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蘇教版九上文言文知識點歸納

蘇教版九上文言文知識點歸納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3W 次

蘇教版九年級上冊文言文知識點歸納

蘇教版九上文言文知識點歸納

 一、通假字

1蟬則千轉不窮 “轉”同“囀”,鳥婉轉地叫.

2窺谷忘反: “反”同“返”,歸,還,返回。

3具答之。 “具” 同“俱”,完全,詳盡.

4便要還家。 “要” 同“邀”,邀請.

5謹食之 “食” 同“飼”,餵養.

6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具”同“俱”,全,皆

7屬予作文以記之  “屬” 同“囑”, 囑託

8發閭左者適戍漁陽九百人 “適”同“謫”,因獲罪被髮配到很遠的地方

9爲天下唱 “唱” 同“倡”,倡導 .

10固以怪之矣     “以” 同“已”,已經。

11被堅執銳      “被” 同“披”,穿着。

 二、古今異義

1一百許裏 古:用在數詞之後,表示約數,相當於“左右、上下、大約

今:常用義爲應允,或者,可能。

2鳶飛戾天者 古:至,到達 今:罪過,乖張

3經綸事務者 古:治理,籌劃 今:政治規律,如“滿腹經綸。”

4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古:鮮豔美麗。今:食物新鮮,味道好。

5欲窮其林。古:形容詞用做動詞,窮盡,走到盡頭/今:資財缺乏(古時用“貧”)

6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古:交錯相通。今:各種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

7問所從來。 古:從哪裏來。今:從過去到現在。

8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1)妻子——古:妻子和兒女。今:男子的配偶。

(2)絕境——古:與外界隔絕的地方。今:沒有出路的境地。

9無論魏晉。 無古:不要說,更不必說。今:連詞,表無條件關係的連詞。

10辭去。 古:離開 今:跟“來”相反

11不足爲外人道也。 古:不值得 今:不充足,不滿

12既出,得其船。古;副詞,已經,以後 今:既然,後面常與“就”相連

13便扶向路。 古:沿着,順着。今:扶持。

14詣太守,說如此。 古:像這樣,即進出桃花源的全部情況。今:這樣。

15聞之,欣然規往。

聞——古:聽說。今:用鼻子嗅 規——古:打算。今:規則,成例。

16汪然出涕 古:眼淚 今:鼻涕,鼻子裏分泌的液體.

17則久已病矣 古:困苦不堪 今:疾病.

18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古:處處,到處 今:常常

19雖雞狗不得寧焉 古:即使 今:雖然,連詞.

20以盡吾齒 古:年齡 今:牙齒.

21謫守巴陵郡   古:做州郡的長官  今:看護,把守

22增其舊制    古:規模  今:多指制度

23氣象萬千    古:景象 今;多指有關大氣變化的現象和規律

24前人之述備矣    古:完全,詳盡  今:準備

25薄暮冥冥      古:迫近  今:多指不厚的,淺顯的

26則有去國懷鄉    去 古:離開  今:由某地到某地

國 古:國都  今:多指國家

27至若春和景明    古:日光  今:景色、景物、景觀

28波瀾不驚      古:起,動  今:指受驚嚇

29沙鷗翔集  古:棲止,鳥停息在樹上今:多指集市、聚集、集合等

30而或長煙一空  古:消散  今:指天空,某處沒有某事物等

31.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古:曾經  今:品嚐

古:多指思想感情等抽象事物  今:多指心臟

32微斯人  古:無,沒有  今:細小,小的

33傴僂提攜 古:攙扶,帶領 今:多指提拔

34或以爲死,或以爲亡 古義:有的人 今義:或者,也許

35號令召三老、豪傑與皆來會計事

豪傑:古義:有聲望和有地位的 今義:才能出衆的人

會計:古義:聚會商議 今義:管理財務計算的人

36旦日,卒中往往語 往往:古義:處處 今義:常常

 三、詞類活用

1風煙俱淨——淨:形容詞—動詞,消淨,散淨。

2任意東西——東西:名詞—狀語,向東或向西。

3負勢競上——上:名詞—狀語,向上

4互相軒邈

軒、邈:形容詞—動詞,比高/比遠( 這些高山彷彿都在爭着向高處和遠處伸展)

