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九年級語文《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教案(通用10篇)

九年級語文《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教案(通用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5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九年級語文《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九年級語文《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教案(通用10篇)

九年級語文《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教案 1

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中國新詩中朦朧詩的特點。

2.理解詩中的藝術形象,體會詩中蘊涵的深沉而真摯的情感。

3.培養學生解讀詩歌的能力,激發愛國、爲國獻身的精神。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誦讀這首詩。

2.把握詩中富有特徵的意象。

教學難點:

1.朦朧詩的特點。

2.詩中“我”的形象。

3.詩中對祖國的感情抒發。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來聽一首歌,殷秀梅的《祖國,我永遠熱愛您》。(目的:將同學們帶入意境)。每一位有血有肉的中國人,都有一顆拳拳的赤子之心,這顆心與祖國的榮辱緊密相連。無數文人墨客,用飽蘸深情的墨筆,寫下了一首首令人蕩氣迴腸的詩,舒婷就是一位代表詩人,今天,我們共同走進她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板書課題和作者)

二、簡介作者及背景

舒婷,當代女詩人,福建省泉州市人,1952年出生在廈門,由於家庭的破裂使她過早體味到社會的動盪,人世的滄桑。70年代末,她的詩就受到人們的關注,作爲朦朧詩的代表人物一舉聞名。代表作有詩集《雙桅船》《舒婷顧城抒情詩選》《會唱歌的鳶尾花》等。

三、分析詩歌

1.聽讀配樂詩朗誦《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整體感知詩的意境,並注意字的讀音。

2.學生自由朗讀,注意節拍、重音和感情。

3.研析詩的內容。全詩共分四節。方法:(1)反覆誦讀,概括出每一節詩的'內容。(2)在讀中體會句式特點和作者的感情。

第一節:詩人排列了一系列具體的意象:水車、礦燈、稻穗、路基、駁船。在這些意象的前面分別加了“破舊、燻黑、乾癟、失修”等修飾詞,顯示出祖國的貧瘠與破敗,以第一人稱的形式深情地向祖國訴說着“我”與祖國生死相依患難與共的情感。

第二節:運用“貧窮、悲哀、希望”等抽象的詞語,宗教中傳說的“飛天”神,寫出人們在痛苦的境遇中飽含着“希望”。

第三節:“簇新的理想、古蓮的胚芽”等,寫出祖國正孕育着新生。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的憧憬。

第四節:寫出“我”與祖國再次融爲一體,個體上,“我”是祖國的“十億分之一”,使命上,“我”要承擔祖國振興的責任。祖國含辛茹苦養育了“我”,“我要用我的血肉之軀去取得你的富饒、你的榮光、你的自由”。

四、難點解析

1.什麼是朦朧詩。“朦朧詩”是採用虛寫手法,變具體爲抽象,追求的是詩內在旋律,運用象徵和隱喻的寫法,使人讀起來有一種朦朧的美感。(學生再次朗讀)。

2.對詩中“我”的形象理解:詩中“我是……我是你……”的句式反覆出現,表明“我”與祖國用着共同命運,一同經歷滄桑風雨,生死相依,血肉相連。“我”的形象融入到祖國的形象中。

3.通過對詩中各種形象的理解,體會作者抒發的感情。在詩中,詩人抒發了與祖國血肉相連、榮辱與共的責任感與使命感。這種情感表現在一些具體意象的描繪上,如“老水車、礦燈、路基”等象徵着祖國飽經憂患依然具有頑強活力的特點。

五、拓展練習

詩中所描繪的對象,有的有下一句,有的沒有,試着給下面的幾句後面分別添加一句詩,儘量準確描繪出具體意象的特點。

1.我是乾癟的稻穗,

2.我是失修的路基,

3.我是新刷出的起跑線,

六、再聽一遍配樂詩朗誦,然後飽含深情的誦讀這首詩。

七、全詩總結。

八、遷移延伸

課外閱讀舒婷的《雙桅船》,體會作者在詩中表達的感情。

附:

雙 桅 船

舒 婷

霧打溼了我的雙翼

可風卻不容我再遲疑

岸啊,心愛的岸

昨天剛剛和你告別

今天你又在這裏

明天我們將在

另一個緯度相遇

是一場風暴、一盞燈

把我們聯繫在一起

是一場風暴、另一盞燈

使我們再分東西

不怕天涯海角

豈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視線裏

1979年8月

九、達標訓練

1.《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一詩的作者是 ,我國當代女詩人,她是 詩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 》《 》等。

2.給加線的字注音:

疲憊( )( ) 乾癟( ) 胚芽( ) 緋紅( ) 迷惘( ) 淤灘( ) 簇新( ) 蝸行( )

3.要概括這首詩的內容。

4.這首詩表達了作者 的感情。有感情地誦讀這首詩。

板書設計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

舒婷

①祖國→貧困落後 “我”→深沉悲痛

②祖國→痛苦追求 “我”→痛苦希望

③祖國→新生希望 “我”→希望欣喜

④祖國→富饒自由 “我”→奮發獻身

祖國←血肉相連→我

榮辱與共

九年級語文《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教案 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習分析詩歌的象徵手法,瞭解朦朧詩的特點。

2、能力目標;分析詩歌以平凡而新穎的意象表達對祖國的熱愛。

3、情感目標:誦讀詩歌,感受並學習詩人熱愛祖國的激越情感。

教學重點:

分析詩歌意象運用的特點。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結合詩人的經歷把握詩歌的象徵意義。

教學手段:

比較法、啓發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你知道現代詩與當代詩怎樣劃分嗎?

