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精選23篇)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精選2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5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精選23篇)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組織一次體驗活動,回味自己在體驗過程中的心理和行動的發展變化,並條理地描寫出來,特別注意寫下自己對這次活動獨特的感受。

2、通過閱讀例文《“護蛋”》,瞭解只有寫出自己獨特的感受才能把體驗寫生動。

3、激發學生參加活動的興趣,學會從日常生活的體驗中去積累寫作的素材。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動筆寫作時需要的紙和筆。

2、開展體驗活動時需要的各種材料。(比如:雞蛋、報紙、雜草等)

3、學生六人一小組進行活動。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教師導語:

同學們看過《小鬼當家》這部電影嗎?平常大人們都喜歡叫你們“小鬼”,可他們不知道,你們“人小鬼大”喜歡體驗各種各樣的事情,嘗試各種角色,有個小朋友寫了他護蛋的經歷,請同學們注意看,老師有要求:等會把你覺得最有趣、印象最深的地方描述給大家。(放課件)

2、學生介紹觀看課件“護蛋”中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

(二)例文引路

1、出示例文

護蛋

本學期一開學,老師佈置了一個叫“護蛋行動”的活動。我們聽到這消息覺得很好笑。可經歷了第一天之後,我就覺得這是一件難做的事。

第一天早上,我給準備好的雞蛋足足裹了四個“保護層”。第一層是保鮮袋,第二層是軟海綿,第三層是雙層紙巾,最後一層是一個小布袋。心想,這樣放到口袋裏就會萬無一失。

來到學校,我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雞蛋。送語文本的時候,由於是下課,走廊裏走來走去的同學很多,好不容易纔走過了“危險區”。下課時,爲了雞蛋的安全,我一直坐在座位上。同學們都笑話我,說我快成一隻“小母雞”了。說話間,一名同學大喊一聲:“完了!”我忙上去看個究竟,一位同學正對着地上打碎的雞蛋難過呢。又有一位同學大叫一聲:“我的雞蛋也報銷了!我趕緊退出“包圍圈”,乖乖地在自己的座位上做起了“小母雞”。真不知道,明天這隻雞蛋的命運會怎樣!

2、學生自讀例文

(1)教師導語:這個小朋友已經把護蛋經歷寫成了文章,也就是《習作七》的例文,請同學們打開課本大聲朗讀。

(2)誰能把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大聲讀給大家聽。(教師相機指導,引導學生關注例文中小作者是怎麼做的,怎麼想的。)

教師小結:這篇習作之所以寫得這麼生動有趣,那是因爲小作者通過動作,語言,心理等等的描寫,不僅把體驗的過程寫清楚了(板書:過程清楚)而且還能以情動人,寫出了他的真實體驗。(板書:體驗真實)

(三)活動激趣,關注內心感受

1、小作者千方百計地護蛋,但同學們看如果這時老師把手鬆開,會有什麼結果?

2、怎樣才能讓它不破呢?聽到老師的遊戲要求你的第一感覺是什麼?

3、學生暢談感受。

4、學生分小組做活動

5、請每組的小代表站起來把蛋舉起,老師採訪:此刻你的心情怎樣?

6、各組開展體驗活動。

7、學生說活動過程並談自己的內心體驗。

(四)彙報實驗結果,關注多元表達

1、引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說話訓練

(1)你們小組是怎麼做的?失敗的原因是什麼?你有什麼感受?

(2)你們小組是怎麼做的?成功後最大的體會是什麼?

2、引導學生進行有序的表達,並融入自己的感受。

(五)學生動筆習作

教師提出本次的習作要求:加上動作,語言,心理等的描寫把活動寫清楚,並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

(六)習作點評

1、巧設關卡:根據這次習作的要求(加上動作,語言,心理等的描寫把活動寫清楚,抒發了自己的真情實感。)和以你平時的經驗說說怎樣的作文才算是一篇好作文。(學生小組討論、交流,教師總結)

2、過關斬將:

第一關,毛遂自薦。學生自讀習作,選取自己最滿意的片段在小組內交流。

第二關,慧眼識珠。小組長推薦出最優秀的習作片段,參與全班討論。

第三關,羣雄鑑寶。投影展示各組推薦的習作片段,師生互評。

3、學生自改習作,教師巡堂指導。

4、交流與評價。

(七)總結並佈置作業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讀寫12個生字。

2、正確讀寫"小鎮、診所、嬰兒、徐徐、凍僵、多餘、忠滅、哀鳴、碾雪"等詞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正確讀寫12個生字

教學難點:正確讀寫"小鎮、診所、嬰兒、徐徐、凍僵、多餘、忠滅、哀鳴、碾雪"等詞語

教學用具:課件

教學方法:導析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課件播放相關畫面:在一個寒風呼嘯的夜晚,沿路人家的燈都亮着,僅僅是爲了給一個出診的醫生照明回家的路!這情景多讓人感動啊!

2、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一《寒夜的燈光》這個感人的故事吧!

(板書課題:寒夜的燈光)

3、學生齊讀課題,圍繞課題質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讀通順、流利。

2、畫出生字。

(1)學生交流記憶字形的方法。

①加偏旁記憶的字有:

真—一鎮息一一熄至→一致展一一碾

②換偏旁記憶的字有:

珍一一診繮一一僵

(2)指導書寫。

"鎮"是左右結構,右邊"真"裏有三橫,不要少寫。

"雜"是t下結構,上面是"九",下面是"水"。

"荒"是上下結構",非"下面是"亡",不要寫成"~"。

3、交流對生詞的理解。

4、再讀課文,思考: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學生自由交流)

三、再讀課文,初探故事背景

1、指名讀課文第1—2自然段。

討論:

(1)這兩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麼?

(寒冷的夜晚,有人請"我"出診)

(2)說說你從文中還讀懂了些什麼?

(夜晚很冷;農民家住在偏僻的地方)

2、學生自由讀這兩個自然段。

四、課堂小結

1、學生之間互相質疑、釋疑。

2、學生小結自己這節課的學習方法和收穫。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3、學習竺可楨在科學研究中一絲不苟的態度,懂得只有通過精確、細緻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句子,抓住學習中的疑點,邊讀邊想,體會人物思想感情。

2、學習竺可楨在科學研究中一絲不苟的態度,懂得只有通過精確、細緻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質疑

1、這篇文章是寫杏花嗎?(不是,是以杏花串聯全文,寫人寫事。)

2、文中寫的是誰?(竺可楨)他是赫赫有名的科學家,我們也要以他科學認真的態度來學習課文。

二、整體感知

1、文章寫了幾次看杏花?(兩次)

2、標出文章的段落層次。

3、質疑:爲什麼要兩次看杏花?第一次看到沒有?爲什麼要看第二次呢?

三、學習第一次看杏花

1、第一朵杏花是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看到的?

感情讀第一句。

2、“院牆旁一株杏樹泛出淡淡的粉紅”告訴我們什麼?(指導理解作者對杏花的讚美,朗讀。)

3、“爺爺,您又看花啦?”“又”字說明了什麼?

“天真、仰起臉”是提示語,寫出了孩子的神態和動作。

師生分角色讀竺可楨和孩子的對話,指導語氣。

3、爲什麼要知道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教給孩子觀察的方法)

4、小結板書:第一次看杏花沒記錄

用“先……,再……,然後……”說段意。這就是文章的層次。

5、學習提示語

提示語在後用句號回答或提問比較快,期望得到回答。

提示語在中間用逗號話說到一半,要停頓一下。

提示語在前用冒號有一定準備時。

提示語的作用:有助於描寫人的動作、心情、神態。

第二課時

一、學習第二次看杏花

1、第二次看是什麼時候?什麼情景?劃出,指導朗讀。

2、第6節是怎樣描繪春天的美景的?(排比句)

想象:春風吹來,柳樹、小草、河水、花苞怎樣?

3、自由讀7—10節,思考:聽到什麼?怎麼做的?

交流、引讀,指導語氣,同桌分角色讀。

4、當聽到肯定回答時,有句話描寫了竺可楨爺爺的心情,是哪句?(頃刻間像年輕了幾十歲。)此時他的心情無比激動,他是怎麼做的呢?(先去看杏花,確認,然後做記錄。)

小結:觀察有時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這需要科學的態度。

5、用“先……再……然後……”說說本段內容。

6、總結兩次觀察的不同表現:

這就是科學家和一班人不一樣的品質,他們具有嚴謹踏實的科學態度和一絲不苟的研究精神。(板書)

二、學習最後一節

1、齊讀,朗讀點評。

2、用飽滿、敬佩的語氣來讀,欣賞竺可楨爺爺的科學態度。

三、總結收穫,練習

1、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你學到了什麼?

(1)竺可楨的科學態度和研究精神。

(2)提示語的用法。

(3)概括段意的方法。(先……再……然後……)

2、練習(略)

練習摘要:

(1)用ABB詞語結構填空。

()臉()皮膚()心情()牙齒

(2)照樣子把句子寫簡潔。

院牆旁的一株杏樹泛出一片淡淡的粉紅。杏樹泛出粉紅。

(3)從課外書中摘錄2—3句排比句。

(4)把句子寫具體。

春風吹綠了柳梢,柳梢()。

春風吹皺了河水,河水()。

(5)圍繞媽媽帶我到公園去看花或者看動物的情景,寫一篇短文,用上所學的提示語。

教學反思:

《第一朵杏花》是一堂如何在語文課堂上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的課。紮實、樸實、平實又不失生動。在課堂中,注重情境的再現與閱讀的感悟巧妙結合,注重文本的示範與遷移的訓練巧妙結合,注重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巧妙結合,該講處講深講透,易懂處以讀代講,課堂上既有精心的指導又有學生充分的練習,有張有弛,學生學得輕鬆學得愉快學有收穫。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4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確定自己的寫作內容,要求在不起眼的小事中發現意義,(習作訓練)《這件事____》。

2、指導把事情經過分幾步寫具體。

重點:初步學會把事情的經過分幾步寫具體。

難點:學會在生活中發現小事的意義,並回憶起有意義的細節。

教學過程:

1、讀“參考片斷”,自悟習作選材要求。

(1)交流自司的本次人習作選材要求。

(2)教師總結:事情並不轟轟烈烈,但是體現了李潔爲同學服務的好思想。

2、學生交流想琯的材料,結合“習作提示”進行一一判別。

(1)交流想寫的生活小事,教師板書羅列。

(2)結合“習作提示”,進一步明確習作選材要求是選擇能引起讀者思考的生活小事。

(3)根據對選材的認識,自己判斷材料是否合適。

(4)交流選定材料,教師隨機在板書上增刪,並讓改過的同學說說思考過程。

3、再讀“參考片斷”,悟寫具體的方法。

(1)“參考片斷”主要抓住的是人物的行爲來寫具體的。

(2)指導發現自己選定材料寫具體的方法。

寫具體的方法不上把人物的行爲,動作寫具體。事例不同寫具體的角度就不同。比如“習作提示”上提到的‘有個同學晚上只顧看電視,不做作業,教師查問時他還撒謊“這個事例,就可以人物的神態和語言上做文章。

