎮彭城。九月,解揚州。十二月,天子命王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蹕,乘金根車,駕六馬,備五時副車,置旄頭雲罕,樂舞八佾,設鍾虡宮縣。進王太妃爲太后,王妃爲王后,世子爲太子,王子、王孫爵命之號,一如舊儀。

二年四月,徵王入輔。六月,至京師。晉帝禪位於王,詔曰:

夫天造草昧,樹之司牧,所以陶鈞三極,統天施化。故大道之行,選賢與能,隆替無常期,禪代非一族,貫之百王,由來尚矣。晉道陵遲,仍世多故,爰暨元興,禍難既積,至三光貿位,冠履易所,安皇播越,宗祀墮泯,則我宣元之祚,永墜於地,顧瞻區域,翦焉已傾。相國宋王,天縱聖德,靈武秀世,一匡頹運,再造區夏,固以興滅繼絕,舟航淪溺矣。若夫仰在璇璣,旁穆七政,薄伐不庭,開復疆宇。遂乃三俘僞主,開滌五都,雕顏卉服之鄉,龍荒朔漠之長,莫不回首朝陽,沐浴玄澤。故四靈效瑞,川嶽啓圖,嘉祥雜遝,休應炳著,玄象表革命之期,華裔注樂推之願。代德之符,著乎幽顯,瞻烏爰止,允集明哲,夫豈延康有歸,鹹熙告謝而已哉!

昔火德既微,魏祖底績,黃運不競,三後肆勤。故天之歷數,實有攸在。朕雖庸闇,昧於大道,永鑑廢興,爲日已久。念四代之高義,稽天人之至望,予其遜位別宮,歸禪於宋,一依唐虞、漢魏故事。

詔草既成,送呈天子使書之,天子即便操筆,謂左右曰:“桓玄之時,天命已改,重爲劉公所延,將二十載。今日之事,本所甘心。”甲子,策曰:

諮爾宋王:夫玄古權輿,悠哉邈矣,其詳靡得而聞。爰自書契,降逮三、五,莫不以上聖君四海,止戈定大業。然則帝王者,宰物之通器;君道者,天下之至公。昔在上葉,深鑑茲道,是以天祿既終,唐、虞弗得傳其嗣;符命來格,舜、禹不獲全其謙。所以經緯三才,澄序彝化,作範振古,垂風萬葉,莫尚於茲。自是厥後,歷代彌劭,漢既嗣德於放勳,魏亦方軌於重華。諒以協謀乎人鬼,而以百姓爲心者也。

昔我祖宗欽明,辰居其極,而明晦代序,盈虧有期。翦商兆禍,非唯一世,曾是弗克,矧伊在今,天之所廢,有自來矣。惟王體上聖之姿,苞二儀之德,明齊日月,道合四時。乃者社稷傾覆,王拯而存之;中原蕪梗,又濟而復之。自負固不賓,幹紀放命,肆逆滔天,竊據萬里。靡不潤之以風雨,震之以雷霆。九伐之道既敷,八法之化自理。豈伊博施於民,濟斯黔庶;固以義洽四海,道威八荒者矣。至於上天垂象,四靈效徵,圖讖之文既明,人神之望已改;百工歌於朝,庶民頌於野,億兆抃踊,傾佇惟新。自非百姓樂推,天命攸集,豈伊在予,所得獨專!是用仰祗皇靈,俯順羣議,敬禪神器,授帝位於爾躬。大祚告窮,天祿永終。於戲!王其允執其中,敬遵典訓,副率土之嘉願,恢洪業於無窮,時膺休祐,以答三靈之眷望。

又璽書曰:

蓋聞天生蒸民,樹之以君。帝皇寄世,實公四海。崇替繫於勳德,升降存乎其人。故有國必亡,卜年著其數;代謝無常,聖哲握其符。昔在上世,三聖系軌,疇諮四嶽,以弘揖讓,惟先王之有作,永垂範於無窮。及劉氏致禪,實堯是法;有魏告終,亦憲茲典。我世祖所以撫歸運而順人事,乘利見而定天保者也。而道不常泰,戎夷亂華,喪我洛食,蹙國江表,仍遘否運,淪沒相因,逮於元興,遂傾宗祀。幸賴神武光天,大節宏發,匡復我社稷,重造我國家。惟王聖德欽明,則天光大,應期誕載,明保王室。內紓國難,外播宏略,誅大憝於漢陽,逋僭盜於沂渚,澄氛西岷,肅清南越,再靜江、湘,拓定樊、沔。若乃永懷區宇,思一聲教,王師首路,則伊、洛澄流;棱威崤、潼,則華嶽褰靄,僞酋銜璧,咸陽即序。雖彝器所銘,詩書所詠,庸勳之盛,莫之與二也。遂偃武修文,誕敷德政,八統以馭萬民,九職以刑邦國,思兼三王,以施四事。故能信著幽顯,義感殊方。自歷世所賓,舟車所暨,靡不謳歌仁德,抃舞來庭。

朕每敬惟道勳,永察符運,天之歷數,實在爾躬。是以五緯升度,屢示除舊之跡;三光協數,必昭布新之祥。圖讖禎瑞,皎然斯在。加以龍顏英特,天授殊姿,君人之表,煥如日月。傳稱“惟天爲大,惟堯則之。”《詩》雲:“有命自天,命此文王。”夫“或躍在淵”者,終以饗九五之位;“勳格天地”者,必膺大寶之業。昔土德告沴,傳祚於我有晉;今歷運改卜,永終於茲,亦以金德而傳於宋。仰四代之休義,鑑明昏之定期,詢於羣公,爰逮庶尹,鹹曰休哉,罔違朕志。今遣使持節、兼太保、散騎常侍、光祿大夫澹,兼太尉、尚書宣範奉皇帝璽綬,受終之禮,一如唐虞、漢魏故事。王其允答人神,君臨萬國,時膺靈祉,酬於上天之眷命。

王奉表陳讓,晉帝已遜琅邪王第,表不獲通。於是陳留王虔嗣等二百七十人,及宋臺羣臣,並上表勸進,上猶不許。太史令駱達陳天文符瑞數十條,羣臣又固請,王乃從之。

宋書》 南朝梁·沈約

  【譯文】

七年正月己未,在京城訓練部隊。改授豫章豔公爲大將軍、蕩叢牧,賜給儀仗二十人,原職都照舊,堅決推辭。凡在南北征伐中陣亡者都列上名冊給予賞賜追贈.靈柩沒有運回的,派主帥迎接,送回本地。

