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八年級語文教案(通用20篇)

八年級語文教案(通用2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9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八年級語文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八年級語文教案(通用20篇)

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一、理解主題與材料、寫景與抒情的關係。

二、領會課文用詞造句準確、鮮明、主動的特點。

三、認識農民及農民孩子的高尚淳樸的優秀品質和聰明的才幹,瞭解課文所表達的對勞動人民的深厚真摯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想:

一、安排四教時。

二、課文的寫作年代和該文所反映的時代距離今天的時間較遠,因此教學重點應放在讀懂弄通原文上,亦即首先讓學生理解字、詞、句、篇最基本的東西;在這基礎上,再懂得主題與材料、寫景與抒情的關係。這後面兩點是教學中的難點。

三、讀寫結合,進行一次記事爲主的寫作練習。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作者簡介及題解;通讀課文,理清脈絡。

教學過程:

一、聯繫舊課,引出新課。

問:上學期,我們學過魯迅哪篇文章?這篇文章主要表現了什麼內容?

答:上學期學過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寫了百草園中生活的趣味、歡樂和在三味書屋讀書的枯燥。通過鮮明的對比,表現了對大自然,對自由生活的熱愛,對束縛兒童思想的封建教育的批判。

教師:《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回憶童年時代生活的文章,內容基本上是真人真事。今天我們要學的一篇文章,雖然也是寫童年生活的,不過這是一篇小說,是在真人真事基礎上的藝術概括,它的題目叫“社戲”。

社戲魯迅(板書)

二、作者介紹及題解。

魯迅在談到自己青少年時代的生活和思想時曾說:“我母親的母家是農村,使我能夠間或和許多農民相親近。”(《集外集拾遺》)這一種十分可貴的“親近”,對魯迅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響。魯迅雖然出生在城市紹興,但從小就同農民和農村保持密切的聯繫。少年時代的魯迅接觸長媽媽等貧苦善良的農民,受到他們的啓發和教育。特別是魯迅家庭破落以後,他更瞭解農民痛苦的生活,更同情他們悲慘的命運。這些都反映在他的作品中。《社戲》就形象地表現了迅哥兒和農民少年的美好友情,熱情地歌頌了農民孩子高尚、淳樸的品質。

《社戲》的故事情節很簡單,是用第一人稱寫的。課文敘述“我”(即作品中的“迅哥兒”)與外婆家的農民孩子在看戲前後的一些有意思的事。魯迅把這些事寫得十分生動有趣,使人讀後印象深刻,難以忘懷。

在魯迅寫作《社戲》的那個年代,一般作家不大願意去描寫農民;有的人即使寫了農民,也是瞧不起農民,甚至歪曲農民。魯迅能寫出象《社戲》這樣歌頌農民高尚品質的作品,是很了不起的。

三、正音

(歸)省:xǐng行輩:háng憚:dàn絮叨:xùdāo怠(慢):dài攛掇:cuānduō鳧(水):fú潺潺:chán(歌)吹:chūi蘊藻:yùnzǎo(家)眷:juòn皎(潔):jiǒo漂渺:piāomiǎo糾葛:jiūgé

四、補充註釋。

(1)社戲: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廟。在紹興,“社”是相當於“村莊”的區域名稱;社戲就是社裏每年在一定的時間所演的戲。

(2)日裏:白天。

(3)神棚:供神名牌位的涼棚,演社戲時,搭在戲臺正對面,意思是請這些神看戲。

(4)白篷船:船篷沒有加油漆的船,舊時紹興人民一般都使用這種船。

(5)烏篷船:在白篷上用桐油抹黑,課文中指財主鄉紳使用的船。

五、教師範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字的準確讀音,並考慮課文大意。)

六、劃分結構:

學生討論,教師歸納,板書: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我”的樂土平橋村。(從“我們魯鎮的習慣”到“卻全都嘲笑起來了”。)

第二部分,“我”在樂土中也有不樂的時候。(從“至於我在那裏所第一盼望的”到“而且知道他們在戲臺下買豆漿喝”。)

第三部分,“我”與農民孩子們到趙莊去看戲的情景。(從“這天我不釣蝦”到“各自回去了”。)

第四部分,“我”對吃豆和看戲的懷念。(從“第二天”到文末)

七、佈置作業

讀課文(要求能讀準字音。辨析詞義,複述課文大意。)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檢查舊課部分內容,指導學生學習第一、二段。

教學過程:

一檢查舊課。(以下內容預先寫在小黑板上)

(一)辨別字音:

行()輩、銀行、()、行()走、歸省()、省()略省()悟

(二)辨別字形並組詞:

倘若、淌汗;抵擋、底細;同伴、攪拌;魚鉤、釣竿;挖掘、倔強;豆漿、木槳;竭力、揭示;陪伴、賠償。

(三)解釋下列各詞並指出詞類:

朦朧模糊、皎潔、飄渺、婉轉、悠揚

明確:朦朧,在課文中指月光不明亮的樣子。模糊,指不分明、不清楚。(其餘詞的解釋可參閱課本註釋)以上這些詞的詞性都是形容詞。

(四)學生朗讀課文第一、二兩段。(要求學生注意,課文中最能表現“我”的樂與不樂心情的詞語。)

二指導學習課文。(教師板書:(一)(二)(三)(四),後面的內容要學生回答。)

(一)課文寫樂土平橋村,只用一句話,卻表達了多方面的內容。想一想,是哪句話?表達了哪些內容?

明確:課文寫樂土平橋村,用這樣一句話:(平橋村)“是一個離海邊不遠,極偏僻的,臨河的小村莊;住戶不滿三十家,都種田、打魚,只有一家很小的雜貨店。”

雖然只有一句話,但表達內容很豐富。第一,寫清了它的位置:離海邊不遠,臨河;第二,交代了環境:極偏僻;第三,指出人口:住戶不滿三十家;第四,點明瞭平橋村人民的生活情況:都種田,打魚,只有一家很小的雜貨店。說明多是勞動人民。這樣,以極少的文字,表現豐富的內容,文章就精煉了。

(二)爲什麼平橋村是“我”的樂土?課文是怎樣具體寫樂土的樂的?

明確:因爲“我”在平橋村受到優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課文寫樂土之樂很具體。先從與農民孩子的關係上來描寫樂土:客人是“公共”的;遊樂時所謂“犯上”之類的封建倫理觀念已被打破。再從生活情趣上寫樂土:“我”對農村中釣蝦、放牛等事充滿興趣。釣蝦、放牛在農村中原是極平常的事,但作者卻滿懷深情地敘述,充分反映了“我”對農村生活的新奇感。

課文寫樂土的樂正是爲了反襯讀“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的不樂,因爲十一二歲的孩子成天要死記硬背這些時代隔得遠,語言差別大的句子,肯定要感到乏味和討厭。這也反映了作者對封建教育的厭惡。

(三)平橋村既然是樂土,“我”爲什麼會有不樂的時候?課文怎樣寫“我”的不樂?

明確:因爲“我”在平橋村所“第一盼望”的,是到趙莊去看戲,可是沒有船,不能看戲,所以“我”很不樂。

“我”的不樂,課文抓住心情急劇變化來寫。先是“盼”,接着是“急”,“急得要哭”。最後是猜測:“我似乎聽到鑼鼓的聲音,而且知道他們在戲臺下買豆漿喝。”這樣的猜測,把兒童特有的焦躁心情活龍活現地表現出來了。寫“我”的不樂,課文還從不同的角度渲染:外祖母“氣惱”“絮叨”;母親既怕外祖母生氣,又怕“我”和別人同去會使外祖母擔心。

齊讀“就在我十一二歲時候……怕外祖母要擔心”,體會對不同人物心理描寫的作用。

寫“我”的不樂,實際上是欲揚先抑,爲烘托下文看戲之樂作了鋪墊。

(四)課文表達“我”的不樂心情,用詞十分確切,我們要很好地體會。試比較下列兩組句子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

明確:第1組第一句表達較籠統。第二句把着急的程度描寫得具體,“我”所第一盼望的看戲的願望沒有實現,“急得要哭”是很自然的事。第2組第一句與事實不符。第二句的“似乎”一詞用得很好,因爲這是猜測。正因爲有這猜測,所以有“知道他們在戲臺下買豆漿喝”的推測。從猜測到推測,反映了兒童的焦躁的心理狀態,寫得確實生動形象。

由此可見,魯迅用詞是準確、鮮明、生動。當然,需要說明一點:由於課文的寫作時間以及所反映的生活距離今天較遠,特別是“五四”時期有些詞的用法與現在有點不同。如結構助詞“的”和“地”不分,一律用“的”;人稱代詞“他”和“它”不分,都用“他”。這方面的問題,我們讀課文時要注意。

三佈置作業。

1、複習第二部分,着重注意作者是怎樣描寫外祖母、母親和“我”的不同神態和心情的。

2、閱讀第三部分,熟悉從出發看戲到回家的記敘過程。

3、抄寫詞語:

怠慢大悟、攛掇、委實、鳧水、篙、磕、潺潺、朦朧、婉轉、悠揚

疏疏朗朗、瓢、縹緲、融、躥、踱、頗、懈、楫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檢查舊課作業,重點指導學生學習課文第三段。

教學過程:

一、檢查上堂課作業。

(一)檢查抄寫的詞語。並在檢查時改爲課堂聽寫。

(二)複述課文第5、第6段內容,把“氣惱”、“絮叨”、“寬慰”、“急得要哭”、“囑咐”、“裝模裝樣”等詞語用進去。

二、指導學生學習課文第三段。

(一)引導討論第三段的記敘層次。明確:這一段寫晚上乘航船到趙莊去看戲,是課文的中心部分,寫得具體、生動,按照事情發展的過程可以分五個層次(分行板書):

1、雙喜的好主意(7—10段);

2、行船到趙莊(10—16段);

3、船頭看戲(17—21段);

4、返航路上(22—27段);

5、平安到家(28—30段)。

(二)根據“思考和練習一”,引導學生討論課文怎樣寫出雙喜、阿發這些勞動人民孩子的優秀品質,怎樣寫出迅哥兒對他們的思想感情。

討論中明確:這一段的第一層和第四層中最能突出雙喜、阿發等勞動人民孩子的優秀品質,和“我”對他們的感情。第一層寫雙喜提議乘航船去看夜戲。作者稱雙喜“最聰明”、“大悟”,表示讚美和欽佩。當外祖母擔心,母親不安時,雙喜果斷表示:“我寫包票”,並列舉了三點無可辯駁的理由。(船又大;迅哥兒向來不亂跑;我們又都是識水性的。)雙喜的話充滿膽識和自信,解決了外祖母和母親無法使“我”去看戲的難題。第四層寫了歸航途中偷羅漢豆的事,阿發讓大家“偷”自家的豆,理由是“大得多”。

這兩件事說明了什麼呢?學生回答,明確:它們說明雙喜聰明能幹,阿發淳樸、慷慨無私,總之農民孩子具有高尚淳樸的優秀品質;也說明“我”熱愛農村少年朋友,與他們有着深厚的情誼。總之,這些是由乘船去看夜戲和偷豆兩件事來表現的。

指名朗讀第7段和第24—26段。

(三)學生朗讀第10段:“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輕鬆了……。”找出這一節用了哪些動詞,然後討論:

1、“大家跳下船”,這裏爲什麼用“跳”而不用“走”呢?因爲要表現孩子們的高興和看戲的急切心情。

2、“雙喜拔前篙”,這裏爲什麼用“拔”而不用“拿”呢?因爲篙是插在河底泥中的,所以用“拔”,而拿不能表示這個動作。再說這個“拔”字,充分反映了農民孩子駕船技藝的熟練。

3、除了這兩個動詞,還有哪些主要的動詞?還有“點”“磕”、“說笑”、“嚷”等。“點開船,在石橋上一磕”準確地寫出了農民孩子熟練的駕船技巧。“有說笑的,有嚷的”,確切地表達了孩子們迫切和興奮的心情。(以上加點的詞板書,下同)

齊讀第10段,體會作者用動詞的好處。

(四)學生朗讀“思考和練習五”中的第二段話,找出這段話寫在課文的什麼地方。說說它是怎樣跟前面一段話互相照應的。

思考,討論後明確:這段話寫在第21節末尾,也是寫孩子們撐船的動作的。這裏寫大家看戲看得沒勁了,在雙喜的提議下便開船返航。前面寫船來時是向趙莊前進,經過鬆柏林,松柏林在船的尾後;而現在船要離開趙莊,因此“拔了篙”要“點退幾丈,迴轉船頭,駕起櫓”,“又向那松柏林前進了”。前後照應十分嚴密自然。我們在閱讀時要注意這種前後照應的地方,寫作時更要注意前後的照應,使文章結構嚴密,貫通一氣。

(五)閱讀第11—13段。考慮一下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來寫景狀物的,第12、13段同第11段的關係如何。

學生思考、回答,教師歸納板書(或掛出小黑板):

討論明確下列問題:

1、“朦朧”在句子裏作什麼詞用?“朦朧”原來是形容詞。現在作動詞用,在句子裏充當謂語。下面寫戲臺“模糊在遠處的月夜中”,“模糊”也是這種用法。

2、寫航行的迅速,爲什麼說連山象獸脊踊躍,向船尾跑?這是靜物動態的寫法,形象地突出船速之快;這樣寫也符合“我”坐在船上觀察夜景的實際情況。由於“連山”是“起伏”的,又感到是在動,便聯想到象“獸脊”,這樣比喻,顯得形象真切。這一句描寫呼應了前面的“飛一般徑向趙莊前進了”一句。

3、第12節和13節裏哪些詞句是跟11節的記敘呼應連貫的?要求在這些語句下劃線:“那聲音大概是橫笛”跟“似乎聽到歌吹了”相呼應;“果然是漁火”跟“也許是漁火”相呼應:“才記得先前望見的也不是趙莊”跟“漸望見依稀的趙莊”相呼應;因此,這三節的過渡照應很緊密、自然。

學生默讀11—13節,進一步領會記敘的順序和內容。

(六)在“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輕鬆了”到“於是趙莊便真在眼前了”這四個自然段中,既寫了景,也寫了“我”的心情,那麼課文是怎樣寫“我”的心情的呢?

討論明確:課文始終將情與景結合起來寫,從而很好地突出了看戲的急切和興奮的心情。(要求劃出這些詞語)“輕鬆”“舒展”,極言一旦實現願望的興奮。船飛一般地快,“但我卻還以爲船慢”,說明心情何等之急。通過“似乎”、“料想”、“也許”等詞,寫出了猜測的心理,表達了急於到達戲臺的心情。“我”的心情從“沉靜”到“自失”,那就因爲被美麗的夜景陶醉而出神的緣故。“趙莊便真在眼前了”,一個“真”字,把兒童心理寫得維妙維肖。課文寫出了優美動人的夜景。同時又表達了兒童愉快迫切的心情。這種情與景的緊密結合,我們稱它爲“情景交融”,閱讀時要很好體會。這四節要求背誦,學生再各自讀一遍。

(七)由於作者善於細心觀察事物,所以把戲臺寫得生動具體,看看課文是怎樣寫的。

明確:課文描寫戲臺,有從遠處看的,有從近處看的。

第14段是寫從遠處看戲臺。這一節寫戲臺有兩個特點:

1、注意觀察的位置和距離。作者一開始寫戲臺,是自遠而近,先交代戲臺的位置:莊外臨河的空地上。再點明疑爲“仙境”的緣由:戲臺“模糊在遠處的月夜中,和空間幾乎分不出界限”。接着,由於船走得很快,漸漸接近戲臺,便看到“臺上顯出人物來”,也看到近臺的河裏有“一望烏黑”的船篷。

2、善於抓住事物的特徵。從遠處看戲臺,因爲“模糊”,所以疑爲“仙境”。因爲距離還較遠,所以臺上人物看不清,只看見“紅紅綠綠的動”。

後面第22段裏也有一句是寫從遠處看戲臺,那是返航時“回望戲臺”,也抓住了它的特徵:因爲遠而又在燈火光中,所以“又漂渺得象一座仙山樓閣,滿被紅霞罩着了。”同14節的疑爲仙境遙相呼應。

可將上述內容列成下表:

對戲臺的描寫。

學生齊讀第14節,體會寫景的好處。

(八)第17節到第21節,寫他們“都擠在船頭上”看戲,這是從近處看,所以角色的上場,下場,甚至連“那老旦將手一擡”都看得清清楚楚。這五節描寫的特點是把角色的出場和表演跟孩子們的反應(語言、動作、心情)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生動地寫出了兒童們看戲的心理特點。請找出有關語句,並用線劃出來:如“看見臺上……正打仗”、“咿咿呀呀的唱”、“誰肯顯本領給白地看呢”、“我最願意看的是……跳老虎”、第20小節的大部分語句、老旦坐在一把交椅上唱,“雙喜他們卻就破口喃喃的罵”等。

三、課堂練習。

(一)說說下列句子中括號裏的字能不能去掉?爲什麼?

(1)我們立刻(一鬨的)出了門。

(2)趙莊便(真)在眼前了。

[參考答案]

括號裏的字都不能去掉。(1)中的“一鬨”,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羣人。表現了孩子們天真、活潑的行動和歡樂、迫切的心情。(2)中的到趙莊看戲是“我”盼望已久的,何況前面還有把漁火作爲戲臺的錯誤猜測,因此趙莊——出現,“我”的心情是無比喜悅的。這個“真”字用得十分傳神。

(二)指出下列兩句中“終於”一詞的詞類,並說明用法。

(1)然而老旦終於出臺了。

(2)雙喜終於熬不住了。

[參考答案]

“終於”是副詞,表示經過一番周折而產生了某種結果。

第四課時

教學要點:

指導學習課文第四部分,歸納主題及主要寫作方法,佈置讀寫練習。

教學過程:

一、檢查作業。

(2)指名試背第10——13段課文。

二、指導學習課文。

(一)課文怎樣寫出老農民六一公公純樸、爽朗的性格?

