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人教版《談讀書》教學設計(通用5篇)

人教版《談讀書》教學設計(通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1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人教版《談讀書》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人教版《談讀書》教學設計(通用5篇)

《談讀書》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提煉概括、梳理知識的能力。

2、理解本文的讀書觀,激發學生讀書熱情,幫助學生建立起良好的讀書習慣。

3、積累文中出現的精闢的句子。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課文中出現的名言警句的體會學習。比喻論證、對比論證等方法的運用。

難點:本文論述的語言十分簡練,在學習時體會其作用。

【學習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時數】

安排1課時 。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書香,我們一天天長大了。請你坦誠地告訴大家:你喜歡書嗎?你讀過那些書?讀書的過程你有那些感悟?

你能說出幾條關於讀書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讀書的趣事嗎?

1、名言警句:

腹有詩書氣自華

好(hǎo)讀書時不好(hào)讀書,好(hào)讀書時不好(hǎo)讀書。

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書到用時方恨少。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2、名人論讀書:

周恩來: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李清照的讀書方法:興味到時拿起書就讀。

朱熹談讀書時要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孔子的“學思結合法”: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書籍是人類知識的總結,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英]莎士比亞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籍一面啓示着我的智慧和心靈,一面幫着我在一片爛泥塘裏站了起來,如果不是書籍的話,我就會沉沒在這片爛泥塘裏,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蘇]高爾基

一本新書像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的無限廣闊的海洋。──[瑞士]凱勒

書就是社會,一本好書就是一個好社會,它能夠陶冶人的感情和氣質,使之高尚。──皮果夫

不好的書也像不好的朋友那樣,可能會把你戕害。──[英]菲爾丁

任何時候我也不會滿足,越是多讀書,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滿足,越感到自己知識貧乏。 ──[德]馬克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德]歌德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宋]蘇軾

3、名人讀書的趣事:

孔子韋編三絕的故事

列寧讀書趣聞

馬克思讀書趣聞

古人頭懸梁錐刺股,囊瑩映雪、鑿壁偷光的刻苦讀書。

二、簡介作者

培根(1561~1626)英國哲學家、作家,出生貴族家庭。劍橋大學畢業,後又學習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長,封爲勳爵。1621年因受x爲國會彈劾去職,嗣後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於在野外試驗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隨筆》是其文學方面主要著作,開創英國隨筆這特有體裁。

三、指導學生通讀全文,把握內容

1、讀一讀,記一記:

怡情傅彩藻飾矯情尋章摘句咀嚼狡黠倫理味同嚼蠟滯礙睾闡證吹毛求疵詰難

2、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明確:這篇隨筆寫法不同一般,它論述的範圍相當廣泛,語言十分簡練,幾乎一句話就是一個觀點。

3、理解文章內容:作者從哪幾個方面談讀書?

提示:要理清作者的思路,運用學過的知識歸納、總結。

明確:文章可以分爲三個層次去理解:

⑴第一層:(從開頭到“全憑觀察得過且過知”)闡述讀書的正確目的。

①先從正面說,讀書有三種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長才。(學生集體回答)重點闡述了讀書的好處。

②後從反面指出讀書的.三種偏向:並論述讀書和經驗的關係:(學生通過看書迅速作答)

③最後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夠讀書、用書,而用書的智慧是在觀察生活中得來的。

④提問體會句子含義及作用。文章開頭的第一句話,運用的是排比說理。

⑤提問體會論證方法: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蓋天生才幹猶如自然花草,讀書然後知如何修剪移接。”

體會:培根在其作品中往往採用這種手法,顯出其文筆老練,說理透徹。又如:“德行猶如寶石,樸素最美。”“聲名猶如大河,空虛無物者浮,實學有才者沉。”……

這種比喻的運用,使其文章更顯生動形象,通俗易懂。

⑵第二層:(讀書時不可存心詰難作者~始能無知而顯其有知)闡述讀書的方法。

①本層第一句,作者這樣寫的用意是什麼?

明確:這一句指出讀書要仔細推敲細思,反對故意挑刺,迷信書本和公限於文字推求。

延伸:孟子“盡信書不如無書”。

②對不同的書,作者又主張怎樣?