明確:以49年爲界,並順勢講述當代詩的發展狀況。

2、朦朧詩人強調詩人的主觀感覺世界,大量採用虛寫法,使詩由具體變得抽象,追求詩的內在旋律;選用奇特的意象,打破時空秩序,捕捉瞬間感受,運用跳躍性的結構,用象徵和隱喻的手法,讓人讀起來不那麼明晰易懂。他們的代表有舒婷、顧城、北島等人。

二、誦讀:

1、引導學生以本詩比較《我愛這土地》和《讚美》,體會它們內容風格的區別。

2、導讀:三者均情感摯烈。但《我愛這土地》低沉而一氣呵成,《讚美》意象繁複而情緒複雜,較《我愛這土地》情感高昂。本詩前二節情緒低沉,後文則高昂激越,情感更富有變化。

3、學生誦讀詩歌,教師根據具體情況而給予指導。

三、分析詩歌:

1、你讀詩歌的第一節有什麼感覺?感覺源自意象,“老水車”、“礦燈”分別會出現在哪能裏,它們可能會象徵着什麼?請結合詩歌內容具體分析。

明確:“老水車”、“礦燈”會出現在鄉村與廠礦。“破舊”的修飾加重了“老水車”的不堪狀況,但它“數百年”來沒有停止地“疲憊”地工作。由此,中國農業的窘迫艱難顯現一斑。“礦燈”是用來照明的,但“燻黑”的它能做什麼,可在這裏,它仍用來照明,“照你在歷史的隧道里蝸行摸索”,幾個修飾的運用,從多個角度表現了“你”的艱難、沉重,這恰正是中國工業的寫照。“稻穗”、“路基”分別強調各自所指,“乾癟”、“失修”的'修飾則表明了收獲的空洞、貧困的程度。“駁船”是一種船的稱呼,也不妨理解爲班駁的船。“淤灘”是河灘,“淤”的修飾自然緊緊困住了船,如何掙脫這困境?“——祖國啊!”災難深重的祖國、貧困的祖國啊!這呼喊是痛苦的呼喊。

2、這首詩的第一節頗像《讚美》的第一節,舒婷會怎樣把握下面內容呢?

明確:她會如同穆旦一樣寫希望,可如何行文呢?仍去尋找一個農夫嗎?不,舒婷的表達是獨特的:“我是貧困,我是悲哀”對上節詩作了總結。下文“希望”是那麼摯烈,但它也是那麼強烈的刺激着我們。“——祖國啊!”這呼喊是爲祖國有了希望而不能實現希望的痛苦而呼喊。

3、詩歌的第三節運用了哪些意象?表達了什麼情感?

明確:“蛛網”、“胚芽”、“笑渦”、“起跑線”、“黎明”。這些意象本身就是那麼新鮮,那麼富有朝氣,那麼微妙地傳達着喜悅的出現。這就是祖國,“簇新”的祖國,“噴薄”而出的祖國!“——祖國啊!”這是爲祖國的覺醒振興的呼喊!

難點:“蛛網”是纖細的,可它存在。“神話”是縹緲的,可它是那麼美好。二者組合是爲了敘述“簇新的理想”,應該說這是爲了從一二節過渡到下文。

4、詩歌的用意表達在這裏已經很振奮人心了,但詩人沒有停筆,而是繼續深入表達。你看看詩人是怎樣顯示思想的深邃的?請結合詩文具體分析。

明確:詩人進一步表達自己與祖國血肉相連的關係,表達自己爲祖國甘於獻出生命。詩歌先從“我”的微小談出自己是祖國母親身體的一部分,又以“我”的龐大表達自己不會與祖國分離。接着以“乳房”這一意象真誠的把祖國比爲母親,這樣二者的關係更牢固。“迷惘”、“深思”、“沸騰”幾種狀態的“我”,寫出了我的成長過程。我既然成長起來了,那麼我就要爲祖國的“富饒”、“榮光”和“自由”而奮鬥,甚至獻出生命。此時,詩人的情感達到了頂峯,“——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是詩人用生命呼喊出的熱愛。

5、請學生談自己對這首詩的理解,從而瞭解詩歌意象象徵的朦朧,體會朦朧詩的特點。

6、小結,並請學生再誦讀詩歌。這之後,請學生比較與《我愛這土地》和《讚美》在意象的運用上有什麼區別。

明確:意象的平凡而新穎、內涵豐富是這首詩的特點。

四、擴展閱讀:

提供閱讀材料《致橡樹》,請學生講析,並朗讀舒婷的其它詩歌。

五、作業:

1、對《致橡樹》的意象進行分析,完成200字左右的文章。

2、查找其他朦朧派詩人的作品,閱讀品味。

六、板書設計: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

舒婷

意象新穎

象徵豐富

九年級語文《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教案 3

教學目的:

1、初步感知中國當代詩歌物中見情、情景交融、意味雋永、質樸曉暢等特點。

2、理解詩中蘊涵和象徵的社會內容,體會意象運用的特點。

3、初步學會欣賞詩歌的情感美、節奏美、含蓄美、意境美。

4、學習借鑑詩歌思維和語言技巧。

教學重點

1、理解詩中的意象組合,體會詩中包孕的思想感情。

2、把握詩中蘊涵和象徵的社會內容。

3、感受詩中的思維靈感和語言美趣。

4.認識詩歌的抒情特點,積累詩歌欣賞方法。

教學方法

1、誦讀感悟——鋪設跳板——聯想想象——理性昇華。

2、研究評析欣賞法。

3、當代詩藝欣賞講座法。

(解說:可根據學生基礎情況選用。基礎好,學校資料豐富、設備先進或附近查找資料方便的可選用2;基礎中等的,可選用1、3、也可綜合運用3種方法,勾連起課內課外。)

媒體設計:

1、製作多媒體課件,重點在詩的意象理解上作一點適當的畫面,把詩意轉換爲畫意。

2、運用文學講座法,最好事先設計好提綱及思考題,製作成待用軟盤,以便在媒體上展示。

3、根據詩的內容選擇適當的音樂,製作配樂朗誦錄音帶。

教學內容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可能最喜歡的是中國古典詩歌,困爲它的凝練、它的雋永、它的神韻,是多少年沉澱的精華;但,這不是中華詩歌寶庫的全部。一批錦繡滿腹、才華橫溢的新一代詩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吸納着幾千年詩意的營養,借鑑外國詩藝手法,感受着新時代的清新氣息,創作了一大批新時代的華章,裝點了中國以及世界詩壇的盛裝。欣賞這些詩,我們會得到另一種美的薰陶,另一種情的感染,另一種文化的營養。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欣賞一組當代探索詩歌。

