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郁達夫《故都的秋》教學實錄

郁達夫《故都的秋》教學實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W 次

  【郁達夫《故都的秋》教學實錄】

一、激情導入

郁達夫《故都的秋》教學實錄

秋,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從古至今,關於秋的詩文,可謂汗牛充棟。名篇和佳句舉不勝舉,名篇如(和學生一起列舉)王維的《山居秋暝》、杜甫的《茅屋爲秋風所破歌》、劉禹錫的《秋詞》二首、歐陽修的《秋聲賦》、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峻青的《秋色賦》等。佳句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獨立寒秋,湘江北去”、“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等。這些詩句,有的描寫了秋的肅殺淒涼,抒發了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畫了秋的絢爛多彩,寄寓了作者濃濃的贊秋之情。著名現代作家郁達夫筆下的“秋”,又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獨領20世紀30年代寫秋散文風騷的精品散文《故都的秋》。

 二、賞析文本

(一)學生質疑,師生共解。

預習此文後,大家產生了一些什麼問題,還想知道一些什麼?要有建設性,有價值,是導學教程上找不到的。時間有限,機會不多。

學生白程質疑:“文題是《故都的秋》,故都即北平、北京,爲什麼不就叫《北平的秋》?”

教師把問題“踢回”給學生,學生丁月紅回答:“‘故’字充滿了眷念之情,且‘故都’蘊藏着深深的人文底蘊。”

教師給予肯定,並補充:“‘故都’的人文底蘊,與‘秋’的自然景觀,相互輝映,相得益彰。”

學生陳杰:“題目爲《故都的秋》,寫北國的秋,爲什麼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都寫到南國的秋?”

科代表劉常娥舉手回答:“通過南國的`秋,來反襯北國的秋的特點。”

教師“步步緊逼”:“什麼特點,能具體點嗎?”

學生看書,回答:“以南國之秋的‘慢’‘潤’‘淡’來突出北國之秋的‘清’‘淨’‘悲涼’。”

教師補充:“間接描寫的神來之筆,意在抑此揚彼。”

學生王玲滿臉困惑:“文末的一句話‘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乾,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我好像讀不懂。”

教師因勢利導:“你想想,這句話用了什麼樣的修辭手法?有什麼好處?”

王玲稍作思考:“對比、比喻。對比是爲了抑此揚彼,可比喻我就不知道了。”

我驚服於學生預習如此之紮實、思考如此之深入、提問如此契合吾意,及時給予肯定,並告訴學生王玲同學的問題在稍後恰當的時候給予解答。

(二)教師點撥,互動交流

1.作者筆下的故都的秋具有哪些特色呢?找出文章的文眼。

學生柳麗羣:“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教師指導比較閱讀:“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靜,悲涼。”原文舒緩,更能體現“清、靜、悲涼”的特點。

2.作者在文中描寫了幾幅故都秋天的畫面?

學生李鵬:“描寫了五幅畫面:清晨靜觀、落蕊輕掃、秋蟬殘鳴、都市閒人、勝日秋果。”

教師並不深究,肯定學生利用工具書預習之效,並強調詩詞鑑賞意境類出題喜歡考畫面。

3.在五幅畫面中,作者是從那些方面細緻入微地來寫秋的?

學生一時沒反應過來,教師提示從人的感覺器官來思考。

學生王玲舉手發言:“作者從視覺、聽覺和觸覺等角度來展開描寫。”並特別舉了觸覺之例,即腳踏落蕊“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

教師進一步引導至“秋聲”“秋色”。

4.作者描寫了那些秋色和秋聲?特別注意那些間接描寫的地方。(分組找,討論)

5.秋色

兩分鐘後,學生:

色: 碧空 藍朵 黃中帶白 青布 淡綠微黃 衰草

教師提問:引進物理學冷色和暖色的概念,秋色的特點是什麼?

學生:冷色調。用青藍色,暗灰色,灰白色調繪出一幅冷色的畫面。

教師提問:如果你是一個孤獨的旅行者,目之所見都是這樣的色彩與景物,你心裏會產生怎樣的感受?

學生:冷清、悽清,“清”就一個字。

6.秋聲

幾位學生先後:

聲:帚聲 衰弱的蟬聲 風雨聲 人聲

學生起先忘了“人聲”,教師藉機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品味此節,感受秋味。

教師提問:如果說,秋色的描寫是“清”;那麼,秋聲呢?找一個字代替。

學生:靜。

7.寫了秋聲,爲什麼我們還說它靜呢?請用一種修辭手法或一句唐詩回答。

學生:反襯。在秋天的故都,在那無際的碧天下,連小蟲掃帚這樣的細微的聲音都能聽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襯出故都的寂靜嗎?“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藝術家們往往用這種以靜襯動的藝術辨證法來取得更強的表達效果。

8.有如此“清”之秋色,如此“靜”之秋聲,你能想象秋之況味嗎?

學生很快想到“悲涼”,我們想,當是“清、淨、悲涼”。

9.爲什麼作者要從聲色的角度來刻畫秋景?

明確:聲、色的角度能很好的表現出故都的秋的特點。使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景,如入其境。這對我們寫作大有借鑑意義。

10.我們知道,北京有香山紅葉,有紅牆黃瓦的宮殿,有遊人如織、人聲鼎沸的頤和園,爲什麼郁達夫的眼裏耳裏心裏只有“清、淨、悲涼”呢?

學生回答“一切景語皆情語。寫景即爲抒情。”

教師強調“以情馭景,以景顯情”,這與作者性格稟賦、個人際遇、時代背景等有關。因資料書上多有介紹,教師點到爲止。

11.融會貫通,水到渠成,回答前面王玲同學的疑問。

四組對比的比喻,形象地突出南國之秋味與北平的秋味,素淡與濃烈、稀薄與厚實、細膩與剛強、輕佻與厚重的特點。

  三、加深理解,靈活應用(分組完成)

1.背誦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找出本文中秋的意象,仿《天淨沙·秋思》,連綴成詞。(給予適當提示,採用填空題形式)

天淨沙·故都的秋

破屋濃茶 小院 ,

漏光鴿聲 碧天 ,

秋草 藍朵 殘垣 。

槐蕊鋪地,落寞人在故都。

2.仿句練習。

故都的秋,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內外;

故都的秋,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裏;

故都的秋,在秋蟬的每一聲殘鳴中;

故都的秋,在秋雨的每一個雨點中;

故都的秋,在秋棗的每一絲微黃裏;

故都的秋,也在那故都閒人充滿了京腔的互答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