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月光曲》優質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月光曲》優質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3W 次

 設計理念:

《月光曲》優質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1、通過整合課文,以“爲何彈曲、爲何再彈、遇到知音、得到靈感、讀出命運、啓迪人生、引導讀書”這樣的情感爲線索達到課程的有效取捨,追求課堂的高效。本節課教學從貝多芬爲什麼給盲姑娘彈第二支曲子這個統領性的問題出發,讓大家讀書,做到問題集中,以情感引導來推進課堂教學流程。

2、通過對文本的巧妙解讀,讓學生感受《月光曲》被人們忽略的那部分情感內涵。我讓學生聚焦忙姑娘與貝多芬的對話,讀出貝多芬遇知音,爲知音而彈曲子;讓學生聚焦當晚的的環境描寫,體會貝多芬有了靈感而彈曲子;再讓學生聚焦兄妹倆聯想到的景象,感悟他們共同的人生命運。這樣,就既解決了貝多芬爲什麼而彈和彈什麼內容的問題,也就真正讀懂了課文的難點:《月光曲》是怎麼誕生的,兄妹倆聯想的景象這部分內容怎麼理解。

3、突破固有思維,引領學生不怕挫折,不怕困苦。大部分教師上這一課時,都集中在貝多芬同情窮苦人民、遇到知音這兩個主題,而不懂得通過《月光曲》內容的深層解讀,體會到兄妹倆與貝多芬“共命運”的內涵。我在本課教學中,在不斷引領學生感悟《月光曲》的情感內涵中,通過各種讀書方式,讓學生明白:命運要自己去把握,要自己去戰勝苦難,通過奮鬥去實現美好人生。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引導學生感悟課文中盲姑娘和貝多芬的對話以及皮鞋匠的聯想,領會課文描寫的美妙。

2、讀懂課文,體會《月光曲》的誕生過程及描寫的內容。

3、感悟兄妹倆及貝多芬面對挫折的人生態度及貝多芬高尚的人格,激勵自己勇敢面對困難、戰勝困難,對未來充滿信心。

  教學重點:

1、讓學生品讀感悟盲姑娘與貝多芬的對話以及皮鞋匠的的聯想。體會貝多芬“抱同情、遇知音、得靈感、共命運”而創作《月光曲》的原因及《月光曲》創作的內容。

 教學難點:

1、 讓學生明白貝多芬爲什麼要爲盲姑娘彈奏《月光曲》?

2、 要學生讀懂《月光曲》是怎麼誕生的及《月光曲》所描繪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爲何彈曲。

1、詞語導入:同學們,看了這幅圖,你能聯想起《月光曲》這篇文章中的哪些詞語呢?(學生彙報)

2、出示課件:詞語引讀。

3、我想問大家: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不知大家還記不記得,貝多芬爲什麼要給盲姑娘

彈奏曲子?

4、學生回答之後教師總結並板書。

板書:抱同情(窮苦)

 二、默讀質疑——爲何再彈。

按照今天的出場費,貝多芬爲盲姑娘彈一支曲子最少值10萬元,可是,貝多芬居然還給她們兄妹倆彈了第二支曲子,這究竟是爲什麼呢?請大家帶着這個問題自由朗讀第6、7兩個自然段。

  三、聚焦對話——遇到知音。

1、聚焦句子:盲姑娘聽得入了神,一曲彈完,她激動地說:“彈得多純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貝多芬先生吧?”

(1)出示句子讀第六、七自然段。請一位女同學讀盲姑娘的話,一位男同學讀貝多芬的話,老師讀旁白。讀完師問:爲什麼貝多芬還要爲盲姑娘再彈一曲?(學生自由回答)

(2)通過“純熟”“深”詞語理解知音。你發現盲姑娘對貝多芬的音樂熟不熟悉?(“純熟”表明非常熟悉)不但熟悉,而且連這首曲子表達的情感都聽出來了(從“深”可以看出)。所以我們說盲姑娘是貝多芬的——知音。怎麼才能算是知音?能聽懂自己的音樂,能讀懂自己的內心——這就是知音!你喜歡周杰倫的《青花瓷》,你是他的知音嗎?(不是)你生活中有知音嗎?