(解說:設計這個導語,目的有兩個。一是巧妙地把古代詩歌與現當代詩歌聯繫起來,明確它們之間的借鑑和發展的關係,引起對新詩的閱讀興趣;二是以儘量優美的語言感染學生,引發學生對美的渴望,激發起強烈的學習慾望,奠定順利進行教學的基礎。)

二、解題: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發表於1979年7月,以其沉重的歷史積澱,表達了一種希望光明的痛苦和摯情,從中可以體會到詩人對祖國的深情和摯愛。

三、研習課文

1、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①教師範讀(配樂)(解說:先把學生帶進詩的氛圍,初感詩的美味,爲進一步學習欣賞奠定基礎。)

②學生自由誦讀。(解說:趁着學生纔有的感受尚在,讓學生直接再次感受,這是文學欣賞的必要步驟,避免拋開剛營設好的氛圍而由老師大講特講的弊病。)

③學生單獨朗讀,師生評價。(解說:在這個步驟中緊扣對詩歌內容的理解,落實字詞教學,引出下一個教學環節。)

④詩歌內容與形式總理。學生先用一句話談談感受,然後教師和學生一起總結:這首詩“運用平凡而富有特徵的意象,從不同角度揭示了我與祖國的血肉聯繫”。詩人借鑑運用了蘇聯詩人沃茲涅先斯基《戈雅》的圓周式句法,藉以強化對祖國摯愛的深度。(解說:先由學生體悟,暗示自主求知意識;然後巧加點撥,引導學生學會充分利用信息資料;最後老師向寬拓展,把學生眼界打開。)

2、具體研習,落實重點,突破難點

①這首詩寫了哪些意象?這些意象蘊涵和象徵了哪些社會內容?要求學生邊讀邊思考邊討論。點撥:這首詩爲了抒發對祖國的深情,把數百年的歷史濃縮在四組意象羣之中。這四組意象羣是“破舊的老水車”“燻黑的礦燈”“乾癟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泥上的駁船”;“貧困”“悲哀”“希望”“飛天袖間”的`“花朵”;“簇新的理想”“蛛網”“雪被下古蓮的胚芽”“淚眼的笑窩”“雪白的起跑線”“緋紅的黎明”;“迷惘”“深思”“沸騰”的詩人、“傷痕累累”“富饒”“榮光”“自由”的祖國。第一組意象以委婉曲折的筆觸,回溯祖國數百年來的貧困落後,表達對祖國長期處於這種狀態的深沉悲痛的心情;第三組意象描繪祖國到了歷史轉折時期,已經走在了新生的起跑線上;第四組意象再次強調“我”與祖國的關係,傾吐獻身祖國的熱望。(解說:這一環節既是突出重點,也是欣賞的關鍵。簡要點出“意象”這一概念,但不闡發,而通過具體的實例來幫助理解,體現精要好懂實用的要求。在引導、點撥中滲透分節概括這一能力訓練點,一法多用,一石兩鳥。)

②這首詩在運用意象上有什麼特點?點撥:

A、在平凡中發現美,而給人一種新穎、獨創的美感。

B、意象羣體通過遞進組合,既表現社國從苦難到新生的發展歷程,又表達詩人及青年一代從迷惘到深思到沸騰的心靈情感歷程。

C、設身處地,物我合一,把“我”融入事物之中,與詩歌所抒之情密切吻合。(解說:引導學生在感性體悟的基礎上學習抽象概括、提煉總結,學習運用比較思維方法。)

③說說對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理解。(解說:這一環節意在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詩意,把握詩的意境,感受詩的思想美、情感美。提這幾個問題,有搭橋鋪路的作用,一步步把學生思維引向深處。落實情感美、意境美教學重點。)

④誦讀全詩。(解說:再次強化感受。)

3、欣賞品味

①體會圓句式的表達效果。

點撥:圓周句式是重複同類型的句子或詞語的一種修辭方法,它把十分完整的語言單位的幾個部分,按圓周形進行連續排列,組成在意義和音調方面和諧統一的整體。(解說:落實節奏美教學。)

②象徵和比喻的運用。

點撥:該詩構思突出表現在對抒情主人公“我”的擬物化上。“我”既是抒情主人公,又是具體的客觀物象,也是祖國的象徵。“我”的複雜矛盾意緒和多層次擬物交織出現,表現了一種獨特的悠長、矛盾的心態,產生了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效果。詩中一系列意象,既是抒情主人公“我”,也是祖國的象徵。詩中的意象又有其比喻意義,如“老水車”“礦燈”“稻穗”“路基”“駁船”等比喻祖國承受的巨大災難和麪前的嚴重困難;“簇新的理想”“雪被下古蓮的胚芽”“掛着眼淚的笑渦”“雪白的起跑線”“緋紅的黎明”等比喻祖國的未來和希望。(解說:幫助學生理解詩的內涵,落實語言美教學重點。)

4、課堂訓練

①概括各詩節的大意。

②說說對“剛從神話的蛛網裏掙脫”“我是你雪被下古蓮的胚芽”的理解。(解說:這兩個題目前者進一步落實概括能力訓練,後者抓住具體句子並具體理解。)

5、課堂小結:學生回憶總結本節課所用到的詩歌欣賞方法。(見“教學設想”部分)(解說:總結學習方法,養成積累習慣。)

四、佈置作業

1、熟讀背誦這首詩。

2、課外找相關讀物閱讀,有興趣的同學學寫一篇賞析文章(可以就整體談,也可以從某一角度談)。

五、齊聲誦讀全詩。

九年級語文《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教案 4

【教學目標】

1、理解詩中的藝術形象,感受詩人熱愛祖國、獻身祖國的崇高精神。

2、學習詩歌的欣賞技巧之一:朗讀。

【教學重、難點】

詩歌感情的把握和朗讀的技巧。

通過合作探究,反覆品讀,理解詩中的藝術形象,體會詩歌的深沉感情。

【教學過程】

一、研究性預習

公佈研究性預習任務,學生自主選擇,自願參加小組研究活動:

