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四年級下冊《古詩詞三首》教學反思

四年級下冊《古詩詞三首》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9W 次

 【教學反思一】

四年級下冊《古詩詞三首》教學反思

本週進行了第二單元的語文教學,第一課便是《古詩三首》的教學。進入了五年級,學生對於古詩的學習已經不再感到陌生,對於古詩的學習方法也不再感到生澀,於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我採取了,以複習古詩的學習方法,從而引導學生自學、彙報的方式進行學習。   課堂伊始,我以童年的美好引入課文的學習,引導學生體會自己童年時光的幸福和美好,激發學生探究一千多年前的兒童是怎樣度過自己童年的興趣。進而引入本課的教學。在學生初讀古詩,互讀古詩,提示容易出現錯誤的字的讀音,並且落實重點生字“牧”“蓑”之後,我便引導學生複習古詩一般的學習方法。由於以往一直都在滲透古詩的學習方法,所以學生很自然就回憶起了:解詩題,知作者;抓字眼,明詩意;多誦讀,悟詩情,這幾個學習古詩的一般過程。於是我放手讓學生按照方法進行自學。學生很快就進入了學習的狀態,由讀到悟,在整個的自學過程中,學生不斷抓住相應的字眼,品味到了古詩所傳達的意境。有的同學從“三四”“一二”上下行文中的關聯感悟到了,古詩的對仗關係。有的從“臥”字中體會了那種隨心所欲的牧童生活。有的在“月明”體會到了古時候生活的靜謐,兒童與自然的親近。還有的 ,在學生自學的過程中,他們的小腦瓜裏就涌現出了學多不同的理解,迫不及待的希望與老師和同學們分享。在彙報的過程中,更是精彩紛呈,充分展示了孩子們個性化閱讀背後的個性化理解。他們往往從古詩的一個字入手就能體會到其中深蘊的意味,很輕鬆就將古代兒童那種自由自在的兒童生活體會的淋漓盡致。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生對於朗讀也就不費吹灰之力了,讀得入情入靜。並且在當堂就完成了古詩默寫,教學效果非常好。   在教學過後,我仔細反思了整個的教學過程,之所以取得了這樣良好的教學效果其中成功之處在於,教學的教學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性,充分地信任學生,學生也會充分地信任自己,從而產生課堂教學的朵朵美麗的火花。但是反思之於也發現了自己在這個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在充分地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的同時,教師的主導性在我的課堂似乎反映的不夠。教學目標達成後,教師的深入挖掘仍是課堂教學的點睛之筆。

【教學反思二】

學習第五課古詩三首的時候,對於形近字的練習,我出示的形近字都是一些簡單的字,但是學生有不認識的情況,從中可以看出學生的基礎不是很牢固。另外,第一課時上我提出了一個問題,找了幾首送別詩想讓學生和《山中送別》進行比較,想讓學生說出其他的送別詩都寫出了送別的場景,而《山中送別》沒寫,寫的是詩人送別朋友之後獨自回到家中內心的失落和寂寞。可是這道題可能對於學生來講有些難了,學生的古詩積累基礎不是很好,所以一時間答不上來,我只好進行了講解。第二課時上,學生學習的效果不錯,上課能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後面的兩首詩感情上相較第一首詩好理解,我也吸取第一課時的教訓把問題改的簡單一些,所以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是挺高的。到臨下課前我要求把這三首古詩進行比較時,學生不知道從哪些方面說,但經過題時之後大多數學生還是能說出了部分答案,但是說的不全,於是我把答案出示,讓學生加深了印象。總體感覺學生還是學會了學習古詩的方法,體會到了詩人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