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老人與海》導學案兩篇

《老人與海》導學案兩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3W 次

  《老人與海》導學案一

《老人與海》導學案兩篇

  學習目標:

1、瀏覽課文,理清小說的主要情節,概述小說的主要內容;

2、分析人物心理,學習老人永不服輸的頑強精神,並與同學交流、分享學習心得;

3、聯繫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嘗試描述特定情境下的內心獨白。

 學習重點難點:

揣摩人物內在精神世界,學習內心獨白的描述。

  學習過程:

 一、檢測預習,牛刀小試:

1、字音:

沮喪( ) 撬開( ) 豁出去( ) 臭跡( ) 鯖鯊( ) 舵柄( )

拽掉( ) 桅杆( ) 攮進( ) 上顎 ( ) 白浪滔天( ) 黏液( )

麪包屑( ) 榫頭( ) 報酬( ) 蹂躪( ) 攥住( ) 剎車( ) 脊鰭( )

殘骸 ( ) 胳肢窩( ) 綽號( ) 模樣( ) 吞噬 ( ) 皮開肉綻 ( )

2、作家作品:

海明威(1899—1961),美國“ ”代表作家,1954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代表作:中篇小說 ,長篇小說 、等。海明威被譽爲美利堅民族的精神豐碑。

 二、速讀全文,整體感知:

  三、重點閱讀,把握要點:

1、故事梗概:

2、文中精彩語句:

 四、精讀全文,合作探究:

問題1:桑地亞哥是怎樣的人?你怎樣看待他的失敗?

問題2: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信條,一個打漁的老人尚且如此,那麼我們新時期的“90後”又有怎樣的人生信條呢?請寫出自己的人生信條並談談理由。

參考補充:

① 我們來到世界上就是爲了不妥協。 ——高爾基

② 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 ——貝多芬

③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蘇軾

④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

⑤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 ——魯迅

⑥ 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周恩來

⑦ 宏圖在肩,超越自我。 ——洪戰輝

⑧ 愛要越挫越勇,愛要堅定執着,……,想愛就別怕傷痛。——林志炫(《單身情歌》)

五、體驗拓展,當堂訓練:

小說在行文中運用了大量的人物內心獨白,不僅忠實地記錄了桑地亞哥的內心活動,寫出他在海上漂泊的心態,而且通過自由聯想的方式,真實地再現了老人的思想與感受。豐富了小說的思想,構成小說的重要特色。

請在以下情境中任選一個,寫一個60字左右的心理描寫片段。

① 考試結束前5分鐘的心理描寫

② 黃昏時分,我獨自走在回家的路上,有個陌生人一直遠遠地跟着我……

 六、總結昇華,餘音繞樑:

讓我們以最響亮的聲音朗誦:

1、“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儘可以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

2、“明知是個死,也要寶劍出鞘,這叫亮劍,沒這個勇氣你就別當劍客。倒在對手劍下算不上丟臉,那叫雖敗猶榮,要是不敢亮劍,你以後就無法在江湖上立足。”

 附參考答案:

一、1、沮喪(jǔ) 撬開(qiào) 豁出去(huō)臭跡(xiù) 鯖鯊(qīng) 舵柄(duò)

拽掉(zhuài) 桅杆(wéi) 攮進(nǎng) 上顎 (è) 白浪滔天(tāo) 黏液(nián)

麪包屑(xiè) 榫頭sǔn 報酬chóu 蹂躪(lìn) 攥住(zuàn) 剎車(shā) 脊鰭(qí) 殘骸 (hái) 胳肢窩(gā)綽號(chuò) 模樣(mú) 吞噬 (shì)

皮開肉綻 (zhàn)

2、海明威,美國“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代表作:中篇小說《老人與海》,長篇小說《永別了,武器》、《喪鐘爲誰而鳴》等。

二、

三、1、小說的主人公桑地亞哥已八十四天未捕到魚了,在第八十五天,他又一個人出海遠航,在海上經過三天兩夜的搏鬥,終於捕到了一條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馬林魚。然而,在歸航途中,馬林魚卻被鯊魚吃掉,只剩下一副巨大的骨架。本文節選的主要是老人與鯊魚搏鬥的情景,也是小說情節的高潮。

2、略

四、1:①“硬漢”形象: 孤獨,背運,貧窮,年老體衰,但是他樂觀,自信,堅韌忍着飢餓,疼痛,貧窮,竭盡全力,不屈不撓,頑強(一個面臨厄運甚至絕境,永不屈服、永不放棄的“硬漢”!形象)

② 觀點1:一個人一旦有了這樣的精神,他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勇敢的人,不可戰勝的人!