1、詩詞組。蒐集“愛國主義”爲主題的詩詞,向同學推薦一些經典名句,熟讀背誦。

2、錄音組。選擇適合本文的背景音樂,練習有感情的朗讀,做好配樂朗讀錄音。

3、資料組。蒐集舒婷及朦朧詩的相關資料。

設計意圖: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課前準備交給學生做,可一舉多得,培養綜合學習能力。研究性預習重在過程,在這一活動過程中學生學會自學,學會與老師溝通,與同學合作。

二、資源共享,導入新課

詩詞組、資料組選派代表介紹所蒐集的資料。今天我們學習的詩歌就是舒婷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板書)。這是一首直面祖國災難深重的古老歷史及嚴峻現實,而演唱的愛國之歌。

設計意圖:課堂上展示學生的辛苦收穫,讓學生多一份成就感與自信,併爲教授新課奠定了情感基調。

三、初讀詩歌,初步感知詩意

1、學生放聲朗讀,揣摩詩歌內在旋律。

2、由錄音組推薦一名同學配樂朗讀,其他同學評論。教師可參與學生討論,只要學生分析有道理,能讀出愛國深情,即給予肯定。具體朗讀的語調、速度、技巧再下一環節討論探究。

四、引導探究,把握第一小節的朗讀技巧

1、請一位學生有感情的朗讀第一節。

問:你覺得自己讀得怎麼樣?學生自我評論。

2、引導探究:把握詩歌的朗讀技巧,首先要注意詩歌的意象。在第一小節中找出出現的意象(老水車、礦燈、稻穗……)及這些意象的修飾語(破舊、燻黑、乾癟……)。

思考:

爲什麼要選擇這些意象及修飾語?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明確:

詩歌意象的選擇與主題、情感有直接的聯繫。詩歌用了象徵的手法,顯示祖國在漫長的歷史中所受的苦難,第一小節中的意象給人貧困、落後的感覺,表達了詩人強烈的愛國之情和歷史責任感。

3、同學們自由朗讀,讀出作者的情感。

提問:怎樣朗讀才能讀出情感?同學討論,教師引導。

明確:

感情基調:深沉而悲痛。

語速:舒緩。

重讀對象:修飾語、中心語。

還要注意節拍、停頓。

(形成板書)

4、學生齊讀第一節,再次體會作者的深情。

設計意圖:這一節教師的引導賞析是爲學生後文的自主賞析打下基礎,這部分同樣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的朗讀、討論爲主,在教師的引導下感悟文本。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朗讀,在朗讀中加深理解、感悟,提高了學生的朗讀能力,同時教給學生一定的賞析方法,真正實現葉聖陶先生提出的“凡是教,目的在達到不教”。

五、舉一反三,合作探究

依據第一節的分析、朗讀的方法,學生小組合作,探究二、三、四節朗讀方法。經過充分討論後,讓學生把板書補充完整。

明確:這首詩先抑後揚,體現出一種由舒緩到急促、有低沉到高亢的語言節奏。第二節寫了痛苦、追求的祖國,感情基調爲痛苦、希望,語調要舒緩;第三節寫了新生、希望的祖國,感情基調爲希望、欣喜,語調要高昂;第四節寫了養育、獻身的祖國,感情基調爲深情、熱烈,語調要高亢、激昂。

九年級語文《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教案 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積累“乾癟、疲憊、簇新、迷惘、緋紅、噴薄”等詞語。

2、瞭解舒婷的濤在委婉曲折中表達心聲的特點,有感情誦讀並背誦全詩。

過程與方法

1、理解詩中的藝術形象,領會詩歌蘊含的深沉情感,培養學生解讀詩歌的能力。

2、品味詩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3、把握詩歌的情感歷程,培養良好的審美情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獻身祖國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誦讀,理解詩歌中新穎的意象所表現出的凝重的情感。

2、探究詩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體內涵,準確把握詩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歷程。

教學方法

1、誦讀感悟法 通過反覆誦讀感悟詩歌的深沉情感。

2、聯想想象法 用於對詩中意象含義的把握。

3、討論點撥法 用於對詩歌主題的分析。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投影儀、錄音機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愛國是個古老的主題,從《詩經》發軔,《楚辭》登程,在中國歷史上涌現出了以屈原爲代表的衆多的愛國詩人,他們在詩中抒發的愛國之情總是和憂慮國家的命運相聯繫的。經歷了六七十年代的朦朧詩人舒婷,以其沉重的'歷史積澱,將個體的“我”匯注於祖國的大形象,抒發了富有時代特徵的一代人的嚴峻思考、深刻反省和頑強追求。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這與傳統一脈相承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去體會詩中強烈的愛國之情和歷史責任感。

二、資料助讀

本文作者舒婷,1952年出生於福建省漳州市石碼鎮。祖籍晉江泉州。以後一直生活在廈門。1969年插隊落戶於閩西太拔,1972年返城。1980年,調福建文聯。插隊期間,開始試筆,直至十年後1979年,纔開始發表詩作。著有詩集《雙桅船》(獲全國第一屆新詩集優秀獎)、《會唱歌的鳶尾花》《舒婷顧城抒情詩選》,散文集《心煙》。她的詩被譯成多國文字,介紹到西德、法國、美國、荷蘭、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國家。是新時期以來,最受青年歡迎的詩人。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發表於1979年7月,即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的第一個春天、詩人把壓抑中釋放出不定期的執情釋出來的執情化驗室作對祖國新興的謳歌。

三、檢查生字新詞預習情況

乾癟(biě) 駁船(bó) 蝸行(wō) 胚芽(pēI) 迷惘(wānag)

隧洞(suì) 緋紅(fēi) 淤灘(yū) 纖繩(qiàn)

四、誦讀指導

1、提示:這首詩先抑後揚,體現出一種由舒緩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語言節奏。第一節,長句式,多節拍,每兩行表現一個意象,彷彿是一首以低音緩慢升起的樂曲,給人一種沉重感。這種詩句的音韻效果與詩人對貧困祖國的憂患意識十分相似。第二節,詩句簡短急促,把憂國的情緒強化爲深深的悲愴。第三節,詩句拉長,節拍增多。這種起伏變化,造成全詩節奏反覆迴旋,抑揚頓挫,爲第四節把全詩推向巔峯創造了條件。第四節,節奏更快,而且排比的運用,加強了語言的力度。這就把全詩的感情推向高亢、激昂的高峯。

2、學生自由誦讀,體會詩句節拍、重音。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剛從神話的蛛網裏/掙脫;

我/是你雪被下/古蓮的胚芽; 我/是你掛着眼淚的/笑渦;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線; 是/紅的黎明

正在/噴薄; ——祖國啊!