(3)學生回憶可以刻畫具體的細節,並交流。

4、學生試寫。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評價典型的習作,指導學生把事情的經過分幾步寫具體。

2、拼湊修改習作的習慣。

教學過程:

1、學生繼續作文,教師巡迴,發現典型習作供集體評議用。

2、集體評議。

標準:

①選擇的材料是否有一定意義,能否引起讀者的思考。

②寫具體的角度是否選擇正確,有否寫具體。

評議是否流暢、優美。

3、學生評議,教師隨機按標準點撥,鼓勵學生的的閃光點引導修改。

4、學生各自修改草稿。

5、將作文抄入作文本。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借助工具書和聯繫上下文讀懂詞句、積累語言。

3.從作者的字裏行間感受天山夏天獨特的美景,受到美的薰陶和情的感染。

課前準備:

製作介紹天山美景的多幅圖片及相應文字的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初識天山,引入課題

1.師:在我國西北邊疆,有一條連綿幾千裏的大山脈,那就是天山。它橫貫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之間,把廣闊的新疆分爲南北兩半。它終年積雪。盛夏,茫茫戈壁灘上雖然暑氣逼人,但一進入天山,便涼爽宜人,是另一番天地了。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天山山脈,去領略那奇異風光。

2.師:(課件呈現)這就是咱們祖國的天山,這盆地,這谷地,這山林,是不是已經吸引了你的眼球了呢?就讓我們翻開書本,去盡情地讀讀課文吧。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讓學生初識天山美景,產生強烈的閱讀期待。)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認真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然後把七月的天山最吸引你的段落多讀幾遍,想一想作者主要告訴我們什麼。

2.學生充分讀課文,並交流初讀所得。

(1)師:把你最喜歡的一段話讀給大家聽。

(2)學生展示自己的朗讀。教師指導學生把語句讀正確,讀流暢,並引導學生說說三個段落分別展示了哪三個不同的畫面。

①天山的雪峯、雪水和雪水匯成的溪流。(讀時注意讀準“白緞”的“緞”,“山澗”的“澗”,“俯視”的“俯”,讀準多音字“飲”。)

②天山密林幽靜的美景。(讀準“白皚皚”的“皚”,“馬蹄”的“蹄”,“濺起”的“濺”,讀準多音字“重”。)

③天山深處的景象。(讀準“綿延”的“延”,“離鞍”的“鞍”。)

(設計意圖:初讀課文,意在通過學生的自讀發現,掃除閱讀阻礙,以獲得對課文的整體性瞭解。教師的隨機檢查,要落實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整體感知課文。)

三、再讀課文,展示畫面

1.師:同學們,你們已經走進了天山,也看到了那一幅幅奇異的風光畫。請你再仔細讀讀課文,想想作者是怎麼說的?你又想說些什麼呢?

2.學生默讀課文,並在段落旁寫上自己想說的一個詞、一句話。教師巡視,瞭解學生的初步感受。

3.交流、評價。

4.引讀。

①天山是那樣的充滿生機。我是從“……”讀出來的。(學生接讀)

②天山正是有了雪峯、雪水和雪水匯成的溪流,纔會有秋天般的涼爽。我是從“……”發現的。(學生接讀)

③天山是那樣的幽靜,那樣的相映成趣。我是從“……”感受到的。(學生接讀)

④天山真像一個巨大的春天花園啊!我是從“……”感受到的。(學生接讀)

(設計意圖:問題引路,再讀課文,並寫上自己的點滴印象和感受,爲研讀課文、品讀天山美景預做“熱身”。)

第二課時

一、研讀課文,細品美景

1.師:是呀,天山是那樣的生機勃勃。請同學們再次輕聲讀一讀課文第2自然段,想一想作者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作者又是怎樣把這些景物呈現在我們眼前的?

(1)學生潛心讀文,邊讀邊思。

(2)交流品味。

①這一段話中作者寫了雪峯、雪水和雪水匯成的溪流,給我留下的印象是天山既是寂靜的,又有着無限的生機。(從內容的把握上去評價)

②這一段話中作者用了許多比喻,把雪峯比作白緞,把雪峯間的雲影比作花朵,把雪水比作銀鏈,把浪花比作白蓮,多麼形象,多麼生動,我眼前的這些景物變得栩栩如生了,讓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從寫法的理解上去評價)

③這一段話中有許多好詞,用得很巧妙,很準確。如“拋”這個詞就直接寫出了天山的涼爽;“飛瀉”這個詞寫出了雪水直流而下的氣勢;“匯成”這個詞又寫出了溪流的湍急。(從用詞造句的感悟上評價)

④這一段話作者寫得很有條理,從高處的藍天、雪峯寫到低處的雪水和溪流;從遠處的戈壁灘寫到近處的飲馬溪邊。(從佈局謀篇的發現上評價)

2.師:同學們學得可真好,不但把課文讀懂了,還有自己的體驗、感悟和理解,與天山來了一次近距離的接觸。相信大家同樣能學好第3、第4兩個自然段。現在各小組圍繞下列要求展開學習:讀一讀,說一說,品一品。

(1)學生按四人小組展開合作學習,教師巡迴參與並指導。

(2)分組展開交流;點評合作學習情況,作如下歸納。

①第3自然段:內容——天山密林幽靜的美景;寫法——比喻;用詞造句——用“漏”而不用“照”;謀局布篇——從近到更近。

②第4自然段:內容——天山深處的野花;寫法——比喻、排比、反問;用詞造句——“柔嫩”、“柔美”、“矯健”、“精神”;謀局布篇——從更近到深處。

(設計意圖:在教材的處理上,把第2自然段作爲學生閱讀的重點,引導學生潛心會文,與文本展開充分的對話,既從內容、寫法、用詞等方面深入地閱讀課文,同時也品味了天山美景。而第3、第4兩個自然段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使先前的學習方法得到運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略讀課文的課型特點。)

二、美讀課文,體會寫法

1.再自由讀課文,相信你一定會把這夏天的天山獨特的風光從你的讀中表現出來,注意把一些好詞佳句讀得更有味。

2.學生誦讀課文。自由讀、同桌讀、展示讀。師生評價。

3.師:同學們,我們把這麼美的天山讀出來了,也發現了作者是如何把天山的美景表現出來的。現在我們再從以下幾方面感受作者的表達方法

①從重點詞中感受。如“拋”、“飛瀉”等詞的準確性、形象性。

②從重點語句中感受。如作者豐富的想象、確切的比喻。

③從段落、全文上感受。作者用了移步換景的方法,從高到低,由遠及近來寫景。

(設計意圖:以讀悟情,以讀悟法,這是閱讀教學的重要內容和方法,情感目標的達成還得依靠朗讀,表達方法的學習還得引導、滲透。這是真實的語文課堂。)

三、閱讀整理,寫法遷移

1.背誦自己喜歡的一個或幾個段落,感受文中那天山夏天的奇異風光,積累文中的優美語句,增加文化積澱。

2.課外嘗試用想象、比喻和恰如其分的形容來寫一處自己熟悉的景物。

(設計意圖:積累是爲了更好地使用,有了積累和悟得方法,再學以致用,這是閱讀教學由吸收到表達的具體體現。)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6

一、學習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尊嚴、逃難”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3體會文中描寫人物外貌、動作、語言的句子,從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麼是尊嚴。

二、學習重難點:

體會什麼是尊嚴,學習通過描寫人物外貌、動作的語言,表現人物的品質。

四、學習準備:收集有關做人方面的人生格言,瞭解哈默的生平。

五、學習時間:2課時

六、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古人有餓死不吃嗟來之食的名言,講做人要有尊嚴。今天老師介紹給大家的是一位外國的年輕人,從他的行爲和做法中,會給我們許多新的啓示。

二、學生自讀課文:

1、自學生字新詞。

2、質疑問難。

3、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檢查生字新詞的認讀和理解。

2師生共同解決疑難問題。

3指名分節朗讀課文。

4指名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短文主要寫了一個逃難的年輕人,在飢腸轆轆的情況下,沒有接受人們送給他的食物,而是執意用自己的勞動,換取了食物,贏得了做人的尊嚴。)

四、課堂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概括地寫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自主學會本課的生字,並能正確書寫。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自己喜歡的句段。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鬆坊溪雪景的美麗,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1、邊讀邊想象,感受鬆坊溪雪景的美。

課時劃分 一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欣賞雪景,質疑導入

1、配樂欣賞鬆坊溪雪景圖,導入課題,讀課題。

2、讀了課題,你最想了解什麼呢?

3、帶着你的疑問,讓我們和作家一道去感受鬆坊溪雪景的美吧!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鬆坊溪的雪景,讓作家郭風印象深刻,他用非常優美的文字記錄了那片雪景。讓我們來讀讀他的作品,讀了課文,鬆坊溪的雪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2、邊讀邊思考:作者是按照什麼順序寫雪的?先寫(下雪)時的景色,再寫(雪止)時的景色。請同學們打開課本,開始欣賞美文吧。

3、課文哪些段寫下雪時的景色?哪些段寫雪後的景色?

三、研讀課文,感悟景美

(一)研讀“下雪了”一層。

1、自由、有感情地朗讀描寫雪中美景的段落,一邊讀一邊想象,然後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讀給你的同桌聽聽,最好能講講喜歡的原因,互相交流一下學習感受。

2、朗讀、交流。

剛纔大家讀得很認真,交流得也不錯,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習慣。現在咱們在全班交流。

根據學生交流的順序分別投影重點句子點撥:

(1)“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蘆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帶絨毛的種子一般的雪,在風中飛舞。”

課文把在風中飛舞的雪比作柳絮、蘆花、蒲公英帶絨毛的種子。連用三個比喻寫出了雪花輕、柔而潔白的特點,還寫出了雪下得很大,雪在空中飛舞有許多種姿態。

帶着你們的體會再來讀句子。抽讀。學生相互評價,是否讀出雪花的美、雪的大。再全班讀。

(2)“溪中的大溪石和小溪石都覆蓋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羣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飲水;好像有兩隻白色的獅睡在雪地裏;好像有幾隻白色的熊,正準備從溪中冒雪走上岸。”

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增強了動感,把溪石寫得栩栩如生。

溪中的大溪石和小溪石上都覆蓋着白雪,還會像什麼呢?展開你們想象的翅膀,看誰想得最美妙。

(3)“好像鬆坊村有一座白玉雕出來的橋,搭在鬆坊溪上了。”

想象白玉雕出來的橋是什麼樣子的。這樣比喻有什麼作用?(石橋落滿雪,潔白如玉,描寫出了雪中石橋的美麗。)

(4)你們看,置身於這麼美的雪景中,你們的心情會怎麼樣?指導讀“下雪了……落在鬆坊溪上了”,讀出歡快喜悅之感。

(二)研讀雪後美景一層。

讀書是做“學問”的,邊學邊問,邊讀邊動腦。讓我們來看看描寫雪後景色的有關段落,把你喜歡的句子寫一寫、讀一讀、背一背,讀出你的感受來,找出你不理解的地方來。

重點研讀:

1、“我看見溪中有一個發亮的白雪世界。”“發亮的白雪世界”是指遠山、石橋、溪石的雪影倒映在溪水中的美麗景象。溪中映着雪白的世界,雪白的世界又在溪水旁,不禁使人想到“這樣的山倒映着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圍繞着這樣的山”的句子。這樣美麗的畫卷足以和桂林山水媲美。這不就是一幅畫、一首詩嗎?真是“畫意在眼前,詩情在心中”啊!詩一般的文字怎麼能讓它只躺在書裏呢?讓我們美美地讀讀吧。配音樂朗讀第9段(詩情畫意,無限深情)。

2、水中還有小生靈呢,溪魚又有什麼特點?(多、美、活。)

小魚兒們是那麼漂亮,那麼活潑。同學們,如果將你們自己想象成這一條條小魚兒,那麼你們在這麼美麗的溪水裏暢遊,心情會是什麼樣的?你最想對你的家園鬆坊溪說什麼?

