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課文《故鄉》教學反思(通用10篇)

課文《故鄉》教學反思(通用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5W 次

在辦理事務和工作生活中,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反思過往之事,活在當下之時。那麼你有了解過反思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課文《故鄉》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課文《故鄉》教學反思(通用10篇)

課文《故鄉》教學反思 篇1

《故鄉》很難教,我用3節課不到上完的,很多細節掠過了,比如楊二嫂的形象。我本來還想把《故鄉》中的環境和《風箏》中的環境做一個比較。我還想……這些想法在課堂上我都沒有實施,但心中也確實沒有底。這篇課文,只講了“柃主線”“抓變化”“讀閏土”“故鄉的出路”這四個方面大問題,涉及到了概括文章、分析人物、賞析語句、探索主題這四個大方面的語文能力訓練。可是我有一大堆困惑——

1、長文短教,是否可行。有些可能是重點放棄了,是否會影響學生的整體把握。

2、這樣解讀,學生是不是僅僅瞭解一個空殼,部分血肉,是否會制約孩子閱讀能力提升。

3、講通、講懂、講透,講到什麼程度才叫透?中學生年齡,老師即使講透,沒有閱讀基礎、思辨能力和人生閱歷能真正透嗎?還是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在重複教材全解。

4、深入解讀文本與引申發散之間的關係如何協調,文本的解讀應該是多元化還是趨於某一個方向。

課文《故鄉》教學反思 篇2

《故鄉》是魯迅寫的一篇小說。對於現在的初中生來說,魯迅的文章是晦澀難懂的,理解他的文章是有一定難度的。怎麼選擇切入點是教學成敗的關鍵。爲了便於學生的理解,我慎重的選擇切入點。

因爲這是一篇小說,我從小說的三要素中的人物入手。這篇小說中作者主要刻畫的就是兩個人物:閏土、楊二嫂。我以此爲切入點。通過對這兩個人物形象的分析探究小說的主題。讓學生找文中對這兩個人物描寫的句子,然後分析人物形象。讓學生自己去探究造成人物性格發生巨大變化的深層原因。其實也就是在探究小說的主題。學生從不同角度去分析。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這是引導學生個性化的閱讀最好的素材,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最好的材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分析,學生們探究的結果還是很不錯的,其實放開學生的手腳,他們有時真的會給你一個驚喜。有好多學生不理解文中“高牆”、三個“辛苦”的含義,以及對文章的結尾句的理解,這些問題的提出說明孩子們真的在思考。而且經過老師的引導學生們探究出答案來了。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還是沒有給學生太多的時間去思考。這是我在教學中常犯的嚴重錯誤。因爲它剝奪了學生的思考時間,久而久之就扼殺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

魯迅文章的教學還是存在着一定的難度,但是隻要自己在教學中不斷的反思一定可以做到順手、順心。教無定法,只要自己始終用心,始終有一份責任心在,我相信我的教學水平一定能越來越高,在今後的家教學中也會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課文《故鄉》教學反思 篇3