指名朗讀第32節和第34——38段,體會六一公公的語言特色。

明確:課文寫六一公公的筆墨簡潔而洗煉,主要通過他的對話來表現他純樸、爽朗的性格。他的第一句話並不責問孩子們“偷”豆之事,只是可惜於“踏壞了不少”,說明他珍視勞動果實。第二句話:“請客?——這是應該的。”更充分地表現了他的性格。至於以後送豆給“我”吃,也說明了這一點。(要求學生在以上有關語句下劃線)

(二)指名朗讀最後兩個自然段。讀後提問:同樣是六一公公的豆;爲什麼當天的豆沒有昨夜的豆好?爲什麼說“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

明確:同樣是六一公公的豆,但昨夜的豆是與農村少年朋友一起吃的,充分體現了“我”與少年朋友的友情,所以在孩子看來,當天的豆不如昨夜的豆好。

這兩句話是用豆陪襯社戲。其實那夜的戲也沒有看出什麼名堂來,可是大可懷念的是農民孩子的美好友情,而這友情是在着社戲過程中集中地體現出來的,因此也就產生出對那夜社戲的懷念了。

(三)《社戲》按題目所示似乎應該寫戲,但文中大量的篇幅寫了戲外的天地,是不是離題了呢?

明確:《社戲》的題目放在戲上,按理說該寫戲,但文章真正寫看戲的內容並不多。用大量篇幅寫了我對平橋村的熱愛(以爲是“樂土”)和因看不成戲的焦急心情,寫了赴趙莊看戲途中的所見所聞所感以及歸途中“偷”豆、剝豆、燒豆、吃豆和事後談豆等事。這樣花筆墨寫,非但沒有離題,而是緊扣主題的。因爲《社戲》並不是專門爲了寫看戲的,而是通過寫看戲反映“我”與農民孩子的美好友情,歌頌農民孩子高尚淳樸的優秀品質和聰明的才幹。課文的主題就是:

通過“我”與農村孩子看社戲前後的故事的敘述,讚美農民及農民孩子高尚淳樸的優秀品質和聰明的才幹,表現了作者熱愛勞動人民的真摯的思想感情。

正因爲如此,戲的內容寫得並不多(甚至並沒有寫出戲究竟好在哪裏,相反倒寫了許多對戲不滿的內容),圍繞看戲,選取了一些戲外的生活素材,這些材料都是集中反映主題思想的。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主題是文章的靈魂,是統率材料的;材料是爲表達主題服務的。

(四)我們懂得了主題和材料的關係,來思考討論這樣一個問題:《社戲》有相當大的篇幅寫戲外的生活瑣事,作者對這類生活瑣事取而不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以作者一段童年經歷爲題材,寫了百草園的有趣和三味書屋的枯燥。但有兩件有關魯迅讀書的事沒有寫上;一是當時一般學生到先生面前背書,希望別人大聲讀書,使先生聽不清楚自己的背書,因而胡混過去。魯迅書讀得熟,背得熟,不需要打混。二是有一次魯迅上學遲到,他爲了勉勵自己,從此不再遲到,在書桌上刻了個“早”字。這兩件事作者舍而不取。請把兩篇文章比較一下,爲什麼前者取而不捨,後者舍而不取。

明確:《社戲》寫戲外的生活瑣事,實質是表現了“我”與農民孩子的美好友情,讚頌勞動人民,正是出於表達主題的要求,所以對這類材料取而不捨。相反,魯迅沒有將在三味書屋的兩件事寫進文章,原因在於這篇文章主題表現對封建教育的不滿和反抗,與此無關或不合題意的材料便舍而不取,兩篇課文材料的取捨說明了:主題是文章的靈魂,是統率材料的:材料是用以表達主題的,材料的取捨由文章的主題決定。

(五)關於課文的寫作特色,大致上可歸納這樣幾點:用詞造句準確、鮮明、生動;情景結合,借景抒情;結合語言和行動、確切地反映了兒童的心理活動。這些特點,分析課文時都已經學過了,課後再好好體會。

三、課堂練習。

(一)解釋下面加點的詞:

誠然(實在)潺潺(流水聲)彌散(滿、遍)渴睡(迫切地希望)糾葛(糾纏不清的事情)皎潔(潔白)

(二)用下列單音詞組成同義雙音詞:

倘(若)伴(侶)邀(請)(舟)楫懈(怠)

(三)把下列書面語言改成口頭言:

大抵(大概)不憚(不怕)伊(他、她)委實(確實)惹眼(顯眼)漂渺(隱隱約約)

四佈置作業:

寫一篇短文,題目是《童年趣事》要求(1)以記事爲主,但一定要把與事有關的人寫好;(2)事情的發生、經過、結尾要寫清楚,重在經過上,要寫得比較具體(3)要扣住“童年趣事”中的“趣”字充分反映出兒童的心理特徵。

《社戲》知識點:

詞語

1、鉗qián

2、撮cuō

3、偏僻piān pì

4、行輩háng bèi

5、照例zhào lì

6、欺侮qī wǔ

7、寬慰kuān wèi

8、囑咐zhǔ fù

9、怠慢dài màn

10、禮數lǐ shù

11、攛掇cuān duo

12、鳧水fú shuǐ

13、潺潺chán chán

14、踊躍yǒng yuè

15、屹立yì lì

16、家眷jiā juàn

17、皎潔jiǎo jié

18、好歹hǎo dǎi

詞語釋義

偏僻:偏遠而僻靜。

誠然:確實這樣。

屹立:矗立。

潺潺:形容溪水、泉水等流動的聲音。

歸省:指出嫁的女兒回孃家看望父母。

攛掇:從旁鼓動人做某事。

絮叨:形容說話囉唆,來回地說。

怠慢:客套話,表示招待不週。

彌散:(光線、聲音、氣體等)向外擴散。

皎潔:(月亮等)明亮而潔白。

糾葛:糾纏不清的事情。

文學常識

本文選自《吶喊》,作者是魯迅,原名周樹人,他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其作品有《吶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墳》《華蓋集》等。

課文主要內容概括

《社戲》,敘述“我”童年時在江南水鄉看社戲的難忘經歷,刻畫了一羣善良、淳樸的農村小夥伴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課文鑑賞

1、作者既然寫社戲,爲什麼還要在開頭介紹平橋村的情況?

這部分交代了平橋村的環境和人物關係,既寫出了平橋村是“我”的樂土,又爲情節的展開作好了鋪墊。

2、小夥伴們對臺上的戲感興趣嗎?爲什麼想去看戲,並爭着去看戲?

小夥伴們最感興趣的是看戲途中的無拘無束和自由自在的玩耍。正所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他們的興趣不在戲,而在看戲前後的氣氛、感覺。

3、作者寫看戲前的波折有什麼作用?

一是製造波瀾曲折,烘托了看戲的急切心情,二是初步表現了小夥伴們熱情能幹的特點。

4、六一公公送豆的情節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表現了老人的寬厚慈愛,熱情好客,進一步說明了“我”愛平橋村,是因爲那裏的人的善良可愛,同時深化了主題。

5、怎樣理解文章最後一段“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也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

因爲“我”所難忘的,是那裏特有的鄉村風光、自由的空氣,以及人與人之間和諧親密的關係,即人情、景物、回憶。(另外一個說法是:所謂“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戲”,代表了作者對天真爛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的回憶,充滿一種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現對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6、爲什麼作者說平橋村“在我是樂土”?“樂”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①民風淳樸、鄉民善良的鄉村,對一個在封建家庭中生長、受各種規矩束縛的孩子來說,確實是自由快樂的天堂。“我”作爲客人,在這裏“得到優待”,釣到蝦“照例是歸我吃的”,小夥伴們對“我”的體貼照顧無微不至,在“看社戲”一節中這種友愛和照顧表現得淋漓盡致。

②也因爲在這裏,“我”可以免念那些陳腐無用的經書,而且也沒有那麼多規矩可循,即使“打了太公”,全村“也絕沒有一個會想出‘犯上’這兩個字來”,對自幼就壓抑在封建道德秩序中的“我”而言,這樣的自由是一種多麼寶貴的享受。

③更加重要的是,在農村可以親近大自然,“掘蚯蚓”“釣蝦”“放牛”,相對城鎮宅院中那種蒼白無味的生活而言,無疑是新鮮有趣、極具魅力的。因此“我”對這樣的“樂土”、這樣的童年往事,一直到長大也念念不忘。

課後習題解答

一、通讀全文,仿照示例,用四字短語概括本文所寫的幾件事。

隨母歸省→釣蝦放牛→戲前波折→夏夜行船→船頭看戲→月夜歸航→歸航偷豆→六一送豆

二、作者在敘述事件的過程中,融合了描寫、抒情、議論等多種表達方式。以本文所寫的某件事爲例,具體分析這些表達方式各自的作用。

文中運用了大量的描寫,如月下航船中對江南夜晚美麗景色的描寫,充滿了水鄉特色。“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踊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增強了語言的表現力。抒情表達方式的使用,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如“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悠揚,使我的心也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覺得要和他彌散在含着豆麥蘊藻之香的夜氣裏”,“沉靜”說明笛聲使“我”急切的心情平靜了下來,“自失”“彌散”寫出了“我”的陶醉。文中議論表達方式的使用,增強了情感和主旨的表現力。如“但我吃了豆,卻並沒有昨夜的豆那麼好。”並不是豆不好,而是因爲不是和小夥伴們一起偷來在船上煮了吃的,沒有了趣味,也就沒有了那種心情。表現出了“我”對小夥伴的懷念,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嚮往。

三、豆是很普通的豆,戲也是讓“我”昏昏欲睡的戲,但是文章最後卻說是“好豆”“好戲”,對此你是怎樣理解的?

“我”真正懷念的並非是豆的味道及社戲的內容,而是與小夥伴們一起嬉戲玩樂,甚至偷豆的過程,所以那是無與倫比的“好豆”和“好戲”。更令“我”懷念的是平橋村的孩子、老人那種樸實、真摯的感情,他們勞動的本領、他們的淳樸善良,還有那農村特有的田園風光、自由的空氣和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親密。流露出“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之情。

四、結合上下文,揣摩下列語句,體會“我”的心理,感受其中的童真童趣。

1、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戲已經開場了,我似乎聽到鑼鼓的聲音,而且知道他們在戲臺下買豆漿喝。

這裏是虛寫,通過對唱戲的鑼鼓聲、朋友們在戲臺下買豆漿喝等內容的幻想,突出了“我”不能去看戲時,既焦慮又失望、沮喪的心情,進一步表現“我”對看戲的渴望。

2、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輕鬆了,身體也似乎舒展到說不出的大。

“輕鬆”和“舒展”與前文因看不成戲而沮喪形成鮮明的對比,表現“我”歡喜愉快的心情。

3、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踊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爲船慢。

句子化靜爲動,細緻生動地寫出了航船的速度之快,“但我卻還以爲船慢”表現了“我”急於看到社戲的心情。

4、我不喝水,支撐着仍然看,也說不出見了些什麼,只覺得戲子的臉都漸漸的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漸不明顯,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沒有什麼高低。

“支撐”寫出“我”看戲的勉強,“五官漸不明顯”“似乎融成一片”寫出了“我”因戲不好看而心生睏意。這句話描寫非常細膩,形象地刻畫出“我”睡眼矇矓時看到的景象,突出了“我”既覺得戲無趣,又不甘心就此回去的心理。

5、那航船,就像一條大白魚揹着一羣孩子在浪花裏躥……

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以富有神話色彩的“大白魚”比喻航船,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了船行之快,孩子們駕船本領的高超,從側面烘托出了孩子們歡快的心情。

五、《社戲》原文開頭部分寫的是“我”成年後在劇場看中國戲的兩段經歷。課後閱讀這些文字,體會一下,作者通過寫不同的看戲經歷,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情思?

作者寫“我”在劇場看戲的失望、無聊反襯了看社戲的美好;在劇場裏看戲,“我”更多的感受到的是一種冷漠、隔閡的關係,而看社戲時所感受到的是互助、融洽、友愛的關係,這兩方面的內容互相映襯,互相加強,緊密統一,十分鮮明地表達了作者的愛憎之情。

《教學反思

本單元爲我們展示了斑斕多彩、充滿濃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第一篇是魯迅先生寫的《社戲》。在他的帶領下,我們共同感受到了湘西人民端午日“賽龍舟”、“搶鴨子”的熱鬧氣分,也使學生欣賞到了作品中所展現的優美畫面和語言風格,並初步認識了魯迅的寫作風格。

在大學時我們最怕講的就是魯迅的文章,因爲他的文章最深奧、最艱澀、最難懂,所以總是敬而遠之。現在,沒有了退路,只得硬着頭皮去啃。只有把它啃透了,纔敢站在講臺上講給學生聽,也才能對得起魯迅先生。還好,魯迅的這篇文章並不艱澀,寓意也不是很深刻。相反,文章的語言充滿了童年的'活力,爲我們展示了一幅湘西特有的水鄉美景圖,讀來令人陶醉。

這篇課文我所設計的導語是通過“解題”來實現的。我們來看一下:同學們,大家看過戲沒有?那麼你們所瞭解的中國戲種有哪些?(學生答:京劇、豫劇、越劇、黃梅戲、秦腔等)那請問:有沒有人看過這樣一種戲“社戲”?(教師板書,學生回答)好,待會老師會帶領大家去看看“社戲”是個什麼戲。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社戲”。大家來看這兩個字,前面是個“社”字,請大家迅速打開字典查看這個字的解釋。(學生查:社,古代指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好,“戲”的前面的那個字該是用來修飾和限制“戲”的,那麼大家猜一猜“社戲”應該是用來幹什麼的戲?

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本文的生字詞,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2、能力目標:學習本文的表達方式及其產生的表達效果。

3、情感目標:領悟列寧格勒的人們在堅苦卓絕的環境中所具有的寧死不屈、百折不撓、堅強高貴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

學習本文在敘述中採用對比的手法來表現羣體的崇高品質。

三、教學難點

體會列寧格勒人民的人性光芒與人格的高貴。

四、教學時數

1課時。

五、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年代,過着幸福寧靜的生活。我們遠離戰爭、飢餓和寒冷,戰爭的殘酷、恐怖是我們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裏的人們難以想象的。你們知道生活在巨大的戰爭陰影下的人們是如何生活的嗎?今天我們走進《列寧格勒的樹》,去看看被圍困了九百天的列寧格勒城的人們在生命面臨威脅的時刻,寧願凍死也不砍伐一棵樹的壯舉,讓我們的靈魂接受一次洗禮,去感受一下人性的光輝吧。

(二)時代背景:

60多年前,德國法西斯出動70萬大軍、1200架飛機、1500輛坦克和12000門火炮妄圖一舉拿下這座城市,卻受到蘇聯軍民英勇頑強的抵抗,德軍迅速佔領列寧格勒的企圖化爲泡影。於是,希特勒下令嚴密封鎖該城,企圖以斷水、斷糧等手段征服列寧格勒,從而開始了長達900天的圍困期。面對險惡的處境,300多萬英雄的列寧格勒軍民沒有屈服,他們頑強抵抗,依靠在拉多加湖上開闢的“生命之路”,傳奇般地戰勝了飢餓的威脅,挫敗了德軍的罪惡計劃。

列寧格勒保衛戰緊緊拖住並消滅了德軍大量有生力量,爲蘇軍取得莫斯科保衛戰、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等戰役的輝煌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然而,殘酷的戰爭也使列寧格勒人民付出了巨大代價。據材料記載,列寧格勒在圍困期因飢寒交迫致死的人多達64萬人,死於德軍炮火空襲的有2.1萬餘人。

(三)初讀課文,積累字詞。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讀課文,用線畫出你不認識的字,用……線畫出需要積累的詞語。用畫出你喜愛的句子。

1、學生讀完以後,老師提醒學生注意:

踉蹌(liàngqiàng)凍餒(něi)

2、需要積累的詞語:

不堪回首戰雲密佈陰雲慘淡魔劍高懸座無虛席

(四)探究課文。

1.請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說說最使你感動的語句有哪些,找出來細細讀一讀,品一品,討論交流:哪些細節、哪些語句最讓你感動?

2.重點討論分析課文的第四自然段。請一位學生朗讀一遍。

本段寫了悲慘的一幕,但作者沒有對這一情節進行過多地描寫、渲染,只是用平靜的筆觸進行了簡潔地敘述,只交代了三個必要的細節,是哪三個細節呢?

明確:小棺材、凍餒而死的孩子、舊鋪板。

作者只交代了三個必要的細節,既沒有女士臉上的表情,也沒有寒冷對她臉色和軀體的效果,也看不出作者感情的特殊性,他追求的不是煽情,而是以敘述來說明問題,我們同樣被打動了。看來,打動人心不光靠描寫、渲染的手法,敘述同樣能產生感動的效果,這真是“殊途同歸”啊!

3.請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具體地描繪一下當時的場景。

學生思考並回答。

4.作者一邊進行冷靜地敘述,一邊又在敘述中進行對比,請同學們說說對比表現在哪些方面?

學生回答後,教師明確:一方面是如此嚴酷的飢寒,“人們賣房屋,變賣首飾,變賣傢俱,賣一切可賣之物,只爲換取一點可憐的口糧和棉毯”;另一方面卻是:“在最艱苦的900天內,列寧格勒城裏的人們,沒有爲生計砍伐過一棵樹”,“沒有誰去砍樹生火取暖。”

5.光有這樣的對比似乎還不太充分,因而作者在此基礎上,又採用了議論、抒情的手法加以補充,請同學們找出這樣的句子。

學生回答後,教師明確:

把樹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的人們是怎樣的人們。那是一羣精神強健人格高貴的人。

——這句話在文章中起什麼作用?