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 動詞—名詞,急流的水。 奔:動詞—名詞, 飛奔的馬

6漁人甚異之 漁:動詞,捕魚 異: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對……感到奇怪

7復前行 前:名詞-狀語 向前

8欲窮其林 窮:形容詞用做動詞 窮盡,走到盡頭

9才通人 通:使動用法 使……通過

10此中人語云 語:名詞—動詞 告訴

11處處志之 志:名詞-動詞 用符號做標記

12腊之以爲餌 臘:名詞—動詞,把蛇晾乾

13可以已大風 已:使動用法,使……離去,這裏指治好(病)。

14歲賦其二 歲:名詞—狀語,每年

15君將哀而生之乎 生:使動用法,使……活下去

16 鄉鄰之生日蹙 日:名詞—狀語,一天天地

17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動詞—名詞 出:出產的 入:收入的

18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守,名詞—動詞,做……太守

19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形容詞—狀語,先:在…之前;後:在…之後)

20山行六七裏 山:名—狀語,在山上(間)

21名之者誰 名:名詞作動詞,起名字,命名。

22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 翼:名詞作狀語,像鳥的翅膀一樣

23弈者勝 弈:下棋,這裏用做動詞,下圍棋

24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樂: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爲樂

25大楚興,陳勝王 王:名詞用作動詞,稱王,爲王

26天下苦秦久矣 苦: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爲苦

27尉果笞廣 笞:用鞭、杖打。

28皆指目陳勝 目:名詞用作動詞,看

29夜篝火 夜:名詞用作狀語,在夜間 篝火:名詞用作動詞,燃起篝火

30置人所罾魚腹中 罾:名詞用作動詞,本義爲捕魚用的網,這裏是“捕撈”的意思,與“所”一起作“魚”的定語

31將軍身被堅執銳 堅:形容詞用作名詞,堅硬的鎧甲

銳:形容詞用作名詞,銳利的武器

32忿恚尉 忿恚: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惱怒

四、一詞多義

1絕: ①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絕:獨一無二

②猿則百叫無絕 絕:停,斷

2百: ①一百許裏 許:用在數詞之後,表示約數,相當於"左右、上下、大約" ②猿則百叫無絕 許:數詞,極言其多

3上: ①負勢競上 上:名詞-狀語,向上

②橫柯上蔽 上:上面

4直: ①直視無礙 直:一直 ②爭高直指 直:筆直地

5爲: ①捕魚爲業 爲:作爲 ②不足爲外人道也 爲:對,向

③爲具言所聞,皆嘆惋 爲:介詞,給

6舍: ①便舍船 舍:捨棄,拋開,這裏是"離開"的意思。(動詞)

②屋舍儼然 舍:房屋(名詞)

7乃: ①見漁人,乃大驚 乃:是,表示前後兩個動作的關聯,

②乃不知有漢 乃:竟,表示出乎意料。

8志 ①處處志之 志:名詞-動詞 用符號做標記

②尋向所志 志:做的標記(名詞)

9尋 ①尋向所志 尋:尋找 ②尋病終 尋:不久

10是  ①吾祖死於是    (代詞,指捕蛇這件事)

②自吾氏三世居是鄉 (指示代詞,這個,指“永州之野”)

③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 (代詞,指上句之“犯死”)

④吾嘗疑乎是    (代詞,指“苛政猛於虎”這句話)

⑤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指示代詞,這種)

11爲 ①然得而腊之以爲餌 (動詞——作,製成)

②今吾嗣爲之十二年/向吾不爲斯役 (動詞——做,幹)

