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初中語文《相見歡》教學實錄

初中語文《相見歡》教學實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5W 次

準備:上課前指導學生鑑賞餘秋雨的散文《夜雨詩意》,熟悉構成語言文字的張力的形式--排比(大排比、小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和句式對稱、倒裝等句式特點。

初中語文《相見歡》教學實錄

  過程:

  一、知人論世。

  二、以音樂渲染氛圍,指導朗讀。

  三、提出寫本次賞析詩詞的要求。

寫作方法--大肆鋪排

思想感情--感同身受

思維導向--前後對比

上闕:

第一句:無言獨上西樓

師:爲什麼會“無言”?用排比句寫出原因。

生:無話無說

生:無人可伴 無人相隨 無人相對

生:……

師:“獨上”寫出怎樣的步履和神情。請用對稱的句式,續寫兩句。

“詞人愁緒滿懷,踽踽獨行, , 。

生:步履是那樣的滯緩,神情是那樣的委頓。

生:步履是機械呆板,神情是那樣黯然神傷。

……

師:“西樓”是怎樣的一座樓呢?

生:空蕩蕩的樓

生:孤獨冷清的樓

……

請聯繫李後主的身世變化,用排比把這個“空”寫得生動形象些。

例:不見, , , 。

生:不見美酒佳餚。

生:不見山呼萬歲。

生:不見前呼後擁。

生:不見愛妃宮娥。

……

師:由以上同學們的描寫,可見李後主孤獨之甚、哀愁之甚。本來,作者深諳“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是容易見時難”之理,因爲欄外景色往往會觸動心中愁思,而今他卻甘冒其“險”,又可見他對故國(或故人)懷念之甚、眷戀之甚。“

第二句:月如鉤

師:明月本是惹人愁思之物,請舉例說明。

生:從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着思故鄉”到王安石折“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新月如鉤。

師:明月勾起了詩人什麼情緒?請用排比句寫出。

生:新月如鉤,勾起了詞人多少遐想?

生:多少回憶?

生:多少新愁舊恨?

第三句: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師:舉頭望月,往事不堪回首;低頭一看,滿目蕭然。“梧桐”一詞在古典詩詞中,從來也是一個表現愁情的物象,例如:溫庭筠的《更漏子》中的“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陸甫之的《清平樂》中的 “依約相思碎語,夜涼桐葉聲聲”張炎的《清平樂》中的“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表現的都是愁悶的境界;秋天又是個蕭條悲涼的季節,秋景所引起的是一種悽切、悲傷的情緒。處在這樣秋色深鎖的梧桐深院中,一般人也都會產生淒寒孤寂之感,何況李後主已由君主淪爲囚徒,昔日爲君主之時,所居之地可用“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形容;而現在所居之地卻是“寂寞梧桐深院”,陪伴他的也只有“月如鉤”,其內心的愁恨該是多麼深長呀!

請將正常的句式與顛倒的句式比較,體會其詩意的表達效果。

“寂寞梧桐深院清秋”與“清秋鎖梧桐深院寂寞”

下闕:

剪不斷

理還亂

是離愁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師:“剪不斷”三 句,以麻絲喻離愁,將抽象的情感加以具體化,歷來爲人們所稱道。詞人直抒胸臆,點出自己的“離愁”。他的離愁,不是一般的男女離別之愁,而是失掉故國的深愁長恨。可見他的愁要比別人怎樣?用排比句式寫出。

生:多得多(數量)

生:深得多(深淺)

生:濃得多(濃淡)

生:長得多(長短)

生:重得多(輕重)

生:苦得多(味道)

……

  四、教師總結。

  五、學生整理自己的寫作賞析,並互相借鑑欣賞。

後記:如何引導學生體會詩詞的.意境,真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品讀結合的,有知人論世的,有設身處地的……本節課側重引導學生從寫賞析的角度來進行詩詞的學習,希能另闢蹊徑,找到一條讀寫結合共同提高的詩詞教學方法。實踐證明,只要老師指導得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形象思維,讀寫是能雙軌並行的。在讀讀寫寫品品體驗與創造當中,就在這快樂的氛圍當中,詩詞的意境,人生的體驗,語文的素養,對文學的愛好,一切都在悄然地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