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初一下語文《魯迅自傳》同步練習及答案

初一下語文《魯迅自傳》同步練習及答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1W 次

  【初一下語文《魯迅自傳》同步練習及答案】

一、給加粗的字注音,根據拼音寫漢字

初一下語文《魯迅自傳》同步練習及答案

1.廈門( ) 皖南( ) 學籍( ) 乞食( )

2.páng huáng( ) shuāi敗( ) chóu辦( )

zhè江( ) nà喊( ) 親qī( )

  二、根據語境,理解加粗詞語的意思

1.母親姓魯,鄉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看書的學力。

2.但我到十三歲時,我家忽而遭了一場很大的變故。

3.這是我鄉衰落了的讀書人家子弟常走的兩條路。

4.我確知道了新的醫學對於日本維新有很大的幫助。

 三、閱讀理解

(一)

我一回國就在浙江杭州的兩級師範學堂做化學和生理學教員,第二年就走出,到紹興中學堂去做教務長,第三年又走出,沒有地方可去,想在一個書店去做編譯員,到底被拒絕了。但革命也就發生,紹興光復後,我做了師範學校的校長。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長招我去做部員,移入北京;後來又兼做北京大學,師範大學,女子師範大學的國文系講師。到一九二六年,有幾個學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說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語堂的幫助逃到廈門,去做廈門大學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廣東做了中山大學教授,四月辭職,九月出廣東,一直住在上海。

1.本文段可分爲三個層次,請用“∥”把它劃出來。

2.文中加粗的語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文段中畫浪紋線的句子含蓄地交待了一個什麼樣的重大事件?作者是用什麼樣的語氣來表達的?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感?

4.魯迅到廣東後,“四月辭職”,這中間也暗含了一個重大事件,它是什麼?魯迅爲什麼要辭職?

5.本文段在語言文字的表達上體現了全文的一個什麼特點?

(二)

冰心,原名謝婉瑩,現代著名女作家。1900年10月5日生於福建省福州市,原籍長樂縣橫嶺鄉。父親謝葆璋是海軍軍官,曾參加甲午中日海戰,具有愛國思想。冰心的童年是在山東煙臺海邊度過的。大海以它奇幻多彩的晨昏朝夕,孕育了她豐富的想像,陶冶了她詩人的氣質。在海邊孤寂的童年生活中,冰心7歲就開始閱讀《三國演義》《聊齋志異》《西遊記》《水滸傳》和林紓譯的《說部叢書》。辛亥革命起,隨家南迴,才進福州女師上學。1913年全家遷至北京。1914年入北京教會學校貝滿女中。因志願學醫,於1918年進協和女子大學理科預科。五四運動爆發時,她是預科一年級學生,滿腔熱情地投入到青年愛國運動中,在學生自治會任文書,又是北京女學界聯合會宣傳股中的一員。爲了擴大宣傳效果,她開始在北京《晨報》發表《21日聽審的感想》等讚揚愛國學生運動的時評,署名謝婉瑩。在奔騰澎湃的五四運動的啓迪下,她看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的一些社會問題。從1919年9月起,以冰心這一筆名寫了許多問題小說,如《兩個家庭》、《斯人獨憔悴》、《秋風秋雨愁煞人》等,引起了較爲強烈的社會反響。所以冰心說,是五四這道電光,這聲驚雷“把我‘震’上了寫作的道路”!由於白天上街宣傳、募捐,晚上筆不停揮地寫“問題小說”,理科的功課脫下一大截。1921年,在理預科畢業後,就考入文本科。因文科成績優異,還跳了一級。