我/是你十億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萬平方的/總和;

你/以傷痕累累的乳房 餵養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騰的我; 那就/從我的血肉之軀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饒、你的榮光、你的自由;

——祖國啊 我親愛的/祖國!

五、合作交流

(1)第一詩節中,詩人創造了幾個意象?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繫?

詩人創造了“破舊的老水車”“燻黑的礦燈”“乾癟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灘上的駁船”等意象。這些意象象徵了祖國落後的經濟、落後的文化和多年蒙受的苦難,同時也展現了在災難中艱難掙扎,緩慢前行的祖國的形象。

(2)第二詩節中所表現的情感是單一的嗎?

第二詩節既寫出了人民的痛苦又寫出了人民的希望。“飛天”是宗教傳說中的能在天空飛舞的神,在民間備受尊崇,寄託着淳樸百姓對生活的祈願。

(3)第三詩節的感情色彩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詩人是用哪些意象表達這種感情的?

第三詩節中的感情色彩由悲哀愁苦一變而欣喜亢奮。詩人用的意象有“簇新的理想”“古蓮的胚芽”“掛着眼淚的笑渦”“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線”“緋紅的黎明”等,這顯示出祖國擺脫束縛,蒸蒸日上的狀態

(4)第四詩節中,詩人抒發的感情與第三節有何異同?用自己的理解概括本節內容。

第四詩節中抒發的感情緊承上節,但程度有所加強,濤的感情達到了高潮。詩人將抑制不住的強烈感情化作對祖國母親的壯麗誓言。願以自己的血肉之軀去取得她的“富饒”“榮光”和“自”,去實現她的偉大理想。強烈的民族責任感、使命感和崇高的獻身精神,使詩的思想爲之昇華。

六、整體感知

教師引導學生歸納概括各詩節的大意。

明確:第一節:回溯祖國數百年的貧困、落後的歷史。

第二節:寫人民的痛苦和希望。

第三節:描繪處於歷史轉折時期的祖國形象。

七、作業

1、有感情朗讀並背誦這首詩。

2、寫幾句富有詩意的詩,抒寫自己的一種感情。

九年級語文《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教案 6

教學目的和任務:

1、瞭解中國新詩朦朧詩的特點;

2、學習詩歌的欣賞技巧之一:朗讀。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本課教學的重點在於對詩歌感情的把握和朗讀的方法;

2、本課教學的難點在於朦朧詩的寫作特點。

課型:

講讀課。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步驟:

導入新課:

朦朧詩的特點:

㈠、構思上,強調內在思維。

㈡、表現手法上,追求意象化,往往象徵、暗示、通感等並用,將生活扭曲變形,藉以表現詩人“心濾”的現實。

一、簡介作者、寫作背景

舒婷:我國當代著名的女詩人,初中畢業以後曾去福建插隊,後回城當工人。這首詩發表於1979年7月,據說成詩卻早於1976年4月24日,寫於“四五運動”發生後不久。

三、討論、學習作品

㈠自讀第一小節,體會本節詩出現的事物所表達的感情。

㈡挑選學生朗讀詩歌。

㈢引導學生理解、體會並把握作品第一小節的感情及朗讀方法。

1、本節出現的意象:老水車、礦燈、稻穗、路基、駁船;

2、作者修飾每個意象所用的'定語:破舊、燻黑、乾癟、失修、淤灘上的

3、表達的效果:給人貧困、落後的感覺。

4、總結作者的表達方法:象徵。

①用具體的事物表現某種特殊意義。

②用來象徵某種特別意義的具體事物。如《白楊禮讚》、《小桔燈》。

5、感情基調:深沉而悲痛。

6、朗讀注意事項:

⑴語速:舒緩;音調:低沉;

⑵重讀對象:修飾語、中心詞。方法:聲音高、聲音重、語速慢。

⑶注意節拍、停頓:讀每一小節最後一句“祖國啊”前,要稍微停頓,醞釀感情。詩歌的每一節表達的感情不一樣,每節之間需要轉換感情,朗讀時也要停頓。

⑷態度要放開,感情要投入。

㈣挑選學生朗讀第一小節,並由學生評價效果如何,學生聽取意見後再朗讀一遍。看效果如何,再提問第二個學生朗讀。

㈤教師示範朗讀第一小節。

㈥學生自己按照這個方法理解朗讀其餘三個小節。

四、挑選學生朗讀全篇。教師總結,示範朗讀。

五、學生自己朗讀體會作品的感情,練習朗讀詩歌的方法。

六、小結:本課的感情、表現手法、朗讀的技巧。

七、挑選一首自己喜愛的新詩,練習本節課學習的朗讀方法。

附:板書: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

舒婷

內容感情語調

第一小節:貧困、落後的祖國深沉、悲痛舒緩、低沉

第二小節:痛苦、追求的祖國痛苦、希望舒緩

第三小節:新生、希望的祖國希望、欣喜高昂

第四小節:養育、獻身的祖國深情、強烈

九年級語文《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教案 7

【學習目標】

1、朗讀並背誦詩歌,體會詩歌包含的深情;

2、理解詩句的內容,把握詩歌的意象。

【教學設想】

從分析意象入手,把本詩同直白表達感情的歌曲《祖國啊,我永遠熱愛你》相比,體會本詩運用意象委婉含蓄表達思想感情的特色。本設計的教學對象是語文程度中等以下的學生,因此,教學的側重點應放在把握運用意象委婉含蓄表達思想感情的特色這一點上。

【課前準備】

1、蒐集並欣賞(朗讀或學唱)歌唱祖國的詩歌或歌曲;

2、查找舒婷及朦朧詩的有關資料,預習課文。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檢查課前準備。

請朗誦自己蒐集的詩歌或歌詞。

2、教師播放殷秀梅演唱的《祖國啊,我永遠熱愛你》。

聽後說說這首歌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3、欣賞歌詞《祖國啊!我永遠熱愛你》(劉合莊)

生我是這塊土地,

養我是這塊土地,

祖國啊!我永遠熱愛你!

