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下《小英雄雨來》教案大綱

四年級語文下《小英雄雨來》教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W 次

教材簡析

四年級語文下《小英雄雨來》教案

《小英雄雨來》選自管樺的同名中篇小說,有改動。課文記敘了抗日戰爭時期,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兒童雨來掩護交通員李大叔,和日本鬼子勇敢鬥爭的故事,歌頌了抗日根據地兒童熱愛祖國、勇敢機智地和敵人鬥爭的優秀品質。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篇幅比較長,課文共有六個部分,各部分都是緊緊地圍繞課文中的主要人物雨來的鬥爭事蹟展開描述的。

教學設想

1.通過閱讀速度的遞進,培養學生快速閱讀文本的能力。

略讀課文篇幅較長,爲了讓學生充分閱讀文本,需要有較快的速度。三次讀文本,分別提出“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快速地讀課文”三種要求,就是要學生學習並掌握較快地閱讀文本的能力。

2.培養合作意識,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

《小英雄雨來》一文內容較長,但故事性強,文字淺顯,課文的各部分都是緊緊地圍繞課文中的主要人物雨來的鬥爭事蹟展開描述的,能夠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便於閱讀和理解。教學時,要着重指導學生運用已有的.讀書方法,圍繞課文重點、難點,抓住主要人物,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同桌交流,小組討論等形式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還讓學生有了充分交流的機會,使他們瞭解合作學習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

3.滲透對話意識,彰顯個性體驗。

閱讀教學要求“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小英雄雨來》一文所講述的內容和孩子們現在的生活有一定距離,如何拉近這個距離,這就需要我們既重視學生閱讀中獨特的情感體驗,又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通過與文本的對話、與老師的對話、與同學的對話,甚至與文本中人物的對話,讓學生的情感體驗得以交流,並在交流不斷修正,從而感受雨來熱愛祖國、機智勇敢的英雄本色,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的8個生字,瞭解新詞的意思。

2.練習快速、正確地閱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試着給課文每個部分加上小標題。

3.在閱讀過程中,運用學過的閱讀方法,通過文本和自己的體驗,感受雨來熱愛祖國、機智勇敢的英雄本色,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重點難點

1.快速閱讀文本,把握課文內容。

2.品讀文本,感受雨來熱愛祖國、英勇對敵的英雄本色。

3.瞭解課文三次寫景,四次寫到識字課本的作用。

教學步驟

一、談話導入

1.《夜鶯的歌聲》一課,讓我們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兒童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同入侵者作鬥爭,保衛自己家園的故事。這樣的故事,這樣的兒童,在我國的抗日戰爭中,也屢見不鮮。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其中一位叫雨來的小英雄。(板書:小英雄雨來)

2.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麼疑問?最想知道什麼?(學生自由提出問題)

二、初讀解疑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2.邊讀邊想,看看你讀懂了什麼,在還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3.同桌交流,說說自己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懂的提出來討論一下,看看有沒有新收穫。

三、再讀課文,瞭解大意

1.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抓住各部分要點,大體瞭解課文內容,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什麼?也可以一部分一部分地讀,試着給課文各個部分加上小標題。

2.指名簡要複述課文大意。

四、研討品讀

1.激趣:同學們讀得十分認真,所以在這麼短的時間裏就把這麼長的課文讀明白了。只是,老師還有些問題不明白,你們能幫幫老師嗎?(出示問題:課文哪幾個部分最能表現雨來是個小英雄?爲什麼?)不要急着回答,讓我們再快速默讀課文,把這個問題想全面了再回答好嗎?如果有必要,小組內進行討論。

小組討論交流,師巡視。

全班討論,結合朗讀課文的重點詞句,老師着重點撥:

巧妙地幫助掩護了交通員李大叔;意志堅強,面對敵人的哄騙利誘和嚴刑拷打堅貞不屈;利用自身特點,機智勇敢地從鬼子手中逃脫。

2.過渡:從剛纔同學們的朗讀中,老師聽出了你們已經被文中的小英雄所感動,你們喜歡讀它嗎?那就再快速地讀一次,邊讀邊想邊想,圈圈畫畫,看看文章還有那些地方吸引了你。

結合學生的交流彙報,引導學生體會課文三次寫景,四次寫到識字課本的作用,體會雨來熱愛祖國的品質。

3.指導朗讀,體會課文中含意深刻的句子。

4.質疑:你還有什麼不明白的,提出來,讓大家幫幫你好嗎?

五、拓展

通過這段時間的閱讀,我們已經認識了雨來。他的所作所爲讓你感動了沒有?如果他站在你面前,你有什麼想和他說的嗎?(扮演角色對話)

六、作業

在課文中,我們認識了小英雄雨來,被他的愛國精神和堅強意志所感動,所以我們要記住這位小英雄。課後請大家要以下的作業中任選兩項完成。

1.點擊“資料袋”,瞭解戰爭給人民、特別是兒童帶來的傷害。

2.仔細閱讀管樺的中篇小說《小英雄雨來》。

3.試着把這個故事講給家長或其他小朋友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