③故爲之說 (動詞——寫)

12已 ①可以已大風 [已:使動用法,使……離去,這裏指治好(病)。]

②則久已病矣/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後矣 (已經)

13賦 ①歲賦其二(徵收、斂取)②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租賦)

14癘 ①可以已……瘻、癘 (惡瘡)②呼噓毒癘 (疫病,疫氣)

15入 ①當其租入 (交納) ②竭其廬之入 (收入的)

16歲 ①歲賦其二 (名詞—狀語,每年)

②積於今六十歲矣/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 (年,名詞)

17甚 ①貌若甚戚者 (很)②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 (厲害)

③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比,超過)

18若 ①貌若甚戚者/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

②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 (好像)

③若毒之乎 (你)④更若役,復若賦 (你的)

19毒 ①若毒之乎/又安敢毒耶 (怨恨、憎恨)②呼噓毒癘(有毒的)

③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毒害)

20生 ①君將哀而生之乎 (使動用法,使……活下去)

②而鄉鄰之生日蹙 (生活)

21食 ①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吃)②謹食之 (通“飼”,餵養)

22觀 ①今以蔣氏觀之 (看)②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考察)

23之

①永州之野產異蛇/募有能捕之者/永之人爭奔走焉/ 吾斯役之不幸/鄉鄰之生日蹙 /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後矣/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之:的

② 代詞。(代人,他)(代自己,我)(代事)(代物,蛇)(代話語)

(1)無御之者 之:指被毒蛇咬後的傷毒

(2)腊之以爲餌/太醫以王命聚之 之:指這種蛇

(3)問之,……吾嗣爲之十二年 之:指姓蔣的捕蛇人

之:指捕蛇以抵租賦這件事

(4)言之,…… 之:指這些話

(5)餘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之:指蔣氏

之:代捕蛇以抵租賦這個差事

(6)君將哀而生之乎 之:指蔣氏自己,我

(7)謹食之 之:指蛇

(8)今以蔣氏觀之 之:指“孔子之言”

(9)故爲之說 之:指“上述之事”

③悍吏之來吾鄉 之: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24以①以齧人,無御之者 以:如果 ②腊之以爲餌 以:把,用來

③可以已大風” 以:用來 ④太醫以王命聚之 以:用,拿

⑤而吾以捕蛇獨存 以:因爲,憑藉 ⑥ 以盡吾齒 以:而。

⑦今以蔣氏觀之 以:根據

⑧故爲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以:而,表目的。

25其

①其始 (助詞,無義,不譯)②歲賦其二 (指蛇)

③當其租入 (他們的,指能捕捉到蛇的人。)

④專其利三世矣 (這種,指捕蛇以抵租賦)

⑤視其缶 (那個)

26而

①黑質而白章(表並列) ②然得而腊之以爲餌 (表承接)

27焉

①永之人爭奔走焉 焉:兼詞,於此

②今其室十無一焉 焉:語氣詞

③雖雞狗不得寧焉 焉:語氣助詞,啊

④時而獻焉 焉:代詞,指蛇

⑤故爲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焉:代詞,指這篇文章

28乎

①君將哀而生之乎(嗎)②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介詞,同“於”,在)

③吾嘗疑乎是(同“於”,介詞,對於)

④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語氣助詞,呢)

29於

①吾祖死於是(在) ②餘將告於蒞事者 (向)

③積於今六十歲矣 (到) ④苛政猛於虎也 (比)

30以

①屬予作文以記之 (來)②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因爲)

31觀①予觀夫巴陵勝狀(看)②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景色)

32一①洞庭一湖 (一個)一碧萬頃 (一片)

③長煙一空 (全)

33開①連月不開 (放晴)②開我東閣門(《木蘭詩》)(打開)

③旁開小窗(《核舟記》) (開設,設置)

34則①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就是)

②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就)

③然則何時而樂耶 (那麼)

