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傷仲永七年級語文教案3篇

傷仲永七年級語文教案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1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傷仲永七年級語文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傷仲永七年級語文教案3篇

傷仲永七年級語文教案1

《傷仲永》重在一“傷”字。這一點,學生容易掌握。可是,它背後的含義,學生就不容易掌握了。幫助學生抓住它背後的含義,是學習本文的任務之一。

“傷”字背後的含義是傷什麼呢?要讓學生思考。教學要讓學生明白,文章借仲永而擴及古今一切放棄學習的人

其意在警醒。沈德潛在《唐宋八家文讀本》卷三十中評曰:“勸學之語,婉轉切至。傷仲永,不獨爲仲永也。

聰明弟子,宜懸爲座右銘”學生通過學習此文,能感悟到此理,纔是一大收穫。

課堂一隅

給仲永下評語

師:說說對仲永的評價。

生:仲永是個很聰明的神童。

生:仲永是個毫無成就的庸人。

生:仲永是個可憐的犧牲品。

師:仲永的故事的確給了我們很多的啓示,同學們的評價見仁見智,不過,太簡單了。請同學們做仲永的老師,根據他的表現,給他下一段評語,怎麼樣?

師:下評語要結合仲永的實際情況,觀點要明確,內容要有意義,語言要準確,要簡要。請同學們拿出筆,先把評語寫在紙上,看誰寫得最棒。

生:仲永,你五歲“即書詩四句,並自爲其名”,很聰明,是個神童。可是,你不該年紀輕輕就把學習拋在腦後啊!你最終成了“泯然衆人”,原因就是你放棄了學習。人非生而知之,不學習就沒有真正的知識。學習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極端重要的。大概你知道“活到老,學到老”這句格言吧,請記住,人的聰明來自學習。

師:下得好!

生:刀不磨要生鏽,人不學習要落後。仲永,希望你牢記這條真理。雖然你落後了,別灰心,振作起來,努力學習,迎頭趕上去,最後的勝利一定屬於你。

生:仲永,你從一個智力超羣的神童變成了碌碌無爲的庸人。你完全可以成功的,但你沒有成功。我認爲,主要原因就是你沒有正確的學習觀。你對學習缺乏理想,缺乏熱情,缺乏毅力。你雖然“指物作詩立就”,可你成天跟着你的父親寫詩賣錢,這是缺乏理想;你不堅持學習,熱衷於“環謁於邑人”,這是缺乏毅力。成功不會從天上掉下來。沒有理想的人永遠不會成功,沒有毅力的人永遠不會成功。

生:仲永,你的最大錯誤就是你把自己當成了天才。天才就是勤奮,就是珍惜時間努力學習。魯迅先生說“哪裏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了學習上。”仲永,你才只有二十歲,只要你珍惜時間,發奮學習,就能成爲真正的天才。

師:同學們的評語下得很全面。有鼓勵的,有批評的,有介紹方法的,有指明方向的。從仲永身上,同學們能得出什麼結論呢?

生:任何人,不論其智商多麼高,只要不學習,就會像仲永那樣變成庸人。

師:那麼,王安石寫作此文的目的是不是單單爲了傷仲永一個人呢?

生:不是。是傷像仲永那樣只靠天賦而放棄學習的人。

師:對。仲永的悲劇在於他放棄了學習。是誰造成了他的悲劇呢?

生:是他的父親。

生:是他那個只知道賺錢,利慾薰心的父親。

生:是他不懂教育的老爸剝奪了仲永受教育的權利,“不使學”,不讓他學習。

師:仲永的父親不懂教育的重要性,扼殺了人才。同學們想對仲永的父親說點什麼嗎?那就把它寫下來吧。當堂完成。

傷仲永七年級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2、掌握常用文言詞語,翻譯課文。

3、學習本文借事說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掌握重點文言詞語,翻譯課文。

2、認識到後天教育的重要性。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2、解決生字詞。教學內容

《傷仲永》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寫的一篇議論文。作者先講述了方仲永由一個神童變化成一個普通人的經歷,然後由此引發議論,表達了對這位神童的惋惜之情。教學本文,除讓學生熟練地翻譯課文外,還要重點引導學生理解方仲永變化的原因,並從中汲取教訓

一、導入新課

講述一些被人認爲笨或不聰明的人經過不懈努力而終於取得成就的'故事導人新課。

(也可讓學生講述)

二、整體感知

1、明確學習目標

(1)朗讀課文:

第一遍,教師範讀或放錄音,學生在昕的過程中:a.劃出生字詞,b.注意句子的停頓,並用鉛筆在課文中作出標記。

第二遍,學生自由誦讀,進一步感知課文內容。

第三遍,學生齊讀。注意下列加點字的注音:扳(pan)、環渴(ye)、稱(chen)、泯(mTn)。

(2)疏通文意

(3)學生藉助註釋和工具書,將課文翻譯成現代白話文,並將不懂之處標出來,然後四人小

組討論交流,最後小組代表翻譯課文。(其他成員可進行補充)。

(4)全班同學討論交流,解決四人小組不能解決的問題。

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己學過的文言文知識解決問題,讓學生領會課文大意。最後強調本文重點文言詞語。

a.未嘗識書具(曾經)

b.即書詩四句(寫)

c.自是指物作詩立就(此)(完成)

d其文理皆:(……;…)

f稍稍賓客其父(……當作賓客)

g.父利其然也(認爲……有利可圖)

h.不能稱前時之聞(相當)

i.賢於材人遠矣(比)

j.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被)

2、齊讀課文,解決以下問題

(1)方仲永的變化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2)方仲永由天資過人變得泯然衆人的原因是什麼?

(3)文章最後一段議論講了什麼道理?

(4)學完本文,你有何感想?

3、四人小組討論交流後,共同明確:

(1)方仲永的變化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觀者。方仲

永天資過人,具有作詩才能;第二階段: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階段:又七年……泯然衆人矣。完全變成了一個平庸之人。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渴於邑人,不使學。

(3)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於受於人者不至也氣。強調了後天教育的重要性。

(4)學生自由談感想,可以從仲永自身的角度談,也可以從仲永的父親的角度談,還可以聯繫實際來談。只要觀點是從本文中提煉出來的,中心明確,語言流暢即可。

三、小結

1、借事說理的方法。

本文采用借事說理的方法,以方仲永爲實例,說明了後天教育對成長的重要性。文章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敘寫了方仲永由天資過人到泯然衆人的變化過程。第二部分由此引發議論,表明了自己的觀點。

2、語言簡潔生動。

3、口頭說文讀《傷仲永》有感

傷仲永七年級語文教案3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深入理解文章主旨。

2、掌握常用文言詞語,翻譯課文。

3、理解後天教育對成才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二、教學重點

1、掌握重點文言詞語,翻譯課文。

2、認識到“後天教育”的重要性。

三、課前準備

對照課文的註釋及工具書,疏通文義。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1)作爲學生,我們常常爲一個問題苦惱,那就是爲什麼我不能像別人那樣拿第一,考滿分。於是有人責怪自己天資不夠。人的成才究竟是由什麼決定的呢?王安石是怎麼看待這一問題的?讀了課文你又有怎樣的想法呢?(板書課題)

(2)簡介作者。

2、朗讀課文,翻譯課文。

(1)聽錄音(或教師範讀),注意朗讀的節奏和語調。

(2)學生反覆誦讀課文,要求模仿範讀時的語調、語速來朗讀。

(3)圈畫出自認爲重要的字詞、句子,不理解的字詞和句子,然後說一說。

(4)教師準備的重點字詞:

傷仲永:哀傷,爲……哀傷。 仲永生五年:生,長到。年,歲。 自爲其名:題寫。

其紋理皆有可觀者:值得欣賞的地方。 邑人奇之:對此感到驚奇。 稍稍賓客其父:稍稍,漸漸。 或以錢幣乞之:或,有的人。乞之:請求仲永作詩。 父利其然也:利,認爲……有利可圖。然,這樣。 餘聞之也久:句中助詞,表提示,無實義。 從先人還家:已經去世的。 還自揚州:即“自揚州還”。 復到舅舅家問焉:此(指仲永之事)。賢於材人遠矣:於,比。 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受,同“授”。於,被。 卒之爲衆人:最終。 今夫不受之天,固衆人:夫,那些。固,原本。

(以上爲第一課時主要教學活動)

3、理解課文

(1)提問:這篇課文寫了一個什麼故事?

明確:本文寫了方仲永幼年時天資過人,卻因其父“不使學”而最終“泯然衆人”,變得平庸無奇。

(2)追問:方仲永幼年時“天資過人”表現在哪兒?方仲永由神童淪爲平庸之輩的原因是什麼?作者是怎樣看的?

明確:幼年天資過人——“啼”、“忽”、“即”、“立”。

不成才原因——其父“不使學”。

作者認爲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於人者不至"。即沒有進行後天的學習和教育,並由此引發天賦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後天教育,結果將更不可設想的感觸。

(作者的話說明了後天教育對成才的重要性。)

4、遷移拓展

(1)你同意作者的看法嗎?

(讓學生暢所欲言,並允許有不同的見解。)

結合自己的經歷和有關資料,進行課堂辯論:成才的關鍵

正方:天資聰慧是成才的關鍵。

反方:後天教育是成才的關鍵。

討論之後,教師要將討論內容進行歸納集中,使學生有一個正確認識。並據討論情況予以評價。

(2)同學們感受了方仲永的故事。此時,你有什麼話要說呢?(三選一)

①仲永啊,我想對你說

②方父啊,我想對你說

③(假如你是方仲永,你有什麼話對大家說呢?)各位啊,我想對你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