講解魯迅的小說《故鄉》的時候,我並沒有像往常一樣的去分析,而是運用了一種新的分析方法——引導學生圍繞“三”分析全文

三個故鄉

課文中一共寫了三個故鄉:一個是現實中的,一個是過去的,一個是理想中的,回憶中中的故鄉是過去時的,而現實中的是現在時的,而理想中的,則是將來時的。

回憶中的故鄉是充滿神異色彩的圖畫,這裏有生機勃勃的西瓜地,這裏有兒時的玩伴,這裏有希奇古怪的事情,這裏有鮮活的世界,這裏更有作者美好童年的記憶。總之這裏是一個美好的世界。是“我”少年時代的天堂。這個“故鄉”是一個美好世界,是少年美好心靈的反映,更是我記憶寶庫裏的珍寶。而現實中的“故鄉”則是一個“蒼黃的天底下橫着的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在現實社會裏失去活力的故鄉,是一個讓作者覺得悲涼的故鄉。物是人非事事休,更何況不光這裏的物非,人也非了,原來是童年的好夥伴的閏土,卻與自己有了很深的隔閡,讓自己禁不住打了一個寒噤,原本性格開朗的閏土,中年的時候卻變的吞吞吐吐,原本與自己是兄弟相稱,而今卻是形同陌路人……原來是文靜的豆腐西施而今卻是畫圖儀器裏的細腳伶仃的圓規,原本終日不說話的,而今卻是尖酸刻薄的化身,這怎麼能夠不讓作者傷心……不管是閏土,還是楊二嫂,他們的身上都反映一個時代的印記。他們的遭遇是當時整個社會的寫照,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寫下了這篇文章,因而更加具有代表性。

三種生活

很顯然這是說課文的倒數第三段中的“如我辛苦展轉而生活,如閏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如別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通觀全文,“我”雖然不是作者魯迅,但是在這個“我”身上,更多的還是作者的影子,以至於學生們一站起來,就說“我”是魯迅。雖然這種說法是不對的,但是這也是無可厚非的。而這樣的生活,是“我”(或者說是魯迅)所不希望的,我希望我的下一代們,能夠有新的生活,爲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

三代人

短篇小說裏,不僅僅說的是現實的社會,也不僅說的是對未來的希望。課文裏書提到了母親、“我”、閏土、楊二嫂、水生、宏兒,歸結起來是三代人,母親是長輩,“我”和閏土、楊二嫂是同輩中人,而水生、宏兒則是下一代。在這三代人裏,母親是輕描淡寫的幾筆,去勾勒出一個知書答禮,富於愛心,愛護兒子的長輩;而我是整個社會的目擊者,而下一代則是接班者,代表着故鄉的希望,代表着國家的未來。可以說在這三代人中,我對水生、宏兒是充滿希望的。

三種感情

這三種感情是對母親的尊敬,對閏土楊二嫂的同情,對水生、宏兒的愛護。對母親長輩的尊敬還體現在聽從母親的話,去拜望親戚本家和鄉鄰的關心;對閏土的同情,主要是從他的變化上的來體現出自己對他的同情;而對下一代的愛護,主要是對下一代人熱情的關注。

在同學的歸納總結的內容裏邊,還總結出三種吃西瓜的動物:刺蝟、獾豬和餷,三種做工的方式,三次提到了“隔膜”的一詞。

總之在故鄉里還有其他的三,不僅在這裏有,在很多其他的文章裏也是有的。在以後的教學中,不能夠墨守成規,適時地改變教學思路,會收到同樣的效果。

課文《故鄉》教學反思 篇4

本節教學總體上設計較好,準備也充分,而且在課堂上基本按照原預設的教學過程來推進,學生也多能參與到學習中來,而且運用了多媒體手段,加大了課堂容量,激活了課堂內容展示形式,有利於學生的學習。

但從實際操作來看,有以下幾點不盡如人意:

一是運用圖片導入法,溫習舊知,然後從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所表達的遊子思念家鄉的情,點出故鄉在遊子心目中的重點性,然後引導學生隨魯迅的`足跡去體悟一下“我”回故鄉的喜與悲。

導課形式很好,但是由於學生缺乏必要的記憶和欣賞分析能力,因此對圖片所展示的內容,把握不準,無法回答,只有幾個學生能從圖到文,因此,導致開課時的氣氛就不挑刺兒活躍。

二是進入新課後,爲了保證學生的順利學習,我安排了有關小說的基礎知識的複習,結果學生一問三不知,致使教學又一次受挫。這一點表明,一是學生沒有良好的課前預習的習慣,二是學生沒有主動學習、獲取知識的願望,學習積極性不高。這是這節課不成功的重要因素。