二月,盧遁到達蚤旦,被噩季直打敗,收集殘部南逃。型蓬、盂檀王在始裏斬殺途塑。

置勃白中興以來,法紀鬆弛,權門互相兼併,以強凌弱,百姓流離失所,不能保住家業。擔玄很想改變,最終不能實行。豫章郡公輔政之後,嚴立法紀,豪強有所收斂,不敢恣意妄爲。到這時會稽餘姚人虞亮又藏匿亡命之徒一千多人。豫章郡公殺了虞壺,免去童稽內史司馬休之之職。

天子又重申從前的命令,豫章郡公堅決推辭。於是改授爲太尉、中書監,方接受任命。呈送黃鈸,解除冀州刺史職位。

袞州刺史杜慧度斬殺盧彊,將其首級送到京城。

在這以前各州郡所派遣的秀才、孝廉,多不是合適的人,豫章郡公上奏天子,重申舊制,照舊舉行策試。

徵西將軍、趔業刺史道擔因病請求返回,八年四月,改授爲邀州刺史,以後將軍、豫州刺史劉塹接替他。型塹和速童登公一起發起義舉,復興置窒,自認爲基撼、廣墮之功,功業足以相比。雖然權且推尊豫章郡公,而內心卻不服氣.劉毅既有雄才大志,自己極力誇耀,朝廷官員中素來有名望者多歸附他。和尚書僕射謝混、丹陽尹郗僧施都有深交。等到鎮守江陵,豫州舊日府屬,多割取跟隨自己,請求僧施擔任南蠻校尉。豫章郡公知道劉毅不會甘居人下,最終會與己對立,打算祕密除掉他。劉毅到達西部,假託病重,上奏表請求堂弟兗州刺史劉藩作爲自己的副手,朝廷僞作答應。九月,劉藩入朝,豫章郡公命令逮捕劉藩和謝混,並在獄中賜死。豫章郡公自己上奏表討伐劉毅.又賜予黃蛾,率各軍西征。任命前鎮軍將軍司馬休之爲平西將軍、荊州刺史,兗州刺史道憐鎮守丹徒,豫州刺史諸葛長民統領太尉留守府事務,加授太尉司馬、丹陽尹劉穆之爲建威將軍,配備兵力。壬午,從京城出發.派遣參軍王鎮惡、龍驤將軍蒯恩任前鋒襲擊江陵。十月,鎮惡攻克江陵,劉毅及其黨羽都受死刑.

十一月己卯,豫章郡公到達江陵,發佈命令說:去除弊政拯救民衆,在於簡要寬恕,捨棄細節而抓綱目,雖然麻煩而容易治理.江州、荊州凋敝殘破,刑罰政令多有闕失,近年變故多,安撫不周到。致使百姓疲勞窮困,與日俱增,財物受損勞役困苦,痛不欲生.凋敝殘破之後,而不減輕賦稅,盤剝徵取,不遵循施政之道。主管官員,有的不是良才,不能節儉,衹求錢財,習以爲常,不知改變。

近來因爲軍事,來到川,踏上州境親對民衆,愈加見到他們的疾苦,思慮要拯救他們的急難,撫卹他們的痛苦。凡是租稅勞役,都應以現有戶爲標準。州郡縣的屯田園池關,所有不是軍隊國家所依賴,利益落入郡守縣令手中的,現全部罷除。州郡縣的吏員,都依照尚書規定的實際戶敷設置。朝廷徵調的癸卯梓材,庚子皮毛,可全部停止,另外酌量交納土產。巴陵都折算統計,依舊運輸軍糧。五年徒刑以下的罪犯免刑。凡作爲人質抵押的賊寇家庭其餘的人,也全部寬恕釋放。以荊州十郡設置湘州,豫章郡公於是增加督察區域。任命西陽太守朱齡石爲益州刺史,率領部衆征伐蜀地。升豫章郡公爲太傅、揚州牧,加授羽葆鼓吹,班劍二十人。

九年二月乙丑,豫章郡公從江陵返回。當初諸葛長民貪婪驕橫,爲官吏百姓所怨恨,豫章郡公因他一同興起義舉,寬容他。劉毅被殺後,長民對親近的人說:“去年剁彭越,今年殺韓信,禍殃就要到來了。”將要密謀作亂。豫章郡公約定時間回京城,而每每拖延不上路。公卿以下官員連到新亭迎候,長民也接連出去。不久豫章雖公乘輕捷船隻祕密到達,已回到束府了。長民到了門前,豫章郡公招引他上前,屏退他人閒談,凡乎生對長民沒說的話,都和他說到。長民很高興。豫章郡公已經祕密命令左右的強壯兵士工監等人從帳幔後出來,在座位上拉他。長民墜落牀下,又在地上毆打,長民死在牀邊。用車運載屍體交付廷尉。同時誅殺長民的弟弟黎民。丁些勇猛有力氣,當時人爲之編出諺語說:“勿跋扈,付丁睜。”

在這之前山湖川澤都被豪強所佔,百姓打柴捕魚,都收取稅款,到此才加以禁止。當時民衆居住地不統一,豫章郡公上奏表說:臣下聽說前代君王制定政策,九州井然有序,分別地域劃定疆土,各自安於所居之地。在從前興盛的時代,人們沒有遷徙祖業的,所以靠井田的制度,三代得以隆盛。秦朝改變這項政策,漢朝因循不變,豪強兼併,成爲弊端。然而各地不亂,寓居地成爲舊地,在西漢時期,大量遷徙田氏、景氏宗族,來充實盟申,就以三輔爲家鄉,不再以齊、楚爲故鄉。自從永嘉年間流亡,就住在進、海地區,朝廷有興復的規劃,民衆懷有思念本土的心意,籌劃的謀略,日不暇給。所以安定民衆撫卹治理,還有顧及不上的。等到了大司馬擔過當政時,因民衆沒有固定的故鄉,傷害政治是很深的,在庚戌日一今以居住地爲籍貫,來統一編著戶。當時財物衆多國家富足,實際上是由於這個緣故。自從那時到現在,經歷了若干年,統一的制度,逐漸敗壞鬆弛。各地流亡戶口混雜居住,鄉間戶籍不能編制,國家教化因此不純潔,民衆疾苦因此還存在。臣下擔負重任,恥辱和職責實在重大,除非改弦更張,無法治理。人往往安於舊習,難以改變,所謂以父母之邦爲家鄉,實在是因生在那裹死在那裹,敬愛所居住的地方而已。現在居住在新地若干代,墳地樹木成行,恭敬的誠意,難道不因事實而產生請求依據庚戌詔書以居住地爲 籍貫的規定,希望子孫繼承先輩新居,逐漸光大。然後以仁義率領他們,以威武鼓動他們,越過大江而橫跨黃河,安撫九州而恢復舊地,那麼留戀本土的心意,就能在當年迅速申理,在開始暫時辛勤,歸納結果就算簡易了。伏惟陛下,哀憐天下民衆,同情他們的損失,永遠思慮《鴻雁》的詩篇,發展中興的業績。既把國家重任交給臣下,期望臣下治理成功,如果臣下的啓奏合適,請求交付尚書省施行。