明確:學生找出語句,明確作者主張採用的不同的讀書方法。

③找出文中作者提倡把讀書和討論、作文、做筆記結合起來的那些句子。

明確:

⑶第三層:(讀史使人明智~結尾)闡述讀書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彌補精神上各種缺陷。分兩個小層理解:

①作者在這一層舉了一系列的例子,目的是論述讀書能塑造人的性格,體會其說理方法。

明確:排比說理、歸納說理。(正面指出)

②作者進一步指出,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讀書來彌補,就像身體百病,可以用運動驅除一樣。 (反面指出)

論證方法:對比論證、舉例論證。

四、學習論證方式

象這種論證方式,叫做立論。所謂立論,就是正面提出觀點,逐層論證。《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和《要有格物致知精神》都是這類文章。與之相對應的一種論證方式,叫做駁論,即先樹立批駁的靶子,在批駁別人觀點的過程中闡述自己的主張。我們即將學習的《不求甚解》和《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都是駁論文,區分的關鍵就看在文章的開頭是否有一個作爲靶子的錯誤觀點。

五、品味文章語言

黑格爾說過:“他(培根)的著作雖然充滿着最美妙、最聰明的言論,但是要理解其中的智慧,通常只需付出很少的理性努力,因此他的話常常被人拿着當作格言。”英國文學家雪萊也說:“他的文字有一種優美而莊嚴的韻律,給感情以動人的美感,他的論述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學,給理智以深刻的啓迪”。

下面,就請同學們將你最喜歡的句子大聲地讀給大家聽。

六、體驗反思

對作者的讀書觀,你是怎麼來評價的呢?你對讀書有什麼看法呢?請大家各抒己見。

六、佈置練習

1、把《談讀書》中的有關“讀書”方面名言警句摘抄下來,擴大寫作素材庫,積累寫作經驗。

2、你最喜歡文中哪一句讀書名言?請以它作論點,給它配上幾個論據,寫成一篇300多字的議論文。

3、字詞練習。

《談讀書》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體驗,感受讀書的樂趣。培養學生熱愛讀書的品質,陶冶高尚情趣。

2、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求異性思維,張揚學生個性。

3、引導學生積累、感受、體驗語言意韻美和形式美,學會讀書。

教學方式

1、自主、感悟、體驗成長的快樂。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鼓勵學生對課文進行自我解讀和個性表達,讓閱讀的全過程自始自終都伴隨着心與心的對話交流,並呈現出學生成長的軌跡,從中體驗成長的快樂。

2、合作、探究,體驗發現的快感。

給學生最大的思維空間,讓學生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比較,在合作中質疑。

教學構思

一、談話導入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十年寒窗,伴着書香,我們一天天長大了。你讀過哪些書?讀書的過程中你有哪些感悟?

那我們看看幾百年前的先哲對讀書是怎樣看待的。

二、作家簡介

培根,英國哲學家、作家。出身貴族家庭,培根小時候很愛學習,13歲便進入英國劍橋大學學習《隨筆》是培根在文學方面的主要著作。

三、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讀一讀、寫一寫

藻飾狡黠詰難滯礙尋章摘句味同嚼蠟吹毛求疵

2、輕聲讀讀課文。想一想作者談了讀書哪幾方面的內容?

明確:讀書的目的、讀書的方法、讀書的作用。

四、品讀課文

文章的每一句話都充滿了智慧,富有哲理。

1、合作編寫《讀書名言精語評》。

2、採用“誦讀式”點評的方式全班交流。

先讀出句子,然後再對句子進行點評,可以從修辭、內容、表達的情感等方面進行點評。

例句分析:

(1)天生才幹猶如自然花草,讀書然後知如何修剪移接。

人的'天性是各種各樣的,這其中有應繼承發揚的,也有努力克服的,好比野生的花草,有繁茂與美麗的一面,也有瘋長破壞美感的地方。要使花草只呈現出美麗的一面,就需要人們對它們修剪、移接,而人要克服自身的弱點,不斷進步,就要不斷地讀書和學習,明智明理,並且不斷改進,完善自我,努力趨向人性的完美。