3、爲什麼寫雪後景色要寫溪魚呢?

這樣描寫使靜中有動,寒中有暖,潔白中有色彩,嚴寒中蘊含着生機。魚兒們使這原本恬靜、雪白的世界變得豐富多彩了。魚兒們,你們繼續向前遊吧,去飽覽鬆坊溪周圍無限的冬日風光吧。你們又看到了什麼呢?又能聽到什麼呢?請寫下來好嗎?

4、交流賞析。

5、同學們寫得真棒,讓老師身臨其境了,彷彿看到一幅幅美麗的畫卷,真不知道該用什麼話來表達此刻的心情,這樣吧,請允許老師用作者郭風的一首散文詩來表表心聲吧。(師讀散文詩)

四、積累拓展,讀寫遷移

1、這麼美的雪景,這麼生動的文字,讓我們牢牢地記在心裏吧!選擇你最喜歡的句段讀背。

2、教師配樂讓學生有感情地背自己喜歡的段落。

3、師生交流課前蒐集的其他寫雪景的詩文或作家郭風的作品,課後可辦成小報。

板書設計

8 鬆坊溪雪景

下雪了:雪花 輕盈柔美

溪石 千姿百態

石橋 潔白如玉

雪止了:村莊 溪水 溪魚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8

訓練目的

一、本次“語文樂園”包括“我來試試”“探究與發現”“口語交際”“習作”四部分。

二、二、“我來試試”的內容是讀一讀、讀一讀、說一說、寫一寫背一背。讀一讀中,訓練學生的發音又快又準。

三、習作。

課時量:4課時

訓練過程

第一課時

一、我來試試

1、讀一讀,想一想。

在我們學過的古詩中,有一些用詞,是非常精妙的。

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嶺)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巖)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向襄陽向洛陽。(峽)

名詞,往往成爲作者筆下生動的借代,想一想,這幾個名詞,除了說明事物,還能代表什麼。

2、讀一讀。

說一說繞口令,聯繫快速正確的吐詞。

3、寫一寫,背一背。

先相信你自己,然後別人纔會相信你。

認識自己就是進步。

成功時不要把自己看成巨人,失敗是不要把自己看成矮子。

這幾個句子,你從中看出有什麼含義麼?那麼,你能從中找到原因麼?

對,要自信,有不要盲目的自信。要謙虛,也不能一味的貶低自己。

4、讀一讀錦囊妙計

這是根據三國演義的故事改變的。主要將諸葛亮識破周瑜的詭計,相反,用三個錦囊,分別讓劉備在三種情況下照辦,最後大獲全勝的事情。

讀完短文,先引導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再把自己想說的話寫下來。

鼓勵學生讀原著,說出那三個錦囊。

第二課時

二、探索與發現提示語

1、在對話中,我們常常說XX說,xx說道……

也就是說,說話是有提示語的。

2、介紹提示語的作用。

3、介紹提示語的不同位置。

4、練習寫提示語。

三、口語交際好朋友

1、說一說你的好朋友。

2、好朋友都在一塊兒幹什麼。

3、好朋友之間有矛盾麼?讀一讀這篇文章,看看你有沒有這樣的情況。

4、同學之間演一演,可後,他們會說些什麼。

第三課時

四、習作

一次特別的活動

1、先回顧一下,這學期都開展了那些活動。把他們製成表格。

2、表格注意幾個不能缺少的內容。時間、地點、活動內容、參加的人、精彩的一幕。

3、把其中最有意思的一件寫下來。

4、協作的時候,注意寫好場面。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抓住人物言行體會人物的心理。

2.聯繫上下文內容,體會從釣魚中受到的啓示

3.會認讀7個生字,會寫11個字,掌握“操縱、拋了出去、輝映、濺起、劇烈、上鉤、距離、爭辯、乞求、誘惑、抵制”等詞語。

教學重點

理解課

文內容,體會人物情感的變化,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聯繫上下文內容,體會從釣魚中受到的啓示。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預習題綱

1.初讀課文,獨立學習生字。

2.自由讀課文,根據文章記敘的線索,體會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變化,注意抓住心理活動的細節描寫和表達深刻的語句。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知道詹姆斯.蘭費蒂斯嗎?他是美國的一位著名的建築師,他爲我國廣大讀者所瞭解,不是因爲他的建築成就,而是他寫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對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無人知,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有件事做得對做得好。這究竟是一件什麼事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篇課文。

(板書課題)

二.初步瞭解課文

1.學習生字詞

(1)生字讀音

這篇課文的生字多達20字,而且有的很難讀。所以啊,我們就從檢查生字的讀音入手,看看是不是都會讀了,大家有信心嗎?老師把課文中的生字做成了詞串,請自己讀一讀。

課件顯示:

放好魚餌 拋出釣線 湖面漣漪 耐心等待

魚竿劇抖 大魚掙扎 小心翼翼 操縱釣線

魚躍不已 筋疲力盡 拉魚上岸 父子得意

乞求無果 不容爭辯 放魚回湖 依依不捨

月光如水 獲得啓示 遇到誘惑 思父告誡

道德抉擇 簡單問題 道德實踐 勇氣力量

師依次指“劇”“躍”“抉”“掙”“獲”等字,指導學生學習。

(2)部分詞語的意思

詞串中的詞語,有什麼不明白的,請提出來。(重點指導“乞求”“不容爭辯”“誘惑”“告誡”“抉擇”等詞語)

(3)課文內容

生字詞掌握得這麼好,課文內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誰來告訴大家:課文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別急,再看看課文再回答)

(板書:釣魚放魚啓示)

三.練習朗讀課文

1.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2.輕聲朗讀,想想課文裏寫了一件什麼事?

3.同組互讀,回答自己提出的問題。

4.指名讀。

四.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

2.收集有關誠實的格言。

第 二 課 時

一.導入

出示一則有關誠實的格言,讓學生體會。導語:今天我們繼續深入學習這個有關誠實的故事。

二.深入學習課文

1.讀全文,找找這件事對於文中的我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2.默讀課文思考:

文中的“我”的情感是在變化的,找出描寫“我”情感變化的語句,讀一讀。

3.指導與交流。

(1)出示語句

師:課文哪些語句是寫從釣魚到放魚“我”的情感變化?學生說完,課件顯示有關語句)

(2)釣到大魚時的心情。如果是你釣到了這樣大的一條魚,心情怎樣?

(語句:啊!這樣大的魚!我還從來沒有見過,還是條鱸魚!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着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看着魚鰓在銀色的月光下輕輕翕動着。)

(3)把魚放回湖裏時的心情(分角色讀)

4.父親的情感

(1)自讀

我們體驗了兒子從釣到魚到放魚回湖的情感,父親呢?把大鱸魚放回湖裏,他的情感有什麼不同?在課文什麼地方?

(2)交流與指導。

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裏,父親的態度和“我”有什麼不同?在課文的哪些地方?(課件隨機顯示有關語句)

(3)討論

父親要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裏,態度爲什麼那麼堅決?父親做得對不對?爲什麼?先在小組裏討論,然後在班上交流。

5.揭示中心

作者從釣魚這件事中得到什麼啓示?誰讀讀課文中的句子?(學生回答完,課件出示:“轉眼間34年過去了,……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其中,“但是,……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畫上橫線。)

6.“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卻不止一次的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這“魚”指的是什麼?(“魚”指的是形形色色的誘惑,指的是各種各樣的個人利益。)

三.課堂小結

填空:作者從34年前那個夜晚釣魚的經歷中得到的啓示是……

四.拓展

在鱸魚捕撈開禁前的2個小時,我釣到了一條大鱸魚,卻在父親的堅持下,又把它放回湖裏。這一過程並無人看見。小時候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發生的這件事會有很多,我們該如何去做?

比如:

在家裏:父母不在家,電視很精彩,是完成作業還是看電視?你……

在學校:考試,老師多給了分數,你……

選舉班幹部,看到有的同學找人幫忙,你……

在公共場所:買東西時,售貨員多找了錢給你,你……回家路上,你揀到一件自己喜歡的玩具,你……

五.佈置作業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有感情朗讀課文有關部分,背誦課文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以及衆鳥紛飛的壯觀景象,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美的感情。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會用“陸續”、“應接不暇”造句。

3、體會課文描寫景物靜態和動態的方法。

教學重點:

1、感受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以及衆鳥紛飛的壯觀景象。

2、體會課文描寫景物靜態和動態的方法。

教學難點:

1、有感情朗讀課文有關部分。

2、想象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以及衆鳥紛飛的壯觀景象。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激發興趣

1、作者簡介。

2、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

思考:談談你對“鳥的天堂”的認識。

2、檢查反饋。

(1)課堂交流:你對“鳥的天堂”的認識。

(2)個別讀課文,隨機學習生字和部分新詞。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脈

1、速讀課文。

說說讀了課文後你讀懂了什麼?

2、檢查反饋。

四、精讀課文,感受情趣

1、輕聲讀課文第5、7、8自然段,想象所描寫的情景。

2、質疑:在這些句段中,有那些你不太理解的問題?

3、在這些句段中,選擇你最喜歡的有感情朗讀。

(1)嘗試有感情朗讀。

(2)朗讀指導。

(3)有感情朗讀有關句段。

4、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背誦7、8自然段。(機動)

第二課時

一、精讀課文,感受情趣

1、有感情朗讀(背誦)課文第一部分的第5、7、8自然段。

(1)比較:這三段話之間有什麼不同點?

(引導學生在感性閱讀的基礎上進行理性分析,領悟作者觀察、描寫之巧妙。)

(2)嘗試將這三段話按樹根、樹枝、樹葉的順序改寫成一段話。

(這是一項語言表達練習,同時也是理解的深化。)

2、自由讀課文第12、13自然段。

(1)思考:用一句話表達你的感受,並想想你的感受來自於課文的什麼地方?