於是依照居住地編制戶,惟獨徐、兗、青三州住在晉陵的人,不在其中。衆多流民寓居的郡縣,多被合併廢除。

任命豫章郡公兼任鎮西將軍、豫州刺史。豫章郡公堅決推讓太傅、州牧和班劍,送還黃鐵。七月,朱齡石平定蜀地,殺僞蜀王譙縱,送首級到京城。

九月,封豫章郡公的次子義真爲桂陽縣公,用來賞賜他平定齊地以及平定盧循之功。天子重申從前的命令,授任豫章郡公爲太傅、揚州牧,加授羽葆、鼓吹、班劍二十人。將領官吏一百多人勸說,才接受羽葆、鼓吹、班劍,其餘職位堅決地推辭。

十年,減少勞役讓民衆得以休息。建築束府,修造府中房舍。

平西將軍、荊州刺史司馬休之,是宗室的核心人物,又博得長江漢水一帶的人心,豫章郡公懷疑他有二心,而休之哥哥的兒子譙王文思在京城,招集輕佻任俠的人,豫章郡公拘捕文思送給休之,讓他自己處治。休之上奏廢黜文思,並給豫章郡公寫信表示歉意。十一年正月,豫章郡公拘捕休之的兒子文寶、休之哥哥的兒子文祖,都在獄中賜令自殺,率領各軍向西討伐。天子又加授豫章郡公黃鉞,兼荊州刺史。辛巳,從京城出發,委任中軍將軍道憐統領留守府事務。休之上奏表自己陳述說:臣聞命運多變,有治有亂,厄運完結,否極泰來。從前逆臣作亂,皇綱解體,傳國世數沒有改變,國運再度隆盛。太尉劉裕勇武果斷,首先舉起義旗,掃除罪魁禍首,皇帝重返其位。以平民出身,復興國家,向南剿滅盧循,向北平定廣固,千年以來,功勳無人可比。因此四海讚美,朝野推重。然而位登三公後,權勢高於君主,不能以道德對待功勳,仗恃寵信驕奢淫逸。自以爲獎賞到了頂點,心中便無法無天,刑殺過度,政治措施暴虐苛刻。稱帝的跡象曰益明顯,臣子的禮節頓時缺略。陛下四季的膳食,不能及時供應,宮廷的供奉,不足十分之一。皇后病重之際,醫藥不周全,親手寫家信,到處求取。這都是朝廷官員所見所聞,嫵不心中傷悲憤慨感嘆,口裹不敢講。前揚州刺史元顯的第五個兒子法興,因桓幺之亂,遠逃在外地,天下安定後,才得以返回京城。太傅的後代,斷絕後又興起,凡是有情感的人,誰不感慨慶幸。劉裕虎狼般的心願,不迴避輕重,因法興聰明敏銳,必定得人心,德行既盛,劉裕內心憎恨,就妄加詆譭,使法興無罪被殺。大司馬德文和王妃公主,爲情勢所逼,都狼狽地爲他求情。劉裕放肆製造禍殃,執意不允,冤枉殘酷的傷痛,感動了過路的人。自以爲門第低地位高,受到的恩典巨大,就將庶出的兒子和德文的女兒婚配,造成造不匹配的婚姻,實在是由於劉裕威嚇逼迫。已故衛將軍劉毅、右將軍劉藩、前將軍諸葛長民、尚書僕射謝混、南蠻校尉郗僧施,有的是功臣之賢嗣,有的身負令名,都是國家重臣,有輔佐之責,無罪無過,一時之間被殺害。劉裕猜疑殘忍的本性,爲自古以來所罕見。

臣家族衰微,因之得以存活,皇室重用,古今少有。所以公事私事依靠他,每事竭盡誠心。再鎮荊州之時,就苦苦陳述,自以爲才能小地位高,不應長久擔任地方長官,屢次請求解除職位,不被採納。前些時服侍老母,半家人都到西部,所有子侄,都留在京城。臣兄之子譙王文思,雖然是年輕的平常人,基本上沒有過錯,喜好交遊,不知道避禍,一羣小人交相誣陷他,製造風聲,劉裕於是殺戮知名人物,遠遠地送來文思。臣下順從這個旨意,上奏表送上印章符節,請求廢黜文思,改承大宗,派遣兒子文宜送女兒回到東部。自以爲誠心奉承,道理不過如此。哪裹想到劉裕包藏禍心,我於是受到討伐,劉裕又加罪文思,捏造罪行。衆多小人的話,遠近紛紛傳說,而臣下純樸愚昧,以爲不會這樣。不久臣下府中司馬張茂廬困窘地回到束部,南平太守檀範之又在這個月三拋下郡城叛變,隨之有確切的消息,束方軍隊已經向上遊開進。劉裕現在的這個舉動,不是因爲有怨恨,衹是因爲臣下是王室的主幹,地位處於藩鎮,當代賢士都被殺光,惟獨臣下存在,規劃消滅,來完成他的篡位謀殺。鎮北將軍臣宗之、青州刺史臣墊宣,都是型徑所深深顧忌的,要逐漸剷除,然後傾覆皇朝,事情就容易了。

現在型蛆、壅叢正義的兵士,不召喚而聚集,效忠順從的軍隊,會合如同樹林。造哪是臣下無德之人所能安撫招致的,當是七廟的威靈,道理貫通神明民衆。於是授任文思爲振武將軍、南郡太守,宗之的兒子竟陵太守魯軌升爲輔國將軍。臣下現在和宗之親自統領大軍,出兵佔據江津,駐守對抗威勢,依據形勢接應奔赴。現在紅旗所向之處,惟獨劉裕兄弟父子而已。等待掃蕩叛逆,隨後陸續報告。由於臣下懦弱,致使劉裕強橫,上愧於天地下愧於民衆,臉面沒有地方放。