35極①南極瀟湘    [最遠到達(某處)]

②此樂何極 (窮盡) ③感極而悲者矣(到極點)

36或①而或長煙一空(有時候)②或異二者之爲 (或許,也許)

37空①濁浪排空 (天空)②長煙一空 (消散)

38通①政通人和(順利)②北通巫峽(通向)

③初極狹,才通人(〈桃花源記〉) (通過)

④鳴之而不能通其意(〈馬說〉)  (通曉)

39和①政通人和 (和樂)②至若春和景明 (和煦)

40夫①予觀夫巴陵盛狀 (指示代詞,那)

②夫環而攻之(發語詞,不譯)③夫鼾聲起 (《口技》)(丈夫,女子的配偶)

41去①去國還鄉 (離開)②西蜀之去南海(《爲學》) (距離)

③委而去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逃離,逃跑)

42爲①或異二者之爲 [這裏指心理活動(即兩種心情)]

②全石以爲底(《小石潭記》 (做,爲)

43國①則有去國懷鄉 (國都,這裏指朝廷)

②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國防)

③國恆亡(〈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國家)

44居①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處在)

②面山而居 (〈愚公移山〉) (居住)

45曠①則有心曠神怡   (開朗)

②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桃花源記〉)  (寬廣)

46秀①秀麗(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②草木茂盛(佳木秀而繁陰)

47臨①靠近(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②在……旁(臨溪而魚)

48名①動詞,給……命名(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

②名詞,名字(卷卷有爺名)

49 釀泉①名詞,泉的名稱(而泄出於兩峯之間者,釀泉也)

②動賓短語,釀造泉水(釀泉爲酒)

50樂①樂: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爲樂(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②樂趣,名詞(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51意①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②打算(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狼》)

52謂①稱作,叫作(太守自謂也)②爲,是(太守謂誰?)

53絕①停止(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

②與外界隔絕(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③到極點(以爲妙絕)④極,非常(佛印絕類彌勒)

54而①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峯之間者 表順接的連詞

②而年又最高 表遞進關係,而且

③雲歸而巖穴暝 表順承的連詞,就

④朝而往,暮而歸 連接時間狀語和謂語的連詞,表修飾關係

⑤而樂亦無窮也 表順承的連詞,連接兩個分句

⑥泉香而酒冽 表並列關係,可不譯

⑦已而夕陽在山 表時間的連詞,不久

⑧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 錶轉折的連詞,可是,卻,

55也①與“者”連用,表示判斷語氣(瀉出於兩峯之間者,釀泉也)

②用於句尾,表示肯定語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③表陳述語氣,主要用於描述景物;表肯定語氣,主要用於介紹人生;表感嘆語氣,主要用於直抒胸臆。

56之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舒緩語氣,無實義)

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都代樂趣)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代 (助詞,的)

④名之者誰? (代詞,它)

中考現代文閱讀答題技巧及規範要求

1. 文章體裁?詩歌 小說(劇本) 散文(抒情性散文 敘事性散文) 說明文 議論文

2. 記敘文六要素?時間 地點 人物 事件起因 經過 結果

 3. 找主題句?找首段或尾端的議論抒情句

 4. 概括文章內容?方法:看題目 人物(事物) 事件,進行綜合概括

答:此文記敘了(描寫了)……表現了(讚美了 揭示了)……

5. 材料組織特點?緊緊圍繞中心選取典型事件,剪裁得體,詳略得當

6. 劃分層次?(概括:什麼人,什麼事,怎樣)

按時間劃分(找表示時間的短語)按地點劃分(找表示地點的短語)按事件發展過程(找各個事件)總分宗(掐頭去尾)

 7. 記敘線索及作用?