學生回答後,教師明確:起了畫龍點睛,點明主旨,深化主題的作用。

6.爲了進一步印證這一點,作者又例舉了生活在巨大的戰爭陰影籠罩下的列寧格勒的人們的一些生活狀況:劇照貼滿大街小巷,劇院天天夜裏開演,觀衆座無虛席;學校準時開學,上課鈴聲從未間斷……

多麼堅強高貴的人們啊,在厄運、苦難面前,他們仍從容地、有尊嚴地活着。這是一羣寧死不屈、百折不撓、精神強健的人,正因爲他們具有樹一樣的堅韌挺拔的精神,纔有了不讓侵略者前進一步的輝煌。

7.能用《日曆》裏的語言來描述一下他們是如何度過每一天的嗎?

學生回答後,教師明確:他們用情感、忠誠、愛心、責任感,以及創造性的勞動去書寫每一天的日曆。

8.900多個日日夜夜啊,人們生活在飢寒交迫中,即使一個又一個離家失所的人凍死在街頭,人們也沒有砍伐一棵樹來取暖,人們何以把樹看得比人的生命更重要呢?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明確:生命是是無價的,但並不代表它是最寶貴的,正如裴多菲在詩中寫道:“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爲自由故,二者皆可拋。”樹的綠色是被圍困的人們心中的希望,的精神寄託。正是這一片綠支撐着他們熬過900個苦難的日子。

9.請同學們結合《每天誕生一次》的內容,想象一下,列寧格勒的人們從煙霧裏透出的曙光中醒來時,看到這片綠,他們會想些什麼?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小結:

他們在醒來的一剎那可能有一種陌生感,也有一絲慶幸的心理———“我又活過來了?”我還活在自己國家的領土上,明天還能撲向嶄新的太陽,還有見到下一個黎明的希望。對他們來說,生命即綠,假使有一天見不着綠了,那麼,死亡也就來臨了。

10.同學們知道老山蘭的故事嗎?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我們的鋼鐵戰士血灑南疆,誓守國土,在炮火硝煙中,日夜陪伴我們戰士的,就是綠色的蘭花,戰士們取名“老山蘭”,他們把從陣地上採擷來的蘭花栽在廢棄的空罐頭盆裏或栽在陣地前沿的土裏,甚至栽在了鋼盔裏。戰士們精心呵護着它們,那墨綠色的葉片給炮火硝煙中的戰士們帶來絲絲生活的慰藉,綠是生命,是和平,是希望,多少人爲了心中的那片綠而挺身而出。

和平年代,我們應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綠,人類與綠色應和諧相處。想想戰爭年代的那些人們吧!我們有什麼理由去摧殘眼前的這片綠呢?請愛護眼前的一草一木吧,我們將會從他們身上汲取精神和力量。

五.閱讀比較、探究

如果以《列寧格勒的樹》爲材料,你會如何接着寫《每天誕生一次》或《日曆》呢?試動筆寫寫看。

〔參考答案:在《列寧格勒的樹》的故事裏,可以找到上述兩篇文章的種種影子,包括共同的、不同的方面。如果與《日曆》接,可以放在保存歲月的方式是把歲月變成永久的詩篇之後,或者放在書寫每一天的日曆那段之後。如果與《每天誕生一次》接,可以接到撲向嶄新的太陽那句之後,也可以接到篇末。當然還可以有其他的接寫方式,比如也放到《日曆》的篇末。〕

此項練習的主要目的是互相解讀這幾篇課文,並不在一定要寫成完全融爲一體的一篇文章。還有,可以引用故事的基本素材,也可以只引用片斷,還可以打亂順序,比如從劇院天天開演說起。還要指導學生在敘述故事時不是原文照抄,內容要適度,文字要與主篇接近。

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把握課文中的人物、事件,認識中國革命勝利來之不易,並從中獲得有益啓示。瞭解新聞特點,複習記敘文六要素知識。

綜合運用默讀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學重點

從文體上抓住新聞的特點,從題材上抓住戰爭的主題,從遣詞造句上體會準確精練的語言。

●課前準備

預習生字詞,查閱有關解放戰爭中三大戰役的資料。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報道瞭解放戰爭中渡江戰役的勝利戰況。這是人類戰爭史上空前的奇觀,千里江面上萬船齊發,人民解放軍冒着炮火奮勇挺進,衝破敵陣,橫渡長江。毛澤東親自撰寫了這則新聞,給全軍戰士和全國人民以極大的鼓舞,今天讀來依然令人迴腸蕩氣。

《中原我軍解放南陽》由南陽的解放說到一年多來中原地區軍事形勢的重大變化,反映蔣軍必敗、我軍必勝的大好形勢,鼓舞瞭解放區軍民乘勝前進的鬥志。

(學習這兩則新聞不僅要抓住戰爭的主題,也要抓住新聞的特點)

教學過程:

整體感知

教師板書課題,出示學習目標。

教師檢查預習字詞情況,佈置思考題:

快速默讀課文,用簡明的語言說說新聞報道了什麼內容。

再讀課文,理清記敘的六要素: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發生的原因、經過、結果。(指出記敘的六要素也是新聞的要素)

精讀課文(可分讀、齊讀),具體說說新聞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報道渡江情況的?按什麼順序報道,爲什麼?

學生讀課文後,分小組討論,全班交流,教師參與。

(三個思考題分別針對新聞結構的三部分:標題、導語、主體)

教師導學

(討論了以上三個問題,教師引導學生得出結論)

要想迅速瞭解新聞的主要內容,就要看標題。要比較詳細地瞭解新聞的內容,就要看導語。要更爲細緻地瞭解新聞的內容,就要看主體。

新聞的要素也是記敘的要素,只要把記敘的六個要素變成六個問題,閱讀的時候注意這六點,養成留意要素的習慣,再讀其他敘事性作品也就容易把握內容了。

合作探究

教師佈置思考題:

閱讀這則新聞後,你以爲新聞具有怎樣的特點?(教師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學生小組討論,全班交流,教師參與。

討論後明確:

新聞的作用,報道國內外最新發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氣象。

新聞的結構,一般包括標題、導語、主體、結語和背景五部分。

新聞的寫法,主要是敘述,有時兼有議論、描寫。

新聞的特點,觀點鮮明、內容真實、報道及時、語言簡明準確。

拓展延伸

教師導學:要求學生快速默讀第二則新聞《中原我軍解放南陽》,瞭解新聞內容。再讓學生運用前面所學的新聞知識學習第二則新聞,並提出思考題。

默讀第二則新聞,理清記敘的六要素。

運用所學的新聞知識具體分析第二則新聞,並說說兩則新聞在寫法上有哪些不同之處?

品味兩則新聞語言的特點,完成課後練習三。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學生全班交流,只要言之有理,教師就給予鼓勵。

教師小結

《新聞兩則》所報道的渡江戰役和南陽解放,都是中國人民解放戰爭戰略進攻階段具

有關鍵意義的勝利。學習這兩則新聞,使我們瞭解了歷史,看到正義戰爭的威力,認識到中國革命的勝利來之不易。兩則新聞氣勢磅礴,語言準確簡明,感情色彩鮮明。給我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學們把今天所學習的知識運用到今後的生活中去,用心體

驗、感受、思考周圍的世界,開闊視野,提高認識水平。

佈置作業

完成練習冊相關作業

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注重整體感知。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通過參考註釋和工具書,對文章的主要內容及感情基調有初步認識。

2.注意培養學生的文言文語感,以朗讀和背誦帶動其他環節。

過程與方法

1.誦讀,體味語言的自然美,學習寫景的技巧。

2.從敘事寫景的角度比較兩篇文章的異同,加深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答謝中書書》:感受祖國山川之美。

2.《記承天寺夜遊》:培養豁達寬廣的胸襟。

【重點和難點】

重點:整體感知作品內容,領悟作者發現美、欣賞美的情懷。

難點:反覆誦讀,體味語言之美。

【教學方法】

誦讀法課外資料延伸法

【課前準備】

陶弘景及蘇軾的生平資料、承天寺圖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對於祖國的秀美山川,無數位文人在讚羨的同時,也作了大量的描寫,但用書信這一文體進行描摹並且成爲名篇的卻並不多。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陶弘景用書信文體寫的《答謝中書書》,從中感受他所描繪的山川之美。

二、作者簡介

陶弘景(456—536年),字通明,丹陽秣陵(今南京)人。幼有異慧,年四五歲即以荻爲筆在灰中學書,讀書萬卷,未及弱冠,齊高帝即引爲諸王侍讀。後隱居於句容茅山,自號華陽隱居。因梁武帝早年與之遊,即位後,逢有朝廷吉凶徵兆等大事,常前去徵詢他的意見,時人稱他爲“山中宰相”。好神仙之術,愛山水。著作甚多,大都亡佚,詩文今傳《陶隱居集》輯本一卷。

三、文本鏈接

陶弘景生活在南北朝時期,因政局動盪,社會混濁,他遁遜山林,從大自然的美景中尋求精神上的解脫,所以他在《答謝中書書》中以描畫山水昭示自己所好,並作爲對友人的安慰。

四、整體感知

1.明確學習目標。

2.範讀課文。

(1)學生聽讀課文,注意句子的節奏、輕重音等,初步感知課文。

(2)自由朗讀兩三遍課文,進一步感知課文,做到流利地朗讀。

3.疏通文意。

(1)學生藉助註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如遇問題,先在四人小組內討論解決。

(2)教師明確重點詞語。

五色交輝:交相輝映。曉霧將歇:消散。

夕日欲頹:墜落。

未復有能與其奇者:參與,這裏指置身其中。

(3)全班討論,理解文章大意。

4.背誦課文。

(1)自由競背。

在四人小組內互相檢查背誦。

(2)教師抽查背誦。

五、課文精讀

1.本文語言優美,讀起來朗朗上口,試歸納本文的語言特點。

句式上多采用四字短句,運用對偶、排比手法,語言精練生動,將描繪的山水之美寫得清麗自然,毫無堆砌雕琢的弊病。

2.深化:找出文中你所喜愛的句子並簡要分析。

3.拓展:“山川之美,古來共談”,歷代詩人也留下了大量山水詩句,請大家相互交流收集的詩句,並試簡評詩句特色。

4.《答謝中書書》首句總領全文,概括古今高雅之士的情懷。綱舉則目張,中間部分承前文具體描寫山川之美,選取有代表性的景物,從仰視、俯視、平眺的視覺角度,從色彩,從四時,從晨昏,從動靜,從聽覺等角度展開,用自己獨特的體驗去詮釋自然景物綺麗的風光,展現出一幅怡神悅性的山水畫卷。而最後一句則以感慨收束,自比先賢,怡情山水,自得其樂。

六、探究昇華

描寫謳歌自然之美的作品浩如煙海,但像陶弘景的《答謝中書書》這樣短小簡約、字精意達的卻並不多見,我們應學習他不作繁文、惜墨如金的寫作態度。

七、文章脈絡

全文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來共談”總領全文,從古至今,以“共談”概說人人皆愛,以“美”點明全文中心。當中部分則具體敘寫山川之美。最後墊以“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先以感嘆總括前文,復以名人證實此說。

八、寫作特點

1.描寫細緻。

“高峯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這三句是寫靜景,寫得形色俱備,精彩紛呈。作者先以“入雲”表示山之高峻與雄偉,以“見底”表示水之清澈與透明,一仰一俯,視野開闊,山水盡收眼底。接着移步換景,由清流而寫兩邊的景物。可寫之景物必定多不勝數,但作者抓住其色彩給人以具體的視感:五彩繽紛的石壁,鬱鬱蔥蔥的樹林,碧綠青翠的竹園。一年四季,景物之茂盛,色彩之斑斕,足以讓人大飽眼福。以此突出江南景物特點。

“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作者描寫自然景物時,扣住最能表現景色特徵的時間——早、晚來描繪。在旭日東昇、晨霧將散的一片寂靜裏,山林中呈現一片猿鳥爭鳴的歡騰景象。“亂”字寫出了猿鳥爭鳴的喧鬧景象,使整個山林充滿着勃勃生機。夕陽將要落山時分,餘暉照映着水面,層層粼波之中,不斷有魚兒從水中爭相躍起。“競”字寫出魚兒爭先恐後躍出水面的場景。一早一晚,一空中一水面,一鳴一躍,構成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立體流動畫面。

2.抒寫奇美。

陶弘景的《答謝中書書》中展現了多種“美”。一是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麗。水的動勢給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給水鋪上了異彩,二者相映成趣。二是色彩配合之美。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藍天作背景,綠水爲襯托,絢麗動人,美不勝收。三是晨昏變化之美。清晨白霧繚繞,似煙似縷,猿啼鳥鳴,生機勃勃;傍晚紅日西沉,山色蒼茫,飛鳥歸林,猿猴息樹,游魚躍水。四是動靜相襯之美。高峯爲靜,流水爲動(形體);林青竹翠爲靜,五色交輝爲動(光色);日出霧歇爲靜,猿鳥亂鳴爲動;日落山暝爲靜,游魚躍水爲動(聲響)。

九、板書設計(略)

第二課時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見過月亮,也沐浴過它的清輝。在古代,月亮是人們寄託情思、抒發情感的物象。描寫月亮的文學作品數不勝數。今天我們來學習宋代文學家蘇軾寫的一篇有關月亮的小短文——《記承天寺夜遊》。

二、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年),北宋文學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人。父蘇洵、弟蘇轍都以文才聞名於世,而他的成就。他在歐陽修去世後,成爲宋朝文壇領袖。他在散文、詩詞、書法、繪畫方面均有驕人的成就,是一個多才多藝的作家。

三、文本鏈接

元豐二年,蘇軾因對新法持有不同意見,被網羅罪名投入監獄,四個多月後被貶到黃州任團練副使。由於貶謫的悲涼、失意的落寞,因此,利用夜晚賞月排遣心中的苦悶,故作者借景抒情寫了此文,表達了對美的追求和對生活的熱愛。

四、整體感知

1.範讀課文。

(1)學生聽讀,畫出生字詞,注意句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自由朗讀兩遍課文,進一步感知課文。

2.疏通文意。

(1)學生藉助註釋和工具書翻譯課文,如遇有問題,先在四人小組內討論解決。

(2)教師明確重點文言詞語。

①念(考慮,想到)無與爲樂者,遂(於是,就)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②相與(共同,一起)步於中庭。

③但(只是)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罷了)。

(3)全班討論,落實翻譯。

(4)競背課文。

(5)抽查背誦。

五、課文精讀

1.文中是如何描寫月色的?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2.這十八字寫景,有何妙處?

文中十八字寫景,運用形象生動的比喻,使讀者如見其景:月朗庭空,竹柏弄影,創造了一個明淨幽閒的境界。作者將隨處可見的尋常景物描繪得充滿詩情畫意。

3.“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這句話應怎麼理解?

明月經常有,美景亦常在,但人物心情不同,欣賞景物的感受也不同。作者當時與張懷民俱貶官黃州,雖任團練副使,卻無實權,實在是一個閒人。作者與王安石政見不合被貶,心境肯定不會如意,但是作者卻能從隨處可見的尋常景物中得到美的享受,並描繪得充滿詩情畫意,表現出作者豁達寬廣的胸襟。

4.《答謝中書書》與本文都寫自然景物,但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現加以分析。

《答謝中書書》一文作者是個隱士,寄情于山水之中,文章中流露出的是對山水的喜愛欣賞之情與無人能同賞的些微悵惘。本文卻是作者貶官之後作的,不免有對自己宦海浮沉的悲涼、失意、惆悵和憤懣之情,但同時也有善於自我排遣的豁達態度。

六、探究昇華

山川、清流、明月是大自然對於人類的恩賜,也是無數文學家們不遺餘力地歌頌和吟賞的對象,不論是得意或失意之人,彷彿只要迴歸到了山水中,與清風明月爲伴,那一腔的失意或悵然總能一掃而空,重獲心靈的自由。

“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山水的清音與絲竹之音截然不同,它能讓真心觀賞它的人蕩盡胸中塊壘,得到無比美好的精神享受。古往今來的人們從大自然的美景中不僅能尋求精神上的安寧,也在沉醉山水之中練就了一雙慧眼,他們用生花妙筆及時地描繪出了這些美景,並融入了自己的感情,不論是陶弘景《答謝中書書》中無人同賞的些微悵惘,還是蘇軾《記承天寺夜遊》中的豁達,都能夠引起千載之後人們的共鳴,讓人彷彿進入當時的情境中。

七、文章脈絡

《記承天寺夜遊》可分爲三層:第一層寫作者與張懷民在庭中散步。第二層寫散步時所見的月色。第三層寫作者內心的感慨。

八、寫作特點

《記承天寺夜遊》

1.襯托手法的運用。

這是一篇小品文,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描繪月光明亮之美的方法。他不是直接寫天上的月亮如何璀璨、明淨,而是運用襯托的手法,寫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從下到上,突出月亮的皎潔,給人一種獨特的自然之美,把景物描寫得栩栩如生。

2.寫景、抒情、敘事相結合。

全文以敘事、寫景爲主體,以抒情爲輔助。小品文寫出了作者承天寺夜遊的感受,大體可歸結爲:前半部分敘事,中間部分寫景,最後三句抒情。這樣,使全文寫景、抒情結構分明,敘事中流露出被貶的悲寂,因此作者在文章中借景抒情,給人以無限的回味和感慨。

3.詞語的巧妙運用。

文章中起筆扣“夜遊”,徑入題旨,接着用“至”“尋”“步”等詞,把夜遊的地點、同遊者等交代得清楚明瞭。又如作者寫“月”,無一字寫“月”,而又無一字不在寫“月”。作者別具匠心地從竹柏影入手,使之推見到月色空明。這樣寫,精緻而含有深長的意味。

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明白生活中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的道理。

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初步瞭解議論文圍繞中心逐層展開論述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與講練結合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創造性思維重要性。再生活中有意識的開發自己培養創造能力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教學難點

議論文圍繞中心逐層展開論述的方法。

課前準備

1. 預習課文,掌握頁下注釋,思考課後“探究練習”中的問題。

2. 三個回形針,一張卡通紙。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導入:(出示圖片)你在圖中看到了什麼?

設問:1+1=?

