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蘇教版八年級下冊《孔乙己》教學反思

蘇教版八年級下冊《孔乙己》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8W 次

  《孔乙己》教學反思一

人物形象是小說反映社會生活的主要手段,可以這樣說,只要成功地解讀孔乙己這個人物形象,欣賞《孔乙己》這篇小說的目的就能達成。脫離這個載體,一切的講解都變得蒼白,所以整堂課的起始階段就安排在解讀“學生”眼中的孔乙己。在這裏我採取了小組合作的形式,讓他們通過交流達到一個初步的共識,並且能更全面的看待孔乙己這個人。鑑於學生現有的知識結構和文學修養,我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把評價標準定在: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上,只要言之有理或者能自圓其說就給予肯定。所以很多我們無法界定的答案也出來了,比如有人說孔乙己很堅強,因爲他爬着來喝酒的等。課堂上同學們踊躍發言,通過對文本整體的分析,讓他們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嚐到了自己探索發現所帶來的成就感和樂趣,這是感受。

蘇教版八年級下冊《孔乙己》教學反思

可是這一切都還停留在淺層次的賞析上,每個人都只是發現孔乙己身上的某一個或者某兩個特點,在這點來說這個人物形象學生心中還是獨立的,或者說是被割裂的,於是我要想辦法讓學生從不完整的碎片印象過渡到整體的人物形象,於是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你覺得孔乙己是怎樣一個人?試從前面分析的基礎上,用一句話給孔乙己的形象做個高度的概括。例如:孔乙己是一個潦倒、不幸的讀書人。(葉聖陶)

我讓學生思考一分鐘後發言,對於這種有高度的題目,學生的積極性被激發了,可是顧此失彼的現象也多了,這時舉手的人數明顯下降,但回答的精確度卻在提高,這是對孔乙己的理解。然後我出示一些名家對孔乙己的評價,讓學生站在更高的角度來審視這個人物。應該說,課堂這塊二十分鐘的內容起到了很好的鋪墊效果,這爲我轉向難點的分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如果還只是孤立的來看孔乙己個人的悲劇,那麼這堂課就沒有實質的意義。因爲我們都知道魯迅所要指向的是整個不合理的社會,可是怎麼把孔乙己的悲劇跟社會聯繫起來呢?畢竟他本身的性格實在是太突出了,這麼一個好吃懶做、迂腐不堪、又鄙視勞動的人實在很難有好的結局。於是我利用現代教學手段的優勢,在網上找到一段孔乙己最後一次出場的一分五十七秒的視頻錄像,利用電影裏孔乙己的悽慘和旁人的冷嘲熱諷的鮮明對比讓學生先從心靈上得到震撼,然後再回歸到文本中來感受這個已經有段距離的社會。我讓學生帶着三個問題看這段視頻,做到有的放矢,爲迴歸文本埋下伏筆。

通過這段震撼人心的視頻,學生把關注的角度轉向了孔乙己身邊的人,我趁熱打鐵,再次出示投影片,讓學生迴歸到文本中,看看文本里的社會是個怎樣的社會。我把它分爲三塊,從不同的角度引入,層層深入,步步緊逼,從而做到深入淺出,讓學生自己來回答這是個怎樣的社會,這是賞析。三個板塊所有的問題都是文本中的知識,所以學生回答起來很輕鬆,隨着問題的一步一步深入,學生的感情也在起着微妙的變化,這個社會對他們來說,已經是赫然在目了,當我問到:孔乙己的悲劇是命運的悲劇、性格的悲劇還是社會的悲劇時?沒有一個學生不說是社會悲劇了,學生至此達到了評價的較高層次。這種由淺入深,又深入淺出的教學方法是我成功解決難點的一大支柱。最後通過《灰色的震撼》帶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體驗,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的心靈受到一次洗禮,從而淨化自己的靈魂,完成了文學欣賞的最高目的——獲得有益的啓示。

  《孔乙己》教學反思二

《孔乙己》是一篇經典之作,從教以來,也已經教過好幾遍,每次教都有新的感悟。它讓我深深地領會到,在教材的鑽研和教法的探討上沒有止境。在新授中,由“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入手,引發學生的爭論:它究竟屬於哪一類主顧?在爭論中認識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地位。

