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語文《故鄉》教學反思

語文《故鄉》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1W 次

魯迅作品中改造國民性的思想,不僅僅作用於小說所屬的年代,而應是永久性的。下面小編整理收集了語文《故鄉》教學反思,歡迎閱讀!

語文《故鄉》教學反思

  語文《故鄉》教學反思1

學完魯迅先生的《故鄉》這篇課文,我的心情很糟糕。沮喪得一踏糊塗,我深深地愧疚和自責,那麼一篇經典的文章真的被我活生生給糟蹋了呀!

說實話,對魯迅先生的文章,我向來是充滿敬畏的,他的文章太經典、太深刻、太完美。以至於,每次上魯迅先生的文章我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不知道該講些什麼、如何講,才能對得起魯迅先生那麼經典的文章。

魯迅先生的文章耐讀、耐品、越嚼越有味兒,幾乎每一句都堪稱經典。於是,教學魯迅的文章,我想講的東西太多,想品的語句太多,想關注的面太廣。

所以,每當學習魯迅文章的時候,我不知道該顧哪一頭。正在講人物時,突然發現環境描寫很精彩也;講着環境時,又發現人物講的不夠到位;講人物時又發現本文的寫法很特別。

於是,學習《故鄉》這篇文章時,我發現自己一直都處於疲於奔命的狀態,一篇經典課文被我講得顛三倒四,七零八落。學生也被我講的學生也暈頭轉向,迷迷糊糊。好失敗的一課呀!

我也曾記得“一課一得”;我也曾記得,面面俱到,就是面面不到。但,我還是不忍心捨棄每一個我想講的點,想關注的面。結果,連我自己都不知道講了什麼,說了什麼,腦海裏都呈現出了一盆漿糊的狀態。

渾渾噩噩間,我發現學習《故鄉》這篇課文,居然用了四節課,學生積累了什麼,收穫了什麼,我不知道,只覺得像一團亂麻,讓我具體說出怎麼亂的,我又沒有影像,沒有言辭了。

學完《故鄉》這篇課文,我很沮喪,也很難過。

問題到底出在哪,怎麼會這樣?我深深地反思。

通過不斷地反思與回顧,我發現問題的癥結找到了:一是我的備課不夠充分,總以爲這篇課文我已經連續教過幾遍了,是我很熟悉的一篇文章,應該是無需備課的。所以課堂上,我的思路比較混亂,不夠清晰,上課就出現了顛三倒四的局面。

二是不會捨棄。魯迅的文章真的太好、太經典。無論是語言還是構思,無論是寫法還是思想,有那麼多那麼多值得品味的東西,值得重錘敲打的東西,我一點兒都不放過,在課文的方方面面,我都想去講,都想講出魯迅的深刻來。

可是面面俱到的去講,學生就面面都有收穫嗎?不是,太多太雜的東西,只能促使他們的腦海中什麼也不曾留下。

我知道自己錯了,徹底錯了!

謹以此篇反思,讓今後的我引以爲戒,不再犯類似的錯誤,或許還可以告慰我對魯迅先生的愧疚之情。

同時我也希望,閱讀這篇文章的你,受到一些啓發。

  語文《故鄉》教學反思2

本文是一篇傳統的教材篇目,也是魯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如果教學中再走“介紹背景、分段、逐段分析、概括中心思想”的老路子,那就辜負了新課改教材選入此文的美意了。在教學中我做了以下嘗試:

一、遵循作者寫作思路,走進作者心境,把握小說主題,引導學生學會閱讀作品。

“授之於魚,不如授之於漁。”在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從而感悟文章主題;然後採用探究方式,對有關問題進行研討。這樣使學生對作品的認識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使學生始終處於主動學習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對知識目標的掌握情況很好。

二、加強作品與現實社會的鏈接,爲作品注入時代的活力。

魯迅作品中改造國民性的思想,不僅僅作用於小說所屬的年代,而應是永久性的。在教學中,我注意了作品與現實的鏈接,由作品中的“新生活”到“構建和諧社會”的內涵;由閏土“多子”的事實到今天計劃生育政策的深入人心;由舊中國農民問題到今天政府對“三農”問題的重視……

教學中,引導學生聯繫身邊生活,與閏土做個對比,從而激發學生對新生活的熱愛。這些教學環節使學生思維敏捷,情緒高漲,教學效果甚好。

三、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中我讓學生髮表個人見解、辯論、討論穿插於整個教學過程之中。另外我還設計了“再回故鄉”等一系列說話題目,讓學生盡情想象,感受作品,感受生活,從而激發學生髮現和創新的熱情。

總之,作爲新課改的實踐者,我也堅信魯迅先生之於“希望”的闡釋,教改之路是靠千千萬萬的實踐者走出來的。只要我們滿懷信心地走下去,定會踏出一條光明之路來!