(寬泛的問題,有利於擴大學生的閱讀心理空間,善於表達自己的感受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素質。)

(2)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點撥:

①理解“我們繼續拍掌……有的在撲翅膀”一句。

A、想象句子所描寫的情景。

B、有感情朗讀句子。

②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應接不暇”。

二、熟讀課文,體會寫法

1、自由讀課文第一、第二部分有關課文。

比較:兩個部分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2、有感情朗讀課文第一、第二部分有關句段。

三、延伸課文,鼓勵探索

1、介紹“鳥的天堂”的地理位置、歷史與現狀,鼓勵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美。

四、作業

1、背誦課文12、13自然段。

2、嘗試用靜態、動態描寫的方法描寫一處景物。(選做題)◆

板書設計:

遠看:一簇簇的綠葉 綠的可愛 許多棵

榕樹 一棵 兩棵 這男國的美麗的樹

近看:數不清的枝丫 枝上又生根

鳥的天堂 那麼多的綠葉 不留縫隙

到處是鳥聲 到處是鳥影

鳥羣 大的 小的 花的 黑的 “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枝上叫 飛起來 撲翅膀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11

一、教學要求:

1、通過語言文字瞭解金華雙龍洞的特點,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2、瞭解作者的遊覽順序,練習理清課文的條理。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4、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你喜歡的自然段。

二、教學重點:

1、瞭解外洞、內洞的特點以及怎樣從外洞入內洞。

2、練習理清課文的條理。

三、教學難點:

1、通讀全文,瞭解遊覽順序,理清文章條理。

2、瞭解路上景物的特色。

四、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1、指名分段讀課文,正音。

2、同桌兩人輪流讀文,議自然段意。

3、指名說說作者按什麼順序遊覽雙龍洞的。

板書: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內洞——出洞

(二)學習遊覽路上看到的景色。

1、哪幾個自然段是講路上景色的?

(2——3)

2、自由朗讀第二三段,想想路上景色有什麼特點。

3、討論。

(1)“新綠”“映山紅”什麼意思?

(2)“或濃或淡”什麼意思?

(3)“明豔”什麼意思?你從哪些語句體會出來?

(4)“時而”什麼意思?

(三)練習朗讀第二三段。

1、各人自由讀,想象景色。

2、指名有感情朗讀課文。

(四)佈置自學

1、提出自學要求:

認真讀讀下面的課文,想一想,外洞和內洞各有什麼特點?作者是怎樣由外洞進入內洞的。

2、學生按要求自學,可在書上圈圈畫畫,同桌也可討論討論。

(五)討論外洞特點。

1、課文中怎樣介紹外洞的?誰能把有關的語句找出來讀一讀?

2、外洞的主要特點?(大)從哪兒體會到的?

(六)討論內洞的特點。

1、課文怎樣介紹內洞的?

2、從剛纔讀的語句,可以看出內洞的主要特點是什麼?“變化多端”什麼意思?“顏色各異”什麼意思?

3、爲什麼說“即使不比作什麼,也很值得觀賞”?

4、你知道它爲什麼叫雙龍洞嗎?

“蜿蜒”什麼意思?

(七)討論作者是怎樣由外洞進入內洞的。

1、課文哪一部分寫的?

2、這一段講了哪幾層意思?

3、作者進洞時的感受是怎樣的?

從作者的感受中,你體會到什麼?

(八)練習有感情朗讀課文。

邊讀邊想象外洞、內洞的特點,想象乘船進入內洞的情景。

(九)理解泉水流經的路線。

1、啓發思考:

溶洞都是由於流水的常年沖刷而形成的,有洞就必然有水。本文作者不僅寫了洞,而且寫了水。請同學們把課文中寫水的句子找出來讀一讀,再想一想泉水是從哪兒流到哪兒的。

2、學生閱讀思考,同桌互相討論。

3、集體討論。

板書:深黑的石洞——內洞——外洞——洞口——流下山

五、作業:

佈置作業:背誦從外洞進內洞的那一段。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12

知識目標:

1、學習本課“藉、蝠、蝙、霸、宙”等5個生字。

2、學習用“……也許……也許……也許……”說話寫話。

能力目標:

1、抓住“小小的天窗是的慰藉”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天窗給鄉下孩子們帶來的無盡遐想和無窮快樂。

2、培養學生質疑的能力;訓練學生自我感悟的能力。

情感目標:

1、學習課文,理解作者對天窗的特殊感情;激發學生通過“天窗”看世界的情趣。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感悟小小的天窗是“孩子們的慰藉”,瞭解天窗給鄉下孩子們帶來的無盡遐想和無窮快樂,喚起學生與課文共鳴。

教學難點:

能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談自己的感受;理解第八、九自然段中難懂的句子,體會“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教學準備:

學生查閱矛盾的資料和作品;老師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每當陰雨天,我們出不去屋子的時候,有沒有注意過窗外,你都看到過什麼?那麼矛盾在童年裏看到的和你一樣嗎?這幾我們來學習矛盾的散文《天窗》(板書課題)

認識矛盾:出示矛盾的資料。

二、檢查預習

1、認讀本課生字、詞、句子。

2、小組內每人讀一段,循環讀完爲止。

3、指名按自然段朗讀,糾正字音。

4、說說課文內容。(課件出示)

三、理清課文順序

本課爲抒情散文,按內容,班內討論。

四、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默讀課文,同時批註:

1、讀懂了哪些?不懂的有哪些?喜歡哪些內容,寫出感受來。

學生讀課文後簡單交流自己已經讀懂的內容。結合學生的交流出示畫面1,觀看鄉下房子頂上天窗的樣子,板書:來歷

預設:

(1)學生會讀懂天窗是什麼。

(2)天窗是孩子們的慰藉,會表面理解。教師可適時引導深入的理解。

(3)天窗是神奇的。

2、默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3、交流彙報。

預設學生提出的問題:

(1)爲什麼說“小小的天窗是孩子們的慰藉。?

(2)爲什麼說“活潑會想的孩子會從‘無’中看出‘有’,從‘虛’中看出‘實’?”

(3)“它會使你看見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想不起來的宇宙的祕密;它會使你想到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永遠不會聯想到的種種事情。”是什麼意思?

(4)爲什麼說天窗比他所看到的一切更真切,更廣闊,更復雜,更確切?(5)爲什麼說天窗是神奇的呢?

〔設計意圖:學貴有疑,教師引導學生閱讀課文產生疑問,引發思維積極性,調動學生學習熱情,順學而導,引導學生深入細緻地體會課文內容,爲學習和悟情奠定良好基礎。〕

(二)深入研讀,體會課文

1、想一想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應該重點學習課文的哪幾部分內容?(第二、三部分)

2、默讀課文4-7自然段,思考剛纔提出的問題。

(三)讀讀議議,感悟課文

1、讀中悟“的慰藉”(如學生能自己彙報出來,教師不用引導)

(1)找一找,“小小的天窗是孩子們的慰藉。”這句話在文中出現了幾次?分別是在什麼情況下出現的?(結合反饋,板書:陣雨來臨、被逼上牀)

文章的哪些部分觸動了你的心靈,反覆閱讀,體會爲什麼說天窗是孩子們的慰藉?板書:的慰藉。

(2)“慰藉”是什麼意思?(“慰藉”就是安慰的意思。)

(3)爲什麼說天窗是的慰藉呢?透過這扇天窗,文中的孩子看到什麼?又想到了什麼?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分別用“——”和“~~”在文中找出。

(4)交流彙報:明確孩子看到的和想到的內容。

(5)引導學生抓住給自己留下感受最深的詞、句、段落交流讀後談感受。從而進一步理解課文:當孩子被大人喚回屋裏,告別了疾風暴雨中的玩耍,告別了月光下草叢中的嬉戲,天窗成了他們惟一的心靈寄託,惟一的自我安慰。

〔設計意圖:反覆讀,交流讀,抓住感受深處品讀,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突破了難點,突出了重點。〕

(6)交流“想到了什麼”時通過反覆誦讀適時滲透寫法指導,體會文章中的想象:通過“看到的”(仔細觀察到的),在相關事物上、數量上、形狀上甚至顏色上展開合理而豐富的想象。如看到了雨腳和閃電,想到雷和風;看到“一顆星”、“一朵雲”想到“無數星”、“無數雲”,看到“一朵雲”想象到千姿百態的雲,看到“掠過的一條黑影”想象到“蝙蝠”,“夜鶯”,“貓頭鷹”……

再次引導學生讀下面一段話:

你會從那小玻璃上面掠過一條黑影,想象到這也許是灰色的蝙蝠,也許是會唱的夜鶯,也許是惡霸似的貓頭鷹——總之,美麗而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立刻會在你的想象中展開。

(教師引導學生用“也許……也許……也許……”練習說話,出示一幅幼兒的圖片啓發學生造句)

〔設計意圖:讀中悟寫法,即時練寫法,活學活用,把感悟、理解、運用、表達有機結合起來。〕

(7)進而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體會孩子被喚回時的失落,(也可以結合自己類似的經歷體會孩子們當時的心情)又從天窗中想象出無窮的情形、故事,從而找回了失去的快樂。

教學過程中注意結合有感情的朗讀指導。如從“到屋裏來呀!”一句中體會大人的命令、不可違抗的氣勢。從“被關在了地洞似的屋裏”體會孩子當時的無奈。孩子們的想象則應讀得激動、神往而又快樂。

(老師引讀第4、6小節,帶領學生齊讀)

〔下雨了或下雪了,透過玻璃窗,說說你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同時出示圖片)

2、讀中悟“神奇”

(1)根據這些內容,我們再來思考同學們剛纔提出的問題

爲什麼說“活潑會想的孩子會從‘無’中看出‘有’,從‘虛’中看出‘實’?比他們所看到的一切更真切,更廣闊,更復雜,更確切?

(2)出示:它會使你看見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想不起來的宇宙的祕密;它會使你想到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永遠不會聯想到的種種事情。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設計意圖:在理解過程中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抓住文中的典型詞句進行感悟、品味,恰到好處地突破了文中的重難點,同時也教給了學生閱讀的方法。〕

3、讀中悟文理

學了課文,你有什麼感受,和同學交流一下。(思想性,文學性)

(寂寞也是好事給想像以空間電視無意中剝奪了我們的想象力作者的語言和寫作順序)

九、板書設計

(本人原創加上網上借鑑,繼續修改中——)

反思與評價:設計上有些繁瑣,沒有放開。聽者評價是,設計上該有的都有,訓練比較全面,但是卻忽視了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名著”應該突出名家名篇要給學生哪些學習上的啓發。比如遣詞造句和佈局謀篇上的。覺得說的比較中肯,可以接受。一堂課,如果過於全面,就丟失了語文本來的面目,找準重點,不用面面俱到。

還有,學生的理解能力超出了我的預想,本來以爲這可的重點句很難理解,但是有個姓高的孩子很容易的就回答出來了,看來相信小孩子,還是對的,他們的潛力真的是不可估量的。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自學本課生字、生詞,注意積累,賞析好詞好句。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朗讀和想像,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燕子的可愛和春天的美麗,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導人新課

1、同學們,每當春姑娘到來的時候,她的使者——燕子(板書課題)就會從南方趕來,你看到過嗎?在你眼中,燕子像什麼呢?

2、我們再來看看我國著名作家鄭振鐸眼中的燕子是什麼樣的?