本課最成功之處是學生根據所提供的.探究話題展開討論這個環節。

備課中,我發現孔乙己這個人物可講的東西太多了,一節課裏如何能面面俱到呢?面對稿紙上“塗鴉”的幾個話題:“從外貌看孔乙己”、“孔乙己與酒”、“說說孔乙己的‘偷’”、“孔乙己爲何總被打”、“孔乙己與讀書”……我“靈機一動”,不如把這些話題交給學生,由學生來討論。考慮到學生的情況,爲了取得更好的討論效果和理解效果,上課的前一天,我佈置了一項作業:出示以上話題,由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自由選擇其中之一,結合課文內容寫一篇“小作文”。

討論開始了,寫作同一話題的學生相對集中,組成了一個個討論小組,交流、討論、互爲補充,每組形成統一的意見後推舉一位代表發言。行間巡視,看着學生們一個個拿出準備的“小作文”,字數還不少,不錯。再看,呀,居然辯得頭頭是道,我心頭竊喜,忍不住加入其中……一節課就這樣在討論、交流、發言中不知不覺地過去了。

這節課讓我重新認識了我的學生:他們對文章的理解可以那樣的深入;他們探尋問題也可以找到那麼多的資料;他們的合作討論也能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成果;他們也能口若懸河,滔滔不絕……這是他們的課堂,這是他們的舞臺。學生是主體,要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原來真正做到了是這樣的精彩,原來真正做到是這樣的容易,只要你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大膽地給學生機會!

“新課標”實施後,也聽過不少“新”模式的課,爲了體現新課標的精神,爲了體現學生的探究、合作精神、課堂討論似乎成了必備的形式之一。其實,對於動輒“討論三分鐘”的做法,表面上熱鬧非凡,實際上以“討論”替代“思考”;對於這種沒有效果的“討論”,我向來是頗有非議,不敢苟同的。不過,這一次我居然也“討論”了一把,但在課前考慮、課上實施時,注意了以下幾個細節,我想,這也許是成功的因素吧。

1、“打有準備的仗”。如果課堂上提出個問題就由學生去討論,因爲學生沒有準備,討論當然就無從談起。事實上,這樣的討論要不成爲幾個口才好的學生的“一言堂”,要不你一言我一語,談得熱鬧,沒有收穫。所以這次我是課前將話題交給學生,由學生事先備好,討論時拿出來,有理有據,而且事先聲明,推舉代表的發言必須是討論組的統一意見。這樣討論的方向就不是辯論誰對誰錯,在細枝末節上糾纏不清(這也是很多討論常犯的錯誤),而是虛心地取長補短,形成統一的認識,這一過程實際上就是討論組共同受益的過程。

2、“做有興趣的事”。在課前佈置作業時,我特別強調,出示的幾個話題,由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也就是選擇你最喜歡的、最有話可說的一個去寫。記得當時話音一落,學生們居然有欣喜的神情。現在想來,其實也不足爲奇,學生們每天面對那麼多的作業,難道都是自己喜歡的?這次作業竟然有選擇,豈不快哉?選擇了自己喜歡的,那當然是樂意去鑽研、去思考,“文思泉涌”也就順理成章了。所以,我們在設計討論話題時是不是也應該從學生實際入手、從學生愛好入手,去鋪設一些學生們都願意去嘗試的臺階呢?

3、“有充足的時間”。這節課學生討論的時間長達十三分鐘,不是事先設計好的,而是課後總結時知道的。討論的結束也不是教師宣佈結束的,而是自然地小下來、靜下來。其實,我向來覺得,討論的話題倒不宜過多,一節課上動輒討論一下顯然是流於形式,但一討論就得“盡興”,就不必有時間的限制。否則,討論還沒開始,先規定“三分鐘”、“五分鐘”,誰還有心思盡情地把話講清、說完呢?討論的時間即使長一點,哪怕影響到以下環節的施行,也不必遺憾,因爲課堂教學的設計本來就應該圍繞學生進行,學生們能通過自己的活動“有所得”,這就是一節課最大的成功。

說起遺憾,我想,如果這些話題不是我給學生的,而是學生們自己根據課文內容找出來的,那該多好啊!我甚至還想,學生們說不定還能“挖掘”出更精彩的話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