三是用一個字來概括作者回鄉後的感受時,有些學生只想到“悲”,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想不到“變”,即使老師啓發學生爲什麼“悲”,學生也想不到點上,最後只能老師點明,並從“故鄉景的變”、“故鄉人的變”最後歸結到“回鄉人情的變”。

四是在歸納“變”的原因時,學生更是不知所衷,由於沒有這方面的知識積累,更沒有一些相關的生活感悟和體會,因此學生對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雙重壓迫造成中國農村經濟的蕭條、民衆生活的艱難這一知識點理解不深。

總之,一節課,由於教師課前對學生學情沒有充分深刻的瞭解,只是憑自己想當然來預設教學,導致在課堂教學中連連受挫,而且鞏固訓練部分還沒來得及完成,教學效果十分不理想。

今後,我將進一步走進學生,瞭解學生,依照學生的實際來進行教學準備和開展教學,同時,自己將更進一步研究考綱、研究教材,真正扣住重點、難點、考點來開展教學,更精心地確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過程,編選課堂訓練,更好地調動學生參與學習,把課堂教學效率提上來。

課文《故鄉》教學反思 篇5

這只是《故鄉》這篇課文的部分反思。才上了個開頭,也許過幾天還會再寫個後續。雖然最近很忙,今天也明明應該要抓緊時間看點書的。但是,打鐵要趁熱,哪怕現在手頭都沒有課文。

教這篇課文之前,自己先通讀了好幾遍,邊讀邊圈點勾畫。大概有了幾個教學設想。第一個環節就是梳理情節,沒什麼特別的。教小說,梳理情節是第一步,也是必要的。第二個環節其實是想抓住幾個比喻句。先讀二十年前的閏土和楊二嫂的相關內容,用一個比喻句來形容他們給你留下的印象。然後解讀二十年後的,閏土——“石像”、“木偶人”,楊二嫂——“圓規”。引導學生在文中找出相應的依據,闡述人物和喻體,在外在形象、內在性格上的相同點。接着分析內在成因,比較圓規和木偶也就是閏土和楊二嫂的異同。(具體內容和後續環節下次再闡述好了)不過後來,這個設想在撰寫教案的時候,被我否決了。寫着寫着,總覺得一下子進入到幾個比喻句的解讀,有點太深樂,還是要再鋪墊一下,循序漸進。

這就有了全新的一個設計。只說中間全部推翻的這個環節好了。改成探究人物關係,“我”和閏土,“我”和楊二嫂,二十年前和二十年後關係的轉變。楊二嫂和閏土的關係,分析兩人的異同,進入“苦”的深度探究。“我”和閏土,宏兒和水生,從這兩組關係,探討循環。最後進入到“希望”的探究,引入課文最後幾段。往往上魯迅的文章時,我總要講很久很久。從教後,慢慢地非常喜歡魯迅的文章。不自主地講太多了,這可能不是一個好習慣。但是覺得通過細讀魯迅先生的文章,學生的寫作水平、閱讀能力、對世界的認知等等都會有不同維度的提升。

檢查學生的預習批註時,發現我的預設有點偏差。對於閏土的麻木、楊二嫂的尖酸刻薄,宏兒與水生和少年時“我”與閏土之間的相似點,都已經有初步的分析了。所以,根據學情,將教學重點放在了閏土和楊二嫂的異同,“我”和閏土之間產生隔膜的原因探究上,再逐步進入主題。也就依然選擇了第一次的教學設想的部分設計,仍然從大家感興趣,記憶深刻的“圓規”和“木偶”入手。不知道下次上的時候,又會有什麼樣的碰撞。梳理情節之後,引導學生去探究其中時間的錯位,也就是插敘手法的運用。學生提了幾個問題,覺得很有意思。第一個問題是既然先寫二十年前的閏土是爲了和二十年後的閏土形成對比,營造一個巨大的反差。那爲什麼在這兩件事的中間,母親提及了閏土的境況“也很不如意”之後,還穿插了關於楊二嫂的部分?第二個問題(這個問題確切地來說,是我在檢查學生的預習批註時,想到的),在母親說完閏土“境況也很不如意”之後,楊二嫂出場之前,爲什麼穿插了一段“我”和宏兒的對話。這樣的閒筆又有什麼作用?