二、初讀課文

1、(教師配樂朗讀課文)聽了課文之後,你的眼前彷彿看到什麼?

你想不想看到更多的東西?請讀課文。

2、自讀課文。

3、小組合作學習。

出示自讀要求:

(1)讀課文中的生字,想辦法記住每個生字;

(2)畫出生詞和其他自己不理解的詞語,然後小組討論,說說它們的意思以及在什麼情況下可用;

(3)組員輪讀課文(每人一節),邊讀邊思考:課文寫了燕子的哪些方面?

(4)選出自己最喜歡的一節,讀給小組成員聽。讀後其他組員評議,指出優點和不足之處。

4。檢查小組合作學習情況。

三、小組研讀

1、這是一篇經典散文,之所以能經久不衰,就是因爲它非常美,美在以下四個方面。

(1)出示:外形美

春之美

飛行美

歇息美

(2)你們小組最想研讀那一方面的美?(小組成員商量研讀專題)

2、出示研讀方法:

(1)自讀課文,找出哪些詞句最能反映這方面的美;

(2)細細品讀這些詞句,把自己的想法寫在旁邊;

(3)小組交流補充;

(4)討論怎樣讀好這一節?練讀。

3、學生研讀,教師巡視並參與研讀。

四,彙報交流

(一)彙報交流“外形關”

1、研究外形美的小組彙報。

(1)燕子的外形美在哪兒?

(2)你們從哪些詞句讀出了這種美?

(3)其他組成員補充或質疑。

(4)推薦一名成員朗讀這一節,其他成員評價。

2、練習。

出示:一身()的羽毛,一對()翅膀,加上()的尾巴,湊成了()的小燕子。

(二)彙報交流“春之關”

1、研究“春之美”的小組彙報。

(1)這一節通過哪些景物來展示春之美?這些景物各有什麼特點?

(2)你們認爲哪些詞句寫得比較好?爲什麼?

(3)最後一句寫小燕子對錶現“春之美”有什麼作用?

(4)這一節的四句話順序能不能顛倒?爲什麼?

(5)其他組成員補充或質疑。

(6)推薦一名成員朗讀這一節,其他組成員評價。

2、練習。

出示:這一節描寫了——、———、———、———、———

等景物來表現春天——的特點。

(三)彙報交流“飛行美”

1、研究“飛行美”的小組彙報。

(1)燕子飛行時美在哪兒?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

(2)你們認爲這一節是按照什麼順序寫景的?

(3)其他組成員補充或質疑。

(4)推薦一名成員讀本節。學生、老師共同評價。

2、練習。

出示:在()中,在()中,燕子()在天空裏(),唧唧地叫着,有的(),()飛到了();有的(),尾尖()水面,就看到波紋()盪漾開去。

(四)彙報交流“歇息關”

1、研究“歇息美”的小組彙報。

(1)你們覺得這一節中哪些詞句寫得特別美,爲什麼?

(2)作者打了哪些比方,把什麼比做什麼?

(3)其他組成員補充或質疑。

(4)推薦一名成員讀,評價。

2、練習。

說話:燕子會譜出一支怎樣的歌?請你把歌詞寫出來。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14

設計理念

①把教材當作例子,根據課文的特點,以及四年級下學期學生語文學習的特點,挖掘出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生長點。

②以人爲本,遵循常態下學生的一般閱讀規律。

③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遵循語文教學的一般規律,引領學生在對一篇課文的學習中,主動獲得知識的積累,能力的提高,認識的深化,興趣的拓展。

④迴歸樸實的語文課堂,讓學生行進在語言的基石上。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課文,背誦課文的最後一節。

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進一步明確左右結構的字的書寫規律。

3、繼續練習抓關鍵詞句,把握人物的特點,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蘊含的道理,提高閱讀能力。

4、體會人物語言引用的方法,豐富寫作知識,提高寫作能力。

5、激發課外閱讀的興趣。

教學重點:

1、繼續練習抓關鍵詞句的方法,把握人物的特點,感受蘊含的道理,提高閱讀能力。

2、體會人物語言引用的方法,豐富寫作知識,提高寫作能力。

教學難點:整體感悟文字間的內在聯繫。對人物形象迅速準確的把握,對浸透其間的感情真切體會,對蘊含的道理深刻感受。

第一課時

一、揭示學習內容。

二、初步接觸課文。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及中心。

三、簡要介紹人物。

圖片、生平、成就。

四、引導練讀課文。

1、引導: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是一種重要的語文能力,也是理解課文的基礎。

2、學生自由練讀。

3、讓學生自己說說練讀方法與目標。

4、抽樣檢查練讀情況。讓學生自己確定抽樣方案。

5、學生再次回報閱讀收穫。

6、引導:書讀百遍,其義自現。

五、梳理課文板塊。

教師不作分段提示,讓學生自己琢磨出課文板塊。一般把課文分成三段。

六、品讀最後一節。

1、挑戰讀。

2、以採訪挑戰成功者的方式,讓學生練習採訪,並感悟讀書方法。

3、教師引領,提升學習方法:

品詞析句,讀懂課文最後一節。哪些詞語最讓你心動?爲什麼?哪些句子最讓你心動?爲什麼?

4、小結:

竺可楨的話鮮明地反應了他是一個嚴謹治學、一絲不苟的人;竺可楨的成就充分說明了只有通過長期、精確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這樣一個道理。

5、朗讀並背誦最後一節。

七、積累文中詞語。

八、指導書寫生字。

1、重點觀察分析左右結構的字的書寫規律。

2、鋼筆描紅。

第二課時

一、激發研讀興趣。

1、拋出問題:有人說課文的最後一節可以去掉,你認爲呢?

2、討論解決思路。

3、引導學生尋找課文內容上的前後共同點。

4、引導得出結論。

二、品讀第一大段。

1、分角色感情朗讀。

2、評讀。

3、引導抓關鍵詞句品讀課文,突出人物特點。

這段文字中最打動你心靈的詞或句子又有哪些呢?

主要抓“您又來看花啦”中的“又”等詞,課後練習4—1和“我是問第一朵是哪天開的”兩句話。

4。引導感悟人物語言引用的方法。

三、品讀第二大段。

1、分角色感情朗讀。

2、評讀。

3、質疑:爲何人物對話沒有讀錯?

引導:記敘事情時。有時可以省去人物語言提示語。

比較一、二兩大段中人物對話,體會記敘方法的多樣性。

4、想象,給課文補充提示語。

5、練習抓關鍵詞句品讀課文,突出人物特點。

四、激發思考興趣。

默讀課文,說說課文爲什麼以“第一朵杏花”爲題。

五、寬度拓展閱讀。

1、快速閱讀補充閱讀資料《竺可楨的自然日記》,讓學生了解更多的“第一次”,知道他的筆記本是大自然的縮影,加深對人物品質的感悟。

2、發動全班蒐集有關科學家的故事,舉行一次故事會,瞭解名人故事,體味名人情操,以指導自己的學習、生活。

六、深度拓展閱讀。

1、快速閱讀補充閱讀資料《詹天佑》,找出詹天佑與竺可楨的一個顯著的共同之處,在重要處做上記號,感悟出一個道理。

2、交流:如果我們學會了長期、精確做事,那會怎麼樣?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15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氣息、四肢、肌膚、遼闊、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潤、創造"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複述課文。

3.讀懂課文,體會盤古的獻身精神,培養想象力,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詞句。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盤古開天地的故事內容,激發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培養想象力。

教學難點:

學後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

1.簡介中國的神話故事。

2.交流課前部分資料,以“我記憶中的神話故事”爲題,選擇一個自己印象最深的神話故事講給同學們聽。

3.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是我國著名的神話傳說,講的是一個名叫盤古的大神以他的神力和身軀,開闢了天地,化生出世間萬物的故事。

4.板書課題:開天闢地

解釋課題齊讀課題質疑課題

5.盤古究竟是怎樣開天闢地的呢?生帶着問題自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讀準生字的讀音,認清字形。

(2)標出小節號,把課文讀通順。

(3)畫出生字新詞,想想它們在句子中的意思,

2.檢查字詞學習情況。

(1)讀詞語

(2)分小節讀課文,隨機進行字音及斷句的指導。

(3)交流已理解的詞語。

(4)同桌合作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5)感知文意: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三、精讀課文

1.在盤古還未開天地前,天地是什麼樣子的?指名讀第1小節。

(抓住“混沌一團”,“大雞蛋”兩個詞讓學生想象天地合一,宇宙一片黑暗的情景)

2.盤古是怎樣開天闢地的呢?認真默讀第2到5小節,感受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給你留下的印象,並說一說爲什麼會留下這樣的印象。

(1)交流。

(從“一使勁”、“大雞蛋裂開了一條縫”等處體會到盤古身軀的高大及力量的無窮;從“左手持鑿,右手握斧”,“猛劈猛鑿”、“巨石崩裂”等詞體會盤古對光明的嚮往及創造新世界的決心,同時體會開天闢地的艱難,從“也跟着長高”、“一萬八千年”等處體會到盤古意志的堅定,形象的高大。)

(2)你能把你的感受讀出來,讓人通過你的讀了解盤古的偉大嗎?

(3)指導朗讀,出示句子。

輕而清的東西冉冉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沉,變成了地。

這兩個句子有什麼特點?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句子中有反義詞,分別是輕而清——重而濁,冉冉上升——慢慢下沉,天——地等,這樣大家能一眼看出天與地的變化,形象地寫出了天與地的不同。)

3.過渡句,幾千萬年過去了,天不再升高,地不再加厚,而盤古也已精疲力竭,他知道天地再也不會合攏,就含着微笑倒下了,就在臨死前,盤古還化生出了世間萬生物。

4.老師很喜歡這一段,尤其是讀到“精疲力竭”“含着微笑”“臨死”這幾個詞時就特別感動,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你爲什麼感動呢?

(盤古面對死亡顯得那樣樂觀、無畏、坦蕩。還把自己的身軀化成世間萬物,多麼偉大的心靈呀!)

5.讓我們懷着這種感動齊讀全文。

四、小結

第二課時

一、回顧複習

學生讀課文,回顧所學內容。

二、練習複述

①同座練說。

②指名在全班複述,然後評議。

三、拓展文本,創編詩歌

1.盤古開天地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不是真實的故事,那麼人類爲什麼會編出這樣的神話呢?從中你又有何想法呢?

板書:豐富的想象

2.仿寫詩句

我想把手撫在茂盛的花草樹木上

這樣就能摸摸盤古的汗毛。

我想——,

這樣就能——。

四、摘抄課文中的好詞佳句。

五、蒐集神話故事,與夥伴們一起分享神話的精彩。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16

一、複習導入。(4分鐘)

1.揭題:請大家把今天所學的課題齊讀一遍。齊讀、評價。

2.複習詞語:孩子們,昨天回家認真完成作業的請舉手。(師評:嗯,我們要養成每天課後認真複習的好習慣。)餘老師得檢查一下,你們能夠把大屏幕的詞語都讀正確嗎?