儘管你還清貧,

啊!我總覺得生活是那麼甜蜜;

儘管你還有憂慮,

啊!我總堅信未來是多麼美麗,

啊!親愛的祖國,

無論我走向哪裏,

我的心緊緊貼在你的懷抱裏。

生我是這塊土地,

養我是這塊土地,

祖國啊!我永遠熱愛你!

哪怕我是一棵小草,

啊!也要爲你增添一絲新綠;

哪怕我是一滴水,

啊!也要爲你盪漾起美麗的漣漪,

啊!親愛的祖國,

無論我走向哪裏,

我的愛深深埋在你的心坎裏。

這兩段歌詞分別表達了作者對祖國怎樣的感情?用具體的語句說明。

第一段表達了對祖國的理解,第二段表達了對祖國的奉獻和熱愛。

這首歌詞的語言特點是什麼?語言直白,非常明確地表達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下面我們將要學習的舒婷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卻與此有些不同,大家可以把它與上面的歌詞進行比較。

二、朗讀詩歌

1、聽磁帶錄音,初步感受詩歌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對祖國的深深的理解和誠摯的愛。

2、這首詩歌的感情基調前後有什麼變化?

──由低沉緩慢到高亢急速。前三節末尾的“──祖國啊!”和全詩末尾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直接顯示出詩歌感情基調的變化。

3、朗讀詩歌:與作者達成感情的共鳴。

集體讀──感悟詩歌感情。

分組讀──體現集體力量。

個別讀──展示個人風採。

三、賞析詩歌

1、分節朗讀,體會各節之間在意義上的關聯。

第一節,寫出祖國貧窮落後的面貌,表現出祖國母親在逆境中堅毅、頑強的形象,節末一句“祖國啊!”表達對祖國母親貧窮落後的理解和對她頑強不屈精神的深深歎服。

第二節,是貧窮悲哀和痛苦的希望把“我”和祖國緊緊連在一起,節末一句“祖國啊!”表達出哀怨的深情。

第三節,走過艱難和曲折,在新的時代來臨之際,“我”將帶着“簇新的理想”和祖國一起奮飛和奔跑,節末的一句“祖國啊!”表達了詩人的`希望和歡欣。至此,感情的基調已由低沉緩慢開始上揚。

第四節,曾經迷惘的“我”,經過深思,如今情感已沸騰,“我”願意爲祖國的富饒、榮光和自由奉獻“我”的血肉之軀。篇末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使全詩的感情達到高潮,形成全詩的最強音。

2、作者是選擇怎樣的視角、運用怎樣的藝術手法表達上述意義和感情的呢?

詩人運用“破舊的老水車”“燻黑的礦燈”“歷史的隧洞”“乾癟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灘上的駁船”等意象來表達祖國貧窮落後、貧瘠破敗的面貌,詩人對祖國的感情也由此而生,正如上面歌詞中唱到的那樣:“儘管你還清貧,/啊!我總覺得生活是那麼甜蜜;/儘管你還有憂慮,/啊!我總堅信未來是多麼美麗。”

由學生思考並解答。教師伺機給以點撥、指導,課後研討練習第二、三題穿插到詩歌講解中完成。

3、探究一下,“我”僅指作者一個人嗎?“我”和祖國是什麼關係?

“我”和祖國相互交融,“我”即祖國,祖國就是我。祖國貧窮,我是悲哀;祖國痛苦,我也無奈;祖國獲得新生,我將隨之奮飛奔跑。“我”和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脣齒相依。

四、再讀詩歌

有感情地朗讀詩歌,體會詩歌表達的愛國情感;朗誦詩歌。

五、拓展與提高

1、比較這首詩與歌詞《祖國啊,我永遠熱愛你》的異同點。

2、嘗試着概括這首詩的藝術特點。

九年級語文《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教案 8

學習目標

1.瞭解舒婷,瞭解朦朧詩的一些特點和它的詩學價值。

2.從鑑賞的角度學習詩歌,把握朦朧詩代表詩人的作品及其特色。

3.理解、欣賞詩歌,把握詩歌的藝術特色。

4.熟讀背誦詩歌。

重點與難點

從文學常識入手,從鑑賞的角度學習本詩,體會詩歌獨特的意蘊與感情,把握詩歌的藝術特色。

課前準備

1.蒐集有關舒婷及朦朧詩的資料,並自學;

2.鞏固在《星星變奏曲》一詩中學到的知識;

3.熟讀《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提出不懂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複習江河的《星星變奏曲》。這是一首朦朧詩,作者借“星星”這個意象表達了一代人對光明與希望的追求。

背誦或朗讀你熟悉的朦朧詩作品。

導入舒婷的朦朧詩作《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這是舒婷“心靈世界的歌”。

二、走近詩人

舒婷,1952年生於福建廈門。70年代末,她的詩作受到人們的關注,不久即成爲朦朧詩的代表詩人而聞名。結集出版的詩集有《雙桅船》《舒婷顧城抒情詩選》《會唱歌的鳶尾花》等。她的詩歌創作主要關注人的價值和尊嚴,構思獨特,情調婉約,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風格。她的詩不側重客觀生活的.描摹,而是注重表現自己真實的內心世界。她從關係個人的命運和價值出發,上升到對他人對民族命運的關切。

舒婷的詩具有一種嶄新的審美視野,能夠超越以往新詩的陳舊觀念,突破生活的客觀規定性和邏輯性的限制,達到較高的藝術新水平。她的詩既有着鮮明的時代的叛逆精神,又有着執著而深切的熱愛之情,發自內心而真實優美,被人譽爲“心靈世界的歌”。

三、朦朧詩及其特點

抓住朦朧詩出現的年代、詩歌的主題和意象的運用以及詩歌的語言特色等方面介紹。

你讀過朦朧詩作品嗎?結合具體作品談談你對朦朧詩的瞭解。

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這首《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正是體現了朦朧詩特色的一篇成功之作。