(2)讀書時不可存心詰難作者,不可盡信書上所言。

這句話實際上告訴人們讀書要有正確的心態。首先要明確,讀書的目的是爲了成長,所以我們要善於從書本中學到知識,而不要用挑剔的批評的眼光看書,隨時準備和書本辯論;但我們同時也要有自己的主見,不能人云亦云,完全喪失自我,書本中也有不正確或偏頗的地方,在這些地方我們要勤于思考,堅持真理,不要輕易盲從。

(3)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作者這句話論述了六門學科知識對人的幫助。讀書可以武裝一個人的頭腦,也可以塑造一個人的性格,使你更聰慧、更縝密、更有修養、更……

五、拓展遷移

1、課外你還蒐集到哪些有關讀書的名言?

2、自擬一條讀書名言。

《談讀書》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積累詞語及名言警句。

2、品析文中簡練、警闢的語言。

3、學習文中運用對比、比喻、舉例的論證方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朗讀、討論、合作的學習方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認識讀書的益處,培養學生熱愛讀書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

品析文中簡練、精闢的語言。

【教學難點】:

學習文中運用對比、比喻、舉例的論證方法。

【教學方法】:

討論點撥法、品讀感知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氛圍,談話導入

同學們是初三的學生了,十年寒窗苦讀,即將迎來收穫的季節,在漫長的讀書旅程中,你曾經有過什麼樣的感悟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英國作家培根的一篇隨筆《談讀書》,去聆聽他精闢的見解,去感受他簡練有力的語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生共讀課文,校正字音。

2、師生共同合作學習,理解課文內容,理清文章思路。

三、再讀課文,品析探究

1、找出喜歡的句子,交流閱讀體會。

點撥示例:(1)選段:“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

評析:這句話列舉的內容豐富翔實,使得出的“知識能塑造人的性格”這個論斷有說服力,令人信服。

(2)選段:“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

評析:用“野生的花草”比喻“人的天性”,“修剪移栽”比喻“求知學習”,用比喻爲了論證“求知可以改進人的天性”,使論述的道理通俗易懂,論述語言形象生動。

2、總結論證方法。

四、小結歸納,拓展延伸

1、小結《談讀書》一文中的內容和特點。

2、閱讀培根其它隨筆中的名言警句,並選取話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五、課堂總結,昇華情感

六、佈置作業

圍繞課堂上談到的你所感興趣的話題提取觀點,試着給它配上論據,並運用恰當的論證方法,寫一篇議論文。

七、板書設計:

15、短文兩篇

談讀書(培根)

1、讀書的目的 對比論證

2、讀書的方法 比喻論證

3、讀書的作用 舉例論證

《談讀書》課堂實錄

鮀浦中學:謝白雪

教師導入新課:我們是初三的學生了,十年寒窗苦讀,即將迎來收穫的季節,在你漫長的讀書歷程中,你收穫了什麼?

生:讀書使我收穫了知識,增長了才幹,陶冶了情操!

師:恩很好,讀書使這位同學收穫了很多,那麼書應該怎麼讀?讀書又有什麼作用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英國作家培根的一篇隨筆《談讀書》,去聆聽他精闢的思想,一起去感受他那簡練有力的語言!板書課題。

師:請同學們看看註釋,培根是英國哲學家,作家,對於培根這個名字我們大家應該不會太陌生,我們聽過“知識就是力量”,一起來走進大師!(點擊幻燈片),好趕快來讀一讀課文。我想邀請兩位同學來配合老師朗讀課文。大家推薦推薦。

(學生推薦同學朗讀課文)

(師生共讀課文)

師:讀得怎樣?

生:好!

師:鼓勵鼓勵!(掌聲響起)恩這兩位同學讀得不錯!但有些詞語讀得還不太準確,我們來鞏固鞏固!(點擊幻燈片)

(生讀字詞)

師:文章的題目是談讀書,這是一個論題式的.題目,那麼圍繞“讀書”文中都談了哪些內容?

(生沉默)

師:再看看課文吧!

(教師巡視課堂)

師:好,哪位同學來談談,你來吧!

生:談了讀書的作用。

師:很好!讀書有什麼作用?

生:怡情,傅彩,長才。

師:除此之外,還有嗎?

(學生沉默,教師面向全班)

生:讀書還能塑造人的性格!