線索:人物,時間,地點,事件,情感,某物,題目,見聞,明暗兩線

作用:是貫穿全文的脈絡,把文中的人事有機結合起來,使文章條理清楚,層次清晰,結構緊湊

答題規範:文章以……爲線索,中間串寫了……幾件事,組成一種冰糖葫蘆式結構,選材典型,脈絡清晰,主旨鮮明

 8. 記敘線索:

順序:按事件的發展先後順序來寫

倒敘:把事情的結局或後面發生的事情先寫出來,然後再按事件的發展順序進行敘述。作用是爲突出中心,使內容集中,對比鮮明,敘述有波瀾,造成懸念,引人入勝

插敘:在順序的過程中,由於某種需要,暫時把敘述線索中斷,插進有關的另一件事情,作用是補充交代或說明,使敘述更加充分,更周密,結構上更緊湊

  9. 敘述的詳略——取決於主題需要

10. 記敘文表達方式

敘述:陳述過程,即述說人物經歷和事物發展變化的過程,交待清楚要素

描寫:(能栩栩如生地展現人物事件和景物)

按描寫對象的屬性:人物描寫,景物描寫,場面描寫

人物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肖像描寫,神態描寫,細節描寫

人物描寫(另一個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細節描寫

描寫對象存在狀態:靜態描寫,動態描寫

抒情:(直接抒情,間接抒情)抒發作者真摯深沉的情感,引發讀者共鳴,使文章具有強大的感染力,深化文章主旨

議論:便於表達作者觀點態度,揭示內涵,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深化文章主旨

11. 常見表現手法

(1)常見修辭手法

比喻:把……比作……,形象生動地寫出……特點,表達了作者……的情感

擬人:把……擬作……,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物人格化,形象生動地寫出……,表達了作者……情感

誇張:突出人或事的特徵,揭示本質,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排比:一氣呵成,使內容和語勢增強

對偶:音節整齊勻稱,韻律感強;凝練集中,概括性強

反覆:突出某個意思,強調某種感情

設問:無疑而問,自問自答,以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問題

反問:加強語氣

反語:正話反說,表達喜愛親切讚譽戲謔等感情

反話正說:表達嘲弄諷刺憎惡蔑視等感情

通感:藉助比喻擬人誇張等表達,以引起聯想,獲得具體生動的形象

呼告:表達激動的心情,加強感染力

雙關:包括諧音雙關和語意雙關,前者如: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晴(晴實際上指情),巧妙地傳遞出句子內在的表意。後者如:夜正長,路也很長。路爲語意雙關,利用詞語的多義性表達句子潛在的含義。綜合來講是言在此而意在彼。

答題規範:這篇文章運用了……的修辭手法,如……(引用原文),使能……(套修辭作用),表達了作者對……(人或事物)的……(怎樣)的感情

(2)常見寫作手法

對比手法:通過對比反襯,突出事物特點,更好地表現主題

襯托手法(側面烘托):以次要的人或事襯托主要的人或事,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點、性格、思想、感情等

象徵手法(託物言志):把特定的意義寄託在所描寫的事物上,表達……的情感,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如《紫藤蘿瀑布》)

諷刺手法:運用比喻、誇張等手段和方法對人或事物進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強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語言辛辣幽默

欲揚先抑:先貶抑再大力頌揚所描寫的對象,上下文形成對比,突出所寫的對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欲抑先揚:爲了否定表現對象,先褒讚,而後貶抑,可以使表現對象受到更爲深刻更爲徹底的否定,使文章表現出新鮮的含義

巧設懸念:在情節發生或發展的關鍵處,突出地顯現情況不明的人事物,從而激起讀者的關注,期待的心理。(如《臺階》)

白描:不加渲染烘托修辭的描寫,簡練質樸傳神(如孔乙己的外貌描寫)

渲染:對文章的環境和人物着意描寫、烘托,以加強氣氛,深化主題,渲染常用的方法是反覆和烘托(如《故鄉》開頭對故鄉冬景的描寫,對人物悽楚的心理和作品的主題有渲染作用)