四、朗讀詩歌

老師範讀、集體朗讀、分組朗讀、個人表演朗讀。

五、質疑問難

自由提問,可以由同學解決;學生不能解決的問題,老師集中解答。

提示:可以從詩歌的主題、表現手法、感情變化及語言特色等方面提出問題。

弄清每一節的內容和感情。

九年級語文《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教案 9

【教學目的】

1、感知中國當代詩歌物中見情、情景交融、意味雋永等特點。

2、理解詩中蘊涵和象徵的社會內容,體會意象運用的特點。

3、初步學會欣賞詩歌的情感美、含蓄美、意境美。

【教學重點】

1、理解詩中的意象組合,體會詩中包孕的思想感情。

2、掌握詩中蘊涵和象徵的社會內容。

3、訓練朗讀能力。

【教學方法】

誦讀法。

【媒體設計】

1、放錄音。

2、製作多媒體課件,重點在詩的意象理解上作一點適當的畫面把詩意轉換爲畫意。

【公開課步驟】

一、課前打出課題《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

二、導入

電腦顯示卞之琳《斷章》。同學們暢談對這首詩的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從而導出“朦朧詩”。

三、關於“朦朧詩”和代表人物介紹

四、明確學習目標(電腦顯示)

1、鑑賞詩人新穎豐富的意象。

2、理解詩人複雜熱烈的情感。

3、訓練朗讀能力。

五、誦讀感知

1、配樂朗誦,電腦顯示全詩。

2、同學自由朗讀體會感情。

3、配樂齊讀。

六、課文分析

1、具體研習,落實重點,突破難點:

第一節:

請一位同學有感情地朗讀第一節,其餘同學考慮:在第一節中,詩人發明了幾個意象?分別是什麼?

同學回答,教師明確:

在第一節中,詩人發明了“破舊的老水車”、“燻黑的礦燈”、“乾癟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灘上的駁船”等五個意象。(電腦顯示)

問:這些意象蘊涵和象徵了哪些社會內容?

明確:這些意象喚起人們對往事的痛苦回憶,說明祖國長期以來處於貧窮和落後的狀態。

問:展開想象的翅膀,把這一節中的幾個意象製成 MTV 畫面在“大腦熒屏”上放映出來。(同學暢所欲言)

問:作者用這些帶有感情色彩的意象,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深沉而悲哀、悲痛。

問:應該怎麼讀?

明確:繁重、緩慢、低沉。尤其“祖國啊”三字,是其感情的凝聚點,因此我們應以有聲的誦讀傳達出這種無聲的情感。

第二節:

問:本詩節所表示的感情是單一的嗎?

明確:不是。本節既寫出了人民的痛苦又寫出了人民的希望。

問:哪一句寫希望?“是‘飛天’袖件間/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飛天”指什麼?(電腦顯示圖片)

明確:“飛天”袖間的花朵,美麗誘人,但尚未落到地面。這希望太渺茫,但終究有了希望。所以比喻人民心中渺茫、難以落實而又從未消失的.對幸福未來的希望。

問:聯繫上下節,說說本節在全詩結構上所起的作用。

明確:本節爲全詩情感結構上的轉折點,起到了承上啓下的作用。以下的詩句開始出現亮色和激情。

問:怎麼讀?

明確:詩句簡短急促,把憂國憂民的情緒轉化爲深深的悲愴,情緒強化深切。

第三節:

問:第三節的感情色彩是否發生了變化?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明確:第三節的感情色彩由悲痛愁苦一變而欣喜亢奮。與上一節形成鮮明的對比。

問:聯繫時代背景,找出詩人感情變化的原因。

問:詩人用哪些意象表達了這種感情?

明確:詩人用的意象有“簇新的理想”、“古蓮的胚芽”、“掛着眼淚的笑渦”、“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線”、“緋紅的黎明”。(電腦顯示圖片)

聯繫背景,談對“神話的蛛網”的理解。

問:怎麼讀?

明確:讀出欣喜之情,“祖國啊”三個字要讀得高亢、熱情洋溢、激情噴薄。(同學齊讀本段)

第四節:

問:第四節中詩人抒發的感情與第三節有何不同?

明確:第四節抒發的感情緊承上節,但程度有所加強,詩人的感情達到了高潮。

問:本節寫了哪些內容?用自身的理解加以概括。

明確:在本節詩中,詩人再次強調了“我”與祖國脣齒相依、不可分割的關係。

讀得堅定有力、不容質疑、給人高亢激昂的感覺。(齊讀)

2、說說對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七、擴展閱讀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中洋溢着深沉而真摯的祖國之愛,表達的是熱愛祖國這個古老的話題。從《詩經》發軔,《楚辭》登程,在中國歷史上涌現出了一大批錦繡滿腹、才氣橫溢的愛國詩人,在詩中抒發的愛國之情構成了中國詩歌史上一道亮麗的風景,更是詩魂,例如:

屈原“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陸游“位卑未敢忘憂國”

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戴望舒《我用殘損的手掌》、郭沫若《爐中煤》、艾青《我愛這土地》、聞一多《祈禱》《發現》《一句話》、蔣光慈《哀中國》(電腦顯示)

八、結語

著名雜文家、詩人邵燕祥寫過這樣一段話:“自然界裏不能沒有花。沒有花的地方是荒原,是沙漠。人間不能沒有詩,詩歌是人生命的花朵。”“讓我們作詩的知己吧!讓無數珍貴的生命的花朵,帶者靈魂的閃光、思想的色澤、感情的汁液,融入我們的生命,使我們的精神世界永不成爲沙漠和荒原吧!”通過學習欣賞舒婷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讓我們向詩的知己邁進一大步吧!