(3)理解盲姑娘“激動”的心情。盲姑娘此時的心情怎樣?(激動)爲什麼這麼激動?(因爲能親自聽貝多芬彈曲子。)其實,盲姑娘早就知道貝多芬的大名,用一個詞表示就叫?(久仰大名)從上節課我們知道,盲姑娘做夢都想聽一聽貝多芬彈這首曲子,用一個詞表示就叫?(夢寐以求)現在盲姑娘終於聽到了貝多芬親自彈的曲子,滿足了自己的心願,用一個詞表示就叫?(如願以償)。

(4)教師引讀、男女同學合作讀。同學們,貝多芬就在眼前,你們激動嗎?好,咱們一起來讀一讀。先是全體女同學讀一遍,接着全體男同學讀一遍,最後全班讀一遍。久仰大名的貝多芬先生就在眼前,盲姑娘激動地說(女同學):“彈得——”;夢寐以求的貝多芬先生就在眼前,盲姑娘激動地說(男同學):“彈得——”;盲姑娘如願以償地聽到了貝多芬親自彈的曲子,激動地說(全班):“彈得——”

2、聚焦句子:貝多芬沒有回答,他問盲姑娘:“您愛聽嗎?我再給您彈一首吧。”

如果盲姑娘聽不懂貝多芬的曲子,他會再彈嗎?(不會,再彈就是對牛彈琴。)正所謂“酒逢知己——千杯少”,改一下:“曲遇知音不嫌多。”(出示句子)因此,我們說貝多芬再彈一曲,是爲誰什麼而彈?(爲知音而彈)

板書:遇知音

 四、聚焦環境——得到靈感。

一陣風把蠟燭吹滅了。月光照進窗子,茅屋裏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銀紗,顯得格外清幽。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倆,藉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鍵。

(1)啓發引出環境。這第二首曲子貝多芬原來彈過沒有?(是他的第一次創作。)火辣辣的太陽底下,放一架鋼琴,貝多芬能創作出《月光曲》嗎?這是一個怎樣的環境?課文中第幾自然段寫了?(第8自然段)

(2)出示句子,誰來讀這一段?

(3)質疑清幽環境之作用。這是一個怎樣的環境?清幽的月夜。可是老師覺得,這段環境描寫完全可以不要啊,跟《月光曲》關係不大?你認爲呢?(可以同桌交流下:抓住“清幽”:清新、清亮、幽靜、幽美,安寧,純潔,月夜很美,代表純潔和安寧、和諧)

(4)總結得靈感:哦,老師明白了,也就是說,清幽的月夜給了貝多芬很美的感受,那皎潔的月光彷彿是盲姑娘那純潔的心靈。貝多芬從中有了創作的衝動,得到了創作《月光曲》的靈感。是不是?從哪個字看出貝多芬從清幽的月夜中得到了靈感?(借)。什麼是靈感?

(5)引申靈感:月亮還給了我們古代許多詩人以創作的靈感,你能舉一些例子嗎?(李白《靜夜思》、王安石《泊船瓜洲》、蘇軾《水調歌頭》。)

板書:得靈感

(6)全班讀:就讓我們通過朗讀把這美好的、清幽的月夜作爲靈感借給貝多芬先生吧!讀的時候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輕輕地、柔柔地、美美地)讀——

 五、聚焦景象——讀出命運。

你們想知道《月光曲》的內容究竟是什麼嗎?請大聲朗讀第9自然段,拿起筆把你認爲描寫生動的詞語圈出來,再看看你能不能理解貝多芬的音樂描寫了些什麼?

1、看看你圈了哪些詞語:幾位學生彙報詞語,請一位學生讀這一段,注意把詞語讀好。

2、景象的層次:

(1)你們有沒有發現其實這一段是在寫什麼?(這是盲姑娘和哥哥聽到《月光曲》時聯想到的景象。)四人小組交流一下,這段景象經歷了哪三個階段的變化?

(2)學生彙報後教師總結:月出海邊圖(月亮升起、微波粼粼)——月穿微雲圖(越

升越高,穿過微雲)——月映巨浪圖(颳起大風,波濤洶涌)(出示課件)全班朗讀。

(3)按圖片順序排序:請大家根據上面文字的描述,正確的排列下面的圖形順序。

3、彈奏時節奏的變化:

(1)分節奏:那麼你覺得貝多芬在彈奏的時候,具體的節奏會怎麼變化呢?請做選擇題。舒緩-漸強-激昂。

(2)男女同學分別按節奏讀:誰願意試試按照樂曲的節奏來朗讀這段呢?盲姑娘是女

的,女同學應該更能體會盲姑娘的心,請女同學來讀;貝多芬是男的,請男同學來做貝多芬,你自己彈的曲子,應該怎麼讀?