觀點2:人生誰能沒有失敗?就像人學走路,也得有過摔跤,而且只有經過摔跤,人才能學會走路。失敗可以毀滅一個人,也可以造就一個,有人因爲害怕失敗不敢追求成功,這就是弱者。

觀點3:做人應該這樣,不要一副神情沮喪的樣子,要對自己有信心。人無論怎樣,最怕的就是沒有信念。如果你做一件事有了信念,你就等於成功了一半。書中主人公充滿信念、鍥而不捨的精神,正是我們所要學習的。

2:略

五、略

  《老人與海》導學案二

 【學習目標】

1、藉助資料大致的瞭解海明威的作品和風格。

2、通過故事情節和語言分析和揣摩小說的語言和行文特點,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徵意味。

3、培養不屈服於命運,憑着勇氣、毅力和智慧在艱苦卓絕的環境裏進行抗爭的精神。

【重點、難點】

深入課文,抓住重點詞句理解文章,培養不屈服於命運,憑着勇氣、毅力和智慧在艱苦卓絕的環境裏進行抗爭的精神。

 【預習要求】

細讀課文,結合【知識鏈接】,完成學案的作業。

 【課時安排】

2課時

 【知識鏈接】

1.海明威(ErnestHemingway,1899—1961),生於鄉村醫生家庭,從小喜歡釣魚、打獵、音樂和繪畫,18歲起進入報界,曾參加過兩次世界大戰。1954年,他榮獲諾貝爾文學獎。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開槍自殺,走完了他輝煌的一生。約翰•肯尼迪總統的唁電說:“幾乎沒有哪個美國人比歐內斯特•海明威對美國人民的感情和態度產生過更大的影響。”他稱海明威爲“本世紀(20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海明威是美利堅民族的精神豐碑。要了解美國,你必須走近海明威,走到代表着美國民族堅強樂觀的精神風範的文學長廊中來。海明威的成名作是1926年發表的《太陽照樣升起》,其他代表作有《乞力馬紮羅的雪》《喪鐘爲誰而鳴》(一譯《戰地鐘聲》)和以“精通現代敘事藝術”而獲諾貝爾文學獎的《老人與海》。

海明威的文風一向以簡潔明快著稱,俗稱“電報式”,他擅長用極精練的語言塑造人物,他筆下的人物也大多是百折不彎的硬漢形象,尤以《老人與海》中桑提亞哥最爲典型。用海明威的一句名言可以概括這類硬漢甚至其本人,乃至可涵蓋美利堅民族的性格:“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儘可以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

2.《老人與海》的情節並不複雜。一個名叫桑地亞哥的老漁夫,連續84天沒捕着一條魚。後來,他獨自一人出門遠航,在海上經過三天兩夜的搏鬥,終於捕到一條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馬林魚。然而,在歸航途中,一條條鯊魚陸續圍了上來,儘管老人奮力拼搏,但還是沒能抵擋住兇猛鯊魚的進攻,等他回到海岸時,大馬林魚只剩下了一副巨大的骨架。

課文節選的是老人與鯊魚搏鬥的情景,是小說臨近結尾的部分,也是小說情節的高潮,約佔全書的六分之一。通過一場人與自然搏鬥的驚心動魄的悲劇。表現老人不屈服於命運,無論在怎麼艱苦卓絕的環境裏,都憑着自己的勇氣、毅力和智慧進行奮勇抗爭的精神。

3.課文結構單純,人物少到不能再少,情節不枝不蔓,主人公性格單一而鮮明。本文中直接出場的人物只有老漁夫桑地亞哥一個,情節也主要是圍繞大馬林魚的捕獲以及因此而引來的與鯊魚之間的搏鬥,可謂單純而集中。着力追求一種含蓄、凝練的意境。海明威曾經以冰山來比喻創作,說創作要像海上的冰山,八分之一露在上面,八分之七應該隱含在水下。露出水面的是形象,隱藏在水下的是思想感情,形象越集中鮮明,感情越深沉含蓄。另外,爲使“水下”的部分深厚闊大,他還藉助於象徵的手法,使作品蘊涵深意。

 【學習過程】

1、看清字形,標出注音,理解意義(A級)

攮( ) 顎( ) 啐( ) 鯖鯊( )

脊鰭( ) 吞噬( ) 蹂躪( ) 拽掉( )

榫頭( ) 掌舵( ) 皮開肉綻( )

2. 結合課文,理解字詞。(B級)

(1)有時候它也迷失了那臭跡。但是它很快就嗅出來,或者嗅出一點兒影子……

問題:注音並解釋“臭跡”和“嗅”

答:“臭(xiù)跡”的“臭”是“氣味”,“嗅”是“聞”

(2)他扎它,並沒有抱着什麼希望,但他抱着無比的決心和十足的惡意。

問題:a.“什麼希望”是什麼希望?

答:殺死它,不要讓它吞噬馬林魚。

b.“十足的惡意”的感情色彩是什麼?實際意思是什麼?