休之府中錄事參軍韓延之,是豫章郡公的故吏,有謀略才能。豫章郡公還沒有到江陵,祕密派使者給至蛙送信說: “塞墨事情的起源,爲遠近的人所知曉,去年秋天派遣康之送回司馬君,是誠意相待大公無私的。然而他一點兒也不謙遜,又沒有上奏。文思執迷不悟,這是天地所不能容忍的。我受命西討,衹對他們父子二人。當地的僑民舊戶,受他們的驅使逼迫,全不追究。往年郗僧施、邀登、任集之等人,多年互相勾結,專爲型窆出謀劃策,因此被殺。你們這些人,一時受逼,本沒有錯。我寬大爲懷,由來已久。現在已相距不遠,正是你們反正之。如果大軍上路,兵馬相交,美惡我實在分不清。所以詳細表達心意,並望給同樣情懷的人看一看。”亙蛙回信說:承蒙親率兵馬,遠來西部疆域,全境的官吏民衆,無不恐懼。爲什麼呢?是不知爲什麼出兵。現在接到來信,才知道足因譙王之事,實在可嘆。司馬平西是體念國家的忠臣義士,仁愛待人,不亞於古人。他因爲君公有復興皇室的功勳,爲國家所依賴,就推舉功德誠心歸附,每項事情都詢問推重。譙玉往年因小事被彈劾,還自己上奏退位,哪裏會因大過而沉默呢?衹是康之先前所說沒說透,所以又派姐道報告自己的想法。胡道沒來得及返回,司馬平西已上奏表廢黜譙王,所未說透的衹是差使而已。誠意相交的胸懷,衹應如此嗎?有什麼不可以,就要動用武力?自從起義掌權以來,四方的刺史。誰敢不先加以諮詢,而直接上奏天子的呢?譙王爲宰相所斥責,又上奏廢黜他,經歷更始如何歸向,上奏的使者聽從誰?可以說是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劉裕足下,天下的人,誰看不到足下的這個心思,卻想要欺騙國中賢士天地所不能容忍,在你方不在我方。來信說“虛懷期待各人,是有由來的”。現在討伐別人的長官,以利誘人,真正可說是“虛懷期待各人,是有由來的”了。劉藩死在閭闔門以內,諸葛長民死在足下左右人手中,用甜言蜜語欺騙方鎮,用輕捷的軍隊襲擊他們,致使座席上沒有懇摯的士人,外地沒有自己安心的諸侯,以此爲得計,實在可恥。貴府將領佐吏和朝廷賢明有德的人,惶惶不可終日,早已盼望天下太平。我的確鄙陋,但曾經跟從君子學過道。以司馬平西的大德,豈可沒有甘願犧牲之臣屬呢不能自投虎口,與郗僧施、任集之等人相比是很清楚的。假使上天助長喪亂,天下大亂,當和臧洪相會於地下,不再多說了。

豫章郡公看信嘆息,拿給各佐吏看並說:“侍奉長官就應該這樣。”

三月,軍隊駐於江陵。當初雍州刺史魯宗之常常擔心不爲豫章郡公所容,和休之相結交,到這時率領他的兒子競陵太守魯軌在江陵會合。江夏太守劉虔之截擊他,軍隊失敗被殺死。豫章郡公命令彭城內史徐逵之、參軍王允之出兵到江夏旦,又被魯弛打敗,都戰死。這時豫章郡公的軍隊停在馬頭,當天率領各軍渡過長江,親自統領各將領登岸,無不奮勇爭先。休之的軍隊潰敗,和晝弛等人投奔塞腸,堰平定。逸童遜公加領南蠻校尉。

將要正式授任,恰逢四廢曰,佐史鄭鮮之、擅拯度、王裏、盡亮稟報改換日期,不準。下令說:“這個州積弊嚴重,事故不斷,民衆疲勞田地荒蕪,生計艱難。加上舊章不合理,勞役頻繁,老人兒童無人養活,老少從軍,全家服役,有的服喪而應徵。時常感嘆民衆疾苦,晚上忘記就寢,實在應該廢除苛政,予民恩惠。希望使弊政,隨時事刷新,安寧劃一的治理,一年達到。荊、雍二州,乎西將軍府、南蠻校尉府中屬吏和軍人十二歲以下,六十歲以上,以及撫養孤兒者,獨子父母亡故者,都准予離去。困窮孤獨不能自己養活者,給予長期救濟,府州任職已久的將領官吏,依勞績評定任用。並免除今年租稅。”

四月,豫章郡公又率領部衆進討,到達襄陽,休之投奔羌人。天於又重申從前的命令,授豫章郡公爲太傅、揚州牧,帶劍穿鞋上殿,進入朝堂不碎步急行,唱名叩拜不報姓名,加授前部羽葆、鼓吹,設置左右長史、司馬、從事中郎四人。封豫章郡公的第三個兒子義隆爲北彭城縣公。任命中軍將軍道憐爲荊州刺史。

八月甲子,豫章郡公從江陵返回,奉還黃鐵,堅決推辭太傅、州牧、前部羽葆、鼓吹,其餘的接受命令。朝廷商議因豫章郡公道德尊崇功勳重大,不應再對護軍將軍施禮,加授特殊禮儀後,上奏政事不再稱名。任命世子爲兗州刺史。

十二年正月,詔令豫章郡公依照舊制徵用官吏,加領幹北將軍、兗州刺史。增加都督南秦業,共二十二州。豫章郡公因平北府文武官員少,不應另外設置。於是罷除平北府,併入大都督府中任命世子爲豫州刺史。三月,加授豫章郡公爲中外大都督。

當初邀童登公平定蠻地,又有平定國中、洛墮的心意,遇盧嫗侵犯進逼,所以事情不能辦成。克叢、麨平定後,便謀劃向外拓展。遇羌人頭領班璺死去,兒子姚泓登位,兄弟互相殘殺,題主騷擾混亂,豫章郡公於是嚴密戒備向北征伐。加領徵西將軍、司豫二州刺史。任命世子爲儉、立二州刺史。下令說:“我之起義,先從本州發動,恢復皇位,於是建立功勳,外滅強敵,內清奸賊,都是州人同鄉竭盡全力的成效。其情如風霜,其義如金石。現在將奉命西征,轉戰蛆申、董回地區,弱嗣蒙恩,又授現職,情意纏綿,可謂深厚。近來軍國多事,罪犯很多。回顧往昔,怎能不嘆息?凡犯罪關押五年以下者,可全部釋放。文武官員勞績已滿未得到榮升的,都依據品級評定申報。”