師:好!我們來看最後一層,“人之才智但有滯礙,無不讀適當之書使之順暢”

生:可以疏通才智。

師:那就是說可以彌補人精神上的缺陷,很好!

師:文中還談了哪些內容?

生:讀書的目的,讀書的方法。

師:好!

板書:

1、讀書的目的

2、讀書的方法

3、讀書的作用

師:第一層講了讀書的目的,是怎麼論述的?從哪些方面來談了讀書的目的?讀書使人心情愉快,文采好,長才幹。還有呢?讀書費時過多…

生:還從反面來講

師:很好,這就是什麼論證方法?

生:對比論證!

師:接下來講了讀書對人的天賦的作用,還有什麼呢?

生:讀書與觀察要結合。

師:最後指出不同的人對待讀書的不同態度,同意嗎?

(生齊聲回答):同意

師:接下來談了讀書的方法。大家在平時積累了哪些讀書的方法?

生:可以通讀,選讀,精讀…

師:恩看看培根是怎麼說的?誰來?

生:讀書時要有懷疑的態度,對不同的書要採取不同的方法。

師:概括得很好。我們具體來看看。讀書時不可故意找刺,不可盡信書,要有不同的讀書方法,什麼方法?

生:要瀏覽讀,選讀,精讀

師:文中還提到讀書應與什麼結合在一起?

生:與討論,作文結合。

師:好,像老師讀這篇文章後,在課堂上與大家討論,下課要寫一寫教學反思,這樣對文章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師:最後談了讀書的作用有?

生:讀書能塑造人的性格,讀書能彌補人精神上的缺陷。

師:我們對文章的內容和思路有了解了,大家在讀這篇文章時,覺得文中的語言怎樣?

生:優美

師:不僅這樣,它的語言很簡練,讓我們來品一品。請同學們找出自己喜歡或最欣賞的句子,談談你的理由。(點擊幻燈片)

(師巡視)

師:好哪位同學來談談?

(一女同學舉手)

師:(高興)你來

生:“讀史使人明智…皆成性格”這句話運用排比的方法,寫出了各個學科對人性格的作用,很有氣勢。

師:是的,我們用上一個詞來形容:一氣呵成:彷彿是作者一口氣說出來的,氣勢非凡!那麼他列舉這些是爲了論證什麼?

生: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師:很好,這就是什麼論證方法?

生:舉例論證,

師:它會使說理更有說服力。(點擊幻燈片)

師:我們來齊讀這句話!

師:誰再來談?

生:我談這句話,“讀書費時過多…學究故態”我覺得書讀太多也不好,成呆子了。

(生笑)

師:是啊,讀書總花好多時間,容易養成懶惰的習慣,如果老按書本的來做就成書呆子了。

師:不錯的看法。老師挺喜歡這句: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想想在一個溫暖的午後,沏一杯青茗,躺在柔軟的牀頭,讓陽光溫柔地照進屋子,讀一本自己喜歡的書,那是一件多麼愜意的事啊!

師:品析句子時可以從不同角度.

師:誰再來談談?(師指名)

生:我喜歡這句“天生才幹…如何修剪移接”它講了讀書可以使我們更好。

師:爲什麼說天生才幹是自然花草?

生:沒有修剪

師:那麼我們通過讀書來修剪移接,就是讀書能使我們更完美!文中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

生:比喻論證。

師:這樣說理更形象易懂。(點擊幻燈片)

師:這篇文章幾乎每句話都是名言,我們要把它們積累下來!

(生齊讀句子)

師:文章圍繞“讀書”談了讀書的目的,方法,作用,並運用了多種論證手法,還有排比的修辭方法,使說理清晰,易懂,生動形象。

師:今天老師還爲大家準備了培根隨筆中的精彩語句,一起來讀一讀。

(師生共讀)

師:關於逆境,美,友誼,培根是這樣看的,同學們你們怎麼看?跟小組同學互相討論討論。

師:在談時我們應該注意先確立一個觀點,加上有力的論據,運用恰當的論證方法。

師:誰來談談?好,你來。

生:我來說說逆境,“逆境對於積極樂觀的人來說是墊腳石,對於消極,意志消沉的人來說是絆腳石,就像美國蘋果公司的創始人就是在倉庫裏發明了該公司的產品的。

師:很好啊,這位同學的觀點鮮明,用了事實論據,好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

生:比喻論證。

師:還有誰?

