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一年級教案 > 高中一年級語文教案《黃鸝》

高中一年級語文教案《黃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5W 次

教學目標

高中一年級語文教案《黃鸝》

1.引導學生理解課文蘊涵的哲理;

2.借鑑課文的寫作方法,學習精彩語言;

3.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成爲獨立的思考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大自然中棲息着千姿百態的鳥兒,你見過黃鸝這種鳥嗎?黃鸝不僅是一種美麗的鳥,而且幾乎成爲一種文化的象徵,在古代詩人的筆下多有描寫,大家能吟出幾句嗎?

有關“黃鸝”的古代詩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杜牧)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杜甫)

這些詩句通過描寫黃鸝的啼鳴、飛舞表現了黃鸝嬌好美麗的形象,抒發了對“雜花生樹,羣鶯亂飛”的美好春天的熱愛之情。今天我們要學習現代著名作家孫犁的一篇散文《黃鸝》,那麼在孫犁的這篇散文裏,黃鸝又是怎樣的形象?作者抒發的又是怎樣的感情呢?讓我們來學習這篇課文。

2.作者簡介

孫犁:現代著名作家。河北省安平縣人,原名孫樹勳。代表作品有長篇小說《風雲初記》、中篇小說《鐵木前傳》、短篇小說《荷花澱》。其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初期創作的小說、散文結集爲《白洋澱紀事》。其小說充滿詩情畫意,有“詩體小說”之稱。是文學史上“荷花澱派”的代表作家。

二、 整體感知

1.朗讀

找四位同學分段落朗讀課文,儘量把文章的思路體現出來。

2.(師)概括課文內容

通過剛纔讀課文,我們熟悉了文章的內容,概括地說,作者敘述了“我”和黃鸝的幾次相遇,其中有抗戰時期的黃鸝,在青島養病時見到的黃鸝,鳥市上的黃鸝,還有江南的黃鸝,通過這四次寫黃鸝,作者表達了自己的思想。

三、學習文章的思想內容(哲理)

讀完這篇文章你有什麼收穫呢?先說思想上的收穫,文章使你明白了什麼道理。

學生可能列舉的內容與教師的分析引申:

(1)要愛護鳥類,愛護動物,保護環境。

分析引申:可以這樣理解。黃鸝在文中是美的化身,作者反抗人類對美的暴力破壞。

(2)各種事物都有極致。在一定的環境裏,才能發揮這種極致。

分析引申:文中舉了哪些例子說明各種事物都有極致?黃鸝的極致是什麼?黃鸝的禁錮和限制又是什麼?

學生分析討論

明確:說明各種事物都有極致的例子:虎嘯深山,魚遊潭底,駝走大漠,雁排長空。

黃鸝的極致:它們的啼叫,是要伴着春雨、宿露,它們的飛翔,是要伴着朝霞和彩虹的。在這種環境下,黃鸝達到了它們的極致。

黃鸝的禁錮和限制:①抗戰時期,炮火連天的環境,美麗的黃鸝只是一閃而過,不能達到美的極致;②青島養病時,病友史同志舉槍瞄準,黃鸝成了驚弓之鳥,從此一去不返,人類的射殺,是黃鸝不能達到美的極致的禁錮和限制;③逛鳥市時見到的黃鸝,被系在一根木棍上,一會兒懸空吊着,一會兒被拉上來,這成了它們的禁錮和限制。(第三點學生一般能找出,第一點和第二點需要教師的引導)

(3)(師)小結

所以,黃鸝只有在大自然的懷抱中自由飛翔,自由生活,才能活出它的本性,才能現出“美的極致”。而且,作者的思索由黃鸝轉向大千世界,茫茫宇宙。既然黃鸝的啼叫、飛翔要伴隨着春雨、宿露,朝霞、彩虹,那麼,虎、魚、駝、雁這些更加壯觀的美的極致呢?難道不需要深山、潭底、大漠、長空這樣的美的極致?美的極致,只有在一定的環境裏,才能發揮:這是從平凡生活中昇華出來的哲理,作者把人們的思想、追求推到了一個新的境界。

(4)作者提到的各種事物,除了黃鸝、虎、魚、駝、雁以外,還提到了什麼?請同學們看最後一自然段。

明確:“景物一體”、“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是藝術上不容易遇到的一種境界。

由此可見,作者說的是黃鸝,實則講的是藝術。把黃鸝看作藝術的化身,看作文學藝術家的化身,這種寫作手法稱爲象徵,例如高爾基的《海燕》、茅盾的《白楊禮讚》等,只是本文敘事性更強,每個片段都蘊含着一定的意義,含蓄豐富。爲什麼這麼說呢?請同學們注意一下本文的寫作背景:

四、本文的兩個歷史背景

1.抗日戰爭期間的歷史背景

抗日戰爭是“戰爭史上的奇觀,中華民族的壯舉,驚天動地的偉業”(《論持久戰》),“這個戰爭促進中國人民的覺悟和團結的程度,是近年來中國人民的一切偉大斗爭沒有一次比得上的”(《論聯合政府》)。在文藝戰線上,黨鼓勵革命文藝家積極地親近工農兵,給他們到羣衆中去的完全自由,給他們創作真正革命文藝的完全自由。

2.“文化大x命”前十年的歷史背景

從1957年開始,在文藝界開展了反右派鬥爭和對修正主義文藝思想的批判。文藝思想上機械論、簡單化、庸俗化的傾向更加發展,粗暴武斷、無限上綱的文藝批判幾乎成爲一時風尚。創作上,違背生活真實和缺乏藝術性的虛假文字和公式化、概念化作品風行一時。1958年的新民歌運動更是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寫真實、寫人性的作品和作家紛紛遭到批判,到1962年,由於“左”的錯誤傾向的影響,把“文藝爲無產階級政治服務”的口號理解爲“要求文學藝術從屬於臨時的、具體的、直接的政治任務”,干涉了許多不應當干涉的事情。本文就寫於此時。1962年以後,“左”的錯誤愈演愈烈,終於釀成“文化xxx”。

五、分析黃鸝的象徵意義

1.男生齊讀第一次見到黃鸝時的語段

(師)分析:第一次見到黃鸝,正是抗日戰爭時期,黃鸝的形象是“革命文藝”的象徵,“在不斷的炮火洗禮中”,在空前偉大的鬥爭環境中,黃鸝充滿戰鬥的激情,展現出矯健、鮮麗、動人的形象,那“尖利的富有召喚性和啓發性的啼叫”,在神聖的民族解放鬥爭中發揮了戰鬥作用。