豫章郡公接受中外都督和司州刺史職位,辭去大司馬琅邪王的禮敬,朝廷依允。豫章郡公想以正義的聲威懷柔遠方,侍奉琅邪王北伐。五月,羌人僞黃門侍郎尹衝率領兄弟歸順。又加授豫章郡公爲北雍州刺史,前部羽葆、鼓吹,增加班劍爲四十人。解除中書監。八月丁巳,率領大軍從京城出發。任命世子爲中軍將軍,統領太尉留守府事務。尚書右僕射劉穆之擔任左僕射,兼任監軍、中軍二府的軍司,進入束府居住,總管內外事務。九月,豫章郡公駐彭城,加領徐州刺史。

在這以前派遣冠軍將軍檀道濟、龍驤將軍王鎮惡率領步兵進攻許昌、洛陽,羌人沿途駐軍,都望風投降。僞兗州刺史韋華原先佔據倉垣,也率部歸順。豫章郡公又派遣北兗州刺史王仲德先率水軍入黃河。仲德在束郡涼城打敗索虜,進軍平定滑臺。十月,各軍到達洛陽,包圍金墉越。挑迅的.弟弟僞平南將軍逃選請求投降,將他押送京城。修復晉朝五座陵墓,設守衛人員。天子下詔說:嵩山、泰山相配,則天道增輝,藩國作屏。則帝業光大。所以夏、殷依賴昆吾、彭國的佐助,且勉倚重查釐、置璽的輔弼。借鑑前代,示範於萬代,輔助治理扶持危難,沒有不如此的。

太尉公才高當世出白天授,智慮敏達於深淵,光照四方,德耀宇宙。自從口口之初,就報效王室,妖賊勢力強盛,太尉公便建功於國家,早已是承擔國家綱紀,被萬國所依賴。等到桓玄僭越作亂,傾覆四海,太尉公秉持大節,英武神靈如雷霆震盪,拯濟我本人,再度締造王室。每當想起這功勳,銘記在心。隨之北平束海、泰山,南平百墊,趔業、壅業歸順,上廬、蛆山遵循法度,平定各地之亂,遏制賊寇。及至輔佐帝王,整頓內外,復興斷絕的風尚,旁支建立豐足的產業。秉持禮儀整肅習俗,尊重王室留下訓誡,聲名教化遠布,無不滋潤。於是住在樹上海中的酋長,披髮雕額的頭目,熱不改其鄙俗,輾轉來朝,這是見諸於書冊的記載,詳情則不得而知。從前永嘉年間朝綱不振,華夏分裂,自古帝王所居之地,淪爲戎人之地,念及國家,全境同哭。太尉公深有感慨,掌握時機如閃電般出征,親自統領侯伯,嚴加討伐。旌旗所指,則八方響應;偏師先出發,衆多營壘如雲彩散開。舊都肅清,五陵恢復禮敬,成百城池順從,上千聚落如影相從。自有書籍記載,有人類以來,大德大功,沒有像這樣盛大的。

從前旦公、旦望輔佐聖明的君主,憑藉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形勢,握旌旗持黃鈸,一時之間指揮軍隊,大開疆域,跨州境兼國度。在但公、主工時,比這尤爲粗淺,但也顯著地接受寵信的印章,明確地賜予特殊的品級。何況是卓絕千古,遠勝前代的人呢!我經常借鑑古代,思慮遵循美好的謀劃。因爲太尉公深深地謙虛自抑,而缺略大禮,天神民衆殷切盼望,到現在多年了。何況現在天下車轍同軌,九州文字劃一,主管功賞的官員上奏,普天之下久立等待。滿足太尉公的謙虛,有達國家法典,天地人垂愛關注,我實爲畏懼。便應顯著地迴應衆人願望,尊崇盛大的法典。現升太尉公爲相國,總領百官,任握州牧,封十郡爲宋公,使用九錫的禮儀,加授玉璽絲帶、遠遊冠,地位在諸侯王之上,加授相國綠線綬。策命說:我以微薄的才能,繼承宏大的基業,夷翌利用裂痕,傾覆王室,流落南方邊境,遷徙到壓江。宗廟祭祀斷絕,先人神明失去地位,被惡人帶領,寄生在長江邊。我祖先的基業,突然墜落在地,七百年的國運。一旦傾覆,如同深淵大海,不知如何可渡。上天不滅晉室,誕生英明輔佐,重振綱紀,再造天下,復興國家,使昏暗變成光明。首功大德,我仰賴於此。現在將授予典策給公,可恭敬聽從我的命令:往桓玄肆意僭越,舀天罪行擾亂華夏,拔除根本堵塞源頭,顛倒君臣父子夫婦之位,廣大官員低頭,四方不能救助。公精神貫穿朝陽,氣衝雲霄,奮發神靈勇武,力殲惡人,收復京城,侍奉皇帝祭祀神明。這是公的大功,開始爲王事盡力。傳授計策給羣官,溯流長途進發,征伐崢嶸在南郢獻上捷報,大惡元兇斷頭,叛逆者都被消滅,日月星辰重放光彩,舊物重歸本位。這又是公的功勞。外出爲藩屏入京爲宰輔,光大輔佐之位,財富殷盛物盡其用,繁殖人口,編戶每年贈加.疆土逐日拓展,以德行引導嚴明刑律,四方整齊劃一。這又是公的功勞。鮮卑倚仗人多,竊據三齊,吞噬冀州、青州,劫掠沂、叄室,依仗地處險阻,仍然爲害邊境。公蒐集車輛餵飽戰馬,進入遙遠的疆域。戰船四面逼近,巨大的城池全部潰陷,竊取名號的敵寇,被司寇公開處斬,國家拓展土地三千里,顯示聲威直至大沙漠。這又是公的功勞。廬循興妖作亂,在五嶺窺伺時機,乘虛肆意叛逆,侵犯江州、豫州。旌旗飄揚天下,弓箭射到京城,朝野沮喪,沒有堅固的鬥志,每家獻出遷徙的計策,朝廷商議遷都的規劃。公乘車南渡,正義表現在臉上,高峻深厚,視險阻如平地,施展謀略運用奇計,英明的策略世代少有,狡猾的敵寇窮途末路,丟下旗幟夜間逃跑,使我京郊在將失落時得到拯救。這又是公的功勞。乘勝追擊,旌旗飄揚在長江邊,偏師越過海洋,算定時間急速到達。番禺建功,俘獲斬首數以萬計,左裏告捷,敵寇如魚逃鳥散。首惡分子遠逃,萬里之外傳來首級,海南肅清,境外前來歸附。這又是公的功勞。劉毅叛亂,在華夏西部負罪,凌辱上司欺侮君主,一心放肆奸殘暴虐,依附結黨,煽動擾亂京郊。公以刑律控御,短時之間消滅他們,勇士如電光閃爍,神兵如暴風橫掃,罪人被擒獲,荊山、衡山清靜太平。這又是公的功勞。譙縱乘亂取利,竊據一方,國家教化受阻,三巴淪陷。公指派偏師,授予良策,逆流而上,直達岷山,僭越的小人受死刑,梁州、岷山地區乎定。這又是公的功勞。司馬休之、魯宗之,擁兵朝向京城,驅使二州之兵,旌旗相連而作亂。公即刻上路,研究上等的策略,江津的軍隊,勢力超過風暴閃電,回師沔川,震撼威懾,兩個叛賊逃奔,荊州、雍州獲得新生,恩澤沾潤,柔和之風輕輕吹拂。這又是公的功勞。永嘉年間衰落,四夷擅權華夏,都城崩潰,陵墓受辱,祖宗懷有永久的憤慨,遣民懷有思鄉的情感。公有伊尹救民之仁,又受過齊桓公之辱,撫育兵士陳列車隊,以顯赫的名號,分派各將帥,向北攻取司州、兗州。許昌、趙鄭迎風倒伏,鞏丞、盜丞驟然肅清,僭僞的刺史作亂的藩鎮,交相請求治罪,百年間的雜亂污穢,頃刻間掃蕩滌除。這又是公的功勞。