3.回顧課文第一部分

師生接讀課文

請打開課本87頁。昨天我們一塊學習了課文的第一部分。一起認識了課文裏兩位主要人物,他們是(板書:颱風和衛星),在波浪滔滔的海面上它們初次在相遇。颱風脾氣可不太好,剛睡醒就大聲嚷道,一二組讀(你是誰……),可小衛星卻鎮定得很,他笑了笑說,三、四組讀(我是……)

二、精讀感悟3-7段。

過度:同學們,小衛星這一笑可惹來麻煩了!狂暴的颱風能繞過他嗎?(不會)你怎麼知道的?那臺風緊接下來要說些什麼?幹些什麼?衛星被欺負了嗎?

1.默讀體驗。請同學們輕聲默讀課文3-7自然段,拿起筆用橫線畫出描寫颱風的有關句子,用波浪線畫出描寫衛星的有關句子。想想你從這些句子裏你知道了什麼,讀懂了什麼?

2.自主默讀,師訓堂指導。

3.指名彙報,相機解詞品句。個人指導—小組指導——全班指導

【a.指名彙報】

【b.樹典型,教有感情朗讀。】

(_如果學生朗讀很出色,可請其到講臺前,示範:語氣、動作、神情等。)

(預設1:他讀書很流暢,聲音也很響亮,還很有感情。——師:正所謂英雄所見略同啊,你瞧他在讀書的時候,很會抓住“狂怒”這個詞語讀,語氣上用重音強調,表情也十分豐富。這就有是有感情的朗讀。你也想學學嗎?)相機套上頭飾

小結:看吧,朗讀是十分有趣的。你們可得要把這兩招牢記於心,熟能生巧啊。

【C.鞏固內化,自由朗讀。】

【d.全班交流,指導讀第六段,解詞:談笑風生】

三、略讀8段。

經過一番較量,颱風最後(泄氣逃跑)齊讀第八段。

四、課堂昇華,總結。

同學們,在課外收集資料的時候,你還知道衛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那些地方有密切的聯繫嗎?(衛星電視,手機通訊,衛星定位,)

是啊,本領超羣的衛星,你想用句什麼話來誇一誇它呢?

餘老師也作了首小詩:

颱風狂暴危害大,多虧衛星報告早。跟蹤監視甩不掉,科學防備災難少。

只要你對科學不管的探索和追求,不久你也能夠設計出爲人類造福的衛星。下課。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17

學習目標:

1、會認“娶、逼”等7個生字,會寫“淹、官”等14個字,正確讀寫“管理、田地”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3、瞭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西門豹是怎樣勇於破除迷信、爲民除害的,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學的教育。

課前準備:

1、收集關於西門豹的資料。

2、投影片。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觀察掛圖(或播放課件),說說圖中人物及其神態、動作。

2、揭題談話。你知道西門豹爲老百姓做了哪些好事嗎?是從哪裏知道的?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自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讀準字音。“綢”是翹舌音,“尚”是後鼻字,“麻煩”的“煩”讀輕聲。

認清字形。“渠”是上下結構,“灌”是左右結構,不要和“罐”相混,注意“溉”與“概”的區別。

2、自讀課文,想想課文講的是件什麼事,這件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是怎樣的。

讀後小組討論、交流。教師相機輔導,理清課文脈絡。按“摸清底細、破除迷信、興修水利”的提示,找出課文中相應的.部分。

三、課文釋疑,學習“摸清底細”部分(第1~9自然段)

1、帶着問題默讀。

問題:西門豹到了鄴這個地方以後是怎樣“摸清底細”的?讀後開展合作學習,共同探討四次問答的內容。

2、在學生自讀、討論及教師點撥的基礎上,概括出西門豹四次發問的主要內容

(1)瞭解原因。

(2)瞭解作惡的壞人及其頭目。

(3)瞭解受害者。

(4)瞭解漳河的情況。

3、分角色朗讀四次對話。

4、引導學生探究。

(1)從哪裏可以看出西門豹已“摸清底細”?他爲什麼要這樣做?

(2)西門豹說“河伯還真靈啊”,你認爲他真這麼想嗎?爲什麼?

(3)西門豹說“我也去送送新娘”,他真的是去“送”新娘嗎?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18

特點分析:

課文以書信的形式,用散文詩般的語言,寫出了山和海之間的互相景仰,告訴我們:應該多看別人的優點,這樣才能成爲朋友。

體裁別緻新穎,結構內容相似。兩封信都傳遞出同樣的意思。信的正文開頭都是說對方的印象,然後寫出對方在四種情況下的竟的,最後借燕子的飛過,流過的河水彼此讚美,全方位的關注對方,表達出內心的景仰。

語言優美,描寫手法多樣。一是大量運用修辭,有比喻,擬人,排比;二是用詞華美,句式整齊。

學習目標:

1、認識“捎、屹”兩個字,學會10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理解課文內容,明白朋友的第三層含義:互相景仰,猩猩相惜。真心實意的欣賞對方的優點,才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明白朋友的第三層含義:互相景仰,猩猩相惜。

教學難點:

讀句子,能根據句子內容想象畫面。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略)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山給海寫的信,你瞭解到什麼?

生回顧。(在山的心目中,海是溫柔的、美麗的、神氣的、神祕的。)

二、研討學習第二部分

1、海接到山的書信會想到些什麼?說些什麼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二封信。思考:在海的心目中,山又是什麼樣的?還可以提出自己的疑問。

生自由朗讀,一邊讀一邊勾畫相關詞句。

2、海接到山的來信,心情如何?學生交流,讀出來。

3、在海的心目中,山又是什麼樣的呢?

(外表看似安靜,其實個性非常活潑)爲什麼這樣說?

A、這時的大山是很青春,很有活力的。你從哪個詞體會到的?(意氣風發)

師追問:“意氣風發”是什麼意思?在這裏指什麼?(大山青翠的樣子)

B、在海的心目中,大山是什麼樣的?

在海的心目中,大山像個勇士。

指名讀。師追問:你從哪個詞感受到?

(預設:風雨交加、巍然屹立、不屈不撓)

師追問:巍然屹立是什麼意思?你感受到什麼?你從“不屈不撓”這個詞又體會到什麼?

C、在海的心目中,大山還是什麼樣的?

在海的心目中,大山像個神奇的魔法師。

D、在海的心目中,大山像是個英勇的武士。

讀一讀,在夜幕降臨時,大山是什麼樣的?(課件:出示句子)

自由讀。

學生交流。拿起書,讀一讀。

3、爲什麼說大山外表看似安靜,其實個性非常活潑?

自由朗讀第二封信的1、2自然段。在四人小組中探討一下。

4、海不僅看到,還常常聽到別人對山的讚美。

有誰誇,是怎麼誇的?

讀一讀。

師將描寫山的段落轉換成陳述句表述,還有這麼朋友都在讚美山,難怪海說“雖然……”(生接)

“無話不談”是什麼意思?你感受到什麼?現在你們就是大海,你來表達你的願望吧!

三、拓展

四人小組討論:你認爲山和海會成爲好朋友嗎?爲什麼?

四、指導書寫。

五、作業設計

小練筆:我的朋友

板書設計:

18山和海的書信

山海

意氣風發溫柔

不屈不撓神氣

神勇美麗

英勇神祕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19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一起讀了山寫給海的信。收到這封信後,海很快地給山寫了回信。這節課,我們就來讀一讀海寫給山的回信。

二、初讀書信

1、翻開書,104頁,預習的時候已經讀過這封信了,現在再來讀,我們一定能把字音讀準、語句讀順。一定能,大聲讀吧!

2、(課件出示詞語:晴空萬里青春翠綠意氣風發風雨交加巍然屹立不屈不撓山霧飄起千變萬化夜幕降臨)讀完了?看到這幾個詞,自己試着讀讀。你覺得哪些字不容易讀準,來,提醒我們。(給“晴、青、撓、臨、風、巍”六個字正音。)咱們想的一樣,我覺得這幾個字也不好讀,試試。記住這些字正確的讀音,誰再來讀,一起讀。

三、讀文感悟

1、這其中有許多形容山的詞語。其實,山我們見過不少。你看咱們身邊就有——龜山、蛇山、磨山,遠點兒還有黃山、廬山、泰山……去過吧!來,說說我們看到的山。

預設:學生談到山的綠時,師指向課件中出示的詞語“青春翠綠”,說:“嗯,青春翠綠的山”;學生談到山的挺拔、高大時,師指向課件中出示的詞語“巍然屹立”,說:“挺拔、高大不就是巍然屹立嘛!”

2、高大、挺拔、翠綠,這是我們眼中的山,海眼中的山是怎樣的呢?快速地瀏覽這封信。來,告訴我們。

預設:學生就自己對文章的初步感知,談到“外表看似安靜,其實個性非常活潑。”“青春翠綠”“巍然屹立”“神奇”“英勇”……

3、面對這翠綠、巍然屹立、神奇、英勇的德山,海該怎樣向她傾訴呀!自己讀!

預設目的、指導:通過讀文把握書信中海對山的讚美、喜愛、仰慕之情。

你覺得你讀出了海對山的什麼感情?

小結:讚美、喜愛、仰慕……還有很多,一個字——情。【板書:情】心中有情,文字傳情,讀才動情。

4、我們再來讀這封信,大聲地讀,看看信中的哪些內容打動了我們,使我們清楚地感覺到海對山的這份濃濃的情意!

①學生自由讀文,尋找文本中感情體驗之處。

②教師巡視,在學生中尋找第二段的切入點。

5、我們能從哪兒感受到?

(1)第二自然段精讀指導預設:

①你來!(生:我從第二自然段感受到的)咱們有同感。

書拿起來,都看到第二自然段,你讀吧!說說!

指導:好一個白雲朵朵,千變萬化!(好一個青春翠綠,意氣風發;巍然屹立,不屈不撓;英勇的武士!)又何止是這一種情景。晴空萬里時(接着讀)……風雨交加時……山霧飄起時……夜幕降臨時……(師引讀生跟讀)

②瞧,山在海的眼裏有着這樣豐富的形象,不同的時候有着不同的模樣。誰能帶着這不同的感受來完整地讀這段!

指導:師引疑:

你在讀的時候,我在思考這樣的一個問題:翠綠的山,就像同學們前面談到的長得鬱鬱蔥蔥的山,它怎麼就青春呢?怎麼還像一個人,像一個青年,還是意氣風發的青年?我們該怎麼想?誰來談談!(n生作答,一生再讀這個部分。反覆:青春翠綠,生機勃勃啊!讀。精神振奮、活力四射啊!讀。意氣風發的青年,昂着頭,挺着胸,向上不斷追求,多麼令人敬佩啊!帶上動作讀。)

你在讀的時候,我就在想,山就是巍然屹立的,而風雨交加時,巍然屹立的山怎麼就是不屈不撓的勇士?怎麼想?(生作答,指名練讀。)

③多麼生動的畫面啊!這只是其中的一個部分,再來完整地讀這一段。誰來?(全班齊讀)

④(課件出示畫面)讀着讀着,我們彷彿能看到一幅又一幅美妙的畫面?