學生自由發言,課件提示:

一把鋸子 + 一片森林 = 一片荒漠…

一支筆 + 一張紙 = 一幅畫、一首詩、一首歌、一個世界…

一個李白+ 一壺酒” = 詩百篇

… …

我們只要調整一下思維模式,就會“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得到異乎尋常的答案。今天,我們來學習《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

二、自讀感知,整體把握:

1、羅迦費因格及其作品簡介

羅迦費因格,1948年生,當代美國實業家、學者、創造學家。曾任加利福尼亞創意顧問。著作有《當頭棒喝》、《創造性紙牌》 等。“唯一真正快樂的人們是兒童和富有創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

2、明確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

學習議論文圍繞中心逐層展開論述的方法,

進而複習舉例論證方法。

能力目標:

提高獨立閱讀、認真探究、積極討論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識創造性思維的重要,

在生活中有意識的開發自己的創新能力。

3、檢查預習

汲取(jí)吸取。汲,從下往上打水。

根深蒂固(dì)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動搖。

鍥而不捨(qiè)刻一件東西, 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恆心,有毅力。

孜孜不倦(zī)勤勉的樣子。

不言而喻(yù)不用說就可以明白。

持之以恆(héng)有恆心地堅持下去。

三、默讀課文,自主探究,思考下列問題:

(1).“不滿足於一個答案,不放棄探求,這一點非常重要” 爲什麼?

(2).“尋求第二種答案”的途徑?

(3).創造性思維有哪些必需的要素?

(4).發揮創造力的關鍵是什麼?你有這方面的經驗嗎?

(5).找出課文中的舉例論證,並分析其作用?

(6).區分一個人是否擁有創造力,主要根據之一是什麼?

教師點撥:

⑴只有這樣纔會激發人們的去思索,去“尋求第二種答案”,纔有發明創造

⑵有賴於創造性的思維

⑶①學識淵博,精通各種知識

②有探求新事物,併爲此而活用知識的態度和意識

③持之以恆的精神和毅力

⑷在於如何運用知識。

⑸列舉約翰古登貝爾克發明印刷機、排版術的事例以及羅蘭布歇內爾發明交互式乒乓球遊戲的事例

作用:舉例論證創造性思維必須有探求新事物,併爲此而活用知識的態度和意識

⑹主要根據之一是,擁有創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細小的想法。

四、文章小結:

論證中心:怎樣才能成爲一個有創造性的人?

論 證 過 程:

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確立創造性思維方式——擁有創造性思維必需的要素

——堅信人人都有創造力——創造性人才必備的條件

五、擴展練習:

1、請把你所崇拜的富有創造性思維的偉人介紹給大家。

貝多芬:

他幼年早慧,在年輕時就確立了作曲家的地位。也許是命運的捉弄,在人生最輝煌的時刻,他卻失聰了。但是,在這之後的八年中,他依舊繼續着音樂家的生命,大大發展和改變了古典音樂 。他是德國最偉大的樂曲家之一,創作了如:《英雄》、《命運》、《田園》等交響曲,《月光》、《熱情》、《黎明》等鋼琴奏鳴曲。

莎士比亞:

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戲劇家、詩人。他重要的喜劇作品有《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無事生非》、《皆大歡喜》、《第十二夜》等;歷史劇《理查三世》、《亨利四世》;四大悲劇《哈姆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

莎士比亞被馬克思譽爲“人類最偉大的戲劇天才。”“在過去的幾千年人類歷史中,最獨領風騷者爲成吉思汗,而最具才華者是莎士比亞。”

偉大的德國詩人歌德有一句名言“說不盡的莎士比亞!”

中國戲劇家曹禺曾讚歎:“莎士比亞是一位使人類永久又驚又喜的巨人!

愛因斯坦:

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科學革命的旗手。他從小腦中就充滿許多奇思妙想,例如4歲時就奇怪爲什麼羅盤針總是轉向南方?它周圍有什麼東西推動它?

愛因斯坦是人類歷史上最具創造性才智的人物之一.他一生中開創了物理學的四個域: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宇宙學和統一論.

他是量子理論的主要創建者之一.他在分子運動論和量子統計理論等方面也作出重大貢獻. (其餘略。)

2、認識了這麼多的偉人,他們因爲富有創造性思維而成功,那麼怎樣才富有創造性思維呢?談談你的理解。

3、發揮你的創造力:

兩個三角形(可以任意縮放和擺放)可以拼成什麼形狀?

六、佈置作業:

1、同一個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可以得出不同的結論,正如羅迦費因格所說的“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請你以不同角度從《龜兔賽跑》的故事中提煉觀點。(至少兩個)

2、一個寒冷的冬天,紐約一繁華大街上,有一個雙目失明的乞丐。那乞丐的脖子上掛着一塊牌子,上面寫着:“自幼失明”。從他身邊經過的人都裝着沒看見似的走開了。有一天,一個詩人走近他身旁,他便向詩人乞討。詩人說:“我也很窮,不過我給你點別的吧!”說完,他便隨手在乞丐的牌子上寫了一句話。那一天,乞丐得到很多人的同情和施捨。後來,他又碰到那詩人,很奇怪地問:“你給我寫了什麼?”那詩人笑笑,念那牌子上他所寫的句子 :

你們猜:詩人給乞丐寫了一句什麼樣的話?

教學反思:

1、本課時以創造性思維爲核心,從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着手,激發學生的興趣,建立“我具有創造性思維”的自信,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學生朝創造型、創新型人才的方向健康成長。

2、導入部分新穎有趣,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很高。

3、學生活動設計比較合理。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學習活動,在閱讀思考表達中進步。學生活動的部分他們都表現得很好。貝多芬、愛因斯坦、莎士比亞等人的創造性成就由學生來介紹,既有利於發掘他們的知識儲備,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你有過這方面的經驗嗎?”“如何成爲一個有創造力的人?”引導學生談自己的經歷與感受,有助於學生深入理解創造性思維。

4、補充了很多創造性思維的事例,幫助學生理解並聯系自身。

5、聽讀課文不必要。學生一邊聽讀,一邊思考問題,一邊還有自己的默讀進程,有一心多用之嫌,不如由學生自由讀。

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

1.掌握下列詞語讀音。

差使 狼藉 簌簌 迂腐 躊躇 拭 頹唐 瑣屑 舉箸

2.結合註釋,理解下邊詞語的含義。

狼藉 慘淡 勾留 變賣典質 賦閒 蹣跚 頹唐 觸目傷懷 不能自已情鬱於中 瑣屑

3.品味賞析文章樸實飽含深情的語言。

過程和方法:

1、體會關鍵詞語的含義和表達作用,揣摩文中家庭生活內容及作者心境與感受的表達。

2.指導學生的朗讀。

3.學習文中獨具匠心的傳情藝術和精巧的構思。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體會文章蘊涵的父親對兒子的真情摯愛,兒子對父親的深深眷戀,啓發學生感恩父母,激發學生的報德之心、報德之行。

二、教學重點:

平淡之中的濃情;對"背影"深情而細緻的描寫。

三、教學難點:

理清文章脈絡,整體把握內容,體會文章精巧的構思。

四、教學方法:

朗讀、點撥、討論

五、課時安排:

2課時

六、教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播放背景音樂《懂你》

孟郊的《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千百年來撥動着無數讀者的心絃,爲人們所傳頌,它的魅力就在於詩中親切而真淳地吟誦了一種普通而偉大的母愛。自古以來人們都歌頌母親的慈愛和溫柔,歌頌父親的剛毅和堅強,可是朱自清卻用細膩溫婉的散文,寫出一個同樣細緻入微,溫婉如母的父親。下面我們共同學習《背影》。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第一次讀課文,建議大家做兩件事:

1.聯繫課文內容,說說你對下列詞語的理解,並注意加點字的讀音。

狼藉 簌簌 迂腐 躊躇 拭 頹唐 瑣屑 舉箸 勾留 賦閒 蹣跚

2、用一句話說出本文寫的事

作者奔喪完畢,父子在浦口車站依依送別的情景。

三、再讀課文,感悟真情

1、朱自清曾說過:“我寫《背影》,就因爲文中所引的父親的來信那句話。當時讀了父親的信,真的淚如泉涌。”閱讀課文,看看《背影》中作者哭了幾次?

四次:第一次(我)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第二次我的眼淚很快又來了。第三次,我的眼淚又來了。第四次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

2、比較一下,四次落淚,文字是否雷同?四次寫流淚,作者抒發的感情是否完全一致呢?

第一次是作者從北京到徐州見到父親,看見滿院狼藉的東西,又想起祖母剛逝,父親失業,禍不單行,於是一股憂傷襲上心頭,難過地流下了眼淚。

第二次車站,望父買橘,這是全文的高潮。父親穿過鐵道,爬上月臺,步履蹣跚買橘時的背影映入我的眼簾。父愛的感動撞擊着我的心靈,感激的淚水奪眶而出。

第三次是車站別離,當父親的背影消失在來來往往的人羣中,回想起過去種種,回想起父親的關懷體貼,一股愁緒襲上心頭,於是流下了悵惘的淚。

第四次是在北京接到父親的來信,特別是“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去之期不遠矣。”的話語又一次牽動作者的傷感的思緒,想到父親的頹唐,家境的慘淡,晚景的淒涼、抑鬱的情感一時迸發。心酸的淚水又一次的流出了眼眶。

概括、板書:

徐州見父——難過的淚望父買橘——感激的淚

父子分手——悵惘的淚北京思父——心酸的淚

3、總結

作者四次流淚,感情是豐富真摯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抒情散文就是要寫真情,以情動人。四次流淚,是作者真情的流露,有至情之人,纔有至情之文,這四次流淚,造成感情上的波瀾迭起,一次又一次強烈的撞擊着讀者的心扉,大大增強了文章的藝術感染力。現在,請同學們默默的翻開書本,誦讀課文,讓我們透過那晶瑩的淚光,去體味文章中那真摯永恆的父子之情吧。

四、三讀課文,理解背影

三讀《背影》我想同學們一定有自己的見解。現在請你在“背影”前加上修飾的定語,談談你對不同背景下的背影的理解。(學生同桌討論)

可以從內容、遣詞造句、謀篇佈局等角度去思考、探究。如:“探”,體胖動作不靈便,小心翼翼;“攀”,既寫出月臺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父親爬月臺的吃力;“縮”,兩腳無處可蹬,把怎樣爬寫得更細緻;“傾”,爬上月臺雖然十分艱難,但又十分努力。——這是一個艱難的背影!

總結:剛纔,同學們從不同的角度詮釋了自己對背影的理解,有內容的、有情感的。從文本中,我們不難看出:“背影”既是文題,也是文章組織材料的線索。文章中背影總共出現四次:開篇最不能忘記的背影,寫出了對父親的深深思念之情;中間車站買橘時的背影,寫出了父親的一片親子深情;車站消失在人羣中的背影寫出了惜別時對父親的無限憐惜依戀;結尾淚光中的背影寫出了別後對父親的深切思念。文章截取了人物狀態中最鮮明、最動人的瞬間,運用樸實無華的語言,既讓我們看到了父親“形”的方面的特點,也向我們展示了父親“神”的方面的本質特徵。給讀者留下了極其廣闊的想象空間。

五、拓展延伸感情昇華

父愛如山,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中,父親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請用一個比喻句,說說父親在你心目中的地位或作用。

示例:

父親

你是一座燈塔,照亮我前行的航程;

你是一座巍峨的高山,爲我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

六、佈置作業(播放背景音樂《父親》)

父愛是一把結實的傘,你有困難了,爲你遮風擋雨;父愛是一件厚厚的棉衣,一碗熱氣騰騰的湯,你冷了,爲你抵禦嚴寒;父愛是一把舒服的椅子,一張柔軟的牀,你累了,讓你忘記疲憊;父愛是一條幹爽的毛巾,你哭了,爲你拂去心中的淚水;父愛是一杯甜甜的冰紅茶,你笑了,讓你從嘴裏甜到心裏……

請同學們回到家裏,用你自己獨特的方式,向你的父母表示對他們的理解,對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懷給予感激,哪怕是給父母夾次菜,倒杯水,道聲辛苦……好嗎?

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7

一、學習目標

1、圍繞“望”,表現泰山的巍峨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

2、名句蘊含的人生哲理。

3、青年杜甫的豪情。

二、教學過程

(一)導語

柳宗元帶我們領略了小石潭的淒寒幽靜,吳功正帶我們欣賞了阿里山的靜謐神奇,馬信德帶我們遊覽了威尼斯的瑰麗奇特。今天我們再請古代的一位詩人帶我們去一個地方。

板書:望嶽 唐 杜甫

(二)圍繞“望”,理解泰山的巍峨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

1、去哪裏呀?你從何得知? 泰山。 從 “嶽”“岱宗”“齊魯”得知

補充資料:東嶽、西嶽、南嶽、北嶽、中嶽

《望嶽》歷來被譽爲歌詠泰山的名篇,被後人譽爲“絕唱”,並刻石爲碑,立在山麓。

2、泰山景色如何呢?我們一起透過杜甫的一個動作“望”來欣賞泰山的景色。請同學們先一起大聲朗讀詩歌,思考杜甫從第一句實際上一直望到哪裏。

(1)描繪泰山景色。 也即首聯、頷聯、頸聯。

(2)想象登頂感受和望到的景象。

3、杜甫實際上望到了哪些景象?請同學們任選一聯說一說。

(1)首聯:望到了泰山綿延不絕、樹木蔥鬱的景象。這是遠望。

“青未了”

(2)望到了泰山既神奇秀麗又巍峨高大的景象。這是近望。

“鍾”:聚集,寵愛、鍾愛,既寫出神奇秀麗,又寫出詩人的喜愛讚歎之情。

“割”:陰暗對照之明顯,陽光像一把刀一樣有力地把陰暗隔開,突出泰山的巍峨高大。

(3)望到了雲涌雲翻的壯闊景象和鳥兒歸巢的傍晚景象。這是細望。

“層雲生而蕩胸,鳥兒歸而入眼”

(三)名句賞析

1、泰山如此綿延不盡,如此神奇秀麗,如此巍峨高大,杜甫看了心潮澎湃,他情不自禁地產生了一個願望。杜甫的願望是什麼?

我還沒有登上山頂景色就如此神奇美麗了,如果我登上了最高峯呢?一覽衆山小。

2、請你想象登上最高峯“一覽衆山小”的景象和感受。

3、登上絕頂眼界變寬了,心胸開闊了,登上絕頂才能欣賞到絕美的風景,這是身在低處的人永遠無法體驗到的。所以孔子登上了東山就認爲魯國很小,登上泰山胸懷竟然博大得認爲天下都很小。林則徐更說過“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爲峯”。

4、這句話中蘊含了怎樣的人生啓示?

它告訴我們:不怕困難,勇攀高峯,不但望得遠,而且可以雄視一切,包舉天下。它鼓勵人們樹雄心立壯志,不怕困難,堅持到底就一定能獲得更大勝利。

(四)瞭解青年杜甫

1、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望到一個什麼樣的杜甫?

豪情勃發,壯志凌雲,樂觀向上,滿懷建功立業,意氣風發,信心滿懷

2、“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賦料楊雄敵,詩看子建親。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青年的杜甫生活在唐代社會發展到最富庶的時期,他家境優越,詩才橫溢,因此意氣風發,信心滿懷,渴望着建功立業。

3、過了二十年左右,47歲的杜甫在首都長安又看到了另一番景象。

破敗,荒涼,蕭條

4、我們望到了一個什麼樣的中年杜甫?

愁苦,焦慮 憂國憂民,流淚的,感傷的,飽經風霜的。

5、國家的苦難,人生的坎坷,生活的艱苦可以磨掉杜甫的意氣風發,磨掉杜甫的驕狂,使他的詩歌風格由雄豪而變沉鬱,卻始終磨不掉青年時期立下的志向,磨不掉他憂國憂民的博大胸襟,乃至困頓至極的他竟然能發出使人震撼的呼喊……

這就是被後人尊奉爲詩中聖人的杜甫。

板書

望嶽

首聯:綿延不絕、樹木蔥鬱 遠望

描繪泰山景色 頷聯:神奇秀麗、巍峨高大 近望

頸聯:雲涌雲翻、鳥兒歸巢 細望

想象登頂感受 尾聯:一覽衆山小

豪情勃發、壯志滿懷的青年杜甫 雄豪

滿頭白髮、憂愁感傷、飽經風霜、憂國憂民的中年杜甫 沉鬱

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學習作者獨特的語言風格及多種修辭手法。

2.瞭解作者觀察事物的角度,掌握本文全方位、立體感地描寫方法。

3.引導學生思考在現代物質文明的挑戰下如何固守傳統的問題。

學生分析

當代中學生生活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相對發達的時代,對現代生活的快節奏、社會競爭與生存壓力有着不同程度的感受。紐約無疑集中了當代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現代化大都市的顯著特點,是一座散發着無窮魅力的城市,異國的風情與文化對中學生有着足夠的吸引力。但面對物質文明的挑戰如何固守傳統又要調整腳步是現階段的中學生應該思考的的一個問題,也是本文內容教學上的一個難點。建議教師在注意引導學生整體把握文章內容的同時,把主要精力放在語言的賞析上。

教學理念

1. 注意把整體感知與精讀品析結合起來。

2. 注意把誦讀與品味語言結合起來。

3. 對於資本主義制度、物質文明兩面性的認識等作適當引導,不作爲討論的重點。

教學思路與輔助手段

通過整體感知了解其描寫角度,體會動靜結合的特點。通過精讀品析語言,體會疊詞、疊句、排比、比喻、誇張等手法的作用。

準備反映紐約豐富的物質文明和高節奏生活的幻燈。或讓學生欣賞電視連續劇《北京人在紐約》片段。

教學實施

導入建議

1. 方法一:由欣賞紐約城市照片,觀看影像資料導入。

2. 方法二:由對紐約的介紹導入。

3. 方法三:由學生熟悉或感興趣的紐約建築、人物導入。

互動流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對紐約的瞭解、認識有多少呢?

