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木蘭從軍》教學片段+教學反思

《木蘭從軍》教學片段+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2W 次

教學片斷

《木蘭從軍》教學片段+教學反思

我在備《木蘭從軍》的第一課時的時候,我的導入是這樣設計的:

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哪些古今中外的將軍呢?

我預想了這樣的學生答案

生:陳毅,朱德,張飛……

因爲我覺得學生也許會想得到,畢竟他們曾經學過《陳毅探母》和《朱德的扁擔》這兩篇課文,我現在還清楚地記得,我曾經和他們講過陳毅,朱德都是我國的十大元帥之一。應該會有人知道的,我僥倖的想。我的腦海裏閃現了一絲不安。因爲此刻的我又想起了我在上《沉香救母(二)》時候,引領學生理解“高聳入雲”,爲了能讓學生更好的理解這個成語的意思,我問孩子,你還記得我們學過的描寫華山的詩嗎?孩子沒有反映,似乎沒有想起來。我提醒說,是《詠華山》,孩子恍然大悟,紛紛說記得。可是當我讓他們背的時候,卻怎麼也想不起來,背不上來。學過的課文何況如此,那他們還會記得那些我只在課上提到過的一兩句話嗎?

我決定爲了保險起見,明天問問班裏的孩子。帶這一絲不安,我入睡了。

第二天,我問了班裏回答問題十分出色的孩子,他們給我的答案都是不知道。這時的我只能改變我的導入設計。我記得師傅跟我說過,一節課的導入不能超過5分鐘。如果我還在按照原來的導入,恐怕要花上十分鐘左右,那還怎麼進行其他環節的教學呢?

於是我換了一種導入,我覺得這樣的導入更加簡潔,又同樣能夠達到教學目的:

師:小朋友們,你們長大後想成爲什麼呢?

生:我想當醫生。

生:我想當一名武術家。

師:小朋友,你長大了,想成爲一名英雄嗎?

生:想。

師:想成爲一名英雄,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的呢!需要小朋友付出很多,才行呢!今天老師就帶小朋友認識一位我國的古代的女英雄,她的名字叫《花木蘭》。(師邊說邊出示木蘭跨在馬上的女扮男裝的圖片)。我們親切地叫她木蘭。我們今天要學的一篇課文就叫做《木蘭從軍》。指名學生讀課題,齊讀課題。

師:讀了課題,想了這張圖片,你有什麼想問的嗎?

生質疑:

生1:作者爲什麼要以《木蘭從軍》作爲課題呢?

生2:我知道古代的時候,都是男的當將軍,木蘭是女的,怎麼當上將軍了呢?

師:你問的好。在我國古代,男尊女卑,只有男的到了一定的年齡,才能去當兵,而女的只能在家織織布,做做家務活,木蘭是怎麼去參軍的呢?

教學反思

因爲第一課時,是初讀課文,要求學生能夠讀通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學生多讀。因此學生會覺得很枯燥。二年級的孩子特別喜歡通過自己的努力爭取到老師的手中的小獎品。於是我設計了爭奪小紅旗的環節。讓學生通過三道難關,就可以得到老師手中三面紅彤彤的小紅旗。孩子的熱情可高漲了。

可是我在設計教學環節的時候,將寫生字的環節放在了讀完詞語,理解詞語的意思之後。其實這樣的設計是有欠缺的。上次師傅回來和我們說,一二年級孩子要學會寫字操,以後在語文課的三十分鐘之後讓孩子做做寫字操。可見寫字教學,一定要放在最後。粗心的我,要不是師傅的'提醒,到現在還是糊里糊塗的呢!

這節的緊湊度還不夠,我在指導學生讀詞語,理解詞語這個教學環節還可以緊湊些,不要讓學生讀得太多了。還有在指導學生讀難讀的句子的時候,也花去了不少的時間。以後還學會在適當的加快些節奏。

還有一個教學細節,讓我覺得我在進行備課的時候還不夠細心,周到。“將”是一個多音字。它有兩個讀音,一個讀“jiāng”另一個讀“jiàng”。當我讓一個孩子讀難讀的句子的時候,出現了這樣的情況:他把“將(jiàng)士們”讀成了“將(jiāng)士們”,當他讀完了句子,我問他爲什麼會讀錯,他這樣回答我:“我在書上看到將是讀第一聲的。”他指的是,我們要學的生字“將”,它是第一聲的。這時的我也說不出來,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該讀jiàng,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該讀jiāng,我只是摸棱兩可的對學生說將有兩個讀音,一個讀jiāng,一個讀jiàng。雖然對二年級的孩子來說,老師對他們說了,他們未必能懂,但是作爲他們老師的我來說,是應該要知道的。後來和師傅查了字典,才知道,讀第一聲的時候,將表示的是對高級軍官的稱呼,讀第四聲的時候,它表示的是一種軍銜。此時的我明白,備課不只是那麼簡單,要備的東西很多,只有不斷地加強自己各方各面的知識,提高自己欠缺的文化底蘊,課上的我纔會遊刃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