公有安定天下的功勳,加之英明的德行.起初立功揚名,就有奇異的謀略冠絕千古,如閃電攻擊強大的妖賊,鋒芒無人能擋,安寧束部京郊,造福於民衆。至於籌劃治國方略,教化以歲月計算,扶持危難平定禍亂,道義堅固如桑樹的本幹。辨別方向確定地位,納入法度之中,廢除煩法苛政,清晰劃一,淳樸的風尚美好的教化,充滿天下。所以境外進獻珍寶,遠方夷人貢奉特產,王政所到之處,各地順從。即使是旦禹治水之功,皋陶之德行,也不過如此我聽說前代君王治理社會,賜爵以尊賢,分封諸侯,褒獎以印章,尊崇以器物,用以輔佐皇室,永爲屏障。所以周在迪皇建國,使楚州戎人區域空荒,營丘靠近海濱,四方聞知。周襄王之時,也依賴二封國匡輔,又命令晉文公,備齊器物賞賜。公道義高於前代英烈,功勳高於自古以來的豪傑,而特殊的典策沒有賜予,我十分茫然。現在進授公爲相國,以徐州的彭城沛郡蘭陵下邳淮陽山陽廣陵、兗州的高平魯郡泰山十個郡,封公爲宋公。賜予土地,以白茅包土,定卜你的居地,來建立祭壇。從前晉國、鄭國始建藩屏,入京作卿士,周公、邵公爲保傅,外出總管黃河長江流域,內外的重任,公兼任在一身。現在命令使持節、兼太尉、尚書左僕射、晉寧縣五等男袁湛授予相國的印章絲帶,宋公的玉璽絲帶;使持節、兼司空、散騎常侍、尚書、陽遂鄉侯範泰授予宋公封土,金虎符第一至第五枚的左半,竹使符第一至第十枚的左半。相國無事不管,禮儀高於朝廷官員,乎常的名稱,應據事實革除。現因相國總領百官,去掉“錄尚書”之名。送上暫時賜予的符節、侍中的帽頂飾物、中外都督太傅太尉的印章絲帶,豫章公的印章策書。升爲揚州牧,兼徵西將軍、司豫北徐雍四州刺史照舊。

公制定禮樂法度,萬國遵循,耿直方正,沒有二心。所以賜予公大轄、戎轄各一輛,黑色公馬八匹。公抑制末業加強根本,致力農業重視積蓄,蠶事繁忙,作物豐收。所以賜予公袞冕的服飾,禮鞋與之相應。公阻隔邪惡接納正道,移風易俗,陶冶人物,如音樂協和。所以賜予公三面懸掛的樂器,縱橫各六人的樂舞。公宣揚國家教化,引導美好的風尚,華夏夷族踮起腳尖期盼,遠方人前來會集。所以賜予公硃紅所漆之門。公依據才能授予官職,蒐羅被埋沒的人才,傑出之人離開鄉間,英俊之士充滿朝廷。所以賜予公鑿殿基而登升的陛級。公當權處事正直,以道義統領下屬,遏止敵寇仇人,清除苛政邪惡。所以賜予公虎賁之士三百人。公賞罰分明慎於用刑,審案公允,對不顧性命幹犯法紀的人,沒有放縱。所以賜予公斧、鈸各一柄。公英武如龍似鳳,視八方之外如咫尺,囊括四海,戰事沒有不取勝的。所以賜予公硃紅色的弓一把,硃紅色的箭一百枝,黑色的弓十把,黑色的箭一千枝。公溫和孝順,虔誠地祭祀,忠誠嚴肅的志向,爲萬方作出表率。所以賜予公黑黍釀造的酒一樽,玉石酒器與之相應。宋國設置丞相以下官員,全都遵循舊禮儀。努力啊!恭敬地服從以往命令,盛情接受上天美意,撫卹各邦國,傳佈顯赫的德行,來完成我高祖的美好使命。