這兩個問題都是指向情節的設置,都是情節的一種“延時”。

課文《故鄉》教學反思 篇6

講解這課的時候,自己並沒有像往常一樣的去分析,而是運用了一種新的分析方法。

原因是這樣的,在一本雜誌上看到了一篇文章,說的是如何教《故鄉》課,讀後深有感觸。於是就採用了這種方法。

這種方法說,課文裏邊有很多的“三”,於是我就在講課之前,給學生布置作業,回家自讀課文,找出課文中的“三”,不僅是三什麼,更是“三個什麼”或者是“三什麼……”,在第二天上課的時候,我就詢問是否找了,而學生說的幾乎全是課文中出現的,什麼“三十年”,什麼課文分“三個部分”等,這可不是我要的答案,也不是我希望出現的答案。於是我就開始了指導學生如何來找“三”,並不是說在課文裏明明白白地寫着,而是需要你自己通過讀課文,來歸納總結,整理概括,才能夠更加明確的“三”的具體內容。

隨着自己的課的完結,學生的總結也接近了尾聲。自己在講課的時候,也是在有意無意之中給學生點撥或者暗示出那些三指的具體內容是什麼。那些三具體指什麼呢?下邊有具體的解釋:

三個故鄉

課文中一共寫了三個故鄉:一個是現實中的,一個是過去的,一個是理想中的,回憶中中的故鄉是過去時的,而現實中的是現在時的,而理想中的,則是將來時的。

回憶中的故鄉是充滿神異色彩的圖畫,這裏有生機勃勃的西瓜地,這裏有兒時的玩伴,這裏有希奇古怪的事情,這裏有鮮活的世界,這裏更有作者美好童年的記憶,

課文《故鄉》教學反思 篇7

《故鄉》作爲經典作品,有很多優秀教師對此進行深入研究,而且也有很多經典的案例,但是各個教學設計也常常離不開人物分析和主題分析。而且由於文章很長,一般需要三課時才能解決。

我反覆閱讀文章,雖然這樣的文章自己也已經上了多次,但是每次總是有新的感受和觸動。本教學設計從理念和文章處理上希望有以下幾個突破。

1、努力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學習。到了初三發現很多學生已經不再參與我們的課堂,哪怕是很簡單的內容也不願意,因此想通過小組學習和導學形式,逼迫這部分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這一點我覺得效果也是可以的。

2、努力想讓學生思考,儘可能讓教師的教授放到第二位,讓學生自主去感受、體會和表達,那樣雖然可能不成熟、不完整,但比教師雖然精彩的分析,實際上效果更好。不過在本節課中,這方面的目標沒有達成,學生的思維容量不夠,語言表達和書面表達訓練不到位。

課文解讀方面:

1、努力想不破壞文章的整體性,以“悲哀”爲情感基調,分析悲哀的具體原因,然後過渡到環境描寫和人物分析來。

2、人物分析想通過學法指導,引導學生再度深入文本,自主比較分析閏土的前後變化,從而歸結人物命運的原因,直至挖掘文章主題。

不過設想雖好,但是操作中存在着許多不足之處,導致教學流程不夠流暢,學生表現不夠理想,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

1、教學切入不夠明確,對文章的感情基調的把握,由於學生未能深入文本,讀出自己的感受,僅僅兩段文章的朗讀,未能引導學生進入文本,導致時間浪費,教學流程堵塞。

2、學生學情瞭解的還是不夠準確。情感基調的把握,環境描寫的作用分析等都沒有設想的那樣順暢,對學生學情有一定的高估,還有小小組形式使得個別原本上課比較積極地學生表現機會不足,無法進入良好的教學情境。