生:紐約是美國第一大城市和最大海港,聯合國總部的所在地。

生:紐約是世界著名金融、貿易中心,有着舉世矚目的華爾街,帝國大廈肯尼迪機場等知名建築。

師:不錯。那麼,一個生於黃土高坡,聆聽着高亢粗放的信天游,走在高原縱橫交錯的溝溝壑壑的人,有一天置身於地球另一邊,置身於美國的第一大城市——紐約的摩天大樓之中,看着這座商業帝國,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景象會有什麼樣的感想呢?帶着這種好奇,讓我們“走進紐約”,走進劉成章感受到的紐約。

二.整體感知

1. 檢查課前預習,指導學生掌握並積累下列字詞

烙印 偉岸 喧囂 倏地 超塵脫凡 柳暗花明 橫空出世

浸淫 砭骨 分道揚鑣

2. 初讀並感知

1)自由交流自讀感受

師:現在文字障礙已經掃除,下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完後,小組自由交流初讀課文的感受。

生:我覺得紐約是一座充滿勃勃生機的現代化城市。

生:我體會到了紐約快節奏的生活,似乎還感受到了生活與社會給人們帶來的壓力。

生:文章語言很有特色,比如大量排比和比喻的使用使文章極富表現力。

生:我從字裏行間還感受到了作者對故土家園的眷戀與熱愛。

2)分析作者觀察的角度,掌握其描寫景物的不同方法

師:同學們通過初讀從內容、語言、情感上等各個方面整體感知了課文。接下來讓我們再次快速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作者是從哪些角度觀察紐約的,找出課文中的相關語句。

生:“人走在陰森森的峽谷之中”——是從下往上觀看,用的是仰視。

生:“俯首望去……”——是從高往低觀看,所以是俯視。

生:“環顧四周……”——是平行觀察,是平視。

師:作者分別從仰視、俯視、平視三個角度對景物進行了描寫,這樣安排有何作用呢?

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全面展示這座現代化的城市。

師:這樣能夠全方位、立體化地反映描寫對象。除了多角度觀察描寫外,對景物還可以用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還可以用動靜結合的方法。課文使用了哪些方法呢?

生:靜態和動態的描寫。

師:不錯,課文嫺熟地使用了靜態描寫以及動態描寫的方法,描繪了紐約的都市風光,讀來使人目不暇接。課文中哪些段落用了靜態描寫,哪些地方用了動態描寫?試把相關的語句勾畫出來,並分析這樣寫的好處。

生:比如第一段描寫高樓大廈的句子,“人走在陰森森的峽谷之中……也映照出朵朵白雲”就是靜態的描寫。第二段寫帝國大廈和世貿中心上,“俯首望去……”的一段以及課文最後一段寫紐約的夜景,“不知什麼時候,暮色已從紐約的每個牆角每棵樹後鑽出,蒼茫迷濛,並逐漸濃重起來。”都是靜態描寫。

生:靜態描寫,似乎是用在用畫筆爲讀者描摩事物的外形,讓我們看到客觀事物真實的樣子。

師:就像這位同學所講的,用靜態描寫不僅能勾勒出景物的輪廓,這樣寫還能夠讓讀者比較清晰完整地瞭解客觀景物的實況。我們再來找找動態描寫的語句。

生:第二段“萬里長風如透明的長天巨龍,正以七八十里的時速掠過,龍爪和龍鱗碰着、撕扯着每個人的衣裳和頭髮,使每個人艘狼狽得如同龍的掌中玩物,無法站穩。”

生:第四段“乘電梯耳膜受着強壓,降落下來立即墜入喧囂。……儘可以坐在街心島上享受免費按摩。”

師:請同學們反覆朗讀這兩個例句,閉上眼睛想象,把你的感受說出來。

生:讀到“長風萬里……”的時候,我聯想到了蘇軾的“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這段話化靜爲動,寫出了風大樓高的特點。

師:這位同學的聯想的確非常豐富。將登上帝國大廈和世貿中心的寒氣砭骨的感受與古人“高處不勝寒”的感受聯繫起來,體會非常深刻而獨到。

生:讀到“乘電梯耳膜受到強壓……”一段,我彷彿此時正置身於繁忙的紐約街頭,感受着這座現代化都市緊張的生活節奏。

師:動態的描寫,不但將事物寫活,也充分地反映出紐約充滿活力與快速的生活節奏。

(第2課時)

導入:上節課我們整體把握了課文的內容,瞭解了多角度描寫以及靜態和動態描寫作用。這節課我們將通過重點文段和文句的閱讀進一步學習本文語言。

三.深入研討

1.短句及其作用

師:範讀課文第四段,讓學生聽讀時標出語言節奏急促的句子,體會它們的表達效果。

生:“顧客的嘈雜。黑人的鼓聲。警車和救護車的尖叫……”表現出紐約喧囂嘈雜。

生:“路。直線。交叉線。弧線。拱起的線。隱沒的線。圓圈。有重疊的線,甚至,纏在一起的線。……” 表現出紐約的道路縱橫交錯,交通十分發達。

師明確:這些語句幾字一頓,語言簡潔,鏗鏘有力,氣勢激越、昂奮。

2.疊詞、疊句以及排比的運用

師:這篇課文在語言上還有哪些特點?請同學們通讀課文,揣摩品味。

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後再小組交流合作,共同探討。

生:“好象全球五大洲將近二百個國家的一切山、一切嶽、一切嶺、一切峯巒,都一齊匯攏到這兒來了!”採用了排比句式,充滿了氣勢和力量,表現了紐約高樓林立的樣子。

生:“山一繁,溝壑也便隨之增多了,左看是溝壑,右看是溝壑,目光前移後移,仍然是溝壑,溝壑,溝壑。”“溝壑”一詞反覆強調,不斷重疊,不但加強了語氣,而且使人感覺急迫,羣樓聳立的情景不禁讓人眼花繚亂。

師:疊詞、疊句和排比的運用加強了氣勢和力量。這樣的語氣,汪洋恣肆,充分表現出紐約的高樓大廈聳立如羣的雄偉場面。氣勢迫促,令讀者有透不過氣來之感。

3. 比喻、誇張等修辭手法的使用

師:說到排比的使用,除此之外文章還有哪些修辭手法?

生:“但與橫空出世的帝國大廈和世貿中心的兩座並肩大廈相比……而帝國大廈和世貿中心是三隻啃食月中桂葉的長頸鹿。”通過對比、比喻,形象生動地突出了帝國大廈和世貿中心的高峻。

生:“登上帝國大廈和世貿中心,有如越過雪線……無法站穩。” 這些帶着誇張的比喻句,極力表現了紐約高處風速之快,風力之大。

生:“於是只要辦完事情就旋風一樣鑽進汽車如鑽進甲蟲的肚子……以汽油爲液體面包爲牛奶爲可口可樂。”比喻紐約四通八達的交通狀況和人們生活的快節奏。

師:生動的比喻也得益於作者豐富奇崛的想象,逼真地刻畫了紐約的城市形象,使讀者如同身臨其境。請同學們就剛纔交流的語句、語段自由朗讀,認真體會本文語言上的特色。

4. 體會文中所蘊蓄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學生自由熟讀課文第三自然段,結合課後練習第三題,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生:“我知道我不屬於紐約。我的家鄉在地球的那一邊。我出生在北中國的一個飄蕩着最美的民歌的地方。那是一片被老钁頭和暴風雨剝奪得缺少生命之色缺少植被的黃土高原。”這段文字,表達了作者身在異邦,雖然處在繁華的大都市,但依然時時心向祖國,心繫落後、封閉的家鄉,希望她能早日繁榮富強的強烈情感。

生:“啊,紐約,這就是紐約!面對它的奇崛、偉岸和生命力勃發的現代文明,我必須調整我的鄉野放羊人一般的呼吸和腳步。”作者看到紐約的“奇崛、偉岸和生命力勃發的現代文明”,深感必須調整腳步,學習其先進之處,力爭趕上。

師:讓我們有感情地將這部分齊讀一次,進一步體會作者雖人在旅途卻心繫祖國赤子之心。

四.拓展延伸

1.師:人類社會進步了,科技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經濟發展了,人們更加富裕了,生活水平在一天天提高,可是,在城市裏,人們更加忙碌了,壓 力也更大了,壓抑、恐慌、煩躁時常出現在我們的周圍。同學們,或許你們的爸爸媽媽已經有很長時間沒和你們一起去公園或郊外放鬆一下了,或許你們當中的有些同學已經有好幾個星期沒和父母共進晚餐了,這是爲什麼呢?請大家談一下自己的想法。

2.引導學生導向以下主題,即“現代物質文明有利也有弊,熱愛生活,關注身心健康”(由於學生處在初中水平,所以討論點到爲止,不宜深入,否則學生會陷入茫然。)

課堂小結:

作爲一座現代化的大都市,紐約充滿勃勃生機。同時文中也反映了紐約的另一方面:競爭激烈,生活壓力大。文中寫只有小松鼠“沒有追求,沒有壓力”,反襯出生活在紐約這樣環境的人們,“遠不象小松鼠那麼自在”,褒中有貶。

五.教學小結

1.文章寫景的順序和方法——用不同的視角全方位、立體反映描寫對象;

2.修辭方法的運用——以比喻爲代表的多種修辭手法;

3.節奏急促的語言和句式變換的作用;

4.作者的思想感情。

板書設計參考

走 ↙ 觀察角度:街道仰視→大廈俯視→-街道平視 ↘ 繁

進 所觀事物:高樓大廈→整個紐約→車、路、橋、燈 榮

紐 事物特點:重巒疊嶂→紙上地球→蟲、線、琴、花 喧

約 ↖ 表現手法:比喻-比喻-比喻 ↗ 囂

《周莊水韻》和《走進紐約》反思

《周莊水韻》和《走進紐約》都是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中的兩篇遊記,我都各花了兩課時講完。但從自己的教學過程:包括教學思路、手法、方法、知識的滲透,訓練項目的設計等,以及學生學後反饋的信息:包括課堂發問、答問、知識的理解和遷移、作業的質量和考試的成績來看,明顯反映出兩種不同的教學效果。前者我的教學思路滯塞,手段傳統,方法單一,不能發散思維,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學後感到迷惑,知識是一知半解,作業質量差,考試中收效甚微。而後者,在教學中我感到得心應手,思路拓寬,方法形式多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師的帶動和引導下得到激發,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後有一種獲得的滿足感,作業質量佳。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反思之後,究其原因有二。 其一,周莊是一座千年古鎮,她的古樸、雅緻、清幽、如夢幻的神韻,離我們現代生活相去較遠,不去實地看看,不去細細品味,要一下子讀懂、領悟其奧妙,體會其神韻,當然難。只能是浮光掠影,感受膚淺。紐約,具有現代高度文明的大都市,其建築風格,環境景觀,人們的生活方式更貼近學生生活,較之周莊容易理解。

另一個原因,我認爲是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師的研讀與處理,教法的探究與選擇,訓練項目的設計與安排,教學參考資料的參考與利用不同。……

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的:

一、理解作者讚美中法兩國人民的友誼的深刻含意。

二、學習本文敘述、描寫、議論、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熔於一爐的寫法。

教學重點:

由描述進而引申讚美中法兩國人民的友誼。

教學難點:

熔記敘、描寫、議論和抒情等表達方式於一爐。

教學關鍵:

同難點。

教學方法:

設計“自讀思考和練習”,指導自讀、組織討論。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導入新課。

從指導學生學習“自讀提示”導入新課文的學習。

二、範讀課文。

三、出示自讀思考題,指導自讀。

(一)基礎知識

1.查字典,給下列生字、詞注音。

閒暇、愫、奐、墩、潺、胯、溝壑、竣

2.解釋詞語:

①美輪美奐

②全中情

③栩栩如生

④潺潺

⑤藐視

⑥情愫

3.造句。

①感慨

②淡妝素裹

③神韻

④遺留

(二)給課文劃分段落,並概括段意。

(三)作者在文中敘寫了有形的橋和無形的橋,詳細描寫了哪幾座有形的橋?運用了哪些表達方式?爲什麼要寫無形的橋呢?

(四)劃出文中記敘、說明、議論、抒情的部分,試各舉一例,說說它們各自在文章中的作用。

(五)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思想。

四、檢查“基礎知識”的完成情況。

五、組織學生就(二)~(五)開展討論。

(二)全文可分爲三個部分:

一部分(1—2)回憶巴黎的遊蹤,讚美名勝古蹟。

二部分(3—4)讚美巴黎有形的橋。

三部分(5)讚美巴黎無形的橋。

單元小結:

指導學習《巴》“自讀提示”,任意比較兩篇文章異同。

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訓練用普通話正確朗讀的能力學習圈點批註的讀書方法。

2、理解關鍵語句的含義。

3、體會中心與段落層次的關係。

4、通過學習課文引導學生觀察父母的生活與情感,主動爲父母分憂解難。

教學重點

1、理解關鍵語句的含義。

2、體會中心與段落層次的關係。

教學難點

課文2、3兩段對於表達中心的作用是本文的難點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導入新課,介紹相關文學常識。

2、檢查預習情況,初步感知全文。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

〖課前準備〗在上課前,在大屏幕裏放事先用FLASH做好的《父親》這首歌,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師】(激發情感,創設氛圍)在我的記憶中有這樣幾首歌詞:在我心中有一座山,險峯萬里它最偉岸,爸爸,親愛的爸爸,你就是我心中的山;父親是兒那登天的梯,父親是那拉車的牛,想兒是一封家書,千里寫叮囑,盼兒歸,一袋悶煙,滿天數星斗。這些飽含深情的話語充滿了對父親的愛戴之情,同時也是父親最真的寫照,

今天,我們就來學一篇文質兼美的紀實散文,其中也刻畫了一位疼愛兒子的父親,這篇散文就是朱自清的《背影》。〖板書課題〗

二、解題

1、《背影》是一篇著名的紀實性散文,也可以說是回憶性散文,本文寫於1925年,至今已六七十年,一直被廣大讀者所傳誦,多少年來也一直被選入教材,哺育了幾代人。對於這樣的名篇,我們應認真閱讀、學習。

2、作者簡介(看投影片)

朱自清,字佩弦,號秋實。江蘇省揚州市人,著名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創作成就最大的是散文,細膩清麗、意境雋永、於樸素中見真情、洋溢着一股清新氣息。

三、朗讀訓練

1、聽錄音朗讀(選一段節奏舒緩情調感傷的音樂)

要求:將那些自己讀不準的字標出記號;將自己不能理解的詞語框出來

2、檢查課前預習情況

給加點的字注音(出示課件)

奔(bēn)喪(sāng) 差(chāi)使(shi) 狼(láng)藉(jí) 簌(sù)簌(sù) 妥(tuǒ)貼(tiē) 躊(chóu)躇(chú) 迂(yū) 蹣(pán)跚(shān) 箸(zhù) 拭(shì) 瑣(suǒ)屑(xiè) 晶(jīng)瑩(yíng)

3、朗讀

可以分爲四個部分:1-3段、4-5段,6段,7段分別找不同的小組讀。6段齊讀。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學,圈點批註與整體閱讀訓練。

教學內容和步驟:

圈點批註與整體閱讀訓練

1、閱讀全文,用規定符號進行圈點批註

【師】批註要點

1)、詞語:不能理解的用橫線,認爲用得好的用框框

2)、關鍵語句(或寫得好的語句)用波浪線

3)、有疑問的地方,用括號再加問號

4)、用雙豎線和單豎線劃分文章層次

(這一環節主要用於學習讀書方法,形成不動筆不讀書的習慣,既是對課文內容的進一步熟悉,又是個種發現式的學習過程,當然畢竟是初中的學生,不能做太高的要求,能夠有所批註,不論對錯都是可貴的)。

2、(稍停)找幾位同學簡要說說批註的地方並理由(找成績好的同學,旨在給其它的同學做出示範,教師可在學生閱讀時巡視,找那些批得較好的同學發言。教師可根據此收集反聵信息)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討論講解全文。

2、理解關鍵語句的含義。

3、體會中心與段落層次的關係。

4、通過學習課文引導學生觀察父母的生活與情感,主動爲父母分憂解難。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論討講解

【討論】1、我與父親最後一次相見是在什麼時候?什麼地點?

〖分析〗

(理解記敘的要素)

【討論】2、我與父親是在一種怎樣的背景下見面的?從文中找出寫見面的背景的句子。寫出了怎樣的一個背景。

〖分析〗

①祖母死了

②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禍不單行,家境慘淡)。

設置慘淡環境,渲染悲涼氣氛,與父親在此困境下仍不辭勞苦,爲兒子奔波,與父親對兒子滿腔溫情形成對照,更顯父愛崇高。

【討論】3、文中一共幾次提到了背影?分別給每一次的背影起一個名字。

〖分析〗

①第一段: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情念舊事,思念父親。

〖板書〗惦記背影

②第六段: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

親子之愛,情真意切。(爲了兒子在旅途中不受苦,仍然買着老邁的步子去兒子買橘子)

〖板書〗刻畫背影,(望父買橘)

③第六段: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羣裏,我找不着了我的眼淚又來了。

離情別緒,摧人淚下。(黯然銷魂者,惟別離也,可以舉兩個古人的例子:古人荊克刺王前,燕子丹給他送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還,這是送英雄的別離;再有桃花潭水深千盡,不及汪倫送我情,這是摯之這間的別離。而我們這些課文則是親人之別離,更是感人)

〖板書〗惜別背影(父子分手)

④第七段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

別後懷念,追思往事,寄託思念。

〖板書〗再現背影(別後懷念)

【討論】4、面對着父親蒼老的背影,作者也不禁簌簌流下了眼淚,文中一共寫了作者幾次流淚,找出這些語句?

〖分析〗

①課文第二段,到徐州見着父親,看見滿院狼藉的東西,又想起了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

這是悲哀之淚,見父親,睹家境,想祖母。

〖板書〗悲哀之淚

②第六段,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的流下來。

這是感動之淚,望父買橘。

〖板書〗感動之淚

③第六段,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這是不捨之淚,父子即將離別。

〖板書〗不捨之淚

④第七段,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

讀到父親的來信,觸目傷懷,又想起了往昔父親的背影,這是傷心之淚。

〖板書〗傷心之淚

【討論】4、這篇文章的重心在6、7兩段,那麼2、3、4、5段寫的是什麼?不寫不可以嗎?

