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柳永《八聲甘州》教案設計

柳永《八聲甘州》教案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9W 次

 一、導入:

柳永《八聲甘州》教案設計

師:宋詞是中國古代文學皇冠上光輝奪目的巨鑽,歷來與唐詩並稱雙絕,都代表一代文學之勝。那麼什麼是詞呢?

師:詞,詩歌的一種。因是合樂的歌詞,故又稱曲子詞、樂府、樂章、長短句、詩餘、琴趣等。始於唐,定型於五代,盛於宋。基本分爲:婉約派、豪放派兩大類。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秦觀等。他們認爲“詞爲豔科”、“詩莊而詞媚”多寫閨情離緒,講究音律格律,風格清麗婉媚。代表作:柳永《雨霖鈴》(寒蟬悽切)、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棄疾、蘇軾、岳飛、陸游、歐陽修等。主張“以詩爲詞”“無言不可入,無事不可言”,擴大了詞的題材,往往大氣磅礴,飄逸灑脫。代表作: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辛棄疾《破陣子·爲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千古江山)

張孝祥《六州歌頭》(長淮望斷)、岳飛《滿江紅》(怒髮衝冠)

與蘇詞風格對比:柳郎中詞,只好十七八女孩兒,執紅牙拍板,唱“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執鐵板,唱“大江東去”。公爲之絕倒。

詞的類別:

1、按長短規模分,詞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內)、中調(59一90字以內)和長調(91字以上,最長的詞達240字)。一首詞,有的只有一段,稱爲單調;有的分兩段,稱雙調;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稱三疊或四疊。詞的段落叫:“片”或“闕”。

2、按拍節分,常見有四種:令,也稱小令,拍節較短的;引,以小令微而引長之的;近,以音調相近,從而引長的;慢,引而愈長的。

3、按創作風格分,大致可以分爲婉約派和豪放派。

今天,我們走進宋詞中膾炙人口的名作--柳永的《八聲甘州》。那麼誰能介紹一下柳永?

 二、介紹作者:

柳永,北宋詞人,原名三變,字耆卿,排行老七,晚年作過屯田員外郎,所以當我們說到柳永、柳三變、柳耆卿、柳七、柳屯田時,都指一個人。他少年時代到汴京應試,流連於秦樓楚館,常爲歌妓填詞作曲,人視風流浪子,不爲時人所重,潦倒一生,功名不揚。最後,他在飽受世態炎涼,“怪膽狂情”逐漸消退時,才改名柳永,至景佑元年54歲時方纔考取進士,官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柳郎中。柳永終客死襄陽,家無餘財,羣伎合金葬之南門外。有《樂章集》傳世。詞分三類:一是寫都市生活的繁華,二是寫男女愛情的苦痛,三是寫羈旅行役的悲傷。他才華橫溢,在詞的發展史上,他是第一個大量創造慢詞的人,擴大了詞的功能和內容,甚至“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足見柳詞深受當時市民的歡迎。

導入:本詞應該屬於哪一類?我們讀過才知道,大家推薦一位爲我們泛讀一下。 給同學時間自由讀,思考:詞中描繪了哪些景物,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讓我們帶着這樣的問題共同研討這首詞。

  三、分析詞句: 析“對蕭蕭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

1.描寫了哪些意象?暮雨、江天、秋

2.爲我們交代了哪些內容?時間、地點、天氣、人物

3.這些意象的組合給我們一個什麼樣的感受呢?淒冷(在詩詞中這叫意境)

4、“一番洗清秋” 賞析“洗”字妙在何處。

明確: 秋本不是實物,是不可以洗的,但作者卻認爲秋之清是由於暮雨洗出來的,用一洗字,化爲實物,使人覺得生動、真切,覺得雨後秋空清朗之狀如在眼前。 將秋放在暮雨裏洗,也寫出了暮雨之大,之透,之充沛,之無邊無際。