生:我認爲外在美不重要

(生笑)

師:說說理由。

生:我們應通過讀書來彌補不足,而不是之注重外在美。

師:是啊,你從文中有了新的認識。再一個同學來

生:我認爲友誼是我們一生的寶石,應該珍惜

師:很好,這位同學同樣用了比喻論證。

師:大家談得不錯,老師認爲讀書是幸福的,有福的人才有讀書的機會,讓我們做一個快樂的讀書人!回家後,請你圍繞我們今天談的話題,寫一篇議論性的文章。

師:好,今天我們的課就上到這,謝謝大家!下課!

《談讀書》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積累詞語及名言警句。

2.積累文中簡練、警闢的語言。

3.學習文中運用對比、比喻、舉例的論證方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朗讀、討論、合作的學習方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認識讀書的益處,培養學生熱愛讀書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積累文中簡練、精闢的語言。

教學難點:學習文中運用對比、比喻、舉例的論證方法。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氛圍,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已經是初三的學生了,十年寒窗苦讀,即將迎來收穫的`季節,在漫長的讀書旅程中,你曾經有過什麼樣的感悟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英國作家培根的一篇隨筆《談讀書》,去聆聽他精闢的見解,去感受他簡練有力的語言!

(二)、作者簡介

培根(FrancisBacon,1561-1626)英國著名的唯物主義哲學家、現代實驗科學的始祖,作家。著有《隨筆》、《新工具》等。《隨筆》共58篇是英國文學中首創。

(三)、掃清生字障礙

生字:

藻( )飾狡黠( )詰( )難滯( )礙傅( )彩吹毛求疵( )多音字:

嚼好

(四)、聽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生共讀課文,校正字音。

2、讀的過程中思考: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談讀書的?

(五)、再讀課文,小組合作探究

1、作者從哪幾個方面談讀書的?

2、作者向我們介紹了哪些讀書的方法,用自己的話總結並談一談你的看法。

3、再讀課文,選出你喜歡的語句,說明喜歡的理由並進行簡單的賞析。(可以從語言修辭、思想內涵、表達觀點、論證方法等方面進行賞析)

教師根據學生討論歸納總結:

1、讀書目的讀書方法讀書作用

2、(1)讀書要仔細推敲

(2)對不同的書,要不同地讀

(3)提倡把讀書和討論、作文、筆記結合起來

3、示例: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評析:列舉的內容豐富翔實,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使得出的“知識能塑造人的性格”這個論斷有說服力,令人信服。

(六)、拓展延伸,昇華感情

你能說出幾條關於讀書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讀書的故事嗎?

《談讀書》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恥、識、矣、豈”4個生字(包括1個多音字),會寫“誨、謂、誦”等9個生字。理解文中重點詞語的含義。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掌握朗讀古文的方法。

3.深入理解古人對讀書的認識,從中獲得啓發。

4.積累古代經典文章,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藉助註釋和工具書讀通讀懂課文,在此基礎上記誦積累。

教學難點:

體會古人對讀書的認識,結合實際改進自己的讀書方法。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以故事的形式導入課文。

(教師播放“囊螢映雪”的視頻,引導學生在觀看的同時體會人物勤奮苦讀的精神。)

導語:囊螢映雪的故事同學們肯定不陌生。晉代車胤小時家貧,夏天以練囊裝螢火蟲照明讀書;晉代孫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讀書。這兩個人物故事告訴我們讀書要勤奮,纔能有所成。其實,關於讀書,古人還有許多寶貴的經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學習。

2.板書課題,理解課題。

明確:“談讀書”表明本文是論述讀書方法和讀書態度的文章。

二、初讀課文,檢測預習

1.學生自主朗讀課文,圈畫出讀不準的字音和不理解的字詞。

2.教師檢測學生生字詞的掌握情況。

(1)出示帶拼音的字詞卡片,指名認讀。教師糾正字音,幫助學生識記生字。

不下問 默而之 人不倦 讀 心 一不可

(2)引導學生觀察字形、結構及筆畫,重點字書寫示範,指導生字書寫。

◆書寫指導:

