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俗世奇人》教案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俗世奇人》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6W 次

教材分析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俗世奇人》教案

《俗世奇人》向我們展示了天津底層市民和小生產者的生活,爲我們塑造了有着獨特技藝和性格的民間奇人的形象,人物刻畫形神兼備。本文要點有二:一寫“俗世”中的人,二寫“奇人”,一“俗”一“奇”,便是小說的要領。泥人張、楊七、楊巴均是一等一的高手,但又不是世外之人;他們有才能、有個性,喜怒哀樂樣樣俱全,但行事言語又高於常人,所以用“俗世奇人”稱之最爲恰當不過。本文的語言幽默風趣,具有濃郁的地方風味,極富表現力。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積累課後“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語。

2.理清故事情節,能夠抓住要點複述故事內容。

能力目標

1.學習本文以小見大的寫法及曲折有致安排情節結構的方法。

2.理解幽默傳神、極富表現力、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的語言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閱讀課文瞭解我國民間藝人的高超技藝,培養學生重視、搶救中國民間文化遺產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人物形象。

2.體會作者幽默傳神、極富表現力、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的語言,加強學生對文字的感悟能力。

3.品味詞句,體會文章的語言風格及練習人物速寫,體現人物的“奇”“絕”。

突破方法:通過學生採用單口相聲、快板等形式對課文中感興趣的情節進行復述,這一環節使學生自然地感受到本文富有表現力的語言,然後通過拜師學藝這一環節可使學生深入地感知人物形象。這樣學生在這種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充滿興趣與激情地去表演。學生通過口頭敘述身邊的奇人奇事的練習學會寫人物速寫。

教學方法

1.朗讀法。指導學生朗讀,運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美讀課文,讀出聲調、語氣,讀出情趣,要讀得活靈活現、聲情並茂。

2.討論點撥法。本文文字淺顯,情節簡單,閱讀障礙不大,教學中可採用學生自主活動、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品讀法。集中鑑賞本文獨特的語言風格,揣摩語句的豐富意蘊,可小組交流,口頭評析,也可寫短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引“奇人”

設計(—)山東電視臺有一個節目叫“奇人絕技榜中榜”,你在看電視的時候,一定有令你難忘的具有特殊本領的人,請你舉一個例子。

如:騎車走鋼絲,徒手撕鐵盆,鼻子汽車等。

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天津衛這個地方有什麼奇人絕技。

設計(二)中國曆代的史書,大多隻給帝王將相、偉人名人立傳,其實生活在我們市並里巷的凡夫俗子中間也不乏奇人高手,今天就讓我們認識兩位俗世奇人。

二、朗讀課文——說奇人

1.朗讀課文,初步感受奇人。

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課文,教師也可播放錄音讓學生仿讀,標出難以認讀的字詞。

要求:讀出聲調、語氣,要讀得活靈活現,聲情並茂,讀出單口相聲的味道來。老師可先範讀幾段,學生再讀。

交流明確:

字詞積累。

(1)讀準下面加點字的讀音。

(2)理解重點詞語的含義。

八面玲瓏:原指窗戶寬敞明亮,後用來形容人處世圓滑,誰也不得罪。

逢場作戲:碰到機會應酬一下,湊湊熱鬧,並不認真對待。

看風使舵:比喻看情勢或別人眼色行事(含貶義)。也說見風使舵。

左右逢源:比喻事情隨便怎麼辦都很順利。也比喻辦事圓滑。

2.再讀課文,說奇人。

教師:請同學們再次閱讀課文,就你喜歡的情節用快板的形式、單口相聲的形式,或者是說書的形式說出來。其他同學點評。

注意語氣、語調、神態、動作,突出人物性格,做到聲情並茂。

三、合作探究——學奇藝

1.語文活動設計:拜師學藝。

多媒體展示:通過聽以上幾位同學聲情並茂地話說奇人,相信你對他們也產生了興趣,如果文中的奇人現在要招徒弟,你最想跟哪一位奇人學藝?並說說你的理由。

2.學生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後全班交流。

3.交流反饋。學生自由表達自己的見解,教師點評,引導學生體會奇人之“奇”,並深入感知人物形象。

學生的回答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

我拜“泥人張”爲師,因爲我想學他的一手絕活——捏泥人。他能從鞋底摳出一塊泥巴不聲不響地就捏出了海張五。

我拜“泥人張”爲師不但因爲他有高超的技藝、無人能比,而且他行事沉穩,鎮定自若,後發制人。他是一位個性內斂、應對從容的令我佩服的奇人。

我拜楊七爲師,因爲他有絕活,能製出與衆不同的茶湯。要不是他制的茶湯名聲遠播,中堂大人也不會來這裏喝茶。

師:泥人張就撮了一個海張五,你爲什麼就認爲他技藝高超無人能比呢?

討論明確:這是文章以小見大的寫法。

我拜“好嘴楊巴”爲師,因爲他聰明機智、人情練達、機敏過人,被中唐大人誤解後,巧妙辯解,既讓對方明白其誤把芝麻當髒土了,又給對方留足了面子,從而化險爲夷,又獲獎巨銀。他是一個機警聰明、巧於辭令的奇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更好地適應紛繁複雜的社會。

(教師可在這一環節讓學生質疑引出:如何評價好嘴楊巴的圓滑、見風使舵、八面玲瓏等性格?

目的在於引導學生明確作者對楊巴的圓滑、精於人情世故大加褒揚,並不是出於純粹的道德判斷。舊社會民間藝人處於社會的底層,在謀生過程中經常受到來自各方面的輕視、排斥、剝削和擠壓。這種生存環境,也促成了小人物特殊的生存策略。楊巴的圓滑、見風使舵、八面玲瓏等性格與其說是性格上的弱點,不如說是應對生存環境的特殊策略。)師:文中說楊巴是“好嘴”,其實作者就讓他說了一句話,那麼楊巴的“好嘴”好在何處?