(課件播放過程中,師隨課件出現的畫面解說:青春翠綠,意氣風發;巍然屹立,不屈不撓;白雲朵朵,千變萬化;英勇的武士。)

⑤這只是我找到的一些圖片,也許這些圖片還沒有你讀到的畫面那麼豐富,感受那麼深。那麼,我們回到這段話,請您們都看到大屏幕,咱們再來讀這段話。

(出示文本,將文本中的“你”換成“山”)發現了什麼?你覺得有什麼問題?你覺得哪個字用得好?(生感受到“你”字更容易抒發海對山的喜愛之情)

是呀,說得對,海在這封信裏,就是這樣直接地讚美着山,深情地傾訴着!請你讀吧!

抓住這個字,抓住這段話中關鍵的詞語來讀出這讚美,這喜愛,這深情。我們一起讀。

⑥過度:讀着讀着,我們彷彿就成了那對山充滿濃濃深情地海,讀着讀着,我們還能這樣……

⑦(課件出示填空內容)。自己先試試。誰來?

一生讀填空,衆生跟讀。

讓我們都注意到這,分號、分號、分號、句號,如果把這個句號也改成分號,山的模樣又何止這些時候啊……

(課件加入文本:大雪紛飛時,)看,大雪紛飛時,山又會是什麼樣兒的呢?(就像一個穿得嚴嚴實實的娃娃;像一個可愛的大雪人……)

還有什麼?

小結:這就是海眼中的山,也是我們眼中的山。他不僅是鬱鬱蔥蔥,他還有着意氣風發的面貌;它不僅是巍然屹立,他還有着不屈不撓的精神;它不僅是雲霧裊繞,他還有着令人驚喜的魔力;它不僅是高大英勇,他還有着保護我們的力量。【板書:強壯】

(2)其它段落讀議預設:

這段話是回信中的一段話,表達着海對山的讚美,海對山的濃濃的情誼。(面對個別)是的嗎?(面向全體)你讀出來了嗎?你還能從哪裏讀出這樣的情意來?

①重點抓“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師導:朋友,好朋友,無話不談的好朋友,無話不談吶,這就是(學生補白)。雖然我沒有機會拜訪你,但我十分願意和你成爲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如果有這樣的情誼是多麼幸福啊!多讓人羨慕啊!讓我們衷心的祝願海和山能成爲這樣的朋友。帶着這份深情,我們一起讀這一句。

②海就是這樣深情地、久久地注視着山,欣賞着自己的朋友。

③聽了燕子和小河的讚賞,海對山倍加了解,也更加的喜愛了。

④它想與山交朋友的願望是多麼的強烈呀!

⑤這份禮物包含着什麼?(是海對山的一片真情)是呀,禮輕情意重,它是多麼珍惜這段友情呀!

6、讀全文

①(課件播放誦讀)這就是海給山的回信。現在讓我們來到海邊,靜靜地傾聽海的訴說。

②這是海深情的回信,前面還有一封同樣深情的書信,傳遞着山對海的讚美與喜愛。(教師深情朗誦第一封信)

③來,給我你的回信吧!(全班學生齊讀第二封信)

四、總結:

山和海相互關注着、欣賞着,用書信表達着自己的情意。讓我們祝願神祕的海永遠美麗,強壯的山永遠健康!

板書設計:

18山和海的書信

神祕

山情海

強壯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20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爲什麼作者對母雞的態度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從而懂得母愛的偉大。

3.對比老舍的《貓》,體會兩篇課文在表達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

[教學重難點]

爲什麼作者對母雞的態度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從而體會到母愛的偉大。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朋友——母雞。(出示母雞圖片)母雞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小動物,說說它給你留下過什麼樣的印象。

在老舍筆下這又是一隻怎樣的母雞呢?讓我們走進課文看看吧。(師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在學習課文前,老師先來檢查下你們預習的情況,我們先來讀讀這些詞語。(課件出示詞語)全班齊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2.聽課文朗讀錄音,找出作者對母雞兩種不同的情感態度。

3.學生彙報。(我一向很討厭母雞——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

4.生齊讀這兩句話,請你們根據這兩句話把課文分成兩個部分。(指生答)

5.會學習的學生會思考,會思考的學生會提問。讀到這裏你有什麼疑問?

三、學習感悟“討厭母雞”的段落

1.請大家默讀第1—2自然段,思考:“我”爲什麼一向討厭母雞?

(1)學生彙報,隨機出示句子,邊彙報邊指導朗讀。

(2)理解詞語:沒完沒了、如怨如訴。

2.師問:它真的是一隻令所有人都感到()的母雞?生(討厭)

(1)指生讀。(指導朗讀出討厭的語氣)

(2)齊讀。

3.母雞一開始“令人討厭”,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四、佈置作業

1.抄寫本課生字詞。

2.畫出“我”對母雞的態度前後變化的句子,說說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作者爲什麼一向討厭母雞,作者後來爲什麼又不敢再討厭它了呢?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

二、研讀“不敢再討厭母雞了”的段落

1.作者爲什麼後來又不敢再討厭它了呢?

2.母雞的負責、慈愛、勇敢、辛苦在課文的第4—10自然段列舉了很多具體事例,請以同桌爲單位,小組合作學習。

3.彙報交流一:哪些句子體現母雞的負責?

(1)課件提示“挺着”。

引導理解:“它總是挺着脖兒”,這個樣子看上去好像是在告訴所有的人什麼。

(2)課件提示“警戒”。

①母雞如何警戒,找出表示母雞動作的詞語。(做動作)

②想象母雞咕咕地警告什麼?(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4.彙報交流二:哪些句子體現母雞的慈愛?

(1)想象母雞“咕咕地緊叫”,那你覺得它在叫什麼呢?

(2)引導理解:它爲什麼要先啄一啄?爲什麼又放下了呢?

5.彙報交流三:哪些句子體現母雞的勇敢?

(1)根據“連大公雞也怕它三分”指導理解:爲什麼大公雞會怕它?

(2)“在夜間若有什麼動靜,它便放聲啼叫,頂尖銳,頂悽慘。”理解:“頂”是什麼意思?它發出那麼大的聲音難道不怕黃鼠狼發現,首先就把它吃掉嗎?

6.彙報交流四:哪些句子體現了母雞的辛苦?

(1)“它教雞雛們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理解:“多少次”到底是多少次?母雞一天要教雞雛這麼多次,它累不累?但是它怕累嗎?

(2)課件出示:比較“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和“我不再討厭母雞了”哪句更好?爲什麼?(前一句更好,可以看出作者不僅僅喜愛它,還帶着對它的崇敬。)

7.“它負責、慈愛、勇敢、辛苦”是有了一羣小雞雛的母雞所有品質的最好濃縮。你認爲作者僅僅只是在讚美母雞嗎?他還在讚美誰?(讚美母親)

8.總結:對呀,所有的母親爲了自己的孩子,都能無怨無悔、默默付出,你能說說你的媽媽爲你做了哪些令你感動的事嗎?

9.讓我們帶着對母雞的喜愛,和對媽媽點點滴滴愛的感受,再次齊讀第7自然段。

三、比較《貓》與《母雞》的異同

1.《貓》和《母雞》這兩篇課文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而且都是寫小動物的,它們在情感表達方面分別有什麼特點?

明確:在情感表達上都是對小動物的喜愛,《貓》通篇都在寫貓的可愛,無論是貓的古怪還是貓的淘氣,從始至終都是一種喜愛之情;而寫《母雞》則寫了由“討厭”到“不敢討厭”的情感變化,用前後的強烈對比,加深了對母愛的讚頌。

2.除了情感表達方面,兩篇文章在寫法上還各有哪些特點?

明確:

(1)兩篇文章的結構都非常清晰。

(2)在敘述動物的特點時,作者善於用總分段式。如寫貓,先寫“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再具體寫它的表現。寫母雞時,先寫“我一向討厭母雞”,再寫它令人生厭的三個方面。

(3)表現小動物特點時,用事實說話,通過點滴小事的具體生動的描寫,使筆下的動物呼之欲出。

(4)在語言的運用上,是老舍先生一貫的樸實的生活化的語言風格。在《母雞》中,運用的幾乎都是羣衆口語,有着濃郁的“京味兒”,讀這些文字時,使人感覺不是在讀,而是在聽街坊鄰居說,是那樣的生動鮮明而又通俗易懂。

[教學板書]

14.母雞

討厭—母雞—不敢討厭

無病呻吟勇敢、負責

欺軟怕硬慈愛、辛苦

拼命炫耀偉大

[教學反思]

《母雞》這篇課文內容淺顯,學生很容易理解課文的內容,重點是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感受母雞偉大的母愛。教學目的是讓學生自讀自悟,弄清作者對母雞的態度有怎樣的變化,原因是什麼,然後再交流讀書體會,對比《貓》的寫作手法。

教學中,我還抓住重點句來理解作者對母雞的感情:從“討厭”到“不敢討厭”,再切入課文抓住重點學習,理解作者爲什麼討厭母雞。然後,重點理解作者爲什麼不再討厭母雞,讓學生從文中找句子理解。最後明白爲什麼用“不敢”,讓學生理解因爲母雞的辛苦、勇敢、慈愛、負責,所以作者敬佩母雞。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21

教學目標

1認識並正確書寫本課生字,聯繫上下文理解“梢”、“使命”、“許配”等詞語的意思。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聰明的使者是怎樣找準事情的關鍵,用不同的辦法解決問題的。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使者是怎樣動腦筋,用智慧找準事情的關鍵,用不同的辦法解決問題的。

教學準備

教師:生字、新詞卡片。

學生:蒐集、閱讀有關“五難求婚使”、“文成公主和親”的資料或書籍。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激發興趣

1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學習一個智慧故事:《聰明的使者》。教師板書,學生齊讀課題。

2讓我們走進課文,去體會使者遇事是怎樣積極動腦,瞭解他的絕頂聰明和非凡的智慧吧!

二、讀文識字,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勾出本課的生字和新詞。遇到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語做上記號。(自己試着用工具書解決)

2學生自主識字,理解詞語。

3小組內交流識字、解詞情況。

提個醒:哪些生字易寫錯?如:“配”左邊不能寫成“西”。哪些生字易讀錯?如:“蕃”讀“bō”,不讀“fān”;“拴”讀翹舌音。

使命:派人辦事的命令,多比喻重大責任。課文裏指贊普松贊干布派大臣祿東贊到長安求婚。

許配:由家長做主,跟某人訂婚。課文裏指唐朝皇帝把女兒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

4教師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檢查認讀情況,大家相互幫助正音。

5同桌讀課文,看誰讀得正確、通順,不加字、不減字。

6自由讀課文,想一想: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事?皇帝向使臣們出了哪三個問題?分別在課文哪些段?