九年級語文《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教案 10

學習目標

1. 有感情地朗讀,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2. 瞭解朦朧詩的特點;

3. 初步感知詩歌中的意象特徵。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詩歌中的意象。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

1.預習課文,運用工具書讀準字音,熟讀全詩;

2. 回顧所學現代詩歌,找出和本文類似的詩歌及特點。

3. 查閱有關舒婷的資料及本詩的寫作背景。

教師準備:

1.有關舒婷的資料、本詩寫作背景及朦朧詩的相關資料;

2.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的錄音材料或範讀準備。

學習步驟及內容

一、導入

祖國,一個普通的詞語,卻能喚起人們心底真摯而深切的情感。

播放錄音材料或教師配樂範讀,導入學習情境。

二、初讀感知

1. 從剛纔的朗讀中你能體會到詩人怎樣的情感?你有什麼感受?

2. 本詩和我們以前學的哪一首詩類似,你還能讀出幾句來嗎?它們有什麼共同特點?

(九年級上冊第3課《星星變奏曲》,“如果大地的每個角落都充滿了光明/誰還會需要星星/誰還會……”它們都是朦朧詩,構思強調內在思維,表現手法追求意象化,往往象徵、暗示、通感等並用,主題具有多義性。)

3. 文學作品的理解,需要我們走近作者,走入作者的.那個時代。請你展示蒐集到的有關作者的資料及本詩寫作背景,並簡述你對那個時代的認識。同學間相互補充。

舒婷是我國當代著名的女詩人,她初中畢業以後曾去插隊,後回城當工人。《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發表於1979年,成詩卻早在1976年“四五”之後的動盪時代,這首詩有着沉重的歷史感,表達了一種希冀光明的痛苦。

三、誦讀品味

(一)導讀品味:讓我們再次走進作者的那個年代,仔細品味詩歌的感情。

1. 教師播放音樂,營造氣氛,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自讀。

2. 學生選其中的一節朗誦,並說說這樣讀的理由。(表達了怎樣的情感,應用怎樣的語調誦讀?)其他學生點評,教師鼓勵。

3. 誦讀指導:

本詩先抑後揚,表達了詩人由低沉而至高亢的思想情緒,朗讀中要注意把握這種節奏的變化,讀出情感。

教師範讀第一節(或放錄音),問:你知道老師爲什麼這樣讀嗎?談談你的看法。

教師引導:

第一節,詩人使用了“破舊的老水車”“燻黑的礦燈”“乾癟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灘上的駁船”等意象,這些意象,一方面要從其本身包含的內容來理解它的象徵意義,另一方面要重視意象的修飾語。這樣,我們不難發現“礦燈”“路基”等,應該象徵着祖國的工業,而“燻黑”“失修”等修飾語形容了祖國工業的衰敗。同樣,“水車”“稻穗”,應該象徵祖國的農業,而“破舊的”“老”“乾癟”等修飾語又現出了祖國農業的落後貧窮。這一組意象加在一起,既指工農大衆生活的艱難,又凸現了祖國經濟的貧弱面貌。“淤灘上的駁船”與“歷史的隧道里蝸行”相對,進一步象徵了中華民族已經遠離歷史前進的軌道,裹足不前。此情此景,詩人感到猶如把纖繩勒進祖國母親肩膊那樣疼痛難忍,禁不住發出“──祖國啊!”的深沉呼喚。多麼沉重,多麼痛苦!語調應緩慢低沉。讀“──祖國啊!”時,要痛苦沉重而有壓抑感。

(二)自主研讀

1. 請模仿老師的分析方法分組研讀二、三、四節,小組成員間相互質疑、交流,做好記錄,然後選一名同學全班交流,各個小組互相補充。(交流時採取讀一節交流一節的方式,讓學生在反覆的誦讀中仔細體會。)

教師引導:

第二節,詩人使用了“花朵”這一意象,它的出現帶來了輕鬆與美的感受,但我們注意到它的修飾語時,感覺就不一樣了,“飛天袖間”“千百年來未落到地面”,原來這“花朵”離我們很遙遠,無從觸摸。但“花朵”畢竟是“花朵”,它代表我們古老的祖國的希望。雖然有些微茫,但它存在着就會帶給我們努力奮爭的力量。因此這時詩人呼喊“──祖國啊!”,但那聲音就不再是單純的痛苦,而是在沉重中露出了點點的希望。讀時語調較第一節稍高。

第三節,詩人使用了“簇新的理想”“雪被下古蓮的胚芽”“掛着眼淚的笑渦”“雪白的起跑線”“緋紅的黎明”等一系列的意象。依然按照我們的理解方式看這些意象,我們看到了一個覺醒的祖國,一個嶄新的祖國,一個充滿希望和奮進精神的祖國。“──祖國啊!”欣喜、興奮、帶有力量的呼喊。讀時要充滿欣喜,加快語速。

第四節,詩人借“乳房”一個意象,把祖國比擬爲母親,詩人自己則成了母親翼下的一個漸趨成長的孩子。詩人與祖國脣齒相依的關係被揭示出來(“我是你的十億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萬平方的總和”),“我”將把“我”的一切奉獻給祖國母親(“從我的血肉之軀上/去取得……”)。前文敘寫的痛苦將會在孩子的拼搏奮爭中消失,那“飛天袖間”的“花朵”定會飄落大地,希望定會成爲現實。“──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竭盡全力地呼喊,震撼着每一個炎黃子孫的心。讀時要有情感地全力投入,要讀得有力量。

2. 再次播放錄音,學生跟着小聲朗讀。

3. 挑選學生配樂朗讀全篇,師生共同點評。

四、合作探討

1. 第一人稱“我”貫穿全詩,能改成其他人稱嗎?試着用其他人稱讀其中一節,體會詩人這樣寫的用意並簡要分析。(“我”究竟指誰?“我”和祖國是什麼關係?)

期望效果:詩中的“我”不僅指詩人自己,也指整個中華民族。這樣寫表達了“我”與祖國脣齒相依、不可分割的關係。

2. 詩中“迷惘”“沉思”“沸騰”僅僅是詩人的情感歷程嗎?請結合中國的歷史談談你的看法。

3. 本詩寫於20世紀70年代末,到今天讀來依然令人振奮,你認爲是什麼原因呢?請結合現實談談你的想法。

4. 自主質疑,師生共同探討。

五、鞏固拓展

1. 全班有感情地誦讀全文。

2. 請根據自己的理解,以“祖國”爲話題寫一首小詩或一篇短文,注意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