討論明確:從說話的難度看中堂勃然大怒:“打落”“亂飛”潑了一地”,衆官員都“嚇懵了”,可見形勢緊急,千鈞一髮,需要“敢說”;再者,左右爲難:說是芝麻,等於“罵中堂大人”,不說是芝麻,“等於承認給中堂大人吃髒東西”,自己要吃大虧,甚至掉腦袋,需要“巧說”;第三,時間緊迫,必須趕在中堂大人說話之前說,需要“快說”。

從說話本身看,“不知道”“不愛吃”既沒說是芝麻,也沒說不是芝麻,既明確告訴李中堂這是壓碎的芝麻粒,不是髒東西,又給中堂大人留足了面子。

從說話的效果看,它不但使所有人轉危爲安,而且使李中堂對楊巴“心生喜歡“賞銀一百兩”,從而使楊巴“威名大震”。

這也是文章以小見大的寫法。

4.教師小結:“泥人張”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捏出“比海張五還像海張五”的泥人,一言不發而以奇招制敵實在令人佩服;楊巴危難之際顯身手,話雖不多,但敏捷、巧妙、適時,也是高手!值得拜師。本文中的兩位奇人,作者採用以小見大的寫法,均只選一件小事來寫,情節簡單,但又極富戲劇性,情節一波三折、曲折有致,這也正是作者謀篇佈局之奇,同學們在寫作中可以借鑑。

四、品評賞析——品奇語多媒體展示

《俗世奇人》所塑造的奇人形象生動,使我們如聞其聲,如見其人,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這得益於作者那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有人說馮驥才的語言幽默風趣,酷似單口相聲;也有人說他的語言傳神生動、富有表現力;還有人說他的語言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津味”十足,還有人說他用詞準確凝練。請你再次閱讀課文,從文中找出一二例揣摩評析。

學生思考並交流。

活動成果展示:

幽默風趣,單口相聲風味。如“有第一,沒第二。第三差着十萬八千里“熬小魚刺多,容易卡嗓子;炸麻花梆硬,弄不好硌牙”“手藝再高,東西再好,拿到生意場上必得靠人吹。三分吹,七分說,死人說活了,破貨變好貨,買賣A的功夫大半在嘴上”。

傳神生動、富有表現力。如“今兒,兩人自打到這世上來,頭次裏外全新,青褲青褂,白巾白襪,一雙手拿鹼面洗得賽脫層皮那樣乾淨”。可見他倆對中堂大人的到來不是一般地重視F再如“李中堂正要嚐嚐這津門名品,手指尖將碰碗邊,目光一落碗中,眉頭忽地一皺,面上頓起陰雲,猛然甩手.啪,地將一碗茶湯打落在地,碎瓷亂飛,茶湯潑了一地,還冒着熱氣兒”。

着實形象地寫出了中堂大人當時的氣憤,形勢之危機,渲染了氣氛,也爲下文楊巴要扭轉局面作鋪墊。

“津味一十足。如“只見人家泥人張聽賽沒聽…‘就賽把海張五的腦袋割下來放在桌上一般”“茶湯不愛吃,反倒獎巨銀,爲嘛?傻啦”“必須趕緊想輒一個泥團兒砍過去”等富有濃郁的天津味。

用詞準確凝練。如“他把這泥團往桌上‘叭’地一戳”,一個“叭”字可以看出泥人張內心的憤怒、鄙夷與不屑。再如“海張五那邊還在不停地找樂子,泥人張這邊肯定把那些話在他手裏這團泥上全找回來了”中兩個“找”字用得實在是妙。這本是海張五在“找樂子”,找“泥人張”的樂子,而“泥人張”便把他找樂時的醜態捏成了泥人,一個“找”字看出“泥人張”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機智,還看出海張五自作自受的可笑。如換成其他的詞語就看不出他的“被迫還擊”和“機智應對”了。

五、自由探討

學生再讀課文,自由質疑,可向同學、老師提問。

學生可能問到的問題有:

現在天津還有“泥人張”那樣的高人嗎?還有那樣的茶湯嗎?他們的技藝是否流傳下來了?

教師可引導學生結合作者來探討。作者馮驥才,近年來全身心投入對中國民族民間文化的保護,發起“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對現代社會進程中瀕臨滅絕的中國民間文化遺產進行普查和保護,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被譽爲“中國民間文化的守望者”。

通過探討使大家認識到我國民間有着豐富的民族文化遺產,它們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有着巨大的文化價值,這些遺產如今正受到巨大的衝擊,我們應當保護我們的民間文化遺產。

六、作業設計——聯繫生活,寫“奇人”

1.繼續閱讀《俗世奇人》中的其他篇目。

2.學習《俗世奇人》的寫法及語言,發現身邊的奇人奇事,以“身邊奇人之……”爲題,寫一篇短文。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該課的教學設計最突出的亮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通過自選方式複述課文

這一環節,激發了學生興趣,同時使學生對文章內容有了一個大致的r解,同時,又能初步感受作者幽默、富有表現力及富有地方風味的語言。併爲下一環節的“拜師學藝”作好鋪墊。

二、結合教材設計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深入地感知人物形象,並體會作者選取典型事例、以小見大刻畫人物的方法,以及極富戲劇性、一波蘭折的情節。學習作者獨具匠心安排文章結構的方法。

三、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質疑.自然引出“關注民俗”這一話題,引起學生重視、搶救中國民間文化遺產的意識。並深入瞭解作者爲保護民俗、搶救民間文化遺產所作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