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兩篇)

《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兩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2W 次

  《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兩篇)

1、理解“敬業與樂業”的主旨。

2、領會舉例子和講道理兩種論證方法。

3、大量經典語句、格言的積累。

 【教學重點】

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和思路。

  【教學難點】

真切領悟“敬業與樂業”的精神實質。

 【德育目標】

培養科學的學習精神和生活態度。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2、研討探究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俗話說:人各有志。同學們即將初中畢業,老師很想知道大家以後想從事什麼工作。……

到時,你擁有了一份屬於你自己的職業,你是否會因爲是做家政而自卑地擡不起頭或者因爲是個官員就趾高氣揚?或者當你不喜歡自己的工作時就輕易地選擇“跳槽”?我們究竟該怎樣去看待自己的職業,這裏有一篇文章《敬業與樂業》或許會給我們極大的啓示。

 二、作者簡介

梁啓超是中國近代維新代表人物及學者,與康有爲一起領導了著名的“戊戌變法”。這篇文章是樑先生70多年前在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噗該校學生所做的職前演講。

三、整體感知

1、大家大聲朗讀課文,注意讀出演講者的口吻,初步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自學難懂的句子。

2、作者先後談論了哪幾個問題?

有業、敬業、樂業。

3、用自己的話說說“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是怎樣的?

首先是有一份正當的職業,(或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情),不能“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對於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從而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忠實地把它做好;要從專心做事中發現樂趣,不是皺着眉頭,滿腹牢騷地叫苦,而是達到“樂以忘憂”的境界。

 四、合作探究

1、梳理文章思路,想想作者是怎樣把問題說清楚的。

一(1):引出中心論點,“敬業與樂業”。

二(2~5):論述中心論點前的鋪墊,強調“有業”是敬業樂業的基礎。

三(6、7):論述“要敬業”的原因以及怎樣“敬業”。

四(8):論述“要樂業”以及怎樣才能“樂業”。

五(9):總結全文,強調“責任心”和“趣味”的重要性。

2、思考演講稿與一般議論文章的異同:

相同點:

⑴ 議論文的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⑵ 議論文的結構:引論、本論、結論。

⑶ 論據分爲: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⑷ 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不同點:

⑴ 結合演講時的情境,注意和聽衆現場交流。

⑵ 語言通俗,如話家常。

 五、佈置作業

同學們現在作爲學生,學習便是你們的職業,能否反思一下自己在學業中的種種態度和現象,來進一步解讀文中那些耐人尋味的語句?

下節課交流。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上節課同學們靠自己的力量疏通了文意並理清了文章思路,還感受了演講與一般議論文的兩點不同,這堂課我們結合“學習”是我們學生的“職業”這個實際,看能否談得更真切些,精彩些!

  二、研讀,領會舉例子和講道理兩種論證方法

文中在談到“有業之必要”時,舉了孔子和百丈禪師的兩個例子加以說明,談到“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時,列舉了四個原因加以說明。參照兩種寫法,根據自己的理解,試爲“有業之必要”列舉幾條理由或爲“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幾個例子。

瞭解“舉例子”和“講道理”兩種論證方法。

 三、拓展延伸

1、結合“學習”是我們學生的“職業”這個實際,深入解讀,談談感受。

(引導學生結合自身體驗進行自省式閱讀,鼓勵“有獨特見解”“進行個性化表達”。)

2、仿寫練習:

既然大家結合自己的學習實際有如此深切的見解,不如讓我們動動筆。以“樂學之必要”爲論點,運用舉例子和講道理的論證方法,寫一兩段文字。

 四、作業

摘抄文中經典語句、格言。

  五、結語

課堂學習時間終歸非常有限,所以課內學習並非終點。讓我們課外再去讀一些關於“敬業與樂業”的名言或文章,讓這些思想滲透入我們的靈魂深處,在你面對現在的學業唉聲嘆氣時,在你將來面對不喜歡的職業怨天尤人時,希望這篇文章以及課外閱讀的文章都能給你帶去無窮的力量!

  《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二

  教學目標

1.學習這篇講演詞論證條理清晰,論據生動有力。

2.理解文章的中心論點,瞭解"敬業"與"樂業"的重要,以及怎樣才能做到敬業與樂業。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這篇講演詞的結構安排,體會層次分明、條理清晰的特點。

2.體會語言表達通俗淺顯、準確周密,生動有力的特點。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敬業與樂業》是梁啓超七十多年前,對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生的一次講演,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啓超先生所講的內容對我們仍然很有教育意義。

 二、簡介作者

梁啓超(1873-1929),中國近代維新派領袖,學者。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清光緒舉人。和其師康有爲一起,倡導變法維新,並稱"康梁"。著述涉及政治、經濟、哲學、歷史、語言、宗教及文化藝術、文字音韻等。其著作編爲《飲冰室全集》。

  三、指導學生閱讀課文

要求:

1.把不理解的字詞,難懂的語句做上記號;

2.試把每一段的段意歸納出來;

3.課文中多處引用《論語》《禮記》《老子》《莊子》等古代典籍的論述。逐一抄錄這些論述,認真想一想它們的意思。

明確:課文共七段,總體結構是"總一分一總"式:開頭總起全篇;然後分別論述敬業和樂業,兩個分論點平行並列;最後總結全篇。條理清晰,綱舉目張。全文可分爲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揭示全篇論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6段):論述敬業和樂業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7段):總結全篇,勉勵人敬業樂業。