情景交融:指文藝作品中環境的描寫、氣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發結合得很緊密。

情景交融包括寓情於景和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指先抒情,後寫景。借景抒情指先寫景,後抒情,藉助對眼前的景或褒或貶的描寫,表達出作者或喜或悲的情

虛實結合:把眼前現實生活的描寫與回憶、想象結合起來,以虛寫實,聯想豐富,可以充實文章內容,引人遐想

動靜結合:或以動襯靜(用的最多,如《沁園春雪》),或以靜襯動,或以動襯動(如《鼎湖山聽泉》寫鐘聲襯泉聲),或動靜相襯

點面結合:“點”,指的是最能顯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狀態特徵的詳細描寫;所謂“面”,指的是對人事景物的敘述或概括性描寫。點面結合就是“點”的詳細描寫和“面”的敘述或概括性描寫的有機結合。既有深度又有廣度地反映人事景物的形象狀態,最充分地表現思想,抒發感情。(如《繁星》)

正側面結合:見襯托手法

答題方法:這篇文章採用……的手法,通過“……”(引文章相關內容),使文章寫得……(效果),表達了作者……的感情

(3)篇章結構:

總領全文:一般出現在開頭,奠定全文情感基調

卒章顯志:在文章結尾時,用一兩句話點明中心、主題的手法,也叫“篇末點題”,可以增加文章的深刻性、感染力和結構美,有“畫龍點睛”的藝術效果。

開門見山(開宗明義)

前後照應(首尾呼應):使情節完整,結構嚴謹緊湊,渾然一體,中心突出

過渡(承上啓下)

線索串聯

 12.重點語句和關鍵詞語的含義或作用或用意?

“語句考察”的幾種解體技巧:

(1)語句含義:除了理解語句字面本身的意思①,還應該注意語句間的前後關聯和因果關係②。

(2)語句作用:除了理解語句本身的含義之外①,我們的思維方向應該指向語段“中心”或者文章“中心”②。因爲形式是爲中心服務的。

(3)語句鑑賞:比較常見的切入角度是修辭和用詞。特別是那些動詞、形容詞、副詞等修飾性詞語①。所要鑑賞的語句價值也是指向“中心”的②。

(4)語句或段落用意:一般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答題,內容上揭示、凸現文章中心,表達……的情感或觀點,結構上呼應前、後文,或串聯前後文,或起到承上啓下的作用,使文章渾然一體

再如“詞語考察”的幾種解題技巧:

(1)詞語含義:不存在單存的釋詞,一定是特定語境下詞語的含義。所以在字面理解之後①,注意上下文的語境②。

(2)詞語作用:在理解其含義的基礎上①,思維仍然指向“中心”②。

上文所標①和②,是提醒大家,現代文閱讀回答問題時,語言至少包括兩個方面,我把它稱爲“1+1”模式。這樣會促使自己把問題回答得完整一點。

答題規範:

A. 聯繫詞語本義,解釋在文中的含義,找出其具體指代的內容,由表及裏分析。答:……詞在這裏指……,表現了……的觀點或情感

B. 聯繫上下文語境,解釋句子的言下之意(一般使用某種表現手法(修辭、寫法、篇章結構)),和言外之意(指向中心,表達作者……的情感)

有時考卷上的分值常提示着我們需要回答幾句話。比如《濟南的冬天》中有這樣一句話,“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問:如何理解這句話中的“秀氣”?這樣的題目如何回答取決於這道題的分值:是1分,回答“表現了作者對濟南小山的愛憐”;是2分,前面再加上“作者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是3分,中間再加上“作者用了似貶實褒的語氣……”等等。所以不要滿足於一句話,一個意思,這是失分的主因。要知道語文考試需要大家展示自己的語言,追求的是“過程”而非“結果”。

13.小說三要素:人物 環境 情節

14.情節由哪幾部分組成?(序幕)開端 發展 高潮 結局 (尾聲)

 15.人物描寫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發展,揭示文章主題

環境描寫作用

自然環境(景物描寫):表現地域風光,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人物活動的空間季節和環境特點;渲染氣氛;推動情節發展;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情感等);突出、深化主題

社會環境:交代事件發生的社會背景,時代特徵,襯托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發展,揭示文章主題

16.人物描寫方法同上文第10點

 17.說明文說明順序及其作用?