  語文《故鄉》教學反思3

魯迅的小說《故鄉》已經講完了。講解這課的時候,自己並沒有像往常一樣的去分析,而是運用了一種新的分析方法。

原因是這樣的,在一本雜誌上看到了一篇文章,說的是如何教《故鄉》課,讀後深有感觸。於是就採用了這種方法。

這種方法說,課文裏邊有很多的“三”,於是我就在講課之前,給學生布置作業,回家自讀課文,找出課文中的“三”,不僅是三什麼,更是“三個什麼”或者是“三什麼……”在第二天上課的時候,我就詢問是否找了,而學生說的幾乎全是課文中出現的,什麼“三十年”,什麼課文分“三個部分”等,這可不是我要的答案,也不是我希望出現的答案。於是我就開始了指導學生如何來找“三”,並不是說在課文裏明明白白地寫着,而是需要你自己通過讀課文,來歸納總結,整理概括,才能夠更加明確的“三”的具體內容。

隨着自己的課的完結,學生的總結也接近了尾聲。自己在講課的時候,也是在有意無意之中給學生點撥或者暗示出那些三指的具體內容是什麼。那些三具體指什麼呢?下邊有具體的解釋:

三個故鄉

課文中一共寫了三個故鄉:一個是現實中的,一個是過去的,一個是理想中的,回憶中中的故鄉是過去時的,而現實中的是現在時的,而理想中的,則是將來時的。

回憶中的故鄉是充滿神異色彩的圖畫,這裏有生機勃勃的西瓜地,這裏有兒時的玩伴,這裏有希奇古怪的事情,這裏有鮮活的世界,這裏更有作者美好童年的記憶。總之這裏是一個美好的世界。是“我”少年時代的天堂。這個“故鄉”是一個美好世界,是少年美好心靈的反映,更是我記憶寶庫裏的珍寶。而現實中的“故鄉”則是一個“蒼黃的天底下橫着的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在現實社會裏失去活力的故鄉,是一個讓作者覺得悲涼的故鄉。物是人非事事休,更何況不光這裏的物非,人也非了,原來是童年的好夥伴的閏土,卻與自己有了很深的隔閡,讓自己禁不住打了一個寒噤,原本性格開朗的閏土,中年的時候卻變的吞吞吐吐,原本與自己是兄弟相稱,而今卻是形同陌路人……原來是文靜的豆腐西施而今卻是畫圖儀器裏的細腳伶仃的圓規,原本終日不說話的,而今卻是尖酸刻薄的化身,這怎麼能夠不讓作者傷心……不管是閏土,還是楊二嫂,他們的身上都反映一個時代的印記。他們的遭遇是當時整個社會的寫照,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寫下了這篇文章,因而更加具有代表性。

三種生活

很顯然這是說課文的倒數第三段中的“如我辛苦展轉而生活,如閏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如別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通觀全文,“我”雖然不是作者魯迅,但是在這個“我”身上,更多的還是作者的影子,以至於學生們一站起來,就說“我”是魯迅。雖然這種說法是不對的,但是這也是無可厚非的。而這樣的生活,是“我”(或者說是魯迅)所不希望的,我希望我的下一代們,能夠有新的生活,爲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

三代人

短篇小說裏,不僅僅說的是現實的社會,也不僅說的是對未來的希望。課文裏書提到了母親、“我”、閏土、楊二嫂、水生、宏兒,歸結起來是三代人,母親是長輩,“我”和閏土、楊二嫂是同輩中人,而水生、宏兒則是下一代。在這三代人裏,母親是輕描淡寫的幾筆,去勾勒出一個知書答禮,富於愛心,愛護兒子的長輩;而我是整個社會的目擊者,而下一代則是接班者,代表着故鄉的希望,代表着國家的未來。可以說在這三代人中,我對水生、宏兒是充滿希望的。

三種感情

這三種感情是對母親的尊敬,對閏土楊二嫂的同情,對水生、宏兒的愛護。對母親長輩的尊敬還體現在聽從母親的話,去拜望親戚本家和鄉鄰的關心;對閏土的同情,主要是從他的變化上的來體現出自己對他的同情;而對下一代的愛護,主要是對下一代人熱情的關注。

在同學的歸納總結的內容裏邊,還總結出三種吃西瓜的動物:刺蝟、獾豬和餷,三種做工的方式,三次提到了“隔膜”的一詞。

總之在故鄉里還有其他的三,不僅在這裏有,在很多其他的文章裏也是有的。在以後的教學中,不能夠墨守成規,適時地改變教學思路,會收到同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