〖分析〗2、3段介紹慘淡的家境,爲了營造一種悲涼的氣氛。

4、5段介紹父親對我無微無致的照顧,爲了鋪墊我對父親的感情,也就是鋪墊背影。

二、小結

(以討論的方式進行)

【討論】對本文的中心有以下幾種看法,你認爲正確的是,簡要說明理由。

A、表現父親疼愛兒子

B、表現父親的生活艱難和老境頹唐

C、表現兒子體諒父親

D、表現父親憐愛兒子,兒子體諒父親,父子之間的美好親情

〖板書〗父子情深

三、佈置作業

1、將預習提示中的詞語的注音和解釋抄寫在作業本上。

2、思考課後第一題。

課後心得:

1、整體閱讀,以語言訓練爲主是上這節課的指導思想,在教學方法的選用上主要體現這一點,在處理教材時,先讓學生通過聽讀、朗讀等方式從整體上進行充分的感知,並對重要的字詞進行訓練;再對文章的大致內容進行梳理,在此基礎之上,進行重點文段的閱讀訓練,着重訓練詞語的運用和關鍵語句的理解。最後對中心與段落的關係進行領會與分析。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採用圈點批註、朗讀、討論、質疑、課堂練習等方式使學生動腦動手。

2、爲增大課堂教學的容量和提高效率,採用投影,播放錄音等媒體。

永 久 的 悔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學習掌握本文真實自然的描寫方式,感受本文樸實語言中所含的複雜感情。

2.準確認讀課文中疑難字詞,並掌握它們的意思。

過程與方法

本文的教學主要從找出文章線索人手,然後圍繞這個線索按照段落順序逐步講解,所運用的方法主要有問題法、討論法、教師範讀、演講法等。

情感態度價值觀

引導學生體會父母、長輩對自己的愛,使其懂得審視自己的行爲,珍惜親情,探尋與父母、長輩相處的最佳方式。

教學重、難點及教學突破

重點: 1.學習本文真實自然的描寫方式,感受本文平實的語言中所飽含的深情。

2.對學生進行相關的情感教育。

難點: 1.本文的線索是吃的東西,這一點較不常見,對此應稍作分析。

2文章對母親的描寫不多,卻感人至深,其原因何在?

教學突破 : 對學生情感的教育不能用說教的方式,可通過演講,引導學生自己明白體會。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查閱資料,掌握作者情況及作品背景。學生準備預習課文,瞭解文章大意,準確認讀課文中疑難字詞,並掌握它們的意思。

第一課時

教師指導 學生活動

1.從文題入手,創建情景,導入課文 ( 1.)講述讓自己悔恨的往事,進入新課學習

2.分析課文第l、2自然段

3.朗讀課文,在教師指導下研讀l、2自然段

4.讓學生默讀課文,熟悉文章內容

5.默讀課文,理清文章線索,思考相關問題

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11

一、導入新課

大自然裏到處都有令我們陶醉的美景。在美麗的西部,有一個被世人稱爲“夢之湖”的湖泊,有一首歌就是讚美這“夢之湖”的,歌名就叫《青海湖》。上週末我讓大家去學這首歌,同學們學得怎麼樣啊?現在就把我們的歌聲展示給在座的老師,好嗎?

二、簡介青海湖

青海湖是中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位於青海省的東北部,距西寧150公里,南北寬約63公里,周長360多公里,面積4500多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200米,平均水深近20米,蓄水量754億立方米。含鹽量6‰。礦化度15克/升。青海湖古稱“西海”“羌海”,又稱“鮮水”“鮮海”,漢代也有人稱爲“仙海”,從北魏起才更名爲“青海”。藏語稱爲“錯溫布”,蒙古語稱爲“庫庫諾爾”,意思均爲“藍色的湖泊”。

三、作者簡介

馮君莉,女,天津人,1956年出生,曾任青海省文學藝術研究所副所長。曾發表過散文、報告文學、短篇小說等幾十篇。

四、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邊讀邊思考:

1、作者是以什麼爲線索來描繪青海湖風光的?

明確:本文是以作者的遊蹤爲線索,即在路上、在青海湖、離開。

2、從課文中找出相關語句,說說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觀賞青海湖的。

明確:

相關語句觀賞順序

青海湖到了,……到達青海湖

我的眼前,一片鑲着露珠的綠茵茵的草灘……觀賞草灘

在着綠色和黃色的背後,又銜接着一派無邊無際的藍色的湖水……觀賞湖水

再順眼望去,在水天相連的地方,是一道尚未退卻的烏雲……觀賞烏雲

再往上,就是那雨後所特有的萬里晴空了。觀賞萬里晴空

這淡藍色的蒼穹一直伸展到我的身後……草灘上佇立着連綿起伏的深褐色的山巒。觀賞草灘與山巒

陽光越來越明媚,那藍色的鏡面上搖搖曳曳倒映出三五個鳥湖島的輪廓……觀賞鳥島

我們沿着綠色的草灘,沿着藍色的湖畔,繼續趕路了。觀賞結束

作者是站在一個固定的地方觀賞青海湖的美景,這種觀察方法就是“定點觀察”方法:由近及遠,由上至下,言之有序。

五、細讀課文,分析結構

1、齊讀課文,理清結構,體會作者字裏行間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2、討論交流:

(1)本文可分爲三個部分,每部分各寫了什麼內容?

(2)文中從哪幾個部分具體描寫了青海湖?

(3)如何理解題目中的“夢幻”二字?

明確:(1)本文按遊前、遊中、遊後自然分爲三部分。

全文共12自然段,可分爲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寫去青海湖。

第二部分(第5~11段),領略青海湖的美。

第三部分(第12段),離開青海湖。

結構圖表如下:

六、小結

我們通過這篇的學習,要學會什麼?要了解什麼知識,培養什麼能力?

要了解青海湖夢幻般的奇妙景色,培養自己觀察事物的能力和想像能力,以及體會作者情感的能力,並能在有感情的朗讀中體現出來。

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12

教材分析

本文用細緻入微的筆墨描寫一隻小螞蟻爬上我的書桌,幾經試探後,發現桌面上有一粒餅乾屑,最終在我的面前扛着餅乾屑離開的故事,由此引發聯想,慨嘆螞蟻的幸福貨真價實及人在天地間的渺小。蟲子,在人類看來,是不起眼的,微不足道的,相對於人來說,是渺小的。作者寫的確實引人入勝,原因是作者有他自己的寫作思路:寫自以爲是的觀感,一次又一次的出力不討好。實質上這是在自我反省,反省人類的自以爲是。對人類的盲目進行了嘲笑,深刻的主題和風趣幽默的文字組成,形成了作者的情感和理性的思考。

本文最大的寫作特點是:一是細處落筆,小中見大。文章細膩的描述了“我”觀察一隻螞蟻覓食的過程及由此昇華的哲理,閃耀着動人的思想光彩。二是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的運用。本文使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使文章顯得生動有趣。如“一隻螞蟻畏畏縮縮地爬上了我的書桌,如同一個成功的偷渡者”。生動形象的比喻,描繪了螞蟻的神態。“他謹慎地左顧右盼,慢慢地朝着一個方向邁出了幾步,隨後又不放心地退了回來,往另一個方向試探。”寫出了螞蟻具有人的神情和心理。

教學設想

理解並學習文中對螞蟻傳神生動的描寫,掌握文中有螞蟻引發思考的感悟式寫法,站在人與螞蟻的不同角度思考感悟而後進行寫作,是本課的學習重點和難點。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整體感知文章內容,把握文章主題。

2、理解並學習文中對螞蟻生動傳神的描寫。

過程與方法

1、在朗讀中感知文章內容,把握文章主旨。

2、掌握文中有螞蟻引發思考的感悟式寫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味作者真摯的情感和人文悲憫情懷。

教學重點

理解並學習文中對螞蟻傳神生動的描寫

教學難點

掌握文中有螞蟻引發思考的感悟式寫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出示圖片(螞蟻上樹)。螞蟻是同學們生活中常見的小動物,你仔細觀察過他們嗎?觀察過他們後有什麼感想嗎?寫下來過嗎?今天我們來學習南帆的《螞蟻》,看看南帆是如何觀察,如何聯想的?如何來寫感悟是隨筆的?

二走進作者

南帆,原名張帆,學者。1957年生,福建福州人,主要學術著作:《小說藝術模式的革命》《闡釋的空間》《衝突的文學》。在學術研究之餘,寫一些“智性散文”。散文集《文明七巧板》、《叩訪感覺》、《追問往昔》等。

三讀一讀

1初讀課文。

要求:a標出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先同位交流解決,在不認識的班級交流解決)

b給段落標出序號。

2再讀課文,概括文章主要內容,梳理文章脈絡。

第一部分(1——5)對一隻發現餅乾屑的螞蟻的生動描寫。

第二部分(6——9)個人感悟。

(或者)發現螞蟻——觀察螞蟻——同情螞蟻——自憐自嘆

四說一說(品讀)

本文描寫螞蟻的語言別有一番情趣,請選出你喜歡的一句或幾句加以品味。

我喜歡XXXX,因爲它XXXX、

老師預設:

A一隻螞蟻畏畏縮縮地爬上我的書桌,如同一個成功的偷渡者。——運用比喻修辭方法,生動形象的寫出了螞蟻歷盡千難萬險爬上書桌即僥倖又心存恐懼的情態。

B它謹慎地左顧右盼往一個方向試探。——運用擬人手法形象的寫出了螞蟻小心謹慎的探尋出路,辛勤勞苦的景象。

C作出某種重大的判斷。終於,他下定決心,義無反顧的對準一個方向前進。信念堅定。——大詞小用,寫出了螞蟻的決心,讚美螞蟻的探求精神。語言幽默詼諧風趣。

D這隻螞蟻在桌面上發現它驚奇的停了下來,快樂的就要暈過去了。——運用擬人誇張手法,生動形象的寫出了螞蟻意外得到餅乾屑的興奮。語言詼諧幽默。

小結:

同學們想一想,怎樣才能把動物寫的生動形象,活靈活現?

那就是採用擬人化手法,賦予動物以人的情態、心理。但這必須建立在細心觀察的基礎上。

五議一議(質疑交流)

我的疑問是什麼?(分組,選小組長,組長篩選問題,看誰的疑問更深刻?然後回答問題,看哪個小組回答的精彩。)

老師預設:

1、爲什麼說“螞蟻的幸福是渺小的”?

2、爲什麼說“螞蟻的幸福是貨真價實的”?

3、螞蟻的幸福到底是什麼?

4、我在稿紙上寫下兩個字:“螞蟻”。爲什麼這樣寫?

5、作者內心的感悟是什麼?

6、作者由螞蟻聯想到人類自己,作者的內心有怎樣的感慨呢?

7、雖然螞蟻在人類眼中是十分渺小的事物,然而我發現此時我們與螞蟻有着驚人的相似。爲什麼?這說明什麼道理?

8、爲什麼說螞蟻是令人感慨的動物?說是令人“感動”的動物行嗎?

小結:

從《螞蟻》一文可知,感悟式寫法必須藉助聯想,同時聯想還要有恰當的契合點,本文就以“自足於眼前的幸福,無法主宰命運”爲契合點。

六寫一寫(延伸提升)

據平時觀察,選擇你熟悉的小動物,寫一則感悟式隨筆。

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13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瞭解曲作者王績的生平創作,積累文學知識;

2、瞭解五言律詩這一體裁;

3、積累名句;

4、反覆誦讀,品味語言,體會詩人的孤獨和苦悶;

5、培養學生欣賞古詩詞的能力;

6、完成背誦。

【過程與方法目標】

情景感染法,誦讀法,合作探究法,品讀與想象結合法,拓展法,比較閱讀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體會作者惆悵、孤寂的情懷,感受漢語言的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訓練,瞭解詩的內容;藉助品讀、想象,感受詩人孤獨仰鬱的心情,感受漢語言的美;積累名句。

【教學難點】

賞析詩歌,領悟詩中情趣,培養學生鑑賞能力,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1、課前讓學生預習課文,熟讀並嘗試先背誦課文;

2、準備多媒體教學。

一、創設情景,激情導入:

1、導入:

秋天傍晚時分,詩人遙望山野,看到一派秋色頗濃的山野景色,看到放牧和打獵的人各自隨願而歸,不禁懷念起古代采薇而食的隱士。全詩於蕭瑟恬靜的景色描寫中流露出孤獨抑鬱的心情。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幅山中秋景畫——《野望》吧!

2、作者簡介:

王績(約589—644),字無功,號東皋子,古絳州龍門縣(山西萬榮縣通化鎮,通化鎮1972年由河津縣劃入萬榮縣)人,唐代詩人。隋末舉孝廉,除祕書正字。不樂在朝,辭疾,復授揚州六合丞。時天下大亂,棄官還故鄉。唐武德中,詔以前朝官待詔門下省。貞觀初,以疾罷歸河渚間,躬耕東皋,自號“東皋子”。性簡傲,嗜酒,能飲五斗,自作《五斗先生傳》,撰《酒經》、《酒譜》。其詩近而不淺,質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曠懷高致,直追魏晉高風。生平不拘禮教,豪放縱酒,屢被彈劾。自比嵇康、阮籍、劉伶和陶淵明。作品多以山水田園爲題材,有避世的思想和抑鬱的感慨,與唐初流行的浮靡詩風顯然有別。律體濫觴於六朝,而成型於隋唐之際,無功實爲先聲。

3、背景介紹:

作者仕途不得志,而天下大亂,故託病辭官歸田而作,藉此排遣自己的孤寂心情。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朗讀詩歌,整體感知詩歌內容。

教師配樂範讀。學生自由朗讀,掃清文字障礙,教師正音。全體學生有感情地齊讀詩歌。 2、疏通文意,註解重要字詞,請學生翻譯,並注意提醒校正。

東皋:作者家鄉,歸隱之地。皋,水邊地。

薄暮:傍晚。

徙倚:徘徊。

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的“月明星稀,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采薇:薇,是一種植物。相傳周武王滅商後,伯夷、叔齊不願做周的臣子,在首陽山上采薇而食,最後餓死。古時“采薇”代指隱居生活。

三、細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帶領學生再次品讀詩歌,瞭解詩歌大意,請同學翻譯詩句。

傍晚時分站在東皋縱目遠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該歸依何方。

層層樹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嶺披覆着落日的餘光。

牧人驅趕着那牛羣返還家園,獵馬帶着鳥獸馳過我的身旁。

大家相對無言彼此互不相識,我長嘯高歌真想隱居在山岡!

2、詩句賞析。

(1)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皋”是水邊地。東皋,指作者家鄉絳州龍門的一個地方。他歸隱後常遊北山、東皋,自號“東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現了百無聊賴的彷徨心情。

(2)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這四句寫薄暮中所見景物:“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舉目四望,到處是一片秋色,在夕陽的餘暉中越發顯得蕭瑟。在這靜謐的背景之上,牧人與獵馬的特寫,帶着牧歌式的田園氣氛,使整個畫面活動了起來。這四句詩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圖,光與色,遠景與近景,靜態與動態,搭配得恰到好處。

(3)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然而,王績還不能像陶淵明那樣從田園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後說:“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說自己在現實中孤獨無依,只好追懷古代的隱士,和伯夷、叔齊那樣的人交朋友了。

四、精讀(選讀)課文,深入感悟:

1、讓學生描述一下詩中的場景,想象一下詩人創作的意境。

把我們想象成作者:“你”在自己憂愁無依的時候,一個人在水邊的高地上,耳邊隱隱約約傳來水聲,這時秋風蕭瑟,一輪金黃的夕陽照射在山上、樹上,而樹木光禿禿的,只留下滿地的落葉,山上只有刺目的餘暉,心中無憂的興起一股憂愁、淒涼、蕭瑟之感,恰恰這時一個牧童驅趕着牛羣,踏着夕陽回家,打獵之人也騎着馬歸來,可自己卻都不認識,這時會有什麼感受呢?

2、品讀詩歌,說說詩歌表達的意境和情感。

此詩描寫了隱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閒逸的情調中,帶着幾分彷徨,孤獨和苦悶,是王績的代表作,也是現存唐詩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詩。首聯借“徙倚”的動作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寫來抒情;頷聯寫樹寫山,一派安詳寧靜;頸聯中用幾個動詞“驅”“返”“帶”“歸”進行動態式的描寫,以動襯靜;尾聯借典抒情,情景交融。全詩言辭自然流暢,風格樸素清新,擺脫了初唐輕靡華豔的詩風,在當時的詩壇上別具一格。

這首詩寫的是山野秋景。全詩於蕭瑟怡靜的景色描寫中流露出孤獨抑鬱的心情,抒發了惆悵、孤寂的情懷。

五、課堂總結:

《野望》寫的是山野秋景,在閒逸的情調中,帶幾分彷徨和苦悶,是王績的代表作。全詩寫的是秋色中的山野,於蕭瑟恬靜的景色描寫中透露出孤獨抑鬱的心情。

六、佈置作業:

1、背誦並抄寫和翻譯全詩;

2、課外收集學習王績另外的詩歌,自學背誦。

七、板書設計:

野望

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點名時間、地點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蕭瑟恬靜的景色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孤獨抑鬱的心情

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14

一、教學目標

目標

1、瞭解“說”的 特點。

2、能順暢地朗讀並背誦課文,初步培養文言文閱讀的語感。

3、瞭解文章的思想內容,充分領略作者的情懷,認識這種情懷產生的社會背景。

能力目標

1、能夠利用工具書理解課文中詞語的意義以及用法。

2、學習本文託物言志的寫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學習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感受其高雅脫俗的情懷。

二、教學重點

1、反覆誦讀,疏通文意,背誦課文。

2、探究理解蓮花的高潔品格和文章託物言志的寫法。

三、教學難點

理解運用“菊”和“牡丹”的映襯作用。

教學課時:

一課時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課文的教學錄音帶,與課文有關的圖片與資料,輔助教學的小黑板。

2。學生準備:①查找作者的有關資料及寫作背景,瞭解“說”這一文體特點。②朗讀課文,藉助註釋及工具書疏通文意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欣賞課本一幅蓮花插圖,引導學生回憶相關詠“蓮”或“荷”的詩句。

(學生吟誦詩句……)

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人描繪過它,讚美過它,並把它當作高潔脫俗品格的象徵,藉以表達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頤寫的《愛蓮說》就是一篇膾炙人口、經世不衰的贊蓮佳作。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篇文章。

二、題解

1、簡介作者:周敦頤,字茂叔,北宋哲學家,著有《太極圖說》《通書》等。

2、說說本文寫作背景。

3、“說”:是古代一種文體,可以記事,也可以議論,都是爲了說明一個道理。

含義:說說愛好蓮花的問題 。

三、感知課文

1、聽錄音朗讀(注意聽準字音,把握朗讀的節奏,語氣,語調。)

2、掃清生字詞

yífán yū zhuó lián xiè yìyīxiǎn

頤 蕃 淤泥 濯 清漣 褻玩隱逸 噫 鮮

3、學生齊讀課文

4、學生自由閱讀課文,參照註釋,疏通文意並翻譯課文。

重點講解兩個重要的文言句式:

(1)“予謂菊 ,花之隱逸者也”,判斷句,句型爲“……,……也”可譯爲“……,是……”其下面的“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兩句與此相同。

(2)“菊之愛”,倒裝句, “之”是賓語前置的標誌,譯爲“愛菊” 。“蓮之愛”、 “牡丹之愛”與此相同。

5、指名朗讀

四、 探究課文

(一) 理解蓮花的高潔品格

1、文中哪些語句具體描寫了蓮?作者把蓮花比作什麼?

