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五柳先生傳》優秀教案和反思

《五柳先生傳》優秀教案和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3W 次

 教學目標:

《五柳先生傳》優秀教案和反思

1.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淵明的自畫像,學習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風貌。

2.體會本文樸素洗練的語言風格。

3.學習並掌握文中的文言詞彙。

 教學重點:

積累文言字詞;瞭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風貌,體會個性鮮明的寫人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五柳先生的“好讀書,不求甚解”。

 教學方法:

這篇課文字數不多,但寥寥數語卻把五柳先生的形象刻畫得非常鮮明。全文共兩段,前一段以記敘爲主,重在表現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後一段以議論爲主,重在對五柳先生的品德進行歌頌和讚揚。閱讀這篇課文,要學習文中五柳先生“不慕榮利”、“忘懷得失”的優秀品格,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

教學過程:

一、介紹作者,導入新課。

陶淵明是東晉著名詩人。東晉末年,社會黑暗,風氣污濁,很多人不擇手段地追名逐利,社會上充斥着虛僞與欺詐。陶淵明做過幾任小官,因對統治階級不滿,辭去官職,歸隱田園,過着儉樸的生活。他隱居農村後,自號“五柳先生”,親身從事耕種,和農民交朋友。這期間他除了寫出許多歌頌優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樸的農村生活的詩以外,也寫了些表現自己美好政治理想的作品。上學期我們曾學過他寫的《桃花源記》,這節課我們學習他用史傳筆法寫的一篇自傳《五柳先生傳》。

二、明確學習目標。

三、整體感知課文。

1.教師配樂朗讀課文。要求學生聽準字音、語調,劃出不能理解的詞句。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從中找出表現五柳先生性格、生活、志趣的詞句。

四、理解詞句。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並翻譯這個句子:

①亦不詳其姓字( ). ②因以爲號焉( )

③不求甚解( )_ ④造飲輒盡( )_

⑤環堵蕭然( )_ ⑤簞瓢屢空,晏如也( )_

不慼慼於貧賤( )_ 不汲汲於富貴( )_

2.全班齊讀課文後,指名翻澤課文大意(2-3人);思考:

①“五柳先生”之號是如何得來的?“五柳先生”之號得來的原因是其宅邊有五棵柳樹,而人們又不知他是什麼地方人,姓甚名誰也木知道,因此便只稱“五柳先生”。作者說不知他是誰,其實正暗示指作者本人。

②應如何理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的含義?這句話的意思是指五柳先生每次讀書有心得體會時,便沉潤於書中而忘記了飲食。這形象地說明了前文中的“好讀書”是真正的喜愛讀書而不是裝模作樣。

③怎樣理解“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

親友請客,五柳先生就毫不客氣地喝酒,而且喝醉方休,醉後就走,不和別人虛情客套。這說明了五柳先生木但嗜酒,而且不拘小節,性情豪爽,把世俗的繁文褥節置之腦後,是一位獨立於世的高風亮節之人。

④“因以爲號焉”中的“以爲”和現代漢語中的“以爲”是否相同?

文中的“以爲”和現代漢語中的“以爲”意思是木一樣的。“因以爲號焉”中的“以爲”實際上應該是“以(之)爲”,意思是“把(它)當作”,而現代漢語中的“以爲”是“認爲”的意思。

⑤“欣然”、“蕭然”中“然”的用法有什麼特點?

在文言文中,“然”的用法有多種,可作“然而”“樣子”“這樣”解。這裏的“然”是用作形容詞的詞尾,意思是“……的樣子”。 “欣然”是高興的樣子,“蕭然’是冷冷清清的樣子。

五、引導討論以下問題:

(l)文中哪些語句表現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畫了怎樣的形象?

明確:“閒靜少言,不慕榮利”,點出了五柳先生的隱者心境。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讀書。“好讀書,不求甚解”,展現了一個在讀書中得到精神愉悅的五柳先生;二是飲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個率真放達的五柳先生;“環堵蕭然”“晏如也”,描繪了一個安貧樂道的五柳先生;三是著文章。“常著文章自娛”“忘懷得失”,描述了一個自得其樂,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通過種種敘述,把一個雖處貧困之中卻悠閒自適的隱士形象活靈活現地刻畫出來了,讚美了他安貧樂道的精神。

(2)陶淵明“好讀書”,爲什麼“不求甚解”呢?這與他“不慕榮利”有關。他讀書的目的,是一種求知的滿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3)“贊”語中哪句話和傳文中“不慕榮利”一句相照應?談談你對五柳先生“不慕榮利”的看法?

明確:與“不慕榮利”相照應的句子是“不汲汲於富貴”。對“不慕榮利”的看法,學生可以各抒己見,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要求固定的答案。

(4)“贊”語與前文有什麼聯繫?明確:文後的“讚語”是作者仿照史家筆法加的評論性的文字。讚語的實質是兩句話:“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這正好與前面寫到的“不慕榮利”相照應,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點和優點。傳贊一體,互爲補充,使人物個性更爲鮮明。

(5)本文最大的特點是多用否定句,請從文中找出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麼作用?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氏”,“不慕榮利”,“不求甚解”,“家貧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風日”,“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正因爲世人有種種追名逐利、矯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與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對高潔志趣和人格的堅持。不僅讓讀者對他的與衆不同臺節歎賞,也使文章筆墨精粹而筆調詼諧,讀來生動活潑,引人入勝。

六、總結全文。本文借五柳先生給自己寫自傳,從思想性格、愛好、生活狀況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獨立於世俗之外的隱士形象,表現了自己安貧樂道的高尚情操。

《五柳先生傳》教學反思

《五柳先生傳》是初二語文教材中的一篇文言文,教學的重點是理解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面貌,體會本文的寫作方法,針對大多數學生不大喜歡文言文的現象,教這一課時,我首先做的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從學生感興趣的“五柳”入手,接着引出與“五柳”有關的一個典故,自然地過渡到陶淵明再讓學生結合以往所學說說“心中的陶淵明”這樣既複習了舊知識,又能與新知識形成一定的對比效果,自然地導入到課文的學習,這是我認爲的可取處之一。

我認爲的可取處之二在於對文章語言的品析上,爲了避免落入俗套或者雜亂無章,我採取了限制格式但不限制內容的品析方法,讓學生既放得開(可任取文中的語句)又收得攏(舊攏到對人物形象的認識上)當學生對中心句認知不一致時,我靈機一動,讓學生分成幾派自由辯論,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巧妙地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

在此基礎上進行拓展訓練讓學生結合現實對五柳先生的爲人進行評析發表看法,讓學生能辨證地看事物,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落實“教書育人”中的“育人”這一環。

當然也有不足之處:學生對重點字詞的解釋不到位,究其原因主要是朗讀訓練突出不夠,我瞭解到學生上課前預習的時間較長,課文讀的較熟,所以忽略了這一環節,後來通過檢測學生對字詞的掌握情況,我才知道“讀”是語文教學特別是文言文教學中的重要一環,“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句俗語正說明了這點,今後我一定注重學生的朗讀訓練、以讀促學。

不足之外還在於我的教學觀念更新得仍不夠徹底,講課或多或少有考試的牽制,學生辯論時兩方都有理,而我爲了學生考試時的唯一答案,在辯論之後把答案牽引到了我心目中的答案上,這一點無疑是與新理念觀點相違背的,對此,我只能說我還未完全從過去的教學模式中走出來,徹底走出來需要一個過程,我想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逐步戰勝“舊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