設置宋國的侍中、黃門侍郎、尚書左丞、郎官,跟隨二位大使前往迎接宋公到宋國。

袍罕虜乞佛熾槃派遣使者前往宋公那裏請求效力討伐羌人,被任命爲平西將軍、河南公。

十三年正月,宋公率水軍進討羌人,留下彭城公義隆鎮守彭城。軍隊停駐在留城,經過張良廟,下令說:“大德永存,理當祭祀,對卓越功績的讚歎,感慨更多。張子房道德僅次於聖人,照耀衆多的人,君臣感應,蔚然成爲帝王之師,大力扭轉動盪的局勢,削平項羽安定漢朝,本已與伊尹、呂望同軌跡,大德如仁人。至於神交於址,道德契合於直漁,明暗之間,深遠難以探究,源流深湛浩大,不能推測開端。我中途停駐迪地,歇息在笪越,靈廟荒蕪殘破,遺像陳舊昏暗,懷念古人,慨然長嘆。經過大梁的人有的在趙默想,遊覽厶願的人也在隨會流連忘返。可更換椽子,修飾繪畫,採集蘋草蘩草於積水問,按時祭祀。以此來消解懷念古人的情感,用以流傳不朽的功勳。”天子追贈宋公的祖父爲太常,父親爲左光祿大夫,宋公推讓不接受。

二月,冠軍將軍檀道濟等人駐在潼關。三月庚辰,大車到達黃河。索虜的步兵騎兵十萬人,佔據勳可渡口。搴公命令各軍渡過黃河打敗他們。搴公到達盜墨。七月,到達陝城。龍驤將軍王鎮惡砍伐樹木做船隻,從黃河開入渭水。八月,迭凰太守沈田子在壁田大敗姚巡。玉堡墨攻克墾宣,活捉錘巡。九月,宋公到達長安。長安豐衣足食,庫藏充足。塞公先收集青銅祭器、渾天儀、土圭之類,獻給京師;其餘珍寶珠玉,用來賞賜給將帥。押送挑墊,在堊謎街市斬首.塞公拜謁漠高帝陵墓,在苤些毖大會文武官員。

十月,天子下詔說:朕聽說前代帝王治理天下,上則用大位來尊崇德行,下則封建諸侯來褒獎功勳。所以建立功勳後報告成就,夏禹有玄圭之賜,所以四海稱臣,周公獲得龜山、蒙山的封地。翼戴聖人傳揚功績,輔佐賢君光大法則,禮儀上用盡大賞,尊崇的典章世所罕見,何況是賢明保護年幼愚昧者,獨自運作調節的人呢!

我因不仁德,遇家族多禍難,雲雷興起艱難困苦,夷羿竊取權柄,我在京城失去帝位,流落到蠻荊,艱難卑下,受兇惡小人的控制。相國宋公,上天賦予智慧聖明,順應時代期望,誠心貫通天地人,人節豪邁地層現。救我於敵人巢穴之中,挽回天命於已經崩潰之時,本已是窮盡臣子的道義,光輝達到八方丫。等到在外積累保全國家的功勳,在內積累乎定叛亂的勞績,芟除強大妖賊的開端,剷平奸猾的根源,顯揚仁義潛藏功用的道德,貨財聚集之處整修的業績,無不如雲氣流行雨澤施布,能做到的事一定做到。確實已經和三皇、五帝小相上下,容不得帝王策命了。自從永嘉年間軍隊失敗,綿延一百多年,都城崩潰,然而正統地位時時在此;惟獨三秦遙遠阻隔,暫時沒有歸附。致使差賊利用戰亂,濫施暴虐三代,仗恃險要地勢的易於防守,憑藉函谷關的可以封鎖。不在朝廷的運籌帷幄之中已經很久了。宋公順應時代,顯示威武英靈,心內存有諸侯的思慮,在外實施上天的懲罰。所以能夠勇士剛訓練,就注旦、題鄭如風吹草伏,鈕鐵沒有揮動,就邏丞、盜如雲霧散開。使舊宮的南面,又聚集萬國的車輛,束京的父老.重見司隸校尉的法規。使我背靠斧紋屏風高坐拱手,而保全洪大基業.所以遠鑑前代典章,延請衆人謀劃,敬授特殊的賞賜,封賜疆土。車馬的制度,低於舊典章;徽號的優美,沒有窮盡上等爵位。哪裹足以明顯地報答大功,滿足民衆意願;捍衛京郊,長久控御天地四方呢?實在因爲宋公時常秉持謙虛美德,不逾越卑微,拒斥升進的道路,以寵信爲悲慼。因此降低盛大的制度,留卜以後的命令。從那時到現在,大功越發顯明,威勢施於九河,魏、趙歸服,回師崤山、潼關,連接的城池如冰塊融化。於是長驅直入灞水、潼水,懸掛旌旗於龍門,逆賊姚泓,捆綁頸項受擒。一百年的草木污穢,盪滌於片刻之間;祖宗遣下的憤恨,洗刷於一時。在大禹所到之處,橫行天下,至於海外,沒有不服從的。功勞留於萬世,安寧久長,豈是金石《雅》《頌》所能讚揚。實在可以祭告神明,在嵩山、泰山刻寫銘文。

我又聽說,周朝治道長遠,鳳凰在岐山嗚叫,周公、召公傳播恩德,麒麟呈瑞。自公發令之始直到報告成功,祥瑞之事,難以記載,豈僅白色野鶸遠道到來,茁壯的禾稻近處送上而已呢!我時常上鑑玄妙的應和,下察衆人的謀劃,進思宋公的道德功勳,退思國家的制度,哪裹能滿足宋公的謙遜,而長久收藏盛大的策命。便應恭敬地實行大禮,符合神明大衆的願望。現升宋公的爵位爲王,以途趙的嬤塞璧北琅邪韭趙韭塞漁王遞韭樑、邃業的這直刪蝴共十個郡,來增益宋國。相國、揚州牧、兼徵西將軍、司豫北徐雍四州刺史職位照舊。

十一月,前將軍劉穆之去世,任命左司馬徐羞之代掌留守事務。從前由穆之決斷之事,全都請教搴公。搴公想停留在墾晝,攻取趙、魏地區,遇蛙去世,於是返回。十二月庚子,從長室出發,任命桂陽公盞真爲安西將軍、雍州刺史,留卜心腹將領佐吏輔助他。閏月,宋公從洛水進入黃河,由汴渠返回。