答:褒義詞。老人隊鯊魚十分憤恨。

(3)我應該把它(1)的長吻兒砍掉,用它(2)去跟鯊魚鬥。

問題:解釋 它(1):馬林魚 它(2):馬林魚的長吻兒

3.結合課文,理解句子意義。(B級)

(1)當一大股暗黑色的血沉在一英里深的海里然後又散開的時候,它就從下面水深的地方竄上來。

問題:“一大股暗黑色的血”比喻什麼?答:鯊魚

這句話表現了什麼?又能反襯什麼?

答:表現鯊魚速度的迅猛。反襯老人的英勇頑強。

(2)“想點開心的事兒吧,老傢伙,”他說,“一分鐘一分鐘過去,離家越來越近了。丟掉了四十磅魚肉,船走起來更輕快些。”他很清楚,把船開進海流的中間的時候,會出現什麼事情。

問題:a.“丟掉了四十磅魚肉”本來是件壞事,老人爲什麼要說“船走起來更輕快些”?能表現老人這種精神的類似的描寫,再從文章中找出一個來。

答:老人面對厄運能夠換個角度思考,表現老人的樂觀主義精神。(例子略)

b老人“很清楚,把船開進海流的中間的時候,會出現什麼事情”,那麼,到底會是“什麼事情”呢?老人又有什麼準備呢?

答:鯊魚又會出現。(第二問見課文28頁)

(3)摘錄課文中能表現桑地亞哥精神的句子,說說老人是怎樣一個人?

答:(句子略)老人不屈服於命運,無論在怎麼艱苦卓絕的環境裏,都具有憑着自己的勇氣、毅力和智慧進行奮勇抗爭的精神。

 【合作探究】“他想,能夠撐下去就太好啦。這要是一場夢多好,但願我沒有釣到這條魚,獨自躺在牀上的報紙上面。”這句話是老人的內心獨白,結合課文,回答問題:

(1)從結構上看,寫“報紙”的作用是什麼?能夠表現什麼?(C級)

答:呼應結尾。表現老人生活窮困。

(2)這句內心獨白顯得有點消極,那麼,海明威這樣寫是爲了什麼?(C級)

答:爲表現老人在遇到困難時卻異常勇敢樂觀作反襯。

(3)如果以上兩個問題你的答案是正確的,那麼,你會聯想到我國唐代一位著名文人的一句名言(雖然其中的“窮”字意義並不和現代意義完全相同)。請你寫出這句名言來。(D級)

答:王勃《滕王閣序》“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4)假如作一個設想:在遭到鯊魚第一次攻擊之後,桑地亞哥老人既然能夠預見到還會遭到無數次鯊魚的攻擊甚至最後自己的勞動成果蕩然無存,那麼,還不如及早把自己捕獲的大馬林魚扔進大海,還可以及早回家。你認爲這種設想是否明智的、合宜的?說說你的理由,最好用事實說話。(C級)

答:這種設想是不明智的、合宜的。因爲人生的路上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艱難險阻,如果採取消極的退避的態度,那麼,人生毫無意義。

 【拓展訓練】( D級)讀下面的材料,完成1~3題。(09江蘇卷)

懷 魯 迅

郁達夫

真是晴天的霹靂,在南臺的宴會席上,忽而聽到了魯迅的死!

發出了幾通電報,薈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開往上海的輪船。

22日上午10時船靠了岸,到家洗一個澡,吞了兩口飯,跑到膠州路萬國殯儀館去,遇見的只是真誠的臉,熱烈的臉,悲憤的臉,和千千萬萬將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與緊捏的拳頭。

這不是尋常的喪葬,這也不是沉鬱的悲哀,這正像是大地震要來,或黎明將到時充塞在天地之間的一瞬間的寂靜。

生死,肉體,靈魂,眼淚,悲嘆,這些問題與感覺,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在魯迅的死的彼岸,還照耀着一道更偉大、更猛烈的寂光。

沒有偉大的人物出現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之羣;有了偉大的人物,而不知擁護,愛戴,崇仰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因魯迅的一死,使人們自覺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爲,也因魯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國還是奴隸性很濃厚的半絕望的國家。

魯迅的靈柩,在夜陰裏被埋入淺土中去了;西天角卻出現了一片微紅的新月。

1936年10月24日在上海

1.文中第三節所寫的“將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與緊捏的拳頭”,反映了青年男女什麼樣的心情?(3分)

答:1.對魯迅去世的悲痛。2.決心繼承魯迅的遺志,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和憤恨。

2.請分析文中畫線句子的含意。(6分)

答:魯迅逝世後,千萬青年對他的愛戴和崇仰使人們更加認識到他的偉大,這表明了民族振興的希望。但是魯迅之死與黑暗勢力的迫害有關,魯迅逝世後,還有相當一部分國民無動於衷、麻木不仁,這表明當時的中國還處在黑暗矇昧之中。

3.結尾一節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結合全文,說說你對“西天角卻出現了一片微紅的新月”這句話的理解。(6分)

答:象徵手法。魯迅雖然逝世了,但他的精神不死。(或:魯迅雖然逝世了,但新的力量必然產生)(或:表達了對民族和文化振興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