2、作者對蓮花的描寫中賦予蓮的哪些品質? 你能讀出來嗎?

(二) 理解運用“菊”和“牡丹”來映襯的作用。

1、文章寫了蓮,還寫了哪幾種花?分別比作什麼?

2、作者主要描寫和讚美蓮花,爲什麼還寫了菊花和牡丹?起什麼作用?

明確:這是一種襯托的寫法,用“菊”來正襯蓮花,用“牡丹”來反襯蓮花。

(三)把握主旨

作者在文中表達了怎樣的人生態度?

(四)對照板書,齊背課文。

五、總結:

談談學完了課文後的一點收穫?

六、能力訓練。

模仿例句,用託物言志的方法造句。

例句:我愛蓮花,因爲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造句:我愛。。。。。。,因爲它。。。。。。。

七、作業

1、加強背誦,認真默寫。

2、完成《愛蓮說》練習冊

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15

一、課文的類型:精讀課文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1)學習抓住人物特徵細緻描寫的方法。

(2)品味樸實簡潔的語言。

(3)初步學會欣賞敘事散文。

2、方法與過程:合作探究式

3、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深切的父愛,淨化自身,淨化靈魂。

4、德育目標:

教育學生心存愛意,理解自己的父母,感恩自己的父母,孝敬父母,關心他人。

三、教學重點:

1、四次背影、四次流淚的描寫作用。

2、感受深切的父愛,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難點:

文中父愛的體會及主旨的體現

五、課前的準備:

1、製作課件;

2、準備電腦、投影儀

六、教學課時的安排: 共3課時(其中機動1課時)

七、教學步驟:

第1課時

主要內容: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一)入題:課件投影1

同學們!我想你在很小的時候就學會了唱一歌唱母愛的歌,你們說是哪一首歌呀?(《世上只有媽媽好》),母愛是最偉大的,可你們知道嗎,父愛也是最了不起的。不是有這樣一句話嗎:“父愛如山”,到底這句話是對還是不對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第7課,朱自清的散文——《背影》

(二)起近作者學點文學知識:(課件投影2)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蘇省揚州市人,散文家、詩人、學者。 名篇有《綠》、《春》、《荷塘月色》。作品收在

《朱自清全集》裏。

《背影》是記實散文,寫於1925年。作者曾說:“我寫《背影》,就因爲文中所引的父親的來信那句話。當時讀了父親的信,真是淚如泉涌。我父親待我的許多好處,特別是《背影》裏所敘述的那一回,想起來跟眼前一般無二。我這篇文只是寫實,……”

學習時我們應該樹立怎樣的目標呢?

(三)明確學習目標:

投影3: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中蘊含的父子深情。

2、理清文章結構層次,理解背影的線索作用。

3、學習本文抓住人物特徵刻畫人物的方法,品味樸實簡潔的語言。

二、檢查預習:(投影4)

2、指學生導讀準字音:(投影5)

3、指導學生理解詞語:

根據詞義寫出詞語

(1)因爲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蹣跚)

(2)紛紛落下的樣子。(簌簌)

(3)亂七八糟的樣子。(狼籍)

(4)細小而繁多(的事)。(瑣屑)

(5)衰頹敗落。(頹唐)

三、整體感知課文

(一)朗讀課文:——播放朗讀

(二)思考問題討論問題:

投影7—9:

1、本文寫的主要事件是什麼?

(父子浦口送別)

2、全文共寫到父親幾次背影的?課文的結構是怎樣的?

以“背影”爲線索組織材料,

第一次(在第1段):懷念父親 惦記背影

第二次(在第6段):望父買橘 刻畫背影

第三次(在第6段):父子分手 惜別背影

第四次(在第7段):別後思念 再現背影

全文脈絡清晰,結構嚴謹。

3、爲什麼要多次描父親的背影呢?(爲了突出父疼子)哪一次寫背影最具體呢?(第二次)

讓學生齊讀課文第六段

4、本段運用了哪些方法來描寫父親?爲什麼寫得這樣詳細呢?

歸納:投影10—13

四、小結:

在你的生命過程中,父母的關愛一直陪伴在身旁,請你隨時留意,一定會有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個片段。

五、作業的佈置

1、完成課後習題“一1”

2、熟讀課文,找出文中你覺得寫得精彩的文段,並說說理由。

六、板書設計:

四 第一次(在第1段):懷念父親 惦記背影 父疼子

次 第二次(在第6段):望父買橘 刻畫背影 背

描 第三次(在第6段):父子分手 惜別背影 影 子愛父

寫 第四次(在第7段):別後思念 再現背影

七、教學反思

第2課時

主要內容:精讀課文第二部分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開始學了朱自清的《背影》,感知了文中的內容,瞭解文中對背影的描寫,本節課我們再繼續來學習。

二、舊課複習:

請根據課文填空:(投影9)

我看見他 着黑布小帽, 着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 到鐵道邊,慢慢

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 過鐵道,要 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 着上面,兩腳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 下來了。

歸納段意:買桔子送別

三、問題探討:(投影)

1、朗讀第六自然段。思考:本段從哪些方而來描寫父親?先勾畫出相關的詞語或句子,再想一思這樣寫有何作用?

明確(投影11—23):

(1) 外貌:

○1父親的穿戴:黑、深青 。 作用:表明家境不好,心情憂傷

○2父親的體態:肥胖。 作用:表明行動不便,艱難。

(2)動作:

○1走路的姿勢:蹣跚 作用:年紀較大、腿腳不便

○2爬月臺時的動作:攀、縮、傾 作用:行動不便、步履艱難

&nbsp

; (2) 語言:

老師點評:這四句話都很簡短,意思也很平常。這樣簡短平常的話是否缺乏感情?不是,樸素的言語中往往含有深摯的愛意;平淡的話語裏往往隱藏着不平靜的心情。

內 容 包含的感情

兒子

上車

前 “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父親當時急於謀事,在生存的巨大壓力之下,憂心如焚,但是兒子在他心目中高於一切,惟恐兒子路上有什麼閃失,所以最後決定還是由自己親自送。

“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

不要走動。” 父親已經把兒子送上車,已經關照得無微不至,兒子也勸父親可以走了,而父親還覺得沒有儘夠心意,看見站上有賣橘子的,便要去給兒子買橘子。過鐵道不容易,自己受點累,能讓兒子受用,他是心甘情願的。他還生怕兒子跟着出來,忘了行李。父親的關懷真是無微不至。

兒了

上車

後 “我走了,到那邊來信!” 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兒子回到北京來信報平安,才能放心。

“進去吧,裏邊沒人。” 走了幾步就回頭,可見心裏還是惦記着兒子,依依不捨。又想到兒子所帶的行李,叫兒子小心,什麼都爲兒子着想。

老師贈言:真理是樸素的。

小結:同學們寫作時,要善於用樸素的語言寫出深摯的情感;選材時,也要善於選擇那些平常而又飽含深情的素材。

過渡語:

有人說過: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父母對兒女的恩情!下面我們再一同來感悟一下作者所寫的“父親送我上車”時的情形。

2、質疑:(投影24)

(1)父親在怎樣的情況下送我上車的?

(2)如何理解文中兩次“聰明”?

(3)父親穿的是用什麼做的衣服?我穿的又是用什麼做的大衣?從這穿的衣服說明了什麼?

(4)作者這樣寫父親送我上車有什麼意義?(爲寫背影作鋪墊)

3、閱讀最後一段後,探討:(投影25、26)

(1)課文結尾寫父親的背影,是在“晶瑩的淚光中”,這是爲什麼?

父親信上說到了“大去之期”,說明他的身體和心境都到了日薄西山的地步,想到父親對自己的許多好處,想到父親的背影,作者不禁淚如泉涌。

(2)“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時能與他相見!”

課文最後又寫到父親的背影,有什麼作用?

■ 這個“背影”寄託着作者對父親的深沉的思念,

■ 寫思念,是爲了烘托父親的愛子之情,深化文章主題。

4、文中到底寫到幾次流淚?這幾次的所流之淚有何不同?

投影27:

(四次流淚:悲哀之淚;感動之淚;感傷之淚;傷心之淚)

四、小結:

從這一文我們可以感受到:

世間的愛千萬種,

惟有父母之愛最無私。

時間的長河可以帶走一切,

但帶不走父母的愛。

它已深入我們的骨髓,

溶入我們的血液。

這愛留在我們的心中,

時刻溫暖我們的生命歷程。

朱自清的這篇散文處處都流露出濃濃的父子之新,難怪朱自清父親讀《背影》有言:1928年,我家已搬至揚州東關街仁豐裏一所簡陋的屋子。秋日的一天,我接到了開明書店寄贈的《背影》散文集,我手捧書本,不敢怠慢,一口氣奔上二樓父親臥室,讓他老人家先睹爲快。父親已行動不便,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鏡,一字一句誦讀着兒子的文章《背影》,只見他的手不住地顫抖,昏黃的眼珠,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

請同學們課後,再去認認真真地反覆閱讀,體會文中流露出的情感。

五、作業的佈置:

1、完成課後習題

2、寫你父親(或母親)送你上學的一個“背影”或一個場面。

3、課外閱讀幾篇寫父愛,母愛的好文章,寫一篇讀書筆記、

六、板書設計

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16

內容預覽:

23.遊恆山記

教學目標:

1、積累翳策躋等實詞的含義。

2、理清作者的記遊順序,體會其條理分明的記遊特點。

3、學習作者不畏艱險,勇於攀登的精神。

教時安排:1課時

課前準備:

1、朗讀課文,做到讀準音,讀順句。

2、藉助資料,瞭解徐霞客及其《徐霞客遊記》。

3、多媒體課件。

學習過程:

一、 談話導入:

1有這樣一部著作,這是我國一部著名的古代遊記,也是一部我國地理學名著。它凝聚了作者三十多年的旅遊勘察汗水。這部著作就是《徐霞客遊記》這部著作被譽爲千古奇人的千古奇書。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選自這部著作的文章------《遊恆山記 》。多媒體展示作者及文字圖片資料。

2作者簡介

徐霞客,明代偉大的地理學家、旅行家。名弘祖,字振之。明南直隸江陰馬鎮南陽岐人。生於萬曆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1587年1月5日),卒於崇禎十四年正月二十七日(1641年3月8日)。他博覽羣書,鄙棄權貴,摒絕仕途,矢志考察山川地貌奧祕,徐霞客在旅途中,三十年如一日,每天晚上休息之前,把當天見到的聽到的都詳細記錄,即使在荒山野林裏露宿的日子,也總是在篝火旁,伏在包袱上堅持寫日記。公元1641年徐霞客去世後,留下了大量日記,這實際上是他的地理考察記錄。經過他的實地考察,糾正了過去地理書上記載的錯誤,發現了過去沒人記載過的地理現象。像古代地理書上說岷江是長江的上游,徐霞客經過考察,弄清楚長江上游不是岷江而是金沙江。又像他在雲南騰衝打鷹山考察的時候,發現了那裏曾經發生火山爆發的遺蹟,他在遊歷中考察最多的是岩溶現象,在桂林七星巖,他對那裏千姿百態的石鐘乳、石筍、石乳等地形,進行了詳細的記載。這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岩溶現象的記錄。後來,人們把他的日記編成一本《徐霞客遊記》。這部書是我們著名的古代遊記,也是我國古代地理學上的寶貴文獻。這是他在三十年的科學實踐中,以驚人的毅力,敏銳的觀察力和樸實的文字,記下行履所至,觀察所得。徐霞客注重實踐、不畏艱險、獻身科學的精神得到後人的崇敬。

二、檢查字的讀音

風翳(yì)淨盡無攀躋(jī)勞虯(qiú)鬆縈(yíng)回

傑坊(fāng)官廨(xiè)拾(shè)級廡(wǔ)門

穹(qióng)碑攀躡(niè)仰眺(tiào)槎(chá)枒(yā)

輒(zhé)斷折若墮(duò)洪濤汩汩(gǔ)不能出 久之棘(jí)盡

俯瞰(kàn)山麓(lù)龍山西亙(gèn)比肩連袂(mèi)

下扼(è)沙漠不啻(chì)崖隙(xì)

三、疏通文意

1、 讀課文,小組合作完成文意的疏通這一學習任務。

2、 交流在疏通文意過程中所產生的疑難問題。由組長彙報,組員補充。

3、全文分四段:

第一段:略寫出發的時間和天氣情況。

第二段:詳寫上山登頂的經過,體現了作者不畏艱險,勇於探索的精神。是全文的重點。

第三段:寫登頂後遠眺所見周圍的景物。

第四段:寫從西峯下山至飛石窟的情況

四、 合作探究

1、 速讀課文,劃出作者登山所經過的地方,並繪製作者登山示意圖。

明確:作者上山經過了望仙亭、虎風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寢宮、飛石窟、北嶽殿、會仙台等地方。示意圖略

2、 劃出文中標明裏程的句子,想一想,作者這樣寫的用意?

明確:一里,又一里,又三裏,三裏------

作者這樣寫,顯出文章記遊順序清晰,條理分明的特點。

3、 細讀文章第三段,說出作者的觀察角度,寫景順序。

明確:觀察角度爲俯視,由文中俯瞰山北北瞰可以得出。

寫景順序爲:按照北-南-西--東的空間順序來寫景,並且是由遠及近的。

多媒體展示恆山圖片,增強學生的感官認識。

4、 劃出課文中寫徐霞客登頂經過的文字,體會其所擁有的精神。

明確:課文第二段餘時欲躋危崖、登絕頂------久之棘盡,始登其頂。這是寫作者登頂經過的文字。

從登頂經過充分表現了徐霞客不畏艱險,不怕辛勞,勇於實踐求實的精神。

5、 小結:

這篇文章清晰地介紹了作者的遊蹤,描寫了作者遊恆山登頂的經過,表現了他不畏險,不怕辛勞,勇於踏勘實踐的精祌。

五、寫作特色

1.文章思路清晰。

此遊記涉及的景點、地理位置較爲複雜,但全文貫穿着一條線索,那就是遊蹤,亦即作者足跡、目力所及的次序。依次經過了望仙亭、虎風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寢宮、飛石窟、北嶽殿、會仙台等景觀,逐一描寫。再寫登頂的艱難。然後是登頂後遠眺四周的景色,把整個山系都清晰地展現出來。最後寫下山情形。

2.詳略得當。

全文有詳有略,處理得恰到好處。略寫出發時間和天氣情況,詳寫上山登頂的經過,其中景物、地名、景物之間的情形都寫得極爲詳盡,又以登頂的經過寫得最詳,把過程中游者的感受都寫了出來。下山的過程詳寫了尋找下山之路一節,其餘的下山過程就一筆帶過了。

3.觀察細緻。

作爲一個以勘察地貌爲目的的旅行家,所到之處對一些細節觀察得比一般人都要細緻。如地裏露出的煤炭、土石的顏色等,寫到每個景點,也尤其注意地形地勢、周圍環境等。

4.科學性與文學性相結合。

記敘中注重實際,如實記錄所見之景,而且觀察細緻,爲地理學研究提供了材料,有科學的嚴謹性。同時,景物描寫也各有特色,生動形象,如鬆影篩陰、上負絕壁,下臨官廨,殿下雲級插天,廡門上下,穹碑森立都將景物的形象活現於筆下,讀後歷歷在目,頗具文學的形象性。

六、遷移拓展

1、 查閱資料,探究是山土山無樹,石山則有。北向俱石,故樹皆在北。這種現象的成因。

2、 利用圖書館,閱讀整本的《徐霞客遊記》,寫好讀書筆記。

七、小結文言詞

1通假字

還通環,轉,繞。

例句:還過嶽殿東。

2詞類活用

1.形容詞用作名詞

峭:陡峭,這裏是峭壁的意思。

例句:循崖乘峭而上。

2.名詞用作動詞

室:屋子,這裏是改成一間屋子的意思。

例句:倚而室之,曰會仙台。

像:雕像,這裏是塑造的意思。

例句:臺中像羣仙。

3、古今異義

但 古義:只;今義:但是,錶轉折。

例句:但能鉤衣刺領。

於是 古義:從此;今義:連詞,表示轉承。

例句:於是石路縈迴。

4、特殊句式

1.判斷句

例句:即飛石窟也。

也,是判斷句式的標誌,加上即,加強語氣。

譯文:就是飛石窟。

2.倒裝句

①賓語前置

例句:虎風口之松柏,不啻百倍之也。 賓語虎風口之松柏前置。

譯文:比虎風口的松柏大不止百倍啊。

②狀語後置

例句:有一人飄搖於上。 狀語於上後置。

譯文:有一個人在上面飄搖。

③定語後置

例句:北瞰隔山一重。 山的定語一重後置。

譯文:向北遠看,隔着一重山。

八.佈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推薦閱讀《徐霞客遊記》。

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17

教學目標

1、在誦讀吟詠中感受本詞的語言特色。

2、體會詞的意境,感悟詞人所表達的深刻感受。

說明:

作者是北宋時期的太平宰相,在他的詞中多以表現“閒愁”爲主題。但本詞中似乎於無意間描了司空見慣的現象,而賦予深刻的哲理,啓迪人們從更高層次去思索宇宙及人生的問題,這和

作者其它的“閒適”詞有所不同。同時,詞中涉及到時間永恆而人生有限這樣深廣的意念,卻表

現得十分含蓄,而這些深邃的思考對於人生閱歷尚淺的中學學生來說,他們很難有深刻的體會,

故學習本文的過程中,老師指導學生加強對本詞語言的體味和欣賞,在對語言的感悟中引導學生

去不斷地挖掘本詞的深刻內蘊,多角度地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在讀讀背背中感受語言清麗自然的特點。

2、難點:理解詞中“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所蘊含的深邃內涵。

說明: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廣爲傳誦的名篇佳作,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情中有思。而對本詞中所蘊涵的豐富的思想感情,學生在理解的過程中因認知程度即他們的知識結構、人生閱歷、對生活認識的深度等比較有限,所以在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尤其是本詞所表現出的對人生、對宇宙的深邃認識時,會存在一定的困難,故在教學中應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使學生能結合自身對生活、對社會、對人生的認識,進一步地去感受,在思索感受中獲得不斷提升感悟生活的能力,並引導學生在充分的朗讀中體會本詞的語言美、意境美。

教學過程

交流導入,激發興趣

1、在你們積累的古詩詞中,你還記得哪些?能背給大家聽聽嗎?

