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三年級《愛動腦筋的帕斯卡》教學設計

三年級《愛動腦筋的帕斯卡》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3W 次

  教學目標

三年級《愛動腦筋的帕斯卡》教學設計

1、在閱讀中,認識本課生字2個“帕、振”;積累詞語“數學家、思考、消失、實驗、振動、探索、發明、創造。”

2、瞭解聲學的振動原理,能聽寫句子“發聲最要緊的是振動,不是敲打。打擊停止了,只要振動不停止,還能發出聲音來。”

3、流暢地朗讀課文,能說清楚帕斯卡所做實驗的過程及現象。

4、能在教師的引導下複述有關帕斯卡小時候的故事。

 教學重點

瞭解聲學的振動原理,並能聽寫句子:發聲最要緊的是振動,不是敲打。打擊停止了,只要振動不停止,還能發出聲音來。

  教學難點

能在教師的引導下複述有關帕斯卡小時候愛鑽研的故事。

 教學準備

老師:相應的課件。

學生:預習時初讀課文、標小節號、圈出生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請用幾句話介紹一下你所知道的科學家小時候的故事。

指名交流(愛迪生善於觀察,能夠大膽實踐。小時候,曾對母雞爲什麼能孵出小雞產生

了好奇,學着母雞的樣子孵小雞;牛頓小時候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瞭解風力,對科學執着探究;達爾文小時候爲了向爸爸證明他可以改變花的顏色,將一束白色報春花插在紅墨水瓶李,使之變紅色。他具有“敢想、敢說、敢做”的可貴品質……)

2、(出示:帕斯卡圖片)今天,我們要再來了解一位科學家小時候的故事,他的名字叫帕斯卡(出示:帕斯卡)。誰能讀清楚他的名字?指名讀

指導將“卡”的第3聲讀到位。

3、他是個怎樣的人?我這有句話,請你自己來讀讀。(出示:第1節)

1)指名讀

2)每個孩子天生都是充滿好奇的,愛問什麼,然而帕斯卡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在發現問題後能自己去鑽研,找出問題,小小年紀的他真是了不起!一起來讀好他。

4、你看,他和你們剛纔所介紹的科學家們一樣,從小……(出示:引生說:愛動腦筋)

指導讀準“筋”的前鼻音

5、誰能讀好課題?(指名讀、齊讀)

說明:本單元爲本冊書的最後一個單元,主題是介紹生活中的科學常識,介紹一些從小熱愛科學的科學家。通過讓學生交流科學家小時候的故事來引入課文,旨在讓學生在回憶已知內容的同時,激發學生說話的興趣。本教材中涉及的共有三位科學家,分別是:愛迪生、牛頓、達爾文,但在交流時,並不侷限於此,教師要肯定學生課外積累的內容。評價重點要放在學生是否能用較連貫的句子,將話表達清楚。

第1節出現的關聯詞“不但……還……”主要是通過老師的評價語,讓學生通過朗讀來讀出遞進的關係,而這一知識點並不要求學生掌握,只是讓學生有個初步的感知,能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即可。

在此環節,要重點正音的兩個字,其一是要避免學生用英語的發音來讀外國人的的名字,發準“卡”的第3聲。其二是要指導學生讀準“筋”的前鼻音。

 二初讀課文,瞭解帕斯卡小時候的故事

1、課文中介紹帕斯卡發現了一個什麼問題?他找到的答案又是什麼呢?請大家帶着問題四人小組自學課文,分別用直線、浪線劃出有關內容。

2、交流:

1)指名分節讀文

2)指名回答(出示:爲什麼刀離開盤子以後,聲音不馬上消失呢?/發聲最要緊的是振動,不是敲打。打擊停止了,只要振動不停止,還能發出聲音來。)

指導讀準“振”的前鼻音、書空“振”

3)同桌對讀

4)男女生對讀

3、(出示:第2節)引讀:

說到帕斯卡對這個問題的發現,其實是源於一次偶然。原來,有一次,帕斯卡……(在廚房外邊玩,聽到廚師把盤子弄得叮叮噹噹地響。)這種聲音響了多少年誰也沒注意過,可是……(卻引起了帕斯卡的思考。)他想……(要是敲打發聲的話,爲什麼刀離開盤子以後,聲音不馬上消失呢?)這一現象在常人看來平常得不能再平常,誰也沒有去注意過,然而卻唯獨吸引了帕斯卡,使其對這一現象產生了好奇。

說明:本課是自讀課文,學生完全有能力獨立閱讀。在本環節的小組自學中,可以讓學生來相互評評同伴是否將生字讀準了?課文是否讀流暢了?態度是否落落大方?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教學設計中,以第1節中提到的“帕斯卡小時候不但喜歡問個爲什麼,還特別喜歡自己去鑽研,找出問題的答案。”爲挈入點,讓學生據此來自己找找帕斯卡所發現的問題以及找到的問題答案,旨在引導他們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的瞭解。

 三深入學習,體會帕斯卡的愛鑽研

1、那帕斯卡是如何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的呢?請你將第3節多讀幾遍,要一字不差地把它讀清楚。

2、交流:

1)指名讀

2)指名回答(帕斯卡一邊做實驗,一邊觀察,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3、下面,讓我們來一邊做實驗,一邊仔細觀察。待會兒,要請你將實驗步驟和現象說清楚。

1)指名上臺做實驗。

2)指名說實驗步驟

引導用上連接詞,將實驗步驟說清楚。(他先用刀敲打盤子,聲音持續了好長時間。接着,

他又用手按住盤子邊,聲音就立刻停止了。)

4、引讀:

帕斯卡高興地發現……(發聲最要緊的是振動,不是敲打。打擊停止了,只要振動不停止,還能發出聲音來。原來,發聲的關鍵是……(出示:詞卡“振動”)

5、讀到這,帕斯卡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1)指名交流(出示:帕斯卡是個愛動腦筋的人。帕斯卡是個善於觀察的人。)

2)你能用上“不但……還……”將這兩句話合成一句話嗎?