[恥]左右結構。左部提畫偏下,右部底橫長而有力。

[誨]左右結構,左窄、短,右寬、長。“每”豎折的豎段略向左斜。

[謂]左右結構,左窄右寬,頂部左右齊平。右上部“田”上寬下窄。

[窺]上下結構,上窄、扁,下寬、長。

◆易錯提示:

[窺]上部“穴”的末筆捺改點,左下“夫”的末筆捺改點。

[誨]右邊的“每”不要寫成“毎”。

(3)學生書寫練習,教師巡視,糾正坐姿、握筆姿勢、書寫錯誤等。

3.教師引讀,學生跟讀,達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的效果。

三、再讀課文,品讀感知

1.教師介紹出處,補充文學常識。

論語》 儒家經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關於孔子言行的記錄,較爲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南宋理學家朱熹把它與《大學》《中庸》《孟子》合爲“四書”。

2.教師指導點撥文中重點詞語的意思。

[敏]聰敏。 [好(hào)]喜好。 [恥]以……爲恥。

[下問]向地位、學問不如自己的人請教。

[是知也]這就是智慧。知,同“智”,智慧。 [厭]滿足。

[默而識之]默默地記住(所學的知識)。識,記住。 [誨]教誨。

3.學生合作學習,結合註釋理解大意。

(1)小組自由學習,合作探究。

預設:學生先自讀課文,結合課文註釋理解句意,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問號;然後在小組內展開討論,解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還有無法解決的疑問記下來,留待下一步的學習。

(2)課堂討論,解決疑難。

預設:採用小組代表發言的形式。由代表提出疑問,學生先自行解決,再由教師進行補充講解。各小組有相同或相似的問題可以歸納整合,一起處理。

(3)複述原文意思,教師點撥。

預設:在解決所有詞句理解上的問題後,教師點名一位學生讀句子,另一位學生翻譯句子。有讀的不到位或翻譯不準確的地方,教師進行引導糾正,注意將文中省略的部分補充完整。

譯文:

①聰敏而又愛好學習,並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爲恥。(點撥:孔子在這裏教育弟子要勤奮好學,謙虛謹慎。)

②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智慧啊。(點撥:對於知識,人們應當虛心學習、刻苦學習,儘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一個人的知識再豐富,總有不懂的問題,那麼就應當有實事求是的態度。只有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③默默地記住(所學的知識),學習不覺得滿足,教誨人不知道疲倦。(點撥:這一則孔子講的是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默而識之”講的是要把學過的東西默默地記在心裏,不斷積累知識。“學而不厭”講的是好學精神,學無止境,從不感到滿足。“誨人不倦”講的是要熱情地把知識傳給向你請教的人。)

4.教師出示“閱讀探究卡”,學生交流討論,解決問題。

(1)教師出示“閱讀探究卡”。

①理一理:這三句話分別寫了什麼內容?

②說一說:你能分別用三個四字詞語概括這三句話的內容嗎?

③議一議: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道理?

(2)學生帶着問題朗讀,與同桌討論交流。

(3)彙報展示,品讀經典。

①理一理:這三句話分別寫了什麼內容?

預設:教師引導學生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礎上進行提煉。《論語》中有很多有關學習的名句,本文所選的三句話就從不同方面論述了學習態度或學習方法。學生要能進行辨別,分條陳述。

明確:第一句話講學習態度;第二句話講對待知識的態度;第三句話既講了學習態度,也講了學習方法。

②說一說:你能分別用三個四字詞語概括這三句話的內容嗎?

預設: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做好引導工作,只要概括合理即可。

示例:勤奮好學、謙虛誠實、持之以恆。

③議一議: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道理?

預設:教師做好引導工作,只要學生講得有一定的道理,就應該予以肯定。可以讓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來談體會。

示例:學習要不恥下問,持之以恆,這樣才能變更多的“未知”爲“已知”。

5.教師出示《論語》中的其他句子,學生讀句子,說一說句子揭示的道理。

示例: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要持之以恆。

(2)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融匯新舊知識,獲得新的感悟。

(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要虛心向他人學習。

四、運用方法,自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