4、試聽《月光曲》:大家想聽一聽《月光曲》嗎?請閉上眼睛,看你在聽的時候,能不能也像兄妹倆那樣聯想到月出海邊圖、月穿微雲圖、月映巨浪圖。注意,老師也不是一下子聽懂的,學校早上廣播在第九周星期一放過一次,我聽了很激動。它不像周杰倫的《青花瓷》,也不像張韶涵的《隱形的翅膀》,幼兒園的小朋友都能哼幾句。不用心聽是不會想象到那麼美妙的境界的。

5、聽完感覺如何?請大家談談自己聽完後的感受。彈琵琶的四位同學來談一談,你們是學過音樂的,應該會更有感受。大家也不用不懂裝懂,《月光曲》不是一下子聽得懂的。

6、讀出盲姑娘的家庭及坎坷的命運。

(1)啓發《月光曲》與人的情感的聯繫。大家想一想,難道兄妹倆只是聯想到了奇妙的景象嗎?還可能從《月光曲》中想到什麼?請回到盲姑娘和皮鞋匠的對話,一位男同學讀哥哥的話:“是啊,可是音樂會的入場券太貴了,咱們又太窮。”一位女同學讀妹妹的話:“哥哥,你別難過,我不過是隨便說說罷了。”(還可能聯想到自己坎坷的命運)。貝多芬說過,“音樂是心靈的窗戶,是情感的傾訴,是人生命運的寫照。”

(2)啓發聯想的景象的三個層次與兄妹倆人生命運的對應階段。如果老師把兄妹倆的人生經歷劃分出童年、青年、中年三個時期,看看哪一段是寫童年、那一段是寫青年、哪一段是寫中年呢?

這樣的童年有什麼特點?(幸福美好)這樣的青年有什麼特點?(艱難曲折)這樣的中年有什麼特點?(波瀾壯闊、轟轟烈烈)

師引全班讀:月出海邊圖象徵着兄妹倆幸福美好的童年,讀—;月穿微雲圖象徵着兄妹倆坎坷曲折的青年,讀—;月映巨浪圖象徵着兄妹倆波瀾壯闊的中年,讀—。

7、師總結兄妹倆的聯想:貝多芬高超而深情的演奏,不但讓盲姑娘和皮鞋匠聯想到了別樣的風景,而且也彷彿從貝多芬的音樂中看到了自己波瀾起伏的人生命運。

8、讀出貝多芬的命運:老師出示一段貝多芬的個人簡歷。請一位同學來讀。你認爲這首曲子是爲誰寫的?生:貝多芬自己的。從這段景物描寫中,我們似乎也看到了貝多芬的人生命運,是嗎?

板書: 共命運

引讀:同學們,《月光曲》既是爲兄妹倆創作的,同時也是爲貝多芬自己而創作的。這是貝多芬幸福美好的童年,讀——;然而,28歲那年,他在音樂方面越來越享有聲譽的時候,卻發現自己的耳朵產生了聽力的障礙,歡樂與痛苦同時交織在他的青年時代,讀——;不過,堅強的貝多芬並沒有被命運打倒,而是不斷譜寫出一曲曲動人心絃、叩響人類靈魂的交響曲,演繹了他波瀾壯闊的音樂人生,讀——。

 六、引讀昇華——啓迪人生。

1、師總結並啓發兄妹倆的“陶醉”:就是這樣,盲姑娘與貝多芬有着相類似的命運,一個雙目(失明),一個耳朵(失聰),貝多芬也曾經生活艱難,但同時都喜歡(音樂),就這樣,貝多芬思潮翻涌,創作出了被譽爲曠世絕響、流傳千古、魅力無窮的——《月光曲》。同學們,兄妹倆聽着貝多芬即興創作的曲子,陶醉了嗎?讓我們一起來陶醉吧!

引讀:皮鞋匠——靜靜地聽着。……

2、啓發人生:同學們,你們陶醉了嗎?現在該醒醒啦!從盲姑娘或貝多芬的身上,你學到了什麼?(遇到挫折,要堅強,對生活充滿信心,要有同情心。)(出示雷怡秋、徐毓、劉芷妮等同學預習時批註上的體會,進行閱讀鼓勵。)同學們,讓我們記住貝多芬的這句話,並把它用來勉勵自己,好嗎?大家一起來讀一讀:痛苦能夠毀滅人,……(德國 貝多芬)請同學們把劃紅線的句子工工整整地抄下來作爲你的座右銘好嗎?你願意把它作爲自己的座右銘嗎?爲什麼?(學生在預習本上抄寫,老師在黑板上書寫)

  七、總結課文——引導讀書。

同學們,貝多芬的《月光曲》就是在抱同情、遇知音、得靈感、共命運的情況下創作出來的,其實,這首曲子到底是怎麼創作出來的,課外的資料中還有別的說法,你們想知道嗎?總之,他的音樂給了兩個多世紀以來的人們心靈的震感,帶給了全世界的人民最美的享受和最深刻的人生啓迪,他的人生就是一部傳奇的書,同學們,想進一步瞭解貝多芬嗎?請大家課後閱讀《貝多芬傳》,出示書籍。

 板書設計: 26 月光曲

抱同情

遇知音

得靈感

共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