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文言文《小石潭記》教學設計

文言文《小石潭記》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7W 次

  【教學目標】

文言文《小石潭記》教學設計

1、能正確朗讀課文,疏通文意,積累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2、能借助在現代遊記散文中學到的遊記類文章的閱讀方法進行閱讀,即弄清遊蹤,抓住景物特徵,品讀語言,借景抒情的寫法;在閱讀中提高對美的鑑賞能力

3、理解作者在貶居生活中孤獨悲涼的心境;能通過有感情的誦讀表現作者的情感,文章的意境。

【教學重點、難點】

1、疏通文意、積累文言實詞、虛詞是本課的重點

2、作者感情流露含蓄,理解文中的樂與憂是本文教學的難點。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工具】

多媒體。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疏通課文,積累文言詞語,熟讀課文。

 一、導入新課

1、由“唐宋八大家”中的“韓柳”導入;介紹“記”這一文體。(課件展示:“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主要是記載事物,往往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即景抒情,託物言志。)

2、指名試讀課文。

  二、自主學習,疏通課文

1、以學習小組爲單位,憑藉工具書,註釋自讀課文,通過師生、生生合作,解決學習過程中的問題。

2、互動交流,積累文言詞語。(課件展示)

⑴ 實詞意義:

水清尤洌(寒冷)

皆若空遊無所依(依託)

斗折蛇行(像北斗星一樣;像蛇一樣。)

岸勢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齒那樣互相交錯)

四面竹樹環合(環繞合抱)

日光下澈(向下直射入水底)

⑵ 一詞多義:

以:全石以爲底 :用

爲:全石以爲底 :作爲

卷石底以出:相當於“而”

爲坻,爲嶼……:成爲

以其境過清:因爲

清:水尤清洌 :清澈

可:潭中魚可百許頭:大約

以其境過清:冷清

不可知其源:能夠

3、翻譯接龍:

學生每人一句,依次下傳,教師適當點拔。

  三、誦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意境

1、指名讀課文:

讀後,請其他同學評評,看他(她)讀的節奏是否合理,語氣語調處理是否恰當。

2、全班齊讀課文。

3、自由讀文,研討讀法:文章應該用什麼樣的語氣語調來讀?

4、師配樂《高山流水》,讓學生在音樂聲中讀課文。

5、嘗試背誦。

 四、作業

1、預習任務:利用網絡或書籍,收集有關柳宗元與《小石潭記》的資料。

2、書面翻譯你喜歡的三至五個句子。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精讀課文,品味語言,體會情感

 一、複習遊記閱讀方法,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在本學期的第一單元學習中,就讀到了一組優美動人的遊記散文,也學習到了一些閱讀遊記的方法,今天,我們又要跟隨古代的名人大家,文人墨客一起去飽覽秀美的山光水色了。我們不妨把在第一單元中學到的閱讀方法運用到今天的學習中來。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閱讀遊記的一般方法(師生共同回顧生,師展示課件相關內容)。

  二、細讀課文,欣賞如畫的美麗意境

1、自讀課文,看看文中描寫到的景物有哪些?它們又各自有什麼特徵?如果讓你爲這個小石潭作一幅畫,你認爲這個畫面的風格如何?

⑴ 指導學生在課文中劃出所描寫景物,並概括其特徵,再在小組中交流討論,說說這幅畫的風格。

⑵學生髮言後,師總結(展示課件相關內容:潭石──異石紛呈;潭水──聲悅水澈;潭源──曲折,多姿,神祕;潭境──清幽淒涼):這是一幅寂靜清幽的山水圖畫。

2、如果把課文拍成一部導遊的風光記錄片,你覺得應該拍攝哪些鏡頭,畫面?

⑴ 學生獨立思考,教師引導學生畫出課文中作者的遊蹤,再想像鏡頭和畫面。

⑵學生髮言後教師總結,並以課件展示教師自己心目中的小石潭的鏡頭及畫面:作者給我們展示的就是一部遊蹤清晰的風光片,它可以拍攝下面一些鏡頭及畫面:行進中的鏡頭(“從小丘西行”)、近景畫面(石潭)、特寫畫面(魚)、遠景鏡頭(潭西南而望)、全景鏡頭(坐潭上)。

 三、品讀課文,體會詩般的語言藝術

學生自由品析語言。談談自己最喜歡的景物是什麼,或者自己欣賞的優美語句,並說出原因。

1、學生活動前,教師引導:這是一篇言簡意丰情景交融的山水遊記,我們讀遊記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品味語言,學習語言。我們仍然可以通過分析句子的修辭,表達,寫法等方面入手,去品析你喜歡的詞句。

2、學生獨立思考,並將自己的品讀結果寫下來,完成任務後,在小組中交流自己的品讀結果。

3、教師根據學生髮言作總結。

 四、賞讀課文,感受音樂般的幽悽的情感

1、聆聽教師的文章配樂朗讀(課件配樂《高山流水》),說說你聽後的整體感受(或者說這篇文章的感情基調)是什麼?展開想象,在自己的心靈深處會傳來一曲什麼風格的音樂?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根據發言情況作出相應評價,並作總結:文章的感情基調可以說是“淡淡的哀傷”,“幽靜悽美”等都可以,(如有異議,例如說“悠然自樂”的,放到下一個環節去解決。)

2、找出文章點明情感的語句,質疑:柳宗元來到小石潭到底是樂還是悽?

學生劃出文中的兩“樂”一“清”(或“悽”)後,教師引導:作者爲什麼而“樂”?又爲什麼覺得“清”(即悽清,冷清)?

3、爲了更好的解讀文章的感情基調,請學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關作家、作品的資料;教師視學生交流的內容作補充(用多媒體展示柳宗元的生平、“永州八記”以及寫作的背景)。

柳宗元:字子厚,河東人,唐代中期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曾參與王叔文集團的政治革新活動,任禮部員外郎。失敗後,被貶爲永州司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鬱,所以就以遊山玩水,欣賞大自然風光來排遣內心的愁悶。他在永州發現了許多風景佳麗的地方,記下了其中的八處名勝,成爲我國古典文學散文史上頗有名的《永州八記》。

《小石潭記》是《永州八記》中的第四篇。作者寓情於景,抒發謫居生活的清寂苦悶、抑鬱憂傷之情。他所寫的遊記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託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憤。

老師總結:對於經歷宦海失意的柳宗元來說,清脆的天音、自在的魚兒,帶給他淡淡的喜悅是短暫的;空寂的環境、冰冷的石頭,勾起他濃濃的愁緒,這纔是他永遠抹不去的痛。所以說《小石潭記》是一首抑鬱憂傷的古典樂曲。

4、請學生飽含感情的自由朗讀;教師放一曲《高山流水》的音樂請一名學生配樂朗讀。

 五、師生共同總結本課學習

1、教師總結:(課件展示板書)《小石潭記》是一幅寂靜清幽的圖畫。《小石潭記》是一部遊蹤清晰的風光片。《小石潭記》是一首抑鬱憂傷的古典樂曲。

2、宗元懷才不遇失意的悲涼鬱悶,透過文字顯現出來了。那麼還有那些中國文人用文字來書寫心中壯志難酬的情感?

學生自由發言,如:李白、王安石、劉禹錫、辛棄疾、李商隱、陸游……教師總結:失意的文人只有藉助他們的筆,寄情于山水,或抑鬱、或灑脫、或大氣……

 六、作業

1、隨筆寫作練習:找出自己最心神嚮往的景物或是最能使自己展開想象的景物,仿照課文中的描寫方法進行描寫,300字左右。

2、背誦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