三、精讀課文,理解感悟

過渡:這是一個傳說故事,讓我們一起去了解整個故事的來龍去脈,知曉它的前因後果。

1.學習第一段。

自由讀文,思考:這一段主要講了什麼內容?(交代了事情起因:唐朝皇帝嫁女賽智慧,松贊干布派祿東贊到長安求婚。)

2.學習二、三、四段。

(1)齊讀課文二、三、四段。

(2)分組討論學習。

①故事中一共有三個小故事,你最喜歡哪個小故事?按學生的回答把喜歡相同小故事的編排在一組,四人一小組。

②小組合作,討論學習。

師引導學習方法:先讀文,然後勾出描寫皇帝出題的句子及祿東贊想辦法解決問題的句子。最後討論發言:祿東讚的辦法好在哪裏?你還有沒有別的更好的方法?把自己的體會和想法說給夥伴聽聽,小組長要注意綜合大家的意見。

③分組彙報,全班交流。

小組長代表小組彙報學習情況,其他同學注意傾聽別人發言,及時補充自己小組的不同意見。(按順序,一個故事接一個故事地彙報)

師要注意引導、點撥學生,抓住重點句子,體會祿東贊在解決問題時是怎樣抓住關鍵環節想辦法解決問題的,從而體會他的聰明才智。

如:第二段分辨哪匹馬駒是哪匹母馬生的。其他的使臣從表皮入手,而祿東贊抓住動物的本能屬性,孩子餓了就要去找媽媽吃奶。

第三段是分辨木頭的頭和梢。這是個物理問題,別的使臣束手無策,而祿東贊憑着對事物的仔細觀察、分析判斷,用水的浮力分辨出了頭和梢,問題便迎刃而解了。

第四段是絲線巧穿玉石洞眼。別的使臣憑着常規方法怎麼也穿不過,而祿東贊卻用螞蟻和蜂蜜解決了這個難題。

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加深體會,感受祿東讚的機智聰明。

3.學習第五段。

過渡:是呀,面對唐朝皇帝一個又一個難題時,其餘的使臣們一個個目瞪口呆,無能爲力,祿東贊卻顯得是那樣胸有成竹,結果怎樣呢?

(皇帝想:祿東贊這麼聰明,贊普松贊干布也一定聰明能幹,就把文成公主嫁到了吐蕃,許配給了他。)

四、總結全文,昇華情感

這篇課文講了一位聰明的使者能抓住事情的關鍵,善於動腦筋,急中生智,圓滿地解決了三個難題,促成了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美好的姻緣。通過學習,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多動腦筋,做個聰明的孩子。

五、交流拓展,課外結合

1交流課前蒐集到的“五難求婚使”及“文成公主和親”資料,再次體會祿東讚的聰明智慧。

2課後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板書設計

賽智慧

1智辨馬駒和母馬

2分辨木頭的頭和梢

3巧穿玉洞聰明的使者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22

一、學習目標:

1、在朗讀中認識“憔、悴、愚”3個生字;

2、理解“憔悴不堪、聲嘶力竭、愚笨”3個詞語;

3、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4、抓住重點段落的朗讀,體會“母愛的呼喚”中的含義,並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難點獨立閱讀課文,爭取用前三篇課文的學習方法,自讀自悟,讀懂課文。

三、學法指導:

討論法、合作交流法、練習法

四、自主學習預習導學:

1、讀文識字,把不認識的字圈出來,通過看拼音、查字典或問別人來認識,難讀處做上記號,多讀幾遍,爭取讀正確。

2、通過以上認真朗讀課文,你能認準生字嗎?給下面加點字注音。

()()()()

憔悴不堪愚笨聲嘶力竭

3、請你再把課文讀一遍,在讀不明白的詞語下打“?”自己能解決的詞意,我就自己解決,不依賴別人。你理解了這些詞語的意思嗎?

憔悴不堪:愚笨:

聲嘶力竭:溫馨:

五、問題解決:

1、通過朗讀課文,知道這篇課文圍繞,主要講了三件事:

把三件事連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

2、同桌一起把課文開頭和結尾兩段連起來深情地讀讀,你們發現課文是呼應的寫法;再聯繫全文想想:全文具備的敘述特點。

六、達標測試:

1、把下列詞語補充完整,再選兩個裝進課後的詞語花籃裏。

一()一()()()而泣()聲()語

()憔()()()嘶()竭天()海()

2、收集一些關於母愛的名言、詩句,寫在採集本里。找一條作爲自己的座右銘,寫下來。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23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讀讀記記“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斷定、豌豆、耕種、沼澤地、技藝”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成公主進藏故事的美妙與神奇。

3.抓住文章主要內容,練習簡單地講述故事。

教學重難點

能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各段的主要意思,體會使者是怎樣找準事情的關鍵,用不同的辦法解決問題。

課時劃分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題,交流資料

關於文成公主,你都知道些什麼?

導語:文成公主知書達禮,不畏艱險,遠嫁吐蕃,爲促進唐、蕃之間經濟文化交流,增進漢藏兩族人民親密友好合作的關係做出了歷史性貢獻。藏族人民熱愛美麗的文成公主,把她當成神一樣崇拜,因此,民間流傳着許多關於文成公主進藏的故事。今天,我們要讀的,是其中的一個故事。

二、讀文識字,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勾出本課的生字和新詞。遇到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語做上記號。(自己試着用工具書解決)

2學生自主識字,理解詞語。

3小組內交流識字、解詞情況。

提個醒:哪些生字易寫錯?如:“配”左邊不能寫成“西”。哪些生字易讀錯?如:“蕃”讀“bō”,不讀“fān”;“拴”讀翹舌音。

使命:派人辦事的命令,多比喻重大責任。課文裏指贊普松贊干布派大臣祿東贊到長安求婚。

許配:由家長做主,跟某人訂婚。課文裏指唐朝皇帝把女兒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

4教師出示生字、詞語檢查認讀情況,大家相互幫助正音。

5同桌讀課文,看誰讀得正確、通順,不加字、不減字。

6自由讀課文,想一想: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事?皇帝向使臣們出了哪三個問題?分別在課文哪些段?

三、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根據閱讀提示自讀課文,瞭解故事的經過,提出自己的疑問

交流彙報閱讀收穫

1.彙報朗讀。請學生分部分朗讀課文,通過師生評價,把課文讀好。

因爲是民間故事,應用講故事的口氣讀,要讀出吐蕃使者的智慧和文成公主的神奇。

比如讀“公主找了一段樹幹橫在上面,搭了一座橋”“文成公主聽了,剪了一把羊毛撒在地上,就走過去了”“文成公主就把乃巴山背到旁邊去”等句,要讀出公主做這些事的輕而易舉。

2.交流疑問。

學生可能提出這樣的疑問:

a.爲什麼“他斷定這個戴鮮花的姑娘一定是文成公主”?

可以從幾方面引導思考:

鮮花和絹花,一真一假,警示了真假公主。

公主和其他人什麼都一樣,只有頭上花不一樣,這也是惟一能看出區別的地方。

鮮花配公主,更顯其高雅、美麗。

b.公主怎能背動乃巴山呢?

可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這樣引導:

爲什麼人們要這樣說呢在他們心目中,文成公主是怎樣的人?文中還有許多這樣美妙的小故事,你能找到嗎?引導學生找到“建橋、撒羊毛、跟鳥說話、樹木變化”等地方,感受民間故事的豐富想象力。

二、總結全文,昇華情感

這篇課文講了一位聰明的使者能抓住事情的關鍵,善於動腦筋,急中生智,圓滿地解決了三個難題,促成了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美好的姻緣。通過學習,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多動腦筋,做個聰明的孩子。

三、練習簡要講述這個故事

1.導語激趣:這個故事充滿了神奇色彩,很受人們的歡迎。請你把故事簡單講給父母聽,你想怎麼講?

2.自己練習講述。

3.指名講述,進行評價。評價中指導學生理清文章思路:答應求婚──進藏途中──貢獻。要重點講進藏途中發生的幾件小事。

四、拓展讀另一傳說《文成公主進藏》

藏王松贊干布派了一位叫祿東讚的使者前去長安求婚。當時前往長安求婚的使者共有7人。起初,唐朝皇帝認爲西藏太遠,不願將公主遠嫁。於是同大臣們商量,出了幾個難題來考這7位使者,企圖將藏王的使者難住,以便謝絕這門婚事。

第一個難題是將500匹小馬放在中間,500匹母馬拴在四周。讓這7位使者分辨出每匹小馬的親生之母。其他6位使者無法辨認,他們把小馬牽近母馬,不是踢就是跑,小馬怎麼也不敢近母馬的身。藏王使者懂得馬性,他讓人給母馬喂上等草料,讓它們吃飽。飽食的母馬叫將起來,招呼自己的小馬去吃奶。於是500匹小馬紛紛來到自己的母親身邊,藏王使者毫不費勁地解答了這個難題。

第二個難題是要用一根線穿過一塊中間有彎曲孔道的玉石。那6位使者花了半天的時間,想盡辦法都未能穿成。最後輪到藏王的使者,他的辦法倒也簡單,他捉來一隻小螞蟻,先把細線粘在螞蟻的腳上,然後在玉石的另一個孔眼處抹一些蜂蜜,螞蟻聞到蜜香,就趕緊沿着彎曲的孔道往裏鑽,結果又是藏王使者得勝。

第三個難題是將兩頭刨得粗細一般的一根大木頭,讓7位使者分清哪頭是樹梢,哪頭是樹根,同時說出其中的道理。那6位使者看過來,看過去,量了又量,怎麼也分不出來。藏王使者叫人把木頭放在河裏,木頭一浮起,前頭輕,後頭重,輕者爲梢,重者爲根,一清二楚。

藏王使者的聰明才智使皇帝很驚訝,也很喜歡他。最後又出了一道難題:誰能在300個穿着打扮一模一樣的姑娘中認出誰是公主來?這7位使者都從未見過公主,要認出來談何容易!那6位使者挑最漂亮的認,結果都認錯了。藏王使者從一位老婦那裏得知公主從小愛擦一種香水,經常引着飛蝶在頭上飛。藏王使者根據老婦這一指點,從300個姑娘中認出了公主。

皇帝只得同意將公主許配給藏王。藏王使者見了公主說:“你去西藏的時候,別的東西都不必帶,只要帶些五穀種子、鋤犁和工匠就行,這樣就可以幫助我們西藏種植更多更好的莊稼。”

文成公主進藏時,皇帝送給她的是500馱五穀種子、1000馱鋤犁,還有數百名的工匠。

相傳當年文成公主辭別父母,離開長安以後,跋山涉水,歷盡艱辛來到荒漠的高原上,由於離親人和家鄉越來越遠了,不由得思念起遠在長安的父母來。她想起臨別時母親送給她一面寶鏡時說的話:若懷念親人時,可從寶鏡裏看到母親。於是急忙取出“日月寶鏡”,雙手捧着照起來,不照則已,一看反倒吃了一驚。原來文成公主從鏡子裏看到的並不是母親,而是自己滿臉憔悴的愁容。她一生氣,把寶鏡摔在地上。沒想到,寶鏡一落地,立刻化成一座高山──後人稱之爲日月山。它恰好擋去了一條東去河流的去路,河水不得不掉頭回流。於是人們稱這條河叫倒淌河。有人甚至說這河水就是文成公主的眼淚哩!這日月山和倒淌河就在青海省西寧附近的青藏公路旁。

五、作業

把《文成公主進藏》的故事講給別人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