今天的課對人物分析進行的深入探究,表格形式還是非常有效,精讀描寫中年閏土的語言,學生的反應良好。說明細讀文本仍是我們語文教學的方向,但是如何實踐還需要我們一起努力。

課文《故鄉》教學反思 篇8

終於遇到我熟識的“閏土”了,終於面臨不可迴避的魯迅了。

它是一篇小說,但它是魯迅的小說。許多學生甚至老師害怕又鄙視魯迅,把《一件小事》的主人公誤認爲是車伕,說他敢於承擔社會責任。假如是這樣的話,我們也可以成爲魯迅了,寫一個敢於承擔責任的人— —不難!千萬不要忘記人家是魯迅,他不是在寫車伕的敢於承擔社會責任,而是寫“我”,一個知識分子,在五四後看到了中國社會的希望在於逐漸登上歷史舞臺的無產階級。這對於整天想着玩PSP的初中學生來講那簡直是——我不知道應該用什麼語言來形容了。

魯迅的“故鄉”是真切的,也是虛擬化的;故鄉中的人事既是發生過的,又是不盡然如此的。他想說的是辛亥革命後的農村非但沒有走上新路,反而是受社會的動盪的影響,瀕臨破產而民不聊生。愚昧的劣根性又使他們看不到問題的所在,所以他們只能“辛苦麻木而生活”或“辛苦恣睢而生活”,就算是來到了城市的“我”也只能“辛苦輾轉而生活”。閏土是最底層的農民的代表,楊二嫂是城鎮小商販的代表,而“我”是城市知識分子的代表,都一樣的辛苦,卻一樣的落迫。這就不是個人的原因,甚至不是一個羣體的原因,那一定是他們共同生存的這個時代和社會的原因。

這讓學生明白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而且,魯迅不僅是批判,還有憧憬。希望“宏兒”和“水生”是一氣,而且過我們未曾經歷過的新生活。並號召人們:“希望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就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實際上他想說:大家一起行動,創建新的社會!

課文《故鄉》教學反思 篇9

故鄉寫於1921年,其中的故事情節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於真正的現實生活,它深刻的概括了1921年前的30年內,特別是辛亥革命後十年間中國農村經濟凋敝,農民生活日益貧困的歷史,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社會風貌。如何讓學生更直觀的瞭解那個時代的社會風貌?首先我引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查閱了有關辛亥革命的資料,瞭解作者寫作文章時的社會背景,認識辛亥革命歷史意義,失敗的原因。再援引了《中國近現代農民問題的研究》中的相關資料,給學生一個直觀感受。

對於本文主題的把握,重點放在對楊二嫂、閏土、“我”三個人物形象的分析上。“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進行該環節時,我給予學生研究人物的方法指導,從兩個角度來談:注意品讀人物的言行舉止和人物發展變化過程來剖析人物的精神世界。這是本文教學的重點,課堂上反覆訓練,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但在此環節的教學中,我沒有給學生足夠時間討論交流,引導學生對作品的思想進行進行探討。

引導學生分析寫作特色,有幾點學生自己是能說出來的,例如:對比手法的運用、環境描寫的作用。該環節主要是學生討論,老師點評總結。但此環節處理的較倉促。

課文《故鄉》教學反思 篇10

講解這課的時候,自己並沒有像往常一樣的去分析,而是運用了一種新的分析方法。

原因是這樣的,在一本雜誌上看到了一篇文章,說的是如何教《故鄉》課,讀後深有感觸。於是就採用了這種方法。

這種方法說,課文裏邊有很多的“三”,於是我就在講課之前,給學生布置作業,回家自讀課文,找出課文中的“三”,不僅是三什麼,更是“三個什麼”或者是“三什麼……”,在第二天上課的時候,我就詢問是否找了,而學生說的幾乎全是課文中出現的,什麼“三十年”,什麼課文分“三個部分”等,這可不是我要的答案,也不是我希望出現的答案。於是我就開始了指導學生如何來找“三”,並不是說在課文裏明明白白地寫着,而是需要你自己通過讀課文,來歸納總結,整理概括,才能夠更加明確的“三”的具體內容。