  四、學習課文內容

(一)學習第一部分。

思考:講演詞開頭交代題目的來源其用意是什麼?哪句話揭示了全篇論述的中心?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文章開頭先交代題目的來源,用意在於說明題目雖然來源於古籍《禮記》和《老子》裏的兩句話,但跟原文語句的本意不同,是"斷章取義"造出來的。這樣交代既可避免聽者把題目和《禮記》、《老子》裏面語句的原意混同了,又可顯示出論述的科學性,講演的趣味性;同時,提出題目來由,也便於揭示全篇的論述要點,使聽者對講演的綱目有一個大致的認識。

(二)學習第二部分。

1.朗讀第三、四段。課文第三、四段是論述"敬業"的重要,可作爲第二部分的第一層。

思考:(1)作者怎樣闡述什麼叫"敬"?(2)如何論述怎樣才能做到"敬業"?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第三段作者闡述什麼叫"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無適便是敬"後,緊配上自己的通俗化的解釋:"凡做一件事,便忠於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便是敬。"然後順理成章地論述凡人類的正當的勞動、正經的事,"其性質都是可敬"的,並舉"當大總統"與"拉黃包車"這兩件事加以證明,側重點在"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第四段論述怎樣才能做到"敬業",先引用《莊子》中的語句並作闡述,再舉木匠做成一張好桌子和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家,挑糞的把馬桶收拾得乾淨,和當軍人的打勝一支壓境的敵軍這兩組例子,說明無論做什麼都要"絲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業")。接着從反面論述"一個人對於自己的職業不敬"的害處,指出"敬業主義,於人生最爲必要,又於人生最爲有利",並引用莊子、孔子的名言,進一步強調敬業的重要。舉例和引用的自然結合使文章的說理立於不敗之地。

2.朗讀第五、六段。這兩段論述"樂業"的重要,作爲第二部分的第二層。

思考:作者舉了怎樣的例子來論述"樂業"的重要,又是如何論述"樂業"的道理的?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作者在第五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會遇到的感嘆"做工苦"這個實例,說明要"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很自然地點到了"樂業"的"樂"。第六段,更深入一步,論述"樂業"的道理,分四點說明"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這是作者的經驗之談,令人信服。緊接着又引用孔子的兩句名言進一步證明"人生能從自己職業中領略出趣味"(即樂業),"生活纔有價值","這種生活"纔算得"人類理想的生活"。

五、小結

講演詞的第二部分內容理解的重點是闡述什麼叫做敬業,爲什麼要敬業,怎樣做纔算是敬業。

 六、佈置作業

1.探究練習二。

2.選用隨堂練習。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課,檢查背誦

學生背誦"我老實告訴你一句話……真算得人類理想的生活了。"

  二、繼續學習課文第三部分

學生朗讀第七段。

明確:作者根據自己的親身經驗,指出"責任心"和"趣味"跟"敬業"與"樂業"的關係最爲密切:"責任心"就是"敬業"廣趣味"就是"樂業"。他認爲做事必須具備責任心和善於"從職業中領略出趣味。"一個人對待自己的職業,能夠有責任心、有趣味發揚敬業與樂業的精神,專心致志做圓滿,就是"人類合理的生活"。結束句"我望諸君和我一同受用!"用短句,用感嘆的語氣,充滿了對聽講的青年學生的殷切期望,感情強烈而真摯。

 三、探究活動

(一)思考: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許多有關敬業和樂業的觀點,你最信服的是哪一點?你有沒有不同意見?說說你持這種意見的理由。

學生小組合作,討論、交流。

明確:文章中的觀點如下:

1."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2.人類一面爲生活而勞動,一面也是爲勞動而生活。

3.凡職業沒有不是神聖的。

4.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勞作的。

6.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

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8.凡做一件事,便把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無論別的什麼好處,到底不肯犧牲我現在做的事來和他交換。

9.敬業主義,於人生最爲必要,又於人生最爲有利。

10.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

10.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

12.每一職業之成就,離不了奮鬥。

13.因爲每一職業之成就,離不了奮鬥;一步一步的奮鬥前去,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加增。

14.人生能從自己職業中領略出趣味,生活纔有價值。

15.敬業即是責任心,樂業即是趣味。

……

學生的回答無論是贊同還是不贊同,都可以;關鍵在於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據。目的在於通過討論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二)做資料卡片。

讓學生找出文中自己喜歡的句子或含義深刻的句子,製成資料卡片,要註明出處以及卡片的類型等;書寫要清楚規範。

  四、小結

1.中心意思:這篇講演針對聽講者的實際情況,提出了"敬業與樂業"的論題,深入地論述了敬業與樂業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發揚敬業、樂業的精神,去過人類合理的生活。

2.寫作特點。

(1)論證條理清晰,論據生動有力。這篇講演詞開頭提出了論題,中間主體部分分兩層論述敬業和樂業的重要,末尾總結全篇。條理很清晰。證明論點的過程,舉了多種論據:有生活中的實例,有古代、外國著作中的事例,有作者親身經歷中卓有成效的經驗,還有古人的流傳至今的名言警句等。這些論據的精選運用,使講演詞具體、生動,富有說服力。

(2)語言通俗淺顯,準確周密,概括有力。全篇講演用簡明的短句,很少用長句;多用口語,明白如話,一聽就懂;引用古代文句時,注重化深爲淺。同時文中多次用了設問句和反問句,引用不少古代名言警句,又自己提煉了許多精闢的警句,都使語言顯得概括有力。

 五、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第六段。

2.選用隨堂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