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新課標四上:《頤和園》字詞句知識點歸納

新課標四上:《頤和園》字詞句知識點歸納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2W 次

  詞語造句

新課標四上:《頤和園》字詞句知識點歸納

【隱隱約約】

⑴從遠處隱隱約約傳來一陣笛聲。

⑵我看到山那邊有隱隱約約的人影。

【姿態不一】

⑴盧溝橋的獅子姿態不一,多得數也數不清。

⑵中國的五百羅漢姿態不一,真是太神奇了。

【蔥鬱】

⑴這裏是一片蔥鬱的森林,風景優美。

⑵我們學校的樹都長得很蔥鬱,爲我們提供了寧靜的學習環境。

【聳立】

⑴電視塔高高地聳立在山巔之上。

【遠眺】

⑴舉目遠眺,大江南北如畫的風景盡收眼底。

⑵站在山上遠眺,可以看清楚整個城市的容貌。

  反義詞對比記憶

美麗──醜陋  隱隱約約──清清楚楚

形近字比較

殿(宮殿)  柱(柱子)  栽(栽種)  築(築路)  堤(河堤)

臂(臂部)  拄(拄着)  載(運載)  鞏(鞏固)  提(提高)

往(來往)        裁(裁剪)

  中心思想

課文描繪了北京頤和園的美麗景色,表達了作者對頤和園的讚美之情。

  寫作特點

本文照遊覽順序記敘,全文層次清楚,首尾呼應,移步換景、過渡連接,語言生動優美、具體形象。

  結構分析

【結構分析】

全文分五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

第二段(第2自然段):寫長廊的景色。

第三段(第3、4自然段):寫萬壽山的美麗景色。

第四段(第5自然段):寫昆明湖的美麗景色。

第五段(第6自然段):讚美頤和園的美麗景色。

  同音字比較

yí:頤(頤養天年)  遺(遺失)  疑(懷疑)

sǒng:聳(聳立)  悚(毛骨悚然)

gé:閣(閣樓)  擱(擱下)

fǎng:舫(畫舫)  紡(紡織)  仿(仿照)

tiào:眺(遠眺)  跳(跳高)

dī:堤(河堤)  低(低頭)

tài:態(態度)  太(太平)

láng:廊(走廊)  郎(新郎)

zhù:柱(柱子)  住(住戶)  注(下注)  築(修築) 祝(祝福)

diāo:雕(雕刻)  凋(凋零)  刁(刁鑽)

  好詞好句好段

【詞】

望不到頭 神清氣爽 閃閃發光 金碧輝煌 隱隱約約 姿態不一

【句】

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

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段】

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杆,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成273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在五彩的畫,畫着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射,那一種花又開了。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使人神清氣爽。

  難句解析

1、這條長廊有700多米,分成273間。

【解析】

這句話用具體的數字(700多米,273間)說明長廊的長。

2、擡頭一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築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那就是佛香閣。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那就是排雲殿。

【解析】

這一段話概括了兩個建築的特色:佛香閣“八角寶塔形”“三層”頂上鋪“黃色的琉璃瓦”;排雲殿“一排排”“金碧輝煌”。

3、正前面,昆明湖靜的像一面鏡子,綠的像一塊碧玉。遊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劃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

【解析】

這兩句寫昆明湖秀麗的風光。第一句抓住昆明湖“靜”和“綠”的特點。寫“靜”,用“一面鏡子”來比喻;寫“綠”,用“一塊碧玉”來比喻,形象生動。第二句運用誇張地手法進一步說明了昆明湖的“靜”。

4、橋欄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獅子。這麼多的獅子,姿態不一,也沒有哪兩隻是相同的。

【解析】

這兩句寫出了十七孔橋的三大特點:① 石柱子多,有上百根;② 小石獅子多;③ 小石獅子姿態各不相同。寫出了十七孔橋的精巧,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