隨着自己的課的完結,學生的總結也接近了尾聲。自己在講課的時候,也是在有意無意之中給學生點撥或者暗示出那些三指的具體內容是什麼。那些三具體指什麼呢?下邊有具體的解釋:

三個故鄉

課文中一共寫了三個故鄉:一個是現實中的,一個是過去的,一個是理想中的,回憶中中的故鄉是過去時的,而現實中的是現在時的,而理想中的,則是將來時的。

回憶中的故鄉是充滿神異色彩的圖畫,這裏有生機勃勃的西瓜地,這裏有兒時的玩伴,這裏有希奇古怪的事情,這裏有鮮活的世界,這裏更有作者美好童年的記憶。總之這裏是一個美好的世界。是“我”少年時代的天堂。這個“故鄉”是一個美好世界,是少年美好心靈的反映,更是我記憶寶庫裏的珍寶。而現實中的“故鄉”則是一個“蒼黃的天底下橫着的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在現實社會裏失去活力的故鄉,是一個讓作者覺得悲涼的故鄉。物是人非事事休,更何況不光這裏的物非,人也非了,原來是童年的好夥伴的閏土,卻與自己有了很深的隔閡,讓自己禁不住打了一個寒噤,原本性格開朗的閏土,中年的時候卻變的吞吞吐吐,原本與自己是兄弟相稱,而今卻是形同陌路人……原來是文靜的豆腐西施而今卻是畫圖儀器裏的細腳伶仃的圓規,原本終日不說話的,而今卻是尖酸刻薄的化身,這怎麼能夠不讓作者傷心……不管是閏土,還是楊二嫂,他們的身上都反映一個時代的印記。他們的遭遇是當時整個社會的寫照,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寫下了這篇文章,因而更加具有代表性。

三種生活

很顯然這是說課文的倒數第三段中的“如我辛苦展轉而生活,如閏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如別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通觀全文,“我”雖然不是作者魯迅,但是在這個“我”身上,更多的還是作者的影子,以至於學生們一站起來,就說“我”是魯迅。雖然這種說法是不對的,但是這也是無可厚非的。而這樣的生活,是“我”(或者說是魯迅)所不希望的,我希望我的下一代們,能夠有新的生活,爲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

三代人

短篇小說裏,不僅僅說的是現實的社會,也不僅說的是對未來的希望。課文裏書提到了母親、“我” 、閏土、楊二嫂、水生、宏兒,歸結起來是三代人,母親是長輩,“我”和閏土、楊二嫂是同輩中人,而水生、宏兒則是下一代。在這三代人裏,母親是輕描淡寫的幾筆,去勾勒出一個知書答禮,富於愛心,愛護兒子的長輩;而我是整個社會的目擊者,而下一代則是接班者,代表着故鄉的希望,代表着國家的未來。可以說在這三代人中,我對水生、宏兒是充滿希望的。

三種感情

這三種感情是對母親的尊敬,對閏土楊二嫂的同情,對水生、宏兒的愛護。對母親長輩的尊敬還體現在聽從母親的話,去拜望親戚本家和鄉鄰的關心;對閏土的同情,主要是從他的變化上的來體現出自己對他的同情;而對下一代的愛護,主要是對下一代人熱情的關注。

在同學的歸納總結的內容裏邊,還總結出三種吃西瓜的動物:刺蝟、獾豬和餷,三種做工的方式,三次提到了“隔膜”的一詞。

總之在故鄉里還有其他的三,不僅在這裏有,在很多其他的文章裏也是有的。在以後的教學中,不能夠墨守成規,適時地改變教學思路,會收到同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