十四年正月壬戌,宋公到達彭城,休整兵士。任命輔國將軍劉遵考爲幷州刺史,兼河東太守,鎮守蒲阪。宋公解除司州刺史職位,兼徐州、冀州剌史,堅決推讓進升封爵。

六月,接受相國、宋公之封及九錫之賜。下令說:“我以微薄的德行,擔負重任,保守職位奉行藩屏,常懷戒驕之心。朝廷恩情深重,將美好與功績歸到我身上,如同周代之齊、晉。擬議授予邦國典策。我雖耿直忠誠安守本分,到現在已十年,而既定的命令不收回,百官以及內外僚屬,勸說詳盡。憑藉時運到來的功勞,參與美善興盛的業績,利用微薄淺陋的才能,協同德行盛大的事件,不脫衣冠而臥長聲嘆息,不知道所受寄託。國運興隆的起初,深思這一喜慶。現赦免國內死罪以下的囚犯,本月二十三日拂曉以前。全都寬恕。鰥寡孤獨生活無著者,每人賜予谷粟五斛.府州的刑徒罪犯,也全部免刑。其餘依照舊則。”詔令尊崇豫章公太夫人爲宋公太妃,世子任中軍將軍,輔佐相國府。任命太尉軍諮祭酒孔季恭爲宋國尚書令,青州刺史檀祗爲領軍將軍,相國左長史王弘爲尚書僕射。其餘百官依照朝廷之制。天子又詔令宋國除所封十郡之外,都可以授任。

在造之前安西中兵參軍沈田子殺死安西司馬王鱷,各將軍又殺死安西長史王脩。關中動亂。十月,宋公派遣右將軍朱齡石接替安西將軍桂陽公羞真爲壅業刺史.盞廛返回時,被垡監盧追擊,大敗,僅只身逃脫。各將帥以及齡石都戰死。領軍將軍檀祗去世,任命中軍司馬檀道濟爲中領軍。十二月,天子逝世,大司馬琅邪王即帝位。

五憋元年正月,派大使召搴公入朝輔政。又重申命令,苤公晉爵爲王。以塗叢的±噓韭墓漁韭盡王哩、遂叢的塞暱、查業的韭速魚、旦塑的鹽皺逡南墨業瑩釐十個郡,增益搴釐。七月,塞公才接受命令,赦免封國內五年刑罰以下的囚犯。遷都壽陽。任命尚書劉懷慎爲北徐州刺史,鎮守彭城。九月,宋王解除揚州牧職位。

十二月,天子命宋王冠冕前後垂十二個玉串,用天子的旌旗,出入警戒,乘坐金根車,車用六匹馬,配備五時副車,設置出行時前導的旌旗,用八佾之舞,設立四面懸掛鐘磬的木架。王太妃升爲太后,王妃爲王后,世子爲太子,王子、王孫爵位的名號,全如舊曰法度。

二年四月,召宋王入朝輔政。六月到京。晉帝讓位給宋王,下韶說:天地開闢,樹立統治者,用以控御天地人,統治天下施行教化。所以大道流行時,選拔賢明和有才能者,興衰沒有固定的期限,禪讓非一家之事,歷朝歷代,由來已久.置曲衰落,歷代多變故,到了元興年間,禍難累積,以致天地顛倒,首足易位,晉安帝流亡在外,宗祀泯滅,這樣我宣帝、元壺的皇位,永遠墜落於地下,四顧境內,已經傾覆。相國塞王,天縱聖明,英武蓋世,匡復頹敗的國運,再創華夏,使滅亡了的國家復興,覆舟得救。至於仰觀天象,旁睦七星,征伐不順從者,開拓疆土。以致三度俘獲僭越的國君,盪滌舊都,雕額頭穿草服的地方,荒遠沙漠的酋長,無不心悅誠服,沐浴恩澤。所以四種靈物出現,山川生出圖像,美好的徵兆連續到來,美妙的感應彪炳顯著,天象顯示改朝換代的期望,華夏邊地聚集樂意推舉的心願。改換朝代的符命,昭著於神靈民間,瞻望烏鴉停留的地方,集合在英明傑出人物處,這哪是延康午間有歸向,鹹熙年間辭位而已呢齟衰落之後,曹魏代之而起,曹魏不夠強大,故三國鼎足而立。所以說歷朝的興廢,實在是理所當然的。我雖然幹庸昏暗,不明白大道理,借鑑興衰史蹟,時間已經很長丁。思念四代的高尚道義,考察上天民衆的最大願望,我將到另外的宮室,憚讓給宋國,一概依照唐虞、漢魏的舊例。

詔書草稿寫成後,送呈天子讓他書寫,天子當即提筆,對左右的人說:“桓玄的時候,天命已改,又爲劉公所延續,將近二十年。今日的事情,我是心甘情願的。”

甲子,策命說:

宋王:上古時代,悠久渺茫,詳情難以得知。自有文字記載以來,下到三皇、五帝,無不是上等聖明而統治天下,英武奠定大業。帝王是主宰萬物的公器;君王之道.是天下最大的公理。從前在上古,深明這一道理,所以天命完結後,唐堯、虞舜不能傳位給兒子;符命到來後,虞舜、夏禹不能保全謙遜。所以治理天地人,澄清次序演爲常法,形成準則於遠古,留傳風範到萬世,沒有比這更高的。從那以後,歷代越發美好,墜伐繼承堯的德行,縫絲也與愛不相上下。確實是和民衆鬼神協合,而以百姓願望爲心意.

從前我的祖宗敬佩神明,居於帝位,而明暗更替,盈滿虧缺有期。開始顯現禍端,不僅僅一代,如此競不被攻克,何況在現在,上天欲加廢除,由來已久了。王稟受上等聖人的資質,胸懷天地的德行,光明與曰月相等,道義合於四時。近來國家傾覆,王拯救而保存,中原荒蕪,又渡過黃河而收復。賊寇仗恃險固不歸附,幹犯法紀放縱恣肆,罪惡滔天,竊據權柄於萬里之外。王無不如風雨般地滋潤,雷霆般地震撼。制裁諸侯違犯王命行爲的九種辦法已施行,八種措施管理民衆的教化自然實現。豈僅僅廣博地施恩於民衆,救濟這些百姓;本來已經仁義融洽四海,道德震撼八方了。至於上天顯示跡象,四種靈物呈現徵兆,圖讖已經昭著。民衆神祇的意願已經改變。百官在朝廷歌唱,民衆在原野讚頌,千萬人手舞足蹈,傾心等待革新。除非百姓樂於推舉,天命聚集,哪能在我一人,能夠獨佔皇位。所以上敬皇天之靈,下從衆人議論,恭敬禪讓帝位,將帝位授予你。大位窮盡,天命永遠完結。嗚呼!王當秉持中道,恭敬遵循典章制度,滿足天下人的美好願望,拓展宏大的基業全無窮無盡,及時接受神明的佑助,來報答天地人的眷顧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