指名交流(出示:帕斯卡不但愛動腦筋,還善於觀察。)

3)齊讀句子

6、引讀第4節:(出示:第4節)

這樣……(帕斯卡11歲就發現了聲學的振動原理,開始了科學的探索。)後來……(不斷有發明創造,成爲世界著名的科學家。)

說明:讓學生動手做做、親眼看看這個實驗,一來是要加強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感性認識,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二來是要通過這個環節來指導學生準確使用連接詞將事情說清楚。這也是本階段學生在說話中的一個語言訓練點。要求先讓學生自己練說,再進行交流,力求人人有開口練習的機會。

此外,本單元的教學目標之一是繼續練習用上恰當的關聯詞寫句子。在第一節通過朗讀已有所感知的基礎上,在本環節,教師再通過設計運用這一關聯詞說話的訓練,意在讓學生通過語言實踐來初步掌握這一關聯詞正確的使用方法。

  四說話練習, 拓展延伸

1、學完了課文,現在,你能用連貫的話來講述這個發生在帕斯卡小時候的這件事嗎?請你試着不看書,根據提示來說說。(出示:帕斯卡小時候在廚房玩時,聽到,想到。於是,他,他高興地發現。)

1)自己練習

2)指名交流(出示:帕斯卡小時候在廚房玩時,聽到廚師把盤子弄得叮叮噹噹地響,想到爲什麼刀離開盤子以後,聲音不馬上消失。於是,他先敲打盤子,再用手按盤子邊,他高興地發現原來發生最要緊的是振動,不是敲打。打擊停止了,只要振動不停止,還能發出聲音來。)

2、帕斯卡的這個發現真是了不起,你能聽寫這句對聲學振動原理的描述嗎?請你再來仔細看清字形,特別是“振”、“敲”這兩個字。

聽寫句子(發聲最要緊的是振動,不是敲打。打擊停止了,只要振動不停止,還能發出聲音來。)

說明:本課內容較爲淺顯,比較適合作爲讓學生來複述的材料。不過,如果是完全地放手讓學生自己複述,學生會過分依賴書本,貌似複述,實爲背誦。所以,在這裏設計一個填空,給學生複述以扶手,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講述這個故事。

此外,聽記句子前,要再次引導學生關注句中易錯字的字形。這既是對科學常識的一個瞭解,也是對課文字詞的一個鞏固。

 教學反思

一、鑽研文本,挖掘語言訓練點:

這篇課文通過一個短小的故事,使學生認識了一位愛提問、愛鑽研的帕斯卡。同時,也讓學生了解了聲學的振動原理。就這個原理而言,對學生來說無疑是陌生的。然而,倘若把課堂的重點放在讓學生知道、搞清這個原理上,顯然就違背了語文課的特性,將它等同於常識課了。那如何才能既讓學生對這個常識有所瞭解,又使課堂不失語文味呢?我在教學中,嘗試將學生對這一常識的瞭解牢牢地與語言文字訓練聯繫在一起。如:先讓學生通過朗讀課文,來對這一常識有初步的瞭解。接着,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通過讓學生親眼目睹實驗的過程和現象,來練習說話,說說自己的發現。學生在講述聲學原理的同時,由於是通過觀察,不看書本,自己組織語言來說的,所以,這表面上看是讓學生在講聲學原理,其實我所關注的是學生對語言的正確表達,要鍛鍊的是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教學最後一個環節,我再讓學生來聽記這句介紹了聲學原理的句子,一方面是促進學生對這一常識的識記,另一方面也是在聽記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聽記習慣,對本課所學字詞加以鞏固。通過層層推進的“讀、說、寫”這幾個環節,學生大多已能在潛移默化中向他人介紹這一常識。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增加了知識,而且至始至終都在在進行着語言文字的訓練,兩者被有機地融合在了一起。

二、明確要求,以實驗促進說話

孩子的天性是好動的,他們對新鮮事物總是充滿着好奇。課上,爲了激發學生持續學習的興趣,我設計了讓學生學着帕斯卡的樣子也來動手做一做實驗的環節。頓時間,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起來了,教室裏一下子熱鬧不已,學生們各個躍躍欲試。當時的氣氛達到了我的預期效果。可在一陣熱鬧之後,當我要學生用上連接詞來將實驗的步驟說清楚時,學生要麼照本宣讀,要麼就是吞吞吐吐。課後細想:如果我在讓學生做實驗之前,就能將“先、接着”等連接詞出示出來,明確告訴觀察的學生看完實驗後,要用上這些連接詞來說清楚實驗的步驟,那麼學生看實驗的指向性就會更明確,以實驗促進說話的效果就會更好。

三、分層教學,合作中學習複述

複述這一要求對於剛升入三年級的孩子來說,還處於起步階段。由於課堂上,我給予了學生充分的朗讀時間,班中已有部分學生能借助填空,將這個小故事複述出來。但是,不能忽視的是,班中仍有一些孩子無法達到這個要求。我想:課堂教學是面對每個學生的,教師要關注的是每個層面孩子的均衡發展。那如何能做到這一點呢?我設想在這一環節,可以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每組四位同學先合作來分部分複述課文,有困難的同學可以在同伴的提示、幫助下,開口練說。交流時,讓一些學有困難生來分部分合作複述故事。再請能力較強的學生來獨立複述課文。這樣一來,每個層面的孩子都能得到鍛鍊,都能再原有基礎上獲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