師:本詞首句詞人通過意象的選取,形成了一種淒冷的意境,我們在看看下一句又是一番怎樣的情景

析:“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

1.同學們想一想,這種意境有沒有發生變化?從哪個詞可以看出?變成什麼樣子了?更加淒冷。

2.李白的《憶秦娥》中也有類似意境的詩句“西風殘照,漢家陵闋”,蘇軾曾經把二者進行比較,認爲柳詞這句不減唐人高處(“唐人高處”:把山水自然和自己的感情結合在一起且表現得開闊博大。)你認爲它好在哪裏?(提示:從意象意境兩方面分析)

明確:物像選取大尺度、大範圍,廣闊遼遠,風既寒且急,行旅必少,只留下空寂的山河、渡口和樓頭孤懸的殘照,所用的描寫詞語更寒冷,肅殺落沒。可以感到意境蒼茫寥廓、高遠雄渾且更淒冷。

師:遠處景物這樣的荒涼、淒冷,詞人不忍再看,低頭尋覓。

分析:“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1.紅和翠指什麼?紅:花,翠:葉,化用李商隱的“此荷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煞人”。紅衰翠減,還是衰敗的景象。

2.長江在我們的心裏應該是什麼樣的?波瀾壯闊的。滾滾長江東逝水,月涌大江流,詞人眼中的`長江卻是無語東流,無語:無聲或無情,更加深了淒涼感。

構想畫面:詩歌的語言是高度凝練的。幾十個字就把詞人登高所見描寫的淋漓盡致,那麼在你的頭腦中形成一副什麼樣的圖畫。

明確: 一陣驟雨過後,秋色更加淒冷,傍晚的江邊,寒風漸起,遠處山河蒼茫遼闊,一抹夕陽依傍在天際,近處霜葉飄零,落英遍地,滿眼殘破景象。江風習習,吹起詞人衣襟,偶有江鳥傳來兩聲鳴叫,越發讓人感到幾分沉寂,只有秋江秋水逝者無聲,空添幾許傷感。

師: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適應不適應本詞?我們猜想一下,詞人想抒發一種什麼樣的情感?(思鄉):[暮: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日暮客愁新,寒林點暮鴉]

師:詞人究竟是不是在思鄉?我們齊讀下片: 問:是不是在思鄉?是

師:下片句句都在寫思鄉,哪句話最能體現詞人的思鄉之情?

“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

1.這本是誰在思念誰?詞人在思念佳人

2.而本句詞卻是從誰的角度來寫思念的?佳人。

3.哪些詞能準確的描述佳人的情感變化?怎樣變化的? “望、誤、識”。由全神貫注盼望的焦急,到誤認歸舟的驚喜,再到清醒不是後的懊喪。

4.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佳人行爲的畫面?

常待閨閣的佳人急切盼望丈夫返回家園,梳洗打扮,登樓望望,總以爲那出現在地平線上的就是丈夫的歸船,等到近頭,方纔知道誤認了。如此再三再四,仍站樓頭凝神觀望,這是何等的深情啊!對一個在外漂泊之人來說又是多麼值得珍惜啊!

5.這句詞不但寫我思人,而且想像人思我,這樣寫爲什麼更動人?

這是更深一層寫法,由單向思念寫爲雙向思念,情感更深沉,從表達手法上顯得文筆更曲折,引人玩味。

6.八聲甘州是詞牌名,詞有詞牌,還有的有題目,比如《沁園春長沙》《念奴嬌赤壁懷古》等。這首詞沒有題目,我們給他加個題目,應該是什麼?思鄉

同樣是寫詞,柳永達到了“凡有井水引處,即能歌柳詞”。那麼這首思鄉詞能夠引起我們巨大的共鳴,除了它本身的才情之外,在寫法上有什麼特點?

情景交融 層層鋪墊 襯托 虛寫

7.同學再讀一遍本詞,體會其中的情感

柳永寫詞,重視藝術手法,我們學習詩詞也要講究方法,鑑賞詩詞應該從哪入手? 意象------意境(畫面)-------情感(主題)

結束語:中國古典文化源遠流長,希望同學們徜徉於詩歌的海洋中,從民族文化中汲取優良的養分不斷充實我們的頭腦,沉澱我們的知識。

 【板書設計】

八聲甘州 (思鄉)

柳永

景 :暮雨 江天 清秋 思:悽

情景交融

霜風 關河 殘照 長江 冷 層層鋪墊

襯托

情 詞人 佳人 思 鄉 虛實結合

補充:賞析詞文:

1.賞析“洗”字。

A秋本不是實物,是不可以洗的,但作者卻認爲秋之清是由於暮雨洗出來的,用一洗字,化爲實物,使人覺得生動、真切,覺得雨後秋空清朗之狀如在眼前。

B將秋放在暮雨裏洗,也寫出了暮雨之大,之透,之充沛,之無邊無際。

2.“漸霜風悽慘,關河冷落,殘照當樓。”三句有個領字,請圈劃出來。領字所起的作用是在語意轉折處總領下文若干句子,便於鋪敘。請找找全文有哪些領字。

“對”“漸”“望”“嘆”“想”等。“是處”“惟有”等也在轉折處起到銜接作用。“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中的“對”字要停頓。柳永的鋪陳。詞裏有時要用一個領字,帶出一個段落,一段一段地向前鋪展,才能敷衍成這樣的長篇慢詞。

3.蘇軾曾讚歎“漸”字領起的三句詞,說“此語於詩句不減唐人高處”。請概括這三句意境的高處。

A“唐人高處”:把山水自然和自己的感情結合在一起且表現得開闊博大。

B蒼茫寥廓、高遠雄渾。如“江天”“霜風”“關河”“殘照”等意象。

4.“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是對前三句景物的總結。並和“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形成對比、比喻的關係。從中,你能生髮出怎樣的感慨來。“無語”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羈旅愁思、時光易逝、歲月蹉跎的感慨。

5.總結:上片寫景。

以暮雨、霜風、江流描繪了一幅風雨急驟的秋江雨景:“瀟瀟”狀其雨勢之狂猛;“灑江天”狀暮雨鋪天漫地之浩大,洗出一派清爽秋景。“霜風悽緊”以下寫雨後景象:以關河、夕陽之冷落、殘照展現驟雨沖洗後蒼茫浩闊、清寂高遠的江天境象,內蘊了蕭瑟、峻肅的悲秋氣韻。而“殘照當樓”則暗示出此樓即詞人登臨之地。“是處”二句寫“紅衰翠減”的近景細節,詞人情思轉入深致低迴,以“物華休”隱喻青春年華的消逝。“長江水”視野轉遠,景中見情,暗示詞人內心惆悵、悲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成爲由景入情的過渡。

柳永將秋士的悲慨跟相思懷念的感情結合在一起了,這是柳永的拓展。

6.“不忍登高臨遠”表意婉曲,詞人爲什麼“不忍登高”?請結合以下幾個例子,加以概括理解。

A“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B“樓高莫近危闌倚”

上片景物無一不令人觸目傷心,故以“不忍“二字總括。 “不忍登高”乃是對登樓臨遠的反應,詞人便層層揭示“不忍”的原因:一是遙望故鄉,觸發“歸思難收”;二是羈旅萍蹤,深感遊宦淹留;三是憐惜“佳人凝望”,相思太苦。

7.“想”字幾句是虛寫,與上文寫自己形成實虛結合的手法,回顧其作用。

從對方寫起,實虛結合,情同境異,既豐富了內容,也深化了思歸之情。

8.理解“虛寫求實”即“實寫從虛”寫法。

佳人懷念自己,出於想像,一是虛寫,卻用具體細節來表達其懷念之情,彷彿實有其事,真切細膩。倚欄凝愁,本是實情,卻從對方設想,“爭知我”,又化實爲虛,感情曲折,文筆變化。

9.總結:下片抒情。

“不忍登高”乃是對登樓臨遠的反應,詞人便層層揭示“不忍”的原因:一是遙望故鄉,觸發“歸思難收”;二是羈旅萍蹤,深感遊宦淹留;三是憐惜“佳人凝望”,相思太苦。層層剖述,婉轉深曲,特別是“想佳人”,揭示出“不忍”之根,更懸想佳人癡望江天,誤認歸舟的相思苦況;不僅如此,還轉進一層反照自身,哀憐佳人怎知我此刻也在倚欄凝望!這篇《八聲甘州》,早被蘇東坡巨眼識得,說其間佳句“不減唐人高處”。須知這樣的讚語,是極高的評價,東坡不曾以此許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