2、記得李白有詩《黃鶴樓》,其中有一句是“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詩中表達了作者對世事的變遷、人生沒有永恆的感慨。那麼在曾經貴爲一國宰相的宴殊筆下,會留給我們一些怎樣的思考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他的《浣溪沙》。

1、學生交流自己積累的古詩詞。

2、引導學生對《黃鶴樓》中“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一句的體會,學生可自由發表見解,並由此導入對晏殊之《浣溪沙》的學習。

1、從學生積累的古詩詞入手,意在引導學生對本詞學習的興趣。

2、由學生小學時即積累過的《黃鶴樓》中慨嘆時間的茫遠、人生變化無常的詩句“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導入對本詞主題的理解與探討。

朗讀體會,初步感知

1、學生自由散讀,結合書下注釋,初步理解本詞中重點詞語的含義。

2、教師範讀,引導學生在反覆的誦讀中感受詞中所表現出的感慨抒懷之情。

在朗讀中使學生能結合自己的理解初步感知本詞的字面意思。

這節課主要呈現出兩個板塊,即在朗誦中體會,在學生創造性地描摹中感悟,使學生初步瞭解詞中所表現的深邃的思想,進而感受詞本身所帶給我們的藝術享受。該環節主要體現學習過程中的第一個板塊。

深入文本,

感悟深邃內涵

1、請學生再讀本詞,並請學生簡單描述一下對本詞的理解。

2、在誦讀中引導學生對“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句作深入的體會,因爲這幾句蘊涵深刻的哲理,內涵廣泛,學生有充分想象的思維空間。

1、學生可以結合書下注釋,並在查閱資料的基礎上來談談自己的感受。

2、引導學生學會抓住關鍵性的句子來思考體會,但必須在結合文本的基礎上作深入地思考。

“無可奈何”、“夕陽西下”,看似凋衰消逝,但眼前的景“花落”、“燕歸”都“似曾相識”,引導學生在關鍵詞句的玩味中認識到作者所要傳遞給我們的生活哲理:一切美好的東西都會消逝,但新的事物總是以新的面貌在不斷地出現,生活不因消逝而變得虛無。

學生在誦讀中感受全詞語言的圓轉流利、通俗暢曉、清麗自然的特點,同時全詞所表現出的啓人神智、耐人尋味的深刻內涵的理解,可在學生結合自身對生活、對社會、對人生的認識中,進一步地去感受,在思索感受中獲得不斷提升感悟生活的能力。

創造性的描摹

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如寫、畫、唱等形式)描摹詞的意境,在創造性的描摹中加深對詞中所表現出的對人生、宇宙的認識。

1、學生自主思考,並採用適合自己的形式,個性化地再現自身對本詞的感受與領悟。

2、學生交流、探討,加深對全詞的認知與理解的程度。

在該階段的活動中,融合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的學習方式,並呈現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自身獨特的認識和感受(即學習過程中的第二個板塊),意在使學生對詞中深刻內涵的深層理解可水到渠成。

佈置作業

1、網上查閱有關宴殊的資料,瞭解其生平。

2、自由積累宴殊的其它《浣溪沙》詞作2首,讀讀背背,感受詞中所蘊涵的思想感情。

1、完成作業。

2、可在課外討論交流自己對作業中兩個問題的認識與理解。

通過網絡資源、與同學的交流互動,拓展視野,增加積累,並在自我學習中增強語文能力。

思路點撥

還可以教給學生學會對比歸類的學習方法,讓學會舉一反三地進行詩詞的學習,比如在與作者其它詞作【《浣溪沙》(小閣重簾有燕過)】所表現的不同感情的比較中,領悟詞中蘊涵的思想情感;另外還要讓學生明白詩歌的解讀不是單一的,用自己既有的生活體驗去解讀詩歌纔是最好的學詩方式。“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詩歌的解讀也同樣如此。

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18

教學目標

1、瞭解麗的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

2、體會作者以一滴水的視角去遊覽麗的新穎構思

3、抓住作者重點介紹麗四方街的景物特徵,感受它的魅力所在。(重點)

4、體會作者化身一滴水經過麗,介紹麗的新穎構思。(難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在我國的西南邊陲,有一座美麗的城市,她的名字叫麗,因其獨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觀,自古以來就是人們喜聚的地方。作者阿來以一滴水的獨特視角,帶領我們去遊覽這座古城,更增添了一份新奇的美感。今天就讓我們來賞讀這篇佳作。

二、作者簡介

三、關於麗

四、整體感知

朗讀課文,初步理解文章的內容

1、文章標題有什麼意義?

一滴水實際上是指作者自己。題目的含義是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遊歷麗,向人們介紹麗這座古城。

2、文章標題中“經過麗”在文中是如何體現的?

具體體現是,順着玉河,我來到了四方街前”,“我成水車轉輪慢慢升高,看到了古城”,“從水車上譁然一聲跌落下來,回到了玉河”,“我穿過一道又一道小橋”,“我經過—————經過—————經過—————經過—————進了納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黃昏時,三人再去打水澆花時,我又回到了穿城而過的水流中”,“很快,我就和更多的水一起出了古城,來到了城外的果園和田地裏”,“黎明時,作爲一滴水,我來到了喧騰奔流的金沙邊,躍入流,奔向大海。”這些語句實際上交代了作者的行蹤,可見文章的內容是按作者的遊蹤來安排的。

3、再讀課文,畫出文中重點詞句,搞清作者在文中介紹了麗哪些景觀?作者介紹了麗的四方街。

五、課文精讀

1、文章的這一滴水在形體上有什麼變化?

開始是玉龍雪山上的一片雪,又化成冰成爲冰川的一部分,然後融化成一滴水。作者開始交代一滴水的來源,實際上是介紹麗源頭及地理位置——————玉龍雪山

2、這一滴水到麗經歷了哪些曲折?

先是玉龍雪山頂上的形體的演變,再是奔入麗卻跌入水洞中,經歷漫長黑暗與等待才冒出來,後又經歷水車上的眺望和玉河中的徘徊,最終來到麗,穿行於最美麗的四方街。

3、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怎樣介紹四方街的?作者在文中對它進行了三處介紹。

一是第三自然段,簡單介紹了四方街的歷史沿革,因徐霞客揚名天下。二是第十自然段,作者化作一滴水在水車上眺望,蒼勁的老柏樹,重重房屋,蜿蜒老街,自然美麗。三是第十三,十四自然段具體而詳細的介紹,有銀器小店,玉器店,字畫店,納西人家以及黃昏時的茶樓酒吧,喧譁的夜景,等等。

4、第8段有什麼作用?

5、第13段中作者爲什麼介紹東巴文的水字?

6、作者在文中是如何安排時間這一線索的?

7、作者爲什麼讓自己化作一滴水遊歷麗?

8、我們能否以其他身份介紹自己曾遊覽的地方?

六、據以上問題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2):寫自己是玉龍雪山的雪化成一滴水。

第二部分(3———15):具體介紹自己以一滴水的身份遊覽麗的經過,重點是四方街。

七、拓展延伸

八、教學後記

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19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理清文章結構層次,圍繞作者與藤野先生的交往來分析文章過程與方法

1、聯繫社會背景,來領會作品深刻的思想內涵的方法。

2、通過私反覆朗讀體會作品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3、賞析課文重點語句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課文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選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質的寫法。

教學難點

理解本文作者棄醫從文的思想原因。

導入新課

1、魯迅是大家熟悉的我國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進入初中以來我們學過了寫魯迅的文章和魯迅先生寫的文章有哪些?

2、指名一學生讀有關注釋,要求學生考慮,註釋告訴我們哪幾層意思。

(1)交代了文章的出處,選自《朝花夕拾》。說明這個集子的文章都是回憶性的。我們學過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也是這個集子的。

(2)說明了文章的體裁--散文。

(3)介紹了文章的寫作年代、作者生活的背景和所寫的對象--藤野先生的全名和籍貫。

學生了解作者及作品學生了解文章體裁介紹時代背景 這篇散文記敘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學的生活片斷。寫作年代則是在魯迅離別了藤野先生二十餘年後的1926年10月12日。魯迅到日本學,本想以學醫來救國救民,可在仙台醫學專科學校學習時,有一次觀看反映日俄戰爭的影片,片中中國人看日本槍斃給俄國人做偵探的中國人的麻木神情給魯迅以很大的刺激。從此,他棄醫學文,決心用文藝作爲武器進行戰鬥,從而喚起國民的覺醒。魯迅寫此文時,正當“三一八”慘案發生之後,魯迅積極支持愛國學生的正義行動,與反動軍閥以及反動文人進行英勇鬥爭,用戰鬥的文章來抨擊“正人君子”的迫害,抒發自己的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歌頌沒有民族偏見、正直、熱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學生了解時代背景指導預習

1 做到藉助課文註釋和詞典對文中字的形、音和詞的含義有清楚明白的瞭解,爲研習課文內容掃清障礙。

2 考慮文章是按什麼順序來組織材料的,記敘的線索是什麼,變換了幾個地點,記敘了哪幾件主要事情,表達了作者怎樣情感,讚揚了藤野先生哪些高貴品質,怎樣來劃分文章的段落層次,說說各部分的大意。 要求學生以較快的速度閱讀全文,教師巡迴輔導,學生自習。(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規定學生閱讀的時間與速度。)

進行研討

1、根據課文的內容和學生提問,補充書中沒有的註釋。

(1)緋(fēi)紅:鮮紅。

(2)宛如:好像。

(3)會館:舊時同鄉或同業在京城、省會或大商埠設立的寄寓和機構。

進行研討

(4)遺民:

①留下的在國外的人;

②改朝換代後仍效忠前一朝代的人;

(5)流言:流傳的毫無根據的壞話。

(6)陌(mò)生:不熟悉。

(7)畸(jī)形:不正常的形狀。

(8)不遜(xùn):不客氣;無禮貌;驕傲、蠻橫。

(9)匿名(nì):不具名或隱藏真名。

(10)疑惑:心裏不明白,不相信。

(11)杳(yǎo):遠得不見蹤影;無影無聲。

(12)瞥(piē)見:很快地看一下。

(13)精通:深刻了解,非常懂得。

(14)喝(hè)彩:大聲叫好。

(15)決意:拿定主意,。

(17)美其名曰:(把不美的事物)美化他的名字叫。

學生結合課文理解並掌握補充註釋進行研討

2、(1)文章是按事情發展的時間先後順序來組織典型材料的。

(2)以作者的思想感情變化爲線索。

(3)變換了三個地點:

①“我”在東京;

②“我”在仙台;

③“我”離開仙台後。

(4)與藤野先生相處寫了他四個典型事例,讚揚他認真負責、正直熱情、嚴謹求實的精神。還寫了匿名信事件和看電影事件,抒發了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5)段落層次的劃分以“我”活動地點的變換爲標誌。

可分成三個部分(全文共有38段):

第一部分(第1-3段)寫“我”在東京的見聞及感受以及轉到仙台求學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4-36段),這是全文的主體部分,寫“我”在仙台結識藤野先生,受先生教益,讚揚先生的崇高品質,以及“我”棄醫學文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6-38段)寫“我”離開仙台後對藤野先生的懷念之情,以及先生的崇精神品德對我的激勵與鼓舞。

學生帶着問題讀課文,弄清左邊的這些問題和內容教學後記:學生能聯繫社會背景領會作品深刻的思想內涵的方法,能通過私反覆朗讀體會作品的思想感情的方法。能對課文中重點語句進行賞析。

八年級語文教案 篇20

一、學習目標

1、圍繞“望”,表現泰山的巍峨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

2、名句蘊含的人生哲理。

3、青年杜甫的豪情。

二、教學過程

(一)導語

柳宗元帶我們領略了小石潭的淒寒幽靜,吳功正帶我們欣賞了阿里山的靜謐神奇,馬信德帶我們遊覽了威尼斯的瑰麗奇特。今天我們再請古代的一位詩人帶我們去一個地方。

板書:望嶽 唐 杜甫

(二)圍繞“望”,理解泰山的巍峨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

1、去哪裏呀?你從何得知? 泰山。 從 “嶽”“岱宗”“齊魯”得知

補充資料:東嶽、西嶽、南嶽、北嶽、中嶽

《望嶽》歷來被譽爲歌詠泰山的名篇,被後人譽爲“絕唱”,並刻石爲碑,立在山麓。

2、泰山景色如何呢?我們一起透過杜甫的一個動作“望”來欣賞泰山的景色。請同學們先一起大聲朗讀詩歌,思考杜甫從第一句實際上一直望到哪裏。

(1)描繪泰山景色。 也即首聯、頷聯、頸聯。

(2)想象登頂感受和望到的景象。

3、杜甫實際上望到了哪些景象?請同學們任選一聯說一說。

(1)首聯:望到了泰山綿延不絕、樹木蔥鬱的景象。這是遠望。

“青未了”

(2)望到了泰山既神奇秀麗又巍峨高大的景象。這是近望。

“鍾”:聚集,寵愛、鍾愛,既寫出神奇秀麗,又寫出詩人的喜愛讚歎之情。

“割”:陰暗對照之明顯,陽光像一把刀一樣有力地把陰暗隔開,突出泰山的巍峨高大。

(3)望到了雲涌雲翻的壯闊景象和鳥兒歸巢的傍晚景象。這是細望。

“層雲生而蕩胸,鳥兒歸而入眼”

(三)名句賞析

1、泰山如此綿延不盡,如此神奇秀麗,如此巍峨高大,杜甫看了心潮澎湃,他情不自禁地產生了一個願望。杜甫的願望是什麼?

我還沒有登上山頂景色就如此神奇美麗了,如果我登上了最高峯呢?一覽衆山小。

2、請你想象登上最高峯“一覽衆山小”的景象和感受。

3、登上絕頂眼界變寬了,心胸開闊了,登上絕頂才能欣賞到絕美的風景,這是身在低處的人永遠無法體驗到的。所以孔子登上了東山就認爲魯國很小,登上泰山胸懷竟然博大得認爲天下都很小。林則徐更說過“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爲峯”。

4、這句話中蘊含了怎樣的人生啓示?

它告訴我們:不怕困難,勇攀高峯,不但望得遠,而且可以雄視一切,包舉天下。它鼓勵人們樹雄心立壯志,不怕困難,堅持到底就一定能獲得更大勝利。

(四)瞭解青年杜甫

1、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望到一個什麼樣的杜甫?

豪情勃發,壯志凌雲,樂觀向上,滿懷建功立業,意氣風發,信心滿懷

2、“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賦料楊雄敵,詩看子建親。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青年的杜甫生活在唐代社會發展到最富庶的時期,他家境優越,詩才橫溢,因此意氣風發,信心滿懷,渴望着建功立業。

3、過了二十年左右,47歲的杜甫在首都長安又看到了另一番景象。

破敗,荒涼,蕭條

4、我們望到了一個什麼樣的中年杜甫?

愁苦,焦慮 憂國憂民,流淚的,感傷的,飽經風霜的。

5、國家的苦難,人生的坎坷,生活的艱苦可以磨掉杜甫的意氣風發,磨掉杜甫的驕狂,使他的詩歌風格由雄豪而變沉鬱,卻始終磨不掉青年時期立下的志向,磨不掉他憂國憂民的博大胸襟,乃至困頓至極的他竟然能發出使人震撼的呼喊……

這就是被後人尊奉爲詩中聖人的杜甫。

板書

望嶽

首聯:綿延不絕、樹木蔥鬱 遠望

描繪泰山景色 頷聯:神奇秀麗、巍峨高大 近望

頸聯:雲涌雲翻、鳥兒歸巢 細望

想象登頂感受 尾聯:一覽衆山小

豪情勃發、壯志滿懷的青年杜甫 雄豪

滿頭白髮、憂愁感傷、飽經霜、憂國憂民的中年杜甫 沉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