冰心的“問題小說”大致可分爲三類:一是抒寫對封建社會和封建家庭的不滿,二是揭露軍閥混戰造成陷民於水火的慘痛生活,三是從人道主義立場表現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1921年,冰心由許地山、翟世英推薦,列名於文學研究會。她的“問題小說”與文學研究會的文章應該反映社會現象、討論人生問題的宗旨是一致的。這時,冰心着重反映剛從封建思想束縛中掙脫出來而又找不到出路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páng( )徨與苦惱,她敏銳地感到了這部分青年的危機:“不能昇天,不甘入地”,他們被“懸在天上人間的中段”。代表作有《超人》、《煩悶》等。但那時冰心已不滿足於只在小說中提出問題,她在探索人生道路上希望尋求答案。當時她既不可能與工農結合,又缺乏先進思想的武裝,只能以自己“美滿”的家庭中的“親子之愛”作爲靈藥,推薦給當時患有時代病的青年,以母愛的深沉,自然的神妙,童心的純真來慰藉他們煩悶的靈魂。這就是冰心的“愛的哲學”的起因。她的小說和散文的文采既融化了古典文學的神韻,又融合了歐美文學的乳汁,贏得許多青年的共鳴,隱隱產生了一種“冰心體”的文字。

從 1920年開始,冰心又以詩歌體裁抒唱對人生的感受。由於受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她寫出了爲文壇矚目的短詩集《繁星》和《春水》,模仿者不乏其人,造成了所謂“小詩流行的時代”,當時有人將此類短詩稱爲“春水體”。冰心的詩歌風格含xù( )、溫婉、雋美。她的“詩的女神”“滿蘊着溫柔,微帶着憂愁,欲語又停留”。冰心早期的文學觀是:文學要能“表現自己”纔是有創造性的、有個性的“真的文學”。而她的短詩則是最能“表現自己”對人生的探索,對自然的讚頌,乃至心靈深處的矛盾、煩悶的“真的文學”最典型的例證。

1.給下列加粗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

雋美( ) 惟悴( ) páng_________惶 含xù___________

2.寫出下列古典名著的作者。

《三國演義》_________________《聊齋志異》___________________

《西遊記》___________________《水滸傳》___________________

3.“辛亥革命起,隨家南下,才進福州女師上學”中,爲什麼說“隨家南下”?“才”字有何含義?

4.“五四運動爆發時,她……滿腔熱情地投入到青年愛國運動中”的.具體表現有哪些?用選文中的話回答。

5.“冰心”這一筆名始用於什麼時候?此時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6.冰心說,是五四這道電光,這聲驚雷“把我‘震’上了寫作的道路”,句中“震”字用得是否恰當?爲什麼?

7.冰心的“問題小說”分哪幾類?

8.選文運用的主要表達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à wǎn jí qǐ 2.彷徨衰 籌 浙 吶 戚

二、1.學問上達到的程度。2.意外發生的事情。3.事物由興盛轉向沒落。4.反對舊的,提倡新的,一般指政治上的改良或改良主義運動。

三、(一)1.……到底被拒絕了。∥但革命也就發生……國文系講師。∥到一九二六年,……2.寫出了魯迅處境不盡如人意,想尋一個適合自己理想的職業而不得的無可奈何、失落、惆悵之感。3.含蓄地交待了1926年的“3·18”慘案。作者是用輕描淡寫的語氣來表達的。它表達了作者對段祺瑞政府及其反動文人的蔑視,也透露出無聲的控訴。4.它暗含了蔣介石發動的“4·12”反革命政變。魯迅在這次重大事件中,看到了更多的血,更殘酷的殺戮。他認清了蔣介石的反革命本質,不願在反革命統治區任職,因而毅然決然地“辭職”。5.本文段在語言文字的表達上體現了本文語言簡潔,感情含蓄深刻的特點。

(二)1.jùn qiáo cuì 彷蓄 2.羅貫中蒲松齡 吳承恩 施耐庵3.家鄉在福州,在當時所住的山東煙臺的南方。“才”字表現了對上學讀書遲的遺憾,也從側面說明當時教育的落後,尤其是對女子讀書的漠視。4.“在學生自治會……一員”5.1919年發表問題小說時,作品有《兩個家庭》、《斯人獨憔悴》、《秋風秋雨愁煞人》等。6.恰當,既呼應“驚雷”一詞,又形象地寫出了“五四”運動對她的影響之大,猶如春雷把她從沉迷中震醒。7.三類(具體見文中)8.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