空間順序:說明事物的形狀構造,多用在建築物的結構,如上下,遠近,左右,內外,東南西北中等

時間順序:說明事物的發展變化

邏輯順序:說明事理,多說明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繫,具體指:主——次,原因——結果,現象——本質,特徵——用途,一般——個別,概括——具體,整體——局部,總——分

作用:使說明更有條理性

18.說明方法?

舉例子:具體真切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

分類別:條理清楚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

打比方:生動形象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

列數字:具體而準確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使說明更有說服力

作比較:突出強調了事物的……特點(地位、影響等)

引用法:增強說服力。引用具體的事例,作用同舉例子;引用具體的數據,作用同列數字;引用名言格言諺語,使說明更有說服力;引用神話傳說、新聞報道、謎語、軼事趣聞等,可增強說明的趣味性。引用在文章開頭,還起到引出說明對象的作用;

列圖表:直觀形象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

下定義:用簡明科學的語言對說明的對象加以揭示,從而更科學更本質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徵

摹狀貌:對事物的特徵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說明更加具體生動形象

作詮釋:對事物的特徵加以具體的解釋說明,使說明更加通俗易懂

 19.說明語言

說明文語言的要求基本是客觀、準確。可以表現爲:精確處理(如列數據,對範圍程度表述的準確)和模糊處理(用大約、估計一類詞)兩種情況。

根據科普性與否的區別,說明語言分爲平實和生動兩種特徵。

答題規範:

結合說明方法:這裏運用了……的說明方法,說明了……(結合具體內容:事物特徵或事理),使說明……(參考前面的說明方法,明確其作用)

結合修辭手法:這裏運用了……修辭手法,或這篇生動的說明文,大量使用了各種修辭手法,說明了……,使說明形象生動

結合表達方式:記敘描寫使說明更具體形象,抒情議論使說明更有感情,如這篇文章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除了說明外,還有……(根據具體內容從記敘描寫議論抒情裏找),如……(具體舉例),就是……(表達方式)的運用,使說明更具體形象/充滿感情等

 20.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21.議論文結構: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

22.分析議論文的論證思路:在段落層次的基礎上加上“首先”“然後”“接着”“最後”等表起承轉合的詞語,做這種題目,尤其要注意開頭結尾的表述

開頭:提出中心論點 引出論題 要具體回答出提出中心論點或引出論題的具體方式,有的是通過名人名言,有的是通過名人軼事,有的是通過趣聞笑話等

結尾:深化中心論點,提出……的結論 強化……的中心論點發出……的號召或勸勉人們…… 補充論證了……

 23.議論文語言特點

根據具體題目:或簡明平實、或形象生動(修辭的運用)、或幽默風趣、或含蓄委婉、或富有文采等,不管哪種,都富有議論文語體的一般特點即嚴密(限制詞的使用)性

 24.議論文寫作特點分析

結合修辭:如比喻,形象生動;如排比,增強了文章論證的氣勢;如引用詩文,使文章富有文采等

結合論證方法:舉例論證: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來證明論點正確,起到形象具體以理服人的作用

引用論證:引名人名言諺語警句等,能夠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質,具有巨大的說服力

比喻論證:可更形象生動地進行論證

對比論證:把正反兩方面的論點或論據進行對比,可以突出中心論點

類比論證:把論證的事同另一類事進行比較,得出正確的結論結合寫作手法:常見的是夾敘夾議

做這種題目要有具體文句支撐,即文中的具體例句爲例進行分析

不管做哪種文體的題目,都要回歸原文,據從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