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八年級下冊《行路難》教學反思

八年級下冊《行路難》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2W 次

 【教學反思】

八年級下冊《行路難》教學反思

爲方便教師更好的教學,今天,語文網小編給大家推薦李白《行路難》教學反思。通過教學反思,教師可以儘早發現一些教學不足,比如說教學設計上出現哪些問題、課堂交流和啓迪是否得當、課後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從而爲自身教學水平的提高累計經驗。《行路難》教學反思,一起來看下吧!

《行路難》教學反思由查字典語文網小編整理,僅供參考:

想起《行路難》這節課,至今仍歷歷在目,這節課我先先後後上了11遍,多少同事說我上癡了上傻了——現在想想,要出一節精品課,不經過千錘百煉是不行的。對這節課我一次次的教學設想被推翻,又一次次建立新的教學設想,真是“爲伊消得人憔悴”啊!對這節課,我體會最深的有如下幾點:

一、 找準背景介紹形象化、感情化和省時化的切入點。

學生手中的資料上有林林總總的背景介紹,然而都是三言兩語且晦澀難懂,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爲此我多方查閱資料,力求找到形象化、感情化的背景介紹。最後終於選定了如下介紹“李白,生逢大唐帝國的鼎盛時期,夙有“濟蒼生” “安社稷”的遠大抱負,渴望得到君王的賞識,天寶元年,他42歲,經朋友舉薦,受玄宗皇帝詔聘來到長安,由布衣一躍而爲卿相。準備大顯身手,建立一番功業。但是此時的玄宗已喪失了早年勵精圖治的精神,只把李白看做文學侍臣,只是想用李白的才華爲宮廷生活做點綴。而李白那種不肯摧眉折腰事權貴的性格也與權臣們格格不入。在宮廷不久即蒙受讒言,最後竟被玄宗找了個藉口發落出來。幾十年的功業追求化爲泡影,這首詩寫在李白無奈離京朋友爲他送別之時。”另外,在出示背景時,我採取直接出示法,即沒有讓學生讀自己資料上的背景,直接在大屏幕上打出我找的這段背景,這樣做是爲了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走進文本研讀詩歌。後來讀到同行在網上的一段話更覺得自己這個環節的處理是正確的。這段話是這樣寫的:“雖然在上課時我已經儘量簡略介紹依然感覺力不從心,冗長的背景導入讓學生興致全無,過大又作用有限的信息在反客爲主排擠文本重要性的同時又侵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能將之簡約化,寥寥數筆交代清楚,相信效果會好很多。”可見背景介紹省時的重要性。而要找準背景介紹形象化、感情化和省時化的切入點更重要。

二|、詩歌教學可從引讀入手理解詩句,體會感情。

對於這個環節我原來的設置是繁瑣的講解,結果佔用了學生朗讀和賞析的時間。後來我採用引讀的方式,設置問題導入想講的詩句,然後採用追問和感情朗讀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詩人情感。如這首詩的教學中我主要提了如下幾個問題“朋友爲李白餞行的酒宴是否豐盛,從哪兩句詩可以看出來?”“面對酒宴,李白有何舉動,從中可看出李白的心情如何?”“苦悶彷徨之餘詩人想起了兩個歷史故事,哪兩句詩引用了這兩個歷史故事?故事中的兩個人物有什麼共同點?李白爲什麼引用這兩個故事?”,教師簡潔引讀、“乘勝”追問,學生或脫口而出,或短暫思考,或自行商量,課堂呈現出自然、活潑、節奏明快,我似乎聽到學生的思維在拔節長高。

以上就是本站網小編分享的《行路難》教學反思的全部內容,希望可以幫助教師們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


1.八年級下冊《羅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學反思

2.八年級下冊《羅布泊、消逝的仙湖》說課稿

3.八年級語文下冊《雲南的歌會》教學反思

4.2016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練習冊答案

5.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我的童年》教學案例

6.八年級下冊《旅鼠之謎》教學設計

7.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我的童年》課文

8.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我的第一本書》教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